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高隆之传

高隆之,字延兴,本姓徐,自称本家的郡望是高平金乡。父干,魏朝白水郡郡守。因干被姑父高氏收养,所以就随了姑父的姓。隆之富贵后,魏朝赠干司徒公、雍州刺史。隆之后来立有辅佐之功,高祖请他做了叔伯弟弟,故称他是渤海..地人氏。

隆之身高八尺,须髯漂亮,性格深沉且有志向。魏汝南王悦任司州牧,请他做了户曹从事。建义初年,被朝廷委任为员外散骑常侍,同行台于晖前往泰山讨伐羊侃,晖推荐隆之为行台郎中,又拜给事中。这时,同高祖关系极其密切。高祖移驻晋州,任命他为治中,并行平陽郡刺史事。

随从高祖在山东起义后,被擢升为大行台右丞。魏中兴初年,除御史中尉,领尚食典御之职。跟着高祖平定邺地后,摄行相州刺史事。从高祖在韩陵打败了四胡。太昌初,除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西魏魏文帝曾因喝酒之事与隆之结怨,而罢免了他的官爵。高祖责备隆之不会协作忍让,便上书皇帝请放隆之出都城任北道行台,转并州刺史,封平原郡公,食邑一千七百户。隆之请求减除七百户,还希望能让出自己的四阶转授给兄长高腾,朝廷特意下诏批准了他的请求,依然委任他做沧州刺史。高祖诛讨斛斯椿,拜隆之为大行台尚书。大司马、清河王..为帝,拜隆之侍中、尚书右仆射,领御史中尉。他因浪费诸多人力,修建寺塔,而遭高祖责备。

天平初年,其母去世,隆之卸职守孝,很快帝诏令起复为并州刺史,入朝做尚书右仆射。此时初次由国家颁发给百姓田地,贵家势族乘机抢占良田美地,贫寒弱小得到的却是瘠薄之土。隆之启禀高祖,马上全部进行了更改,才算取得了均平。又兼任营构大将之职,京城内的所有制造,都由他掌管。扩筑南边城墙,长达二十五华里。因为漳水临近皇宫,他又修造长堤用以防备洪水的暴涨。他还开挖渠道导引漳水入护城河,建造治水的碾石岂,这些都是有益于时的好事。

魏从孝昌年开始,天下动乱,刺史太守都是本州本郡的都督,即使没有战事,也都拥有一定数量的佐僚,因此对当地百姓颇多侵扰。隆之上表,认为这都不是边境要地,而所有的兵马应该全部撤裁。另外,朝贵们喜欢凭借常侍的官职来获得貂蝉的服饰,隆之上表请求解除自己的侍中之职,并同时希望所有享用侍中服饰的,也一概罢免。帝采纳其建议,下诏执行。自从国家进入多事之秋后,冒名顶替、窃居官位者不可胜数,隆之奏请检括,因涉及到五万多人,而引得舆论大哗,隆之惧怕起事,便停止了。帝诏令隆之监起居事,进位司徒公。

武定中,隆之为河北括户大使。旋被朝廷召还,授领军将军、录尚书事,不久兼任侍中。依前出任青州刺史。又被追回,拜太子太师、兼尚书左仆射、吏部尚书,迁太保。此时世宗主持朝政,使得世风大变,隆之偶尔收纳贿赂,世宗知晓后,就在尚书省当众大加斥责。

齐立国,进隆之爵位为王。很快又以本官录尚书事,兼领大宗正卿,监修国史。隆之性格小有虚浮,对朝廷的羽仪、百戏、服制等常有改易,而不遵循旧制,所以招致了时论的非议。他在射堂的靶墙上建了三个具有壮勇之势的人像。显祖曾到东山,在射箭的时候对隆之说:“射堂的靶墙上可做成猛兽形象,以便保存古义,你为什么要作成人形?整天用箭射它们,我是不愿意的。”隆之听了,无言以对。

