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孝昭纪

孝昭皇帝演,字延安,神武皇帝第六子,文宣皇帝同母弟。幼时俊伟不凡,早有大志,深受武明皇太后宠爱。魏元象元年(538),封常山郡公。文襄执政后,派中书侍郎李同轨入霸府做诸弟的师傅。帝览阅文籍,能够追究其意旨却不喜好辞采。常感叹着说:“即便是盟津的军队,左边拉车的马惊了也不会损伤。”人们认为他的话含义深厚。于是专心读《汉书》,至《李陵传》时,常击节称颂其作为。聪敏过人,同他来往的人,一下子就记住别人的经历家讳,而终身不曾触犯。李同轨病笔,文襄又派开府长流参军刁柔接替。刁柔严肃偏狭,不善诱导劝引,中途被调走。帝送刁柔出阁,满脸悲戚,泪数行下,左右莫不..欷。其敬业重旧依此可见一斑。

天保初,晋爵为王。五年(554),除并省尚书令。帝善断割,长于文理,省内畏服。七年,随文宣帝回邺。文宣因为尚书奏事,多有异同,就令帝与朝臣先讨论得失缓急,然后上报。帝长于政术,剖断公平合理,文宣十分看重。八年,转司空、录尚书事。九年,除大司马,仍录尚书。

时文宣沉溺于游宴之中,帝忧愤而表现在脸面上。文宣发觉后,对帝说:“你在理事,我为何不能纵情欢乐?”听到此话,帝只是拜伏啼哭,默默无语。文宣也很悲哀,掷杯于地,说:“你这样嫌弃我,自今以后再有敢进酒的人,我就宰了他!”顺手拿来使用过的酒杯,全部毁坏。后来更加沉湎,或入贵戚家角力批拉,不论对手贵贱。如果常山王来的话,则内外肃然。帝又密撰事条,准备进谏,其朋友王..却不同意。帝不听,找准机会献言,惹得文宣大怒。顺成皇后本来是魏的宗室,文宣想让帝休掉她,就为帝暗中寻求淑媛,以转移其爱心。帝虽然接受旨意纳了妃子,但同顺成皇后的情义更深。帝生性严谨,若尚书郎中剖判决断出现失误,即加捶楚;若令史奸慝,便加追究。文宣就让帝站在自己的面前,用刀环威胁着。又召来受帝责罚的人,以刀刃相加,逼着他们讲出帝的短处,但这几个人却无话可说,文宣无奈,才原谅了帝。从此开始,不准笞瞂郎中。后来文宣赐给帝魏时的宫女,酒醒后忘了此事,说是帝擅自夺取,又用刀环乱筑,使得帝更加窘迫。为此事皇太后日夜啼哭,文宣无计可施。先是拘囚王..,不久放了他,依然让其服事帝。一个月后帝才慢慢恢复正常,却再也不敢进谏了。

文宣死,帝居禁中主持丧事,幼主即位,才入朝班。除太傅、录尚书,朝政均由帝裁决。三十多天后,乃居藩邸。从此诏敕与帝多无关联。有客对帝说:“鸷鸟舍巢,必有破卵之患,今日的要害之处,不应该轻易离开。”乾明元年(560),随废帝赴邺,居住在领军府。时杨忄音、燕子献、可朱浑天和、宋钦道、郑子默等因为帝威望太重,惧怕其觊觎帝位,请求拜帝为太师、司州牧、录尚书事;长广王湛为大司马、录并省尚书事,解除京畿大都督职。帝时常由于尊亲而被怀疑猜忌,就邀长广王打猎,商定了行动计划。

