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宋游道传

宋游道,广平人氏,其先祖从敦煌迁移来此。父季预,做过渤海太守。游道弱冠随父赴任。父去世时,吏人赠遗了许多钱财物品,他一点也没有接受,服事母亲以讲孝道闻名。游道同叔父不住在一块,奴婢诬陷叔父有叛逆之举,游道诱令奴讲出了真情,杀掉奴而雪了叔父的冤屈。魏广陽王深北伐,请其为铠曹,又为定州刺史,又让做府佐。广陽王被葛荣杀害,元徽诬罔游道降贼,朝廷收捕了他的妻与子。游道申诉才得开释,与广平王的儿子迎丧返葬。中尉郦善长嘉奖他的气节,推荐为殿中侍御史。御史台的人们这样评价:“见贼能讨宋游道。”

孝庄即位,除左中兵郎中,被尚书令临淮王..谴责,游道手捧手板道歉说:“下官感谢王的睼目,但不感谢王的论理。”当天来到宫阙上书说:“徐州刺史元孚几次启奏,称:‘伪梁大发兵卒,来攻彭城,请求朝廷派羽林兵二千增援。’孚是宗室重臣,其告急应该是真实的,所以依据情况给了千余援兵。眼下孚任期已满,因道路险阻而自行防卫,所以收纳正在防守的八百羽林兵,其理由是‘疆境无事,请允许带领着他们回家’。我忝任局司,深以为不行。尚书令临淮王..就是孚兄弟的儿子,打发省事谢远在三天之中八次逼迫,说应该依判许可。我不敢附下欺上,辜负圣明。但孚还在现任,求请援兵的一个接着一个,当任期满时,希望能放还,进退由身,无使国家生忧。我的请求不合陛下心意,愿受罚处。..却召我到尚书都堂去,说:‘你一个小小郎中,忧国之心,怎能比我深厚?’大声漫骂,不顾朝章,右仆射世隆、吏部郎中薛..及以下百多人都听见了的。我讲了真话:‘忠臣奉国,事在心中,哪有贵贱可分?不久从北海进入洛陽,王不能献身死难,却清理宫室来迎接暴贼。郑先护立义广州,王则再次打起旗帜前往征讨。从恶如流,讨善何等迅速。现在位居百僚之上,却想为私害公。’听了我的话,..更加恼怒。我不会花言巧语,冲撞了贵臣,所以请求辞去郎中。”帝召见游道勉励他。..也上奏说:“我忝冠百僚,致使一郎中捋袖高声,大肆顿挫,因此,请求解除我的尚书令。”帝便下敕同意游道辞职。

后除司州中从事。时将还邺,正好遇上霖雨,一行人被困在河桥。在幕帐中游道朝夕宴歌,行路的人听到后,说:“这个时候还大声唱歌,肯定是个大痴人。”游道回答说:“这个时候不大声唱歌,也是个大痴人。”

后神武从太原来朝,见到游道时说:“你是宋游道?经常听到你的大名,今天才一睹尊容。”拜游道别驾。过了些日子,神武将赴司州,宴享朝士,举着酒杯向游道敬酒,说:“喝了高欢这杯酒的人是大丈夫,你这个人,就该喝这杯酒。”高祖返回晋陽,百官一齐来到紫陌辞行。神武拉着游道的手说:“十分清楚朝贵中有人憎恨你,只要用心,不要有丝毫的畏惧,我会让你的官位与他们一样的。”于是向朝廷奏请游道为中尉。文襄坚持请求,才让吏部郎中崔暹作了御史中尉,游道为尚书左丞。文襄对暹和游道说:“你们一人在南台,一人居北省,会让天下肃然的。”游道入省,弹劾太师咸陽王坦、太保孙腾、司徒高隆之、司空侯景、录尚书元弼、尚书令司马子如官赏金银,催征酬价。虽然不是揭发的赃贿之事,但可见其不避权豪。又奏启驳斥尚书失误几百条。尚书省中的豪吏王儒率徒众狠揍了游道一顿。这才开始依照旧例,在尚书省中立门名,用来记载出入的迟早,使得令仆以下的官员们怒目而视。

