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陈元康传

陈元康,字长猷,广宗人氏。父终德,魏济陰内史,终于镇南将军、金紫光禄大夫位上。元康贵盛,赠冀州刺史,谥号贞。元康广涉文史,机敏有才气。魏正光五年(524),跟随尚书令李崇北伐,以军功赐爵临清县男。普泰中,除主书,加威烈将军。天平元年(534),撰修起居注。二年,迁司徒府记室参军,尤受府公高昂信任和礼遇。出朝为瀛州开府司马,加辅国将军。所任之处都很称职,高祖知道后就把他召了去。慢慢地受到重用,为相府功曹参军后,便掌管了机密。

高祖图谋大业,所以军务繁剧,元康承受意旨后,理事又快又好。元康柔顺谨慎,通晓时事。高祖有次对世宗不满,当着家里人的面殴打,还破口大骂,事完后告诉了元康。元康进谏说:“大王教训世子,自有礼法规定,您应该依照仪刑办事,而不必动手动脚。”言辞恳切,甚至流了眼泪。从此之后,高祖再也不对世宗非礼了。即使忍无可忍,动了手脚,就要说:“千万不要让陈元康知道。”高祖对他敬重畏惮,即可见一斑。高仲密反叛,高祖晓得是因为崔暹的作用,想杀掉暹。世宗隐匿好崔暹后,接着去求情。高祖说:“看在你的面上,我饶他一命,但要狠揍一顿才好。”世宗就放出崔暹,对元康说:“你若让暹挨打,我就再也不同你见面了。”暹入军帐,脱下衣服准备接受惩罚。元康快步走了进来,沿着台阶边上边说:“大王刚要把天下托付给大将军,难道连一崔暹也不能原谅?”高祖听从建议宽免了崔暹。世宗入朝辅政,崔暹、崔季舒、崔昂等同受信任,虽然张亮、张徽纂等得到高祖礼遇,但其职位都在元康之下。时人评论说:“三崔二张,不如一康。”魏尚书仆射范陽卢道虔之女是右卫将军郭琼儿子的媳妇,琼因死罪没官,高祖启奏朝廷,请将其儿媳赐给元康为妻,元康便休掉了发妻李氏,对此人们议论纷纷。元康逢迎谄媚善事人,而且会看脸色、能揣摸心思,举荐之人很多,但他不能平心待物,喜好财货,受纳钱帛,不可计算,放债交易,遍于州郡,所以受到了清议的讽讥。

随从高祖在邙山打败了周文帝,之后大会诸将,讨论进退的计划。各位将领认为野无青草,人马疲瘦,不能乘胜追击。元康说:“两雄交战,岁月已久,今天大胜,便是天意,时不可失,应该乘胜追击。”高祖说:“如果碰上了周的伏兵,我怎么处理?”元康说:“前些日子大王从沙苑撤军,他们都没有设伏,今天他们败到如此地步,哪能制定出周密计划?假若舍弃而不追击,一定会成为大王的心腹之患。”高祖始终没有听从。以功封安平县子,食邑三百户。不久除平南将军、通直常侍,转大行台郎中,徙为右丞。当高祖病重时,对世宗说:“邙山之战,没有采纳元康的建议,正好给你留下了祸患,这是我最大的遗憾,因此死也闭不上眼睛。”高祖死,秘不发丧,只有元康一个人知道。

世宗主事,元康又得恩宠。拜散骑常侍、中军将军,别封昌国县公,食邑千户。侯景反叛,世宗被诸将所逼,想杀崔暹向诸将道歉。世宗偷偷地将其打算告诉了元康。元康进谏说:“如今四海未清,纲纪已定。如果认为几位大将在外,想赢得他们的欢心,而枉杀无辜,损害刑典,这难道不是上负天神,那么下边怎样安定黎庶呢?晁错的教训,希望您牢牢记住。”听了元康的话,世宗才没有行动。高岳讨伐侯景没有获胜,世宗想派潘相乐作他的助手。元康说:“相乐不善于随机应变,不如让慕容绍宗去,再说,先王有命,称能与侯景抗衡的,只有绍宗,您真心诚意地对待他,那么侯景之乱就不用放在心上了。”这时绍宗在很远的地方,世宗想召见他,又担心他惊疑而生叛意。元康说:“绍宗知道我特受恩宠,派人给我送来金子,表示对霸朝的忠心。元康想让他安下心来,所以接受了他的金子还认真地给他写了回信。我可以保证他不会生出异心。”世宗拜绍宗为将,很快打败了侯景。帝奖赏给元康金五十斤。王思政入据颍城,诸将攻打他,却没有成功。元康向世宗献计说:“您辅佐朝政,还没有立下大功,虽然打败了侯景,但侯景不是外贼。如今颍城将要被攻破,希望您借此机会,一举下城,便可奠定大的事业了。”世宗命令元康骑驿站的马火速考察颍城情况。回来报告说:“肯定可以攻下来。”于是世宗亲自领兵攻打,一到城下,就取得了胜利。世宗因此赏元康金百铤。

