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九十八  馬瑞肅公三記下 興復哈密國王記(明)馬文升 撰

(馬端肅公三記,三卷,明馬文升撰。馬文升,字負圖,鈞州(今河南禹縣)人。景泰二年進士,累官至吏部尚書。明史卷一八二有傳。)

幅員之內,以中嶽為地之中,惟西域最遠,而夷人種類亦繁,自大禹時,始通貢中國。今之甘、涼,即漢匈奴右賢王之地也,武帝傾海內之財始取之,設酒泉、張掖、燉煌三郡,西至玉門關外,去中國數千餘里。至光武時,乃閉關以謝西域。唐太宗好大喜功,斥地極遠,而西域諸番入貢中國者始盛。唐之中葉,雖六盤山外,亦為吐蕃所據,終唐之世,不復入貢。延及有宋,趙元昊據有寧夏,僭號稱帝,遂並西域,大為宋室患。元太祖起自朔漠,收併諸夷,入主中國者九十餘年。

我太祖高皇帝膺天眷命,掃除胡元,統一寰宇,凡四夷來貢者不拒,未來者不強,其於西域也亦然,真得古帝王馭戎狄之道矣。迨我太宗文皇帝繼承大統,開拓疆宇,始招來四夷,而西域入貢者尤盛。乃即保密地封元之遺孽脫脫為忠順王,賜金印,令為西域之襟喉,以通諸番之消息。凡有入貢夷使、方物,悉令此國譯文具聞。脫脫故,其子孛羅帖木兒襲封。孛羅帖木兒故,無嗣,王母理國事。

成化九年吐魯番鎖檀阿力王虜王母、金印以去,本國番夷離散,皆逃居苦峪、肅州,亦有陰隨吐魯番者。

甘州守臣奏報,兵部集議以聞,上命高陽伯李文、右通政劉文往撫之。比至,止調集罕東、赤斤番兵數千駐苦峪,不敢前。自此番兵漸輕中國之兵矣,竟無功而還。朝廷屢命守臣經略,而王母、金印竟不可返。

至成化十四年,鎖檀阿力王故,其子阿黑麻主事。十八年,甘肅守臣乘間奏以王母外甥畏兀兒種類都督罕慎襲封為王。成化二十年,遣使入哈密,鎮守太監覃禮、總兵周玉、都御史王繼皆賞賜白金、綵段,而效勞之人亦各陞賞矣。

弘治元年,阿黑麻以罕慎非貴族,乃假結親而殺之。尋遣夷使入貢,且乞大通事往和番,因求為王,以主哈密國事。予時任兵部尚書,以為近日迤北大虜亦不遣使通好,今阿黑麻自有分地,亦難封彼為王以主哈密,彼若入貢,亦所不拒。乃具以上聞,請降璽書付甘州守臣,遴遣哈密夷人曾居甘州者齎賜阿黑麻,切加責諭, (「切加責諭」,「切」原作「功」,據明朱當■〈氵眄〉國朝典故本改。) 時王母已故。弘治四年,本酋遂以金印、城池來歸,守臣具聞,事下兵部。

本年八月,予以為哈密國回回、畏兀兒、哈剌灰三種番夷同居一城,種類不貴,彼此頡頏。 (「彼此頡頏」,原無「此」字,據明朱當■〈氵眄〉國朝典故本補。) 北山一帶又有小列禿、野乜克力數種強虜時至哈密需索,稍不如願,輒肆侵凌,至為難守,必須得元之遺孽襲封以理國事,庶可懾伏諸番,興復哈密。不然,雖十年未得安耳。先是曲先安定王遣使入貢,即忠順王裔流也。予因命通事詢貢使安定王族中子侄有可以主哈密國事者。貢使舉親侄陝巴可任狀,予遂奏令甘肅守臣守陝巴審可否。守臣尋以陝巴堪舉及據哈密三種大頭目奄克孛剌等亦皆合詞告保陝巴年少量洪, (「守臣尋以陝巴堪舉及據哈密三種大頭目奄克孛剌等亦皆合詞告保陝巴年少量洪」,「洪」原作「寵」,據明紀錄彙編本改。) 足以服眾,願乞早襲王爵,管理國事狀聞。 (「管理國事狀聞」,「狀」原作「伏」,據明朱當■〈氵眄〉國朝典故本改。) 弘治五年二月,予集議請以陝巴襲封忠順王主哈密,然尚未給冠服也。守臣急欲成功,倉卒遣使送之於哈密。未幾,諸番夷以陝巴無所犒賜,而阿黑麻復怒大頭目都督阿木郎嘗剋其賞賜,又嘗虜其部落頭畜,遂殺阿木郎,復虜陝巴及金印以去,時弘治六年也。

