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七言卷五十四

  七言

  曲江春草        郑 谷

  花落江堤簇暖烟雨馀江色逺相连香轮莫辗青青破留与愁人一醉眠

  雪中偶题

  乱飘僧舍茶烟湿密洒歌楼酒力微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

  题慈恩寺黙公院

  虽近曲江居古寺旧山终忆九华峰春来老病厌迎送翦却牡丹栽野松

  卷末偶题三首

  一卷疏芜一百篇名成未敢暂忘筌何如海月生残夜一句能令万古传

  七岁侍行湖外去岳阳楼上敢题诗如今衰晚无功业何以胜任国士知

  一第由来是出身垂名须为国风陈此生若不知骚雅孤宦如何作近臣

  江上阻风

  水天春暗暮寒浓船闭蓬窗细雨中闻道渔家酒初熟夜来翻喜打头风

  十月菊

  节去蜂愁蝶不知晓庭还绕折残枝自縁今日人心别未必秋香一夜衰

  鹭鸶

  闲立春塘烟澹澹静眠寒苇雨飕飕渔翁归后沙汀晚飞上滩头更自由

  柳

  半烟半雨江桥畔映杏映桃山路中㑹得离人无限意千丝万絮惹春风

  越鸟

  背霜南雁不到处倚棹北人初听时梅雨满江春草歇一声声在荔枝枝

  忍公小轩二首

  松溪水色绿于松毎到松溪到暮钟闲得心源祇如此问禅何必向䨇峰

  旧游前事半埃尘多向中林结净因一念一炉香火里后身唯愿似师身

  淮上渔者

  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船移浦浦风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荻花中

  兴州江馆

  向蜀还秦计未成寒蛩一夜绕床鸣愁眠不稳孤灯尽坐听嘉陵江水声

  投所知

  砌下芝兰新满径门前桃李旧垂阴却应回念江边草放出春烟一寸心

  淮上与友人别

  扬子江头杨柳春扬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七祖院小山

  小巧功成雨藓斑轩车日日扣松关峨眉咫尺无人去却向僧窗㸔假山

  传经院壁画松

  危根瘦盖耸孤峰珍重江僧好笔踪得向游人多处画却胜涧底作真松

  贫女吟

  尘压鸳鸯废锦机满头空挿丽春枝东邻舞妓多金翠笑剪灯花学画眉

  送张逸人

  人间疏散更无人浪兀孤舟酒兀身芦笋鲈鱼抛不得五陵珍重五湖春

  为人题

  泪湿孤鸾晓镜昏近来方解惜青春杏花杨柳年年好不忍回㸔旧写真

  无本上人小斋二首

  寒寺唯应我访师人稀境静雪消迟竹西落照侵窗好堪惜归时落照时

  松上江云石上苔自嫌归去夕阳催山门握手无他语只约今冬㸔雪来

  赠日东鉴禅师

  故国无心渡海潮老禅方丈倚中条夜深雨绝松堂静一㸃山萤照寂寥

  蜀中赏海棠

  浓淡芳春满蜀乡半随风雨断莺肠浣花溪上堪惆怅子美无情为发扬

  再经南阳

  平芜漠漠失楼台昔日游人乱后来寥落墙垣春欲暮烧残宫树有花开

  读李白集

  何事文星与酒星一时分付李先生高吟大醉三千首留着人间伴月明

  席上贻歌者

  花月楼台近九衢清歌一曲倒金壶坐中亦有江南客莫向春风唱鹧鸪

  酬高蟾先辈

  张生故国三千里知者唯应杜紫微君有君恩秋后叶可能更羡谢

猜你喜欢
  卷三百三十四·彭定求
  曾逮·唐圭璋
  第二十五出 试术·李渔
  雨村曲话卷下·李调元
  卷64 ·佚名
  卷四十三·陈思
  卷三百十一·曹学佺
  卷一百二十七·曹学佺
  卷一百十三·曹学佺
  同文馆唱和诗巻六·邓忠臣
  卷四百二十·佚名
  卷六十一·徐倬
  吴淑姬词作鉴赏·佚名
  卷一·张籍
  原道救世歌·洪秀全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四出 利逼·李渔

    〖奉时春前〗(旦上)私盟缔就,一对鸳鸯如绣。刻刻相看,只少贴身时候。奴家自与谭郎订约之后,且喜委身得人,将来料无失所。又喜得他改净为生,合着奴家的私愿。别的戏子怕的是上场,喜的是下场;上场要费力,下场好躲懒的缘故。我和他

  • ●目录·多隆阿

    序 附录 桃花扇传奇题词 即事 旅次 客久 遇雨 书院夜话 秋游 村居 出省感事 春日杂兴 夜宿枣林 抵家偶成 古风 秋怀

  • 后序·张弘范

    胜国淮阳张献武王,初以中州着姓,臣事蒙古,为之奔走効力,逼宋海隅,遂灭其国,功业虽盛,君子弗取,独其诗集之仅存者。尝取读之,据鞍撗槊,意气豪放。由军中雅歌而下,少见其比况。时,方驰逐金戈铁马间,自非有志于投戈讲艺,息马论道,奚暇及

