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第八十一

五灯全书卷第八十一

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

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

临济宗

南岳下三十五世随录

江阴敔山退庵行重禅师

九江高安彭氏子。随父出家郡之曲水庵。礼匡山太虗得度。初精律乘。遇禅者激发。荷策南游。徧参名宿。上金粟结冬。看杨岐佛话。有省。後参报恩琇。呈世尊拈花颂曰。倚天长劒露锋鋩。拈出何人敢近旁。老倒饮光轻触着。面门血溅太郎当。琇阅曰。只见锥头利。不见凿头方。师曰。却被和尚看破。琇曰。谁人知此意。令我忆庞公 师参方回。再谒琇于报恩。才礼拜。琇曰。你三年在外。成得些甚麽事。师呈坐具曰。和尚证明。琇便喝。师作礼。琇曰。不消一喝。师便出 宣城海会。迎师主法。师坚辞不应。退居澄江之敔山。琇勉以偈曰。忘世情怀尔我同。茅镰铁钁振先风。得人不在门如市。好忆当年面壁翁 顺治戊子四月二十八日。师书偈辞众。坐脱于报恩监院寮。塔于大觉潭上(玉林琇嗣)。

宜兴善权白松行丰禅师

参玉林琇。充维那。一日侍立次。琇问。尽大地是火坑。得何三昧。师曰。金不博金。水不洗水。琇曰。我问你。尽大地是个火坑。得何三昧不被烧却。师曰。尽大地是火坑。琇举拄杖曰。你唤者个作火。又唤甚麽作拄杖。师曰。和尚惜取眉毛。琇便打。师礼拜 师受嘱日。琇命参堂曰。为众无过先自为。风行草偃共精勤。师进曰。撒手悬崖上。分身万象中 小参。理开事变。事得理融。不涉理事一句。作麽生道。良久曰。薰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 晚参。久默斯要。不务速说。今晚真实相为。特与诸人拈出。蓦卓拄杖曰。还委悉麽。冬寒夏热 晚参。心同虗空界。示等虗空法。证得虗空时。无是无非法。且道。虗空作麽生证。波漂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 夜归投宿偈曰。穿云度水带烟霞。楖栗横空兴转賖。薄暮不愁无处宿。蒲团掷地便为家 师住善权。严于律行。定业现前。遂罹于难。临难时。大众惊惧。师率众经行。诵持以待之。非真得火光三昧者耶。高邮孙孝则居士。寄书吴门曰。正如琉璃国王。提婆达多。劈面相值。不过从容就席。说寂灭为乐半句偈下座耳。不谓白首座。竟证到此地也(玉林琇嗣)。

武林大雄不退勇禅师

钱塘韩氏子。脱白後。随全庵进。入金车山。一日普请次。见荷空畚行者有省。玉林琇曰。勇子佛法大纲。自有宿慧。未甞费我心力。屡命分座领众 结制小参。问大开炉鞴。煅凡成圣。未离兜率。已出母胎。如何通信。师曰。霜打芭蕉光碌秃。曰已离兜率已出母胎。又作麽生。师曰。头破作七分。乃曰。三间茅屋通天眼。七尺乌藤抹太虗。要明临济三元旨。荆棘林中舞柘枝。昨夜无位真人。倒骑三脚驴子。直上万仞峰头。欲与诸人通个消息。蓦卓拄杖 小参。即心即佛。文殊着贼。非心非佛。普贤呌屈。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观世音菩萨摸着了。一个毛头大。结十字街头。蓦然撞着了。大肚子弥勒。放下布袋。呵呵大笑曰。青天白日。为甚麽着贼 因事小参。云开杲日现。雨过草堂寒。恬澹无移志。晨昏好自看。卓拄杖曰。十二面观音来也。众拟议。师以拄杖。旋风打散 晚参。师拈拄杖曰。十五日以前。诸人不休。我要你休。要你识取拄杖子。十五日以後。诸人要休。我不肯与你休。要你识取拄杖子。正当十五日。又且何如。蓦抝折拄杖曰。要你识取拄杖子 入室。师高声曰。世尊一日在灵山会上。拈起一枝花。蓦喝一喝曰。莫错认驴鞍桥。作阿爷下颔。独有迦叶。破颜微笑。拈拄杖曰。若将凑泊终难会。达者应须暗里。惊良久曰。更与诸人颂出。利刀有蜜不须舐。蛊毒之家水莫甞。不舐不甞依本分。华岳巫山面面寒 元旦小参。师卓拄杖曰。新年佛法全无。去年留得些子。不妨布施大众。掷拄杖。下座 触事小参。半夜虾蟇跳上树。翻身犹在枕头边。空林细雨梳春梦。杜口黄鹂过草堂。不得作佛法商量。参 开炉小参。铜头铁额诸禅客。肘後横悬夺命符。尚有火炉吞不下。冰霜肝胆细磋磨。蓦然南斗北翻身。赤县神州火里坐。掷拄杖。召众曰。看火 谢两序小参。少林面壁。白玉琢成西子骨。雪庭肘堕。黄金铸就伍员心。六耳不同谋。一花开五叶。蓦喝一喝。高声召新充两序职事 小参。蓦眼撒沙看不得。栗蓬刺口道不得。连腮便掌。拟议不得。劈脊便棒。回互不得。[口*邪]。临济未是白拈贼。且道。山僧具何眼目。卓拄杖曰。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小参。师拈拄杖曰。一冬又一冬。穷人怕过冬。若向无人烟处去冻杀。若向三家村里去笑杀。若向衲僧门下去打杀。山僧曾记得古人曰。穷来不必离家计。待得春回又出头。卓拄杖 小参。赤肉团上。壁立万仞。世尊摩竭。鼻祖嵩山。岂许九旬聚众。画地为牢。若有高见。山僧性命。蚤已不存。有麽有麽。如无。喝一喝曰。此令还是我行 师将示寂。众请遗偈。师接纸曰。信手拈来。一笔写尽。都卢丢在。大江东连。以手向空畵○○○○○○一笑。坐脱于南岳高台(玉林琇嗣)。

杭州大雄骨岩峰禅师

示众。三八晚参。舐着棒头苦味寥。胡子拍手大笑。失脚跌折驴腰。许他做个同参 早参。举千岩长祖云。诸人不把无明为事。无明赤不把诸人为事。算来也是空筛气。何不留将暖肚皮。师曰。千岩老汉。遣将不如激将。崇福不然。诸人把沤关为事。沤关把诸人为事。何故。我不轻於汝等。汝等人人是佛 早参。一处通。千处万处通。世尊三昧。迦叶不知。迦叶三昧。阿难不知。又作麽生。三世诸佛不知有。狸奴白牯却知有 晚参。诸佛诸祖悟处。即是现前诸人疑处。现前诸人疑处。即是诸佛诸祖悟处。法从分别生。法从分别灭。灭却诸分别。诸法无生灭。卓拄杖和声一喝(玉林琇嗣)。

报恩栖云岳禅师

晚参。僧问。入门便喝。平地生波。入门便棒。无风起浪。入报恩门。如何相待。师以拄杖画一画曰。截断葛藤。曰不受言诠。不假棒喝。且又如何。师曰。趂出山门。曰擎头带角。横吞巨海。背负须弥。又且如何。师曰。入地三尺。曰与麽则掀倒禅床。喝散大众去也。师曰。未到闍黎在。乃曰。摩尼珠人不识。如来藏里亲収得。蓦竖拄杖曰。不是摩尼珠。大众观视。师掷拄杖。下座 结制小参。举香严闲禅师道。去年贫未是贫。今年贫始是贫。去年贫。犹有卓锥之地。今年贫。锥也无。师喝一喝曰。少卖弄。真净文禅师道。去年富未是富。今年富始是富。去年富。做得一领黑黪布褊衫。今年富。添得一条百衲山水袈裟。师喝一喝曰。少卖弄。报恩寺里。去年也不贫。今年也不富。饭熟陈年之米。茶烹峰顶之泉。云卷遮山之帘。风送岩花之雨。菉竹廻廊。托高怀以散步。寒松覆屋。坐竟夜以忘心。一一天真明妙。一一超佛越祖。且道。以何三昧。而能不落限量。得大自在。蓦拈拄杖曰。还见麽。又卓拄杖曰。还闻麽。离却见闻了。见闻里荐取 晚参。傅大士。在双林寺里。打个喷嚏。惊醒八大龙王瞌睡。雷轰电闪。雨似盆倾。普天之下。盈沟溢壑。来者往者。头上漫漫。脚下漫漫。无计回避。十字街头石敢当。涌身虗空遮拦之。弥勒菩萨。抚掌大笑曰。争怪得伊。争怪得伊。顾视左右。蓦喝一喝 晚参。把住咽喉。老鸦入袋。放行一线。狂猿上树。不把不放时。石马向风嘶。尽大地火发且置。须弥山为甚在诸人鼻孔里。良久曰。吽吽 晚参。拈拄杖曰。即心即佛。少妇柘榴裙。新装白玉面。非心非佛。江风浊浪起。愁杀渡头人。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惊飞鸿鴈宿。半夜起沙滩。卓拄杖曰。能迷烟水客。不许时相见 晚参。临济大师曰。有时一喝如金刚王宝劒。有时一喝如踞地狮子。有时一喝如探竿影草。有时一喝不作一喝用。遂喝一喝曰。且道。者一喝。是金刚王宝劒耶。是踞地狮子耶。是探竿影草耶。是一喝不作一喝用耶。若辨白得。出来道看。若辨白不得。直饶喝得岳上座。向虗空里拨下来。我且缓缓向你道。切忌胡喝乱喝 晚参。秋风凉秋夜长。远行客思故乡。且道。故乡在甚麽处。良久曰。老老大大。故乡也不识(玉林琇嗣)。

