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叔武传
卢叔武,范陽涿地人氏,青州刺史文伟之侄。父光宗,有志尚。叔武两位兄长观、仲宣均因文章扬名于洛下。叔武年轻时机智聪明,豪爽轻侠,好奇策,羡慕诸葛亮的为人。初为贺拔胜的荆州开府长史。胜不采用他的谋略,弃城逃奔梁朝。叔武回到本县,在紧靠陂塘的地方建起房舍,优哉游哉地住在这里。世宗送来辟举的信,他却借口有病傍以了推辞。天保初年,朝廷又一次征召,无奈何,穿着破衣坐着小车来到了邺城。杨忄音迎候着他,拜为司徒谘议,他又以身体有病,不予接受。
肃宗即位,召为太子中庶子,加银青光禄大夫。帝向他询问世事,则劝说攻讨关西,并画地为军阵进行解释:“双方人数相当,就应使用计谋;计谋对等,就该挖掘潜力,这便是强者能够驾御弱者,富者能够兼并贫者的原因。如今我们大齐同关西相比,强弱不同,贫富有别,却戎马不息,不能吞并,其失误之处是不能运用强和富。轻兵野战,胜负难测,是胡人的方法,不是深谋远算的万全之术。我认为需要在平陽建立重镇,同他们的蒲州对峙,深沟高垒,聚粮集甲,修筑诸多城戍以便呼应。关西如果闭关不出,我们就设法夺取黄河以东的土地,长安穷蹙,自然就可困死他们。假若他们出兵,没有十万,便不是我们的敌手,其消耗的粮食,都来自关内。我们则兵士轮递,一年一换,谷食丰饶,运送不绝。他来寻战,我不应战;他若退兵,我则乘弊。从长安以西开始,民稀城远,敌兵往来,实是艰难,与我相持,农作将废,不过三年,敌自垮败。”帝很是赞成这一看法。叔武请求居住平陽,具体来实施此一方略。帝令元文遥与叔武参谋,撰写成《平西策》一卷。不久帝驾崩,这件事也就放下了。
世祖即位,拜仪同三司、都官尚书,出任合州刺史。武平中,迁太子詹事、左光禄大夫。叔武在故乡时聚积了千石粮食,每年春夏之交时,就让无食的乡民自己去取用,到秋收,听凭自行偿还,而不计较多少。可是岁岁收进来的却是绰绰有余。入朝后身份提高了,认为年纪大了,儿子太多,就营建了一幢大屋舍,说:“歌在此,哭在此。”魏收曾来造访过,询问洛京的逸闻旧事,不吃饭就要告辞,说:“谢谢你的招待。”叔武挽留,很长时间饭食才送了上来,一看,只是粟米葵菜,用木碗盛放着,还有很少的一点干肉。家里所有的奴婢侍从,也一道用餐,式样与主人相同。齐灭,回范陽老家,遭遇动乱,州城被人攻占,叔武与族弟士遂都由于饥寒交迫而倒毙在地。周将宇文神举认为叔武有名位品德,收尸进行了安葬。
叔武族孙臣客,父子规,魏尚书郎、林虑郡太守。臣客风仪美丽,年轻时就有志尚,而且喜好道家之言。臣客姊姊为任城王的妃子,天保末,任城王向朝廷推荐,因此擢拜为太子舍人。迁司徒记室,请求回家侍奉祖母李氏。李氏逼迫他为官,不得已才顺命,除太子舍人、太子中庶子。武平中,兼散骑常侍聘陈,还,卒于路途。赠郑州刺史、鸿胪卿。
猜你喜欢 卷三百一·列传第一百八十九·列女一·张廷玉 卷三百七 元豐三年(庚申,1080)·李焘 何法盛晉中興書卷二·汤球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十二·李心传 东都事畧卷一百十二·王称 卷八十七·国朝·蒋一葵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十八·佚名 卷之二百二十二·佚名 一百六十八 曹(禺页)奏报江南五月雨水粮价摺·佚名 卷十七·傅恒 卷十六·傅恒 王昭素传·脱脱 ●跋·袁守定 汉纪五十 孝灵皇帝中光和四年(辛酉、181)·司马光 卷三十四·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