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五灯全书

凡一二○卷,另有目录十六卷。清代霁仑超永编,康熙三十六年(1697)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四○册至一四二册。目录卷首附有序文、进呈奏疏、凡例等。全书内容系超永自五灯会元等诸传灯录中摘其要者,并费时十余年亲往各地搜集文献。除七佛、西天、东土诸祖外,凡五灯会元以后之祖师、耆宿、居士等,无论正系旁系,皆广为搜录立传,计有七千余人,为传灯录之集大成者。本书承认唐代天王道悟等之法系。此外,书中有若干人物重复编列之情形。

《五灯全书》全部章节目录

(1)卷第一
(2)卷第二
(3)卷第三
(4)卷第四
(5)卷第五
(6)卷第六
(7)卷第七
(8)卷第八
(9)卷第九
(10)卷第十
(11)卷第十一
(12)卷第十二
(13)卷第十三
(14)卷第十四
(15)卷第十五
(16)卷第十六
(17)卷第十七
(18)卷第十八
(19)卷第十九
(20)卷第二十
(21)卷第二十一
(22)卷第二十二
(23)卷第二十三
(24)卷第二十四
(25)卷第二十五
(26)卷第二十六
(27)卷第二十七
(28)卷第二十八
(29)卷第二十九
(30)卷第三十
(31)卷第三十一
(32)卷第三十二
(33)卷第三十三
(34)卷第三十四
(35)卷第三十五
(36)卷第三十六
(37)卷第三十七
(38)卷第三十八
(39)卷第三十九
(40)卷第四十
(41)卷第四十一
(42)卷第四十二
(43)卷第四十三
(44)卷第四十四
(45)卷第四十五
(46)卷第四十六
(47)卷第四十七
(48)卷第四十八
(49)卷第四十九
(50)卷第五十
(51)卷第五十一
(52)卷第五十二
(53)卷第五十三
(54)卷第五十四
(55)卷第五十五
(56)卷第五十六
(57)卷第五十七
(58)卷第五十八
(59)卷第五十九
(60)卷第六十
(61)卷第六十一
(62)卷第六十二
(63)卷第六十三
(64)卷第六十四
(65)卷第六十五
(66)卷第六十六
(67)卷第六十七
(68)卷第六十八
(69)卷第六十九
(70)卷第七十
(71)卷第七十一
(72)卷第七十二
(73)卷第七十三
(74)卷第七十四
(75)卷第七十五
(76)卷第七十六
(77)卷第七十七
(78)卷第七十八
(79)卷第七十九
(80)卷第八十
(81)卷第八十一
(82)卷第八十二
(83)卷第八十三
(84)卷第八十四
(85)卷第八十五
(86)卷第八十六
(87)卷第八十七
(88)卷第八十八
(89)卷第八十九
(90)卷第九十
(91)卷第九十一
(92)卷第九十二
(93)卷第九十三
(94)卷第九十四
(95)卷第九十五
(96)卷第九十六
(97)卷第九十七
(98)卷第九十八
(99)卷第九十九
(100)卷第一百
(101)卷第一百一
(102)卷第一百二
(103)卷第一百三
(104)卷第一百四
(105)卷第一百五
(106)卷第一百六
(107)卷第一百七
(108)卷第一百八
(109)卷第一百九
(110)卷第一百十
(111)卷第一百十一
(112)卷第一百十二
(113)卷第一百十三
(114)卷第一百十四
(115)卷第一百十五
(116)卷第一百十六
(117)卷第一百十七
(118)卷第一百十八
(119)卷第一百十九
(120)卷第一百二十
(121)序
(122)进呈奏疏
(123)卷第一
(124)卷第二
(125)卷第三
(126)卷第四
(127)卷第五
(128)卷第六
(129)卷第七
(130)卷第八
(131)卷第九
(132)卷第十
(133)卷第十一
(134)卷第十二
(135)卷第十三
(136)卷第十四
(137)卷第十五
(138)卷第十六

猜你喜欢
  大乘大方广佛冠经·佚名
  如来智印经·佚名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佚名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略疏·宗密
  大毗卢遮那佛说要略念诵经·佚名
  大使咒法经·佚名
  阿弥陀经疏·智圆
  陀罗尼毗奈耶经·佚名
  守护大千国土经·佚名
  一切如来名号陀罗尼经·佚名
  一切功德庄严王经·佚名
  壹输卢迦论·龙树
  如意轮菩萨观门义注秘诀·佚名
  阿育王息坏目因缘经·佚名
  沙弥十戒威仪录要·智旭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六百五十八·彭定求

        卷658_1 【咏月】罗隐   湖上风高动白蘋,暂延清景此逡巡。隔年违别成何事,   半夜相看似故人。蟾向静中矜爪距,兔隈明处弄精神。   嫦娥老大应惆怅,倚泣苍苍桂一轮。   卷658_2 【宿荆州江陵驿】罗隐

  • 卷一百七十三·彭定求

        卷173_1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李白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秀出南斗傍,   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   银河

  • ●卷九·丁绍仪

    ○明词综多未录四明人词宁波袁陶轩明经,手辑四明近体乐府,所采明人词,多王氏词综所未录。鄞县则永乐中举人湖广巡抚黄润玉,字孟清,次虞邵庵韵别友,风入松云:“先生和气似春酣。一见盍朋簪。太平无讼霜台静,榕阴里、时与

