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无如何

鬼神者,心也。神气出入,生生而灵,灵其所灵,往而中阴;因体物之鬼神,而有作怪之鬼神。形不灵而气灵,语不灵而声灵,觉不灵而梦灵,生不灵而死灵。媱化妇,暴化虎,士瑀之虺,伯时之马也,令升之征狐鼠也,公明之言五酉也,淮南之言狡濡娆漠也,关尹之言豆鬼画门也,谭子之言巫魍孕怪也;皆心之所变、纯气之所为也。拘拘不信此者,未达耳。伏蛰而旋其气、息其神者,仙矣;际断而化其气、忍其神者,定矣。然气有时散,阴终归阳,其久暂也,五十步与百步耳。守尸何为?鬼窟何为?吾又不欲犀玩牙雷,知其灵之所去。适来时也,适去顺也,自销镕其宝镜,不跃冶于轮回。间往间来,即无往来;与天地寓,即出天地。即无论轻清者上,足别构一天地乎,既以夭寿不二矣,鬼神无如我何?鬼神无如我何,则我何必以生前死后各各不相知之知、可以逍遥置之者,顾乃为沄沄营营所絷哉!知之不惑,知乌可已?故圣人原始反终,通昼夜知其故,而教人以知生者毕之。庄子外生死,惟以善吾生乃所以善吾死。则学者于人间世,欲无忝所生,不负天地,独在从本心不愧怍而已。不虚生,不浪死,不学又何为哉?弦歌则弦歌,删述则删述,不厌不倦,优哉游哉!

生之不能不衣食也,明矣。“有生黬也”;黬皆事也,事皆衣食之类也,忌之则衣食累矣。终日衣而无一丝,终日食而无一粟,则其累何忌?优游者曰:事苟不得罪于天地,皆可为也。为而无为,有而无有,事事无事矣,不必倚杖《华严》,以为吻也。人谓如是而后专家,专家乃精;如是而后无上,无上乃尊;如是而后壁立万仞,如是而后皋比白椎,吾未见其可。以为卑琐草木,一曲一艺,吾又未见其不可也。泯者且不肯受尧舜之黥劓,今岂受无上、专家之黥劓乎?不受黥劓,则安心受天地之黥劓可也。

金石丝竹之壁,乃巾箱耳;玄牝之门,守财奴耳;妙觉断四十二无明,虚空为坐,灵衣耳;心空为第,乡饮耳。吾本吾,吾信吾,吾从吾。心还心而何心?物还物而何物?毁之何?誉之何?谓其藏身可,使才可,立异可,合外可,同尘可,习气可,求食可,糟粕可,矢溺可,义气未绝可,出格未出格可,冀旦暮遇之万世可,可乎可,不可乎不可,无可、不可,并无而无。啼笑如婴儿,纵横以其真,无道可羡,无祸可惧。鬼神无如之何,人又如之何哉?然先难后获者,亦不自白此条约于亭柱也。

{干火}君过诧黄堥老曰:吾能灭天下之形,毁天下之器,热而向上,举天下无足以当吾之烈者,犹不能以独处而无丽,丽我者必尽,人皆畏我。若子,柔其质,厚其貌,蠢然块然,莽莽已耳。高而玄者,使人不敢及,子无能也;林林而生华,子无能也;坚而有声,煅而发光,子无能也;澄而清,渊而波,能陷人,能养人,子无能也。子毋乃众所不收,而顾有莽莽者,何归?

黄堥老曰:我归则归于无有,汝亦无有也。汝虽传(?),非吾所载者为汝母、为汝用,汝又何烈焉?汝能灭,我能生。汝能灭我之所生,我能生汝之所灭。汝以灭为生,我以生为灭。杀我者,以根托我,其如我何?我为汝虑,杀汝者,一勺之水,汝安任哉?所余之灰,犹他人之灰也。

{干火}君闻之,惶惧求解曰:我栖栖焉求传我者,诚恐一旦不幸,司烜氏必以铎禁之,命至寒食。终以不解过江之寺,千年常青,岂所依之名善欤?