早些年,世宗交付重任给兼右仆射崔暹、黄门郎崔季舒等人,当世宗驾崩的时候,隆之向显祖进言,请他将这几个人处死,但遭到了拒绝。显祖认为隆之是旧人,便委托给政事,崔季舒诸人则利用原先结下的矛盾,向帝进谗说:“隆之每当接见上诉之人,就显示出特别的哀矜情绪,用来反映自己的权力有限。”显祖认为隆之承担的职掌重大,知道他受了冤枉,极力地给以了保护,但又认为他推脱责任,求其声名,不是大臣的风度。天保五年(554),隆之被拘禁到了尚书省。有次,隆之与元昶一道喝酒,喝得正兴起的时候,对昶说:“同王交游往来,即使是死,也不会变卦。”有人将此话密报了朝廷。另外,文宣帝在未登基之日,常常遭受隆之的欺侮。帝将受魏禅让,大臣们都表示反对,隆之也是其中之一。帝均把这些事牢牢记在心里,趁此机会,新帐旧账一齐算,帝下令壮士将他狠狠地揍打了一顿。放出尚书省后,他想喝水,有人不给他,隆之说:“现在在哪里!”硬是满足了自己的要求。又随从车驾出外巡幸,一下子死在路上,时年六十有一。赠冀定瀛沧幽五州诸军事、大将军、太尉、太保、冀州刺史、陽夏王。但没有得到谥号。

隆之虽然没有读书,但是崇尚文雅,凡遇缙绅名流,一定依礼接待。其寡姐做尼姑后,就像服侍母亲一样的对待;训育教导儿子,首先使用的还是文义。因此极得时论的称赏。显祖末年,猜忌怀疑,即便是对死去的隆之也不放过,不仅诛杀了他的儿子德枢等十余人,全部投尸漳河,而且挖开隆之的坟墓,从棺材中拖出他的尸体,下葬虽有一年多,形象却丝毫没有改变,帝叫人斩断肢体,抛弃漳河。一下子,隆之绝了后代。乾明中,朝廷诏令其兄子子远为隆之的后嗣,袭爵陽夏王,还归还了家产财宝。当初,隆之得高祖信任,但他陰险狠毒,对人稍有不满,肯定要想法报复。仪同三司崔孝芬想同他结成姻亲,没有成功,太府卿任集和他一道知掌营建构造,两人颇是不和,瀛州刺史元晏以私事相托,没有结果,于是,隆之故意找岔子捏造罪名,让朝廷一个个地加以处死。隆之最终满门抄斩,人们认为这是老天的报应。

猜你喜欢
  宋史纪事本末卷二十·陈邦瞻
  读礼通考卷二十九·徐乾学
  卷之四百四十四·佚名
  ●王弇州崇论卷之三·李衷纯
  靖康要录卷十·汪藻
  卷五·郝经
  三七三 军机大臣奏遵旨将总裁等错误次数查核并交部察议片·佚名
  世家卷第二 高丽史二·郑麟趾
  茹纊传·张廷玉
  唐纪五十五 宪宗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中之上元和七年(壬辰、812)·司马光
  ●牧令书卷二十 戢暴·徐栋
  卷二百二·佚名
  卷二十·乾隆
  卷五十三实业·冯煦
  周开基·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列传第二十一 王杰 王勇 宇文虬 宇文盛 弟丘 耿豪 高琳·令狐德棻

    王杰,金城直城人也,本名文达。高祖万国,魏伏波将军、燕州刺史。父巢,龙骧将军、榆中镇将。杰少有壮志,每以功名自许。善骑射,有膂力。魏孝武初,起家子都督。后从西迁,赐爵都昌县子。太祖奇其才,擢授扬烈将军、羽林监,寻加都督。

  • 卷一·舒赫德

    乾隆三十九年秋九月乙卯山东巡抚徐绩奏言九月初二日午刻臣接署临清州知州秦震钧防同临清营副将禀报据堂邑县张四孤庄民刘防等报称八月二十八日起更时本庄王圣如即王经隆等率领多人手执凶械放火伤人署州防同副将即亲往

  • 唐书直笔卷二·吕夏卿

    ○帝纪第一方镇方镇逞兵以窥王土侵蹂得地围城皆同文穆宗纪书曰长庆元年十一月成徳王庭凑围牛元翼于深州二年三月成徳王庭凑入幽州【案新旧唐书纪传自长庆元年七月后幽州为朱克融叛据二年三月当书王庭凑入深州此讹深作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佚名

    正德十六年八月庚辰朔礼部尚书毛澄等言兴献王称号臣等前已二次会议皆据宋儒程颐濮议以为皇上宜称兴献王为皇叔父兴献太王夫兴献王于皇上为本生父必改称叔父者明大统之尊无二也然加皇字于叔父之上则凡为皇上伯叔诸父皆

