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第八十六

五灯全书卷第八十六

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

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

临济宗

南岳下三十六世随录

姑苏尧封宝云月函潜禅师

吴兴董雨若也。参灵岩。证彻大法。退翁储既寂。隐居空山。以着述自娱。绝迹人世。貌古如梵僧。性狷介。衣食不充。给侍星散。略不萦怀。所着洞宗疑问。宝昙七发。皆关法门大典。竟以贫病终其身。诸方惜之 上堂。问如何是本分事。师曰。尧封不会禅。乃曰。瀑泉飞处绿阴交。山鸟丁东逐午樵。满笠松花归去後。闲云相与度峰腰。顾左右曰。你道。将饭与尧封吃底。还有眼麽。良久曰。不觉日又夜。争教人少年 插秧上堂。者一片水田。一向斜搭在衲僧肩头。横也在身上。竖也在身上。而今平铺着山前山後。直得眼瞪瞪地。看即有分。金锄不动土。灵苗何处栽。队队博饭吃底。不伤物义。道个应时及节句子。供养一众。也显丛林有人。良久曰。三日风。五日雨 普请采二茶上堂。举一不得举二。放过一着。落在第二。禅和家。一向麤心生怕。落二落三。道个明日不得普请。便自谓得也。他时後日。单单吃水也难消。若据尧封苦心。那怕你摘叶寻枝。只要到手。来来往往。不至空过。遂拍手曰。莫把三千道里夸。住山人事尽风华。宝云一味遵平淡。不摘杨花摘野茶 晚参。问南泉百年後。山下作一头水牯牛去。未审在那一家。师曰。欺上座不得。曰脇下五字。倩甚麽人书底。师曰。谩别人即得。乃曰。昨夜三更浪举鞭。一汀细草绿如烟。山童扫尽杨花雪。无那残英又满川 上堂。虗空无筋骨。那下金槌。大道绝西东。岂循鍼路。没镫驴子夜三更。拈下闍黎席帽。山僧是浙西路人。四川[卄/夒]州府城南。诸葛孔明八阵图。前聚六十四。後聚二十四。各高五尺。相去九尺 上堂。古尧封。十方无壁。有一张口。没个挂处。蓦指鼻下曰。仍安旧处着。人天众前。如实而说。若到诸方。不得错举 上堂。拈起拂子曰。晋锋八百。带累杀龙泉太阿。炭库藏身。蹉过了丽天杲日。尽道吹毛不动。徧地刀枪。争知荆棘林中。太平得路。掷拂子曰。一个闲人天地间 晚参。众集。师坐定。左右顾曰。诸人与麽自在。尧封与麽起倒。诸人与麽着着先机。尧封与麽次次落後。诸人与麽光彩。尧封与麽慙愧。良久曰。洎被打破蔡州 上堂。到岸古帆。千山万水。不落三寸。四角六张。要向句里明机。言中取则。争怪得香至国里。背父逃走的。平欺汉地。惯打南村十更 上堂。火星入牛斗。衲僧天下走。不问你南地鹄。北地狐。横担拄杖。紧系草鞵。粥饭堂里。瓦碗竹筯。各须仔细 上堂。至座前。左右顾曰。到者里要我如何。陞座复左右顾曰。拶上一重。又且如何。就座乃曰。而今坐定也。谁敢何如。便下座 上堂。尧封有一句到你。是摩竭掩室。是毗耶杜口。良久曰。八角磨盘空里走。尧封无一句到你。是函葢乾坤。是截断众流。喝一喝曰。虾蟇何曾出得斗 晚参。封尧不敢瞎却天下人眼。拈起拄杖曰。设有道。山僧只有受璧之心。且无割城之意。卓一下曰。将谓我辜负汝。却是汝辜负我 上堂。达磨不来唐土。我国晏然。神光不往西乾。彼中扰乱歇。呜呼哀哉。法门不幸。尽道临济德山。吾宗後劲。一回思之。毛骨俱冷 上堂。天中函葢葢着你。目机铢两数着你。不涉众缘看。你走到那里。咦。甞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向此中来 晚参。问如何是空劫已前一句。师曰。记得小时骑竹马。目前又作白头翁。莫言去处无端的。不在溪西便在东。 上堂。十方无壁。四面无门。有一句子。把定乾坤。别资一路。是鬼是人。喝一喝曰。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谓神。稽首稽首。主臣主臣 一日拈拄杖曰。特抛香饵。专待长鲸。僧出。师曰。咂水鲜鳞。全无希冀。曰见之不取。思之千里。师曰。何得自投置网。僧拟议。师打曰。死虾蟇 上堂。结却布袋口。诸方不知。你在尧封。做甚麽事。解却布袋口。尧封不知。你在诸方。做甚麽事。结也出尧封手不得。解也出尧封手不得。你诸人。东去西去。前程忽有人问尧封手。切不得道。十个指头。如鼓椎相似 因事上堂。萧梁高祖武帝普通元年九月二十一日。南天竺国菩提达磨。来我震旦。北魏孝明帝正光二年十二月九日。初祖菩提达磨。传法神光。西来衲子。岂是菽麦不分。去年此月此日。比丘南潜。从天上灵岩。受请来扫尧封。今年此月此日。上堂特特举扬禅宗春秋。乃拊心曰。苍天苍天。若不触风化。争明古佛心(退翁储嗣)。

