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文襄纪

世宗文襄皇帝讳名澄,字子惠,神武的长子,母亲娄太后。幼年聪慧,神武很是看重他。魏中兴元年(531),立为渤海王世子。从杜询习学,敏悟过人,询很是佩服。二年,加侍中、开府仪同三司,尚孝静帝妹冯翊长公主,时年十二,神情俊爽,就像成人。神武试探着同他讨论局势得失问题,剖析颇为合理,自此之后,便参预了军国大事的筹谋。

天平元年(534),加使持节、尚书令、大行台、并州刺史。三年,入朝辅政,加领左右、京畿大都督。时人虽然听说过文襄的气量见识,但还是按对待少年人的标准来期待着他。机敏严明,事无凝滞,使得朝野振肃。元象元年(538),摄吏部尚书。魏自崔亮以后,选拔人才常以年龄功劳为准则,文襄便变革旧式,铨选唯在才能。又淘汰不称职的尚书郎,拔擢优秀人物充任。因此才名之士,咸受推举,即使有未居显位的,也要招致门下,作为宾客,每逢游山玩水,一定带领前往。射箭赋诗,各尽其所能,以为娱乐。兴和二年(540),加大将军,领中书监,仍摄吏部尚书职。从正光以来,天下多事,在职官吏,廉洁者少。文襄便奏请拜吏部郎崔暹为御史中尉,纠弹权豪,无所宽免,于是风俗更改,私枉绝路。还在街衢张贴告示,详述治国政术,大开直言之路,有论事上书、苦言切谏者,均能宽容听取。

武定四年(546)十一月,神武西征,突然生病,还师,文襄快马赶赴幕府,护卫着返回晋陽。五年正月初八,神武驾崩,秘不发丧。十三日,司徒侯景占据河南反叛,颍州刺史司马世云在颍州城响应。景诱捕豫州刺史高元成、襄州刺史李密、广州刺史暴显等。朝廷派遣司空韩轨领兵征讨。夏四月初六,文襄朝邺。六月初四,韩轨等从颍州班师。十二日,文襄还晋陽,才发丧,晓告文武,公布神武遗志。七月初三,魏帝诏令文襄为使持节、大丞相、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大行台、渤海王。文襄上奏辞位,也希望停止王爵。初七,魏帝诏太原公洋摄理军国大事,并派中使宣诏敦促。八月初四,文襄启奏,申述神武遗令,请减少食邑重新分配给将督,各有等差。初七,朝邺,坚决推辞丞相职。魏帝诏令说:“既然朝野仰仗,安危所系,不能满足自己的愿望,应该有所权衡,可复大将军职,余官依然保留。”

献议的人都认为侯景还有北望之心,只是使者携带的音信没有到达而已。后来侯景的部将蔡遵道北归,说侯景有悔过之心。王认为这是真的,可以劝诱回来,乃写信给侯景,景也回了信。王看完侯景回信,问是谁写的。有人说:“大概是行台郎王伟。”王说:“王伟有如此文才,为什么不让我知道?”王想离间景与梁朝的关系,又给景写信,却谬误其言辞,称本打算让景佯装反叛,准备同他一道图谋西方,西人得到这一消息,所以景被迫和我们一块改向打南方的主意。并将书信中的内容有意泄露给梁,梁人不太相信。

初八,东魏帝与王在邺城东边狩猎,驰逐如飞。监卫都督乌那罗受工伐在后边呼喊道:“天子莫要跑马,大将军发火了。”王曾侍奉魏帝饮酒,他举着大杯说:“臣澄劝陛下喝一杯酒。”魏帝不高兴,说:“从古到今没有不灭亡的国家,朕怎么用如此之人!”王恼怒了,说:“朕!朕!狈脚朕!”指使崔季舒打了三拳,王拍打着衣服走出去了。很快打发季舒进来赔礼请罪。魏帝赐给季舒绵绣,季舒不敢马上接受,禀告于王,王让取了一段。魏帝要送四百匹给王,王说:“我也只要一段。”魏帝忍受不了忧愁侮辱,咏诵谢灵运的诗句说:“韩亡子房奋,秦帝鲁连耻,本自江海人,忠义感君子。”并且痛哭流涕。

