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颜之推传

颜之推,字介,琅笽临沂人氏。父勰,梁湘东王绎镇西府咨议参军。其家世代钻讨《周官》、《左氏》,之推很早就得家传。十二岁时,恰逢绎亲自讲授《庄》、《老》,他便做了门徒。但之推不喜虚谈,回家自己研习《礼》、《传》。博览群书,无不详备,词情典丽,极得西府的称颂。绎拜他为王国的左常侍,加镇西墨曹参军。之推喜好饮酒,不拘礼法,不修边幅,因此时论颇有非议。绎派长子方诸出镇郢州,用之推掌书记。此时侯景攻陷郢州,之推被虏,景多次想杀死他,多亏行台郎中王则庇佑,才幸免于难,囚送建业。乱平,返归江陵。绎已自立为帝,以之推为散骑侍郎,行舍人事。后被周军攻破。大将军李显庆看中了他,推荐到弘农,令掌管其兄陽平公远的书翰。时河水暴涨,备船携妻带子归服北齐,途中经历了砥柱的险阻,时人称赞他勇敢果断。文宣见面后很是喜欢,马上拜他做奉朝请,引入内馆之中,侍从左右,颇受重视。天保末,侍从入天池,委任其为中书舍人时,帝令中书郎段孝信带出敕书给之推观看。之推在营外喝酒,孝信将实情向帝做了报告,文宣说:“暂停。”因此这事就搁下来了。河清末,被推举为赵州功曹参军,不久又待诏文林馆,除司徒录事参军。

之推聪颖机敏,博识有才辩,长于尺牍,应对迅速,大受祖..推重,令掌理馆事,判署文书。很快升任通直散骑常侍,不久又领中书舍人。帝时有索取,常令中使传旨,之推禀承上意,馆中之人均受指挥。上奏的文章,都是他亲自封署,在进贤门进献,得报后才归。加之他会写文章,检校缮写,办事勤敏,很是称职。帝十分宠幸,恩赐甚重,故为勋要贵戚嫉恨,时常要加害于他。崔季舒等准备进谏,之推请假回家,所以谏书上没有他的签名。帝召集谏人,之推也被传唤进宫,查谏书上没有名字,因此免祸。不久拜黄门侍郎。

当周兵攻陷晋陽时,帝轻骑回邺,情况紧急,无计可施,之推便借宦官侍中邓长..之口进奔陈之策,并劝告帝招募吴士七千人作为侍从,取青、徐路一同投奔陈国。帝采纳了这个建议,并告诉了丞相高阿那肱等人。阿那肱不愿往陈,说吴士不可信任,勿需招募他们,又劝帝送珍宝家口往青州,据守三齐之地,如不能保,则慢慢地浮海南渡。帝虽然没有按之推计策行事,但还是委任他做了平原太守,并让他镇守黄河的渡口。齐亡,之推入周,大象末年,为御史上士。隋开皇中,太子召他做了学士,而且极受礼遇。不久因病去世。有文集三十卷,撰著《家训》二十篇,这些都在社会上流行。之推撰有《观我生赋》,辞藻情致,十分清远。

之推在齐时生有二子,长名思鲁,次曰敏楚,表示不忘根本。《之推集》还在,是思鲁做的序。

猜你喜欢
  列传第六十 阳尼 贾思伯 李叔虎 路恃庆 房亮 曹世表 潘永基 朱元旭·魏收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十一·杨仲良
  上谕·张廷玉
  资治通鉴后编巻一百二十一·徐乾学
  卷之二百十九·佚名
  卷之四百五十九·佚名
  涌幢小品卷之十三·朱国祯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八 列传二百八十八·纪昀
  钦定元史语解卷三·佚名
  徐世隆传·宋濂
  刘应秋传·张廷玉
  郡城炮位·佚名
  卷二·杨士奇
  燕北录·王易
  卷三十七、嘉庆中衰·黄鸿寿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二·黎民表

    钦定四库全书瑶石山人稿卷十二明 黎民表 撰七言律诗舟抵胥江值王师东下北来风雨满长途浊酒他乡客思孤铜柱烽烟连日夜楼船戈甲下江湖朝廷石画谁今得诸将金貂莫浪图白首看山重引兴故园三径任荒芜午日阻水横石矶同陈亮

  • 卷三十四 志九·赵尔巽

      表略

  • 君道第一·吴兢

    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朕每思伤其身者不在外物,皆由嗜欲以成其祸。若耽嗜滋味,玩悦声色,所欲既多,所损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一·佚名

    弘治八年六月壬子朔南京阴雨自五月二日至是日始暗坏朝阳门北城墙○癸丑升狭西延安府知府崔升为四川布政司右参政○巡按狭西监察御史张泰奏甘州屯田肥饶者多为太监总兵等官占据而官军则含怨陪粮衣食不足何以责其御敌又