大雄慧舟济禅师

示众。举慧力昌禅师。因僧问。佛力法力即不问。如何是慧力。昌曰。蹋倒人我山。扶起菩提树。本师琇曰。报恩则不然。有问如何是慧力。但向他道。吃官酒卧官街。当处死当处埋。且道。与古人是同是别。师曰。我老人。纵有越古超今之作略。也未免遭人检点。何故聻。草鞋钱且置。浆粉钱教谁还 中秋示众。中秋前一夕。皎皎转银盘。既望还如旧。光明分外圆。正当十五夜。大地黑漫漫。好个真消息。诸人莫受瞒 示众。举僧问石霜。咫尺之间。为甚不覩师颜。师曰。触破上座面门。霜曰。我道。徧界不曾藏。师曰。也许道一半。僧後问雪峰。徧界不曾藏。意旨如何。师曰。脑後着箭。峰曰。甚麽处不是石霜。师曰。和尚聻。僧举似石霜。霜曰。这老汉。着甚死急。师曰。何不蚤恁麽道。玄沙曰。错过了也。师曰错错。师复曰。者僧传言送语。有甚了期。石霜恁麽答话。狼籍不少。又遇雪峰。趂势推曰。甚麽处不是石霜。霜便盖覆曰。者老汉。着甚死急。殊不知转见不堪。玄沙恁麽道。也只救取一半。何故聻。家丑不合外扬 示众。举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起一枝花。百万人天。悉皆罔措。惟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付嘱摩诃迦叶。师曰。平生阿漉漉地。末後犹较些子。某若当时见他。才舒手便曰。不劳拈出。非但当时剿绝。亦免殃及儿孙 示众。举僧问临济。如何是佛法大意。济便喝。僧礼拜。济曰。这个师僧。却堪持论。师曰。者僧。初欲见月。及乎才见标指便休。临济。虽埋兵调斗。惯用神机。检点将来。只振涂毒。无返魂香。舟上座则不然。见者僧拟开口。便与振威一喝。岂不令渠当下披云见日去也(玉林琇嗣)。

圆照慈翁茆溪森禅师

惠州博罗人。明刑部侍郎黎绍爵之子也。母李。感白光入怀而生。长博羣书。目数行下。以恩廕入国学。年二十七。病剧。为恶梦感发。藉言秋试入京。路次归宗。投宝公剃落。初参博山。不契。再走云门。见雪峤信。一日落堂。师问。未离方丈句作麽生。信侧耳。师曰。谢答话。遂许入室。呼为岭南长子。後参大雄琇。一见便令颂本来面目。师即充口颂曰。苕溪屈曲水潺潺。万叠关山一境闲。乍雨乍晴云散後。满天风月到人间。琇颔之。一日琇顾师曰。古人道。悟则不无。怎奈落第二头。既是悟了。因甚落二头。师曰。为有悟在。琇便喝。师顿彻法源。即日命居第一座。师在大雄报恩首众。一十七夏。接机迅利。人称茆铁棒云。师手辟龙溪。为众开法。即今奉勅圆照寺。顺治己亥夏。琇举师应诏。入都与世祖相见。奏对机缘甚多。另见别录 小参。婆子转半藏。升斗计亲疎。涅盘三段义。文殊不奈何。堪笑仰山老。梦里演摩诃。咄。慈翁慈翁又道甚麽。曲躬曰。也不较多 师游五台。宿显通寺。寺前见一婆头缠红布。鬂插山花并鵰翎。身披杂袄。左足花履。右脚黄鞋。目光射人。手提竹篮。篮中诸物俱有。口食石子。师问。婆在此何为。婆曰。乞我一文钱。师曰。年多少。婆曰。六十六。师曰。有家主公麽。婆曰。徧地都是。师大笑。婆睁目视师。师便打。婆喝。师又打。婆携篮作舞而去。师游中台回。婆仍在路食石。见师便笑。口称南无佛南无佛。师问。婆生缘何处。婆曰太原。师曰。几时到者里。婆曰。今日六月二十七。师曰。识得你也。婆合掌曰。大通佛大通佛。便作礼。提篮而去。师曰。几不问过。

世祖遗诏召师。至景山寿王殿。秉炬曰。释迦涅盘。人天齐悟。先帝火化。更进一步。顾左右曰。大众会麽。寿王殿前。官马大路。遂进炬 晚参。江平秋万里。人静夜初更。彷佛寒烟外。长洲落鴈声。旷古乾坤观不尽。海昌塔上错分明 早参。日短读书少。夜长转侧多。不可不可。如何如何。但知其一。不知其他。只知暴虎。不知冯河。鹿生三年。其角乃堕 早参。一快不足以成善。积快而为德。一怨不足以成非。积怨而成恨。千载之积誉。百世之积毁。向甚麽处见释迦老子。今朝八月初一。眼睛岂是金州漆 晚参。雕云高卷晚风清。天外孤鸿来远声。报道山纹斜界路。莫疑树影抝枝横。明明明白雏分浪。出烧痕入古城。呵呵。换却你眼睛 腊八早参。释迦佛。世路无知己。乾坤孰爱才。雪山别业在。且喜早归来。盐官寺里。烧香供养。我老人。恭贺一件事。适才大众起来。合家欢喜。今朝粥有果子 祈雨晚参。这一着。那一着。难摸索。难摸索。下注脚。忽然青天白日。忽然雨倾盆落。打一拂 晚参。开口时。便成增语。不开口时。便成剩语。孙阿竖。盐官今夜声。不是当年谱。诸大德。莫与麽去。可惜许 晚参。天溪一片月。万户捣衣声。便恁麽去。旱地遭钉。不恁麽去。有眼如盲。毕竟作麽生。三脚驴儿弄蹄行。秋入银屏梦不成 问古人道。吐得黄金。堪作甚麽。意旨如何。师曰。殿前穿草鞋。曰拈过不奈何。人来时向那里安置。师曰。少刻便知 晚参。天溪八摺云来。难认湾头。桑竹林深叶落。但敲门扇。多少人到这里。忘前失後。圆照。今晚开个大方便。击案曰。葫芦 问如何是清净伽蓝。师曰。东司街西。曰如何是伽蓝中人。师曰。高声呌看。曰拈一放一。未为好手。如何是好手。师曰。孙行者 问髑髅粉碎时如何。师曰。僧排夏腊。俗列耆年 晚参。诸禅德。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虗。试问目前人。何如天地初。展手曰。是何言欤 康熙丙辰六月二十七日。示众曰。明年此日。能见我于别峰乎。否则弗及见矣。众罔测。至次年春。归圆照。又示众曰。慈翁住持大雄。将及三载。诸禅德。今日解制归去来也。咄。天开路。年去年来自烟雨。渐渐烟浓湿燕丝。蒙蒙晓色迷禽树。大众恁麽去恁麽去。慈明圆祖笑道有趣有趣。拽杖便行。到吴山华岩。憩于灵山院。至六月二十四日。题佛涅盘图毕。为侍者曰。明日吾行矣。众泣留。师曰。三日可至期。沐浴更衣。复为弟子剃度传衣。受最後供毕。索笔书偈。跏趺而逝。塔于圆照寺右(玉林琇嗣)。

湖州报恩美发淳禅师

闽之将乐熊氏子。天姿頴敏。体貌魁岸。少习举子业。然非所乐。因病苦呻吟。世念消殒。礼寿昌閴为师。请益参究。命看狗子无佛性语。脇不至席者五年。有省。书偈曰。胸中广博小虗空。直上黄龙第一峰。首座问曰。如何是第一峰。师良久。座曰。毕竟如何。师曰。第二第三了也。从此机用全彰。出参诸方。就诸尊宿。往反扣击。以证其所悟。皆以法器期之。谒大觉琇。甫入。琇即问。向佛未出世前。道一句来。师曰。和盘托出。琇颔之。命居第一座。受记莂焉。出住汀州天隐临安天目嘉兴寿圣。继住报恩 上堂。缃水龙渊浮玉山。廿年冰雪侍师颜。无端推出成狼藉。满面慙惶何处安。行淳虽亲依老汉。二十余年。并不曾参老汉禅。亦不曾得老汉说话。只是被老汉骂。得彻骨彻髓。身心顽了。一味瞌睡。佛法总未梦见。记得几则古人因缘。在肚皮里。多年安排。今日宝华王座上。阐扬佛祖宗猷。开焕人天正眼。不意来到野猫洞口。打一个喷嚏。都忘却了。一字也想不起来。只见金轮峻峭。万木森严。山青水碧。鹊噪虫吟。秋风飒飒。秋雨萧萧。缁是缁。素是素。钟是钟声。鼓是鼓向。一一现成。一一明妙。一一为诸兄弟发向上机。一一为诸兄弟转大法轮。一一从自己胸襟流出。所谓我本无心。有所希求。今此无尽宝藏。自然而至。大众。前是山门佛殿。後是方丈寝室。左是斋堂。右是禅堂。且道。无尽宝藏。在甚麽处。蓦卓拄杖。下座 晚参。九月今朝又十三。庭开金菊为司南。头头物物虽成现。未悟还须扣己参 上堂。万叠山含荆岫玉。宜黄人唱晋江曲。冰河焰发梵天红。燕地冬生闽地竹。咄。是何物。蓦竖拂子。召众曰。大众。众举头。掷下拂子曰。鹘儿已过瑠球国 晚参。久雨不晴。江河水深。山林黯黑。溪涧平沈。赫赫红轮从海涌。遍尘沙界尽黄金。蓦卓拄杖曰。唯有衲僧拄杖子。长年无暗亦无明。与虗空合其德。与天地合其心 晚参。慧性圆明万法宗。休将知解拟心空。纵然枕子呵呵笑。依旧朦胧在梦中。良久。顾左右曰。高峰大师。在汝诸人脚底。各各擡头向上看 上堂。正体堂堂。千镜交光。脱珍着敝。满面慙惶。化被草木。赖及万方。山苍苍水茫茫。芍药花开一院香 僧问。如何是夺人不夺境。师曰。缃溪水急。金谷峰高。曰如何是夺境不夺人。师曰。几片寒云归远洞。一曲樵歌出翠微。曰如何是人境俱夺。师曰。此间无山僧。目前无闍黎。曰如何是人境俱不夺。师曰。一人有庆。万国讴歌 师于康熙己未九月示微疾。索笔书偈而逝。世寿六十三。僧腊四十。塔于本山。大学士王公熙。为之铭塔(玉林琇嗣)。