天台兴化笠山汇藻文禅师

南昌张氏子。上堂。秋雨垂垂。秋风飒飒。屋头篱菊抽金。门外枫林布锦。老雁横空。点破碧天似水。嬾猿挂树。撼翻玉露如珠。父母未生以前。何似者个时节。无事倚阑频怅望。白云空锁乱山青 上堂。冷雨翻红叶。秋风动白苹。空将未归意。说与欲行人 上堂。老僧住持多年。不解与人东指西指。一句是一句。雨过竹风清。云开山岳露。侨梵鉢提。舌头有分。饶伊见鞭影便行。望刹竿回去。犹是途路边事。要得捷径一路。不得离我者里。以拂子画一画曰。此回不是梦。真个到庐山 一日闻鼓声。问侍僧曰。今日打鼓作甚麽。曰请和尚说小参。师曰。鼓声为诸仁说了也。山僧又说个甚麽。僧无对。师曰。也是湖南卖饼(退翁储嗣)。

灵岩卑牧谦禅师

上元出队上堂。问一色边事尽却今时。向上全提不住者里。未审明白庵前片地。还借借也无。师曰。不用鈎鈎锥锥。曰则百步阶前风悄然也。师曰。何须琐琐屑屑。曰既尔把住要津。且自别行一路。便归众。师曰。七十二峰有高下。乃拈拄杖。顾众曰。一等是新年头佛法。向有无上论量。未免涉奢涉俭。灵岩十五日以前。不曾韫椟而藏。何故星丛摘月。难充饥国稻梁。十五日以後。无心待价而沽。安用天畔披云。便是太平瑚琏。正当十五日。老僧不在明白中。闍黎岂行灯影里。卓一卓曰。一句当天。千江散彩。途中家舍。交互争辉。欲识溪山各别处。待金陵打个回合来。作出袖人事。拽拄杖下座 上堂。僧出曰。转法轮耶。转食轮耶。师曰。花雨落时香径湿。僧打圆相曰。岂非後学所宜究乎。师卓拄杖曰。木上座。恐不如是。僧顾众曰。少间食堂前。也须领取一分。师曰。匙筯边。不得草草。乃曰。正法眼藏。西天或有。涅盘妙心。此土原无。实相无相微妙法门。洞庭山色吴淞水。正好和云作画图。拈拄杖曰。山僧揭开空王玺书。提出毗卢正印。一印印定。福慧丛中。称两足的。面目肝肠。卓一卓曰。添溟瀚之澜。挹嵩华之翠。锦绣笙簧。联芳法苑。复卓一卓曰。尽在其中矣 小参。西来大意。不翼而飞。不胫而走。在你耳里非声。在你鼻里非嗅。在你六根非尘。在你万法非有。衡不出是锱盋。量不尽是尖斗。卓拄杖曰。你方刻舟。劒去久矣 除日上堂。问末後句敢请敢请。师曰。大人之略。宛尔不同。曰为甚平地下个橛子。师曰。犹有些子在。曰山高水长。未足酬之。师曰。难当明眼。乃喝一喝曰。此何时好。不与诸人净洁打叠去。风云不次第。日月有恒常。崇报院里。好将佛作人情。好将法作人情。好将僧作人情。岁云暮矣。有一转。亦不用眨眼。亦不用低头。直垂手而得之。随起身曰。甲己之年丙作首(退翁储嗣)。

