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五言巻七

  五言

  嵩山夜还        宋之问

  家住嵩山下好采旧山薇自省游泉石何曾不夜归

  湖上别鉴上人

  愿与道林近在意逍遥篇自有灵佳寺何用沃洲禅

  题鉴上人房二首

  落花双树积芳草一庭春玩之堪兴异何必见幽人晚入应真理经行尚未回房中无俗物林下有青苔

  途中寒食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答田徴君

  出游杳何处迟回伊洛间归寝忽成梦宛在嵩丘山

  咏史           髙适

  尚有绨袍赠应怜范叔寒不知天下士犹作布衣看

  田家春望

  出门何所见春色满平芜可叹无知己髙阳一酒徒

  闲居

  柳色惊心事春风厌索居方知一杯酒犹胜百家书

  送兵至蓟北

  积雪与天回屯兵连塞愁谁知此行迈不为觅封侯

  封丘作

  州县才难适云山道欲穷揣摩惭黠吏栖隐谢愚公

  题张处士菜园

  耕地桑柘间地肥菜常熟为问葵藿资何如庙堂肉

  石宫四咏         元结

  石宫春雪白白雪宜苍苔拂雪践石径俗士谁能来石宫夏水寒寒水宜髙林逺风吹萝蔓野客熙清阴石宫秋气清清气宜山谷落叶逐霜风幽人爱松竹石宫冬日暖暖日宜温泉晨光静水雾逸者犹安眠

  将牛何处去二首〈叔闲叟甥直者长子〉

  将牛何处去耕破故城东相伴有田父相欢惟牧童将牛何处去耕破西阳城叔闲修农具直者伴我耕

  将船何处去二首〈叔静叟甥正者次子〉

  将船何处去钓彼大回中叔静能鼔桡正者随弱翁将船何处去送客小回南有时逢恶客还家亦少酣

  效何水部二首      韦应物

  玉宇含清露香笼散轻烟应当结沈抱难从兹夕眠夕漏起遥怨虫响乱秋阴反复相思字中有故人心

  期元侍御不至二首

  庭树忽已暗故人那不来祇应厌烦暑永月坐霜台官荣多所系闲居亦愆期髙阁犹相望青山欲暮时

  澧上醉题

  芳园知夕燕西郊已独还谁言不同赏俱是醉花间

  西郊

  山髙鸣过雨涧树落残花非闗春不待当由期自賖

  对月寄孔谏议

  思怀在云阙泊素守中林出处虽殊迹明月两知心

  赠李儋

  风光山郡少来看广陵春残花犹待客莫问意中人

  寄释子良史酒

  秋山僧冷病聊寄五三杯应泻山瓢里还寄此瓢来

  上皇三台

  不寐倦长更披衣出户行月寒秋竹冷风切夜窗声

  褒子卧病

  念子抱沉疾霜露变滁城独此髙窗下自然无世情

  寄璨师

  林院生夜色西廊上纱灯时忆长松下独坐一山僧

  寄卢陟

  柳叶遍寒塘晓霜凝髙阁累日此留连别来成寂寞

  宿永阳寄璨师

  遥知郡斋夜冻雪封松竹时有山僧来悬灯独自宿

  雪行

  浙沥覆寒骑飘飖暗川容行子郡城晓披云看杉松

  秋夜寄丘员外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山空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入西斋示僧

