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古今典制未有備於昭代者也。當開基之始,力掃荒霾二界,鴻濛允稱再闢。自後聖烈神謨,通加斟酌,深仁穢澤,淪俠肌膚,密緯纖綸,綱維羣象,雖周、孔復生,不能輕議損益也。蓋典也者,重也,大也。重不可遷,大不可褻。故名之以法,猶有出有入,臚之以史,猶有公有私,惟一書之以典,而山嶽定,日月懸矣。典何所防,曰昉於易;典何所據,日據於書。六爻陳而成撰,此天地之典也。九疇列而成務,此帝王之典也。荑稗錯雜,萬寶告成於穀,垣野參差,五星垂象為經。晰是義者,可以讀濟寰翁之典故矣。
翁先世家計頗優,尊人命之籌錢谷,漠漠不入,持籌不諳數,尊人窮數,則茫然也,握鎖鑰則不知處所,其心勤篇章不習會計類如斯。為諸生時,偕先大人同三五友肄業靈虛觀。每讀倦後,他友有酣歌者,有謔笑者,惟翁與先大人對立論譚,非文章道德不出諸口,其好學又如斯。先大人甚奇之。不數載,遂領壬午鄉薦,雖發後,猶勤苦不輟。至甲午上公車,偕蘭嵎朱翁同泊舟上河。每夜半,口不絕吟,蘭翁心欽其勵精,命价訪之,即往結為契友。來春,蘭翁廷試一人,翁亦登甲,授翰林庶吉士,累升國子監祭酒。蓋其學博,其識深,其力宏,故兼朝野之記載,合鉅細之篇釋,莫不經其搜羅,集而成典故。使後之攷古者,一展卷而明君良臣、名將循吏、方物土俗燦若珠聯,森如燭炤。其有功於昭代也,不綦重哉!
予幸叨濟翁孫偦,躬承提命,無敢忘也。迨其沒也,其孫德卿者,即予之內弟也,嘗謀之予曰:「奈先人清宦,家計蕭條。有欲鬻先司成書版者,售之於市,恐賈人易其序目,則先人之苦志不存。有欲投之贄庫,而贄庫不受焉。予見諸甥皆能繼箕裘,姊丈雅好古博,毋寧代為收之,得存先人於不朽。予因得藏其帙而卒業焉。故復題其額,以廣其傳云。
國子監生熊曰翀鳳翔父題。
猜你喜欢 卷四·本纪第四·柯劭忞 论赞第九·浦起龙 ●卷十 艺文第十(上)·王克昌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三十三·杨仲良 东都事略卷四十七·王称 卷之七十六·佚名 卷八十三下·郝经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二十三·阿桂 卷七十二·班固 萧渊明传·李延寿 高隆之传·李延寿 崔斌传·宋濂 田一俊传·张廷玉 ●皇朝通典卷七十五·佚名 卷一百五 扁鹊仓公列传第四十五·司马迁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