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白话北齐书

《北齐书》,纪传体断代史书名。“二十四史”之一。唐李百药撰。贞观十年(636)成书。五十卷。分帝纪八卷,列传四十二卷。记载北魏分裂(534)至北齐灭亡(577)四十四年历史。据其父德林三十八卷旧稿及王劭《齐志》等旧史增补成。为有关东魏、北齐历史的重要史料。此为《北齐书》白话文。

《白话北齐书》全部章节目录

(1)神武纪
(2)文襄纪
(3)文宣纪
(4)废帝纪
(5)孝昭纪
(6)武成纪
(7)后主纪
(8)幼主纪
(9)神武娄后传
(10)上党王高涣传
(11)安德王高延宗传
(12)琅邪王高俨传
(13)赵郡王高琛传(附高睿传)
(14)清河王高岳传
(15)高思好传
(16)窦泰传
(17)尉景传
(18)厍士文传
(19)段荣传
(20)段韶传
(21)斛律金传
(22)斛律光传
(23)孙腾传
(24)高隆之传
(25)司马子如传
(26)张琼传
(27)斛律羌举传
(28)尧雄传
(29)宋显传
(30)王则传
(31)慕容绍宗传
(32)薛修义传
(33)叱列平传
(34)步大汗萨传
(35)慕容俨传
(36)高乾传
(37)封隆之传
(38)李元忠传
(39)卢文伟传
(40)魏兰根传
(41)崔鸊传(附崔瞻、崔景凤传)
(42)孙搴传
(43)陈元康传
(44)杜弼传
(45)张纂传
(46)张亮传
(47)张耀传
(48)赵起传
(49)徐远传
(50)王峻传
(51)王纮传
(52)薛琡传
(53)元孝友传
(54)崔暹传
(55)高德政传
(56)崔昂传
(57)王昕传
(58)王晞传
(59)陆法和传
(60)徐之才传
(61)杨忄音传
(62)邢邵传
(63)魏收传
(64)崔季舒传
(65)祖珽传
(66)卢潜传
(67)卢叔武传
(68)阳休之传
(69)封述传
(70)儒林传
(71)樊逊传
(72)刘逖传
(73)颜之推传
(74)苏琼传
(75)宋游道传
(76)毕义云传
(77)由吾道荣传
(78)皇甫玉传
(79)綦母怀文传
(80)马嗣明传
(81)和士开传
(82)高阿那肱传
(83)韩凤传

猜你喜欢
  麈史·王得臣
  同异录·陆深
  嘉靖东南平倭通录·徐学聚
  已疟编·刘玉
  陈清端公年谱·丁宗洛
  淡新档案选录行政编初集·佚名
  京口耆旧传·刘宰
  两汉笔记·钱时
  戴施两案纪略·吴德功
  马关议和中之伊李问答·佚名
  明亡述略·锁绿山人
  孔子传·钱穆
  大清报律·佚名
  太祖高皇帝圣训·努尔哈赤
  上下五千年·林汉达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序·叶小纨

    《鸳鸯梦》,余甥蕙绸所作也。诸甥姬皆具逸才,谢庭咏絮,璧月联辉,洵为盛矣。迨夫琼摧昭折,人琴痛深,本苏子卿“昔为鸳与鸯”之句,既以感悼在原,而琼章殒珠,又当于飞之候,故寓言匹鸟,托情梦幻,良可悲哉!若夫词曲一派,最盛於金元,未闻

  • 卷92 ·佚名

    方回 赵宾昫唐师善见和涌金城望次韵五首 颓城砖甓堕平湖,禁御雕残故苑芜。 戚畹换班言肯用,边庭入相事应无。 福威玉食欺孤主,诗礼金樵党盗儒。 丧乱谁怜杜陵老,娇儿短褐倒天吴。 方回 赵宾昫唐师

  • 卷一百二十九·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一百二十九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飘然集欧阳澈字德明抚州崇仁人建炎初徒歩走行在伏阙上书请诛汪黄等与陈东俱死扵市绍兴中赠秘阁修撰有飘然先生集醉中食鲙歌君不见秋风未发鲈正肥张

  • 卷三十五·郭元釪

    钦定四库全书御订全金诗増补中州集卷三十五史学【八首】学字学优延安人兄才字才长住太学有声学优正大中省试第一人释褐舞阳簿辟卢氏令卒官妻李氏国初河南尹成之孙女小诗殊有思致学优尝客京师有所眷久而不归李作诗寄之

