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皇朝平吴录下

吴元年丁未夏,太祖以士诚被围,谕以书曰:「盖闻成汤放桀,武王伐纣,汉祖灭秦,历代帝王之兴,兵势相加,乃为常事。当王莽之亡,隋之失国,豪杰乘时蠭起,图王业,据土地。及其定也,必归于一,天命所在,岂容纷然。虽有智者,事业弗成,亦当革心,畏天顺人,以全身保族。若汉之窦融、宋之钱俶是也。自古皆然,非今独异。尔能顺附,其福有余,毋为困守孤城,危其兵民,自取灭亡,为天下笑。」书至,士诚不降。

六月,士诚欲突围决战,觇城左方,见军阵严整,不敢犯,乃遣徐义、潘元绍潜出西门掩袭,转至阊门,将奔常遇春营。遇春觉其至,分兵北濠截其归路,遣兵与战,良久未决,士诚复遣参政黄哈剌把都率兵千余人助之,又自出兵山塘为援,塘路狭塞不可进,麾令稍却。遇春抚王弼背曰:「军中皆称尔为猛将,能为我取此乎?」弼应曰:「诺。」即驰铁骑挥双刀往击之,敌众少却。遇春因率众乘之,士诚兵大败,人马溺死沙盆潭甚众。其有勇胜军,号「十条龙」, (「号​​十条龙」,「十」原作「千」,据明纪录汇编本及明太祖实录卷二四吴元年六月己酉条改。) 皆仓夫善战者,士诚每厚赐之,令被银铠锦衣,将其众出入阵中,人不能测,一时俱溺死万里桥下。(「一时俱溺死万里桥下」,「下」原作「不」,据明金声玉振集本、明纪录汇编本改。) 已而,仓夫复有应募者,亦战死。其妻某氏,得其尸,以绵裹骨, (「以绵裹骨」,「骨」下原衍「者」字,「绵」作「锦」,据明朱当■〈氵眄〉国朝典故本、清借月山房汇钞本删、改。) 抱而投水以死。

是日,士诚马惊堕水,几不救,肩舆入城,计忽忽无所出。降将李伯升知其势迫,欲说令归命,乃遣客诣士诚门告急。士诚召之入,曰:「尔欲何言?」客曰:「吾乃为公陈兴亡祸福之计,愿公安意听之。」士诚曰:「何如?」客曰:「公知天数乎?昔项羽喑呜叱诧,百战百胜,卒败北垓下, (「卒败北垓下」,「北」原作「死」,据明纪录汇编本、清借月山房汇钞本改。) 天下归于汉祖。何则?此天数也。公初以十八人入高邮,元兵百万围之,此时如虎落穽中,死在旦夕。一旦元兵溃乱,公遂提孤军乘势攻击,东据三吴,有地千里,甲士数十万,南面称孤,此项羽之势也。诚能于此时不忘高邮之危,苦心劳志,收召豪杰,度其才能,任以职事,抚人民,练师旅,御将帅有功者赏,败军者戮,使号令严明,百姓乐附,何特可保三吴, (「何特可保三吴」,「特」原作「待」,据明纪录汇编本、清借月山房汇钞本改。) 天下可取也!」士诚曰:「足下彼时不言,今复何及?」客曰:「吾彼时虽有言亦不得闻也。 (「吾彼时虽有言亦不得闻也」,「彼」原作「比」,据上句文意改。) 何则?公之子弟亲戚将帅罗列中外,美衣玉食,歌妓舞女,旦夕酣宴,身衣天下至美,口甘天下至味,犹未厌足。提兵者自以为韩、白,谋画者自以为萧、曹,傲然视天下不复有人。当此之时,公深居于内,败一军不知,失一地不闻,纵知亦不问,故沦至今日。」士诚曰:「吾亦甚恨无及,然则今当何如?」客曰:「吾有一策,恐公不能从也。」士诚曰:「不过死尔。」客曰:「使死有益于国家,有利于子孙,死固当。然徒自苦尔。且公不闻陈友谅乎?跨有荆、楚,兵甲百万,与江左之兵战于姑孰, (「与江左之兵战于姑孰」,「孰」原作「苏」,据明朱当■〈氵眄〉国朝典故本、清借月山房汇钞本改。)鏖于鄱阳湖,友谅举火欲烧江左之船,天乃反风而焚之,友谅兵败身丧。何则?天命所在,人力无如之何。且今攻我益急,公恃湖州援,湖州失;嘉兴援,嘉兴失;杭州援,杭州又失。今犹守此尺寸之城,誓以死拒。然窃虑势极患生,猝有变从中起者,公此时欲死不得,生无所归。故吾窃以为莫如顺天之命,自求多福。令一介之使,疾驰金陵,称公所以归义救民之意,公开城门,幅巾待命,不失为万户侯,况尝许以窦融、钱俶之故事耶?且公之地,譬如博者,得人之物而复失之,何损?」士诚俛首沉虑良久,曰:「足下且休,待吾熟思之。」然卒狐疑莫能决也。

