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杜弼传

杜弼,字辅玄,中山曲陽人氏,小字辅国。自序说,本是京兆杜陵人氏,弼曾同邢邵扈从到东山,两人一起讨论名理问题。邢认为人死再生,大概是画蛇添足。弼回答说:“一般说来,人死为归无,没有了再生的力量。当然啦,物未生之前,本来也是无,无而能够有,不应怀疑。因为前生出后,这有什么奇怪?”邢说:“圣人设立教令,本是为了劝奖,故让民众警戒将来,希望能够成就自己的品性。”弼说:“圣人合德天地,齐信四时,言语为经,行动为法,还说以虚示物,以诡劝民,与鱼腹之书相同,和凿楹之诰有异,怎能让北斗星生光,龙宫藏宝?就像你讲的那样,福果然可以熔铸性情,光大风教,益处之多,没有能够超过它的了。这是真正的教化,为什么说不是实在的?”邢答:“死又可以说成‘澌’,讲的是精神尽了。”弼问:“你所说的澌,就像将箭全部射出,手中再也没有了。《小雅》说‘没有草能够活过冬天’,《月令》也云‘所有的草死了’,动物植物虽有区别,也属于这一类。无情性的花卉,尚可以再生,饱含灵气的物事,为何不能重造。假如说草死还有种在,那么人死也有意识存在。看不见意识、种子,就认为是无。神借助形表现,也不能自己看到自己,离朱的眼睛最好也无法瞧见。虽然蒋济看人的眼睛,能够察觉到是贤是愚;钟子期听曲,觉察到山水也有了情感。这乃是精神的巧妙,岂能说是精神的本体?就像玉帛不是礼,钟鼓不是乐,依此而推论,其意思就很明确了。”邢又说:“季札讲‘无不之’,也言‘散尽’,如果重新聚合而为物,就不能讲‘无不亡’了。”弼又道:“骨肉不入黄泉,那么魂气就‘无不之’了。这便是形坠魂游,去了而不是尽。如鸟出巢,如蛇离洞。因为还有,所以无所不至;若令没有,又将往哪里去?延陵有察微的本领,知道神不随从于形;仲尼发出习礼的感叹,赞美神与形的区别。若允许扩张的话,那么人人都是季札了。不说是高论,坚持此点就是无。”邢道:“神依附于人体,就像光离不开烛,烛烧完光也就熄灭了,人死,精神也就灭亡了。”弼说:“前儒旧学,常讲这样的话,群疑众惑,都是由此产生出来的。可以说是辨别的人不精明,思考的人不专一。我有一点不成熟的看法,可以核实。烛因本体而生光,本体大光也大;人则是神不系于形,形小神却不一定小。因此仲尼的智慧,一定比长狄高;曹孟德的雄武,远远地超过了崔琰。神对于形,就像君王拥有国家。国家是君王统治的,但君王却不是国家生出来的。不与它一同生出来,怎么能够一块灭亡?”邢问:“舍此往彼,生生常在。周、孔自当与庄周鼓缶一样,和桑扈循歌相同?”弼答:“同在一树荫下歇息,还有即将告别的悲伤;穷尽车辙印而游玩,也会在中途发生感叹。何况是联体同气,变化成了别的东西,符合心意的事情,对智慧有何害处?”邢说:“鹰变成鸠,鼠变成如鸟,黄母变成鳖,都是有生命之类的东西。类化而相生,就如光离开了此烛,又去点燃了彼烛。”弼说:“鹰没有变化成鸠时,鸠是没有的。鼠未变成如鸟前,如鸟是没有的。既然不是两种东西同时都有,怎么可能两相对立?光离开此烛,能够点燃彼烛,神离开此形,则寄托于彼形,那有什么两样?”邢说:“想让土化成人,树木生出眼鼻,造化神明,不当这样。”弼说:“腐草中飞出流萤,朽木中爬出蝎虫,如果不是造化,那又是什么致使出现这种现象呢?”

