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废帝纪

废帝殷,字正道,文宣皇帝的长子,母亲是李皇后。天保元年(550),立为皇太子,时年六岁。机敏聪慧。初学反切语,在“..”字下注“自反”。侍者不解其意,太子解释说:“..字,足旁亦为‘..’,难道不是自反?”经常游宴北宫,却不让河间王进入。左右探听缘由,太子说:“这里是世宗遭难的地方,河间王不宜在此。”文宣帝认为太子像汉人,不像自己,想废掉他,立太原王。最初诏令国子博士李宝鼎做他的师傅,宝鼎死,再诏国子博士邢峙作侍讲。太子虽然年龄大些,但温裕开朗,有君王的风度。博涉群书,观览时政,有很好的名声。七年冬,文宣召集朝臣中的文学士和礼学官在东宫宴会,命令用经义提问答问,并且亲自临听。太子一边笔记一边诘难,使在座的人十分感叹。九年,文宣在晋陽,由太子监国,他聚集诸儒宣讲《孝经》。还请杨忄音传旨,问国子助教许散愁:“先生在社会上用什么方式养活自己?”回答说:“散愁从懂事时起,不登娈童之床,不入季女之室,服膺简策,不知道衰老就要到来。生平的抱负,如此而已。”太子道:“颜渊苦不改乐,柳下坐怀不乱,不像这位老头头发斑白却不结婚的。”于是赐绢百匹。后来文宣登临金凤台,命令太子亲手诛杀罪囚。太子怜悯,面露难色,几次都不能将头砍下。文宣恼怒,拿起马鞭将太子抽了三下,从此之后,心悸口吃,精神恍惚。

十年十月,文宣死。十九日,太子于晋陽宣德殿即帝位,大赦天下,内外百官普加一阶,失官失爵的,可以恢复。二十六日,尊皇太后为太皇太后,皇后为皇太后。诏九州军民年在七十岁以上的给予板授官职,武官年六十岁以上以及癃病不堪使役的,全部放还回家。并停止所有的土木营造和金铜铁诸种杂作。

十一月初二,以右丞相、咸陽王斛律金为左丞相,以录尚书事、常山王演为太傅,以司徒、长广王湛为太尉,以司空段韶为司徒,以平陽王淹为司空,高陽王氵是为尚书左仆射,河间王孝琬为司州牧,侍中燕子献为右仆射。初五,分派使者巡察四方,访求政事得失,考察风俗,问民疾苦。

十二月十五日,改封上党王绍仁为渔陽王,广陽王绍义为范陽王,长乐王绍廉为陇西王。是岁,为周武成元年。

乾明元年(560),春正月初一,改元。初七,诏减省徭赋。十一日,高陽王氵是死。是月,车驾从晋陽返回。二月十七日,以太傅、常山王演为太师、录尚书事,以太尉、长广王湛为大司马、并省录尚书事,以尚书左仆射、平秦王归彦为司空,赵郡王睿又为尚书左仆射。诏令全部放免配置宫内的诸元氏良口和被送给官吏的。二十二日,帝幸芳林园,亲自审问罪囚,依次降免了死罪以下的徒刑。二十三日,太师、常山王演矫诏诛杀尚书令杨忄音、尚书右仆射燕子献、领军大将军可朱浑天和、侍中宋钦道、散骑常侍郑子默。二十六日,以太常王演为大丞相、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以大司马、长广王湛为太傅、京畿大都督,以司徒段韶为大将军,以前司空、平陽王淹为太尉,以司空、平秦王归彦为司徒,彭城王氵攸为尚书令。又以高丽王世子汤为使持节、领东夷校尉、辽东郡公、高丽王。是月,王琳被陈打败,萧庄自行突围解脱了出来,抵达和州。