二月二十三日,帝初上省,清早从领军府出发,路上突遇暴起的大风,车幔也被风扯破了,所以心境极其恶劣。到省时,朝士早就集合好了。坐下,酒过数巡,在座上扭住了尚书令杨忄音、右仆射燕子献、领军可朱浑天和、侍中宋钦道。帝着戎服与平原王段韶、平秦王高归彦、领军刘洪徽从云龙门进来,在中书省前碰上了散骑常侍郑子默,抓住了他,同杨忄音等一道被斩杀于御府之内。帝来到东阁门,都督成休宁持刀叱呵帝。帝令高归彦向他晓喻情况,休宁高声喊叫不顺从。归彦是领军,一向被兵士们佩服,一声令下,兵士们全部扔下了武器,休宁叹息着走到一边。帝进入昭陽殿,幼主、太皇太后、皇太后都离开座位走了出来。帝奏报忄音等人的罪行,请求幼主治理矫诏之过。此刻庭中及两边廊下站满了身披铠甲的两千多名卫士,都在等待着诏令。武卫娥永乐武力超群,又受文宣殊宠,抚摸着刀刃准备随时为废帝效力。废帝口吃,加上事情仓卒,不知说什么话才好。太皇太后又代帝向皇太后起誓,说帝没有野心,只是想去掉逼迫罢了。高归彦下令卫士解除戒备,娥永乐才将刀放入鞘中哭泣。帝乃指使归彦带领侍卫之士进华林园,命令京畿军入守门阁,斩杀娥永乐在园中。诏以帝为大丞相、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相府所有佐史进位一阶。帝很快前往晋陽。有诏全部军国大计必须向帝咨询议决。

帝既处大位,则是知无不为。择选令典,考核名实,废帝于是恭己以听政。太皇太后很快下懿旨废少主,命帝继统大业。

皇建元年(560)八月初三,皇帝在晋陽宫宣德殿即位,大赦天下,改乾明元年为皇建元年。诏奉太皇太后改称皇太后,皇太后称文宣皇后,宫名“昭信”。初六,诏:从太祖创业以来,凡佐命功臣子孙绝灭、国统无传人的,官员搜访近亲上报,根据情况为他们立后;郡国老人授版官,赐给黄帽鸠杖。又诏:忠臣之士准许进宫陈事;军人战殁或为王事而死的,依时申报,当加赠赐;督将、朝士名望崇高、职位显著,但天保以来未得追赠的,也当录奏;廷尉、中丞,为执法官员,纠举弹劾,不准舞文弄法;官奴婢六十岁以上免为庶人。初九,以太傅、长广王湛为右丞相,以太尉、平陽王淹为太傅,以尚书令、彭城王氵攸为大司马。十三日,诏令派大使巡省四方,观察风俗,问民疾苦,考求官吏得失,搜访贤良。十五日,诏书说:“昔武王克殷,先封两代,汉魏二晋,未废此制。及元氏登国,不循旧章。朕纂承大业,思弘古制,但二王三恪,旧说不同,可讨论是非,议定上奏。其礼仪体式也请斟酌。”又诏国子寺可置官员,依旧招生,讲习经典,岁时考试。文襄帝运来的石经,应该放置在学馆。外州大学也仰仗主管部门勤加督促。十七日,诏九州勋人有重封的,准许转让给子弟,以推广骨肉的恩亲。

九月二十四日,下诏议论定三祖乐。

冬十一月初四,立妃元氏为皇后,世子百年为皇太子。赐天下为父业承继者爵一级。初六,官员奏太祖献武皇帝庙应奏《武德》之乐,舞《昭烈》之舞;世宗文襄皇帝庙宜奏《文德》之乐,舞《宣政》之舞;显祖文宣皇帝庙该奏《文正》之乐,舞《光大》之舞。诏同意。十三日,诏以故太师尉景、故太师窦泰、故太师太原王娄昭、故太宰章武王厍狄干、故太尉段荣、故太师万俟普、故司徒蔡俊、故太师高乾、故司徒莫多娄贷文、故太保刘贵、故太保封祖裔、故广州刺史王怀十三人配享太祖庙庭。故太师清河王岳、故太宰安德王韩轨、故太宰扶风王可朱浑道元、故太师高昂、故大司马刘丰、故太师万俟受洛干、故太尉慕容绍宗七人配享世宗庙庭。故太尉河东王潘相乐、故司空薛修义、故太傅破六韩常三人配享显祖庙庭。是月,帝亲自率军北讨库莫奚,出长城,虏逃遁,分兵追击,大获牛马。全部进入晋陽宫。

