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崔昂传

崔昂,字怀远,博陵安平人氏。祖父挺,魏幽州刺史。昂七岁便成了孤儿。伯父、吏部尚书孝芬曾对亲近的人说:“此儿终究是会远走高飞的,他为我们家族的千里驹。”昂性格端直朴质,但深沉有谋略,志向坚定而难以动摇。年轻时喜好章句,颇有文辞。世宗广开幕府,引荐他做了记室参军,并委以心腹之任。

世宗入朝辅政,召其为开府长史。此期勋将、亲族、宾客在都城之中,放纵多行非法,孙腾、司马子如之族特别厉害。昂接受世宗密旨,以法绳之,不长时间,内外齐整。迁尚书左丞,本年,又兼度支尚书。左丞兼尚书,近世没有,只有昂独占冠首,朝野称誉。

武定六年(548),甘露下降宫阙,文武官员同集显陽殿表示祝贺。魏帝问仆射崔暹、尚书杨忄音等说:“自古甘露的瑞兆,汉、魏多少?可以讲出往代降落的地方,德化感致的缘由。”接着问昂,昂答:“案《符瑞图》,王者德致于天,则降甘露。吉凶两门,不由符瑞,所以桑雉为戒,实开中兴之途;小鸟孕大,没有听说福来。我所希望的是陛下虽休勿休。”帝满脸严肃地说:“朕既无德,如何当此。”

齐受禅,迁昂散骑常侍,兼太府卿、大司农卿。二寺的职掌,十分的繁剧,昂治理有方,奸宄禁绝。经手历目,知无不为,朝廷感叹他的公心。又上奏强买及滥花费之事三百一十四条,诏下,令有关部门依启奏迅速商议,将处理意见禀报。这一年,与太子少师邢邵议定国初礼仪,被封为华陽男。帝又诏删定律令,损益礼乐,命令尚书右仆射薛..等四十三人在领军府讨论决定。又下敕给昂说:“如果这批人意见不一的话,你可随时报告。”昂接敕后笑着说:“正合我的心愿。”昂一向勤劳谨慎,受敕之后,更加努力,对部分科条,其整理校正、增益减省者十分之七八。转廷尉卿。昂本来清谨严肃,凡见贪污黩货之辈,视如仇敌,因而多予重惩,故时论不以平恕相称。

显祖幸东山,百官参预宴会,升入射堂。帝召昂,让其坐在身旁,对他说:“很多旧人离开朝廷在州郡为官,我却想让你在台阁中做令仆,请你不要指望做什么刺史了。你六十岁之后让你回本州,这之前,不会让你为刺史的。”后来,九卿以上官员聚会东宫,帝指着昂以及尉瑾、司马子瑞对太子说:“他们是国家的栋梁,你应该牢记在心。”没几天,又侍宴金凤台,帝一个一个地评论着大臣,当谈到昂时,说:“崔昂直臣,魏收才子,妇兄妹夫,俱省罪过。”天保十年(559),策拜仪同燕子献,所有官员站列宫中,昂也来了。帝特意将昂叫到身边,说:“大臣中能够约束纠察省闼的,我想了好久,只有你合适,所以就拜托于你啦。”当天就署他为右仆射。几天之后,昂入朝奏事,帝对杨忄音说:“前几天不让崔昂为正,防备的是任官太速。明年就让他为正。反正要转正的,管它早晚呢!可以让昂做正仆射了。”第二天,即真拜为尚书右仆射。杨忄音年轻时就同昂有矛盾,显祖死后,便进言免掉了昂的仆射之职,除仪同三司。后犯事除掉了官的名籍,卒于祠部尚书位上。

昂有风度学识,亦有坚正刚直的名声。但他喜欢探访揣摸皇帝的心意,感激自己的主子;或者搜罗他人的陰私过错上报,因此深受显祖赏识,发言褒奖,没有人能够诋毁。修订律令,京畿的牢狱,以及朝廷的许多大事多委托给他处理。他崇尚严猛,好行鞭挞,虽然被处罚者痛苦万端,但是他却不生丝毫的怜悯之心。前有崔暹、季舒作为亲援,后有高德政为其中表,常依仗权势,骄矜自负,所以不得名流佩服。子液继嗣。

猜你喜欢
  ●卷六·魏泰
  第八十七回 慈禧后三次临朝 维新党六人毕命·蔡东藩
  ●卷三十一·赵翼
  卷之一百八十九·佚名
  卷之四十七·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三十九·佚名
  卷之一千二百四十九·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 元纪四·纪昀
  志卷第十四 高丽史六十·郑麟趾
  杜之伟传·姚思廉
  卷二百五十六·杨士奇
  卷之一百七  後鑒錄上(明)謝蕡 撰·邓士龙
  第二章 孔子之生及其父母之卒·钱穆
  第十四章 中法战争和西南藩属的丧失·吕思勉
  卷之二十二·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丁绍仪

    ○沈永启词吴江沈方思,莲泾阻雨,虞美人云:“帘织细雨莲泾口。何处沽尊酒。天公也似太多情。拚得柳昏花暝,滞人行。年来浪迹真无谓。历尽愁滋味。一灯蓬底听模糊。知道小楼梦醒,一般无。”末二语暗用少陵“

  • 寒山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寒山是贞观时代的诗僧。长期住在天台山寒岩,诗就写刻在山石竹木之上,共六百首,现存三百余首。语言明浅如话,有鲜明的乐府民歌风,内容除用形象演说佛理之外,多描述世态人情,山水景物,诗风幽冷,别具境界。 城中蛾眉女