当初,魏朝授给世宗相国、齐王,世宗极力推辞不受。又召集诸将以及元康密议,将领们都劝世宗接受朝命。元康却不同意。他对魏收说:“听人们的话,是想让大王犯错误。我早就启奏大王,受朝命,置官僚,元康或许有幸得黄门侍郎之职,但现在的形势却不允许这样。”崔暹乘机介入,推荐陆元规为大行台郎,想削弱元康的权力。由于元康贪求货财贿赂,世宗渐渐地嫌弃着他,元康也开始害怕起来。世宗想让他作中书令,用闲职来处置,但没来得及施行。

世宗将受魏禅,元康与杨忄音、崔季舒都坐在世宗的身边,计划对朝士分别品藻,然后进行大规模地升迁除授。世宗家中的苍头奴兰固成掌管厨房膳食,极受宠幸。早些时候,世宗杖打了他几十下,他是梁朝的人,性情急躁,又依仗着旧恩,因而极为恚愤,与其同事阿改企图谋害世宗。这时阿改服侍显祖,常常带着刀剑侍从左右,说“如果听到东斋高声喊叫”,就马上砍下显祖的脑袋。这天,正好东宫建成,群官向魏帝祝贺。贺礼结束,显祖出东止车门,想到别的地方去,没有返回来,祸难就开始了。兰固成乘献食之机,拿出事先藏在食盘中的刀向世宗刺去。元康以身阻挡,也被刺成重伤,到晚上就咽了气,时年四十有三。杨忄音仓惶逃出,季舒躲藏在厕所里,库真都督纥奚舍乐同贼搏斗而死。这时没有公布世宗的凶讯,所以就将元康殡在宫中,对外说他出使到南方去了,还假意擢升他为中书令。第二年,帝下诏书说:“元康才识越超往昔的贤人,品行为时代的楷模,可谓千仞莫窥,万顷难测。参议军事,统摄霸道,草昧邵陵之谋,翼赞河陽之会,运筹定策,尽心尽力,进忠补过,亡家殉国。扫平贼寇,廓清荆楚,申、甫在西周,子房处刘汉,旷世同规,殊年共美。大业未成,山崩地坼,悼伤既切,宜崇仪典。赠使持节,都督冀、定、瀛、殷、沧五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司空公,冀州刺史,追封给武邑县一千户,旧封全部保存,谥号文穆。赙物一千二百段。大鸿胪卿监护丧事。凶礼所需要支出的钱财物品,一律从国库开支。”元康母李氏,在其子死后,因悲伤过度暴病而亡,朝廷赠其广宗郡君,谥号贞昭。

元康子善藏,温文尔雅有识人之鉴,武平末假仪同三司、给事黄门侍郎。隋开皇中,为尚书礼部侍郎。大业初,死在彭城郡赞治位上。

元康弟谌,官至大鸿胪。次弟季璩,巨鹿太守,转冀州别驾。平秦王归彦反叛,季璩守节不降,因此被害。赠卫尉卿、赵州刺史。

猜你喜欢
  卷六十·谷应泰
  ●卷三十九·徐梦莘
  卷二十二·张九成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一十一·佚名
  卷之三百六十二·佚名
  ●南疆绎史勘本卷二十九·温睿临
  二百零四 曹(兆页)奏请圣安并报江南米价摺·佚名
  目录·苏辙
  五七二 湖南巡抚李湖奏查出《国朝诗的》等违碍书籍分别办理缘由折·佚名
  卷三十四·温达
  卷六十八·张守节
  卷四 邻交志上一·黄遵宪
  魏其武安侯列传第四十七·司马迁
  苏逢吉传·薛居正
  萧孝穆传·脱脱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慎独叟陈植·顾嗣立

    植字叔方,深之子也。克继父业,有孝行,屡辟召不起,善画工诗,自号慎独痴叟。卒于至正二十二年。有遗稿若干首,明祝希哲手抄,并附郑元佑所撰墓志于后。 送赵生 绿水曲 龙兴寺 次友仁泊舟虎丘独步 题画 ○送赵生 玄溜峰如画,别来

  • 清苑斋集补钞·管庭芬

    清苑斋集补钞赵师秀和陈水云湖庄韵粼粼水增波,叠叠云弄影。昔夸春径研,今爱秋塘静。芳筵集宾彦,清宴除艳靓。时当新雨馀,苍翠献林岭。既忻冲抱舒,复快远目骋。聊嘉钟鼎人,而迺眷箕颍。深营察高趣,雅咏发沈景。独使和者难,一夕

  • 卷四 周紀四·司马光

      起閼逢困敦(甲子),盡著雍困敦(戊子),凡二十五年。   赧王十八年(甲子、前二九七年)   楚懷王亡歸。秦人覺之,遮楚道。懷王從間道走趙。趙主父在代,趙人不敢受。懷王將走魏,秦人追及之,以歸。   魯平公薨,子緡公賈立。