大雄栖贤寂庵洽禅师

汝州光邑王氏子。十七披缁。依报恩琇为侍司。一日江南回。琇曰。达磨不来东土。二祖不住西天。汝东来西往作麽。师曰。某甲不着便。琇曰。许与玄沙把臂打 师僧腊十五。载三十二而卒。同退庵重合塔(玉林琇嗣)。

西谷德岩绍禅师

参报恩琇。看狗子话有省。常有偈曰。法以衰为盛。众以多为胜。举个狗子话。千中无一应(玉林琇嗣)。

青溪蕴荆璧禅师

参报恩琇。入室曰。某甲有个见处。琇曰。狗子为甚无佛性。师拳琇肋下曰。一向在赵州处落节。今日在和尚处拔本。琇便推出。次日师复入。琇曰。尽大地火发。得何三昧。不被烧却。师曰。特来度夏。琇便喝。师呈颂曰。圆似满月圆。宽同太虗宽。历来无姓氏。从古绝跻攀。圣凡由此出。刹海任伊安。始终无变异。触处即随缘(玉林琇嗣)。

万安山法海祖山地禅师

畿南文安刘氏子。幼端凝坚静。有出世志。薙染于昌平之清净庵。南询。首谒天童。勤苦参究。至忘寝食。忽有省入。复参大觉琇于报恩。琇问。如何是正法眼。师曰。觌面不相瞒。琇曰。作家禅客。师曰。不得涂污人好。入室。琇举竹篦子话。师便作掀禅床势。琇曰。汝见个甚麽道理。师曰。这老汉。纳甚败阙。琇连棒打出。师从前碍膺。涣然冰释。自是往复纵横。箭锋相拄。琇乃许可。授以衣拂。师因省母北归。得西山弘教寺旧址。刈茅以栖。琇应世祖章皇帝诏。师随侍万善殿。帝顾问出家始末。并诸机缘。师奏对详切。帝大悦。命易弘教。为法海禅寺。 锡碑额。 赐紫衣。驾两幸法海。以师为报恩嫡子。惟务真实。眷注特隆 小参。翠岩道。一夏已来。为众兄弟。东语西话。看翠岩眉毛在麽。法海则不然。一冬已来。并无一字与众兄弟说。还知法海为人处麽。若也会得。鼻孔依然。如或未荐。直须挽起眉毛参 小参。有一物。明历历。竖穷三际。横亘十方。遇贵则贱。遇贱则贵。汝等诸人。作麽生酬价。良久曰。解释春风无限意。枝枝相对笑颜开 示众。一口气不来。何处安身去。安身去急荐取。等闲拶破六尘关。直得虗空笑点地。蓦召大众曰。还识本来面目麽。众无语。师振威一喝 示众。举拄杖曰。不动唇齿。要吞却这个。众等试吞吞看。众下语。不契。师掷下拄杖曰。山僧今日失利。便归方丈 师问僧。万法归一。一归何处。曰露柱。师曰。露柱与你说甚麽。曰无得无说。师曰。情知你在鬼窟里作活计 师问僧。正睡着时。无梦无想。主人公在甚麽处。僧一喝。师曰。也是学来底。曰从来不被人转。师曰。谁从堂里来。曰某甲。师曰。大好不随人转 一僧揭帘方跨门。师即把住曰。出门是。入门是。速道速道。僧拟议。师便掌 师于康熙丙午仲冬。示微疾。语诸弟子曰。四大假合。吾不久留。至五日。开示法要。复拍膝吟曰。金风飒飒飘黄叶。明月团团照九垓。直下了然含万有。何须睁眼妄疑猜。即趺坐而逝。寿五十有一。腊二十有一。茶毗日。获舍利无算。越数日。犹有于草间得之者。塔于本寺山前(玉林琇嗣)。

磬山云居嵿禅师

初参博山。便有省处。後入天童之室。扣击多方。悟犹未彻。力参八载。乃谒琇于报恩。琇问曰。引者风颠汉参堂去。是舐犊。是陷虎。师曰。灵山授记。未至如斯。琇曰。行数里却疑此事。是黄杨木禅。别有长处。师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琇曰。约住便掌。与前随後便掌。有誵讹。没誵讹。师曰。揑聚放开 观音诞日。师礼拜次。琇问。大士本无有死。云何有生。师曰。今日礼拜过了。琇曰。山僧衣袖里。掷出一座须弥山。师曰。填沟塞壑无人会。师之毛孔尽观音。琇大笑 继席天目。上堂。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试问大众。如何是随类各得解。一众进语不契。师代曰。蚁子解从腥处走。青蝇便向臭边飞(玉林琇嗣)。

杭州大雄慧济舟禅师

淮安人。全家披剃。参琇于报恩。一日坐禅次。琇曰。坐的是谁。师便喝。琇便打。师起作礼。琇曰。尽大地是个火坑。得何三昧。不被烧却。师便出。琇唤回曰。你见个甚麽道理。恁麽喝。恁麽走。师曰。没有道理可说。和尚恁麽问。某甲恁麽对。琇颔之 孙孝则居士。见琇次。琇招手者三。随闭却门。士曰。一脚踏断半山桥。师曰。居士脚跟。在甚麽处。士他顾。师曰。要道一句看。士曰。首座天地与我同根。根在甚麽处。师一掌。士曰。首座是有脚跟的。师休去(玉林琇嗣)。

湖州扣冰息心伟禅师

金坛于氏子。生时。白衣重胞。白光缭室。既长。遇异人相之曰。此子胸标卍字。殆法座中人也。後因家难。备历艰苦。一日堕洮川水。呼大士名。得巨木扶腋以起。乃发愿出家。迨年十七。以贸易渡江。复覆舟几死。有僧拯之。忽忆宿愿。遂祝发。诣华山受具。参妙峰海。海门剖渐。次南询夹山磬山径山天童诸名刹。参访殆徧。後参天目琇。琇问。何处是汝来路。师默然指心。琇喝曰。这是甚麽去处。容得汝来路。师猛省。走抱佛足。琇喝。师便出。一日琇问曰。汝做禅和子。禅在甚麽处。师曰。和尚要人抛却甜桃。反寻苦李。琇指窗外竹帘曰。会麽。师曰。某甲被和尚打成一片。琇笑而颔之。授僧伽黎 适黄于升居士。修建黄山慈光寺。迎师主其事。师力任经营。一遵普门规制。而扩大之。七载功成。殿宇巍焕。参徒日集。一日书山中所见。迎琇过寺。琇答以偈。命主扣冰 僧问。如何是理事无碍。师竖扇曰。那是理是事。曰和尚莫弄虗空。师曰。虗空粉碎。曰如何是事事无碍。师掷下扇曰。那不是理。不是事。僧喝。师便打。僧礼拜求偈。师为说曰。心体广大。理事无碍。仰看秋空。毫无沾带。拈起一毫。千差万恠。马杓驴嘴。自好自坏。石火电光。是十方界。地水火风。轮转迅快。本来何处。虗空粉碎。法界现前。乃大自在 问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是如何。师曰。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何处是一。一非空寂。不灭不生。无得无失。黄面汉有手拏空。白拈贼有口挂壁。人道。是腊月三十日。手忙脚乱。懊悔则迟。我谓。当下里左支右吾。撑持何益。多少伶俐客。擦掌摩拳到头来。两眼瞎茫然不识。请自己摸着心头。还有甚麽商量。有甚麽说得 问佛法入门。还须威仪否。师曰。三千威仪。八万细行。总是外生。从何究竟。无常迅速。及早招认。目不及瞬。耳不暇听。看破撒手。不淄不磷。那有阶梯。与汝明证。当下划然。一刀两段 士问。佛在心。心即佛。此是禅否。师曰。无生无意。那有分别。前念不生。後念不灭。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心佛佛心。终归寂灭。无佛是佛。无心是心。无佛无心。廓然自清 康熙戊午冬。师过广陵别故旧。感小疾。先期告报。至十二月二十四日。索水盥漱。将寂次。众请留偈。师笑曰。赵州一字禅。曰无。我今日。也只是一个无字。众哀请曰。和尚来清去白。为何一字也无。师曰。山僧无去无来。为何一字还有。众默然。师以手自摩其顶而逝。扣冰法嗣。将迎师龛往浙後。黄山缁素咸德师。恭请师龛。造塔于八公洞。侍讲施公闰章。为之铭塔(玉林琇嗣)。