  僧斋地虽密忘子迹要賖一来非问讯自是看山花

  赠丘员外

  迹与孤云逺心将野鹤俱那同石氏子每到府门趋

  赠旧识

  少年游太学负气蔑诸生蹉跎三十载今日海隅行

  寄淮上綦母三〈请去声作音佐〉

  满城怜傲吏终日赋新诗请报淮阴客春帆浪作期

  送房杭州

  专城未四十暂谪岂蹉跎风雨呉门夜恻怆别情多

  听江笛送陆侍御

  逺听江上笛临觞一送君还愁独宿夜更向郡斋闻

  答宾

  斜月才鉴帷凝霜偏冷枕持情须耿耿故作单床寝

  送丘员外归山居

  郡阁始嘉宴青山忆旧居为君量革履且愿住篮轝

  答崔都水

  深夜竹庭雪孤灯案上书不遇无为化谁复得闲居

  酬令狐司录善福精舍见赠

  野寺望山雪空斋对竹林我以养愚地生君道者心

  答赵氏生

  暂与云林别忽陪鸳鹭翔看山不得去知尔独相望

  答王卿送别

  去马嘶春草归人立夕阳元知数日别要使两情伤

  怀琅邪二释子

  白云埋大壑阴崖滴夜泉应居西石室月照山苍然

  话旧

  存亡三十载事过悉成空不惜霑衣泪并话一宵中

  阊门怀古

  独鸟下髙树遥知呉苑园凄凉千古事日暮倚阊门

  登楼

  兹楼日登眺流岁暗蹉跎坐厌淮阴守秋山红树多

  善福寺阁

  残霞照髙阁清山出逺林晴明一登望潇洒此幽襟

  寒食后北楼作

  园林过新节风花乱髙阁遥闻击鼔声蹴踘军中乐

  西楼

  髙阁一长望故园何日归烟尘拥函谷秋雁过来稀

  夜望

  南楼夜已寂暗鸟动林间不见城郭事沈沈唯四山

  晚登郡阁

  怅然髙阁望已掩东城闗春风偏送桞夜景欲沈山

  咏玉

  乾坤有精物至宝无文章雕琢为世器真性一朝伤

  咏露珠

  秋行一滴露清夜坠

猜你喜欢
  解人颐 高致集·钱德苍
  第十五出 厌贫·李渔
  卷之三佳话·梁章钜
  第一折·孙仲章
  林外野言卷上·郭翼
  廿一史弹词注卷之十·杨慎
  卷六·黄希
  卷一·周权
  卷二十二·陈耀文
  卷七十九·朱彝尊
  卷五十一·曹学佺
  卷三百八十八·陈廷敬
  卷一百九十·佚名
  卷二十五·徐倬
  寇准词作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十七·陈起

    钦定四库全书 江湖小集卷三十七    宋 陈起 编刘过龙洲道人诗集 襄阳歌 十年着脚走四方胡不归来兮襄阳襄阳真是用武国上下吴蜀天中央铜鞮坊里弓作市八邑田熟麦当粮一条路入秦陇去落日彷佛见太行土风沈浑士奇杰

  • 卷八百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八百四鱼玄机鱼玄机字幼微【一字蕙兰】长安里家女喜读书有才思补阙李亿纳为妾爱衰遂从冠帔於咸宜观後以笞杀女童緑翘事为京兆温璋所戮今编诗一卷赋得江边柳【一作临江树】翠【一作草】色连【

  • 卷一百六十九 皇祐二年(庚寅,1050)·李焘

      起仁宗皇祐二年八月盡是年十二月   八月乙卯朔,詔罷祀前一夕警場。先是,帝謂輔臣曰:「明堂直端門,而致齋於內,奏嚴於外,恐失靜恭之意。」下禮院議曰:「警場本古之鼓鼜,所謂夜戒守鼓者也。故王者師行、吉行皆用之。乘輿

  • 卷八十三·国朝·蒋一葵

    【于谦】 〔字廷益,号节庵。其既杀也,夫人梦公谓曰:“吾被刑,魄虽殊,而魂不乱,独双目失明。吾借汝目光将见形于皇帝。”次日,夫人忽丧明。已而,奉天门灾,英庙临视,见公于火光中隐隐闪闪。时夫人方贬次山海

  • 目录·黄瑜

    双槐岁钞叙 (刘节)双槐岁钞序 (黄衷)双槐岁钞序 (黄瑜)修省直言第一卷圣瑞火德讲经兴感御制逸诗醉学士诗歌春王正月辩宋元通鉴何左丞赏罚风林壬课嘉瓜祥异文华堂肄业尊孔卫盂贵妃礼制礼仪尚左禁水火葬宋复元仇朝云

  • 一二一○ 寄谕八阿哥永璇等将武英殿所刻《三史国语解》赶紧刊刻完竣·佚名

    一二一○ 寄谕八阿哥永璇等将武英殿所刻《三史国语解》赶紧刊刻完竣乾隆五十二年六月初三日大学士和<珅>字寄八阿哥<永璇>、尚书金<简>,乾隆五十二年六月初三日奉上谕:据御史祝德麟奏四库全书内关涉辽、金、元三朝事迹