玉峰文衢达禅师

崑山人。问离却四大五蕴。阿那个是上座主人公。师曰。一字不着画 问空劫中。是甚麽人作主。师曰。还我话头来 问太阳溢目。万里不挂片云。拈却青天吃棒的。合下个甚麽语。师曰。相识满天下 问直得无一法当情。犹未是衲僧行履处。如何是衲僧行履处。师曰。日出事生兄弟家 顺治庚子十月示疾。化於灵岩(退翁储嗣)。

法昌石叶成禅师

上堂。问教中有八万四千波罗蜜门。不知从那门入。师便打。曰和尚莫草草打人。师曰。你但吃棒。我要话行。随卓拄杖一下曰。八万四千波罗蜜门。山僧一下打开了也。入得者。更买草鞵行脚。入不得者。暑退凉生。伏惟起居珍重 小参。问如何是最初一步。师曰。下脚便踏着。曰如何是声前一句。师曰。开口便道着。曰如何是无底篮。师曰。放得下。曰如何是无根树。师曰。提得起。僧以坐具作圆相。师曰。裂破。僧一喝。师曰。我不汝欺。乃曰。最初一步。下脚便踏着。声前一句。开口便道着。可谓似地[擎-乂+(厂-一)]山。不知山之孤峻。如石含玉。不知玉之无瑕。你等诸人。终日忙忙。从年头至年尾。行的行。住的住。卧的卧。其中有得有不得。特特考钟伐鼓。与你说破 上堂。僧才出作礼。师劈脊便打。僧喝。师又打。僧连喝。师直打下曰。从旷大劫来。便具有者副手脚。不知经过无数日月。不知经过无数世界。只是不敢轻用。葢因山高流水急。慨叹於知稀。抱璞投珠。尚慎旃於识寡。今幸有明眼人作证。山僧不辞卤莽将出来。诸兄弟。切忌眼目定动。者回若错过。余日定难逢 上堂。有佛处不得住。无佛处急走过。汝等诸人。十二时中。在何世界。安身立命。有底道。得心自在。得法自在。何往不佳。有底道。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在不可。山僧合掌曰。不审过去。不审现在。不审未来。我不敢轻於汝等。汝等皆当作佛 晚参。霜明万壑。月皎千峰。释迦弥勒。处处相逢。抖擞屎肠都说了。莫教错认瓮为钟 腊八晚参。众集定。随喝一喝曰。与麽会去。即是智慧德相。复喝一喝曰。与麽会去。妄想执着。旋视一周帀曰。大众。语不透古今。进一步。即迷其理智。不出凡种。退一步。即失其事。道之所在。肯相孤负。乃连喝两喝曰。若到诸方。不得错举(退翁储嗣)。

京口长乐韶庵无隣廓禅师

广陵马氏子。上堂。文殊普贤。起佛见法见。贬向二铁围山。竟在彼中。开粥相伴过夏。反道。是走徧倒。不如这里好。明头也合。暗头也合。长伸两足睡。一觉起来。天地还依旧。似则也似。还知他出头不得处麽。良久曰。慙愧 师将寂灭。蓦然趯出只履。示门人曰。达磨遗下一只。今古无人提得。而今抛出当阳。且要大家着力。喝一喝而逝(退翁储嗣)。