他日,士诚复率兵突出胥门索战,锋甚锐,遇春御之,兵小却。士信方在城楼上督战,忽大呼曰:「军士疲矣!且止,且止!」遂鸣金收兵。遇春因乘胜奋击,大破之。追至城下,攻之益急,复筑垒逼其城,自是士诚不复得出矣。士信张幕城上,踞银椅, (「踞银椅」,「踞」原作「据」,据明纪录汇编本、清借月山房汇钞本改。)与参政谢节等会食,左右方进桃,未及尝,忽战礮碎其首而死。潘元绍出战归,见事急,召其妾七人,谓曰:「我受国重寄,脱有不测,宿诫若等宜自引决,毋为人耻。」最少一妾段氏跪即请死,遂入室自缢。六人者,亦皆相继缢死。元绍殓其尸焚之,以骸骨瘗后园。浔阳张羽为七姬权厝志, (「浔阳张羽为七姬权厝志」,原脱「志」字,据明金声玉振集本、明纪录汇编本补。)以表其烈云。

九月,姑苏城围既久,熊天瑞教城中作飞礮以击,多所中伤。城中木石俱尽,至拆祠庙、民居为礮具。达令军中架木若屋状,承以竹芭,军伏其下,载以攻城,矢石不得伤。至是,达督将士破葑门,遇春亦破阊门新寨,遂帅众度桥,进薄城下。其枢密唐杰登城拒战,士诚驻军门内,令参政谢节、周仁立栅以补外城。杰知不敌,投兵降,周仁、徐义、潘元绍及钱参政皆降。晡时,士诚军大溃,诸将遂蚁附登城,城遂破,时八日辛巳也。(「时八日辛巳也」,「日」原作「月」,据明纪录汇编本、清借月山房汇钞本改。)

是日,士诚犹使其副枢刘毅牧余兵尚二三万,亲率之,战于万寿寺东街,复败, (「复败」原作「伤败」,据明朱当■〈氵眄〉国朝典故本、明纪录汇编本改。)毅降。士诚仓惶归,从者仅数骑。初,士诚见兵败,谓其妻刘氏曰:「我败且死矣,若曹何为?」刘氏曰:「君勿忧,妾必不负君。」乃积薪齐云楼下,及城破,驱其群妾侍女登楼,促其自尽,令养子辰保纵火焚之,遂自缢死。士诚独坐室中,左右皆散走。(「左右皆散走」原脱「走」字,据明纪录汇编本、清借月山房汇钞本补。)达遣李伯升至士诚所谕意,时日已暮,士诚距户自经,伯升决户,令降将赵世雄抱解之,气未绝复苏。达又令潘元绍以理晓之,反覆数四,士诚瞑目不言。升出葑门,至舟中,不食。及至龙江,坚卧不肯起。及舁至中书省,相国李善长问之,不语。已而,士诚言不逊,善长怒骂之。太祖欲全其生,竟自经死。赐棺以葬之,年四十七。有二子,皆幼,城将破,其妻刘氏以白金遗乳媪,令负之而逃,不知所终。

初,达与遇春约,城破中分抚定。先集将士申明上意,令各悬小木牌,令曰:「掠民财者死。拆民房者死。离营二十里者死。」及城破,达军其左,遇春军其右,号令严肃,军士莫敢妄动,居民晏然。

