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崔暹传

崔暹,字季伦,博陵安平人氏,汉尚书崔宀是的后代,世代为北朝著姓。父穆,州主簿。暹年轻时是书生,避难渤海,投奔高乾,嫁其妹与乾弟慎为妻。慎后任职光州,上书朝廷请求用暹为长史。南赵郡公琛镇守定州,辟举其为开府咨议。暹随同琛前往晋陽,高祖与他谈话后很是高兴,请兼丞相长史。高祖领兵准备进入洛陽,留暹辅佐琛处理后事。对他说:“丈夫相识,哪分新旧?军戎事大,留守任重,家弟年轻,未熟政务,所有后事,全部托付。”握手殷勤,一次再次。后迁左丞,吏部郎,主持议定《麟趾格》。

暹一天比一天受到礼遇,所以喜好推荐人士,对帝说邢邵可以担任府僚、兼职机密,所以世宗征召邵,而且很是信赖。言论之中,邵慢慢诋毁起暹来。世宗不高兴,对暹说:“你讲子才的长处,子才却专说你的短处,他是个痴人。”暹说:“子才说暹的短,暹讲子才的长,都是事实,不要放在心上。”高慎反叛,与暹有些牵连,因此高祖想杀死暹,多亏世宗,才幸免于难。

武定初,迁暹为御史中尉,暹选毕义云、卢潜、宋钦道、李忄音、崔瞻、杜蕤、嵇晔、郦伯伟、崔子武、李广等人做御史,时论称赞他知人善任。

世宗想多给暹一些权势。诸公在座,世宗命令暹眼光向上慢慢走进来,还要拉着世宗的衣袖,进来后,与世宗分庭对揖,然后毫不客气地坐下去,斟第二次酒时,就告辞而去。世宗挽留说:“下官还备有一点薄食,请您再多呆会儿。”暹说:“刚刚接到敕令,要回御史台检校。”没有吃就走了,世宗又走下台阶送他。十天之后,世宗与诸公出朝前往东山,在路上碰到暹,世宗的开路先驱被御史中尉的红棒击打,世宗只得回马避让。

暹多次上表弹劾尚书令司马子如及尚书元羡、雍州刺史慕容献,又弹劾太师咸陽王坦、并州刺史可朱浑道元,因罪状彰明,他们都被免掉了官职。其余被处死、被罢黜的人也不少。高祖写信给邺城的诸贵们说:“崔暹过去服事家弟为定州长史,后为我儿的开府咨议,到迁职左丞吏部郎,我还不晓得他有怎样的才能。任职宪台,努力纠举。咸陽王、司马令都是和我平起平坐的布衣朋友,尊贵亲近,没有人比得上他们两位。两人同时得罪,我却不能救助,大家以后应该更加小心谨慎些才好。”高祖往京师,群官来到紫陌这个地方迎接。高祖拉着暹的手慰劳说:“难道朝廷先前就没有法官?可是天下贪婪,御史们不敢纠劾。崔中尉你尽心为国,不畏强豪,致使远近肃清,群臣守法。冲锋陷阵,大有其人;当官正色,今天才是第一次看到。眼下的荣华富贵,完全是中尉自取,高欢父子,是没有办法报答的。”还赐给暹一匹良马,让他骑上,两人边走边谈话。暹下马跪拜,马惊走,高祖拉过马笼头护卫着他。魏帝在华林园设宴,对高祖说:“早些日子,朝贵、牧守令长、所在百司多有贪暴,盘剥下民。朝臣之中有用心公平、直言弹劾、不避亲贵的,请王向他敬酒。”高祖走下台阶,跪着说:“只有御史中尉崔暹这个人,谨奉明旨,所以应该向他敬酒。我还请求将赐物赠送给他。”帝说:“崔中尉执法,道俗齐整。”暹致谢说:“这是陛下风化所致,也是大将军高澄劝奖的功劳。”退朝后世宗对暹说:“我也害怕被人羡慕,何况另外的人们!”由是威名日盛,朝廷内外没有不畏服他的。

高祖崩,未发丧,世宗拜暹为度支尚书,兼仆射,委以心腹之任。暹忧国如家,以天下为己任。世宗车服逾制,诛杀无常,言谈进止,或有亏失,暹每每厉色进谏,世宗也因此多有收敛。有数百囚犯,世宗想全部诛杀,所以不断地催促判决文书。暹故意拖延,不以时进,世宗懈怠,这些人竟有了活路。

自从任官朝廷后,经常很晚才回家。大清早起床就与弟兄们一道向母亲问安,晚上服事其母直至入睡,才到外屋接待宾客。一辈子没有过问家事。魏、梁通好,权贵们都派人随同聘使赴南方进行交易,暹却只是求人搜集佛经。梁武帝听说后,让人缮写,用幡花赞呗装裱后送到宾馆。暹喜欢吹牛说大话,戏弄人有时没有分寸。暗中请沙门明藏撰写《佛性论》,却署上自己的名字,向江南发送。暹子达奴手十三岁,他就让儒者权会给他解说《周易》两字,然后聚集朝贵名流,令达奴手升高座进行演讲。赵郡眭仲让佯装佩服,暹很是高兴,提拔他做了司徒中郎。因之邺下有是语:“讲演两行得中郎。”这便是崔暹的不足之处。

