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阳休之传

陽休之,字子烈,右北平无终人氏。父固,魏洛陽令,赠太常少卿。休之俊爽有风度,年轻时勤奋好学,喜好词藻,弱冠即有名声,为后辈中的俊秀。幽州刺史常景、王延年分别征召他任州主簿。

魏孝昌中,杜洛周攻克蓟城,休之携带宗室以及乡亲几千家往南投奔章武,又转至青州。是时葛荣寇乱,河北流民多半流亡到了青州。休之预计世道会有大的变乱,便向族叔伯彦请求说:“客主势异,竞相凌侮,祸难马上就要出现了。依鄙情所见,应该偷偷地赶往京师避难。”很多人都不愿意去。休之流着泪向他们道别。俄而邢杲作乱,伯彦等被土民杀死,一时遇害的陽姓人就有好几十个,只有休之兄弟幸免于难。

庄帝即位,休之解褐为员外散骑侍郎,不久即以本官领御史,迁给事中、太尉记事参军,加轻车将军。李神俊监起居注,上书朝廷请求休之与河东裴伯茂、范陽卢元明、河间邢子明等一同参加编写。永安末,洛州刺史李海奏请,除冠军长史。普泰中,兼通直散骑侍郎,加镇远将军,不久又成了太保长孙稚的府属。接敕令与魏收、李同轨等撰修国史。太昌初,除尚书祠部郎中,很快进升为征虏将军、中散大夫。

贺拔胜出任荆州刺史,上启补为骠骑长史。胜为行台,又请其为右丞。胜处理樊、沔事,又拜为南道军司。俄而魏武帝入关,胜指令休之奉表前往长安参谒。这时高祖也奏启请休之为太常少卿。胜逃往梁朝,休之也跟随着到了建业。休之听说高祖推奉元善见为东魏静帝,便请求胜向梁武帝奏请返回北方。天平二年(535),抵达邺城,又奉高祖之命赶赴晋陽。这年冬天,朝廷授世宗开府主簿。明年春,世宗升任大行台,引荐休之为行台郎中。

四年(537),高祖出巡汾陽的天池,在天池边拾得一石,石有隐起之字,曰“六王三川”。高祖单独在军帐中向休之请教这几个字的含义。回答说:“六是大王的字,王是说当王天下,这几个字是大王的符瑞、接受天命的征兆。既然是在天池得到的这块石头,可以说是天意给大王下了命令,吉利得不必多说。”高祖又问三川是什么意思。休之说:“河、洛、伊为三川,也可以说泾、渭、洛为三川。河、洛、伊,是洛陽;泾、渭、洛,是现在的雍州。大王如果接受了天命,就必然会拥有关右的。”高祖说:“世人无聊,经常说我要造反,现在听了你的话,更会使得议论纷纭,请你不要瞎讲乱说啊!”

元象初,登录荆州军功,封休之为新泰县开国伯,食邑六百户,除平东将军、太中大夫、尚书左民郎中。兴和二年(540),兼通直散骑常侍,副清河崔长谦出使梁朝。武定二年(544),除中书侍郎。这时有人嘲戏休之说:“有一只触藩的公羊,骑着一匹青白色的马,从晋陽来到邺下,怀揣书稿而满把。”尚书左丞卢斐记下这些话拜谒高祖,请求将嘲讽之人抓捕,适逢朝廷赦令下达,也就没有追究了。五年,兼尚食典御。七年,除太子中庶子,迁给事黄门侍郎,进号中军将军、幽州大中正。八年,兼侍中,持节奉玺书前往并州,敦促委任显祖为相国、齐王。这时,显祖将接受魏帝的禅让,从晋陽出发,抵达平都城,由于人心不一,将返并州,又担心秘密泄漏,所以就禁止人们来往。休之性格粗放,使还,就将禅让事讲了出去,这样邺城的人们都晓得了。之后,高德政将泄密之事作了报告,显祖听了很是恼火,却没有发作。齐受禅,除散骑常侍,修起居注。不长时间,因制作诏书出现脱误,降职为骁骑将军,当然,前时的过失也加以了清理。不久由于在禅让之际,休之参定礼仪之功,别封为始平县开国男,以本官兼领军司马。后除都水使者,历职司徒掾、中书侍郎,不久除为中山太守。显祖崩,征召休之赴晋陽,主持料理丧事。乾明元年(560),兼侍中,巡察京邑。再拜大鸿胪卿,领中书侍郎。皇建初,以本官兼度支尚书,加骠骑大将军,领幽州大中正。肃宗专心政事,常常向休之咨询治国方略。休之认为明赏罚、慎官方、禁婬侈、恤民患是理国的急务。帝很认真地采纳了他的建议。太宁中,除都官尚书,转七兵、祠部尚书。河清三年(564),出任西兖州刺史。天统初,征为光禄卿,监国史。休之在中山和西兖州任职,均有惠政,得吏民怀念,离开这两个地方的时候,百姓专门立碑颂扬他的功德。不久拜为吏部尚书,食陽武县干,除仪同三司,又加开府。休之记得许多故事,又熟悉氏族,其所选用的人士,没有才能地位不相称的。加金紫光禄大夫。武平元年(570),拜中书监,不久以本官兼尚书右仆射。二年,加左光禄大夫,兼中书监。三年,加特进。五年,中书监为正,其余官职依然保留。不久,因年老,上表请求辞官退休,帝不同意。六年,除正尚书右仆射,未几,又领中书监。