浏阳石霜尔瞻达尊禅师

四明鄞县唐氏子。襁褓甫离。皈心三宝。稍长。不喜事生产。痛身世无常。时作厌离想。父母不许。欲为议婚。师再三力拒。乃止。一日早起出门。舍傍有遗弃蒲团戒衣诸道具。师谛观。窃喜曰。天授我也。携入福泉山。礼圜明求度。父兄辈访至。见师志已决。愀然太息而去。明为落[髟/采]。服勤三载。首参天童悟祖。悟举香信曰。者个从甚处得来。师曰。何得当面讳却。悟曰。道甚麽。师拟进语。悟便打。是冬圆具戒。则明崇祯乙亥也。年已二十有八矣。亲炙年余。复参金粟乘。弁山雪。南涧问诸名宿。後至东明。见钝叟际。言下了然。遂矢志亲依。围炉次。际举僧问夹山。拨尘见佛时如何。山曰。直须挥劒。若不挥劒。渔父栖巢。汝作麽生会。师曰。太费力生。际曰。是夹山费力。是这僧费力。师曰。一任分疎。际曰。情知你不会者话。一日。际又问。古者道。宾主穆时全是妄。君臣合处正中邪。作麽生会。师曰。太平本是将军致。不许将军见太平。际曰。恁麽会又争得。师曰。师意如何。际曰。何不道鸳鸯绣出从君看。不把金鍼度与人。师瞥尔契悟。从前碍膺。立时冰释矣。执劳数载。而受记莂焉。继住绿萝。至顺治丙戌。出主石霜。示众。石霜有路白云间。浅草蛇横毒炽然。赚却阿谁亲触着。血流直溅梵王天 扫慈明祖塔。亲见汾阳。灭却临济。起黄龙必死之疾。遗害将来。纵神鼎倒握之机。有甚凭据。千古少丛林。眼空无讳忌。全身入定草离离。别有佳声动天地。便礼拜 示众。一夏已过半。底事如何判。过去已过去。未来亦莫算。现在本无住。十方俱坐断。信手拈来不是尘。堂堂日用随机变。不用更踌蹰。急须着眼看。蓦掷拄杖曰。是甚麽。三十年後。莫教孤负石霜 晚参。寻牛须访迹。学道贵无心。迹在牛还在。无心道易寻。古人一期方便。言不虗发。既是无心。且作麽生寻。良久曰。到得深山最深处。岂知无计避王徭 晚参。今朝正月二十。日暖风和时节。头头海印发光。因甚守着驴橛 示众。僧问。语默涉离微。如何通不犯。师曰。君山点破洞庭湖。乃曰。石霜无法说。抽钉要拔楔。撩起即便行。早已迟八刻。蓦拈拄杖曰。你有拄杖子。与你拄杖子。你无拄杖子。夺你拄杖子。顾左右良久。喝一喝。掷下拄杖 上堂。打破大唐国。觅一个不会佛法的人难得。且道。不会佛法的人。有甚长处。夜来曲臂支头睡。不怕人来偷枕头 上堂。日可冷。月可热。众魔不能坏真说。诸人要知真说麽。塞却耳根。分明听取 上堂。诸佛出世。龟背刮毛。祖师西来。兔头截角。一大藏教。拭疮疣故纸。明眼衲僧到者里。口似磉盘。诸禅德合作麽生。劒阁路虽险。夜行人更多 上堂。僧出。师便打曰。道道。僧礼拜。师复打。乃曰。道是常道。法是常法。一句截流。万机寝削。杨岐一头驴。只有三只脚。喝一喝 晚参。即今休去便休去。欲觅了时无了时。古人恁麽道。已是作死马医了也。汝等诸人。更拟讨个甚麽。以拄杖趂散 开炉示众。诸方聚众。悉假外来。石霜住山。槩从内办。内办的不通水泄。截断天下衲子脚跟。外来的锦上铺花。横穿香积如来鼻孔。只如不涉内外。觌体无私一句。作麽生道。红炉爆出铁乌龟 僧辞师。师问。甚处去。僧拟议。师劈脊棒曰。者守古塚鬼。僧罔测。师打趂出 僧参。师曰。未到此间。与汝三十棒了也。曰那里见得。师便打 僧参。师问。路逢达道人。不将语默对。将甚麽抵对。曰盋盂峰顶浪滔天。师拈棒。僧拟议。师打出 僧参。师问。久不见汝。因甚鼻孔缺了半边。僧拟议。师喝出 问一口气不来时如何。师曰。今日冷如昨日 僧请益。师曰。汝曾见甚麽人。曰见石奇和尚。他道。雪窦有棒不打某甲。师便打曰。会麽。曰不会。师又打曰。他後辜负雪窦即得。莫辜负老僧 石霜。屋老僧残。林寒涧肃。触境悲凉。师处之泰然。而衲子趋风。屦满户外。真切相为後学。实有大过人处。重修圜祖塔。请记于弘觉忞。忞阅师石霜录。击节叹赏曰。此龙池幻老人下。行字辈中。第一翘楚也。即序而传之。时有当道欲为营建土木。师虑为居民扰。力却之卒之。僧堂方丈。洎应供堂。相继修复。咸藉亲依弟子成褫之力。间有外缘。亦出自然。不属勉强。康熙癸卯。营寿塔于祖塔之右。工甫举。而疾作。示寂前一日。手书遗训。惟丁宁弘护祖庭。丕扬大法。无一语他及。九月朔。始不进食。亭午复作书。遣僧告别晓庵昱。嘱以後事。亥时跏趺而逝。昱促装驰至。在定已七日。颜色如生。茶毗日。雨雾昏迷。起龛忽尔开霁。经三日殓骨竟。复大雨。众咸骇异。遂于十月十九日。奉灵骨入塔。世寿五十六。僧腊三十一。有语录上下卷。行世(山茨际嗣)。

黄陂[山*广]山玄慈达谦禅师

福建林氏子。参钝叟於东明南岳南源诸处。乃得心印。开法[山*广]山 上堂。[山*广]山今日要与诸人相见。有不避危险者麽。僧出。师以杖打。僧头裂。僧曰。某甲与和尚相见了也。师又打。乃曰。直下承当。棒头有眼。钝钢打就。生铁铸成。有意气时添意气。不风流处也风流 上堂。[山*广]山有法说。诸人休得道是葛藤。[山*广]山无法说。诸人休得道是平实。还知山僧立意处麽。良久曰。不是知音者。徒劳话岁寒 僧问。如何是[山*广]山境。师曰。明月涓涓。流水潺潺。曰如何是境中人。师曰。灰头土面。曰如何是和尚为人处。师便打(山茨际嗣)。

且庵蒭禅师

上堂。僧问。如何是台山境。师曰。赵州关外休休亭。曰如何是境中人。师曰。除却山僧个个能。乃曰。明如杲日。照用同行。杀活纵横。应时拈出。卓拄杖喝一喝曰。钳锤不动火星飞。眨上眉毛隔辽海(山茨际嗣)。

宝庆紫云密严达刚禅师

茶陵萧氏子。童年游松坛。闻钟声有感知。参念佛者谁。一日逢人戳生有省。往参南岳玄印。印问。洞山眼耳鼻舌话。你道是有是无。师答。一箭落双鵰。印为芟染。命谒绿萝际。际钳锤峻密。每相见不容开口。即发愤晨昏。偶因寒仆地致疾。检点从前。俱用不着。益自猛励。适二僧举一归何处话。一曰。者个是灯。忽然顿悟。如释百千筋担子。际问。日用中。无非是者个迸现。因甚诸人见虵却怕。师呈偈。有现前大用体全彰句。际随诘。如何是你现前大用。师接际茶杯便出。际微笑颔之。嗣受记莂。初入粤西大云山。四十里杳绝人境。倚树缚茅。不设卧具者七年。每冬雪。虎狼纵横。终不犯庵中物。猎户入山。见师危坐。而瓮铛土凳间。有於菟迹。惊传士民。共相騐眎。罗拜钦叹。而师自若也。顺治辛卯。再辟宝庆紫云。渐成丛席。继而开法 上堂。师举世尊初生因缘毕。乃曰。风流者。越格风流。直截者。太煞直截。若道世尊风流。也不得。若道云门直截。也不得。诸人检点得出。许伊是个嫡子亲孙。堪与法门为龟为监。苟或未然。有寒暑兮促君寿。有鬼神兮妬君福 立僧上堂。水里乳峰顶树。本中根源自来具。在处逢原接上机。伽黎右袒纲宗据 上堂。僧问。从上宗乘即不问。如何是金刚正体。师举拂子。曰百千法门即不问。如何是般若真光。师放下拂子。僧礼拜。师乃曰。金刚正体堂堂露。般若真光处处彰。三世十方俱坐断。劒轮挥处凛如霜。便下座 上堂。紫云今日开炉。一切不拘次第。所需槩出檀那。内外同堂共聚。要使诸人撞头磕额。各显超羣活计。且作麽生是超羣活计。喝一喝曰。莫妄想 上堂。青山留鸟栖。碧涧运来机。何必重思算。拈来用便宜。诸人还用得着麽。良久曰。山僧不可更与你葛藤。拽杖下座 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山高路远。曰意旨如何。师曰。走杀闍黎。僧礼拜。师便打 士问。在俗也学得道麽。师曰。道非缁素。士服膺 师于康熈己酉季春下澣八日。预期谢众曰。老僧开此山二十载。未甞不念佛祖恩德。尔大众必以法门为任。至四月初六辰刻。召众嘱後事。索笔书偈。泊然而逝。寿六十有一。腊三十有四。塔建本山(山茨际嗣)。

邵阳燕月恒明惟昙禅师

永州零陵人。参绿萝。记莂。後隐武冈僻处二严庵 示众。祖师关。限却多少人也。铁牛机。困杀多少人也。诸兄弟。还知利害麽。山僧今日头头打开。法法俱露。但有一丝毫情识未断。圣解未忘。白云万里 僧问。如何是燕月境。师曰。古柏参天。曰如何是燕月人。师曰。满头隺发 僧参。师问。汝不是个中人。到者里无益。曰也要班门弄斧。师曰。情知你鬼窟里作活计。曰不得压良为贱。师曰。山僧罪过 示寂。茶毗时。白毫光示现。烟尽则收。众以为异。寿五十八。塔建紫云山左冈(山茨际嗣)。

全州香林宗元达旨禅师

衡阳吴氏子。上堂。举头天外看。从来不掩藏。钱龙桥未断。松桂嫩枝昌。知不知且商量。自鸣琴外一溪云。掷鉢峰高立上方 上堂。僧问。和尚今日陞座。所谈何事。师曰。好生记取。曰杀人刀。活人劒。师曰。一任分辨。曰还别有麽。师便打。乃曰。今日所谈不为别事。若能委悉。天下向闻。良久。喝一喝曰。好生记取(山茨际嗣)。