魏安平王由于受牵连而物故,章武二王及诸王妃、太妃为其近亲者都受到了朝廷的斥责惩罚。都官郎中毕义云主理此事,故有奏请而遭拘禁的,也有未经奏请受到拘禁的。游道批准让廷尉科罪,高隆之不赞同。于是反诬游道厉声侮辱自己,又强逼令史们作证,与左仆射襄城王旭、尚书郑述祖等人上书,说:“饰伪乱真,国家法令规定必须剔去;附下欺上,王政决不容许。谨案尚书左丞宋游道本无名望,没有政绩。正好遇上了永安的开始、朝士亡散、缺人之际,窃取了台郎之职。谄言躁行,肆意奸诈,不识名义,无视典文,人们鄙薄他的为人,官员畏惮他的言语。出州入省,历忝清位,却长恶不悛,毫无忌讳,毁誉由己,憎恶任性。近来因为安平王的事情,乘机捣鬼,假公济私,与郎中毕义云互相呼应,进行纠举弹劾。又左外兵郎中魏叔道牒称:‘局中降人左泽等被扭送入省,请取保放出。’大将军在省的时候,判‘听’。游道发怒,说:‘往日的官府是什么官府,以此为例!’又说:‘依据先前的旨格,成了什么样的旨格!’依事例请问,游道全都承引。案律令:‘对捍诏使,无人臣之礼,大不敬者,死。’对使者不恭也得处死,何况游道讲出了不臣之语,犯下了慢上的大罪,口颂夷、齐,心念盗跖,欺公罔法,受纳苞苴,财随官增,产与位积,虽赃罪没有暴露,但奸诈已见前述。举此一例,余诈可证。现在依礼仪和律令判处游道死刑。”是时朝臣们都认为游道完蛋了。文襄听到游道同隆之对抗的话语,对杨遵彦说:“这家伙真是个耿直刚正的坏蛋。”遵彦说:“就好比养狗,本想让他吠叫,现在因为它叫得太多了就要杀掉它,恐怕将来再没有吠狗了。”诏付廷尉,游道被除名。文襄派元景康对游道说:“你很早就赶我去并州,没有结果,现在却有人要杀你了。”游道跟随着抵达晋陽,作了大行台吏部,又成了太原公的开府咨议。当平陽公为中尉时,游道以咨议的身份领书侍御史。不久以本官兼司徒左长史。

文襄怀疑黄门郎温子升知道元瑾的陰谋,关押在牢中用饥饿来折磨他,子升因为饿,吃破袄而死。被弃尸路旁,游道收尸后又进行了安葬。文襄对游道说:“我最近写信给京师诸贵,论及朝士,说你僻于朋党,将要成为一大病害。今天的行为真可谓是重旧节义之人,这种感情不能剥夺。我本来是不想杀子升的,你安葬他也不必畏惮什么。人们替你担心恐惧,是不了解我的心思。”不久,除御史中尉。

东莱人王道习参加御史的选用,在门外投状,由于道习与游道早就认识,就让令史接了下来。文襄知晓,怒,杖击游道后下了这样的判语:“游道禀性强悍,是非随心所欲,吹毛求疵,褒贬人物。早先同郎中兰景云闹矛盾,列举十事。给以推究之后,却全是假的。眼下又和道习凌侮朝典,这是知法犯法,很难宽贷,当付省审察。”游道遭拘禁,牢卒想解除他的脚镣手铐,游道不同意,说:“这是王命令我戴的,不能去掉。”文襄听报后赦免了他。但游道高尚的气志不改。天保元年(550),以游道兼太府卿。他在少府复检查主管官员的盗窃截获,得几万赃款。这些人却先下手对他诬陷,于是游道再次被关入牢狱。很快放出,不回家,直接赴府处理公事。死,遗令薄葬,不立碑表,不求赠谥。赠瓜州刺史。武平中,因其子士素久掌机密,重赠仪同三司,谥号贞惠。

游道刚直,嫉恶如仇,见人犯罪,就想重重处罚。纠弹非法,又喜欢推察他人的陰私。问审案件,捶打厉害。兖州刺史李子贞在州贪暴,游道审查。文襄认为子贞有参预建义的大功,想让游道手下留情。游道怀疑陈元康作了他的内应,密启帝说:“子贞、元康交游,恐怕另有所图。”文襄怒,在尚书都堂召集百僚,当着众人的面打死了子贞。兖州人为游道立生祠,题其像称“忠清君”。游道另外弹劾吉宁等五人,五人同被处死,游道很高兴,但朝士很是鄙薄他。

