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东西均

明清之际方以智的主要著作。1652年完成初稿,次年加以订正。全书正文二十六篇(含一篇附文),加《东西均开章》和《东西均记》,凡二十八篇。原仅存抄本,由中华书局1962年校点、整理出版,并附有方以智《象环寤记》一篇。书中反映了方氏哲学上由气本论向心本论的转变,充分发挥了一分为二和合二而一的思想,接受了佛教虚无、相对主义理论。伦理学上坚持人性本善,指出人性之善是“无善无恶”的至善。认为“有先天之善、恶,有后天之善、恶;有未生前之善、恶,有已生后之善、恶”(《颠倒》)。强调善恶的标准和区别都是相对的,不可截然分析,“善中有恶,恶中有善”(《公符》),恶是善的补充和作用。绝对的善则超越这种善恶对待,“有善、恶对待之善,有不落善、恶之善”(《反因》),只有使对待之善恶相因相泯,才能在对善恶的超越中求得绝对至善。“无善无恶乃至善也,有善可为,即兼恶德矣”(《颠倒》),表现出明显的善恶相对主义倾向。主性善情恶,以善在恶中论证性在情中,理在欲中,“性善,情恶,无意为之则善,有意为之则恶”(《公符》)。把心性区分为公心、独心,公性、独性。公心是“先天之心寓于独心者也”,“公性则无始之性”。倡导“各安生理”,提出“自食其力”的道德原则,认为维持生命之食是道德的基本点,只有依靠自己的力量获得生活资料,才符合道德的起码要求。(《食力》)在生死观上,主张“不虚生,不浪死”(《无如何》),要求人们无心于生死,“生死自生死,可出可入”,“不浪死虚生以负天地”(《生死格》)。但并不否定封建纲常伦理,对传统名教叛逆者李贽大加贬抑,指斥他是“官不称意”,于是“颠倒其说以快意,一切不顾”,“遂为坏名教、乱天下之渠魁”(《名教》)。反映了方以智维护传统纲常名教的道德立场。

《东西均》全部章节目录

(1)东西均开章
(2)东西均记
(3)扩信
(4)三征(统泯随,交轮几)
(5)尽心(尽,从聿从火从皿)
(6)反因
(7)公符
(8)颠倒
(9)生死格
(10)奇庸
(11)全偏
(12)神迹
(13)译诸名
(14)道艺
(15)不立文字
(16)张弛
(17)象数
(18)所以
(19)容遁
(20)食力
(21)名教
(22)疑信
(23)疑何疑
(24)源流
(25)无如何
(26)兹燚黈
(27)消息

猜你喜欢
  孝经·佚名
  东西均·方以智
  絜斋毛诗经筵讲义·袁燮
  中论·徐干
  焚书·李贽
  仁学·谭嗣同
  二程粹言·杨时
  竹窗随笔·祩宏
  四书劄记·杨名时
  四书留书·章世纯
  大学中庸集说启蒙·景星
  乡党图考·江永
  癸巳孟子说·张栻
  习斋四存编·颜元
  牧鉴·杨昱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499 ·佚名

    张栻 张子囦携二子西归求予诗为赋此以致乡党之义 穷冬泝荆江,风急波涛怒。 张君一叶舟,追逐任掀舞。 时从古岸边,颇得班荆语。 君家岷山下,须眉挟风雨。 万里生橐归,问君自何苦。 两儿才过膝,

  • 名山藏卷之四十七·何乔远

    晋江何乔远譔舆地记二◆舆地记二北京○北京北京古幽蓟之地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辽金元夷狄也称帝建都不足当形胜成祖分藩于此既即位以为京师曰北京城则京城皇城坛庙则天地坛朝日坛夕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三·佚名

    正德二年十二月庚午朔 上亲视郊牲○升镇守密云等处右参将都指挥佥事吴玉为署都督佥事充总兵官镇守蓟州汞平山海等处地方以分守万全右卫左参将都指挥使孙成充副总兵分守辽阳等处地方○辛未赐周府河阴康简王庶第二子镇

  • 雍正实录卷之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兼  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

  • 一二五五 谕内阁将四库馆纂校议叙各员着该部核议具奏·佚名

    一二五五 谕内阁将四库馆纂校议叙各员着该部核议具奏乾隆五十二年十月十五日乾隆五十二年十月十五日内阁奉上谕:据御史莫瞻菉所奏此次详校三阁书册,签出错谬甚多,请将四库馆纂校议叙应升各员,概行注销,其已经升用之员,分别

