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王晞传

王昕弟晞,字叔明,小名沙弥。幼时孝谨,文雅有气度,好学不倦,容仪漂亮,风度翩翩。魏末,随同胞兄东往海隅,与邢子良交游。子良喜欢他的敏悟,向在洛陽的晞的两位哥哥写信说:“贤弟弥郎,学识深远,旷达不羁,简于造次,言必有理,吟咏情性,往往丽绝。恐怕足下难以为兄,也不要担心他不腾达。”魏永安初,第二兄晖出使梁朝,上书朝廷为晞求职,晞便释褐任员外散骑侍郎,征署广平王开府功曹史。晞想赡养老母,竟没有接受委任。母死后,迁往邺城。晞遨游巩洛,悦其山水,与范陽卢元明、巨鹿魏季景结成了最好的朋友,并前往天陵山,似乎准备在山里过上一辈子。

西魏大将独孤信进入洛陽,署晞为开府记室。晞称自己被狗咬伤,不能站立。其朋友怀疑他受伤并非疯狗所咬,写信给他,请其任职。晞回信说:“承蒙来信问候,并请我离家为官,反复诵读华章,觉得你怀疑我不是被疯狗咬了。我难道希望被疯狗咬一口吗?足下致疑,大可不必。足下既然怀疑不是疯狗,当然也可怀疑是疯狗,二者必居其一。如果怀疑是为疯狗所伤并来帮助我,虽然不是疯狗所伤也不妨碍足下什么;怀疑不是疯狗所伤而不治疗,倘若是疯狗所咬则无可救药了。当然认真医治就会万全,不慎重对待或许会丢掉小命。如果王晞不可怜惜,就不足以任官,既要他为官,就该怜悯他。为什么要夺走万无一失,看着他去死呢?再说将军威德所至,飚飞雾袭,正遮盖着八极,岂在乎一介小民?如果一定要从郭隗开始的话,就应该首先救济生民。足下为什么不能找一机会好好地同将军谈一谈?”这样,他就得到了原谅。独孤信很快撤走,晞就返回了邺城。

齐神武搜寻朝廷子弟忠孝谨密者,让他们同自己的儿子交游,晞与清河崔瞻、顿丘李度、范陽卢正通首入此选。文襄这时候为大将军,握着晞的手说:“我的弟弟们正在长大成人,志向还没确定,近善亲恶,不能不认真引导。我的弟弟们成就了事业,不负家教,你的禄位就会很高。若让他们学坏,互相影响,处罚就要牵连九族,而不止你一个人了。”晞便随神武到晋陽,补中外府功曹参军兼带常山公演之友。

齐天保初,行太原郡事。文宣帝昏愦婬逸,常山王多次进行进谏,帝怀疑晞在其后面操纵,想处以大辟之罪。王偷偷地对晞说:“博士,明天做一件事,既能够让我活命,也是图谋自全,请你不要怪罪。”王便当着众人的面将晞杖打了二十多下。帝大发雷霆,听说晞遭杖击,就没有杀他,只是剃光头发发配到甲坊为奴。过了三年,王又极力劝谏,却被狠狠地揍了一顿,打得连饭也吃不下去了。太后十分地忧愁。帝对左右说:“倘若这个小家伙死了,我怎么向老母亲交待?”于是常常问王的伤情,说:“咬着牙吃一些,我会把王晞还给你的。”放出晞让他赶往王府。王抱着晞说:“我十分虚脱,恐怕再也见不到你了。”晞流着泪说:“天道神明,怎能让殿下倒毙在这间屋子里。至尊亲为兄弟,尊为人主,怎么能够同他计较?殿下不食,太后也不食,纵使殿下不爱惜自己,难道就不应该爱惜太后?”话还没有有说完,王努力坐起吃饭。因此晞被免除了奴的身份,继续为王友。

