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三十七
五灯全书卷第三十七
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
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
临济宗
南岳下十一世
石霜圆禅师法嗣
隆兴府黄龙慧南禅师
信州章氏子。依泐潭澄。分座接物。名振诸方。偶同云峰悦。游西山。夜话云门法道。峰曰。澄公虽是云门之後。法道异矣。师诘其所以异。峰曰。云门。如九转丹砂。点铁成金。澄公。药汞银。徒可玩。入煅则流去。师怒以枕投之。明日峰谢过。又曰。云门气宇如王。甘死语下乎。澄公有法授人。死语也。死语其能活人乎。即背去。师挽之曰。若如是。则谁可汝意。峰曰。石霜圆手段出诸方。子宜见之。不可後也。师默计之曰。悦师翠岩。使我见石霜。於悦何有哉。即造石霜。中途闻慈明不事事忽丛林。遂登衡岳。乃谒福严贤。贤命掌书记。俄贤卒。郡守以慈明补之。既至。目其贬剥诸方件件数为邪解。师为之气索。遂造其室。明曰。书记领徒游方。借使有疑。可坐而商略。师哀恳愈切。明曰。公学云门禅。必善其旨。如云放洞山三顿棒。是有吃棒分。无吃棒分。师曰。有吃棒分。明色庄曰。从朝至暮。鹊噪鸦鸣。皆应吃棒。明则端坐受师炷香作礼。明复问。赵州道。台山婆子。我为汝勘破了也。且那里是他勘破婆子处。师汗下不能加答。次日又诣。明诟骂不已。师曰。骂岂慈悲法施耶。明曰。你作骂会那。师於言下大悟。作颂曰。杰出丛林是赵州。老婆勘破没来由。而今四海清如镜。行人莫与路为讐。呈慈明。明颔之。後开法同安。初受请日。泐潭遣僧来。审师提唱之语。有曰。智海无性。因觉妄而成。凡觉妄元虗。即凡心而见佛。便尔休去。将谓同安无折合。随汝颠倒所欲。南斗七北斗八。僧归举似澄。澄不怿。自是泐潭旧好绝矣 僧问。侬家自有同风事。如何是同风事。师良久。僧曰。恁麽则起动和尚去也。师曰。灵利人难得。僧礼拜 示众。江南之地。春寒秋热。近日已来。滴水滴冻。僧问。滴水滴冻时如何。师曰。未是衲僧分上事。曰如何是衲僧分上事。师曰。滴水滴冻 问牛头未见四祖时。为甚麽百鸟衔花献。师曰。钉根桑树。濶角水牛。曰见後为甚麽不衔花。师曰。裩无裆。袴无口 问无为无事人。犹是金锁难。未审过在甚麽处。师曰。一字入公门。九牛车不出。曰学人未晓。乞师方便。师曰。大庾岭头。笑却成哭 问一不去。二不住。请师道。师曰。高祖殿前樊哙怒。曰恁麽则今日得遇和尚也。师曰。仰面看天不见天 问德山棒。临济喝。直至如今。少人拈掇。请师拈掇。师曰。千钧之弩。不为鼷鼠而发机。曰作家宗师。今朝有在。师便喝。僧礼拜。师曰。五湖衲子。一锡禅人。未到同安。不妨疑着 上堂。横吞巨海。倒卓须弥。衲僧面前。也是寻常茶饭。行脚人。须是荆棘林内。坐大道场。向和泥合水处。认取本来面目。且作麽生见得。遂拈拄杖曰。直饶见得。未免山僧拄杖 上堂。圣凡情尽。体露真常。拈起拂子曰。拂子[跳-兆+孛]跳。上三十三天。搊脱帝释鼻孔。驴唇先生。拊掌大笑道。尽十方世界。觅个识好恶底人。万中无一。击禅牀下座 上堂。说妙谈玄。乃太平之奸贼。行棒行喝。为乱世之英雄。英雄奸贼。棒喝妙玄。皆为长物。黄檗门下。总用不着。且道。黄檗门下。寻常用个甚麽。喝一喝 上堂。撞钟钟鸣。击鼓鼓响。大众殷勤问讯。同安端然合掌。这个是世法。那个是佛法。咄 上堂。有一人。朝看华严。暮观般若。昼夜精勤。无有暂暇。有一人。不参禅。不论义。把个破蓆日里睡。於是。二人同到黄龙。一人有为。一人无为。安下那一个即是。良久曰。功德天。黑暗女。有智主人。二俱不受 上堂。心王不妄动。六国一时通。罢拈三尺劒。