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琅邪王高俨传

琅笽王高俨,字仁威,武成帝第三子。初封东平王,拜开府、侍中、中书监、京畿大都督、领军大将军、领御史中丞,升任司徒、尚书令、大将军、录尚书事、大司马。魏氏旧制:中丞出门,清除道路,与皇太子分道行走,王公贵族须在很远的地方停车,解下拉车的牛,把轭头放在地上,慢慢等候着中丞走过去,如果动作迟缓,就会遭受赤棒毒打。迁都邺城后,此仪就慢慢地不用了,武成帝想殊礼待俨,下令仍依旧制。初从北宫门出,车上坐着中丞,凡是京城畿郊的步骑,领军的属官,中丞的威仪,司徒的卤簿,在他的仪仗中都能见到。武成帝与胡后在华林园的东门外张挂大幕,隔着青纱布幔观看。帝打发宦官急马追赶高俨的仪仗,却不能接近,宦者自称执行敕令,赤棒应声而至,打碎了鞍座,马惊,宦者坠地。武成帝大笑,认为好。帝又敕令停车,派人同他讲了很长时间的话,于是观看者如潮。高俨经常在宫中,坐在含光殿里处理政事,各位叔父都要来向他请安。帝驾临并州,高俨则留守京城,每次护送车驾出行,或半路,或到晋陽,然后才回来。王师罗常跟随帝侧,有次迟到了,武成要责罚他,他辩白说:“臣与第三王道别,留连忘返不知时间去了很久。”武成想俨,禁不住掉下泪来,因而不向师罗问罪。高俨的器服玩饰,同后主完全一样,而且全是官府供给。有一次,他在南宫看到新冰、早李,回宫后,大怒,说:“尊兄有,为什么我没有?”从此之后,后主如果先有了新奇的东西,属官以及工匠一定会被治罪。太上、胡后还认为没有满足他的要求。高俨时常患喉疾,医生给扎针时,他就睁着眼睛一眨也不眨。又对帝说:“阿兄懦弱,怎么能指挥左右?”帝常常当面夸奖:“你是个聪明的家伙,一定会有所作为的。”因认为后主顽劣,有了废除的想法。

武成帝死,改封琅笽王。高俨见和士开、骆提婆等人奢侈恣肆,大兴宅第,十分不满,对他们说:“你们俩营建的住宅何时完工?为什么不能早点造好?”俩人私底下议论:“琅笽王眼光闪动,能看穿人的腑脏,刚才只不过是同他打了一下交道,就紧张得浑身冒汗,在天子面前奏事还不至于这样。”因此就忌恨起高俨了。

武平二年(571),高俨住北宫,便五日一朝,再不能每天面见太后了。四月,诏令官太子太保,余职全部解除,但还兼中丞,督察京师。由于北城有武器库,帝打算让其迁居城外,然后再剥夺他的兵权。治书侍御史王子宜和高俨的近臣即开府高舍洛、中常侍刘辟疆等对俨讲:“殿下被疏远,是因为和士开的挑拨,为什么不离开北宫住到老百姓住的地方去?”高俨告诉侍中冯子琮说:“士开罪大恶极,我要杀死他。”子琮想废掉后主而立高俨为帝,所以就同意他的计划。于是高俨指使子宜上表弹劾和士开,请求交有司问罪。子琮将子宜的上表夹在其他的文书中呈送后主,后主没有审看就同意了。高俨蒙骗领军厍狄伏连说:“接皇上诏令,请领军收捉和士开。”伏连以此事问子琮,并要求向后主报告。子琮说:“琅笽王接敕令,哪里还要再上奏?”伏连信以为真,预先在神兽门外埋伏五十个兵士,第二天,便将士开捆送给了御史。接着,高俨指派冯永洛在御史台杀死了和士开。