十二月二十九日,车驾抵晋陽。

二年春正月初四,祭祀圆丘。初五,礻帝太庙。初六,诏免罪人徒刑,各有等差。

二月初一,诏内外执事官从五品以上以及三府的主簿、录事参军、诸王文学、侍御史、廷尉三官、尚书郎中、中书舍人,每两年之内各荐举一人。

冬十月初四,以尚书令、彭城王氵攸为太保,长乐王尉粲为太尉。十三日,野鸡飞进前殿的庭院。

十一月初二,诏:“我突染重疾,死是不可避免的了。眼下嗣子年幼,不习政术,社稷重业,应由上德之人担承。右丞相、长广王湛聪敏明慧,体道居宗,人雄之望,海内瞻仰,同胞尊崇,家国所依。可派尚书左仆射、赵郡王睿又宣布意旨,召王统领国家大业。丧葬礼仪,仿照汉文帝,三十六天除丧。山陵的花费,也必须俭约。”

早些时帝病得很重,但依然上朝理政。本月,驾崩于晋陽宫,年仅二十七岁。太宁元年(561)闰十二月初三,梓宫回邺城,上谥号为孝昭皇帝。三十日,葬于文靖陵。

帝聪明有智识,深沉能断大事,其能力无法窥测。身高八尺,腰带十围,仪表风度,迥然独秀。自从入主台省之后,便用心政事,因而熟悉簿领,所有的吏员是赶不上他的。即位为皇帝,更加勤勉。轻徭薄俺,抚恤民众。内无私宠,外揽人才,只要有一技之长均加擢拔。日暮临朝,努力掌握官吏的善恶。常访问左右,希望听到忠直的言语。他曾向舍人裴泽打听朝廷外边的议论。泽未加思考,马上说道:“陛下聪明至公,自然可与古时的贤君相比,但有识之士,都说伤害细小,帝王的气度,还没有弘扬光大。”帝笑着说:“你讲的很对。朕初治理万机,思虑还不周详,所以就有了各种议论。此事怎么能够经常这样作呢,恐怕又会让人们指斥疏漏。”泽因此受到了宠遇。帝乐闻过失依此可见一斑。赵郡王睿又与厍狄显安侍坐,帝说:“须拔,你是我的堂弟。显安,你是我姑姑的儿子,现在我们叙家人之礼,除去君臣的关系,请大胆地讲我的不足之处。”显安说:“陛下喜欢说虚妄的话。”问:“是吗?”答:“陛下过去看见文宣帝用马鞭子抽打人,常常认为不对,但今天做了这样的事,难道不是讲虚妄的话吗?”帝握着显安的手向他道歉致谢。又让他直言。说:“陛下太细末了,天子就像个小办事员。”帝道:“我十分清楚,但国家问题太多,我想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过渡到无为而治。”帝又问王..,..的回答如同显安,帝也高兴地听取了。帝十分孝顺,太后身体有病,离宫住进了南宫,帝行不正履,颜色憔悴,衣不解带,这样坚持了四十多天。宫殿离南宫五百多步,鸡鸣叫时就去了,清晨才回来,去来都是徒步,从未坐过车辇。太后病情稍有加重,帝就睡在阁外,尽心地照顾吃饭喝药。太后时常胃疼得不堪忍受,帝便站在帷帐旁边,用指甲掐自己的手掌心,乃至流血不止。友爱自己的弟弟们,同他们没有丝毫隔阂。运筹帷幄,致使国富兵强。拟将为神武雪恨,意在驻驾平陽,为进取策略的第一步。目的却没有达到,可惜,可惜呀!