  • 卷四·郭居仁

    <史部,纪事本末类,蜀监> 钦定四库全书 蜀监卷四 宋 郭允蹈 撰 晋王濬自蜀平吴 晋武帝泰始十年吴大司马陆抗卒 抗疾病上疏曰西陵建平国之蕃表既处下流受敌二境若敌?舟顺流星奔电迈非可恃援他部以救倒悬也此乃社稷安

  • 四十二、东来书庄·包天笑

      那时有几位朋友,留学日本,我们常与他们通讯。并且苏州设立了日本邮便局,我们常托他们邮寄书报,在文化交通上,较为便利。尤其那时疾,日本于印刷术很为进步,推进文化的力量很大。吾国在日本的留学生,也逐渐多起来了,有许多留

  • 十国春秋卷七十·吴任臣

    检讨呉任臣撰楚四列传刘言 王逵 周行逢【子保权】刘言庐陵人也初事吉州刺史彭玕从玕奔楚事文昭王为辰州刺史会恭孝王与弟争国以土木功虐用静江兵士静江指挥使王逵等因众怨囘武陵黜留后王子光赞已又逐节度使王孙光惠

  • 卷二十四 下 食货志 第四下·班固

    【原文】凡货,金、钱、布、帛之用,夏、殷以前其详靡记云。太公为周立九府圜法:黄金方寸而重一斤;钱圜函方,轻重以铢;布、帛广二尺二寸为幅,长四丈为匹。故货宝于金,利于刀,流于泉,布于布,束于帛。太公退,又行之于齐。至管仲相桓公

  • 齐炀王宇文宪传·令狐德棻

    齐炀王宇文宪字毗贺突,是太祖的第五个儿子。性格通达机敏,有气量,虽在幼年,而神色严峻。最初被封为涪城县公。少年时与高祖一块学习《诗经》、《春秋》,都能综合要点,得其旨意。太祖曾赏赐给儿子们良马,让他们自己选择。只有

  • 兵五·徐松

    屯戍真宗咸平六年七月内,帝曰:「自来边鄙戍兵受代往还,朝廷须遣使部押。本营既知各办行计,洎别商议改更,或即且留,虚成烦费,各有怨咨。今后替移,并密封宣头,令遣使直至军前施行。」 十一月十一月:《长编》卷五五载于七月。,帝曰:

  • 自序·刘宗周

    友人有示予以袁了凡《功过格》者,予读而疑之。了凡自言尝授旨云谷老人,及其一生转移果报,皆取之功过,凿凿不爽。信有之乎?予窃以为病于道也。子曰:&ldquo;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rdquo;今之言道者,高之或沦于

  • 春秋集解卷一·苏辙

    宋 苏辙 撰隐公元年春王正月不书即位而书正月何也言朝正于庙于是始成君也惠公娶于宋曰孟子卒其媵声子生隐公又娶于宋曰仲子生桓公而惠公薨隐公立而奉之是以未尝即位也隐公虽长庶子也桓公虽防适子也适子当立而不能自

  • 梵网六十二见经全文·佚名

    月支优婆塞支谦译闻如是,一时佛游於俱留国。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异道人须卑及弟子梵达摩纳。随佛及比丘僧。异道人须卑。谤佛无央数。及谤法比丘僧。弟子梵达摩纳。嵯叹佛及法比丘僧无央数。是师弟子便共诤

  • 大方广佛华严经修慈分全文·佚名

    唐于阗三藏提雲般若等奉制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峰山中。与无量大菩萨众俱。弥勒菩萨摩诃萨。而为上首尔时东方。有十亿梵天。皆住慈心。来诣佛所。顶礼佛足。以众妙供供养於佛。供养毕已,各自坐於众福所生莲华之

  • 佛说华聚陀罗尼咒经·佚名

    失译人名今附东晋录如是我闻。一时佛在阿耨达多龙王宫中。与诸比丘五百人俱。菩萨摩诃萨满足一千。尽是一生补处。皆得陀罗尼位阶十地。犹如王子不久当得绍继王位。此诸菩萨亦复如是。有大功德而自庄严。不久当得灌顶

  • 秦氏三兄弟·老舍

    《茶馆》的前身《秦氏三兄弟》。1956年,老舍写成一部宣传普选的话剧《秦氏三兄弟》,四幕六场,以戊戍维新、辛亥革命、北伐战争、解放前夕四个历史时期作为剧情背景,人物众多。戏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写起,直写到1948年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