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中论

儒学类著作。东汉徐幹著。今本二卷,共二十篇。《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皆云六卷。陈振声《直斋书录解题》、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并作二卷,与今本合。北宋曾巩在《校书序》中指出:“始见馆阁及世所有徐幹《中论》二十篇,以谓尽于此;及观《贞观政要》,怪太宗称尝见幹《中论·复三年丧篇》,而今书此篇缺;因考之《魏志》,见文帝称幹著《中论》二十余篇,于是知馆阁及世所有幹《中论》二十篇者非全书也。”书中提出:“大义为先,物名为后”的命题,反对当时“鄙儒”之“矜于诂训,摘其章句,而不能统其大义之所极”(《中论·治学》)。故其内容主要是阐明儒家经义。魏文帝曹丕称其成一家之义,足传于后。有《四部丛刊》本、《双鉴楼》本及《四库全书》本。

《中论》全部章节目录

(1)簡介
(2)漢無名氏徐幹《中論》序
(3)宋曾鞏徐幹《中論》目録序
(4)明杜思刻徐幹《中論》序
(5)徐幹《中論》目錄
(6)治學第一
(7)法象第二
(8)脩本第三
(9)虚道第四
(10)貴驗第五
(11)貴言第六
(12)藝紀第七
(13)覈辯第八
(14)智行第九
(15)爵禄第十
(16)考僞第十一
(17)譴交第十二
(18)暦數第十三
(19)夭壽第十四
(20)務本第十五
(21)審大臣第十六
(22)愼所從第十七
(23)亡國第十八
(24)賞罰第十九
(25)民數第二十
(26)復三年喪第二十一
(27)制役第二十二

猜你喜欢
  尔雅·佚名
  春秋谷梁传·谷梁赤
  大学章句·朱熹
  孔丛子·孔鲋
  尹文子·尹文
  说苑·刘向
  周礼·佚名
  二程外书·朱熹
  曾子全书·汪晫
  问辨录·高拱
  象山语要·陆九渊
  四书管窥·史伯璿
  四书劄记·杨名时
  四书大全·胡广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十·朱彝尊

    钦定四库全书明诗综卷十翰林院检讨朱彞尊编杨 基【四十九首】基字孟载其先蜀人居于吴为饶介客吴平安置临濠复徙河南旣而放归起知荥阳县谪钟离用荐为江西行省幕官坐罪落职居句曲山中久之起奉使湖南广右召还授兵部员外

  • 卷二十六·徐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录卷二十六杜甫【三】古体诗【三】水阁朝霁奉简严云安东城抱春岑江阁邻石面崔嵬晨云白朝旭射芳甸雨槛卧花丛风床展书卷钩帘宿鹭起丸药流鸎啭呼婢取酒壶续儿诵文选晩交严明府矧此数相见三韵三篇

  • 原诗跋(据昭代丛书)·叶燮

    自有诗以来,求其尽一代之人,取古人之诗之气体声辞篇章字句,节节摩仿而不容纤毫自致其性情,盖未有如前明者。国初诸老,尚多沿袭。独横山起而力破之,作原诗内外篇,尽扫古今盛衰正变之肤说,而极论不可明言之理与不可明言之情与事

  • 读礼通考卷四十三·徐乾学

    丧仪节六大敛仪礼士丧礼厥明灭燎陈衣于房南领西上綪绞紟衾二君襚祭服散衣庶襚凡三十称紟不在算不必尽用【注紟单被也衾二者始死敛衾今又复制也小敛衣数自天子达大敛则异矣 疏紟不在算者以其不成称故不在数内】【敖继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三十四·佚名

    万历三十五年六月壬辰朔礼部左侍郎李廷机辞任 上谕廷机卿清修直谅兼有讲筵典礼之劳朕所素知兹特简用宜即出办事不允所辞○甲午总督狭西李汶告病许之○湖广黄州府蕲州黄冈黄梅罗田等处蛟起漂没人家武昌承天郧阳岳州常

  • 李贺传·刘昫

    李贺,字长吉,是皇族郑王的后代。他父亲叫李晋肃,他因为音讳不去应进士考试,韩愈为这写了《讳辨》,但他终于没去应考。他才思灵敏快速,尤其擅长写诗歌。他的构思风格像高山陡崖,千丈耸立,当时文人追随效法他,没有能近似的。他填