天台国清祖宪袭禅师

上堂。同参出作上壁势。师曰。须知有转身一路。曰我待之久矣。师打曰。肯相辜负。曰方见血滴滴。师曰。不可道。分付不着人。曰要头截取去。师曰。不消一拶。乃就座曰。因七见一。见一忘七。宾主相逢。直拶上壁。拈拄杖曰。向者里翻得个身转。不惟露狮子爪牙。亦具衲僧巴鼻。所以古德道。要头便截取去。你若识得他血滴滴地相为处。直下休去歇去。何等省力。不然。国清立地待你构去。卓拄杖曰。莫相辜负 上堂。秋风盈壑。秋水盈溪。东西南北任驱驰。但听老僧一言。拈起拄杖曰。此去江南路。迢迢不可期。水穷山尽处。又是转身时。卓一下 示众。台岭云弥。松门路僻。三回两转。图个甚麽。睦州见僧来推上门。鲁祖见僧来。便转身面壁。今朝撞着没意智。底。国清拈拄杖。一齐打趂曰。胡饼里讨甚麽汁 示众。五峰壁立。截断千差。双涧澜翻。气吞万派。严冷赛过汾州。枯澹浑同叶县。百丈大义。何曾露布。只有一着高出诸方。不曾增人罪过 小参。问如何离心识参。师曰。夜来床蓆稳。一觉到天明。如何绝凡圣学。师曰。一步较易。两步较难。僧拟议。师喝出 示众。拈竹篦曰。触不得。背不得。已是尽情。尽情了也讶郎当。更向胡饼里讨甚汁。遂旋风打散 小参。国清有桩公案。宾主频时互换。今朝特地拈来。也要诸方判断。拈拄杖曰。且道。是宾耶。是主耶。良久曰。若还疑拟不能分。且教靠在东山畔 示众。心不是佛。摩醯亚眼突出。智不是道。庆喜刹竿放倒。顾左右曰。还有不避危亡出来相扶底麽。良久。喝一喝曰。见义不为。何勇之有 上堂。喝一喝曰。还知得麽。惺惺历历。历历惺惺。惺既未居顶。敢言得住方。便道是正句。谁肯竖点头。设有人出来便曰。是甚麽道理。山僧冷笑一声道。邪法难扶。良久曰。敢问诸人。喝既是同。因甚有邪有正。良久。复喝一喝曰。参 示众。若论此事。如杲日当空。无物不蒙其照。若是甘自陷於覆盆之下。又争怪得 小参。有句无句。如藤倚树。今日也恁麽。明日也恁麽。第三第四不问你。後五日事作麽生。更问。树倒藤枯。句归何处。良久曰。不得停囚长智(退翁储嗣)。

九峰正觉严序纪禅师

姑苏洞庭许氏子。上堂。以金刚眼睛八斛四斗。熔成一枚蜡人。将龟毛绳子三丈。系於南下薰风之间。然後。我等以大圆觉为伽蓝。身心安居平等性智。炎炎六月火生冰。只待秋声一叶至。拈拄杖。卓一下曰。宁有心於彼此 小参。超佛越祖之谈。生硬胡饼。曾有几个。直吞下去。竖起拳头曰。知麽(退翁储嗣)。

尧峰长芦蕳石祖禅师

通州柳氏子。上堂。喝一喝曰。不从他乡别国来。亲从灵山老子血盆口里吐出。不信且看下文。又喝一喝曰。千变万化。不是容你守死善道得的 小参。山僧一言半句。为诸人揭示。诸人道是难处。难处是诸人易处。卓拄杖曰。花开碧岫。月落寒潭(退翁储嗣)。

南岳慈贤喻苇济禅师

通州程氏子。上堂。昨日说牛说马。今朝说佛说法。欲问慈贤家风。山锄不过尺八 小参。击竹篦曰。大众且道。这一响多少筋两。众默然。师掷竹篦曰。看人担担不吃力(退翁储嗣)。

松江赤岩渊禅师

杨州人。垂语曰。既为佛子。当遵佛行。金刚是佛弟子。因甚与土地揩背。自代曰。乞儿见小利。又曰。方以类聚。物以羣分。大象不游兔径。鸾凤弗与鸡栖。因甚金毛狮子。跳入野狐窟中。自代曰。不顾旁观(退翁储嗣)。

北京玉泉轮庵揆禅师

姑苏文文肃相国犹子也。母梦老僧投胎而生。幼慕空宗。举家学道。年十七。以白衣。参退翁储于灵岩。打精进七。於第三日。见储落堂。痛棒一僧。血流被地。有省。储以三顿痛棒话徵之。冲口答曰。鸡寒上树。鸭寒下水。储深肯之。从此执侍巾瓶。五易凉燠。于庚寅冬。直受菩萨戒。後以奸人构讼破家。载笔戎幕。隆冬。猎贺兰山下。擡头见雪岭。如银铺世界。胸次碍膺之物。廓尔冰释。储将顺世。遥记以偈。再一年于武昌军。次薙染。出世住越州大能仁寺。再住云南文殊寺。还寓灵岩。

