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暹传
崔暹,字季伦,博陵安平人氏,汉尚书崔宀是的后代,世代为北朝著姓。父穆,州主簿。暹年轻时是书生,避难渤海,投奔高乾,嫁其妹与乾弟慎为妻。慎后任职光州,上书朝廷请求用暹为长史。南赵郡公琛镇守定州,辟举其为开府咨议。暹随同琛前往晋陽,高祖与他谈话后很是高兴,请兼丞相长史。高祖领兵准备进入洛陽,留暹辅佐琛处理后事。对他说:“丈夫相识,哪分新旧?军戎事大,留守任重,家弟年轻,未熟政务,所有后事,全部托付。”握手殷勤,一次再次。后迁左丞,吏部郎,主持议定《麟趾格》。
暹一天比一天受到礼遇,所以喜好推荐人士,对帝说邢邵可以担任府僚、兼职机密,所以世宗征召邵,而且很是信赖。言论之中,邵慢慢诋毁起暹来。世宗不高兴,对暹说:“你讲子才的长处,子才却专说你的短处,他是个痴人。”暹说:“子才说暹的短,暹讲子才的长,都是事实,不要放在心上。”高慎反叛,与暹有些牵连,因此高祖想杀死暹,多亏世宗,才幸免于难。
武定初,迁暹为御史中尉,暹选毕义云、卢潜、宋钦道、李忄音、崔瞻、杜蕤、嵇晔、郦伯伟、崔子武、李广等人做御史,时论称赞他知人善任。
世宗想多给暹一些权势。诸公在座,世宗命令暹眼光向上慢慢走进来,还要拉着世宗的衣袖,进来后,与世宗分庭对揖,然后毫不客气地坐下去,斟第二次酒时,就告辞而去。世宗挽留说:“下官还备有一点薄食,请您再多呆会儿。”暹说:“刚刚接到敕令,要回御史台检校。”没有吃就走了,世宗又走下台阶送他。十天之后,世宗与诸公出朝前往东山,在路上碰到暹,世宗的开路先驱被御史中尉的红棒击打,世宗只得回马避让。
暹多次上表弹劾尚书令司马子如及尚书元羡、雍州刺史慕容献,又弹劾太师咸陽王坦、并州刺史可朱浑道元,因罪状彰明,他们都被免掉了官职。其余被处死、被罢黜的人也不少。高祖写信给邺城的诸贵们说:“崔暹过去服事家弟为定州长史,后为我儿的开府咨议,到迁职左丞吏部郎,我还不晓得他有怎样的才能。任职宪台,努力纠举。咸陽王、司马令都是和我平起平坐的布衣朋友,尊贵亲近,没有人比得上他们两位。两人同时得罪,我却不能救助,大家以后应该更加小心谨慎些才好。”高祖往京师,群官来到紫陌这个地方迎接。高祖拉着暹的手慰劳说:“难道朝廷先前就没有法官?可是天下贪婪,御史们不敢纠劾。崔中尉你尽心为国,不畏强豪,致使远近肃清,群臣守法。冲锋陷阵,大有其人;当官正色,今天才是第一次看到。眼下的荣华富贵,完全是中尉自取,高欢父子,是没有办法报答的。”还赐给暹一匹良马,让他骑上,两人边走边谈话。暹下马跪拜,马惊走,高祖拉过马笼头护卫着他。魏帝在华林园设宴,对高祖说:“早些日子,朝贵、牧守令长、所在百司多有贪暴,盘剥下民。朝臣之中有用心公平、直言弹劾、不避亲贵的,请王向他敬酒。”高祖走下台阶,跪着说:“只有御史中尉崔暹这个人,谨奉明旨,所以应该向他敬酒。我还请求将赐物赠送给他。”帝说:“崔中尉执法,道俗齐整。”暹致谢说:“这是陛下风化所致,也是大将军高澄劝奖的功劳。”退朝后世宗对暹说:“我也害怕被人羡慕,何况另外的人们!”由是威名日盛,朝廷内外没有不畏服他的。