黄堥老曰:汝自负之烈谓何?而依无生之鬼名,以求长生乎?汝毋自负,我当告汝。汝在上,汝之仇在下,我为之和其中。中分我之身为二,一和汝,一和汝之仇,仇且与汝为夫妇。

{干火}君惊喜曰:子无能,盖无所不能也。吾所能,子实庇我,我又安能负?于是下而交其所仇,天下以济。始信天下之至仇即至恩,一日不相离者也。

黄堥老曰:汝以灭为生,非汝之能也;我以生为灭,亦非我之能也。生生死死,皆苍父主之,知乎不邪耶?乃寻苍父,合其恩仇朋友五人,极乎南北,旋乎东西,历九阶而扣之,惟有苍父所用者七公,而苍父竟不可得见。见最明者,曰:尽心则见,本无生死。生死勿自欺,欺则不能逃乎鬼神。

猜你喜欢
  卷二·佚名
  读书偶记卷一·雷鋐
  卷六·郑方坤
  卷三十九·佚名
  左传杜解补正卷上·顾炎武
  卷二十·易祓
  卷三·王安石
  提要·王应电
  十誦比丘戒本羯磨校勘說明·欧阳竟无
  一切经音义卷第六十六(小乘论音)·唐慧琳
  梵网合注卷第三·智旭
  王朔生居士写华严经序·太虚
  力庄严三昧经卷上·佚名
  方外之交·佚名
  大般涅槃经疏 第三十一卷·灌顶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八·阮阅

      ●卷八·博识门  尝观临川“解我葱珩脱孟劳”,冒不晓孟劳何等物。及观《谷梁传》注:孟劳,鲁之宝刀。〔黄常明《溪诗话》卷九〕  子美“於菟侵客恨”,乃楚人谓虎於菟。“土锉冷

  • 第二折·狄君厚

    (驾一行下了)(净、旦说计了)(驾上云)(奏住)(驾云了)(申生、重耳哭住)(驾一行上)(旦与申生祭食,药死神獒了)(重耳走下)(回奏了)(驾云了)(正末扮阉官托砌末上,云)自家六宫大使王安,奉官里圣旨、皇后懿旨,赍三般朝典。将东宫

  • 卷三十三·孙默

    钦定四库全书十五家词卷三十三     休宁孙默编陈维崧乌丝词二中调临江仙偶作忆在冶城公膝下围棋年少知名石头儿女本轻盈象牀春纵博珠袷夜弹筝 倏忽过江门第换中原飞渡羣伧吴霜点鬓不胜情案头无鬼论肘後浄名经酬

  • 卷二百九十·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百九十柽类五言古柽           【梁】简文帝凌寒竞贞节负雪固难亏无惭云母桂讵减瑚枝有木诗八首【录一     唐】白居易有木名水柽逺望青童童根株非劲挺柯叶多防

  • 石屏诗集巻一·戴复古

    宋 戴复古 撰古体求先人墨迹呈表兄黄季文我翁本诗仙游戏沧海上引手掣鲸鲵失脚堕尘网身穷道则腴年髙气弥壮平生无长物饮尽千斛酿传家古锦囊自作金玉想篇章乆零落人间眇余响搜求二十年痛泪湿黄壤君家图书府墨色照青嶂

  • 春秋战国异辞卷四十九·陈厚耀

    赵襄子赵襄子元年越灭吴襄子降丧食使楚隆问吴王襄子姊前为代王夫人简子既葬未除服北登夏屋请代王使厨人操铜枓以食代王及従者行斟隂令宰人各以枓击杀代王及従官遂兴兵平代地其姊闻之泣而呼天摩笄自杀代人怜之所死地名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五十四·佚名

    嘉靖三十六年十二月庚辰朔金星昼见○辛巳 裁革紫荆关南之塔崖驿并其夫马于上陈驿仍移置上陈驿于紫荆关新城从巡抚都御史郑綗奏也 录三十五年甘肃境外夹山墩等处死事夜不收脱仲祥等五十九人袭升其子各一级○癸未 慈孝