三月初三,诏军国大事均申报晋陽,由大丞相常山王规划综理。二十一日,封文襄第二子孝珩为广宁王,第三子长恭为兰陵王。

夏四月初六,诏河南、定、冀、赵、瀛、沧、南胶、光、青九州,往因虫灾水灾,损伤了庄稼,派遣使者抚恤赈济。本月,周明帝崩。

五月初二,以开府仪同三司刘洪徽为尚书右仆射。

秋八月初三,太皇太后下令废帝为济南王,食邑一郡。以大丞相、常山王演入继大统。是日,王居别宫。皇建二年(561)九月,死于晋陽,享年十七岁。

帝聪慧早成,宽厚仁智,天保年间很有美名。及为帝后,杨忄音、燕子献、宋钦道等一同辅政。因常山王地亲望重,内外畏服,加上文宣刚刚去世,太后很想扶他即位,所以惹得杨忄音等人离间猜忌。常山王惆怅,于是请求诛杀杨忄音之党羽,这时平秦王归彦也参预其事。皇建二年秋,天文告变,归彦担心后患,又向孝昭报告,并指出王会受到灾祸。这样就派遣归彦骑着驿站的快马赶赴晋陽宫施行诛杀。济南王死后,孝昭重病,看见文宣帝作祟。孝昭心境极为恶劣,实施厌胜术等法驱鬼,却徒劳无功。不到一个月,孝昭就死了。大宁二年(562),安葬在武宁西北的陵地中,谥号闵悼王。当初文宣帝请邢邵给帝命名为殷字正道,帝同意了,却诧怪道:“殷家兄终弟及,‘正’字一横一止,我死后此儿得不到帝位。”邵恐惧,请改换名字,文宣不同意,说:“这是天意。”又对孝昭帝说:“要夺位就夺位,千万不要杀他呀!”

猜你喜欢
  卷三百五十四·列传第一百一十三·脱脱
  前汉孝元皇帝纪卷第二十三·荀悦
  卷二十一·毕沅
  第七十六回 段芝泉重组阁员 龙济光久延战祸·蔡东藩
  卷第一百九·胡三省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九十·佚名
  卷之一百二十五·佚名
  卷之一千三十·佚名
  卷之九百二十六·佚名
  明季荷兰人侵据彭湖残档·佚名
  杜易简传(附杜审言传)·刘昫
  贺钦传·张廷玉
  卷三百二十五·杨士奇
  提要·朱元璋
  赵国材·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胡平仲·唐圭璋

      平仲号虎溪。   按二百零四卷元刊元印本翰墨大全原作胡仲平。而一百二十七卷本墨全书则作胡平仲,渚山堂词话卷一亦作胡平仲,今从之。   减字木兰花   咏梅   天然标格。不问青枝和绿叶。   仿佛吴姬。酒

  • 自序·叶申芗

    盖自玉台新咏专录艳词,乐府解题备徵故实。韩著香奁之集,青楼柳巷而言情。孟汇本事之篇,叙破镜轮袍以纪丽,词亦宜然,此本事词所由辑也。然美人香草,古来多寓意之文。而减字偷声,达者作逢场之戏。或缘情而遣兴,或对景以摅

  • 卷三百四十七·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三百四十七凌霄花类五言古凌霄花         【宋】梅尧臣草木不解行随生自有理观此引蔓柔必慿高树起气类固未合萦缠岂由已仰见苍虬枝上发彤霞蕊层霄不易凌樵斧者谁子凌霄花 

  • 资治通鉴后编巻一百十九·徐乾学

    宋纪一百十九【起上章执徐正月尽重光大荒落十月凡一年有十月】髙宗受命中兴全功至徳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绍兴三十年春正月戊子吏部员外郎虞允文面对言金必败盟异时为南牧之计必为五道出蜀口出荆襄止以兵相持淮东沮洳

  • ○和珅轶事四则·许指严

    乾隆盛时,以和相之招权纳贿,致人民感生计艰难之苦痛,而教匪以起,清运遂衰,人咸知之。其贿额至以亿兆计,可谓极矣。顾其贪婪之性,不独施之于下,抑且敢试之于上,高宗竟不之问,养成此贪饕之性,良有由也。当其恃宠而骄,视宫禁之物,如取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二十九·佚名

    嘉靖三十四年闰十一月壬戌朔○癸亥 诏赐保靖宣慰彭荩臣永顺宣慰彭翼南三品服色调令统兵剿贼○南京兵部尚书张鏊覆兵部尚书杨博所议防守留都四事一南京城广而门多不无兵分力寡宜暂塞钟阜清江二门以便关防一附近之外军