  • 二五一 暂护贵州巡抚韦谦恒奏遵旨查办应禁书籍折·佚名

    二五一 暂护贵州巡抚韦谦恒奏遵旨查办应禁书籍折乾隆四十年三月十九日暂护贵州巡抚印务 布政使臣韦谦恒跪奏,为遵旨查办应禁书籍,恭折覆奏事。乾隆四十年二月二十五日承准大学士舒赫德、于敏中字寄内开,乾隆三十九年十

  • 卷一百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一百十二营建志一谨案易大传曰上古穴居而野处後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是营建亦帝王之大政利用之所必资也大雅笃公刘诗记公刘之剏业其五章曰度其夕阳豳居允荒其六章曰

  • 卷第十八·太安万侣

    日本書紀卷第十八 廣國押武金日天皇 安閑天皇 武小廣國押盾天皇 宣化天皇廣國押武金日天皇 安閑天皇 勾大兄廣國押武金日天皇。男大迹天皇長子也。母曰目子媛。是天皇爲人墻宇凝峻不可得窺。桓桓寛大。有人君之

  • 定公卷二十六(起六年尽十五年)·何休

    六年,春,王正月,癸亥,郑游?帅师灭许,以许男斯归。二月,公侵郑。(月者,内有︹臣之雠,不能讨,而外结怨,故危之。)公至自侵郑。夏,季孙斯、仲孙何忌如晋。秋,晋人执宋行人乐祁犁。冬,城中城。季孙斯、仲孙忌帅师围运。此仲孙何忌也,曷为谓

  • 言毒篇第六十六·王充

    或问曰:“天地之间,万物之性,含血之虫,有蝮、蛇、蜂、虿,咸怀毒螫,犯中人身,〔谓〕获疾痛,当时不救,流遍一身;草木之中,有巴豆、野葛,食之凑懑,颇多杀人。不知此物,禀何气于天?万物之生,皆禀元气,元气之中,有毒螫乎?”曰:夫毒,太阳之热气也

  • 乐庵语録卷一·龚昱

      宋 龚昱 编  先生曰宣和庚子嵗某以舎选贡京师入辟雝肄业率性斋同舎生赵孝孙仲修者洛人伊川先生髙弟赵顔子之子也于某有十年之长辛丑春同试南宫仲修中优选而某被黜落仲修勉之曰公盛年一跌庸何伤姑归读书可也且

  • 卷五·陈启源

    钦定四库全书毛诗稽古编卷五吴江陈启源撰王【变风】黍离集传曰黍苗似芦高丈余穗黒色实圜重案此乃今之芦粟【辨详总诂】非黍也陶贞白已有黍苗似芦粒亦大之语晦庵殆祖其说乎今北土自有黍其苗似茅高可二尺余一茎数穗穗散

  • 书蔡氏传旁通卷二·陈师凯

    元 陈师凯 撰禹贡夏后氏五十而贡贡者较数嵗之中以为常朱子云夏时一夫受田五十亩而每夫计其五亩之入以为贡禹别九州非用其私智天文地理区域各定故星土之法则有九野周礼保章氏云以星土辨九州之地所封封域皆有分星以观

  • 卷十二·敖继公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仪礼集说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集説卷十二    元 敖继公 撰士丧礼第十二注曰丧于五礼属凶继公谓此与下篇言士之子为父丧自始死以至既葬之礼士丧礼死于适室幠用敛衾【适丁厯反幠火呉反敛力艶

  • 学蔀通辨卷之三·陈建

    前编下此卷所载着朱陆晚年冰炭之甚而象山既殁之后朱子所以排之者尤明也丁未淳熙十四年朱子五十八岁陆子四十九岁五月朱子答陆子书云税驾已久诸况益佳学徒四来所以及人者在此而不在彼矣区区所忧一种轻为高论妄生内外精

  • 道与命·钱穆

    万物何从来,于是有上帝。死生无常,于是有灵魂。万物变幻不实,于是在现象之后有本体。此三种见解,不晓得侵入了几广的思想界,又不知发生了几多的影响。但上帝吧!灵魂吧!本体吧!究竟还是绝难证验。于是有人要求摆脱此三种见解,而

  • 忉利天宫神通·佚名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忉利天,为母说法。  尔时十方无量世界,不可说不可说一切诸佛,及大菩萨摩诃萨,皆来集会。赞叹释迦牟尼佛,能于五浊恶世,现不可思议大智慧神通之力,调伏刚强众生,知苦乐法,各遣侍者,问讯世尊。  是时,如

  •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四·佚名

    大唐三藏沙门义净奉 制译  最净地陀罗尼品第六  尔时。师子相无碍光焰菩萨。与无量亿众。从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顶礼佛足。以种种花香宝幢幡盖。而供养已白佛言。世尊。以几因缘。得菩提心。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