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张耀传

张耀,字灵光,上谷昌平人氏。父凤,晋州长史。耀年轻时坚贞谨慎,颇通吏事。解褐给事中,转司徒水曹行参军。义旗建起,高祖擢耀为中军大都督韩轨府长史。韩轨任瀛、冀二州刺史时,又让耀做了自己的咨议参军。后遭御史弹劾,州府僚佐以及轨左右因赃罪受牵连的一百多人,惟独耀由于清白未被审查。征为丞相府仓曹。

显祖嗣位,迁耀相府掾。天保初,赐爵都亭乡男,摄仓、库二曹事,所有的奖赏赐给,常让耀主管出纳。转秘书丞,迁尚书右丞。显祖曾因外出,令耀居守中殿。显祖夜还,耀不开门,并提醒士兵加强戒备。帝在门外等候许久,催促十分急迫。因为夜深,真伪难分,须等火把取来后面识,门才能开。于是耀独自出门相见。显祖笑道:“你想学郅君章呀!”便让耀打开大门,然后进来。显祖为此事感叹了好长时间,还赏赐给他锦彩。出朝为南青州刺史,未赴任。肃宗辅政,迁为秘书监。

耀历事高祖、显祖、肃宗等帝,奉职恪勤,未尝出现差错。每得禄赐,便散发给宗族。节俭朴素,车服饮食,从未超出制度。好读《春秋》,每月一遍,时人将他同贾梁道相比。赵彦深曾对耀说:“你研讨《左氏》,是想找出服虔、杜预的纰缪吗?”耀说:“并非如此。《左氏》之书,言事详尽,恶人可以自戒,善人可以庶几。所以努力温习,不是想诋诃古人的得失。”天统元年(565),世祖临朝,耀奏事,疾病暴发,倒在御座前面。帝跑下御座探视,呼喊数声没有反应。帝哭着说:“老天呀,你为什么要弄走我的良臣?”只十天时间,就辞世了,时年六十三岁。诏书说耀忠贞正直,温恭廉慎。赠开府仪同三司、尚书右仆射、燕州刺史,谥号贞简。

猜你喜欢
  卷一宮部·赵璘
  唐鉴卷二·范祖禹
  ●卷十二·徐锡麟
  卷之四十五·佚名
  尚史卷五十三·李锴
  皇王大纪卷十三·胡宏
  历代名贤确论卷二十·佚名
  列传卷第三 高丽史九十·郑麟趾
  何之元传·姚思廉
  少帝本纪·薛居正
  温体仁传·张廷玉
  王逢传·张廷玉
  台湾南部碑文集成五·佚名
  唐纪十九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下永淳元年(壬午、682)·司马光
  钦定南巡盛典卷首下·高晋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赵士榖·唐圭璋

      士榖,武经大夫。宋太宗第四子商王元份四代孙。见宋史卷二百二十八,宗室世系表十四。   醉蓬莱   春寿府   正春风初雨,梅蕊飘香,雨馀晴昼。箫鼓声中,麝烟喷金兽。幕府宾僚,杜诗韩笔,竞吐奇争秀。共指乔松,同瞻峻岳,

  • 卷一百二十五·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二十五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二 王禹偁 滁州庶子泉【唐大历中陇西李幼卿以宫庶领滁来游故名】 物形固天造物景不自胜泉乎未遇人石罅徒流迸宫相政多暇行乐蹑岩磴发蒙涨为溪幽致兹焉盛

  • 卷七·查慎行

    钦定四库全书苏诗补注卷七   翰林院编修查愼行撰古今体诗五十首【起熙寜辛亥冬自润州抵杭州通守任合明年壬子春夏作】游金山寺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闻道潮头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中泠南畔石盘陀古来出没随

  • 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

    《四时田园杂兴》蚕生柳花深巷午鸡声,桑叶尖新绿未成。坐睡觉来无一事,满窗晴日看蚕生。春动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清明高田二麦接山青,傍水低田绿未耕。桃杏满村春似锦,踏歌椎鼓

  • 卷一百三 天聖三年(乙丑,1025)·李焘

      起仁宗天聖三年正月盡是年十二月   春正月丙戌,以刑部郎中、龍圖閣待制滕涉為右諫議大夫,罷職知青州。上謂輔臣曰:「青州大藩,宜遴揀牧守,涉足以任此乎?」王欽若曰:「涉自先朝已任要劇,頃自三司副使擢居侍從,今茲委寄,必