休之胸怀坦荡,被士友称道。晚年劝说祖..编修《御览》,书成,加特进,..被废黜后,在朝廷散布谣言,说同休之早有嫌隙。邓长..、颜之推奏请建立文林馆。颜之推的本来想法是不想让那些耆旧贵人进馆,休之却乘机附会,与年少的朝请、参军之徒同入待诏。魏收监修魏史之日,立《高祖本纪》,取平定四胡的那年为齐国的开元。魏收在齐州,担心史官会改变这一时间,就上表辩论此事。武平中,魏收回朝,帝令集朝贤评议其事。休之主张以天保元年为限断。魏收仍持己意,因此从孰弃孰,没有决定。收死后,休之到处游说,帝发诏以其议为定。后领中书监,对人说:“我已经三为中书监了,这次又任此职,是什么意思?”隆化回邺城后,举朝之士多得迁授,休之也被封为燕郡王。又对亲近的人说:“我并非奴婢,为什么突然有此封授?”以上诸事,多被时人鄙薄。

休之好学不倦,博览经史,其所撰文章虽不华靡,却也典雅。邢邵、魏收死后,以先达被人推重。其位望虽高,却能虚怀待人,故为扌晋绅尊崇。周武平齐,与吏部尚书袁聿修、卫尉卿李祖钦、度支尚书元修伯、大理卿司马幼之、司农卿崔达奴手、秘书监源文宗、散骑常侍兼中书侍郎李若、散骑常侍给事黄门侍郎李孝贞、给事黄门侍郎卢思道、给事黄门侍郎颜之推、通直散骑常侍兼中书侍郎李德林、通直散骑常侍兼中书舍人陆..、中书侍郎薛道衡、中书舍人高行恭、辛德源、王劭、陆开明十八人同受征召,令随帝车驾赶赴长安。卢思道有所撰录,只说休之与李孝贞、卢思道同被征召是虚构、是欺骗人。不久除开府仪同,历职纳言、中大夫、太子少保。大象末,进位上开府,除和州刺史。隋开皇二年(582),免职罢任,老死洛陽,年七十四岁。撰著文集三十卷,又撰《幽州人物志》。二书均在社会上流行。

子辟强,武平末为尚书水部郎中。辟强性格粗率,无文才,休之也把他推荐到了文林馆,这必然会受到时论的嗤鄙。

猜你喜欢
  卷四百五十·列传第二百九·忠义五·脱脱
  卷一百六十三·志第一百一十六·职官三·脱脱
  卷二十五下·朱熹
  资治通鉴后编卷七十五·徐乾学
  卷一百八十八·杨士奇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十六·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九十三·佚名
  ◎知事拍马屁·李定夷
  ◎曲粉皮袍人心收买·宣南吏隐
  世家卷第二十三 高丽史二十三·郑麟趾
  傅竖眼传·李延寿
  汪广洋传·张廷玉
  第五节 文学美术·吕思勉
  胡笔江·佚名
  三十八年(上)·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廿九出 诧美·李渔

    〖传言玉女前〗(小旦带副净上)儿女温柔,佳婿少年衣绣,问邻家娘儿妒否?妾身柳氏,前日老爷寄书回来,教我赘韩状元为婿。我想梅夫人与我各生一女,他的女婿是个白衣白丁,我的女婿是个状元才子;我往常不理他,今日成亲,偏要请过来同拜,活

  • 楔子·萧德祥

    (冲末扮孙大同旦杨氏、梅香、保儿上,云)小生姓孙名荣,字孝先。祖居南京人氏。在土街背后居住。浑家杨氏。还有一个小兄弟,叫做孙虫儿,虽然是我的亲手足,争奈我眼里偏生见不得他。今日是小生的生辰之日,大嫂,你与我卧羊宰猪,做

  • 哭庵词集·易顺鼎

    八犯玉交枝.榕城晚秋南归赋感山暗黄茅,水明红叶,瘴国又催行旅。风色围天吹渐紧,不肯让条鸦路。停车枫径晚,听犬吠疏篱,谁家笑语。云深处。知是翠微绝顶,榕阴儿女。 问侬独亸玉鞭,没情没绪。沉思毕竟何趣。早烂锦霜花无数。曾