圣驾东巡幸山。被 特旨。召入长安。初住玉泉山普陀寺。再移入澄心园古华严寺 能仁上堂。春去也王瓜生苦菜秀。麦秋至蚯蚓出。怎奈朝菌不知晦朔。蟪姑不知春秋。住山人。目空云汉。聊向寒暑不到处。别通一路。弹指曰。摘杨花。摘杨花 晚参。举僧问汾阳。如何是学人着力处。汾曰。嘉州打大像。如何是学人转身处。汾曰。陕府灌铁牛。如何是学人亲切处。汾曰。西河弄师子。若人会得此三句。已辨三元。更有三要语在。切须荐取。师曰。汾阳所谓三要语者。如人正临敌时。先备下两股伏兵。着着恐陷在背水阵里。乃叩齿曰。无事多口。罪过不少 小参。柴米油盐酱醋茶。且喜能仁常住一件也无。连日大家减口忍饥。向七尺单前。将三条篾。紧束肚皮。一队上一队下。犹自彬彬济济。空腹高心。要知祖师西来意。决不是吃饱了饭悟得的。汝等诸人。闻吾此言。直下信得及。定然陡生欢喜。不学陶渊明攒眉而去。忽地撞着个性燥的汉子。一把搊住问道。仓房库房。还有佛法商量也无。只向他道。旧谷既没。新谷未升。像你者样着忙。驴年也没有饭吃在 小参。举太原孚。在雪峰作浴头。峰一日谓备头陀曰。此间有个老鼠子。今在浴室里。备曰。待与和尚勘过。即往浴室。遇孚打水。备曰。相看上座。孚曰。已相见了。备曰。甚麽刧中曾相见。孚曰。瞌睡作麽。备却入方丈。白峰曰。已勘破了。峰曰。作麽生勘伊。备举前话。峰曰。汝着贼也。师曰。且道。备头陀着贼。雪峰着贼。直饶检点分明。还要问你浴室中老鼠。是死的是活的。乃口占颂曰。从来齿不关风。说甚贼身已露。人人有个生缘。争奈守株待兔。时一僧出。作鼠声唧唧。师劈脊棒曰。孟八郎汉。又恁麽去也 上堂。问不问有言。不问无言。乞师直指。师便打。曰还容某甲睨而视之麽。师连棒打出。僧竖起拳曰。这个。与灵山会上拈起的。还有一毫差别麽。师曰。左搓芒绳缚鬼子。僧放下拳曰。人天莫测。和尚作麽生。师曰。还曾穿过鼻孔麽。曰作家宗师。宛尔不同。师曰。也是灯笼抱露柱。僧嘘一嘘。归众师曰。幸是家里人。乃曰。破敌冲锋。不存轨则。擒龙捉虎。岂顾危亡。展轰雷掣电之机。彰旋乾转坤之用。棒头上无位真人。洒洒落落。葢天葢地。有甚炙脂帽可拈。鹘臭衫可脱。直教一拳拳倒黄鹤楼。一躩躩翻鹦鹉洲。席卷虗空。弥纶中外。方是我临济家嫡骨儿孙。岂下根小智所能凑泊窥测。只如向狮子齶上敲牙。毒龙颔下擗甲。毕竟具何手眼。蓦召大众。众回首。师竖拄杖曰。是甚麽。连喝两喝。下座 上堂。问昔日僧问乾峰。十方薄伽梵。一路涅盘门。未审路头在甚麽处。峰以拄杖画一画曰。在者里。还端的麽。师曰。两肩挑日月。曰後僧复问云门。门曰。扇子[跳-兆+孛]跳。上三十三天。筑着帝释鼻孔。东海鲤鱼打一棒。雨似盆倾。又明甚麽边事。师曰。一箭过西天。曰可谓不离这里。透过那边。师曰。冷灰里有一粒豆。爆也未可知。曰也要大众证明。师打曰。粥饭钱该多少。乃曰。释迦老子顿羁辔。大肚长汀抖汗衫。北郁单越驴拽磨。能仁寺里算饭钱。展两袖曰。一文也无 上堂。昨日底昨日底。随卓拄杖曰。楼阁门开也。只如善财童子。百城烟水。撒手归来。即今成个甚麽佛。良久曰。西眺监湖。东近琅琊。後接卧龙。前临秦望。又卓拄杖曰。今是中伏第一日。奇热恐大众久立珍重。复举茱萸把一橛竹。上堂云。虗空里还钉得橛麽。时有灵虗上座出云。虗空是橛。萸便打。虗云。和尚莫错打某甲。萸便休去。雪窦拈云。若要此话大行。直须打了趂出。且道。雪窦意在甚麽处。当断不断。返招其乱 上堂。卓拄杖曰。冬至也。霜清木落。潭瘦峰寒。枯槎断堑中□色混茫。有十二分消不去的。势不获已也。要应时及节。稍作煖室明窗下活计。若道火炉头。交脚瞌睡。正恐品字柴。一星两星。燎着面门。莫怪山僧不预。先与你告报。靠拄杖。下座 师见僧打坐。师掌其背曰。此中是甚麽。僧回头曰。不识。师曰。昔日达磨恁麽道。被梁武帝趂出了也。你如何学他。僧无语。师曰。九年面壁。不为分外 问某甲不将问来问。请师高着眼。师往下覰。曰即此用离此用。师往上覰。僧拟进语。师震威一喝。僧罔措。师直打出 士问。承闻和尚在军前数载。未审向甚麽处留心。师张手作擗弓势示之。士曰。弟子不会。师曰。巴陵县东老虎石(退翁储嗣)。