王复为录尚书事,新得官位的人必须来到王府致谢,离开京城时一定要道别。晞对王说:“从天朝得官,却入私第谢恩,从古时起就被看作是干犯朝纲。朝廷文武,出入辞谢,应该赶快禁绝。主上肃敬,依仗殿下扶助。”王接受了他的意见。王时常对晞说:“主上起居没有规律,你看到了也听到过。我那能够忘记前些日子皇上的殴挞,而闭口不语呢?你应该为我撰写谏草,有机会的话,我就要极力进谏。”晞便条列十多件事送给王。晞对王切谏说:“眼下的朝廷就是这样了,想学介子、匹夫,轻视天子的命令,狂药服下后使人难于控制自己,刀槍箭矢是分不清亲和疏的,一旦灾祸降临,将如何处置您的家业,将如何对待皇太后?请您随从大流,一天应比一天谨慎小心。”王抽泣着无法自制,说:“就这样了吗?”第二天见到晞,又说:“我反反复复地想了一夜,不再进谏了。”当着晞的面,烧掉了谏草。而后王借着机会苦苦进谏,以至违反了圣旨。帝命令力士捆绑住常山王,拔出刀来架在他的脖子上,大骂道:“你知道什么,想用小聪明来为难我,是谁唆使的?”王说:“天下哑口,除了我之外还有哪个敢说话?”帝催人猛打,一时乱棒齐下,乘着帝醉倒在地的机会,打手们才停手。此后帝更是轻慢,常常跑到宗族、亲戚家里,几天不回宫去,而且把白天当成了黑夜,自然,常山王的官邸他是不会进去的。

文宣帝死,济南王嗣位。常山王对晞说:“一人垂衣拱手,我辈也得到了悠闲。”还说朝廷宽仁慈恕,是真正的守文良主。晞说:“文宣在位,东宫委托给一胡人,今天终于总揽万机,驾驭雄杰。如果主上年幼,不堪重负,而让他姓出纳诏命,其权力一定会有转移。殿下虽想保守藩职,有这种可能吗?假令得志为政,是为了使家运长久不衰吗?”王沉默不语,思考了许久,说:“把我安置在哪里好?”晞说:“周公抱成王朝见诸侯,摄政七年,然后归还大权,已有故事,请殿下好好斟酌斟酌。”王道:“我怎么敢自拟周公。”晞说:“殿下今日声望极高,不想作周公能行吗?”王没有回答。帝动身上路,敕令常山王从驾,除晞并州长史。

王至邺城,诛杀杨忄音、燕子献等。帝令王为大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督摄文武。还,抵并地,召请晞,说:“不早用你的建议,致使小人弄权,差点让宗社倾覆。眼下皇帝身边虽已清静,但最后又怎样来处置我呢?”晞说:“殿下利用往时的地位,也可以依仗名教进退。今天的事态,与天时关联,不是人力能够解决的。”不一会,王奏请赵郡王睿又为左长史,晞为司马。每天晚上,用车将晞拉进王宫,所以王白天就不同他谈话了,这是认为晞迂缓,担心不合武将们的心意。后与晞走进密室,说:“近来王侯诸贵们看我受到煎迫,说我违背天意不吉祥,恐怕当有变乱突然出现,我正想用法令进行纠正。”晞说:“朝廷疏远亲戚,哪里把骨肉之亲放在心上?殿下仓卒的作为,并非我们为臣的能够过问的。芒刺在背,刀槍在颈,上下怀疑,怎能长久?再说天道不常,亏盈交递,神机变化,感应齐集。虽谦卑退让,米比糠神器,这就是违背上天之意旨,毁坏先帝之基业。”王说:“你怎么敢说不应该说的话,这要将你绳之于法的。”晞说:“我私底下认为天时人事,同无异谋,所以敢于冒犯雷霆,不怕斧钺。今天能够讲出我的心里话,大概也是神明对殿下的辅佐。”王说:“救难匡辅,正等待着贤人,我哪里敢斗胆私议,请你不要多言。”不久出诏,以丞相任务重大,普升府僚官阶一级,晞则以司马的身份兼领吏部郎中。丞相从事中郎陆杳准备出使周朝,临走前握着晞的手说:“你辅佐常山王,纠正国家的过失,天下仰敬,歌谣满道,物无异望。杳等愿意表示忠心而奉命外使,没有机会来当面表白自己的诚意,谨以区区寸心陈述。”晞很快向常山王复述了陆杳的话语。王说:“如果内外都有异望,赵彦深等人又朝夕在主上的左右,为什么没有发表议论?请将你自己的想法试探着慢慢地告诉他。”晞乘着办事的空闲时间请教彦深。彦深说:“这些日子我对此种歌谣感到惊异,常常想向主上报告,但往往是口噤心战。你既然讲出了自己的看法,我也应该冒着死罪陈述肝胆。”所以两人更是一同努力。