報至,適阿黑麻先所遣大頭目寫亦滿速兒等四十餘人入貢在京師,內閣禮部尚書大學士丘公濬謂予曰:「哈密事重,須煩公一行。」予曰:「邊方有事,臣子豈可辭勞?但西域賈胡惟圖窺利,不善騎射,自古豈有西域為中國大患者?徐當靜之。」丘曰:「有讖言,不可不慮。」予因集議請自往,眾曰:「哈密一方事耳,今北虜在邊,四方多故, (「四方多故」,「四」原作「西」,據明朱當■〈氵眄〉國朝典故本改。) 公往甘涼,四方邊事付之何人?」乃議以兵部右侍郎張公海、都督僉事緱謙領敕率寫亦滿速兒等往經略之。

既抵甘州,議令寫亦滿速兒等數人並遣在邊通事先以敕諭阿黑麻順天道,歸陝巴、金印,而諸夷使緣此皆欲同回,張、緱等不可,惟遣哈密夷人以敕往。迨久未回,張、緱等遂以上命修嘉峪關,清各衞久居哈密回回名數以聞。復捕哈密久通阿黑麻黠詐回回二十餘人,發戍廣西,諸夷頗知畏懼。予以為此處既遣使入貢,復虜陝巴、金印,迨敕使往,又久不報,其輕中國之心著矣。遂請以寫亦滿速兒等四十餘人皆安置兩廣、福建,並閉嘉峪關,示西域入貢諸番夷俱毋令入,使阿黑麻結怨於眾夷,以孤其勢。張、緱等於弘治七年三月未前聞即歸,上怒其不進圖本又無成功, (「上怒其不進圖本又無成功」,「圖」原作「國」,據明朱當■〈氵眄〉國朝典故本改。) 皆下獄,張降外任,緱住俸閑住。

然阿黑麻愈肆驕橫,大抵皆哈密回回教之也。蓋以成化間,彼番貢獅子,甘州守臣奏至,憲宗皇帝預命內臣接至河南入京,賞賚甚厚。今上即位初,彼復貢獅子,泛海由廣東來。奏至,上不貴遠物,諫官交章請卻之而回,其餘貢至者亦不及昔年厚賞賚,乃教誘阿黑麻詐稱領夷兵一萬,用雲梯攻肅州城並蹂甘州。報至,朝野頗驚。 (「朝野頗驚」,「野」原作「鮮」,據明朱當■〈氵眄〉國朝典故本改。) 予以為彼張虛聲以挾我耳,且吐魯番至哈密十數程,中經黑風川,俱無水草,哈密至苦峪又數程,亦無水草,入貢昔往返皆馱水而行。使我整兵以俟,謹烽火,明斥堠,彼至肅州,我以逸待勞,縱兵出奇一擊,必使彼匹馬不返矣。夷使入貢至京者,亦以此意曉之,伐彼邪謀,自此再不敢復言來攻肅州矣。

無何,阿黑麻復令頭目牙蘭率番夷二百餘據哈密,予以為此虜若專示以恩而不加之以威,彼終不知畏,必須用陳湯故事。因訪肅州撫夷指揮楊翥者,雅諳夷情,熟知哈密道路,而為各種番夷所信服。乃請命守臣遣翥奏事京師,詢襲殺牙蘭之策,翥即陳罕東至哈密捷徑道路甚悉,予曰:「若用漢兵三千為後援,別選罕東番兵三千為前鋒,各持數日熟食,兼程襲之,何如?」翥曰:「如此取之必矣。」予乃於弘治八年請敕甘州守臣揀選精銳漢兵如前數,令分守肅州副總兵彭清統領,由南山取捷徑,馳至罕東,急調番兵齊足,乘夜兼道襲斬牙蘭。而守臣貪功,乃親率漢兵至肅州, (「乃親率漢兵至肅州」,「肅」原作「欽」,據明紀錄彙編本改。) 又久駐嘉峪關外,候罕東兵不至,即命彭清由無水草常道往。牙蘭預知之,皆遁去。泊兵至哈密,獲城追剿之,僅斬首六十餘,而威大振於西域,巡按御史以功冊聞。予以兵遠至哈密,雖未得牙蘭,而擒斬亦多,且軍士重勞,悉加犒賞。至於鎮守太監陸誾、總兵官右都督劉寧、巡撫左僉都御史許公進有功陞賞,請上裁之。乃加陸誾俸米二十石,劉寧陞左都督,加俸米一百石,許進陞右副都御史,彭清陞實授都督僉事,賞足酬功,人心允愜。

阿黑麻以是畏威悔過,計無所出,遂遣使入貢,並以陝巴、金印來歸,且求寫亦滿速兒等,時弘治九年也。予以其挾詐,乃請取陝巴、金印至甘州俟命,然後取寫亦滿速兒四十餘人於兩廣,付甘州,給前錫賚及阿黑麻敕諭並賞賜表裹等皆附入今降敕內,俱交與後貢番使同寫亦滿速兒等歸之。其先未給賜陝巴蟒衣、綵段、冠服,適值總制三邊經略哈密、太子太傅、兵部尚書王公越來,請即敕就彼賜陝巴,遣使自甘州護入哈密。