游道重交游,重许诺。为官严整,但却接受了很多贿赂,分送给亲戚故人中的艰难者,又帮他们解决婚嫁的困难。还临丧致哀,亲理丧事。为司州中从事时与昌乐、西河二王乖忤,虽然如此,两王死后,却能定期祭奠。与顿丘人李奖只见过一面,就定了生死的交情。奖说:“我年岁大了,要用你为佐史,让你北面于我,我就心满意足了。”游道说:“不行。”不久奖任河南尹,引荐游道为中正,人们都来拜见他,还赠送给衣帽,谈得十分投机。元颢入洛陽,奖受其伪命,出使徐州,都督元孚与城人赵绍的兵士杀掉了他。游道为奖申冤,得昭雪,为上表请赠,又让出自己的一泛阶补充给奖。又与刘..结交,请求..弟粹在徐州杀赵绍。后刘..在洛陽伏法,粹举徐州叛乱,官军讨平,将粹的脑袋挂在邺市示众。孙腾派人向市司通报,市司收到五百万钱后同意拿走首级。游道时任司州中从事,令自己的家人装扮成刘粹的亲戚,赴州府申诉,州府依律令判“许”而上奏。朝廷敕来,市司还不同意。游道杖打市司,勒令他马上交还。孙腾听说后大怒。时李奖的两个儿子构、训十分贫寒,游道后下令审察三个富人的案件,收得钱物一百五十多万,判无罪释放,其钱全部送给了构、训。其意气用事可见一斑。时人评价说:“游道猕猴脸,陆操蝌蚪形,仁慈不在外貌,哪能说丑人不讲情义。”构曾借着游道会客的机会,戏弄他说:“贤侄在门外,大好人,应该亲自迎接。”通报名姓为“族弟游山”。游道出来见客,是一套猕猴穿的衣帽。想与构绝交,构赔礼道歉,两人又和好如初。游道死后,构任定州长史,游道第三子士逊为墨曹参军、博陵王管记,与典签一道诬陷构,并上书朝廷。构在拘禁之地祭告游道而向其诉苦。士逊白天做了一梦,见游道对自己发火,说:“我与构有恩义,你难道不知晓?为何要和小人一道谋害诬陷清直之人?”士逊大吃一惊,跪下说:“不敢,不敢。”只十天功夫士逊就死掉了。

游道常常告诫其子士素、士约、士慎等说:“我执法太苛,数遭困苦,性格造就了的,子孙们不应该师法。”诸子遵从父亲的指教,温和恭谦。

士素沉默寡言,有才识。慢慢迁官中书舍人。赵彦深引荐入内省,参掌机密,历职中书、黄门侍郎,迁仪同三司、散骑常侍,常兼领黄门侍郎。自处机要近二十年,周密谨慎温和恭谦,甚得彦深看重。当初祖..知朝政,出彦深为刺史。..奏请让士素做东郡太守,中书侍郎李德林希望..将士素留下,因此再除黄门侍郎,共同参与机密。士约也是善士,官尚书左丞。

猜你喜欢
  卷一百三十·毕沅
  契丹國志卷之五·叶隆礼
  卷三十三·连横
  ●卷十一。恩叙六·梁章钜
  纲目分注补遗卷一·芮长恤
  资治通鉴后编卷五十四·徐乾学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七十一·佚名
  宣宗章皇帝实录序·杨士奇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六十七·佚名
  世宗实录三·佚名
  五六一 陕甘总督勒尔谨等奏查缴应禁违碍书籍折·佚名
  伊洛渊源录卷七·朱熹
  末帝本纪·薛居正
  卷二百三十九·杨士奇
  卷七十七、假饰立宪及组织贵族内阁·黄鸿寿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场·老舍

    时间 前场半月后,晴午。地点 王家的场院。布景 一道篱笆,后有枯柳、房子。左有草垛,右有磨盘。〔幕启:王家母女受过公审,已被拘管。薛玉莲与二艾子陪伴着李招弟。二艾子去挑水,薛玉莲正帮着李招弟作针线活。李招弟脸上已

  • ●白香集卷下之二·沈行

    钱塘沈 行履德着 莆阳宋 珏比玉校 禹航严 顺忍公阅 秣陵叶胤祖肇禧订 咏梅集句(七言绝句共二百四十四首) ◆咏梅集句(七言绝句共二百四十四首) ○一 凌寒淡泊笑妆成带月笼窓似有情半落半开临埜岸浑如湘浦见皇英 唐罗

  • ●崇禎長編卷之一·汪楫

      果毅敦儉弘文襄武體仁致孝莊烈愍皇帝帝諱由檢光宗第五子母貞靖賢妃劉氏萬曆庚戌十二月二十四日卯時誕帝于東宮無何妃薨神宗命康妃李氏撫之即所謂西宮李選侍也泰昌元年九月移宮後熹宗改命莊妃李氏撫視居勗勤宮帝每