三月二十日,王南临黎陽,于虎牢渡河,从洛陽出发经过太行后返回晋陽。在路途上给百僚写信,其目的是想告诫勉励他们,因而朝野承风,莫不振肃。王又下令朝臣牧宰各举荐贤良以及骁武胆略能镇守边城的人,不限职业,务得其才。六月,王巡察北方城戍,赈济百姓,赏赐官吏各有等次。

七月,王回晋陽。初二,王被盗贼杀死,时年二十九岁。葬于峻成陵。齐受禅,追谥为文襄皇帝,庙号世宗。王死前有童谣说:“百尺高竿摧折,水底燃灯灯灭。”有见识的人认为这是王将要遇难的征兆。几天前,崔季舒在北宫门外诸贵面前无缘无故地诵读鲍明远的诗说:“将军既下世,部曲亦罕存。”其声音极为凄伤,且泪流满面,见到此种情景的人没有不感到惊诧的。当初,梁将兰钦的儿子京被东魏虏获,王下令配役厨房。钦请求赎回,王不同意。京再诉请,王指使监厨的苍头薛丰洛杖打他,还威胁说:“再投诉的话就杀了你。”京与党徒六人陰谋作乱。此时王在北城东边的木百堂理事,所以全部的侍卫,都放在了外边。太史启奏说宰辅星十分微弱,不出一个月就有大变。王览奏后说:“小人刚刚被揍了一顿,就想法吓唬我。”准备接受魏的禅让,与陈元康、崔季舒等摈斥左右,安置百官。京准备送进饭食,王退避,对很多人讲:“昨晚梦见此奴砍我,应该杀了他。”京听说后,将刀收藏在食盘之中,托言送饭。王发着火说:“我还没有要吃饭,你为什么这快把饭送上来了?”京拿出刀来,挥舞着说:“想来杀你。”王反抗,扭伤了脚,钻进坐榻之下。贼党搬开坐榻,一下子就杀死了王。早些时候有谣言说:“软脱帽,座底喘。”此时验证了这句话。太原公洋在城东的双堂,听报后,火速赶往木百堂讨贼,抓住京后,一块一块地割光了他身上的肉,还用漆漆黑了他的头。王遇害,却秘不发丧,慢慢放出风来说:“奴反,大将军受了一点伤,没有什么关系。”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三十九·刘昫
  志第四十四 食货四·欧阳修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四十六·佚名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九·佚名
  卷之二百二十·佚名
  卷之一百六十九·佚名
  卷二之四·佚名
  缅甸土司传·张廷玉
  郭登传·张廷玉
  偏安排日事迹卷七·佚名
  卷七 宋帝北迁·李有棠
  卷三十断狱律·窦仪
  公主府·朱元璋
  126.淝水之战·林汉达
  再版自序·张荫麟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高楼·周作人

    那高楼上的半年,她给我的多少烦恼。我不怨她的无情,——她飘然的过去了,吹过一棵青青的小草,只如无心的春风,却吹开了我的花朵。长怀抱着她那神秘的痴笑。

  • 圭塘欵乃集巻下·许有壬

    (元)许有壬等 撰偕故人赵寛斋胡安礼奉陪泛舟【八月七日】有孚锦幔髙张彩缆收画桡徐动浪花浮招呼版筑沾余酌【时方版筑舟过其下輙遍饮役者】收拾纶竿作烂游垂栁如云蔵一岛小桥成径接双洲洞箫休品江南曲风月难忘赤壁秋可

  • 附录·蓝智

    蓝智蓝涧集六卷(字明之仁弟)(四库全书·史部·目录类·经籍之属·千顷堂书目卷十七)蓝智武夷蓝明之名智永乐中辟为广西佥宪与兄布衣静之齐名诗词俊逸雅有唐风尝见其书铜雀台瓦诗于建阳友人处可泣

  • 卷之四百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

  • 卷之七百三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四二六 直隶总督周元理奏遵旨分发捐纳教官回籍访查违碍书籍折·佚名

    四二六 直隶总督周元理奏遵旨分发捐纳教官回籍访查违碍书籍折乾隆四十二年九月初七日直隶总督臣周元理谨奏,为钦奉上谕事。本年九月初一日承准大学士 公阿<桂>、大学士于<敏中>字寄内开,乾隆四十二年八月十九日奉上谕:

  • 卷一百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十八宗庙考【十二】寿皇殿【臣】等谨按旧制在景山东北恭閲圣祖仁皇帝实録顺治十八年二月壬午奉移大行皇帝梓宫於寿皇殿盖密近紫宸崇严清閟历稽大事之礼皆即殿以行世宗宪皇帝登极初元敬

  • 卷十八·允禄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礼器图式卷十八武备六皇帝大阅黄幄 谨按本朝定制皇帝大阅黄幄黄布为之白里纵一丈九尺二寸横二丈六尺中施横梁为脊濶九尺五寸梁两端承以柱高一丈二尺六寸门濶七尺檐四出高八尺四寸周承以柱十二脊左右

  • 屯部·佚名

    郎中员外郎主事天下屯田之政令   屯种    开垦凡边防郡县守御去处新立卫分拨军开垦荒田屯种须要计筭顷亩数目及田地肥瘦人力勤惰务在不旷征徭不失军饷    农具凡屯种去处合用犁铧耙齿等器着令有司拨官铁炭

  • 金人铭 全文·黄帝

      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  无多言,多言多败;  无多事,多事多患。  安乐以戒,无行所悔。  勿谓何伤,其祸将长;  勿谓何害,其祸将大;  勿谓何残,其祸将然。(《家语》无此二句)  勿谓莫闻,天妖伺人。(《家语》作&ldquo;

  • 卷一一一·邱濬

    ▲简典狱之官 《舜典》:帝曰:“皋陶,蛮夷猾夏,寇贼奸宄,汝作士。” 郑玄曰:“猾,乱也。群行攻劫曰寇,杀人曰贼,在外曰奸,在内曰宄。士,理官也。” 臣按:此万世命官掌刑之始。盖帝世兵刑合而为一,所谓“蛮夷猾

  • 二程子抄释卷八·吕柟

    明 吕柟 编传闻杂记第二十九御史俸薄故台中有聚防向火分防吃饭之语熙宁初程伯淳入台为里行则反之遂聚防吃食分防向火伯淳为子言【见尘史王得臣字彦辅释聚防吃饭便可观】正叔先生曰枢宻院乃虚设大事三省同议其他乃有

  • 目录·张廷玉

    欽定春秋傳說彚纂目錄  經部五 春秋類卷首上綱領卷首下王朝世表列國年表王朝列國世次王朝列國興廢說列國爵姓列國地圖王朝地名列國地名卷第一隱公【元年之二年】卷第二隱公【三年之六年】卷第三隱公【七年之十一年

  • 卷八·朱鹤龄

    钦定四库全书 诗经通义卷八      吴江朱鹤龄撰谷风之什 习习谷风维风及雨【笺风而有雨则润泽行喻朋友同志则恩爱成】将恐将惧维予与女【音汝】将安将乐【音洛】女转弃予【上声○传言朋友趋利穷达相弃吕记朋友

  • 武当纪胜集·罗霆震

    元罗霆震撰。钱大昕《补元史·艺文志》著录。为武当山风景名胜题咏集,并有少量诗咏宫观和物产。

  • 玉皇十七慈光灯仪·佚名

    玉皇十七慈光灯仪,撰人不详。约成书于元代或明初。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威仪类。此篇为道教灯仪之一,用于祈福求愿。行道者依次在玉皇天尊神座前点燃宝灯,供奉十七慈光,礼拜赞颂,念诵《高上玉皇心印经》,并启告发愿,祈

  • 新城录·沈亚之

    《新城录》生动地记录了唐朝名将裴度、李曜在平定淮西吴元济之叛时,在寿春之南霍丘万胜冈筑城御敌与平叛的经过。系作者客于寿春时亲闻记录,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说郛》(宛委山堂本)卷五二著录其文,今据以标点整理。

  • 江阴城守后纪·许重熙

    《江阴城守后纪》,清许重熙撰。专记清初士绅百姓抗击清兵,反对“剃发”的悲壮事迹。该书虽然在同类著作中篇幅最小,但多有他书所不载者,尤其是篇末的“江阴野史白”一段,曾为史学界广泛称引。今据民国排印整理,参校《中国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