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太宗文皇帝圣训

全称《大清太宗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圣训》。康熙朝官修。清世祖福临敕编,清圣祖玄烨续编,共6卷,3万余字。有《四库全书》本及 《十朝圣训》本行世。顺治年间开始纂修,至康熙二十六年(1687)完成。汇辑了皇太极治国的各种言论,分类编排。全书共111条,分为23类,包括论治道、训诸王、训群臣、谦德、宽仁、智略、求贤、求言、辑人心、恤民、劝农、兴文教、训将、励将士、怀远人、训诸藩、恤隆、招降、恤旧劳、敦睦、节俭、谨嗜好、禁异端等类目。是研究皇太极生平和思想的珍贵史料。乾隆四年(1739),与清太祖圣训同时刊布,清末也出现了多种翻刻本。

《太宗文皇帝圣训》全部章节目录

(1)太宗文皇帝圣训序
(2)太宗文皇帝圣训序
(3)目录
(4)卷一
(5)卷二
(6)卷三
(7)卷四
(8)卷五
(9)卷六

猜你喜欢
  晋书·房玄龄
  别本十六国春秋·崔鸿
  国朝献征录·焦竑
  明太宗宝训·杨士奇
  朝鲜纪事·倪谦
  国初事迹·刘辰
  宋史全文·佚名
  中日兵事本末·罗惇曧
  辽方镇年表·吴廷燮
  萧常续后汉书·萧常
  满文老档·佚名
  御制评鉴阐要·乾隆
  寂寞烟花梦一朵·陆小曼
  土官底簿·佚名
  刘道荟晋起居注·黄奭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四·唐圭璋

    秦 观(八首)   望海潮  梅英疏淡,冰澌溶泄,东风暗换年华。金谷俊游,铜驼巷陌,新晴细履平沙。长记误随车。正絮翻蝶舞,芳思交加。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  西园夜饮鸣笳。有华灯碍月,飞盖妨花。兰苑未空,行人渐老,重来

  • 巻二十七·李攀龙

    钦定四库全书古今诗删卷二十七明 李攀龙 编明五言律诗紫骝马【李先芳】沙苑紫骅骝雕鞯锦络头千金能一顾万里为防秋防跋飞尘下骖驔汗血流天闲十二种谁解取封侯刘生【李先芳】谈兵羞燕颔负气捋虬须朝弹上林雀夜醉酒家

  • 卷一百六十六·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六十六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四十三 洪适 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南北各倦游昔人重离别一日嗟三秋如何三秋暮相见尚悠悠方寸正纡轸何以写我忧仰瞻衡汉移俯

  • 卷二百六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二百六十三严维严维字正文越州山阴人至德二载进士擢辞藻宏丽科调诸暨尉辟河南幕府终秘书省校书郎与刘长卿善诗一卷酬耿拾遗题赠掩扉常自静驿吏忽传呼水巷惊驯鸟藜床起病躯顾身悲欲老戒子力为

  • 第九十六回 任大使专工取媚 订合同屡次贷金·蔡东藩

      却说南方独立军队,本推伍廷芳、陆荣廷、唐继尧、林葆怿、刘显世、谭浩明等为领袖,与北方争论不休,至用武力相待。及闻中日有军事协定的密约,唯恐段祺瑞借口边防,借着日本军人,来图南方,所以电致中央,详叩约章内容;政府置

  • 通鉴胡注举正·陈景云

    史记田横入海居岛中张守节正义曰海州东海县有岛山去岸八十里杜佑通典云海州东海县田横所保郁洲亦曰郁洲汉赣榆县是唐人皆以横所居海岛在海州胡氏注既引史记正义之文又曰北史杨愔避谗东入田横岛是岛以横居之得名且并以

  • 卷之一百八十六·佚名

    洪武二十年冬十月戊申朔飨太庙○封后军都督府都督佥事朱寿为舳舻侯右军都督府都督佥事张赫为航海侯赐诰券其诰文略曰咨尔寿从朕开国多著勋劳今已年高屡涉风涛之险服勤漕运以给辽海之军既懋厥功必加崇劝今特封尔寿为开