衡阳褒中照初禅师

本邑罗氏子。晚参。有一句子。不在别处。且道。在甚麽处。眨得眼来。千里万里 僧问。狗子既无佛性。为甚昨日又咬人。师曰。赵州老汉。未肯汝在。曰干他赵州甚麽事。师曰。亦不干山僧事 问南岳七十二峰。和尚居第几峰。师正身端坐示之。曰者是雷祖峰。师曰。笑煞天下人(山茨际嗣)。

蕲州菩提云外泽禅师

[婺-矛+牙]源汪氏子。二十五岁。脱白于黄山。参天童悟。问如何用心。得个入处。悟曰。无心可用。是汝入处。师拟进语。悟便打。自是起疑。参究彻夜经行。一夕。不觉倚柱失睡。忽闻开门声有省。急诣悟。悟首肯。後依松际授于磬山。机锋迅疾。应对如流。授曰。汝进语都佳。但桶底未全脱在。乃发愤力参。一日。因风动帘幙堕地。扑簌作声。忽然大彻。授乃重重勘验。而记莂焉。出住蕲州老祖寺 小参。水牯牛作麽生。众无语。师曰。开口也打。不开口也打。良久。喝一喝曰。姹女已归霄汉去。獃郎犹向火边栖 小参。明明绝覆藏。历历无回互。回互不回互。三分一尺布。咦。莫太贵麽。拈拄杖指曰。东单西单。了不相瞒 小参。光阴迅速。岁序迁流。大事未明。如丧考妣。汝等还知有光阴常住。岁序不迁者麽。卓拄杖曰。快些悟去。事同一家。才涉思惟。流转不息。复卓拄杖。顾大众曰。会麽。杖头日月绝迁流。六道人天一监收。亘古亘今无别物。有何元妙可贪求。喝一喝 冬至雪夜晚参。昨日一枯山。今朝千里白。无人粧作成。天然现奇特。造化了无功。心意难推测。报汝众禅和。不用更疑惑 师见新到四僧来拜。便曰。者一队人真可恶。僧罔然。师曰。打野梩汉出去。僧齐出。师曰。苦哉苦哉 士问。弟子俗务多。不能一心参究。乞和尚指示个径要修行处。师急指壁。呌曰。壁倒也。士仓忙回首起立。师曰。且喜凶星过度。士再问。师低首视地 问不动根源时如何。师曰。手不如脚。曰如何是本来身。师曰。须弥山高十六万由旬。曰意旨如何。师曰。水内一半。水外一半 问如何是真实相。师曰。南康府里张皮匠 师室中。甞举狗子无佛性话验人。罕有契其机者。故终其世。未甞印证一人。顺治甲午。师示寂。书偈曰。是非海内展全机。多少时人尽皱眉。此日一言无可付。江南江北大家知。掷笔端坐而逝。塔全身于神鼎资福寺右。语录十五卷。入禾之方册流通(松际授嗣)。

五灯全书卷第八十一

五灯全书卷第八十一补遗

临济宗

南岳下第三十五世随录

武康资寿素弘理禅师

漳州海澄陈氏子。初参诸方。不能洒脱。次谒介庵进於天池。契旨。顺治庚子。住柏山。上堂。朔风凛凛。寒威弥亘六合。慧日明明。光华普照大千。佛祖机关。一时漏拽。金刚正眼。一齐豁开。性燥汉。逴着便行。不丈夫的。有甚语话分。诸佛出世。千言万言。与人解粘去缚。鼻祖西来。横说竖说。只要明心达本。且道。本作麽生达。心作麽生明。缚作麽生去。粘作麽生解。莫巍巍堂堂。是明心达本耶。洒洒落落。是解粘去缚耶。若与麽解会。只成得个韩卢逐块。未是衲僧行履处。大众。要会衲僧行履处麽。蓦拈拄杖。卓一卓。下座 僧参。师问。三世诸佛。历代祖师。为甚麽出者里不得。僧拟议。师便打 康熈癸卯十二月十六日。向朱君行家募柴归。谓众曰。吾事毕矣。即归方丈坐化。世寿五十五。僧腊二十八(介庵进嗣)。

永嘉万年梦堂倪禅师

上堂。僧问。如何是清净法身。师曰。破粪箕。上堂。目前无法。独露真常。意在目前。阿谁构取。不是目前法。转换他一句子不得。非耳目之所到。声色难瞒。大众到这里。也须透过始得 上堂。卓拄杖一下曰。大众会麽。者里会得。不妨归家稳坐。还会麽。复卓拄杖(介庵进嗣)。

北京安化世高则禅师

上堂。拈拄杖曰。山僧拄杖子。昨夜忽抽条。今朝刚吐蕋。一花五叶开。香透乾坤髓。不假劫外之春风。岂应今时之律吕。卓一下曰。数声野鹤惊天至。无限鱼龙冲浪来。越格风流从此振。大家拍手舞三台 晚参。遇良工逢妙手。端的人前谩哮吼。崑仑倒跨上须弥。直得翻身藏北斗。放出南山鳖鼻蛇。八臂那吒遭一口。咄。这段风光谁不知。有思猫呌。乃曰。猫子土座。又为诸人说法了也。胡饼更讨甚麽汁。便归方丈 上堂。昨宵双桂庭前发。今日优昙林也馨。万别千差亲坐断。鼻孔依然搭上唇。遂以拂子击香几曰。闻麽。竖拂子曰。见麽。汝等既一总见闻。为甚节文不在者里。抛下拂子曰。莫教容易得。埋没祖师心 小参。选佛场打开。一队牛纯热。和风拂面来。抖擞精神足。水草正及时。莫向外边触。过隙驹光阴促。黄莺啼杨柳绿。闻者闻兮瞩者瞩。倩此机关不打通。四十九日空劳碌。不劳碌。石虎风前啸一声。諕得须弥颠倒卓(介庵进嗣)。

嘉兴金明东岩灿禅师

僧问。如何是到家底消息。师曰。待汝站定脚跟。即向汝道(介庵进嗣)。

建宁妙峰素頴鉴禅师

莆田陈氏子。普明中秋示众。中秋八月半。桂毂圆璀璨。清光何处无。石楼尤好玩。君不见。江西马簸箕。鈎贼破家良可叹。供养修行物外超。至今流落没崖岸。昨夜三更月到窻。嘉州大象。与陕府铁牛索閙。争这旧公案。却要妙峰为他判断。山僧向他道。有利无利。不离行市。各打二十棒趁出。山僧无着惭惶。直去月本国里。欵欵地。击鼓唱个菩萨蛮。好快活阿。汝诸人。向这里讨甚碗。以拄杖一齐打散 康熙癸亥季夏。无病而寂。茶毗。烟焰结绿。顶骨牙齿舌头俱不坏。塔於董岩(介庵进嗣)。

蕲州三角古壁文禅师

襄阳程氏子。卓锡庐山涌莲院。顺治丁酉。开法浠川之万寿。己亥迁三角 上堂。闭门造车。开门合辙。孤峰顶上。二俱不立。连朝雪散长空。千山共成一色。忽然地炉灰飞。烧杀庭前古柏。急急按下云头。救来一天星月。仔细检点。打刀原是邠铁。一道清光射斗牛。四野寒林风瑟瑟。蓦拈拄杖。得得。搅羹须趁炉烟热 康熙癸卯夏。命灌沐。拜辞金明像。入室端坐。说偈而逝。塔于本山(介庵进嗣)。

嘉兴三墖主峰法禅师

徽州人。原籍应天沐国公之後裔也。仕郎将。忽心花发现。遂薙发为僧。参金明进。进竖拂子。师便喝。进曰。从上佛祖。尽向这里流出。你还见麽。师曰。从上佛祖。尽从这里来 康熙己酉秋月。作书。辞秋岳曹司农与众护法毕。施博居士问曰。和尚此去。还是往天堂。下地狱。师展两手示之。士礼拜。师珍重而逝。茶毗。得舍利无数。塔于本寺(介庵进嗣)。

嘉兴金明晦岩烱禅师

甞颂诸可还者自然非汝不汝还者非汝而谁曰。仙娥肌骨本风流。红粉慵施下玉楼。云佩霜环零落尽。却教无处可遮羞(介庵进嗣)。

蕲州三角天峰性禅师

黄梅王氏子。即仲暄公之後裔。生而淡泊。幼习青箱。喜出世学。每读竺典。彻日忘倦。及世异。飘然四方。至浙之苕溪。礼金沙浪薙染。服勤数载。一日思生死事大。往叩雪窦云。令参本来面目话。刻究累日。有省。述偈呈云。云乃首肯。後参金明进。入门便喝。进亦喝。师又喝。进即拈棒。师曰。老汉今日败缺。进便打。师曰。转见不堪。进休去。次日陞座。师出问。长年为覔知音少。今日相逢事若何。进曰。放你三十棒。师震威一喝。进顾众曰。看取这员战将。师拂袖归众。顺治乙未秋。出住松江清凉庵。丁酉。迁小贞种福院。戊戌归里。众请重兴多云山。康熙己酉夏。三角古谢世。众请主席。甲寅。黄梅绅士。请复兴东永福。及菩提等处。凡师到处。即成伽蓝 上堂。道人取则原无定向。动若风行草偃。水到渠成。遇物即宗。圆音畅美。一句该罗。千差坐断。汝等诸人到者里。须知转身一步。拈拄杖。卓一卓。下座(介庵进嗣)。