之后又给邢邵写信说:“立言明理,当据经典,违儒背佛,只有君子。如不法圣,物各有性,马首欲东,谁人能御?为什么取于适中,怎能贵于得一。逸韵虽然极高,但管见也没有很好地表达出来。”前后来往了许多次书信,邢邵被杜弼驳倒了,因文字太多我们不准备抄录了。

又以本官行郑州刺史事,还没有动身上路,就被家客告发谋反,收押监狱,审查不实,很久才受宽大。弼因此再也不朝见皇帝了。不久又由于第二子廷尉监台卿断狱拖延时间受到牵连,与寺官一同遭郎中封静哲的起诉。事情已向皇帝作了报告,显祖发火,于是把弼流放到了临海镇。这时楚州人东方白额谋反,南北响应,临海镇被贼帅张绰、潘天合等人围攻,弼带领全城军民奋起抵抗,终于保全了城池。显祖得报,给予嘉奖,敕弼行海州刺史事。海州就是他的流放州。在海州奏请修通陵道和韩信的旧道。又在州东沿海筑起长堰,对外拦截咸潮,对内导引淡水。帝敕令一同办理。转任徐州刺史,未赴任,又拜胶州刺史。

弼儒雅宽厚,尤其通晓吏职。在官清洁,被吏民怀念。喜好玄理,年龄越大越是专一。又注《庄子·惠施篇》、《易·上下系》,名之为《新注义苑》,同在社会上流行。弼性格率直,前在神武的霸朝,对高祖多有匡正。显祖为丞相后,弼位在僚首,初听揖让之议,还有谏诤。显祖曾问弼:“治理国家应该用什么样的人?”答:“鲜卑是车马客,当用中国人。”显祖认为弼的话是讥讽。高德政执掌大政,弼不想屈居其下,就当着众人的面折损说:“黄门在帝的前后左右,为什么闻善不惊,却喜欢削减抑压?”德政极其愤恨,多次说弼的坏话。他又令主书杜永珍秘密上书,说弼作长史时,受人好处,大操婚嫁之事。显祖内心不满。弼依仗着自己的旧臣身份,向帝陈请公事。天保十年(559)夏,帝借饮酒之机,清算他的过失,于是便派人赴州诛杀了他,时年六十九。帝觉察到这样处理不妥,马上派驿马追赶,却来不及了。长子蕤、第四子光,流放临海镇。次子台卿,先徙东豫州。乾明初,几人一同得令返回邺城。天统五年(569),朝廷追赠弼使持节,扬、郢二州军事,开府仪同三司,尚书右仆射,扬州刺史,谥文肃。

猜你喜欢
  邓张徐张胡列传第三十四·范晔
  康熙二年二月至康熙十年十二月·蒋良骐
  卷十四·金履祥
  读礼通考卷八十二·徐乾学
  卷之一百七十二·佚名
  卷之八百二十七·佚名
  第五十九卷 忠节 三·缪荃孙
  卷二十三·司马贞
  日记 光绪廿一年乙未·恽毓鼎
  傅竖眼传·李延寿
  卷一百十九·佚名
  卷五·乾隆
  卷三十六·赵汝愚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十三·佚名
  208.“莫须有”冤狱·林汉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388 ·佚名

    王炎 游稽山 失脚来苕霅,春风一棹还。 寻幽探禹穴,问讯到稽山。 意在烟霞外,身居井邑间。 桃花应冷笑,头白不能閒。 王炎 游景德 老怯莺花笑,春残一出游。 城隅寻古寺,柳下系扁舟。 身

  • 御选宋诗姓名爵里一·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宋诗姓名爵里一帝系太祖皇帝【姓赵氏讳匡??郡人受周防帝禅在位十七年諡曰啓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庙号太祖】太宗皇帝【讳炅太祖之弟初封晋王开宝九年嗣位在位二十二年諡曰神功圣德文武

  • ●卷二十。诗文一·梁章钜

    ◎汪由敦诗三首△春晓入直鱼钥初传曙色横,风催残漏有余声。游仙难醒人间梦,换骨须从天上行。拥帚玉除春露重,卷帘温室晓灯清。应知无上光明界,顾陆丹青画不成。△静宜园侍直听钟趋直趁晨鸦,帘卷前山片片霞。铃索无声封事少

  • 卷二十八·朱熹

    <史部,史评类,御批资治通监纲目>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卷二十八 【起甲子齐武帝永明二年魏孝文帝太和八年○尽丙子齐明帝建武三年魏孝文帝太和二十年】考异【提要分注齐明帝作齐高

  • 卷十九·叶盛

    ●水东日记卷十九孔氏父子奉上谕记太宗重修孔庙碑文太祖召杜斅勑旨宋文鉴编书始末黎恬记何忠诗并和吕公矶○孔氏父子奉上谕记洪武戊申十一月十四日早朝,宣圣五十五代袭封衍圣公臣孔克坚于谨身殿同