此时诸位王公将校四方岳牧上表陈奏符命。乾明元年(560)八月,昭帝即位。帝诏晞说:“为什么像外域的客人,不来见我?自今以后,必须通过有关部门,如有想法,请写在牒上,看我有闲暇时,就直接送来。”又敕告尚书陽休之、鸿胪卿崔吉力等三人,每日处理完本职事务后,都进东廊,一同登录历代废礼坠乐、职司废置、朝飨同异、舆服增损。或道德高俊,久未被任用;或巧言惑俗,妖邪害政;延及田市舟车、征税通塞、婚葬仪礼、贵贱等差,有不便于时而从古至今还在使用的,或从古时起就已经在利用而现今被毁坏了的;认真进行思考,分别奏上;不要等待齐备,想到什么就记载下来。早晚由朝廷提供饭食,天黑了就让回家。这时百官请立太子,帝未同意。帝常命令晞到东宫监视太子冠服,引导趋拜。为太子太傅,晞以局司的身份奉太子的玺绶。皇太子释奠,又兼中庶子。帝对晞说:“如今已任要职,再不能像平时那样动作迟缓。”

帝准备北征,敕问朝廷外边近来有什么议论。晞说:“京师议论纷纷,说车驾要上路了。”帝说:“库莫奚南侵,我还没有亲自经历过戎事,因此想熟悉一下有关情况。”晞说:“车驾巡狩,再次可矣,若稍有驱使,恐怕会让天下失望。”帝说:“这是懦夫式的思虑,我会临时斟酌处理的。”帝指使齐帅裴泽、主书蔡晖监视群臣,这两人喜好诬陷,所以朝士们呼叫为“裴、蔡”。此时二人奏报车驾北征之后,有人说陽休之、王晞多次与人游宴,不把公事放在心上。帝杖打休之、晞各四十下。帝在他们面前杀人,问晞说:“此人该死不?”晞答:“该死。遗憾的是不是死在应死的地方。我听说杀人在市,意在同民众一块抛弃,宫殿之中不是杀人的场所。”帝一本正经地说:“从今以后我要按王公的意思给予改正。”

帝想让晞做侍中,晞却坚辞不受,有人提醒晞不要同朝廷疏远。晞说:“我从青少年时期开始,见到的要人就很多了,得意忘形,没有不身败名裂的。再说,我性格迂缓,不堪重任,人主对我的恩宠,怎么能够保持?万一出了差错,还会有退路吗?不是不想作热官,只是需要考虑得更细致些。”帝曾赐百官比赛射箭,晞中目标,当得绢,但箭上没有写上自己的名姓,所以主管的官员不给。晞快活地说:“今天可说是武有余而文不足。”晞无子,帝准备赐给一妾,派小黄门到其家宣布诏旨,皇后事前将此事告诉了晞的妻子。晞让妻回答,妻始终没有开口,晞用手拍打着胸膛退了下去。帝听报后大笑。孝昭帝死,因极其哀恸,而十分羸弱。武成帝本来就不喜欢他的迂缓,这时更加讨嫌他,乘其奏事,大加呵叱,但晞就像没有出现过什么事一样,神态自若。任东徐州刺史、秘书监。武平初,迁大鸿胪,加仪同三司,监修起居注,待诏文林馆。