  • 卷之二百三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卷之一百十七·佚名

    光绪六年。庚辰。八月。丁酉朔。上诣钟粹宫。问慈安端裕康庆昭和庄敬皇太后安。长春宫。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乙丑皆如之。内记  ○祭先师孔子。遣协办大学士沈桂芬行礼。外记  ○以舆情未洽。降

  • 通志卷八十二·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宗室传第五南齐衡阳元王道度【钧】始安贞王道生 始安王遥光曲江公遥欣【子几】安陆昭王 新吴侯景先南丰伯赤斧【子颖胄頴逹】衡阳公谌 临汝侯坦之髙帝诸子豫章文献王嶷【

  • 史记集解卷九十九·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九十九刘敬叔孙通列传第三十九刘敬者齐人也汉五年戍陇西过洛阳髙帝在焉娄敬脱挽辂【苏林曰一木横鹿车前一人推之孟康曰辂音胡格切挽音晚】衣其羊裘见齐虞将军曰臣愿见上言便事虞将军欲与之鲜衣娄敬曰

  • 陶安传(附钱用壬传)·张廷玉

    陶安,字主敬,当涂人。少年时就敏悟,广泛涉猎经史,尤其见长于《易经》。元至正初年,江浙乡试中举,授予明道书院山长,躲避战乱于家乡。太祖占领太平,陶安和耆儒李习率父老出城迎接。太祖召他问话。陶安进言说:“海内鼎沸,豪杰并争

  • 汉昭帝·苏辙

    周成王以管、蔡之言疑周公,及遭风雷之变,发金滕之书,而后释然,知其非也。汉昭帝闻燕王之谮,霍光惧不敢入。帝召见光,谓之曰:“燕王言将军都郎,道上称跸,又擅调益幕府校尉。二事属尔,燕王何自知之。且将军欲为非,不待校尉。”左右

  • 八观第十三·管仲

    大城不可以不完,郭周不可以外通,里域不可以横通。闾闬不可以毋阖。宫垣关闭,不可以不修。故大城不完,则乱贼之人谋。郭周外通,则奸遁踰越者作。里域横通,则攘夺窃盗者不止。闾闬无阖,外内交通,则男女无别。宫垣不备,关闭不固,虽

  • 卷九·佚名

    △初分转生品第四之三复次舍利子,有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能引发六神通波罗蜜多。何等为六。一者神境智证通波罗蜜多。二者天耳智证通波罗蜜多。三者他心智证通波罗蜜多。四者宿住随念智证通波罗蜜多。五者天

  • 大智度論卷第二十二·欧阳竟无

      龍樹菩薩造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釋初品中八念義之餘   念法者.如佛演說.行者應念是法巧出.得今世果.無熱惱.不待時.能到善處.通達無   礙。巧出者.二諦不相違故.所謂世諦第一義諦。智者不能壞.愚

  • 续高僧传卷第二十六上·道宣

      感通上 正传三十四 附见十一。   魏洛京永宁寺天竺僧勒那漫提传一。   魏荣阳沙门释超达传二。   魏文成沙门释慧达传三。   东齐沙门释明琛传四。   魏常山衡唐精舍释道泰传五。   梁九江东林寺释

  • 卷第七·佚名

    弘赞法华传卷第七  蓝谷沙门慧详撰诵持第六之二·北齐灵岩寺东林僧·北齐并州看山掘地得舌·北齐寿门山顶释道树·北齐释灵侃(老矩师附)·陈交州僧都释法爱·陈寿春曲水寺释法

  • 卷三十四·性音

    宗鉴法林卷三十四 集云堂 编 大鉴下十五世 成都府昭觉圆悟克勤禅师(东山演嗣) 一日因部使问道东山。山曰提刑曾读小艳诗否。有两句颇相近。频呼小玉元无事。祇要檀郎认得声。提刑应诺诺。山曰且仔细。师适外归。侍

  • 八十天环游地球·凡尔纳

    长篇小说。凡尔纳著。作于1873年。这部小说引人入胜,笔调幽默轻松,在故事的阅读中,读者虽然免不了不时地替主人公福克先生担忧,但又可以惬意地饱览世界各地的风情民俗、自然景观、名胜古迹。它的成书时间是1872年,是法国科

  • 重修革象新书·赵友钦

    中国古代全面探讨天文学原理的综合性著作。赵友钦著。原书共5卷,33篇,元时由作者门人章濬编辑出版,收入《永乐大典》。后由王袆删改润色为2卷,改名《重修革象新书》。明清时有多种版本刊印。其“革象”之名,取义于“

  • 太华希夷志·佚名

    元张辂撰。二卷。辂字讷斋,曾官晋宁河中府知事。曾采访名道士陈抟再传弟子,延祐元年(1314)成书。万余字。抟道号希夷,后居华山太华岩洞以终,故以名书。此编陈氏道士生涯,生平事迹、喜怒哀乐,言谈举止、坎坷奇遇,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