  • 一百五十三 苏州织造李煦奏请代管盐差一年以盐馀偿曹寅亏欠摺·佚名

    康熙五十一年七月二十三日 自李煦跪奏: 江宁织造臣曹寅与臣煦俱蒙万岁特旨,十年轮视淮鹾。天恩高厚,亘古所无,臣等维肝脑涂地,不能报答分毫。乃天心之仁爱有加,而臣子之福分浅薄。曹寅七月初一日感受风寒,辗转成疟,竟成不起之

  • 卷二十三·傅恒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续编卷二十三乾隆二十八年十月乙酉伊犁办事副都统伊勒图疏奏巡查哈萨克越境游牧并乌黙尔等移驻伊犁情形伊勒图奏言臣接奉谕防令往特穆尔图淖尔等处巡查哈萨克游牧并查询楚穆讷尔地名在于何

  • 张跋·查继佐

    「鲁春秋」一卷(附「北征纪略」、「使臣碧血」二则),查继佐伊璜撰。伊璜,字三秀,更字支三,或称钓史、或称钓玉,咸呼与翁;海宁人。明崇祯癸酉举人。鲁王监国,授兵部职方司郎中,参张煌言军事。兵败,隐居不出,讲学于杭州敬修堂,弟子从

  • 卷二百二十九·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二十九经籍考【十九】子【天文 推算 五行 占筮 形法 兵家医家臣】等谨按天学至後世而益精自利玛窦入中国始倡几何之学制器作图愈推愈密我圣

  • 第三节 人 口·吕思勉

    版籍之法,唐代为详。《旧书·职官志·户部》云:每一岁一造计帐,三年一造户籍。《通鉴》:开元十六年(728年),是岁,制户籍三岁一定,分为九等。县以籍成于州,州成于省,户部总而领焉。户籍在府、州、县属户曹、司户,见《新书·百官志

  • 陈廷均·周诒春

    陈廷均 字少云。年二十五岁。生于上海。父纪云。未婚。初学于唐山路矿学堂。民国元年。以官费游美。入威斯康心大学。习政治学。民国四年。得学士学位。入普林斯顿大学。民国五年。得硕士学位。民国五年。回国。住址

  • 卷一·杨复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图卷一      宋 杨复 撰士冠礼第一【冠古乱反】士冠礼○筮于庙门【筮者以蓍问日吉凶于易也冠必筮日于庙门者重以成人之礼成子孙也庙谓祢庙不于堂者嫌蓍之灵由庙神○疏曰言子兼言孙者家事统于

  • 卷九·乾隆

    <子部,儒家类,御览经史讲义钦定四库全书御览经史讲义卷九书经钦明文思安安监察御史【臣】熊学鹏蔡沈曰钦恭敬也明通明也敬体而明用也文文章也思意思也文着见而思深逺也安安无所勉强也言其德性之美皆出于自然而非勉强

  • 成實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成實論卷第十九   成實論卷第二十   成實論卷第五   訶棃跋摩造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聞聲品第五十   汝言人在遠處小語則不聞故知聲到耳者.是事不然.所以者何.如汝言人在遠處語   從聲有聲相續

  • 佛说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卷第二·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菩萨身密品第一之二复次寂慧。所有一切有情色相威仪。即于菩萨色相威仪中住。而菩萨曾无发悟亦无分别。以彼菩萨无所分别平等舍心。即随其身现身威仪。

  • 四分尼戒本(并序)·怀素

    后秦 佛陀耶舍译西太原寺沙门怀素集夫戒者。乃是定慧之宏基。圣贤之妙趾。穷八正之道。尽七觉之源。然既树五制之良规。传须获实。扬六和之清训。学者知诠。窃寻流行。总有四本。据其理虽复同。会其文则有异。致使弘

  • 卷第十七(寒字号)·朱时恩

    佛祖纲目卷第十七(寒字号) 甲子(汉武帝元狩六年起)乙丑(改元元鼎)辛未(改元元封)丁丑(改元太初)辛巳(改元天汉)乙酉(改元太始)已丑(改元征和)癸巳(改元后元)乙未(昭帝始元元年)辛丑(改元元凤)丁未(改元元平)戊申(宣

  • 谐铎·沈起凤

    文言小说集。 清沈起凤(1741—1805前后)撰,参见附录小传。全书十二卷一百二十二篇,约在乾隆四十五至五十五年(1780—1790)这十年间陆续写成。乾隆五十五年由其门生胡文水出资付刻。又有《续谐铎》,今残存不到十篇。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