嵩陵长庆童硕宏禅师

三峰两序请上堂。乃以手自指曰。这汉骨气无灵。不能自立。藉父兄余荫。附会丛林。徒窃安闲之食。空慙辅弼之名。每当松牕月落。分高照于杨岐灯盏。雪积柴牀。解寒威于宝寿生姜。山门头未常竭力。厨库边讨尽便宜。逗到今日。所作不忘。果报及身。犹欲费人盐酱。劈划心胸。何以自处。喝一喝曰。凭此正脉流通。庶几不辜众德 布种上堂。插脚此个保社。早起晏眠。本图克证慈心三昧。那来不安本分。一向驱耕夫牛。夺饥人食。种蔴不生荳。饶你白拈手段。高强未必。不为因善。而招恶果。即今山前田地。四址分明。更不用叉手叮咛。钁头在底握。何虑不高处高平。低处低平。将来成熟。一担是两箩。虽不能富及邻封。一朝被人索取庐陵米价。喝一喝曰。也有个凭据 中秋上堂。此事如秋月相似。圆陀皎洁。光明无碍。往来不剩空中之迹。隐显能分波底之身。无意追求。自然一镜当天。拟心欲得。徒捞万古寒潭。不在明白里。供养也好。修行也好。未出灯影中。吞却也错。吐却也错。以手打圆相曰。顶门若不具眼。往往认作这个(退翁储嗣)。

枫泾贝叶有门新禅师

平湖沈氏子。示众。举昔有庵主。於门上书一心字。於牕上书一心字。於壁上书一心字。後法眼曰。门上不用书门字。牕上不用书牕字。壁上不用书壁字。何故。字义炳然。师曰。书与不书。总是依草附木之鬼。施主饭。那有到你三人口里。要得安贴家邦。弹指曰。聻(退翁储嗣)。

天台通玄翼庵酇禅师

温州永嘉叶氏子。上堂。通玄峰顶。风云不次第。不是人间。日月有恒常。心外无法。从他逼塞虗空。满目青山。觅甚纤毫过患 上堂。香炉峰瑞霭弥漫。擂鼓洞圆音历落。有眼如盲。有耳如聋底到来。作麽生与伊通个方便。乃拈拄杖。卓一卓曰。千年桃核里。原是旧时仁 小参。手里出来手里打。口里出来口里打。一僧出曰。净躶躶赤洒洒时如何。师便打。曰某甲话在。师复打曰。这咬粪团汉(退翁储嗣)。