  • 卷之三百二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卷之一百七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卷之一百零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第五节包·佚名

    第一诉状及批具告状人洪天,为踞地恃强,侥吞工银,乞恩究追,以免赔累事。窃天原籍澎湖,寄居车城,素本泥工为活。去年八月间,有头沟庄民张光进,雇天与伊起瓦厝五间,包倩做泥水,言约工银一百一十元,先交过定银五元,并陆续支领,共领过银

  • 傅纟宰传(附章华传)·姚思廉

    傅纟宰字宜事,北地灵州人。父傅彝,梁临沂县令。傅纟宰幼年聪慧,七岁诵古诗赋至十余万言。年长后十分好学,擅长作文。梁太清末,携母南奔避难,不久母丧,在战乱之中,居丧尽礼,哀毁至于形销骨立,士友们以此嘉许他。后投奔湘州刺史萧

  • 李文襄公奏疏与文移卷六·李之芳

    仙霞三关大捷疏恢复常山并玉山界草坪获捷疏石塘剿杀逆贼大捷疏(康熙十五年九月)请江南江西官兵合剿逋寇疏恢复云和松阳龙泉三县城池疏招徕衢属各路伪员疏恢复江西玉山疏(康熙十五年十月)恢复景宁遂昌庆元并福建政和松溪各

  • 卷八十九 礼六·黎靖德

      ◎冠昏丧   △总论   冠礼、昏礼,不知起於何时。如礼记疏说得恁地,不知如何未暇辨得。〔义刚〕   问:"冠、昏、丧、祭,何书可用?"曰:"只温公书仪略可行,亦不备。"又曰:"只是仪礼。"问:"伊川亦有书?"曰:"只有些子。"〔

  • 平书卷四物宜篇下·王源

    鹅雁类也雁翅重肉轻能致万里鹅肉重翅轻难飞一步肉之为累也甚矣苏秦以无五亩田致相位袁绍以数千里致败亡岂非秦之雁而绍之鹅也哉仙传拾遗山阴dao士管霄霞笼红鹅一双遗羲之请书黄庭经按黄庭换鹅昔人已辨之此更好事者为

  • 卷五·孙瑴

    钦定四库全书古微书卷五明 孙防 编尚书五行传此篇伏生大传引以传洪范班固五行志因祖之以征五行遡其来自纬书则大禹之文也纬书独此为完简耳维王后元祀帝令大禹歩于上帝【歩推也】维时洪祀六沴用咎于下是用知不畏而神

  • 卷六·朱倬

    钦定四库全书 诗经疑问卷六      元 朱倬 撰 鲁颂 鲁侯爵也閟宫诗言乃命鲁公俾侯于东诗中言公者不一而足周礼诸公方五百里诸侯方四百里则爵土不同也今公侯并称岂二等之爵可通称欤诗言公车千乘集传谓大国之赋

  • 所欲致患经·佚名

    西晋月支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比丘五百。尔时诸比丘。明旦著衣持钵。入舍卫城。诸外道异学问诸比丘。沙门瞿昙。何因处患。以何别色痛痒思想生死识字苦。云何于此诸法

  • 金刚仙论 第十卷·佚名

    金刚仙论 第十卷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微尘等。此一段经。是断疑分中第十六经文。所以来者。为答上疑问故也。疑云若应佛有去来。法报二佛无去来者。此之三佛。及十方诸佛。断烦恼尽。成道之

  • 三宜盂禪師語錄卷四·明盂

    住雲門顯聖寺門人淨範編山陰嗣法弟子祁淨超較訂小參住顯聖當晚小參。底事無端苦催逼。柳絲煙惹梨華溼。黃鸝聲裏鷓鴣天。依俙曲調叫冤屈。屈屈屈東山兄。向南山隱化山。主領雲門職。舊者不往新不來。前山後山春。如織

  • 李亚仙花酒曲江池·石君宝

    简名《曲江池》、《李亚仙》。杂剧剧本。元石君宝作。四折一楔子,旦本。本事出唐白行简《李娃传》传奇。写洛阳府尹郑公弼之子郑元和辞别父亲,进京赴试。三月三,至长安曲江池游春,与京都名妓李亚仙相遇,一见钟情,遂倾囊耗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