显祖初嗣霸业,司马子如等人为泄旧怨,说暹犯了大罪,应该重惩。高隆之也说要宽阔政网,撤销苛察的法官,废黜崔暹,才可获得远近百姓的民心。显祖依照他们的想法进行了处理。显祖即帝位后,毁谤攻击崔暹的还在上书进言。帝便下令让都督陈山提等人搜查暹的家室。暹家室贫匮,只搜寻到了高祖、世宗写给他的书信千余纸,其内容大多是讨论军国大事。帝嗟叹奖赏了他。但人们还在攻击,帝被迫将暹流放到了马城,白天背土服役,晚上锁入地牢。一年后,奴告发暹谋反,押送晋陽,查无事实,才获释放。

不久迁任太常卿。帝对大臣们说:“崔太常清廉正直,天下无双,你们是赶不上他的。”当初,世宗想将妹妹嫁给暹的儿子为妻,恰逢世宗驾崩,此事就没有了下文。这时,群臣宴集宣光殿,贵戚之子也来了。显祖同暹谈了很长时间的话,又在座位上亲自作书给暹,说:“贤子达奴手,甚有才学。吾亡兄之女乐安公主,魏帝的外甥,得内外敬待,胜过我的所有妹妹,我想成就大哥先前的愿望。”这样,公主就下嫁给了达奴手。天保末,为右仆射。帝对左右说:“崔暹说我饮酒过多,过多饮酒又有什么害处?”常山王私底对下暹说:“皇上经常喝醉,太后都不能劝阻,我们兄弟也闭口不言,仆射却能犯颜进谏,内外都十分地惭愧、感动。”十年(559),暹因病身亡,帝抚着灵柩恸哭。赠开府。

达奴手温良清谨,有学问,年轻时历职司农卿。入周,谋反被杀。天保时,显祖曾问乐安公主:“达奴手待你怎样?”答:“很是敬重,只是公婆恨我。”显祖征召达奴手母入宫,杀死后,投尸漳水。齐亡,达奴手处死公主为母亲报了仇。

猜你喜欢
  卷四百八十九 列传二百七十六·赵尔巽
  卷二·檀道鸾
  卷八·昭梿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二·佚名
  卷之四百七十三·佚名
  卷之二十一·佚名
  第一五二呈光绪十四年四月十六日一一三二三—九·佚名
  一四六五 湖南巡抚姜晟奏本年换缴《通鉴纲目续编》二部折·佚名
  卷十·傅恒
  图画修得法(1)·李叔同
  三国史记卷第二十二。·金富轼
  窦瑗传·李延寿
  卷之七  北平錄(明)不著撰人·邓士龙
  中德通商条约·佚名
  63.周亚夫的细柳营·林汉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萧国宝(辉山存稿)·顾嗣立

    国宝,字君玉,别号辉山,山阴人。以乡举官吴江,遂家焉。有《辉山存稿》若干首。其嗣子英所编,东鲁孔涛为之序。称其握瑜怀璞,韫而不沽,发而为诗,皆有补于世道。近世浙右,以诗名者称张、邓、仇、白。余皆获从之游,独以不及一识君玉

  • 第三十五回 孟夫人京都见婿·陈端生

    第三十五回孟夫人京都见婿诗曰:夫人见婿惟惭愧,婿见丹青似醉痴。如此冰清和玉润,荣华富贵未交时。话说孟府夫人,于十一月二十七日直抵金台,早有家人们等竟预先策马飞鞭,早报到了龙图阁相府内。孟太师一闻,心中大喜,立刻分派

  • 旅思·戴望舒

    故乡芦花开的时候,旅人的鞋跟染着征泥,粘住了鞋跟,粘住了心的征泥,几时经可爱的手拂拭?栈石星饭的岁月,骤山骤水的行程:只有寂静

  • 卷一百五十六·徐世昌

    崧骏崧骏,字镇青,满洲旗人。咸丰戊午举人,官至浙江巡抚。题潘绎{广今}学使同年西园涉趣图缉雅堂开宴,公余偶咏觞。吟君珠玉集,笑我簿书忙。径竹朝烟润,池莲晓露香。文星尝驻节,咫尺近宫墙。竹树昼沈沈,名园静

  • 月洞吟·王镃

    宋 王镃 撰别虞君集瓦瓶担酒去送客石桥东潮过汀沙上船回岛树【曹本岛屿】中桃花三月雨杨栁五更风明日思君处渡头烟水空送黙然上人归天台孤云不定心持钵度寒林野饭青蒲洁路程【曹本客程】黄叶深海风潮水发山雨晓烟【