高俨的部众本意只是为了杀士开,在这个时候,他们逼迫高俨,说:“事情到了这步田地,就不要停止。”这样,俨率领京畿三千多军士屯驻到了千秋门。帝派刘桃枝带禁兵八十人去召俨。在很远的地方,桃枝就跪拜,高俨却命令将其捆绑起来。所带禁兵四散逃走。帝又派冯子琮召俨,俨推辞,说:“士开罪该万死,他谋废至尊,剃去母亲头发让其做尼姑,还带领兵马屯驻在孙凤珍家中,因此臣矫诏诛杀了他。尊兄若想杀臣,臣不敢逃罪,若放臣,则请派姊姊来召臣,臣马上就来相见。”其姊姊就是陆令萱,俨想诱骗出来后将她杀掉。令萱执刀站在帝的身后,听说之后战栗不止。帝又派韩长鸾召俨,俨准备去,刘辟疆扯着他的衣服说:“如果不杀死骆提婆母子,殿下就无理由入宫。”广宁、安德二王刚好从西边回来,想助成其事,道:“为什么不入宫?”辟疆答:“人少。”安德王回头看了一眼众人,说:“孝昭帝杀杨遵彦,只有八十个人,今有众数千,怎能说人少?”后主哭泣着启禀太后:“有缘份还能看到妈妈,没缘份就永别了。”之后急忙征召斛律光,律光同时被高俨召唤。斛律光听说士开被杀,拍着手掌大笑说:“龙子做事,确实不同于凡人。”入宫到永巷拜谒后主。帝率领宫殿卫士和四百步骑,授给他们盔甲准备出战。斛律光说:“小儿辈弄兵,一交手就会乱套。俗语称‘奴见皇上心死’,至尊应该亲赴千秋门,那琅笽王就不敢乱动。”皮景和认为斛律光说得对,后主便听从了。光徒步走在路上,让随行站出来喊:“皇帝来了。”高俨部众听到后吓得四散而逃。帝停马立在桥上,高呼俨,俨站着不肯开步。斛律光走到高俨身边,说:“天子弟杀一汉,有何苦恼?”拉着他的手,逼着他往前走。斛律光向帝求情:“琅笽王年轻,肠肥脑满,容易轻举妄动,长大后就不会这样了,希望皇上宽恕其罪。”帝拔出高俨的带刀环将他乱打一气,还用辫子缠头,许久才停手。逮捕了伏连以及高舍洛、王子宜、刘辟疆、都督翟显贵等人,帝亲自抄箭向他们射击,然后开刀问斩,肢解后,全部放在大街上示众。帝还想杀掉高俨手下的文武职员。斛律光认为他们都是勋贵子弟,杀了就会引起动荡,赵彦深也称《春秋》只责罚将帅,于是依罪轻重进行了罚处。高俨未获罪前,邺北城有一白马佛塔,是石季龙专为澄公做的,他打算修理修理。巫师进谏说:“若动此塔,北城就要失去主人。”俨不听,破到第二层,见一长数丈的白蛇,很快跑走了,数旬后,高俨失败。

此后太后将高俨收养在宫内,俨的食物她都要先亲自尝尝。陆令萱劝告帝说:“人们都说琅笽王聪明雄武,天下无双,观其容貌,殆非人臣。自掌专杀大权以来,常有恐惧,陛下应该早点为他打算。”何洪珍与和士开一向关系很好,也请求杀掉高俨。犹豫不决时,帝派人用小轿秘密将祖..接来问计。祖..称周公诛管叔,季友鸩庆父,帝明白了他的话意。帝打发高俨赴晋陽,并指使右卫大将军赵元侃在途中诱捕俨。元侃说:“臣往日事奉先帝,每天看到的是先帝对王的喜欢。今天臣宁肯死,也不能去。”帝无奈,出元侃为豫州刺史。九月下旬,帝启奏太后:“明天准备和仁威一块去打猎,当早出早归。”是夜四更时分,帝召高俨,俨怀疑有诈。陆令萱对俨说:“阿兄唤你,你为何不去?”高俨出门来到永巷,被刘桃枝反捆住了双手。俨大喊:“我要见太后!我要见尊兄!”桃枝用衣袖堵住他的口,拉起衣袍蒙住他的头,背负着他到了大明宫,此时高俨鼻血满脸,马上就被杀死了,年仅十四岁。不脱靴,草席裹尸,埋在室内,帝让人向太后报告,太后跑到埋俨的地方大哭,只十余声,便被推拥进殿中。次年三月,葬埋邺西,赠谥楚恭哀帝,用来安慰太后。高俨有遗腹四男,生下几个月后都死了。朝廷让平陽王淹之孙世俊为其嗣。

高俨妃,李祖钦之女,进为楚帝后,居宣则宫。北齐亡国,才改嫁他人。

猜你喜欢
  第四十七回 袁公子坚请故军统 梁财神发起请愿团·蔡东藩
  ◎礼七(吉礼)·徐天麟
  ●卷十五·赵翼
  卷之一百六十·佚名
  四 内务府总管海拉逊等奏曹寅进送腌鲥鱼·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二 氏族略二·纪昀
  ●洹词记事续抄·李鹗翀
  慕容白曜传·魏收
  李玄通传·刘昫
  仆散忠义传·脱脱
  周纪五 赧王下四十三年(己丑、前272)·司马光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四十五·佚名
  卷十二·王溥
  李鸣龢·周诒春
  二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时彦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时彦(?-1107)字邦美,开封(今属河南)人。元丰二年(1079)进士第一,历任颍昌判官、秘书省正字,累除集贤校理。绍圣中,迁右司员外郎,提点河东刑狱。徽宗立,拜吏部侍郎、开封尹,官至吏部尚书。大观元年卒。《宋史》有传。《全宋