  • 第五出 奸谋·陆采

    【番卜算】〔净上〕名位庙堂尊。掌握乾坤运。鹍鹏奋翼逞风云。不奈乌鸢哂。〔笑介〕自家不是别人。卢丞相的便是。幸然遭际圣明。端的恩宠无二。一味甜言。直教天子点头。半腔歹意。惊得百官心碎。断公事只逞私心。

  • 卷五十四·朱彝尊

    钦定四库全书明诗综卷五十四翰林院检讨朱彞尊编万 表【六首】表字民望鄞县人正德末中武进士累官都督同知佥书南京中军都督府晚号鹿园居士有玩鹿亭稾【顾言云鹿园才清思逸禀履高旷诗如空岩曲濑宛转寥夐时复滴沥得幽

  • 题词·佚名

    题词放眼南瀛第一洲,輶轩余兴逐旄头:蛮陬象贝荒经阙,瘴谷龙蛇禹鼎收。白傅才名惊远贾,杜陵诗史带边愁。含葩磨盾供多识,想见岩畺雨露流!奉题竟山贤弟「台阳杂咏诗合刻」,却寄闽中即正。橘阴主人补勤陈锦初稿

  • 卷三·李心传

     上德三  高宗属意李忠定靖康末高宗皇帝在山东与李忠定公书御名顿首清暑伏惟钧候万福久违瞻渴王室多故金人连岁侵逼中国诏书巳再讲和所以严戢兵锋岂谓天未悔祸乘舆蒙尘闻之心焉如割巳令会兵追击冀遂奉迎而归方今生

  • 卷之二百六·佚名

    成化十六年八月戊申朔○庚戌免直隶淮凤扬庐四府并徐州等州县官朝觐以水灾故也○四川右参将都指挥同知傅泰复破番贼已猪等寨事闻降敕奖励之并敕镇守巡抚等官协谋以收全功○辛亥免云南府卫成化十四年秋粮子粒共二万三千

  • 明实录闽海关系史料四·佚名

    光宗实录泰昌元年 (八月)〔泰昌元年(按万历四十八年七月以后为泰昌元年)八月辛亥〕,两广总督许弘纲奏:乌猪外洋有倭船四只寄泊,官兵斩获贼首五颗、生擒四十名、夺获器甲,余贼落海无数;题叙有功员役。下部。福建巡抚王士昌奏:海

  • 南唐书卷四·马令

    宋 马令 撰嗣主书第四十有四年春正月遣司空孙晟礼部侍郎王崇质奉表于周辞益卑服削去帝号天子犹不答留晟等弗遣钟谟请归取表尽献江北之地天子许之遣崇质德明还始赐江南书曰自有唐失御天歩多艰六纪于兹分鼎峙自为声

  • 襄阳守城录·赵万年

    (宋)赵万年 撰 开禧二年四月,荆鄂都统赵公淳被命提兵守襄阳。 五日,除京西北路招抚使。时皇甫副使斌已出师攻唐邓失利,公方收集溃卒,申饬边备,以严守御。 十一月三日,除公兼知襄阳府。先是,报虏骑逼境,众号五十万,分三路而来。是

  • 后梁纪五 均王中贞明三年(丁丑、917)·司马光

    后梁纪五 后梁均王贞明三年(丁丑,公元917年) [1]秋,七月,庚戌,蜀主以桑弘志为西北面第一招讨,王宗宏为东北面第二招讨,己未,以兼中书令王宗侃为东北面都招讨,武信节度使刘知俊为西北面都招讨。 [1]秋季,七月,庚戌(初三),前蜀主王建任

  • 卷第六十九·佚名

    宰相十九 罢免五王安石罢相进吏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江宁府制熙宁七年四月丙戌门下。入则冠宰路之重。百辟之所仪刑。出则寄师垣之尊。万邦之所宪法。苟非令德。奚称异恩。粤予端揆之臣。久托机衡之任。锡之宠渥。均

  • 礼五八·徐松

    谥【宋会要】王公及职事官三品以上薨,本家录行状上尚书省考功,移太常礼院议定,博士撰议,考功审覆,判都省集合省官参议,具上中书门下,宰臣判准,始录奏闻,敕付所司,即考功录牒,以未葬前赐其家。省官有异议者,听具议以闻。蕴德丘园,声

  • 九经辨字渎蒙卷十二·沈炳震

    归安沈炳震撰注解传述人【见陆氏释文】宓牺氏之王天下仰则观于天文俯则察于地理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逺取诸物始画八卦【或云因河图而画八卦】因而重之为六十四文王拘于羑里作卦辞周公作爻辞孔子作彖辞象辞文言

  • 桓公·桓公七年·左丘明

    【经】七年春二月己亥,焚咸丘。夏,谷伯绥来朝。邓侯吾离来朝。【传】七年春,谷伯、邓侯来朝。名,贱之也。夏,盟、向求成于郑,既而背之。秋,郑人、齐人、卫人伐盟、向。王迁盟、向之民于郏。冬,曲沃伯诱晋小子侯,杀之。 译文 七

  • 卷第八·普瑞

    华严悬谈会玄记卷第八苍山再光寺比丘 普瑞集自下归敬请加。钞归敬三宝者归必归三要须尽寿及未来际等敬但随於一宝容暂敬故归必兼敬敬未必归二相不同问既请威加护何不序前致敬答序但兼述非为正故所以前云并序。▲钞

  • 笏山记·蔡召华

    演义小说,三卷六十九回。东莞冷道人守白氏(蔡召华)著。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上海广智书局活版部印行。“笏山”,据书中自云“在云南蒙化之西,天日晴朗,人遥望万笏柱天,曰此笏山也,亦呼万笏山”(第一回),全书记的是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