  • 通鉴续编卷九·陈桱

    【壬子】五年【辽咸雍八年】春正月置卒察谤时政者【置京城逻卒察谤议时政者收罪之】二月以蔡挺为枢密副使【挺知渭州甲兵整习常若冦至故多立功效然谲智深险在渭嵗乆欝欝不得志寓意词曲有玉关人老之句中使至则使优伶歌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七十·佚名

    正德十四年春正月丙申朔 上在太原府文武百官于奉天门行遥贺礼○命妇朝 慈寿皇太后 皇后于宫中○戊戌宣宗章皇帝忌辰驸马都尉蔡震祭 景陵如常仪○是日 车驾发太原○庚子发河东运司银四万两于山西以实军储从巡抚都御史

  • 卷之四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卷之二百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六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一六七 内务府总管金简奏黄寿龄携书外出提调等率意从事请交部议处折·佚名

    一六七 内务府总管金简奏黄寿龄携书外出提调等率意从事请交部议处折乾隆三十九年七月初三日奴才金简谨奏,为参奏事。窃奴才内府世仆,本非科第,荷蒙皇上殊恩,命为四库全书处副总裁。奴才自顾庸愚,深为不称,凡纂辑等事,实未习

  • ●皇朝通典卷四十七·佚名

    禮七 ○禮七 吉七 △吉七 謁陵 ·謁陵 (臣)等謹按杜典上陵一門旁註拜掃及諸節上食附伏惟聖朝尊祖敬宗孝思肫切太宗文皇帝屢詣山陵祗修時享聖祖仁皇帝親政以後仰承世祖章皇帝遺志三詣盛京詆謁祖陵至於孝莊文皇后暫安奉殿

  • 第三节 侈靡之俗·吕思勉

    隋、唐、五代,为风俗侈靡之世。盖承南北朝之后,南方既习于纵恣,北方又渐染胡俗也。隋、唐王室,皆承魏、齐、周之旧风,未能革正,而安、史之乱作,安、史乱后,则武夫攘臂,又复于魏、晋以来割据分裂之局矣。从来论风俗者,皆狃于旧说

  • 自叙·谭嗣同

      "仁"从二从人,相偶之义也。"元"从二从儿,"儿"古人字,是亦"仁"也。"〈无〉",许说通"元"为"〈无〉",是"〈无〉"亦从二从人,亦"仁"也。故言仁者不可知元,而功用可极于〈无〉。能为仁之元神于〈无〉者有三:曰佛,曰孔,曰耶。佛能

  • 卷二百三十一·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二百三十一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宾礼十二诸侯遣使交聘蕙田案天子之与诸侯诸侯之与邻国皆有聘礼大行人歳徧存三嵗徧覜五嵗徧省此天子所以抚诸侯也大宗伯时聘曰问殷覜曰

  • 南宋元明僧宝传序·自融

    有传教则必有传人。有传人尤必有传书。盖教者道之所由行也。人者教之所由兴也。书者前人之所由□□。□□□所由镜也。是以大道弥沦。□□□。□□得一二人焉。为之眼目。犹贫□□□。□客衣珠。亦终于迷惘而已。苟得

  • 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卷第十八·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沙门臣施护等奉 诏译  调伏一切世间大曼拏罗广大仪轨分第十五  尔时一切如来又复云集。为劝请具德执金刚一切法主观自在菩萨摩诃萨故。说是一百八名颂曰。  

  • 甘露军茶利菩萨供养念诵成就仪轨一卷·佚名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  归命金刚手  密主大菩萨  能说最上乘  令速证菩提  甘露军茶利  能摧诸魔障  以慈慧方便

  • 贞元新定释教目录 第十三卷·圆照

    贞元新定释教目录 第十三卷西京西明寺沙门圆照撰总集群经录上之十三 大方广佛华严经不思议佛境界分一卷(或二卷十二纸永昌元年于魏国东寺译见大周录初出与后实叉难陀译不思议境界经同) 大方广佛华严经修慈分一

  • 战斗在滹沱河上·李英儒

    当代长篇小说。李英儒著。作家出版社1954年出版。人民文学出版社在1959年出版第2版时,作者写了《后记》。小说以1942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军对冀中地区的“五一大扫荡”为背景,描写滹沱河岸沿河村的抗日群众,在共产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