当初帝与济南王关系友好。当车驾停在晋陽,武成帝镇守邺城之时,望气的人报告说邺城有天子气冒起。帝时常担心济南王东山再起,便指使手下人密行鸩毒,济南王没有上当,又让人活活地掐死了他。后来想起此事很是悔恨。帝初患内热,频频服食汤散。时有尚书令史姓赵,说在邺城看见文宣跟随着杨忄音、燕子献等人西行,发誓要报仇。帝在晋陽宫,与毛夫人也一道看见过。病便一天天加重。只好行禳厌之事,或将煮沸的油四处泼洒,或拿着火把烧赶追逐。厉鬼们离开宫殿的梁柱,骑坐在正梁上,歌唱呼喊,从容不迫,没有一点害怕的颜色。这个时候,天狗入宫,就在帝的住所讲武用以制服厉鬼们。一只兔跑过,使马受惊,帝坠马跌断了肋骨。太后来探视帝,多次向其打听济南王在哪,却没有得到回答。太后恼怒,说:“杀死了吧?不用我说,你确实该死!”临终之时,只是匍匐在床枕上,叩头求哀。帝派遣使者持诏追征长广王入继大统,还亲手写一便条:“请将我的妻、子安置在一个好的地方,千万不要学你前边的人啦!”

猜你喜欢
  卷二百五十三·列传第一百五十·柯劭忞
  卷之十五 粤纪(续)·计六奇
  卷二十六 宣宗·王夫之
  奉旨讯问曾静口供二十四条 十九、为什么山西百姓争先·雍正
  御批歴代通鉴辑览卷二十四·乾隆
  唐鉴卷一·范祖禹
  读礼通考卷十一·徐乾学
  大明光宗贞皇帝实录卷之四·佚名
  卷之一百七十七·佚名
  卷之六百七十九·佚名
  卷之四百七十二·佚名
  卷之一百七十一·佚名
  卷之五十四·佚名
  卷上·陶谷
  一三八一 广西巡抚陈用敷奏本年查无《通鉴纲目续编》折·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梁明夫·唐圭璋

      明夫号梅境,宋末人。   贺新郎   寿吕道山四十九岁   万里天去。见浔阳江上,风引仙舟淮浦。到得玉阶方寸地,历历苍生辛苦。要尽活、江南一路。昼绣归来沾御渥,听邦人、箫鼓迎初度。龟与鹤,亦掀舞。   前身定是

  • 第一折·高文秀

    (外扮邹衍领张千上,诗云)形据琅琊胜,财归渤海肥。七雄谁第一?什二在东齐。小官乃齐国中大夫邹衍是也。方今周室既衰,列国诸侯,互相吞并,号曰七雄,是秦、齐、燕、赵、韩、楚、魏。先年间俺国与魏邦有隙,皆因魏邦倚恃庞涓之势,屡

  • 再休怪我的脸沉·徐志摩

    不要着恼,乖乖,不要怪嫌 我的脸绷得直长, 我的脸绷得是长, 可不是对你,对恋爱生厌。 不要凭空往大坑里盲跳: 胡猜是一个大坑, 这里面坑得死人; 你听我讲,乖,用不着烦恼。 你,我的恋爱,早就不是你: 你我早变成一身, 呼吸,命运,灵魂——

  • 奉别张岳州说二·张说

    (一作答张燕公岳州宴别)王熊平生共风月,倏忽间山川。 不期交淡水,暂得款忘年。 兴逸方罢钓,帆开欲解船。 离心若危旆,朝夕为君悬。

  • 序·黎民表

    瑶石山人稿序嘉隆之际黎惟敬在秘书以着作供奉称上意公卿怜才者往往推毂惟敬汉儒待诏金马门持论白虎观不是过也时与历下东吴兴国长兴铜梁新蔡赫然号海内才士而惟敬晩交不佞在诸君子去国之後惟敬请老以归话别三山余曾序

  • 第八十回 宇文妇醉酒失身 尉迟公登城誓众·蔡东藩

      却说周主赟嗣位改元,即封皇子衍为鲁王,未几立衍为太子。又未几即欲传位与衍。看官听着!赟年方逾冠,太子衍甫及七龄,如何骤欲内禅?这岂非出人意外的奇事!其实他的意见,是因耽恋酒色,不愿早起视朝,所以将帝座传与幼儿。诸王