  • 卷一百八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一百八十一李白安州应城玉女汤作【荆州记云常有玉女乘车投此泉】神女殁幽境汤池流大川隂阳结炎炭造化开灵泉地底烁朱火沙傍歊素烟沸珠跃明【一作晴】月皎镜函空天气浮兰芳满色涨桃花然精览万

  • 卷十二·王夫之

    ◎王、杨、皮列传 王祥者,故大学士王应熊之苍头也。弘光元年,诏应熊出督蜀师,开藩遵义,以御张献忠。祥干敏有机智,应熊宠任之,假以威福,札授至副总兵。 永历元年,应熊病没,祥素得其军要领,遂统有部曲,益收诸溃军,至数万。已而

  • 卷之二 乙酉岁至戊戌岁(万历十三年至二十六年)·佚名

    ●大清太祖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实录卷之二◆乙酉岁至戊戌岁(万历十三年至二十六年)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子太傅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臣觉罗勒德洪总裁官光禄大夫太子太傅礼部尚

  • 卷之三百五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卷七十七·傅恒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正编巻七十七乾隆二十四年八月辛丑定边右副将军富德等防奏大败逆贼霍集占等于伊西洱库尔淖尔富德等奏言臣等败贼于阿勒楚尔乗势追逐日行百余里至七月初十日薄暮追至布隆库勒稍息马匹据巴图

  • 卷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大事表卷十三国子监司业顾栋髙撰刑赏表葢闻有功不赏有罪不刑虽唐虞不能以化天下故虞书有天命天讨之文戴记爵人于朝与士共之刑人于市与众弃之葢自天子之统壹宇内与列侯之抚驭一国莫不由赏罸之得其道不

  • 元孚传·李延寿

    元昌的弟弟元孚,字秀和,从小就有美名。侍中游肇、并州刺史高聪、司徒崔光等人见到元孚以后,都说:“这是位能够成为当代楷模的人物,可惜我们都已年老体衰,来不及看到了。”累升至尚书右丞。灵太后临朝听政,宦官干政,元孚便汇总

  • 卷三十七 布萨揆侵宋更盟·李有棠

    章宗明昌元年春正月丙辰朔,宋试户部尚书郭德麟、宜州观察使蔡锡贺正旦。秋七月己巳,遣礼部尚书王翛等贺宋生日。八月己酉,宋使贺天寿节。冬十一月乙卯,遣签书枢密事巴达尔呼等贺宋正旦。二年春正月庚戌朔,宋试吏部尚书苏山

  • 第四节 唐灭前蜀·吕思勉

    王建盗贼,乘时窃据全蜀,已为非分,然其贪欲颇甚。梁、唐嬗代之际,初思连岐以取关中,已而兵出不利,则又乘岐之削弱而思兼并,而二国之兵衅启焉。《通鉴》云:蜀主女普慈公主,嫁岐王从子秦州节度使继崇。公主遣宦者宋光嗣以绢书遗蜀

  • 卷九·乾隆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钦定礼记义疏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礼记义疏卷九檀弓上第三之一正义陆氏德明曰檀弓鲁人存疑孔氏颖达曰郑目録云名檀弓者以其善於礼故着姓名显之今山阳有檀氏此檀弓在六国之时以此篇载仲梁子故知是

  • 卷第八十二·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八十二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结蕴第二中十门纳息第四之十二问此四无量加行云何。答缘七有情而起加行。七有情者。谓分欲界一切有情为怨亲。中三品差别。怨亲二品。复各分三谓下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还源述一卷·佚名

    对人受称也。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法也。般若名同深浅体异。行谓□□□□入粗照无相中知无生妙入无性□□□加意悟入。故云行也。照见五蕴等皆空者。辩宗也。照者宗也。空者义也。五蕴等境□。境相自空。非由造作。

  • 卷三·徐昌治

    品高僧摘要卷三  武原居士 徐昌治觐周父 编辑释昙霍蔬食苦行。常居塚间树下。专以神力化物。时河西鲜卑利鹿孤。僭据西平。自称为王。号年建和二年十一月。霍从河南。来至自西平。持一锡杖。云此是般若眼。奉之可

  • 密藏禅师遗稿序·道开

    密藏禅师遗稿序密藏开禅师遗稿法孙按指上人所收辑也,藏师英伟,雄骏千仞,璧立为紫柏尊者,上首法筵,海众所至。云涌定中,知本师将有王难,刺血上书,一夕隐去,师资閟现,群龙无首,诸天鬼神犹不能测知而况于凡心凡眼乎?遗稿多所与群公书

  • 孤山再梦·王羌特

    清王羌特撰。三卷六回。题“渭滨笠夫编次,姑苏游客校集》。羌特字冠卿,号梦醒主人、惊梦主人。十二岁入泮,顺治四年选拔贡,康熙九年授云南顺宁府。书叙江南姑苏梅雨林与万宵娘的婚姻故事。梅生与宵娘去游春时相遇,互相爱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