  • 后集卷三·孙存吾

    钦定四库全书元风雅后集卷三    元 孙存吾 编薛宗海【国子助教】闲闲真人生朝天正子月一阳回春入环枢已放梅夀酒淋漓倾九醖仙阶缥缈接三台凾关昔日青牛渡华表他年白鹤来更向何方覔鳌岛帝垣东畔是蓬莱送马伯庸南

  • 卷一百四十六·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一百四十六鞭类五言古野夫采鞭于东山偶得元者 【唐】羊士谔追风岂无策持斧有遐想凤去留孤根岩悬非朽壤苔斑自天生玉节垂云长勿谓山之幽丹梯亦可上野节鞭         【唐】元

  • 张鎡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张鎡(1153—?)字功甫,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居临安,卜居南湖。循王张俊之曾孙。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

  • 御批厯代通鉴辑览卷四·乾隆

      周  平王  【辛未】元年东迁【成王营洛邑平王徙都之谓之王城是为东周】始命秦为诸侯锡晋侯仇命  王避犬戎难东徙洛邑秦【襄公】以兵送王王封【襄公】为诸侯【爵为伯】赐之岐以西之地秦于是始国与诸侯通使聘

  • 卷之二百六·佚名

    洪武二十三年十一月己丑朔人有上书言申明善恶以劝惩天下 上览之以示廷臣曰好善恶恶人之常情彼上书者言此亦知为政之道夫旌善则善人劝惩恶则恶人息朕往令天下立申明旌善亭正为此也数年以来有司奉行不谨致令废弛甚失劝

  • 涌幢小品卷之二十五·朱国祯

    御药医御药烹二服为一服。候熟。分为二器。御医先尝。次院判。次内官。其一器以进御。戴元礼。国朝之圣医也。太祖临崩。召至榻前。曰。汝仁义人也。事无预汝。无恐。太孙即位。诛诸治疾无状者。拜元礼院使。诸王奔丧

  • 高宗文成帝纪·魏收

    高宗文成皇帝,讳称..,恭宗景穆皇帝的长子,母亲叫闾氏,真君元年(440)六月在东宫出生。高宗少而聪明敏达,世祖十分疼爱他,常让他跟随自己左右,称他是世嫡皇孙。五岁时,世祖北巡,高宗跟在其后,恰逢酋帅枷住一名奴隶要施以刑罚。高

  • 楼宝传·李延寿

    楼大拔的孙子楼宝,字道成,性情淳厚朴实,喜欢读书。魏明帝时,官至朔州刺史。当时边境时常发生战争,民众大多流亡逃散,楼宝来到后,才稍微安定并回归。凡是残破的旧屋,他都让人加以修建,回归的民众一路络绎不绝。朝廷岁考时,他的政

  • 第十七章房租·佚名

    (一)钦加盐运使衔、补用道、署理台南府正堂、军功随带加三级朱,为给照永远归管事。据八房首书余家骥、余家吕、许绍先、曾文星、陈德成、郭仲翥、杨夺元、商谦尊佥禀请:窃骥等承先人遗下备本出资雇佃开垦之安属鐤脐塭业,及

  • 卷四十一·赵汝愚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宋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四十一宋 赵汝愚 编天道门灾异五上仁宗论水灾【系第二状】  欧阳修臣伏覩近降手诏以水灾为变上轸圣忧既一人形罪已之言宜百辟无遑安之意而应诏言事

  • 陈介卿·佚名

    陈介卿先生小传陈先生名其寿字介卿浙江海宁人海宁陈氏为累叶世家冠盖文章倾动海内先生生而奇慧幼撷芹香文字之外擅场书画遨游都下名动公卿供职京曹屡跻清要旋以情殷菽水改官南旋大吏倾其丰采争相刮目历任吴县江阴金山

  • 十七  非攻上·墨子

    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是何故也?以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至入人栏厩、取人牛马者,其不仁义,又甚

  • 对异己者的态度·梁漱溟

    对方即与我方向不同的人,与我主张不同的人,我们都要原谅他。并要承认对方之心理也是好的,不应作刻薄的推测。同时,在自己的知识见解上要存疑,怕也不必都对。我觉得每个人对自己之知识见解,常感觉自己不够,见闻有限。自觉知识

  • 卷三十六(玄奘译)·佚名

    △菩萨藏会第十二之二金毗罗天受记品第二尔时世尊,於彼中道不移其处。令诸长者建立圣果。以如来威势入王舍城。四众围绕容仪庠序。时有护王舍城诸天药叉大善神王。名金毗罗。作如是念。今者如来形相殊异。於世间中最胜

  • 怎么办·车尔尼雪夫斯基

    俄国车尔尼雪夫斯基 (1828 ~1889)著。长篇小说。作于1863年。副标题是《新人的故事》。作品塑造了“普通的”和“杰出的”两类“新人”。罗普霍夫、吉尔沙诺夫、薇拉体现了普通“新人”的特点:嫉恶如仇、蔑视旧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