初,吴中有十七字市谣,云:「丞相做事业,专用王、蔡、叶。一夜西风来,干鳖。」盖当时用事者有三参军,皆迂阔书生,不知大计,至是卒败,果如市谣云。凡获其官属平章李行素、徐义, (「凡获其官属平章李行素徐义」,原脱「平章」二字,据明太祖实录卷二五吴元年九月辛巳条补。 ) 左丞饶介,右丞潘元绍,参政马玉麟、谢节、王原恭、董绶、陈恭,同佥高礼, (「同佥高礼」,原作「同金高孔」,据明金声玉振集本、明纪录汇编本改。) 内使陈基及诸将校,杭、湖、嘉兴、松江等府官吏、家属及外郡流寓之人,凡二十余万,并元宗室神保大王、黑汉等皆送建康。(「并元宗室神保大王黑汉等皆送建康」,「送」原作「来」,据明金声玉振集本、明纪录汇编本改。) 熊天瑞伏诛。先时,有单大舍者,为扬州青军单居仁之子,领兵守宜兴,亦叛投士诚。太祖令居仁招之,不来。及是生擒至,太祖命居仁自处。居仁曰:「此不忠不孝之人,当碎其肉!」亦诛之。始改平江路为苏州府,以何质知府事。太祖以城始克,虑通州惊溃, (「虑通州惊溃」,「州」原作「判」,据明朱当■〈氵眄〉国朝典故本、明纪录汇编本改。) 命泰州指挥孙兴祖往取之。(「命泰州指挥孙兴祖往取之」,原脱「祖」字,据明太祖实录卷二五吴元年九月乙酉条补。) 比至,而达兵已至。其守将张右丞,即士诚从子,所谓「火眼张」者,先以城降。已而,无锡莫天佑亦以城降。初,天佑附士诚,达屡遣使谕降,俱被杀。至是,胡廷瑞等攻其城,州人张翼知事急,说使降之。于是吴地悉平。

师还,论功行赏,封李善长为宣国公,徐达信国公,遇春鄂国公。达彩段表里十一疋,遇春十疋,胡廷瑞、冯宗异各九疋, (「胡廷瑞冯宗异各九疋」,「异」原作「国」,据明纪录汇编本、清借月山房汇钞本改。)汤和、曹良臣各八疋,廖永忠、华高、康茂才各七疋,薛显、赵庸、张兴祖、梅思祖各六疋,指挥人五疋,千户人四疋,百户人三疋,军人米一石、盐十斤。太祖仍谕诸将曰:「自兵兴以来,天下豪杰纷起。予将兵渡江,赖上天之灵,将士之力,拓地开疆,削平敌国。如陈友谅兵众地大,已先摧灭;张士诚兵强积富,今亦就擒。非尔将士用命,何以致此?今论功行赏,以报尔勋。如王国等,没于王事而不得预,吾甚惜之。自古帝王,多以征战而得天下,皆有名世之将以佐辅之。尔等今日之功,亦何忝于古之名将乎?但从军在外与经营布置在内者,任虽不同,其劳则一。冯宗异留守京城,军府之事独任其劳,亦宜受赏。然江南既平,当北定中原,以一天下。无狃于暂安而忘永逸,无安于近功而昧远图,大业垂成,更须努力。」达等顿首曰:「臣等叨承主上成算,幸获成功,敢不尽心,以图尺寸。」

明日,达等入谢。太祖语之曰:「公等还第,置酒为乐否?」对曰:「荷主上恩德,皆置酒相庆。」太祖曰:「吾宁不欲置酒与诸将为一日之欢,但中原未平,非宴安之时。公等不见张氏所为乎?终日相与酣歌逸乐,今竟何如?宜深戒之。」

后,太祖视朝戟门,召浙西来归诸将谕之曰:「汝等旧事张氏,为将领兵,计穷势屈,始降于我。吾待以厚恩,列于将校,汝等知其然乎?吾明告汝等。吾所用诸将,多濠、泗、汝、颍、寿春、定远诸州之人,勤苦俭约,不知奢侈,非比浙江富庶,躭于逸乐。汝等亦非素富贵之家,一旦为将握兵,多取子女玉帛,非礼纵横。今既归于我,当革去旧习,如吾濠、泗诸将,庶可以保爵位。汝等诚能尽心效职,从大军除暴平乱,使大业早定,非特已受富贵,亦得以世享其福。若肆志一时,虽暂得快乐,旋复丧败,何得为其富贵乎!此皆汝等所亲见者,不可不戒也。」诸将皆顿首,受命而退。