  • 卷三百二十·列传第七十九·脱脱

        蔡襄 吕溱 王素 余靖 彭思永 张存   蔡襄,字君谟,兴化仙游人。举进士,为西京留守推官、馆阁校勘。范仲淹以言事去国,余靖论救之,尹洙请与同贬,欧阳修移书责司谏高若讷,由是三人者皆坐谴。襄作《四贤一不肖

  • 大明世宗肃皇帝宝训卷之九·张居正

    光禄大夫柱国少傅兼太子太傅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臣吕 本谨校 南京礼部祠祭清吏司郎中臣陈治本 南京兵部职方清吏司主事臣朱 锦 南京工部虞衡清吏司郎中臣吕胤昌谨阅饬兵政○嘉靖六年十二月乙未上谕大学士杨一清

  •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二十四·阿桂

    三月丁巳桂林奏言本月初十日防宋元俊报到初六日辰刻带兵赶赴黙资沟金川守卡贼畨见官兵猝至即行惊溃随派守偹马雄带兵占住该处元俊带同逰击吴锦江都司沈寛于是日酉刻进抵吉地该处系革布什咱官寨金川贼畨于中驻守并无革

  • ·会奏生擒伪东王戴万生等剿灭巨股会匪彰属西南大路肃清摺·丁曰健

    奏为合军生擒首逆伪东王戴万生等,剿灭巨股会匪,彰化县属西南大路俱已肃清,合词恭摺由驿六百里驰陈;仰祈圣监事。窃臣曾元福率关镇国、白瑛各军于十一月十八日克复斗六土城,业于十一月二十日具摺呈由抚臣徐宗

  • 色楞额界约·佚名

    按照布连斯奇条约为中、俄两国划定疆界事,由恰克图右段起线,直至沙宾达巴哈及廓恩塔什地方,至两国所设鄂博暨卡伦等,一并录后:俄国管理界务廓米萨尔阔留赤甫,按照一七二七年八月二十日在波尔河所定中、俄条约宗旨,特与中国界

  • 論衡校釋卷第三十·黄晖

      自紀篇   抱朴子自敘篇云:「昔王充年在耳順,道窮望絕,懼身名之偕滅,故自紀終篇。」   王充者,會稽上虞人也,字仲任。其先本魏郡元城一姓。元本「姓」上空一字,朱校元本「城」下空二字,無「一」字,則此有脫文。韓愈後漢

  • 说法品第十之二·佚名

    尔时慧命大目揵连白佛言:世尊,此萨遮尼乾子。现此外道相。教化几所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佛告目连。目连。汝今问我此事。天人闻说。皆悉迷没。除诸菩萨摩诃萨众。目连。我今说其少分。令众生入。萨遮善男子,以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三十五·澄观

    第三摄报果利益胜中分二。先明在家果。后是菩萨若欲下出家果。前中复二。初上胜身显其报胜。后能以大施下。明上胜果显其行胜。今初阎浮王者。即铁轮王。然璎珞仁王。地前四位已配四轮。今在初地方作铁轮。正明皆寄不

  • 五灯会元续略序·远门净柱

    余尝读灯元而咄[口*荖]累叶之旷绝也。岂无大川其师起而覃举马者寂寂。至今含光隐曜。伊谁之责。夫慧命[廿/斯]传与世间历服等耳。答。非史氏云兴。其间臧否污隆之数。何以较若列眉。久将湮湮必趋而之敝。稗官以意为春

  • 四 中华五祖旁出尊宿简介·正果法师

    禅宗正传旁传的关系,犹如中国封建时代一家之嫡庶关系,虽然嫡庶有别,但其血脉系统则是一。得其传法,直下相承,则为正传,显其尊贵。旁传者虽得其同一之法,则称为支派,表示其有别于正传,不如正传尊贵。在印度第二祖阿难尊者,就旁传

  • 毛文锡茶谱·毛文锡

    五代茶书,前蜀毛文锡撰,1卷,已佚,陈尚君辑本辑得41条。约成书于后蜀明德二年 (935),已佚。凡一卷,多记茶故事,后附以唐人诗文。

  • 藤香馆词·薛时雨

    词别集。近代薛时雨著。二卷。 凡《西湖橹唱》、《江舟欸乃》各一卷。有同治五 年(1866)刊本,卷首有李肇增、杨叔怿序及作 者自序,卷末有金鸿佺、张景祁、董慎言跋。另 有同治七年刊本,与《藤香馆诗删存》合刊;同 治十年

  • 弘戒法仪·法藏

    佛教戒律汇编。明天启三年(1623)法藏撰。二卷。意在“以禅、法、律三宗,会归实相无相、涅槃妙心之一旨”。全书分三部分:(1)集三归、五戒、八戒、剃度十戒,并比丘白四羯磨及菩萨戒等,成三十一品;(2)录《沙弥律仪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