  • 第二十二场·田汉

    [周将军假扮金兵上。周将军 来此左先锋银珠屯粮之所,放火烧!(烧介)[番兵迎战,周败下。

  • 卷四百四十八 列传二百三十五·赵尔巽

      丁日昌 卞宝第 涂宗瀛 黎培敬 崧骏 崧蕃 边宝泉 于荫霖 饶应祺恽祖翼   丁日昌,字禹生,广东丰顺人。以廪贡生治乡团,数却潮州寇。选琼州府学训导。录功叙知县,补江西万安,善折狱。坐吉安不守,罢免。参曾国藩戎幕,复官

  • 卷二 太宗·王夫之

      〖一〗  钱氏之归宋,与窦融之归汉,仿佛略同。宋之待之也,视光武之待融,固相若也,而宋加厚矣。融之初起,与光武比肩事主,从更始以谋复汉室,非有乘时徼幸之心也。更始既败,独保西陲,而见推为盟主,亦聊以固圉而待汉之再兴。其

  • 卷三十二·唐·蒋一葵

    【元稹】 〔字微之。尝朝退行至廊下,时初日映九英梅,隙光射礻真,有气勃然。百寮望之,叹曰:“岂肠胃之章,映日可见乎?”与白乐天友善,世称“元白”。元写白诗于阆州西寺,白写元诗百篇,合为屏风。〕 元稹初

  • 资治通鉴考异卷二十二·司马光

    宋 司马光 撰唐纪十四防昌三年正月刘沔遣麟州刺史石雄袭可汗【旧回鹘传云丰州刺史石雄后唐献祖纪年録云石州刺史石雄按是时田牟为丰州刺史今从实録】石雄大破回鹘迎太和公主以归【旧石雄传曰三年回鹘大略云朔刘沔以

  • 李鹤田先生哀台湾笺释·佚名

    海波鼎沸鸣战鼓,躏骸成泥血飞雨。妈宫岛㈠外啼杜鹃,声声似诉台民苦。昨有台民自台来,无人忍听伤心语。㈠林芝嵋台湾纪略云:澎湖为台湾门户,环绕三十六屿;大者曰妈祖屿等处,次者曰西屿头等处。各屿惟西屿稍高,余皆平坦。妈宫岛

  • 史记集解卷一百二十七·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一百二十七日者列传第六十七【墨子曰墨子北之齐遇日者日者曰帝以今日杀黑龙于北方而先生之色黑不可以北墨子不聴遂北至淄水墨子不遂而反焉日者曰我谓先生不可以北然则古人占卜筮通谓之日者墨子亦云

  • 萧琮传·令狐德棻

    萧琮字温文。为人卓越豪迈,不拘小节,学识广博,通晓文理,又善于骑马射箭。最初被封为东阳王,不久立为皇太子。继位后,隋文帝征召其叔父萧岑入朝,趁机把萧岑留下,不让返回。又重新设置江陵总管以监视萧琮。萧琮在位的第二年(587

  • 修身第六十一·管仲

    失传。

  • 北门·佚名

    ——小公务员的不幸与有幸【原文】出自北门,忧心殷殷①,终窭且贫②,莫知我艰。已焉哉③!天实为之,谓之何哉!王事适我④,政事一埤益我⑤。我入自外,室人交徧讁我⑥。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王事敦我⑦,政事一埤

  • 卷三百二十·佚名

    △初分真如品第四十七之三诸天子。然世间有情多行摄取行起我我所执。谓色是我是我所。受想行识是我是我所。眼处是我是我所。耳鼻舌身意处是我是我所。色处是我是我所。声香味触法处是我是我所。眼界是我是我所。耳鼻

  • 僧宝正续传卷第二·祖琇

    隆兴府沙门 祖琇 撰宝峰准禅师禅师讳文准。兴元府唐固梁氏子。生始幼见佛像輙笑。童牙不喜闻酒胾。金仙寺沙门虚普乞食至其家。师膺门酬酢。始老成。时年八岁。即辞父母。愿从普。归授以法华经。伊吾即上口。元丰僧

  • 史通会要·陆深

    三卷,明陆深撰。陆深(1477—1544年); 上海人,初名荣,字子渊,号俨山,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历官国子监祭酒、四川左布政使。嘉靖十六年 (1537年),召为太常卿兼侍读学士,世宗南巡,掌行在翰林院印,进詹

  • 左传事纬·马骕

    十二卷。附录八卷。马骕(1621-1673)撰。马骕字御,又字宛斯,邹平(今属山东)人,清代着名史学家、经学家。顺治进士,任淮南府推官,改灵璧知县。蠲荒除弊,流亡复集。马骕自幼好学,毕生殚研经史,更嗜爱《左传》,时称“马三代”。除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