史官曰:张氏据吴建国,偃然自王,其势若甚易者,何哉?盖当四方扰攘,民心皇皇, (「民心皇皇」,「民心」下原衍「之」,据明金声玉振集本、明纪录汇编本删。)无所依归,有能保障之者,亦可得以苟安也。惟当时主以游谈之人, (「惟当时主以游谈之人」,原脱「主」字,据明金声玉振集本、明纪录汇编本补。)济之以脆輭之卒,上下逸豫,遂忘远图。终焉以天兵一临,兽伏鸟散,三吴故疆,竟归真主。使张氏如钱俶之见几待命,不劳血战,亦足以庇其子孙,何至国蹙城破,身为俘囚,如刘鋹耶!虽然,倔强激烈,负气而死,其弟兄妻子亦不受辱,较之李重光之柔懦则过之矣。故尝以所闻故老之语,及士大夫所记,参以史书所载,为录以藏之, (「为录以藏之」,原句上衍「以」字,据明纪录汇编本、清借月山房汇钞本删。)后世必有考焉。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七十三 令狐张康李刘田王牛史·欧阳修
  卷六·张预
  1923──中華民國十二年癸亥·郭廷以
  第六十一回 议和议战朝局纷争 误国误家京城失守·蔡东藩
  唐鉴卷十八·范祖禹
  元明事类钞卷三·姚之骃
  大事记续编卷二十二·王祎
  名山藏卷之七十二·何乔远
  卷之二百五十五·佚名
  皇王大纪卷三·胡宏
  第十六册 崇德元年六月·佚名
  一三八、接子考·钱穆
  卷二百四十七·佚名
  卷二十七·佚名
  七 地质科科长——地质研究所——北大地质系·胡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贾逸祖·唐圭璋

      逸祖字元放,邯郸(今河北省)人。好古博学,尝应宏词科,官兴化令。   朝中措   青山隐隐水斜斜。修竹两三家。又是水寒山瘦,依然行客遍天涯。   天教流落,东西南北,不恨年华。只恨夜来风雨,投明月、老却梅花。同治铅山

  • 卷五·杜文澜

    卷五贺圣调叶淸臣词前结、三分春色、二分愁闷、一分风雨三句、按花庵词选、闷字作更、为上七下五句法、后结三句、候字作再、句法与前同、双溪&M046877;朱敦儒词、稍下相偎句、词谱作相偎稍下锦

  • 跋·陆游

    跋 先君太史晩自号曰放翁绍兴辛巳间及事高宗皇帝累迁枢密院编修官孝宗皇帝嗣位之初召对便殿赐进士第时始置编类太上皇帝圣政所妙东时髦先君首预其选擢捡讨官久之以忤贵幸自免去五爲州别驾西泝僰道乐其风土有终焉之志

  • 卷二百三十九·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三十九 明 曹学佺 编 元诗九 吴澄 送杨志行赴闽海照磨效其体 负疴出京华息担憇江介邂逅玉雪姿乘堎尘嚣外嘉名昔屡闻良觌今一快谈谐每欣豫晨夕数期会藉

  • 竹斋诗集巻三·裘万顷

    宋 裘万顷 撰五言絶句善利阁次伯仁所题赵子良画四首箜篌君乡来分明记江树想君诗成时梦作白鸥去平生交防间吾帻葢屡岸区区稻粱谋君亦逐鸿雁风檐手君诗心迹已清絶何当更长吟坐对澄江雪扁舟两渔翁清唱发日暮安得如鸱夷

  • 卷二·辛文房

      ○包融   融,延陵人。开元间仕历大理司直。与参军殷遥、孟浩然交厚。工为诗。二子何、佶,纵声雅道,齐名当时,号"三包"。有诗一卷,行世。夫人之于学,苦心难;既苦心,成业难;成业者获名不朽,兼父子兄弟间尤难。历观唐人,父子