  • ◎孔宋财阀·恽逸群

    宋子文和孔祥熙两人是蒋介石统治集团的两个“财神”,蒋介石通过他们搜刮民脂民膏,卖国肥己,以维持独裁****的统治与进行反人民的内战;而宋孔两人及其手下的一批喽,更加倍加几倍的搜刮,以饱私囊,这样才成为“财神”。宋孔两

  • 抱朴子內篇卷之一   暢玄·王明

    抱朴子曰:「玄者,自然之始祖,而萬殊之大宗也〔一〕。眇眛乎其深也,故稱微焉。綿邈乎其遠也,故稱妙焉。其高則冠蓋乎九霄〔二〕,其曠則籠罩乎八隅〔三〕。光乎日月,迅乎電馳。或倏爍而景逝,或飄滭而星流〔四〕,或滉漾於淵澄,或雰

  • 德洪序言·王守仁

    德洪曰:《大学问》者,师门之教典也。学者初及门,必先以此意授,使人闻言之下,即得此心之知,无出于民彝物则之中,致知之功,不外乎修齐治平之内。学者果能实地用功,一番听受,一番亲切。师常曰:“吾此意思有能直下承当,只此修为,

  • 卷五·佚名

    △初诵第五(八四)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有一婆罗门。往诣佛所。问讯佛已,在于佛前。而说偈言:云何戒具足,威仪不阙减。修习何等业,成就何等法。而能得名为,三明婆罗门。尔时世尊说偈答曰:能知于宿命,见天及

  • 药师经疏之二·温室经疏

    性三主□□□□□□五问答分别。第一释名。言净土者。净谓□□□□地谓诸净人所居□故名为净土。或出即净故名净土。然此净□有其二种。一者色净所居宫殿众妙七宝所严饰故。二功德净大念慧行以为游路。大心妙观以为所

  • 卷第九·通云

    嘉兴大藏经 雪窦石奇禅师语录雪窦石奇禅师语录卷第九嗣法门人行正等编录法语上示无似禅人承汝檀越谢居士远惠信物斋仪等。要山僧上堂。汝不知山僧通身是病。调养犹自不暇。更有何法可说。何堂可上。山僧纵为汝说得

  • 且介亭杂文·鲁迅

    杂文集。鲁迅著。上海三闲书屋1937年7月出版。收1934年的杂文三十篇。其中有《关于中国的两三件事》、《中国文坛上的鬼魅》、《中国人失去了自信力了吗》、《拿来主义》等重要文章。文集中有的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和

  • 奇零集·郁达夫

    郁达夫著。1928年8月上海开明书店初版,列为《达夫全集》第4卷。收《立秋之夜》、《送仿吾的行》、《苏州烟雨记》等散文作品6篇和杂文18篇。

  • 发微论·蔡元定

    古代堪舆术书。宋蔡元定撰。一卷。《四库全书总目》:“是编即其相地之书。大旨主于地道一刚一柔,以明动静,观聚散,审向背,观雌雄,辨强弱,分顺逆,识生死,察微著,究分合,别浮沉,定浅深,正饶减,详趋避,知裁成,凡十有四例

  • 重阳真人授丹阳二十四诀·王重阳

    道家内丹学著作。金·王喆撰。书以师徒问答的形式,对祖宗、性命、根蒂、龙虎、铅汞、金公黄婆、婴儿姹女、心猿意马、宾主觉照、龙蛇、三宝、太上、出家、修行、长生不死、道、清静、三命、九星、九窍五刚、四时四大

  • 柳非烟·陈蝶仙

    写情小说,二十章。天虚我生著。载《月月小说》第十一至十八号, 清光绪丁未(1907)十一月至戊申 (1908)六月出版。标“侠情小说”。共二十章,然有两个第十六章,故实为二十一章。《柳非烟》以侠客陆位明为经线,以佳人柳非烟和

  • 牛郎织女传·朱名世

    全名《新刻全像牛郎织女传》。白话小说。明朱名世编。四卷不分回。描述牛郎织女的故事。小说据民间传说繁衍而成。叙金童与天孙织女互相爱慕。玉帝得知要斩金童,太上老君保奏金童下凡,托生到牛员外家为次子,名牛金郎。令

  • 入法界体性经·佚名

    一卷,隋北天竺沙门阇那崛多译。佛,住于宝积三昧,说法界之义。佛在耆阇崛山。文殊师利立佛门外,佛命之入。问佛住何三昧?佛言,宝积三昧。乃至种种问答,明法界义。舍利弗复与文殊问答深义。

  • 华严发菩提心章·法藏

    佛教著述。唐法藏述。一卷。分四部分:(1)“发心”,依据《大乘起信论》解释“发菩提心”;(2)“简教”,论证修行是否要依赖经教,主张“理教俱融,合成一观,方为究竟”;(3)“显过”;(4)“表德”。第三、四部分主要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