  • 第十节 金陵之役·陈匪石

    可爱哉祖国!掷笔西望,自浙江以北、长淮以南,大江横亘若练,烟波淼渺,隐隐现一巨镇,其地山水、人物、商贾、物产实甲中国,则古帝王之都金陵是也。自今上溯四十年前,洪秀全氏起自广西,提其民族主义,下湖湘,抵江口,设都会于兹者垂二十

  • 卷十六·杨士奇

    永乐元年春正月己卯朔 上御奉天殿受朝贺大宴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命归归字应改妇字朝 皇后于坤宫赐宴○庚辰 敕谕中外文武群臣曰上天之德好生为大人君法天爱人为本四海之广非一人所能独治必任贤择能相与共治尧舜禹汤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七十四·佚名

    嘉靖六年三月戊寅朔○升大常寺少卿汪元锡为太仆寺卿○巡按狭西右副都御史王荩三年秩满荫其子子绍为国子生○裁革广东廉州府税课司○己卯升东昌府知府叶天球为河南布政使司左参政仍管府事从巡抚奏保也○庚辰虏复寇宣府

  • 弘一大师最后一言--谈写字的方法(2)·李叔同

    既然要发心学写字的话,除了写篆字而外,还有大楷、中楷、小楷,这几样都应当写。我以前小孩子的时候,都通通写过的。至于要学一尺二尺的字,有一个很简便的方法: 那就可用大砖来写,平常把四块大砖拼合起来,做成桌子的样子,而且用

  •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佚名

    【提要】 赵威后即赵太后,惠文王之妻。她虽然年事已高,但对国家政治的清明有着最朴素的理解,她仅仅从国家对个别人才的褒贬任用上就指出众多治国为人之道。 【原文】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

  • 卷一百五·宋敏求

    钦定四库全书唐大诏令集卷一百五宋 宋敏求 编政事求直令羣臣直言诏听百寮进状廷争勅令台省详议封事勅令百官言事诏许刺史言事勅崇儒置学宫备释奠礼诏兴学勅集学生制命张说等两省侍臣讲读勅令明经进士就国子监谒先师

  • 读朱随笔卷三·陆陇其

    监察御史陆陇其撰朱子大全集卷四十六答吕道一云万物散爲太虚之说虽若有以小异于轮回之陋然于天地之化育盖未得爲深知之也愚按此朱子之说与正蒙小异处答黄商伯云经文物格犹可以一事言知至则指吾心所可知处不容更有未尽

  • 卷一百四十·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四十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礼记注疏第二十八存旧附释音礼记注疏卷第三十七【补本】脍春用葱至士于坫一【内则】考异古本注释者曰膏下尔雅谓之榝下共有也字泠毛毳毛别聚于不觧者也无于

  • 卷十一·吕本中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集解卷十一宋 吕本中 撰僖公十有八年春王正月宋公【公有防字】曹伯卫人邾【公作邾娄】人伐齐夏师救齐五月戊寅宋师及齐师战于甗齐师败绩左氏传宋襄公以诸侯伐齐三月齐人杀无亏齐人将立孝公不胜四公

  • 辩中边论颂·佚名

      弥勒菩萨说 唐 玄奘译    辩中边论颂一卷    弥勒菩萨说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辩相品第一  唯相障真实  及修诸对治  即此修分位  得果无上乘  虚妄分别有  于此二都无  此中

  • 震泽长语·王鏊

    笔记。明王鏊(1450—1524)撰。二卷。鏊有《王文恪公集》已著录。此编约成于嘉靖初。凡分十三类:经传、国猷、官制、食货、象纬、文章、音律、音韵、字学、姓氏、杂伦、仙释、梦兆,共一百六十一条,近三万字。是编言史论致

  • 古刻丛钞·陶宗仪

    碑刻集录。明代陶宗仪编。一卷。共录碑刻六十九种。所录者皆以原碑额为题,全载原文,首尾完备。编排不分时代先后,随得随抄。所录碑刻见于他书者不过几种,余下者皆藉此编得以流传。

  • 御制周颠仙人传·朱元璋

    御制周颠仙人传,一卷,明太祖朱元璋撰。明史卷九八艺文志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四七子部道家类存目有著录。提要记有「洪武二十六年,太祖亲制此传,命中书舍人詹希庾书之,勒石庐山,后人录出刊行」。明史卷二九九周颠传也载

  • 续通志·纪昀

    《续通志》,顾名思义,是衔接《通志》的一本综合史料而成的史书。清乾隆三十二年时官修。后经纪昀等校订,共640卷。纪昀(1724~1805),清代学者,字晓岚,一字春帆、河北献县人,举进士、授侍读学士,曾任四库全书馆总纂官,主持撰写《

  • 诗经世本古义·何楷

    二十八卷。明何楷撰。楷字元子,镇海卫(今属浙江省)人。楷博综群书,尤邃经学。天启进士。值魏忠贤乱政,不谒选而归。崇祯间迁科给事中,举劾无所避。杨嗣昌夺情入阁,楷劾之,忤旨贬二秩。福王命掌都察院,几为忌者所害。漳州破,抑

  • 师子月佛本生经·佚名

    一卷,失译。佛住竹园,须蜜比丘缘树上下,与八万四千金色之猕猴跳戏,大众讥嫌。频婆沙罗王诣佛问之。佛言比丘即是师子月佛,补弥勒之处,并说猕猴之往因,授菩萨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