崇川东山善持驭禅师

邑之朱氏子。上堂。竖拂子曰。达磨来也。眼目定动。白云万里。若问西来人事。少顷斋堂前验取。掷拂子下座 上堂。拈拄杖曰。神机独脱峻利。贵於当仁。妙用声施放放。全凭迅速。若无起死回生手段。乌能常握法柄。直饶一屙便了的汉。到这里。动则祸生。还有旁不甘者家。出来试[跳-兆+孛]跳看。良久。顾左右曰。石火电光逞机辨。别者能有几个连。卓拄杖(退翁储嗣)。

天池大觉徵圣图禅师

崇川人。小参。人人鼻孔。不让释迦。个个眼睛。尽同达磨。大觉要问。诸人鼻孔眼睛。既与佛祖相同。为甚南山起云。北山下雨。喝一喝曰。禹力不到处。百川应倒流(退翁储嗣)。

苏州南树衷雪渊禅师

崇明黄氏子。颂殃窟产难因绿曰。长者不奈船何。瞿昙打破戽斗。传言送语这汉。来往苦张者口。颂城东老母公案曰。灼然同死与同生。却要抛离别路寻。无奈冤家难摆脱。眼前草木尽逢春(退翁储嗣)。

五灯全书卷第八十六

猜你喜欢
  維摩詰所說經卷上·欧阳竟无
  佛说陀罗尼集经翻译序·佚名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二十三·念常
  翼庵禅师国清语录卷二·善酂
  瑜伽师地论略纂卷第八(论本自第二十一至第三十)·窥基
  卷第三·佚名
  卢至长者因缘经·佚名
  佛说华手经卷第十·佚名
  佛说福力太子因缘经卷第二·佚名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义记上·太虚
  第一品 菩提品·佚名
  卷六十三(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刹利旃陀罗现智相品第六·佚名
  卷四十六·彭绍升
  佛说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卷第十一·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乐府雅词巻下·曾慥

    (宋)曾慥 编点绛唇陈去非寒食今年紫阳山下蛮江左竹篱烟琐何处求新火 不解乡音只怕人嫌我愁无那短歌谁和风动梨花朶法驾导引【世传顷年都下市肆中有道人携乌衣椎髻女子买■〈豆斗〉酒独饮女子歌词以侑凡九阕皆非人世语

  • 二集卷六十三·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二集卷六十三古今体一百二十首【丙子四】常雩礼成述事崇隆玉陛泰坛圆咫尺明威对昊乾祭举常雩占角後泽沾三日洁斋前情知夏长秋成远顒吁五风十雨骈敢幸时和弛乾惕躬亲

  • 卷85 ·佚名

    方回 怪梦十首 休官二十载,丝发不身谋。 肯顾江淹恨,焉知庾信愁。 但当思反鲁,何必望封留。 闭目常危坐,胸中百尺楼。 方回 怪梦十首 身谋曾不暇,何况子孙谋。 我老宜多病,痴人岂识愁。

  • 丁当——清新·徐志摩

    檐前的秋雨在说什么? 它说摔了她,忧郁什么? 我手拿起案上的镜框, 在地平上摔了一个丁当。 檐前的秋雨又在说什么? “还有你心里那个留着做什么?” 蓦地里又听见一声清新—— 这回摔破的是我自己的心!

  • 卷三百十四 列传一百一·赵尔巽

      策楞子特通额 特清额 特成额 玉保 达尔党阿 哈达哈子哈宁阿 永常 觉罗雅尔哈善 富德 萨赖尔   策楞,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人,尹德长子。乾隆初,为御前侍卫。二年秋,永定河决,上出帑命策楞如卢沟桥赈灾民。累迁为广州将

  • 第六十九回 勘叛案重兴大狱 立战功还挈同胞·蔡东藩

      却说汉使领了大兵,遽将淮南王宫围住,淮南王安,还是一无预备,怎能抵敌?只好佯作不知,迎入朝使。朝使并不多说,当即指挥兵士,四处搜寻,好一歇寻出谋反证据,就是私造的各种玺印。安至此无可隐讳,只吓得面如土色,听他所为。汉使