晞闲淡寡欲,即使公事繁忙,其情趣不改。在并州,虽戎马填闾,却未尝以公务为累。良辰美景,啸咏遨游,爬山玩水,以谈宴为乐,人们称他为“物外司马”。常往晋祠,赋诗说:“日落当回去,鱼鸟见留连。”突然相府派人赶来召晞,晞未按时抵达。第二天,丞相西晞祭酒卢思道对晞说:“昨天被召已是面红耳赤,不会让鱼鸟见怪吧?”晞缓缓地笑着说:“昨晚十分惬意,多因酒水受罚,你辈也是我留连的一种物体,岂只是鱼鸟呀!”晋陽陷落,晞与同伴躲避周兵向东北逃跑。山路险阻,又担心遇上土贼,但晞暖酒服食膏脂,却没有中断过一次,也常常不肯马上动身上路,惹得同伴怨恨。晞说:“不要怨恨我嘛!我做事如果后悔,好早之前就是三公啦。”

齐亡,周武帝拜晞为仪同大将军、太子谏议大夫。隋开皇元年(581),死于洛陽,七十一岁。赠仪同三司、曹州刺史。

猜你喜欢
  卷三百九十四·列传第一百五十三·脱脱
  卷一百八十九 表二十九·赵尔巽
  卷第一百六十七·胡三省
  纲目续麟卷七·张自勋
  帝王经世图谱卷五·唐仲友
  卷之六十七·佚名
  卷之一百七十六·佚名
  五八六 云贵总督李侍尧等奏滇省已获书中查无颜季亨撰书并饬属再行访查折·佚名
  卷之一百十八·祁韵士
  秦始皇本纪第六·司马迁
  卷十五上·沈枢
  卷二百二十三·佚名
  食货一二·徐松
  第二十三章 清代的学术·吕思勉
  咸丰十一年正月初一日·曾国藩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折·谷子敬

    (正末上,云)光阴好疾也。自离了岳阳楼,来山中住得一两日,世上早二十年也。自从城南桃、柳成其精灵,贫道故将宝剑留与老杨。着他手砍了他土木形骸,教柳树就托生在杨家为男子,教桃托生在邻舍李家为女子。他两个成人,结为夫妇。

  • 续集巻七·黄昇

    钦定四库全书花庵词选续集卷七    宋 黄升 辑宋词史邦卿名达祖号梅溪有词百余首张功父姜尧章为序尧章称其词奇秀清逸有李长吉之风韵绮罗香【春雨】做冷欺花将烟困柳千里偷催春暮尽日防迷愁里欲飞还住惊粉重蝶宿

  • 第一出 买舟逢幻·丁耀亢

    【北点绛唇】(净道妆挥麈上)幻海仙涛,云愁天笑。(丑扮渔翁上)渔翁好,一叶逍遥。看花满桃源棹。(净)瀛海蓬壶不可寻,浮云落日等闲沉。(丑)俺渔翁从出桃源路,一叶扁舟自古今。(净)自家东海琴仙成连是也。自周末秦初,抱琴

  • 卷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十七乐府杂曲鼓吹曲辞【汉有朱鹭等二十二曲列於鼓吹谓之铙歌魏使缪袭改其十二曲而十曲并仍旧名是时吴亦使韦昭改制十二曲其十曲亦因之晋傅玄制二十二曲唯二曲之名不改旧汉宋齐并用汉曲又充庭

  • 卷二一七 唐紀三十三·司马光

      起閼逢敦牂(甲午),盡柔兆涒灘(丙申)四月,凡二年有奇。   玄宗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天寶十三載(甲午,公元七五四年)   春,正月,己亥,安祿山入朝。是時楊國忠言祿山必反,且曰:「陛下試召之,必不來。」上使召之,祿山聞命卽至。庚子

  • ●卷十三·邵博

      孔子与宾牟贾言《大武》,曰“声氵㸒及商”何也?对曰:“非《武》音也,有司失其传也。若非有司失其传,则武王之志荒矣。武王之志犹不贪商,而孟子曰文王望道而未之见,谓商之录未尽也,病其有贤臣也。文王贪商如此其甚,则事君之

  • 读礼通考卷六十·徐乾学

    丧仪节二十三含礼杂记诸侯使人吊其次含襚赗临皆同日而毕事者也其次如此也【注言五者相次同时 疏诸侯使人吊邻国先行吊礼宣君命人以饮食为急故含次之食后须衣故襚次之有衣即须车马故赗次之君事既毕则臣私行已礼故临在