高祖崩,未发丧,世宗拜暹为度支尚书,兼仆射,委以心腹之任。暹忧国如家,以天下为己任。世宗车服逾制,诛杀无常,言谈进止,或有亏失,暹每每厉色进谏,世宗也因此多有收敛。有数百囚犯,世宗想全部诛杀,所以不断地催促判决文书。暹故意拖延,不以时进,世宗懈怠,这些人竟有了活路。
自从任官朝廷后,经常很晚才回家。大清早起床就与弟兄们一道向母亲问安,晚上服事其母直至入睡,才到外屋接待宾客。一辈子没有过问家事。魏、梁通好,权贵们都派人随同聘使赴南方进行交易,暹却只是求人搜集佛经。梁武帝听说后,让人缮写,用幡花赞呗装裱后送到宾馆。暹喜欢吹牛说大话,戏弄人有时没有分寸。暗中请沙门明藏撰写《佛性论》,却署上自己的名字,向江南发送。暹子达奴手十三岁,他就让儒者权会给他解说《周易》两字,然后聚集朝贵名流,令达奴手升高座进行演讲。赵郡眭仲让佯装佩服,暹很是高兴,提拔他做了司徒中郎。因之邺下有是语:“讲演两行得中郎。”这便是崔暹的不足之处。
显祖初嗣霸业,司马子如等人为泄旧怨,说暹犯了大罪,应该重惩。高隆之也说要宽阔政网,撤销苛察的法官,废黜崔暹,才可获得远近百姓的民心。显祖依照他们的想法进行了处理。显祖即帝位后,毁谤攻击崔暹的还在上书进言。帝便下令让都督陈山提等人搜查暹的家室。暹家室贫匮,只搜寻到了高祖、世宗写给他的书信千余纸,其内容大多是讨论军国大事。帝嗟叹奖赏了他。但人们还在攻击,帝被迫将暹流放到了马城,白天背土服役,晚上锁入地牢。一年后,奴告发暹谋反,押送晋陽,查无事实,才获释放。
不久迁任太常卿。帝对大臣们说:“崔太常清廉正直,天下无双,你们是赶不上他的。”当初,世宗想将妹妹嫁给暹的儿子为妻,恰逢世宗驾崩,此事就没有了下文。这时,群臣宴集宣光殿,贵戚之子也来了。显祖同暹谈了很长时间的话,又在座位上亲自作书给暹,说:“贤子达奴手,甚有才学。吾亡兄之女乐安公主,魏帝的外甥,得内外敬待,胜过我的所有妹妹,我想成就大哥先前的愿望。”这样,公主就下嫁给了达奴手。天保末,为右仆射。帝对左右说:“崔暹说我饮酒过多,过多饮酒又有什么害处?”常山王私底对下暹说:“皇上经常喝醉,太后都不能劝阻,我们兄弟也闭口不言,仆射却能犯颜进谏,内外都十分地惭愧、感动。”十年(559),暹因病身亡,帝抚着灵柩恸哭。赠开府。
达奴手温良清谨,有学问,年轻时历职司农卿。入周,谋反被杀。天保时,显祖曾问乐安公主:“达奴手待你怎样?”答:“很是敬重,只是公婆恨我。”显祖征召达奴手母入宫,杀死后,投尸漳水。齐亡,达奴手处死公主为母亲报了仇。
猜你喜欢 卷四百八十九 列传二百七十六·赵尔巽 卷二·檀道鸾 卷八·昭梿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二·佚名 卷之四百七十三·佚名 卷之二十一·佚名 第一五二呈光绪十四年四月十六日一一三二三—九·佚名 一四六五 湖南巡抚姜晟奏本年换缴《通鉴纲目续编》二部折·佚名 卷十·傅恒 图画修得法(1)·李叔同 三国史记卷第二十二。·金富轼 窦瑗传·李延寿 卷之七 北平錄(明)不著撰人·邓士龙 中德通商条约·佚名 63.周亚夫的细柳营·林汉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