  • 元和、元鉴传·李延寿

    元和是元平原的长子,字善意,承袭父亲的王爵。起初,元和聘乙氏公主的女儿为妻,生下儿子显。他和妻子感情不好,但因为乙氏公主的缘故,没有办法遣送回去。他因此很生气,便到佛寺中落发为僧。他既然不爱妻子,也就舍去自己的儿子显

  • 晋纪三 世祖武皇帝中太康元年(庚子、280)·司马光

    晋纪三 晋武帝太庚元年(庚子,公元280年) [1]春,正月,吴大赦。 [1]春季,正月,吴国实行大赦。 [2]杜预向江陵,王浑出横江,攻吴镇、戌,所向皆克。二月,戊午,王浚、唐彬击破丹阳监盛纪。吴人于江碛要害之处,并以铁锁横截之;又作铁锥,长丈

  • 174.朋党的争吵·林汉达

    在宦官专权的日子里,朝廷官员中,反对宦官的,大都遭到排挤打击。一些依附宦官的朝官,又分成两个派别。两派官员互相倾轧,争吵不休,一直闹了四十年,历史上把这种争吵叫做“朋党之争”。这场争吵还是在唐宪宗在位时候开始的。有

  • 卷八 汤诰第三·孔颖达

    汤既黜夏命,黜,退也,退其王命。复归于亳,作《汤诰》。汤诰以伐桀大义告天下。[疏]“汤既”至“汤诰”○正义曰:汤既黜夏王之命,复归于亳,以伐桀大义诰示天下。史录其事,作《汤诰》。仲虺在路作诰,此至亳乃作,故次《仲虺》之下。

  • 四代第六十九·戴德

    公曰:“四代之政刑,论其明者,可以为法乎?”子曰:“何哉?四代之政刑,皆可法也。”公曰:“以我行之,其可乎?”子曰:“否,不可。臣愿君之立知而以观闻也,四代之政刑,君若用之,则缓急将有所不节;不节,君将约之;约之,卒将弃法;弃法,是无以为国家

  • 第15章·老子

    【原文】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1)。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2):豫兮其若冬涉川,犹兮其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浑兮其若浊,旷兮其若谷(3)。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

  • 卷上·佚名

    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国鹞山中。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俱。时摩竭国王。号名阿阇世。与越祇国不相得。欲往伐之。自与群臣共议。越祇国富。人民炽盛。多出珍宝。不首伏於我。宁可起兵伐其国。国有贤公。公名雨舍。雨舍公者,逝

  • 荆楚臣重对玉梳记·贾仲明

    明杂剧剧本。简名《玉梳记》或《对玉梳》。贾仲明撰。旦本。叙松江府上厅行首顾玉香与扬州秀才荆楚臣相厚。楚臣金尽囊空,被鸨母赶出家门。有贾客柳茂英以20车棉花遣鸨母,但求与玉香一夕之欢。玉香不从,使人找回楚臣,赠以

  • 佛说维摩诘经·佚名

    大乘佛教经典。全称 《维摩诘所说经》,又称 《不可思议解脱经》。维摩诘是佛教菩萨名,原是古印度毗耶离城的大乘居士,非常富有,精通佛法。据说,他有一天生病,释迦牟尼派弟子文殊师利前去问候,他便借此机会与文殊师利

  • 坚固女经·佚名

    全一卷。又称牢固女经。隋代那连提耶舍(517~589)译于开皇二年(582)。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内容引述坚固女优婆夷为不断绝佛种与一切智种,并为利益一切众生,乃发无上菩提心愿,而非为无始无际流转生死之恐怖;故经中基于大乘之立

  • 阿育王传·佚名

    凡七卷。西晋安法钦译。收于大正藏第五十册。本书记述阿育王之事迹及摩诃迦叶、优波鞠多等之因缘。共有十一品:(一)本施土缘,(二)阿育王本缘传,(三) 阿恕伽王弟本缘,(四)驹那罗本缘,(五)半庵罗果因缘,(六)优波鞠多因缘,(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