  • 通志卷五十六·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职官略第六王侯第十歴代王侯封爵【公主并官属附】昔黄帝旁行天下分建万国至于唐虞别为五等曰公侯伯子男则虞书所谓辑五瑞脩五玉是其制也夏与唐虞同商制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百里

  •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十·杜大珪

    (宋)杜大珪 编范忠献公雍墓志铭范仲淹庆歴纪号之六载春正月丁亥资政殿大学士礼部尚书知河南府兼西京留守司范公以疾薨闻上悼之为不视朝制赠太子太师赗赙加等子孙迁官者五人有司议行谥曰忠献以来年某月日塟于洛阳之某原

  • 筹办夷务始末选辑卷三·佚名

    咸丰十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同治元年六月二十七日七月二十五日九月初一日同治二年三月初八日八月二十五日同治三年正月十七日二十五日六月十五日同治五年八月二十八日同治六年三月初八日九月十五日十一月二十五日同治七年

  • 卷十二·吴缜

    ●钦定四库全书新唐书纠谬卷十二(宋)吴缜 撰○十二曰事状丛复窃见嘉佑中进新唐书表云其事则增於前其文则省於旧愚意以谓斯二者皆古良史之法今新书旣成必有以称斯言矣盖增事者广记备言之谓也省文者详略适中之谓也广记备

  • 王敬弘传·沈约

    王敬弘,琅王牙临沂人。因为他和高祖的名相同,所以以字称呼。曾祖王訥,晋骠骑将军。祖父王胡之,司州刺史。父亲王茂之,晋陵太守。敬弘年轻时就有清淳的美誉,始任本国左常侍、卫军参军。性情恬淡宁静,喜欢游览山水。任天门太守

  • 耶律俨传·脱脱

    耶律俨,字若思,析津府人。本姓李。父仲禧,重熙年间开始任官。清宁初,任同知南院宣徽使事。四年(1035),在鸭子、混同二水之间筑城,拜为北院宣徽使。咸雍初,因误奏事情获罪,出贬为榆州刺史。不久诏令官复原职,迁为汉人行宫都部署

  • 卷二十九·黄训

    钦定四库全书名臣经济録卷二十九明 黄训 编礼部【祠祭中】题陵庙疏【商辂】臣等仰惟大行慈懿皇太后作配英宗皇帝正位中宫及皇上嗣居宸极尊为慈懿皇太后盖先帝全夫妇大伦皇上全母子深恩天下后世无容议矣今位号彰著于

  • 第四节 人民移徙·吕思勉

    调剂土满人满,移易风俗,充实边防,莫不有赖于移民。此等移民,秦、汉时尚有之,魏、晋后则几绝迹矣。盖人莫不有安土重迁之情,而历来官家之移民,又多不能善其事,利未见而害先形,则尚不如无动之为善矣。《隋书·食货志》:天保八年(57

  • 卷三·孙瑴

    钦定四库全书古微书卷三明 孙防 编尚书帝命騐贲居曰帝王之兴自有运命五德终始录图更承皆先革之于天象错之以地文是故皇帝王伯春夏秋冬望气前知占瑞逆见未有运世无本而得崛起在位矣河不图凤不至孔子以不王而命騐钟汉

  • 卷十三·李钟伦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纂训卷十三安溪李钟伦撰太卜掌三兆之灋一曰玉兆二曰瓦兆三曰原兆注兆者灼于火其形可占者其象似玉瓦之璺鏬是用名之焉上古以来作其法可用者有三原原田也杜子春云玉兆帝颛顼之兆瓦兆帝尧之兆原兆有

  • 附錄一   晉譯經文勝解勝利段·欧阳竟无

      於是尊者須菩提白世尊曰.甚奇甚特此寶嚴經饒益發起趣摩訶衍諸族姓子族姓   女。須菩提復問世尊.諸族姓子族女說此寶嚴經者得幾所福。世尊告曰.迦葉若有恆   沙國土滿中七寶供養如恆沙等諸佛如來等正覺及弟子

  • 俱舍论疏 第六卷·法宝

    俱舍论疏 第六卷沙门法宝撰分别根品第二之四论。如是已说至说为因缘。此下当品大文第三明因.及缘。将欲释义先结引也论。且因六种。文中有二。一六因。二四缘。缘次后说先释因故。故言且因六种论。何等为六。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