广陵海月天岩启禅师

如臯冐氏子。小参。孔子不识字。达磨不会禅。人却不信。鸟大如山。鱼大如海。人却不信。父少于子。弟长于兄。人却不信。明星午现。红轮夜照。人却不信。海月与麽说。诸人不信。诸人与麽说。海月不信。诸人不信。海月不信。且道。是同是别。良久。顾左右曰。参(介庵进嗣)。

太仓问梅宦陈修禅师

武林李氏子。上堂。僧问。如何是绣雪境。师曰。曲径几回苔藓积。雪堂深处竹风清。曰如何是境中人。师曰。扶筇捡点闲花落。信步移看碧水澄。曰向上事。又作麽生。师便打 上堂。山僧有一句子。久欲说向诸人。因世事太忙。不曾启齿。今日偶闲。何妨细说。汝等各宜听取。便下座 示众。庭畔阴浓。雨久如醉。堤边杨柳。含珠吐翠。池塘蛙鼓响如雷。林下禅和打瞌睡。呵呵呵。会不会。卓拄杖曰。日高花影重。风暖鸟声碎 康熙癸卯春。仍归老问梅。尝谓众曰。时光迅速。汝等急须照顾脚跟。孟冬二十七日。示微疾。至三十日晚。呼行者。取汤沐浴。趺坐脱去(介庵进嗣)。

南康云门既白旭禅师

参金明进。进以杖画地曰。向这里道一句。师以具打圆相。进便打。师喝。进曰。乱喝作麽。师拂袖便出。初住庐山五老峰。每与衲子盘桓无不悦服。後迁云门。一日谓众曰。道得个转身句。又有悬崖撒手句。道得个撒手句。又有末後句。试通个消息看。众罔措。师曰。不会那。老僧自道法也。即端坐说偈。掷笔而化(介庵进嗣)。

泉州承天嬾若昙禅师

晋江郑氏子。因观奕小参。碁逢敌手难藏拙。诗到重吟始见工。衲僧家。竿木随身。临机制胜。亦如此局。颇乎相类。静时碁止。动则碁行。照用同一。双关而并走。事理兼至。一截角而斜飞。埋兵挑斗。何妨击此攻彼。单刀直入。贵在破垒先登。傍边作势。岂能侵闯门户。靠角求活。错过多少城池。三军失利。为是迟了半刻。突围而出。终是贼後张弓。随人高下。固为失策。纵尔饶半。落在第二。故曰。握筹犹属後。输赢一着先。诸人要识者一着先的道理。除非打破大铁网。踏翻倒垂莲。杀活自由。方称国手。点捡将来。衲僧本分极则。犹少一着在。如何是衲僧极则。未分黑白妙难施。文彩才彰一局碁。画断中间十九路。方能坐享太平基 临终沐浴。说偈而逝。茶毗。只履不坏。至今供奉。墖于清源山(介庵进嗣)。

江州庐山东林山铎在禅师

桑落李氏子。生而良知。不乐举子业。谒东林薙发。因阅高峰录。疑拖死屍句。徧参诸方。末造金明进室。一见如夙契。遂折节焉。进问。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是个甚麽。师曰露。进曰。昨日有人与麽道。三十棒趁出了也。师曰。要打便打。说甚昨日。随声便掌。进约住曰。者瞎驴。乱作那。师拟进语。进便打。师复拟进语。进又打。师豁然契证。出源流印之。出住东林。迁楚蕲华桂西陵碧云 上堂。及尽去也。地干天旋。龙吟雾起。虎啸风生。正当恁麽时。寻常做手脚底。以沙门一只眼。印定森罗万象。便能口吸西江。身藏北斗。将三寸龟毛。搅断黄河。一叶栗蓬。劈开华藏。头头现法法彰。牛溲马浡。耀古辉今。尘尘说刹刹谈。白牯狸奴。吼雷掣电。兴化汾阳。及我鸳湖诸祖。得此一着。提王库刀。用杀活机。克振济北家声。揭示人天正眼。山僧今日不惜赃私。和盘托出。抛向当阳构得底。大好受用 康熙辛亥九月十五日。以微疾示众。有记取明年今日日之语。一众骇异。时有僧出问。和尚尊意如何。师曰。三百八十四壬子。又七月初旬。谓徒众曰。吾欲归里。宜速备之。众以为常往。遂买驴一头以代步。师顾而笑曰。吾行非驴所堪。自此谆谆诫众。修洁九月初八日。入城辞众檀越。并诸山耆宿。至十一归山。十二陞座开导。其略曰。吾身後。不许举哀开孝。效世俗所为。及化钱等事。不许造塔。须将灵骨。抛弃江河利生。不得故违。十五日辰刻。沐浴焚香。端坐书偈而逝。闍维。起骨得其精白。齿亦不坏。数珠分心如故。师生天启辛酉十一月十九日。世寿五十二。僧腊二十八(介庵进嗣)。

太仓藕庵竹庵衍禅师

偶阅圆觉经菩萨发问。今者四大各离。妄身当在何处。遂抚几长叹。人生不明个事。徒为僧相。於本分中。无所益也。於是偏参。一日闻板声。忽然有省。造参金明进。执侍逾年。隐于娄东。因疾退居东关。康熙丁巳七月十七日。索笔书偈曰。生平孤孑。杜门守拙。吾道虽凉。仗後昆烈。喝一喝。掷笔而逝。塔于金墅镇莲花寺右(介庵进嗣)。

西陵报恩松岫源禅师

上堂。举庞居士。语未竟。王公华出问。既是已成的佛。用选作麽。师曰。拖犁拽耙(介庵进嗣)。

太平素岩智禅师

麻城人。上堂。彩云影里神仙现。手把红罗扇遮面。急须着眼看仙人。莫看仙人手中扇。举扇曰。者个是扇子。且道。仙人在甚麽处。掷扇躬身曰。者个是仙人。扇子在甚麽处。汝等诸人。向者里着得一只眼。不妨水边林下任性逍遥。倘或未然。齩定牙关[拚-ㄙ+ㄊ]命去。自然水到便渠成 颂洞山麻三斤曰。如何是佛三斤麻。搓根绳子缚烟霞。等闲识得鈎头意。笑杀东村王大妈 着有金刚决疑。行世(介庵进嗣)。

建宁普明云庵量禅师

瓯宁谢氏子。上堂。麻三斤乾矢橛。且置一边。德山棒临济喝。放过一着。诸人。还知狮子爪牙。狞龙头角麽。脱身一色坐遗影。不落同风显大功 小参。饥来吃饭。困来打眠。衲僧门下。不费钻研。只如古德道。五台山上云蒸饭。佛殿堦前狗尿天。是明什麽边事。向道莫行山下路。果闻猿呌断肠声(介庵进嗣)。

嘉兴三墖景德玅云雄禅师

金华武义徐氏子。父仲芳。官登州都阃。诞师署中。及襁褓。每见佛僧。辄生钦悦。九处丧母。时世运多艰。芳叹曰。大丈夫。不能定乱。莫若入空门趣佛乘。乃弃官。从华严薙染。师亦依芳祝发。礼灵隐礼。受戒。领竹篦话。参究。偶至北高峰。擡眸见月。心境廓然。疑团顿释。徧历诸方。末入金明进室。进问。云封狮窟。向背无门。汝从何入。师曰。从门入者不是家珍。进曰。汝是行脚僧。为什向驴胎马腹里作活计。师曰。今日亲见和尚。进曰。你看老僧眉毛。落了几茎。师曰生也。进便打。师曰。不入洪波里。怎见弄潮人。进曰。你见何道理恁麽道。师拂袖便出。遂安维那。次迁监院。嗣受记莂。出住临清大悲嘉兴三墖 上堂。刹竿竖起。古店重铺。打开宝藏。运出家珍。撒向诸人面前。一任取足。与麽会得。犹较些子。不与麽会。拄杖子别滋一路。蓦卓一下曰。碎波旬窟宅。展佛祖家声。须凭者个。握金刚王剑。悬肘後灵符。要是其人。山僧。今日承诸檀大命。义不容辞。斩莾披榛。凿开生佛面目。垦土掘石。露出本地风光。顿教寒灰发焰。枯木生春。石狮哮吼。惊起青山头卓朔。木马嘶风。踏断黄河水倒流。莫有向者里着得一只眼底麽。良久。卓杖曰。手握金鞭问归客。夜深谁共御垓行 上堂。挥拂子曰。垂鈎四海。只钓鲸鲵。据座披衣。为求知识。蓦竖拂曰。过去已过去。未来尚未来。今日正当山僧说法。直须以大圆觉为伽蓝。安住平等一如法说。令现前缁素。亦如法得解。然後同声相应。同气相和。悉使魔外绝迹。生佛普该。入一微尘。现无边身相。坐毫端内。转大法轮。山河大地。明暗色空。情与无情。总在个里头出头没。喝一喝。挥拂下座 问如何是不动尊。师曰。卯生日。戌生月 问如何是三类化身。师曰。闍黎会杀人麽。曰我王库内。无如是刀。师打曰。不是我同流。如何是不退地。师曰。官凭文书。私凭契约 问色身败坏即不问。如何是坚固法身。师曰。八臂那吒扑帝钟。曰请师明示。师曰。石人推倒五须弥(介庵进嗣)。

建宁友可山铁元禅师

上堂。三十余年独穴居。堦寒不禁草萦裾。禅心已作三冬雪。一任他生作马驴。为甚如此。坐久腰痛 上堂。众才集。师便下座。知事把住问。和尚因什不示一言便下座。师曰。早晨吃了两碗冷粥。肚里有些不停当。少待圊去来。为汝等说。众罔措。师便归方丈 上堂。半牕图畵梅花月。莫作等闲看。一枕波涛松树风。不可糊乱听。大众。要知此事。太煞漏逗 上堂。山僧昨日赴个村斋。齩着一粒黑光砂。直到今朝。牙痛不止。不能与诸兄弟说黄道白。便下座 僧辞。师问。甚处去。曰有住处即来向和尚道。师曰。你是持戒人。为什不守清规。曰和尚莫以罪罪人好。师曰。我不以罪罪你。古人道。吃粥了洗鉢去。意作麽生。曰昨夜梦里。有人问此话。恰值某爱睡。不曾答他。师休去(介庵进嗣)。