  • 卷之二百九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六·王当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臣传卷六      宋 王当 撰僖公 周富辰 富辰周大夫也二十四年郑伐滑王使伯服游孙伯如郑请滑郑伯怨惠王之入不与厉公爵也又怨襄王之与卫滑也故不听王命而执二子王怒将以

  • 卷四·温达

    钦定四库全书圣祖仁皇帝亲征平定朔漠方略卷四康熙二十六年正月丙申喀尔喀两翼汗及七旗济农诺顔台吉等合疏请上尊号土谢图汗等疏曰喀尔喀两汗率领七旗贝勒等谨奏至圣皇帝睿览防皇上鉴照时事欲安辑逺方往谕达赖喇嘛遣使

  • 叱列伏龟传·令狐德棻

    叱列伏龟字摩头陀,是代郡西部人。世代任部落首领。魏初前来归附,世代担任第一领民酋长。叱列伏龟体形魁梧,腰带长达十围,举动安详文雅,又会武艺。承袭父业,仍任领民酋长。魏正光五年(524),广阳王元深北征,请叱列伏龟担任宁朔

  • 王弼传·张廷玉

    王弼,原是定远人,后迁徙到临淮。擅长使用双刀,有“双刀王”之称。最初结交乡里豪杰,倚仗三台山树栅自保。过了一年,率领部属归附太祖。太祖了解他的才华,命他率部宿卫。他率部在湖州攻破了张士诚的部队,攻取了池州石埭,攻占婺

  • 卷之五十  損齋備忘錄上(明)梅純 撰·邓士龙

    (損齋備忘錄,二卷,明梅純撰。梅純,夏邑人,為洪武中駙馬都尉梅殷玄孫,世居金陵。成化辛丑進士。知定遠縣,忤上官,棄歸。襲武階,為中都副留守。傳附明史卷一二一寧國公主傳後。) 損齋備忘錄上 紀事 纂言 知人 格物 ○紀事 續資治

  • ●牧令书卷五 事上·徐栋

    安肃徐栋致初辑 能用人斯能行政矣而未也成我者惟上格我者亦惟上无亢无卑不激不随可不协于宜乎是在所以事之 袁守定 熊宏备 汤 斌 王植 陈宏谋 叶镇 陈庆门 栗毓美 汪辉祖 王凤生 周际华 何士祖

  • 晋国骊姬之乱(僖公四、五,六年)·佚名

    ——最能适应者为强者 【原文】 初,晋献公欲以骊姬为夫人(1),卜之(2),不吉;筮之(3),吉。公曰:“从筮。”卜人曰:“筮短龟长(4),不如从长。且其繇曰(5):“专之渝(6),攘公之羭(7)。一薰一莸(8),十年尚犹有臭。必不可!”弗听,立之。

  • (附)千嵓长禅师示众·佚名

    参禅为第一持戒为第二作福为第三礼诵为第四既作出家儿须行四种事不可纵汝心不可恣汝意不可懒汝身不可昏汝智谛观苦与乐痛念生与死莫忧衣与食莫贪名与利时中惺惺着胸中荡荡地行坐合清规动静依先制常近善知识常远恶明辈

  • 洞真太微黄书天帝君石景金阳素经·佚名

    《洞真太微黄书天帝君石景金阳素经》,早期上清派经典,约出于东晋南朝。原为《洞真太微黄书》八卷之第七篇,今《正统道藏》本分出单为一卷,收入洞真部神符类。经文开篇为《太帝招魂众文》,概述修炼《金阳索经》胎息之道,以及

  •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玄义·智旭

    自觉圣智。第一义心。非名相之所诠。奚思议之能入。依染净而分五法。法法本真。由迷悟而辨三性。性性无性。因迷中体用差别。立八种识。识若空华。约悟时显理偏圆。称二无我。我同兔角。是以一切佛语。唯传此心。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