時有內侍欲以指揮倪端、百戶王希恭、充軍閑住指揮使馬俊嘗至哈密,又三人皆迎合彼意,希陞官職,每誑誘遣彼以護送陝巴為名,可至吐魯番取寶以彰功。彼好異物,不度其詐,因令俊等進本求復職。予以俊曩守靈州,貪叨特甚,既充軍閑住,官無名可復。俄有旨,復指揮同知。及予請以應賜陝巴冠服、綵段等物令總制王公所遣千戶張仁齎往,彼堅意欲遣俊等,遂躭延日久, (「遂躭延日久」,「日」原作「月」,據明紀錄彙編本改。) 予方得請以陝巴冠服仍委張仁往,至則王公適以其日卒於位。至弘治十一年二月,守臣始以冠服並敕諭就甘州給陝巴。

其三種大頭目都督寫亦虎先係回回,奄克孛羅係畏兀兒,拜迭力迷失係哈剌灰種類,皆翼佐陝巴者。予又慮哈剌灰以射獵為生,各番頗懼,多不樂居哈密城,遂請量留其家室之半居肅州,許其往來以繫其心,並將張、緱等查出前居甘州及後哈密離散夷人大小共二千餘名口,咸給牛犋、種子、布疋、衣糧,遣撫夷千戶數人於弘治十一年二月護入哈密。弘治十三年,甘州巡撫都御史周季麟以往來有功者上聞,予論功上請,鎮守太監陸誾、總兵官彭清、都御史周季麟皆賜綵段、白金,餘亦陞賞有差。自是阿黑麻感畏朝廷恩威,並黑樓國等處咸遣夷使入貢,諸番無警,邊方底寧,而九重亦紓西顧之憂矣。噫!懾服黠獷之醜虜,興復久滅之番國,仰仗聖天子明聖,且經略者十有餘年而功始就,中間任事者亦豈一人哉?是何成功之不易邪!昔狄仁傑所論推亡固存之義,國家繼絕之美,識者是之,茲舉亦有所本也。因記興復歲月及我朝設置之由,俾後之人知其始末得有所考云。

附录:

馬端肅三記三卷(戸部尚書王際華家藏本)

明馬文升撰文升字負圖鈞州人景泰辛未進士官至兵部尚書加少師太子太師端肅其諡也事蹟具明史本傳此三篇皆所自述一日西征石城記紀成化初爲陜西巡撫與項忠平滿四之亂事一日撫安遼東記紀成化十四年遼東巡撫陳銊冒功激變而文升奉命撫定之事一日興復哈密記紀宏治初土魯番襲執哈密忠順王而文升持議用兵遣許進等討平之事三記本在文升所著集中此其析出别行之本也

案三記皆文升所自述宜入傳記類中然三事皆明代大征伐文升特董其役耳實朝廷之事非文升一人之事也故仍隷之雜史類焉(四庫全書總目·史部·杂史類存目)

猜你喜欢
  ●卷一百五十·徐梦莘
  ●卷一·王世贞
  卷三十八续史·何良俊
  雍正实录卷之二十五·佚名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一百十五·阿桂
  第八章 由疑惧到认罪 一 我只想到死·溥仪
  卷十上 皇后纪第十上·范晔
  孙楚传·房玄龄
  李宝臣传·欧阳修
  卷九十六·佚名
  太宗皇帝实录卷第二十七·钱若水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五十七·佚名
  卷二十二·叶隆礼
  周作民·佚名
  钟文邦·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九十一·彭定求

        卷91_1 【偶游龙门北溪忽怀骊山别业因以言志示弟淑奉呈诸大僚】韦嗣立   幽谷杜陵边,风烟别几年。偶来伊水曲,溪嶂觉依然。   傍浦怜芳树,寻崖爱绿泉。岭云随马足,山鸟向人前。   地合心俱静,言因理自玄。

  • 第四十九出 淮泊·汤显祖

    【三登乐】〔生包袱、雨伞上〕有路难投,禁得这乱离时候!走孤寒落叶知 秋。为娇妻思岳丈,探听扬州。又谁料他困守淮扬,索奔前答救。〔集唐〕“那 能得计访情亲

  • 第四折·佚名

    (杂当做抬郭华上科)(张千同正旦上,云)上命官差,事不由己。自家张千是也,奉老爷的言语,押着王月英到相国寺里去。王月英,你是好人家儿女,怎做这等的勾当?快行动些!(正旦云)王月英,谁想有这一场祸事也呵!(唱) 【双调】【新水令