  • 列传第二 杜僧明 周文育 子宝安 侯安都·姚思廉

    杜僧明,字弘照,广陵临泽人也。形貌眇小,而胆气过人,有勇力,善骑射。梁大同中,卢安兴为广州南江督护,僧明与兄天合及周文育并为安兴所启,请与俱行。频征俚獠有功,为新州助防。天合亦有材干,预在征伐。安兴死,僧明复副其子子雄。及

  • 司天考第二·欧阳修

    昔孔子作《春秋》而天人备。予述本纪,书人而不书天,予何敢异于圣人哉!其文虽异,其意一也。自尧、舜、三代以来,莫不称天以举事,孔子删《诗》、《书》不去也。盖圣人不绝天于人,亦不以天参人。绝天于人则天道废,以天参人则人事

  • 卷四十·五代(前后蜀)·蒋一葵

    【王后主衍】 〔字化源。建幼子,小徐妃生也。建闻成都徐氏二女并有国色,纳后宫,姊为淑妃,妹为贵妃。衍继位,册贵妃为太后,淑妃为太妃。衍好私行,往往宿于娼家酒楼。索笔题曰:“王一来去。”恐人识之,乃禁

  • 卷之二百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一百八十四·佚名

      康熙三十六年丁丑六月己酉朔升盛京户部理事官戴都里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  ○庚戌。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诸王贝勒贝子。公满汉文武官员及远近士民、赴畅春园恭请皇上允受神圣文武大德广运尊号。上谕曰

  • 第三讲·孙中山

    今天所讲的是吃饭问题。大家听到讲吃饭问题,以为吃饭是天天做惯了的事。常常有人说,天下无论什么事都没有容易过吃饭的。可见吃饭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是一件常常做惯了的事。为什么一件很容易又是做惯了的事还有问题呢?殊不

  • 言昭第六十(缺)·管仲

    失传

  • 第十四章 36·辜鸿铭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辜讲有人有一次问孔子,说:“你怎么认为‘以友好的行为回报伤害’呢?”孔子回答:“那么,你怎么回报友好的行为呢?以正义的行为回报伤害并以友好的行为回报友好。”

  • 卷二十二·王与之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订义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订义卷二十二    宋 王与之 撰师氏中大夫一人上士二人府二人史二人胥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薛平仲曰天祐下民作之君作之师君师之职人主所以承天之以善天下之民有

  • 龙舒净土文序·王日休

      龙舒净土文序  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然世之所谓修净土者。不可以不信也。净土乃西方极乐世界。其中种种殊胜庄严。阿弥陀经载之详矣。阿弥陀乃彼中之佛。未成佛以前。有四十八愿。愿愿度

  • 妙法莲华经纶贯·智旭

    妙法莲华经者。诸佛究竟之极谈也。原夫释迦牟尼如来。实成佛道以来。已经不可思议阿僧祇劫。为度众生。无有休息。数数示生。数数示灭。未种善根者。令种善根。已种善根者。令其成熟。已经成熟者。令得解脱。所有法味

  • 阿底峡祖师故事·太虚

    ──戴季陶院长述班禅大师所谈──阿底峡祖师为建立西藏佛教之第一大师,宗克巴祖师之菩提道次第,即依据阿底峡菩提道炬论而著作者,班禅大师曰:‘阿底峡祖师由印度入西藏后,周游全藏处处讲说,阅三四十年;所讲说者,惟是皈依三宝

  • 提婆菩萨释楞伽经中外道小乘涅槃论·佚名

    提波菩萨造后魏北印度三藏菩提流支译问曰。何者外道所谓涅槃。答曰。外道所说涅槃有二十种。是诸外道等虚妄分别。如是等因能生六道。如来为遮是等邪见故说涅槃因果正义。何等二十。一者小乘外道论师。二者方论师。三

  • 卷第四·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卷第四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五祖大满禅师旁出法嗣第一世北宗神秀禅师开封李氏子。少亲儒业。博综多闻。俄舍爱出家。寻师访道。至蕲州双峰东山寺

  • 金箓大斋启盟仪·佚名

    略述仪式,实为论斋。称斋有27品,功德归于最上一乘。

  • 所安遗集·陈泰

    元诗别集。1卷。陈泰撰。《四库全书》曾据编修汪如藻家藏本编入别集类。本集卷首是《天马赋》,陈泰以此赋得领乡荐。书后有陈泰后裔陈铨所书跋语及王士禛跋。《所安遗集》是陈泰曾孙陈朴编,陈泰所作诗生前向未刊行,所

  • 华聚陀罗尼咒经·佚名

    佛说华聚陀罗尼咒经,一卷,失译人名。与华积陀罗尼神咒经。佛说华积楼阁陀罗尼经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