  • 补遗序·沈德符

    先高祖孝廉公。撰万历野获编二十卷。又续编十二卷。精核该博。凡朝常国典。山川人物。钜细毕举。惜未梓。至崇祯末。长溪为萑苻之薮。流离播迁。累世琬琰。具已澌灭。是编所存。仅十之四五。振自束发受书以来。抚卷寻

  • 帝王经世图谱卷五·唐仲友

    宋 唐仲友 撰三礼五礼名数之谱周礼祀天之谱周礼祀天旁通之谱周礼祭地之谱地祗异名之谱祭地旁通之谱建置社稷谱祭社稷谱祭社稷旁通之谱周礼祭祀彛尊之谱 周礼太宰之职掌建邦之六典三曰礼典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五十·佚名

    弘治四年四月丙午朔孟夏享 大庙遣内官祭司灶之神○丁未○河南彰德府地震有声○戊申○升湖广岳州府知府李镜为狭西布政司右参政南京刑部郎中陈以忠为河南右参议监察御史俞俊为贵州按察司副使浙江佥事林浚渊山西佥事胡

  • 序·郭居仁

    宋端平中昭武李文子尝仕于蜀蒐择史传自秦取南郑至宋平孟昶上下千二百年事之系乎蜀者为书拾卷凡一统之离合地势之险易贤才之衆寡攻守之得失与夫忠顺致福之基逆乱取祸之原莫不毕举而详之名曰蜀监殿下受封兹土既笃志二帝

  • 王德传·张廷玉

    王德,字汝修,永嘉人。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曾任户科给事中。定国公徐延德请求将无极等县的闲田拨归他所有,德上疏弹劾。蒙古旗之俺答围京师,王德多次奏陈有关军政重事的建议,都被采纳。当时京师城门都关闭,避难人民不能入城

  • 卷十九 宋初和战·李有棠

    穆宗应历十年春正月,宋太祖称皇帝。夏五月,宋潞州叛归汉。六月,宋兵围汉石州。庚申,遣大同节度使阿拉率四部往援,诏萧思温以三部兵助之。秋七月己亥朔,宋兵克石州,潞州复归宋。十三年春正月丙寅,宋欲城益津关,命南京留高勋、统

  • 一一八、淳于髠考·钱穆

    《史记 滑稽列传》:齐威王时,淳于髠说之以隐,云“有鸟三年不飞不鸣”,此髠在威王初年既已知名于齐也。(《世家》称邹忌见三月而受相印,淳于髠见之云云,余考邹忌见知在威王初立,则髠在威王早岁即在齐,益可见。)后去而

  • 卷二十·王鸿绪

    <经部,诗类,钦定诗经传说汇纂钦定四库全书钦定诗经传说彚纂卷二十颂四集传颂者宗庙之乐歌大序所谓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於神明者也盖颂与容古字通用【许氏愼曰颂貌也】故序以此言之【孔氏颖达曰颂之言容歌成功之容

  • 瑜伽師地論卷第五十四·欧阳竟无

      彌勒菩薩說   唐三藏沙門玄奘譯   攝決擇分中五識身相應地意地之四   復次云何識藴差别。此亦五種應知.一由安住故二由雜染故三由所依故四由住故   五由異相故。云何安住。謂習欲者欲界諸識執外色塵名色

  • 印度之佛教佛之种姓产地及其略·梁启超

    本生故事图 佚名 (德)柏林印度美术馆藏 印度把人类分为四阶级:一婆罗门,二刹帝利,三吠舍,四首陀罗。我国译为四种姓。释迦属第二级之刹帝利种姓。他的产地是迦比罗城。西藏印度交界有座大雪山,那城即紧靠山麓。他

  • 家齐国治天下平之大本原·太虚

    ──七年秋作──孔氏之门,有大学之道,将以亲民而先之以明明德。亲民者,齐家、治国、平天下也。明明德者,修身也。故曰:“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夫修身、固兼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言之者。身者云何?盖心、意

  • 佛说沙曷比丘功德经·佚名

    西晋沙门法炬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与千二百五十比丘菩萨万人。时须耶国有贫人。行赁剃小儿头。所剃者皆约。到麦熟当各雇麦一斛。适别未远。道逢故人。将其还求麦。欲以取酒饮之。遍求无以麦

  • 孟东野诗集·孟郊

    诗别集。十卷。唐孟郊撰。孟郊诗在晚唐已有结集,晚唐邵谒曾有《览孟东野集》一诗。据宋敏求记述,宋初孟集行世之本很多,但卷数不一,多寡各异。宋敏求把它统编成十四类,合成十卷,使孟集有一个较善之本,而以前的汴吴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