  • 卷第三十七·胡三省

    汉纪二十九〔起屠维大荒落(己巳),尽阏逢阉茂(甲戌),凡六年。〕《王莽中》始建国元年〔(己巳、九)〕①春,正月,朔,〔去年十二月莽改元,以十二月为岁首。通鉴不书,不与其改正朔也。〕莽帅公侯卿士奉皇太后玺韨,〔帅,读曰率。玺,斯氏翻。

  • ●卷十六·徐锡麟

    歙县洪桐生梧,乾隆庚子,恭应南巡召试,钦赐举人。后中庚戌科进士,散馆授职编修。嘉庆元年正月,太上皇帝授宝礼成,群臣上表称贺,翰苑诸臣各进持赋词章,俱蒙睿赏,颁赉有差。桐生独出机杼,敬撰《万全全韵颂》进呈,洋洋万余言,导扬盛轨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四十七·佚名

    正统十一年十一月乙丑朔钦天监进正统十二年大统历上御奉天殿受之给赐诸王及文武群臣颁行天下○辽东总兵官都督同知曹议奏辽东各卫军士备倭防胡往来了守无时休息全倚官给冬衣布花钞锭之用洪武永乐间山东布政司委官运送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一·佚名

    正德十年十一月癸未朔钦天监进正德十一年大统历 上御奉天殿受之给赐文武群臣颁行天下○升锦衣卫都指挥使张兰为后军都督府都督同知兰太监□之侄初授正千户累辽东宣大江西功一岁中至都指挥使至是自乞改正复有是命本兵

  • 卷之三十八·佚名

    光绪二年。丙子。八月。己丑朔。上诣钟粹宫。问慈安端裕康庆昭和庄敬皇太后安。长春宫。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丁巳皆如之。外记注○命工部左侍郎何廷谦。提督顺天学政。大理寺少卿杨鸿吉。提督安徽学

  • 卷二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大事表卷二十二国子监司业顾栋髙撰晋中军表周制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晋本大国自曲沃武公以支子夺宗庄公十六年僖王命曲沃伯以一军为晋侯从小国之制至闵公元年晋献公始作二军公将上军太子申生将下

  • 韦粲传·姚思廉

    韦粲字长..,车骑将军韦睿的孙子,北徐州刺史韦放的儿子。韦粲有其父亲的风范,好学、讲义气,身长八尺,容貌俊美。初做官时任云麾晋安王行参军,不久到法曹任职,迁外兵参军,兼任中兵。当时颍川的庚仲容、吴郡的张率是有名的前辈,同

  • 金声传·张廷玉

    金声,字正希,休宁人。年轻时好学,擅长科场文字,名倾一时。崇祯元年(1628)考中进士,初任庶吉士。第二年十一月,大清部队兵逼都城,金声意气慷慨地请求向庄烈帝当面谈当前的急务,庄烈帝就在平台召见了他。金声回来后上书说“:我虽

  • 卷十 南侵江浙·李有棠

    太宗天会七年,即宋高宗建炎三年了。夏五月,巴尔斯等袭宋帝于扬州。冬十月,阿里取阳穀,莘县降。海州败宋军八万。破贼船万余于梁山泊。招降滕阳、东平、泰山群盗。盗攻范县,击走之,获船七百艘。复与当堪、大白大{白大}破敌于

  • 卷六十五·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六十五土田志四土田规制畿辅规制四【乾隆二十八年至五十六年】二十八年八月奉上谕上年因八旗回赎旗地积至一万余顷之多降旨令户部会同内务府及八旗大

  • 三思而行想得太多了·孔子

    【原文】 季文子①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②,斯可矣。” 【注释】 ①季文子:鲁国大夫季孙行父,素以谨慎多虑著称。②再:两次。 【译文】 季文子遇事总要考虑三次以上才行动。孔子听说后说:“考虑两次也就可以了。” 【

  • 议处安南事宜·佚名

    议处安南事宜,一卷,不着撰者姓氏。所载为毛伯温疏文、兵部揭帖及韶旨一通。嘉靖十八年。复命仇鸾、毛伯温征安南。伯温抵广西,传檄谕意。莫登庸自至镇南关请降,伯温承制赦之,驰疏以闻。诏改安南国为安南都统使司。此本列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