  • ●卷二·佚名

    ○毓贤戕教记已革山西巡抚毓贤,奉旨正法,定于正月初,六日行刑。其种种恶迹,罪应当诛,恐吾人犹未周知,爰将太原传司铎信函节为抄录,俾知毓贤罪有应得,并非朝廷法纲过严也。来函云:敝处于光绪二十六年,五月间,谣言四起,六月初乃大乱

  • 卷之八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瓴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庾季才传·李延寿

    庾秀才字叔弈,新野人。八世祖庾滔,随晋元帝过江,官至散骑常侍,封为遂昌侯,于是在南郡江陵县安家。祖父庾诜,《南史》中有传记。父亲庾曼倩,为光禄卿。  庾季才幼时聪慧出人,八岁诵读《尚书》,十二岁通晓《易》,喜欢推算天象,居

  • 耿南仲传·脱脱

    耿南仲,开封人。与余深同年考中进士,历任提举两浙常平,徙官河北西路,改任转运判官、提点广东南路及夔州路刑狱、荆湖江西两路转运副使,入京任户部员外郎、辟雍司业,因事被罢贬为知衢州。政和二年(1112),以礼部员外郎身份任太

  • 卷七十七、假饰立宪及组织贵族内阁·黄鸿寿

    末帝宣统元年,春二月,降谕宣示朝廷一定实行预备立宪。先是,光绪三十二年宣示立宪,以九年为之预备。数年以来,政府不职,百事堕废,筹备之事,有名无实。至是,以帝初立改元,欲一新图人之耳目,故为无聊之颁布,以自文饰。 夏五月,命陕甘

  • 法门·李叔同

    新集受三皈五戒八戒法式凡例一、五戒八戒,当分属于小乘;然欲秉受戒品,应发大菩提心。未可独善一身,偏趣寂灭;虽开遮持犯,不异声闻。而发心起行,宜同大士。清信之侣,幸其自勉!二、皈戒功德,经论广赞。泛言果报,局在人天;故须勤修净

  • 先觉宗乘卷二·圆信

    径山语风老人 圆信 较定无地地主人 郭凝之 汇编唐甘贽行者(嗣法南泉顺)池州甘贽行者。一日入南泉设斋。黄檗为首座。行者请施财。黄檗曰。财法二施。等无差别。甘曰。恁么道。争消得某甲嚫。便将出去。须臾复入曰

  • 春琴抄·谷崎润一郎

    日本著名中篇小说。谷崎润一郎著。作者试图在作品中表现为了美物、爱者甘愿忍受痛苦的精神,创造一个由于“美”痛苦变欢悦的世界。在作品中,作者使用传记记述、知情人的谈话及实地考证等方式,造成故事的真实感。特别

  • 琉球国志略·周煌

    域外地理。清周煌辑。十六卷。 煌, 乾隆进士。官翰林院侍讲。乾隆二十二年(1757)成书。约十一万字。首卷载御书三、诏敕六、谕祭文七。绘图有星野、琉球全图、国都、先王庙、册封中山王、针路等十二图。正文分星野、国

  • 公门果报录·宋楚望

    颜光衷曰。古云公门中好修行。何也。夫公门常常比较。时时刑罚。其间贫而负累。冤而获罪。愚而被欺。弱而受制。呼天控地。无可告诉。惟公门人下接民隐。上通官情。艰苦孤危之时。扶持一分。胜他人方便十分。宽假一次

  • 八宅明镜·杨筠松

    《八宅明镜》作者是唐代杨筠松,撰者是清代箬冠道人。该书是一部专论阳宅的堪舆名著。“八宅派”起源于唐朝,盛行于宋朝,在阳宅堪舆中独占鳌头,被尊为风水堪舆的正宗。中国古代有众多的风水流派,八宅派之所以能够独领风骚,主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幽赞·窥基

    凡二卷。略称心经幽赞。唐代窥基撰。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三册。本书乃般若心经最早之注疏,全书系依法相唯识之义旨而随文解释心经之内容。初引解深密经之三时教判,与辩中边论辩相品之颂以赞中道之义,次则释经题,并拈出五种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