  • 提要·吴伟业

    【臣】等谨案绥寇纪略十二卷国朝呉伟业撰伟业字骏公号梅村太仓人明崇祯辛未以第三人及第入国朝官至国子监祭酒是编专纪崇祯时流寇迄于明亡分为十二篇曰渑池渡曰车箱困曰真宁恨曰朱阳溃曰黒水擒曰

  • 列传卷第二十七 高丽史一百十四·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尹桓。○尹桓军簿判书秀之孙也。 忠肃时拜护军。 忠惠立授代言。 忠肃在元复位党狱起囚桓于巡军夺告身杖流海岛遂亡入元。 桓尝与曹益淸执忠

  • 萧惟信传·脱脱

    萧惟信,字耶宁,楮特部人。五世祖霞赖,南府宰相。曾祖乌古,中书令。祖父阿古只,平州知州。父高八,富于谋术,博览古今。开泰初,任北院承旨,渐升为右夷离毕,以干练敏捷著称,拜为南府宰相。累迁倒塌岭节度使,兴中府知府,再度担任右夷离

  • 成唯识论观心法要卷第三·智旭

    蕅益沙门智旭述 (辛)三释相应门三。初问答总明。二别释体用。三结成相应。(壬)今初。此识与几心所相应。常与触。作意。受。想。思相应。阿赖耶识。无始时来。乃至未转。于一切(圣凡升沉定散等)位。恒与此五心所相应。以(此

  • 为欲由上海往峨嵋者告·太虚

    在中国佛教徒之传说上,称安徽之九华,浙江之普陀,四川之峨嵋,山西之五台,为四大名山。以寺僧之众多,香市之繁盛言,诚哉其为四大名山也!唯在今轮船火车交通便利之时,中国东南北人士欲往九华、普陀、五台皆极其易。以上海为出发点

  • 佛法金汤编卷第三·岱宗心泰

    会稽沙门 心泰 编天台沙门 真清 阅宋(南朝)都建业。起武帝庚申。尽顺帝戊午。凡八主。五十九年。武帝帝讳裕。姓刘。字德舆。彭城县绥里人。帝微时游京口竹林寺。独卧讲堂前。有五色龙章。众僧见之以白帝。帝喜曰

  • 目录·佚名

    续藏经 禅林类聚 元 道泰集 禅林类聚目录 第一 帝王  宰臣  儒士 第二 佛祖  法身  佛像 第三 伽蓝  殿堂  塔庙  丈室  门户  桥路(并附) 第四 祖教  问法 第五 说法  禅定  悟道  大

  • 第一 蛇品·佚名

    一 福田鬼事一“阿罗汉如田,施主如农夫,施物如种子,依彼而生果。二为饿鬼、施主,其成田种子。饿鬼得享受,施主依福而增长。三此世为善业,供养于饿鬼,为诸善业者,彼得到天界。”二 豚鬼事一“汝体是金色,照耀

  • 纯粹理性批判·康德

    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家康德的主要哲学著作。本书根据英国麦克米伦图书公司1929年英文版转译,原系三联书店1957年11月出版,自1960年3月起改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这部书是康德“差不多12年悠久岁月沉思的产物”,全书42万

  • 圆峤内篇·李西月

    中国道教内丹西派祖师李涵虚的内丹修炼秘籍。主要包括《道窍谈》、《三车秘旨》、《后天串述文终经》、《后天串述文终经》、《太上十三经注解》、《黄庭内外景经注解》、《道情诗词杂著》等。《圆峤内篇(道教西派李涵

  • 三皇文·佚名

    道家符箓书。又称《三皇内文》、《三皇经》,全称《洞神三皇经》。系《天皇文》、《地皇文》、《人皇文》的合称。是“劾召万神”之书。传出自黄帝,有道之士得之于山中石壁,原书“作字似符文又似篆文”。陶弘景将此书

  • 沙弥罗经·佚名

    一卷,失译。同五母子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