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之推传
颜之推,字介,琅笽临沂人氏。父勰,梁湘东王绎镇西府咨议参军。其家世代钻讨《周官》、《左氏》,之推很早就得家传。十二岁时,恰逢绎亲自讲授《庄》、《老》,他便做了门徒。但之推不喜虚谈,回家自己研习《礼》、《传》。博览群书,无不详备,词情典丽,极得西府的称颂。绎拜他为王国的左常侍,加镇西墨曹参军。之推喜好饮酒,不拘礼法,不修边幅,因此时论颇有非议。绎派长子方诸出镇郢州,用之推掌书记。此时侯景攻陷郢州,之推被虏,景多次想杀死他,多亏行台郎中王则庇佑,才幸免于难,囚送建业。乱平,返归江陵。绎已自立为帝,以之推为散骑侍郎,行舍人事。后被周军攻破。大将军李显庆看中了他,推荐到弘农,令掌管其兄陽平公远的书翰。时河水暴涨,备船携妻带子归服北齐,途中经历了砥柱的险阻,时人称赞他勇敢果断。文宣见面后很是喜欢,马上拜他做奉朝请,引入内馆之中,侍从左右,颇受重视。天保末,侍从入天池,委任其为中书舍人时,帝令中书郎段孝信带出敕书给之推观看。之推在营外喝酒,孝信将实情向帝做了报告,文宣说:“暂停。”因此这事就搁下来了。河清末,被推举为赵州功曹参军,不久又待诏文林馆,除司徒录事参军。
之推聪颖机敏,博识有才辩,长于尺牍,应对迅速,大受祖..推重,令掌理馆事,判署文书。很快升任通直散骑常侍,不久又领中书舍人。帝时有索取,常令中使传旨,之推禀承上意,馆中之人均受指挥。上奏的文章,都是他亲自封署,在进贤门进献,得报后才归。加之他会写文章,检校缮写,办事勤敏,很是称职。帝十分宠幸,恩赐甚重,故为勋要贵戚嫉恨,时常要加害于他。崔季舒等准备进谏,之推请假回家,所以谏书上没有他的签名。帝召集谏人,之推也被传唤进宫,查谏书上没有名字,因此免祸。不久拜黄门侍郎。
当周兵攻陷晋陽时,帝轻骑回邺,情况紧急,无计可施,之推便借宦官侍中邓长..之口进奔陈之策,并劝告帝招募吴士七千人作为侍从,取青、徐路一同投奔陈国。帝采纳了这个建议,并告诉了丞相高阿那肱等人。阿那肱不愿往陈,说吴士不可信任,勿需招募他们,又劝帝送珍宝家口往青州,据守三齐之地,如不能保,则慢慢地浮海南渡。帝虽然没有按之推计策行事,但还是委任他做了平原太守,并让他镇守黄河的渡口。齐亡,之推入周,大象末年,为御史上士。隋开皇中,太子召他做了学士,而且极受礼遇。不久因病去世。有文集三十卷,撰著《家训》二十篇,这些都在社会上流行。之推撰有《观我生赋》,辞藻情致,十分清远。
之推在齐时生有二子,长名思鲁,次曰敏楚,表示不忘根本。《之推集》还在,是思鲁做的序。
猜你喜欢 列传第六十 阳尼 贾思伯 李叔虎 路恃庆 房亮 曹世表 潘永基 朱元旭·魏收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十一·杨仲良 上谕·张廷玉 资治通鉴后编巻一百二十一·徐乾学 卷之二百十九·佚名 卷之四百五十九·佚名 涌幢小品卷之十三·朱国祯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八 列传二百八十八·纪昀 钦定元史语解卷三·佚名 徐世隆传·宋濂 刘应秋传·张廷玉 郡城炮位·佚名 卷二·杨士奇 燕北录·王易 卷三十七、嘉庆中衰·黄鸿寿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