  • ●卷二·陈康祺

    ◎强忠烈首破李文成逆谋之功嘉庆十八年林清之乱,滑县令强忠烈克捷实有社稷功,朝廷矜恤尤厚,而中外至今有异言。顷读钱氏《记事稿》,颇得其实,亟采之。公初莅滑,有退吏方颂系,公白其诬,出之。吏感激,思自效,讠逆谋以白公。公密

  • 一百四十 江宁织造曹寅奏料理文册事竣即将入觐摺·佚名

    康熙五十年十一月初一日 江宁织造.通政使司通政使臣曹寅谨奏:恭请圣安。 江南太平无事。臣目下现在扬州造具钱粮销引各款清册,料理事竣,即星驰入都,叩觐天颜。 今将江宁十月分晴雨录,恭呈御览。其扬州晴雨录,已交与李煦启奏

  • 刘正传·宋濂

    刘正字清卿,清州人。好学,十五岁就学习衙门公事,初任制国用使司令史,后升迁尚书户部令史。至元八年(1271)取消转运司,设局核实拖欠租税,由刘正主管此事。大都运司欠赋税银五百四十七锭,逮捕了倪运使等四人,经审查确实不欠,却长

  • 卷二 理气下·黎靖德

      ◎天地下   天文有半边在上面,须有半边在下面。〔僩〕   如何见得天有三百六十度?甚么人去量来?只是天行得过处为度。天之过处,便是日之退处。日月会为辰。〔节〕   有一常见不隐者为天之盖,有一常隐不见者为天

  • 还·佚名

    ——赞美男子汉【原文】子之还兮①,遭我乎狱之间兮②。并驱从两肩兮③,揖我谓我儇兮④。子之茂兮⑤,遭我乎峱之道兮。并驱从两牡兮(6),揖我谓我好兮。子之昌兮(7),遭我乎峱之阳兮(8)。并驱从两狼兮,揖我谓

  • 俱舍论疏 第二十卷·法宝

    俱舍论疏 第二十卷沙门法宝撰分别随眠品第五之二论。诸有情类于此事中。已下大文第六明世缚事通局。于中有四。一世缚通局。二证三世有。三建立三世。四破三世有此下两颂第一明世缚通局。此中意说。能系三世。

  • 卷第二十四·昙噩

    新修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四 淛东沙门 昙噩 述 精进学 感通科 晋安慧 则不知何许人也。读书善谈论。永嘉中。天下大疫。慧则夜祷请天。早降神药。以活百姓。一日出寺。见两石大如瓮。视之水盈中。以施病者。无不愈

  • 隱元禪師全錄序·隐元

    昔人有言:智過於師,方堪傳授。初師在纏,披緇脫素。及乎行腳水綠山青法戰諸方陣前,錚錚戈甲。死心先老。棒下劄劄。芥針橫行。直撞百千人倒弄顛。拈三十頌。爾時白鷗火頭發焰。豈讓黃梅碓嘴生花。予驚而嘆曰:一枝聖箭九重城

  • 纤言·陆圻

    《纤言》,清朝陆圻撰,所记皆为晚明清初要事。上部记晚明“三案终始”;中部记“三案”馀波及清初南京、淮扬文武诸臣事;下部记南明弘光、隆武、鲁王诸事,其中“金陵七十三人”、“大悲和尚”、“酒色串戏”等篇,尤有独特的史

  • 珠江名花小传·缪艮

    名流和者数十辈。玉珊生制《珠江纪事》序,余又为记,以传其事云。 

  • 无二平等最上瑜伽大教王经·佚名

    六卷,赵宋施护译。金刚界真言之别部。无二平等最胜大仪轨王影像分第一,佛在他化自在天宫,十方诸佛云集,不见金刚手菩萨。佛同说偈,菩萨现身,诸佛皆向作礼,劝请说法。菩萨乃说法要,于是普贤菩萨雨一切供养,供金刚手菩萨。一切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