-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卷五十三古今体八十首【丙戌一】丙戌元旦一年初祉肇初正百物始和欣始萌曙色才辉鳷鹊阁春光已入凤凰城玉阶穆以朝元会金牓行将拔彚征临御久哉心益慎勖惟克践此言诚元 
- 膳部员外郎子羽林先生吾闽善赋者之巨擘也国朝诗派起于先生当时若郑孟宣黄之周又髙廷礼林伯璟汉孟辈号称十才子皆出于其门嗣是流于王皆山及中美孟扬陈仲完郑公启张友谦赵景哲诸公绳绳继继尤不乏人是皆先生残膏賸馥 
- 生平简介 ( 718—772 )字幼邻,洛阳(今属河南)人。 初为单父尉。肃宗时为中书舍人,出为汝州刺史,因事贬岳州司马。后官至右散骑常侍。《全唐诗》存其诗一卷。 春思二首(其一) 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 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 
- 						 			  ◎兵一   宋之兵制,大概有三:天子之卫兵,以守京师,备征戍,曰禁军;诸州之镇兵,以分给役使,曰厢军;选于户籍或应募,使之团结训练,以为在所防守,则曰乡兵。又有蕃兵,其法始于国初,具籍塞下,团结以为藩篱之兵;其后分队伍 
- 						 			  ◎河渠二   ○黄河   黄河之水,其源远而高,其流大而疾,其为患于中国者莫甚焉,前史载河决之患详矣。   世祖至元九年七月,卫辉路新乡县广盈仓南河北岸决五十余步。八月,又崩一百八十三步,其势未已,去仓止 
- 闰三月庚午阿桂明亮奏言【臣】等扺当噶尔拉时即有贼畨卡外呌唤恳求説话【臣】等严谕官兵置之不理近于三月二十一日复有贼畨喊称投禀【臣】等即派兵于二十二日攻得贼畨碉卡自二十四日以后贼畨呌唤更急并云禀内并无触怒 
- 二月丙寅阿桂明亮奏言【臣】等于正月二十日亥刻派令兴兆徳赫布等带兵进攻纳札木山梁又派王万邦札尔桑等带兵从纳札木下沟穿箐攻夺西一带山梁【臣】阿桂明亮督同奎林和隆武等进攻纳围正面山梁分拨已定至二十一日子刻北 
- 	<史部,正史类,前汉书>	钦定四库全书	前汉书卷八	汉  兰  台 令  史  班 固撰唐正议大夫行秘书少监琅邪县开国子顔师古注	宣帝纪第八	孝宣皇帝【荀悦曰讳询字次卿訽之字曰谋应劭曰諡法圣善周闻曰宣】武帝曾 
- 编译委员会既然决然从北京撤退,搬到香港去,从前在那里写作的人便发起一个惜别会,在什刹海会贤堂聚餐,我不记得是什么人发起了,只记得仿佛人很多,一共有两桌吧,主客当然是关琪桐,主人们里边只有王古鲁还是没有忘记,他那时是替他 
-  张仪者,魏人也。【集解】:吕氏春秋曰:“仪,魏氏馀子。”【索隐】:按:晋有大夫张老,又河东有张城,张氏为魏人必也。而吕览以为魏氏馀子,则盖魏之支庶也。又书略说馀子谓庶子也。【正义】:左传晋有公族、馀子、公行。杜预云:“皆 
- 景公之时饥,晏子请为民发粟,公不许,当为路寝之台。晏子令吏重其赁,远其兆,徐其日,而不趋。三年台成而民振,故上说乎游,民足乎食。君子曰:“政则晏子欲发粟与民而已,若使不可得,则依物而偶于政。” 
- 一章句“立教之本”云云,亦但从性情会通处,发明家国之一理,以见教家之即以教国耳。“识端推广”,乃朱子从言外衍说,非传意所有。缘恐人将孝弟慈说得太容易,以为不待学而自能,竟同处子之不学养子一例,故补 
- 钦定四库全书朱子五经语类卷十五钱塘程川撰易十五上经八吉无咎谓如一件事自家做出来好方得无罪咎若做得不好虽是好事也则有咎无咎吉谓如一件事元是合做底自家做出来又好如所谓战则克祭则受福战而临事惧好谋成祭而恭敬 
-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劝学品第八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欲具足檀那波罗蜜,当学般若波罗蜜,欲具足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那波罗蜜、般若波罗蜜,当学般若波罗蜜。菩萨摩诃萨欲知色, 
- 诸经要集卷第七西明寺沙门释道世集奖道部第十二(此有七缘) ·述意缘  ·诫男缘  ·诫女缘  ·劝道缘  ·眷属缘  ·离著缘  ·教诫缘述意缘第一夫三界轮转。 
- 画论著作。十卷。宋邓椿撰。初刊于南宋时期。该书一至七卷是当时画家的传记。其中,一至五卷按画家记录:卷一《圣艺》记徽宗皇帝;卷二《侯王贵戚》记郓王等十三人,都是王侯贵族画家;卷三《轩冕才贤》、《岩穴上士》记苏轼 
- 太上老君说城隍感应消灾集福妙经,原不题撰人。书中提到「天下十三布政城隍之神」,应出于明洪武九年(1376)设置十三布政使司之后。原书一卷,收入《万历续道藏》。经文乃太上老君演说,谓世上众生之命运,皆由城隍神掌握,城隍神「 
- 《资治通鉴直解》原名《通鉴直解》,是明代两朝帝师、首辅张居正同翰林院讲官给年仅十岁的万历皇帝朱翊钧量身定做的宫内读本。此书以《资治通鉴》为主,其他史书如《通鉴外纪》、《续资治通鉴》、《宋元通鉴》等为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