镇江甘露逾祖觉禅师

扬州张氏子。从清凉剃落。历参诸方。晚谒金明。而受印记。出住甘露 和硕额附石将军。元旦请上堂。卓拄杖曰。水银落地。个个皆圆。古镜临堂。尘尘焕彩。春风才度。万物咸新。一人有庆。兆民赖之。立地成佛将军。杀人不眨眼。杀人不眨眼将军。立地成佛。如珠走盘盘走珠。蓦竖拄杖曰。天生玉叶金枝秀。奕奕芬芳不计年(介庵进嗣)。

北京牧圆企贤清禅师

山阴金氏子。世业儒。幼而敏慧。偶游梵刹。志乐出尘。从云门剃度。徧历诸方。最後谒金明进。进问。大事未明。如丧考妣且置。因什大事已明。亦如丧考妣。师曰。愁人莫向愁人说。进曰。你向什麽处用心。师曰。泥里何必洗土块。进伸一足曰。我脚何似驴脚。师礼拜曰。不因夜来雁。怎见海门秋。进打一拂子。遂印以偈 上堂。五十余年牧一牛。登山涉水未曾休。於今高挂鞭绳也。掉尾擎头性已柔。只是随分纳些些。山悠悠更水悠悠。说甚拈花微笑。断臂安心。那效慈明贴榜僧堂。洞山掇退菓桌。者队老古锥。无风兴浪。播阳家丑。自不丈夫。牧园者里。把定封疆。更不畵蛇添足。尔等眉生眼上。耳搭腮边。又来者里。覔甚麽椀。卓拄杖曰。各请归堂吃茶 康熙庚申孟春。师示疾。至四月十二日。门人圆净。领众诣方丈。求垂示。师曰。山僧素来不涉迷悟。痢疾三月。累得通身骨露。若人如是会得。管取超佛越祖。复谓众曰。古人道。法身病。色身即是法身。色身病。法身即是色身。今蒙大众问我病源。山僧徧观法界。覔病根起处。了不可得。故曰。病入膏肓。神医拱手。复说偈。大喝一声。便吉祥而寂。世寿六十二。僧腊四十一(介庵进嗣)。

兴化竺山吼庵证禅师

示众。举僧问首山。如何是学人亲切处。山曰。五九尽日又逢春。曰毕竟事如何。山曰。冬到寒食一百五。师颂曰。春暖平川莺语清。笙歌从此悦行人。反嗤策马拥寒者。孤负东君用意深(介庵进嗣)。

平湖青莲梦庵觉禅师

嘉兴范氏子。礼金明披缁。掌记室有年。後住青莲。示众。举文殊三处过夏话毕。师曰。文殊三处度夏。扰乱清规。迦叶白椎欲摈。惊羣动众。世尊问处因循。使人厮斗。若是正令而行。三人吃棒有分。何故。青莲门下(介庵进嗣)。

秀州尼莲花可度禅师

淮安田氏子。父官以指挥罪而殁。师年七岁。见父屍感叹。便有出尘志。但不自由。四十。往扣梵受盂。复谒金明进。遂求落发。进弗许。师忧愤呕血盈盆。进悯其诚。乃为剃染。命看万法归一话。寝食都忘。不期年而气几绝。一日见进。进问。一归何处。师诉所以。进曰。本自现成。用多气力作麽。师觉心意平贴。呈偈曰。脱体风流意莫穷。堂堂独露主人公。朝来换水焚香课。尽在寻常日用中。进可之(介庵进嗣)。

檇李尼明心佛音禅师

濮镇叶氏子。幼丧母。延僧诵经。见地狱畵相。即心动。不茹荤。矢志出家。父为缔姻。死誓不从。遂投师落发。苦行数载。礼金明进。圆具。命看父母未生前话。刻究久之。一日登楼。踏板作声有省。乃呈进。进愈加煆炼。至有从今识得娘生面。自是出羣一丈夫之句。师一日。在罗广文家补毳。罗问。如何是日用得力句。师以针作劄势。适岁暮。罗问。汝将甚麽度岁。师竖拳。罗曰。还别有麽。师曰。来朝向居士道。康熙甲寅菊月既望。沐浴端坐。说偈而化(介庵进嗣)。

檇李广文罗开驎居士

号空诸。檇李人。幼读书。便能琢磨孔颜落处。一日随父衡阳公过敬畏。金粟乘上堂。亦不深信。尚乃忽之。嗣後父母继殁。险阻备尝。内兄施约庵每启发。同谒东塔奇。次参福严容。容展两手曰。会麽。士茫然。容曰。当面错过。士於此信入。复参金明进。深造井臼。一晚落堂。进举香板。命众下语。士近前。夺香板曰。和尚把柄。已在弟子手里。进顾众曰。这一期。只得个俗汉。士掷香板。进肯之。士着。有华严疏钞。金刚摸像。宗门拈颂。共若干卷。行世(介庵进嗣)。

檇李别驾项谦居士

号茨庵。襄毅公七世孙。大金吾俊卿子也。未致仕时。参博山来。余集生。皆有机语。及解绶。与古南门。天界盛等。为最契。後谒进於金明。因缘甚契。乃呈偈曰。聊闻举着便承当。好肉无端已剜疮。着眼机先明的旨。顶门红日透扶桑。进印可。士甞举郁山主过桥吃扑公案曰。众兄弟。一眼观天。两脚踏地。且道。明珠在甚麽处。良久曰。春在草头上。王孙几个知。有究心录。行世(介庵进嗣)。

秀水调实陆煐居士

幼失怙恃。喜游丛席。与知识盘桓。造参金明进。进命看万法归一。经三载。偶阅三顿棒话。如贫得宝。述偈呈进。进曰。此是意识所作。犹在半途。未是到家消息。士服膺。嗣後再参。进指座上古瓶。士作颂。甚恰进意。一日有僧乞钱。士如数封定曰。道得即与。僧曰。我年老矣。士曰。四大有老。这个岂有老耶。僧以手点胸。士曰。试拈出看。僧进前。士便掌(介庵进嗣)。

文学陆焘居士

字玄度。性恬淡。尝阅竺典。犹如夙肄。乃谒普明天童平阳西林诸宿。有机语。刻载行录。壬辰。参金明进。进问。曾见知识否。士曰。六七位。进曰。那一位得意。士曰。若得意。即不来也。进笑曰。莫瞒老僧。士请开示。进曰。此事不从外得。要明心地。须看话头。士唯唯而退。一日因行折足。顿了厥旨。偈曰。十字街亲磕着。一回白汗顶门通。石人扶起呵呵笑。伸脚原来缩脚中。呈进。进深肯(介庵进嗣)。

文学朱[(雪-雨)/粉/大]宪居士

字钦臣。因鼎革。有出世志。而未果。辛卯间。患血症。乃谒金明进。请益。参究法要。进曰。居士。看一念未生以前。这病根从甚处得来。如此频频看去。亦莫嫌閙取寂。亦莫厌凡求圣。昔苏黄得力处。不越此也。士如教命。病果愈。一夜擡头。见月光皎洁。乃悟入。连述数偈。其略曰。五色云开万象清。一轮心月彻天明。虗空落地无消息。世界何劳用一尘。呈进。进曰。汝骨气猛利。志性果敢。可名真毅焉(介庵进嗣)。

明经蛟门李潜居士

好浮屠学。尝繙内典。年二十二。遇僧示参不思善不思恶。那个是本来面目话。参谒撄宁斯瑞二公。甚吃。偶与空诸罗子盘桓。遂造金明参进。适钟鸣。进问。钟鸣耶。耳鸣耶。士曰。一串穿却。进喝曰。还穿得者个麽。士礼拜曰。恩大难酬。茶次进曰。百丈野狐话。你作麽生会。士乃覆却茶杯。进曰。只如不落不昧。又作麽生。士以茶杯仰上而立。进曰。除却者些伎俩。试道一句看。士便喝。进曰。乱喝作麽。士曰。和尚莫作怪。进便打。士礼拜。一日侍次。进问。台山婆子。赵州如何勘破。士曰。赵老舌头无骨。进颔之。即述偈曰。赵州衔枚疾走。婆子减竈添兵。太平日定输赢。勳劳到处标青史。撒手长安莫问程(介庵进嗣)。

文学许振声居士

字无声。自幼。喜楞严庄老等书。闻金明进道风。即归信领话。精勤体究。一日入室请益。进举扇一拍。士豁然。有投机偈。进可之。嘱令操履。然务实而不务虗。康熙辛酉孟冬。感微恙。临终说偈曰。我名振声。声从何来。法名真馨。馨今何往。人道我佛法中人。直是冤枉。曾读孔孟几行书。且喜也不入者党。呵呵呵。亭午天空月朗朗遂悠然脱去(介庵进嗣)。

秀水报本冲默开禅师

湖广人。参永正元。问甚处来。师曰新城。元曰。未发足以前。好与一顿。师以坐具一拂。元便打。师少顷呈颂。元接了更索。师曰。和尚将谓别有那。元深肯 示众。举石霜参汾阳知临济道出常情因缘。师颂曰。倒腹倾肠举似人。其如不荐屈难伸。一朝捉败非轻处。眼葢乾坤气宇新(一初元嗣)。

东溪退庵断愚智禅师

示众。举香严上树因绿。师颂曰。一等全提向上机。无锥地汉做来奇。当场不畏傍观眼。别有威声动四维 康熙乙卯。住永正。丁巳季秋二十日。命挝鼓集众。师竖拳曰。生死事大。无常迅速。各各努力。莫作等闲。复曰。生平懒开口。别众无他语。端坐敛双眸。逢人莫错举。且道。毕竟如何。喝一喝。遂寂。墖于方丈(一初元嗣)。