  • 武灵王平昼闲居·佚名

    【提要】 “胡服骑射”,赵武灵王在赵国改穿胡服,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著名事件。作为君主,为了拓展疆土、富国强兵,他力排众议、勇于革新、不为旧制和保守势力所束缚,对国家民众的服饰和思维进行了革命性的改变。他具备了

  • 书録卷上·董史

    (宋)董更 撰艺祖皇帝国朝会要云宣和四年三月上亲出建隆真迹诗翰数幅于是羣臣始识艺祖书太祖皇帝秘阁刻祖宗御书十卷第一卷刻太祖书天下一统四大字臣岳珂宝真斋法书赞载太祖真迹处分手札楷书□行云王浦魏仁溥只今来学士

  • 孟春纪第一·吕不韦

    孟春一曰:孟春之月,日在营室,昏参中,旦尾中。其日甲乙,其帝太皞,其神句芒,其虫鳞,其音角,律中太蔟,其数八,其味酸,其臭膻,其祀户,祭先脾。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獭祭鱼,候雁北。天子居青阳左个,乘鸾辂,驾苍龙,载青旗,衣青衣,服青玉,食麦与

  • 提要·江永

    【臣】等谨案近思录集注十四卷国朝江永撰永有周礼疑义举要已著录案朱子年谱近思录成于淳熙二年其后又数经删补然各卷之中惟以所引之书为先后而不及标立篇名至淳祐间叶采纂为集解表进于朝虽阐发不免少畧尚无所窜乱于其

  • 艺增篇第二七·王充

    【题解】作者在本篇中,举出儒家经典六艺中歪曲历史,夸大事实的例子,进行驳斥,故称之为“艺增”。王充从《诗经》、《尚书》、《周易》、《论语》中举出八个事例,指出社会上一般人“增过其实”、“失实离本

  • 卷二十五 士虞礼第十四·李如圭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仪礼集释钦定四库全书仪礼集释卷二十五  宋 李如圭 撰士虞礼第十四郑目録云虞犹安也【案今注疏本脱犹字】士葬其父母迎精而反日中而祭之于殡宫以安之之礼【案今注疏本脱之礼二字】虞于五礼属

  • 卷八·曾国藩

    卷八祸福篇“祸者福所依,福者祸所伏”。趋福避祸乃人伦之常。曾国藩说:“人生福境祸区,皆念想造成”,“念头稍异,境界顿殊”。他总结出“骗、暗、诡”乃取祸之三端,而“诚、明、仁”乃避祸之三招。“鸿福齐天”固然美好,然而

  • 卷六十八·道世

    △业因灾第七十八(此有五部)▲述意部第一夫涉其流者,则澄爱河而清五浊;失其宗者,则震邪山而起三障。静言兹理,岂虚也哉!是知善由信发,恶由邪开。所以一念之恶,能开五不善门;一念之善,能除累劫之殃。是故善须雕琢自勉,可有心师之训

  • 序·函昰

    天然是禅师语录序昔者宣圣振铎于东方。释尊授衣于西土。一则意尽象中。一则心传教外。其皇皇焉牖世觉民之心固异致而同归也。自儒术既衰。微言遂绝。缙绅缝掖之辈高者攻于经学。卑者溺于文词。而圣贤尽性知命之旨无复

  • 古易考原·梅鷟

    三卷。明梅鷟撰。梅鷟为安徽旌德人,正德八年(1513)中举,官南京国子监助教,后迁至盐课司提举。为学善于辨伪,力攻《古文尚书》,撰有《尚书志异》、《周易积莹》等。该书认为《连山》、《归藏》、《周易》皆本伏羲,故为此以考

  • 北斗七元金玄羽章·佚名

    北斗七元金玄羽章。撰人不详,约出於宋代。内载北斗七元星君玄章,据称乃汉明帝於终南山遇北斗七真所授。附录符咒、诵经诀、二使者说等。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本章与阴帙《北斗七元金玄羽章》同名,

  • 樊山政书·樊增祥

    清樊增祥著,樊的门生夏午诒辑刊,共20卷。作者樊增祥号樊山,清末光绪宣统两朝历任陕西渭南知县,陕西按察使,江宁布政使著职。此书收辑了作者自光绪二十七年至宣统二年间,有关公牍、批判著文稿,其中包括较多的地方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