  • 第一折·萧德祥

    (柳、胡上,诗云)昨日庆生辰,今朝请上坟。随他好兄弟,争似眼前人。今日孙员外请咱两个上坟,须索去走一遭。(做与孙大遇见科)(孙大云)你两个兄弟来了也。(做摆祭礼科)(柳、胡云)你的祖宗就是我的祖宗,我们一齐拜罢。(做同拜

  • 七言卷四十五·洪迈

      七言  移石盆         陆龟䝉  移得龙㶑灔寒月轮初下白云端无人尽日澄心坐倒影新篁一两竿  自遣诗二十二首  五年重别旧山村树有交柯犊有孙更感卞峰颜色好晚云才散便当门  雪下孤村淅淅鸣病魂

  • 卷之七·佚名

    天顺八年秋七月壬子朔享 太庙奉 英宗睿皇帝神主诣庙享祀○遣内官祭司户之神遣太常寺乐舞生赍香祝付所在有司祭历代帝王及先师孔子陵墓故事三年一祭于八月内行礼故先期遣之○癸丑给靖江王府故奉国将军佐常宫眷食米岁二

  • 卷之二百八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十四·佚名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御选明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臣奏议卷十四请遵祖训以光圣德疏【正德十年】 杨廷和臣闻之礼莫重于视朝禁莫严于宫卫自古帝王之治天下必谨视朝之节以观示臣民严宫卫之防以消弭祸变我朝列

  • 孟子解二十四章·苏辙

      梁惠王问利国于孟子。孟子对曰:&ldquo;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rdquo;先王之所以为其国,未有非利也。孟子则有为言之耳,曰&ldquo;是不然&rdquo;。圣人躬行仁义而利存,非为利也。惟不为利,故利存。小人以为不求则弗

  • 卷二十四·陆九渊

    卷二十四 策问 生乎天地之间,具人之形体,均之为人也,品类差等,何其若是之相辽绝哉?今夫天下之俗,固不可以言古,然蒙被先王之泽,士之求尧舜孔子之道者日众,而儒宫学馆之间,有父兄之所教,有师友之所讲磨,而考

  • 考磐·佚名

    ——归隐者自得其乐【原文】考磐在涧①,硕人之宽②。独寐寤言③,永矢弗谖④。考磐在阿⑤,硕人之岢⑥。独寐席歌,永矢弗过⑦。考磐在陆⑧,硕人之轴⑨。独寐寤宿,永矢弗告⑩。【注释】①考磐(pan):逗留,盘桓。②

  • 卷六十二·王与之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订义卷六十二   宋 王与之 撰朝士中士六人府三人史六人胥六人徒六十人贾氏曰其职掌外朝之法左右九棘之事主询众庶谳疑狱故属秋官掌建邦外朝之灋郑锷曰天子有三朝一曰治朝司士所掌是也二曰内朝大

  • 卷五百八十三·佚名

    △第十一布施波罗蜜多分之五尔时舍利子白佛言世尊,颇有初心胜後心不。世尊告曰:善哉善哉!能问如来如是深义。汝应谛听。当为汝说亦有初心胜後心义。谓阿罗汉诸无漏心。虽离自身一切烦恼。而不能化无量有情皆令发心舍诸烦

  • 翻译名义集卷第十九·法云

    斋法四食篇第六十二佛地论云。任持名食。谓能任持色身令不断坏。长养善法。身依食住。命托食存。流入五脏充浃四肢。补气益肌。身心适悦(食有三德。一轻软。二净洁。三如法。味有六种。谓苦酸甘辛咸淡)。楞严云。如是

  • 卷四·佚名

    嘉兴大藏经 古雪哲禅师语录古雪哲禅师语录卷四嗣法门人传我等编住翠岩寺语录受建州黄岩寺请。上堂。师至法座前。拈帖云。文彩未彰。家音已达。文彩既彰。弩牙顿发。弩牙既发。且道箭头落在甚么处。递帖与维那云。便

  • 序·寒松智操

    寒松操禅师语录序方今教外别传之书流为世间何啻千万识者忧其多而不可程也余独以为不然盖佳言妙句并非文字无丝毫意识之可寻故古之今之金声玉振放之弥纶宇宙收之不存涓滴千灯千照皆可以存其心养其性寒松大师盖其人矣

  • 檀园集·李流芳

    明代诗文别集。李流芳(字长蘅)著。为李流芳自编。有崇祯年间刻本,凡12卷。前有崇祯二年(1629)谢三宾序。序略云:“予为嘉靖之三年,始谋刻四家文集。于时长蘅已病卧檀园,予躬致药饵,登床握手。长蘅好强起,尽出所著作,

  • 普贤曼拏罗经·佚名

    一卷,赵宋施护译。佛在鹫峰说金刚萨埵之秘密相应法,有种种之观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