耿惟真藏禅师

参永正元。元问。诸佛未出世。人人鼻孔撩天。出世後。因甚杳无消息。师曰。坐断天下舌头。元曰未在。师即呈颂曰。涂毒声前未解闻。藏锋袖里得堪争。当阳突出无巴鼻。打失摩醯正眼睛。元目之。至晚落堂。拈师颂问。者是有巴鼻底。作麽是无巴鼻底意旨。师便喝。元曰。还别有麽。师曰。有即有。不堪举似。元曰。因甚不堪举似。师曰。恐吓杀天下人。元拈拂子便打。师礼拜。元又打(一初元嗣)。

法雨行洪禅师

参永正元。元问。何处来。师曰石门。元曰。曾亲迎阿谁。师曰。天童报恩福严。元曰。更见□□。师曰。两眼对两眼。元竖拳曰。向者里道句看。师曰。道破即不堪。元便打。後再参。元问。风雨淋漓。远涉不易。脚跟下曾打湿也未。师震声一喝。元曰。犹带泥水在。师曰。只为和尚老婆心切。元便打。师礼拜。元可之(一初元嗣)。

寓庸禅师

参永正元。依止数载。一日元问。子一向在此如何行履。师曰。着衣吃饭。元曰。此外更有事麽。师曰。有则辜负和尚。元曰。若道无。亦辜负老僧。师珍重礼三拜。元便打(一初元嗣)。

永正通济上座

再参元。举拂子曰。诸佛未出世。祖师不西来。还有者个消息麽。师便喝。元曰。只如诸佛出世。祖师西来。又且如何。师曰。众生度尽。元曰。座主见解。师曰。和尚又如何。元便喝。师豁然曰。谢师慈悲。元便打(一初元嗣)。

杲如证庵主

再参永正元。问向在什处躲跟。主曰。从来不覆藏。元曰。如何是你不覆藏底。主曰。山青水绿。雀噪鸦鸣。元曰。莫是旧时面目麽。主曰。溪山虽异。云月是同。元曰。未在更道。主便喝。元打一如意。主礼拜。元然之(一初元嗣)。

普仁截流策禅师

□□峰示众。举一不得举二。放过一着落在第二因缘。师拈曰。二大老。却似崑仑儿撞着波斯子。辊入大洋海里。一吞一吐。一出一没。手脚交加。甚生光怪。还有人鉴得出麽。若鉴不出。只是个盲龟跛鼈。又举药山一日问饭头。你在者里多少时。头曰三年也。山曰我总不识你。其僧愤然而去。拈曰。者僧三年苦行。劳而无功。药山一期慈悲。却成多事。虽然。心不负人。面无惭色(箬庵问嗣)。

嘉兴金明别传化禅师

本郡屠氏子。年十九。依金明进。剃染受具。参三不是话。有省。命掌记室。後蒙记莂。出世秦溪。师性恬淡。凡上堂示众。随机开导。不容人录(介庵进嗣)。

猜你喜欢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第四·欧阳竟无
  卷第五·行策
  诸法妙化品第八十七·佚名
  佛说善夜经一卷·佚名
  佛说法身经·佚名
  第五十九章 爱护之行政·佚名
  卷第七·德清
  卷第二十四·道原
  卷之四十·别庵性统
  佛说佛名经卷第十二·佚名
  大乘集菩萨学论 第一卷·佚名
  佛日普照慧辩楚石禅师语录卷第三·楚石梵琦
  卷第十七·永觉元贤
  重刊龙舒净土文目录·王日休
  卷之十五·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五百五十·彭定求

        卷550_1 【岁暮江轩寄卢端公】赵嘏   积水生高浪,长风自北时。万艘俱拥棹,上客独吟诗。   路以重湖阻,心将小谢期。渚云愁正断,江雁重惊悲。   笑忆游星子,歌寻罢贵池。梦来孤岛在,醉醒百忧随。   戍迥烟

  • 卷四·范梈

      歌行曲类  赠海康举进士者  圣主征儒用文学,翩翩五士起海角。元戎虎帐飞荐鹗,泮水成材玉新琢。吉日举饯钟鼓作,皇华大夫绣朱襮。快马凿蹄轮脱斵,相送西风出郊郭。问君此行事何若?于菟要是赤手缚。候雁南飞不踰岳,洞

  • 船山诗草二·张问陶

    由马道至武关即目栈圮柳斜抱,厓倾木倒垂。雪消春涨急,谷冷冻云迟。仄径穷逾拗,前山複更奇。吟心输禹力,疏凿亦忘疲。青羊桥暮问青羊关,寒烟聚孤堡。四山斤斧声,嘉树贱千草。板桥架危石,洋水一湾小。黑鸟波底行,敺鱼殊了了。杉

  • 附录·沐昂

    附录: 沧海遗珠四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不着编辑者名氏前有正统元年杨士奇序称都督沐公所选又称其字曰景顒黔寜王之仲子佐兄黔国公爲朝廷鎭抚西南一方考明史黔寜王沐英之子晟爲黔国公鎭云南昂爲右都督倾云南都司

  • 金台集叙·迺贤

    三代而上天地之英着为礼乐三代而下礼乐之英散为文章礼乐文章无处不有无时无之是故礼之用莫妙于乐文章之用莫妙于诗英即妙也发舒而可见谓之英鼓舞而莫测谓之妙于是诗与乐之妙可以动天地感神明广声教移风俗也皇元混一以

  • 卷十五·黎民表

    钦定四库全书瑶石山人稿卷十五明 黎民表 撰五言絶句别吴而待相逢各已壮努力爱前期不用投孤劔衔恩自有时恋阙心仍在还家路不迷凄凉吊古意疲马入青齐江行风隐正扬舲帆流带夜星殷勤不肯别似惜蒋山青袁郎清咏处月夜遇征

  • 卷二十·本纪第二十·神宗一·张廷玉

        ◎神宗一   神宗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讳翊钧,穆宗第三子也。母贵妃李氏。隆庆二年,立为皇太子,时方六岁。性岐嶷,穆宗尝驰马宫中,谏曰:“陛下天下主,独骑而骋,宁无衔橛忧。”穆宗喜,下马劳

  • 第三十三回 登燕然山夸功勒石 闹洛阳市渔色贪财·蔡东藩

      却说窦太后许兄北征,又为弟筑宅,当有一位正直著名的大臣,再加谏阻。看官欲知他姓名,就是侍御史何敞,谏草中大略说是:  臣闻匈奴之为桀逆久矣!平城之围,嫚书之耻,此二辱者,臣子所为捐躯而必死,高祖吕后,忍怒含忿,舍而不诛。

  • 明神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五十·佚名

    万历十二年六月丙午朔 皇第三女生 安嫔王氏出也○丁未赐三辅臣及讲官金花红币有差○云南巡抚刘世曾劾参将邓子龙游击刘綎驭军不肃致两军互有杀伤兵部覆二将屡立战功未经叙录乞宥其小过责以同心旨从部议○复广东粮储

  • 卷三十四·佚名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万寿盛典初集  钦定四库全书万寿盛典初集卷三十四恩赉六【开科二】顺天府府尹【臣】屠沂等谨题为普天士子感沐皇仁仰祈代题恭谢天恩事据直隶各省举人贡监生员李长庚陈大庆查克弘董俊等二百四

  • 第十五章 32·辜鸿铭

    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辜讲孔子说:“人通过领悟来获取认知,但是如果没有高尚的情操紧紧掌握知识,也会迟早再次失去知识。

  • 宋进书原劄状·钱时

    宋进书原劄状特进左丞相兼枢密使肃国公乔行简劄子臣輙有奏陈仰干天听臣昨任国子司业日于延见诸生之次闻严州布衣钱时山居读书理学淹贯尝从故寳谟阁学士杨简游葢其深所推许今寳章阁待制袁甫昨任徽州与故太府丞郑之悌守

  • 关中记·潘岳

    地方志,晋代潘岳撰,1卷。该书载秦汉关中山川形势、宫殿池沼、故事歌谣等内容,原书久佚,《水经注》、《文选》注、《初学记》、《太平御览》、《北堂书钞》等皆有引文。清代王谟辑佚成书,收入《汉唐地理书钞》。

  • 李虚中命书·李虚中

    三卷。古代星命术书。旧本题鬼谷子撰,唐李虚中注。收入《永乐大典》。《四库全书总目·子部·术数类二》:“书中义例,首论六十甲子,不及生人时刻干支,其法颇与韩愈《墓志》(指《殿中侍御史李君墓志铭》)所言始生年月日者相

  • 太上洞玄灵宝法烛经·佚名

    太上洞玄灵宝法烛经,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约出于南北朝末或隋唐。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本文类。经文分作十章,言斋戒静思以修持身心之法。内称形、气、神为人生三要素,三者互为依存,「神逝则气败、气败则形亡」。故学

  • 洞玄灵宝钟磬威仪经·佚名

    太上向智德真人述天上、宫观使用钟磬之威仪。

  • 兰庭集·谢晋

    二卷。明谢晋撰。谢晋,字孔昭,江苏吴县人,生卒年未详。工画山水,尝自戏为谢叠山。其名《明诗综》作谢晋。而集末赠盛启东一首,乃自题葵丘(今山东淄博)谢缙。又附见沈大本诗一首,题作寄谢缙。案《易象传》称,明出地上

  • 国闻备乘·胡思敬

    近人胡思敬撰。二册,四卷。记录清代掌故一百五十七篇。作者居京师七年,经历甲午、戊戌、庚子三大事变,以当时史官失职,宫廷机密要闻无人记述,故撰是书。所记多为见而知之者。它以笔记的形式分条记载清季掌故、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