休弄一张弓。击禅牀下座 上堂。道远乎哉。触事而真。圣远乎哉。体之即神。乃拈拄杖曰。道之与圣。总在归宗拄杖头上。汝等诸人。何不识取。若也识得。十方刹土。不行而至。百千三昧。无作而成。若也未识。有寒暑兮促君寿。有鬼神兮妬君福 上堂。半夜促乌鷄。惊起梵王睡。毗岚风忽起。吹倒须弥山。官路无人行。私酒多人吃。当此之时。临济德山。开得口。张得眼。有棒有喝。用不得。汝等诸人。各自寻取祖业契书。莫认驴鞍桥。作阿爷下颔 上堂。举大珠和尚道。身口意清净。是名佛出世。身口意不净。是名佛灭度。也好个消息。古人一期方便。与你诸人。计个入路。既得个入路。又须得个出路。登山须到顶。入海须到底。登山不到顶。不知宇宙之宽广。入海不到底。不知沧溟之浅深。既知宽广。又知浅深。一踏踏翻四大海。一掴掴倒须弥山。散手到家人不识。鹊噪鸦鸣栢树间 上堂。千般说。万般喻。只要教君早回去。去何处。良久曰。夜来风起满庭香。吹落桃花三五树 因化主归。上堂。世间有五种不易。一化者不易。二施者不易。三变生为熟者不易。四端坐吃者不易。更有一种不易。是甚麽人。良久曰。聻。便下座(时翠岩真为首座。藏主问曰。适来和尚道。第五种不易。是甚麽人。真曰。脑後见腮。莫与徃来) 上堂。拈拄杖曰。横拈倒用。拨开弥勒眼睛。明去暗来。敲落祖师鼻孔。当是时也。目连鶖子。饮气吞声。临济德山。呵呵大笑。且道。笑个甚麽。咄 师室中常问僧曰。人人尽有生缘。上座生缘在何处。正当问答交锋。却复伸手曰。我手何似佛手。又问诸方参请宗师所得。却复垂脚曰。我脚何似驴脚。三十余年。示此三问。学者莫有契其旨。脱有酬者。师未尝可否。丛林目之。为黄龙三关。师自颂曰。生缘有语人皆识。水母何曾离得鰕。但见日头东畔上。谁能更吃赵州茶。我手佛手兼举。禅人直下荐取。不动干戈道出。当处超佛越祖。我脚驴脚竝行。步步踏着无生。会得云收日卷。方知此道纵横。总颂曰。生缘断处伸驴脚。驴脚伸时佛手开。为报五湖参学者。三关一一透将来 宋神宗熈宁己酉三月十六日。四祖演通嗣法书至。上堂。山僧才轻德薄。岂堪人师。葢不昧本心。不欺诸圣。未免生死。今免生死。未出轮回。今出轮回。未得解脱。今得解脱。未得自在。今得自在。所以大觉世尊。於然灯佛所。无一法可得。六祖夜半於黄梅。又传个甚麽。乃说偈曰。得不得。传不传归根得旨复何言。忆得首山曾漏泄。新妇骑驴阿家牵。翌日午时。端坐示寂。闍维得五色舍利。塔于前山。寿六十八。腊五十。徽宗大观庚寅。敕諡普觉禅师。
南岳下十二世
黄龙南禅师法嗣
隆兴府黄龙祖心宝觉禅师
南雄邬氏子。参云峰悦三年。无所得辞去。悦曰。必往依黄檗南。师至黄檗。四年不大发明。又辞再上云峰。会悦谢世。就止石霜。因阅传灯。至僧问多福如何是多福一丛竹。福曰。一茎两茎斜。曰不会。福曰。三茎四茎曲。师於此开悟。彻见二师用处。径回黄檗。方展坐具。南曰。子已入吾室矣。师踊跃曰。大事本来如是。和尚何得教人看话。百计搜寻。南曰。若不教你如此究寻。到无用心处。自见自肯。即吾埋没汝也 住後。僧问。达磨九年面壁。意旨如何。师曰。身贫无被葢。曰莫孤负他先圣也无。师曰。闍黎见处又作麽生。僧画一圆相。师曰。燕雀不离窠。僧礼拜。师曰。更深犹自可。午後始愁人 问未登此座时如何。师曰。一事全无。曰登後如何。师曰。仰面观天不见天 上堂。愚人除境不忘心。智者忘心不除境。不知心境本如如。触目遇缘无障碍。遂举拂子曰。看。拂子走过西天。却来新罗国里。知我者。谓我拖泥带水。不知我者。赢得一场怪诞 上堂。击禅牀曰。一尘才举。大地全收。诸人耳在一声中。一声徧在诸人耳。若是摩霄俊鹘。便合乘时。止泺困鱼。徒劳激浪 上堂。不与万法为侣。即是无诤三昧。便恁麽去争奈。弦急则声促。若能向紫罗帐里撤真珠。未必善因而招恶果 上堂。有句无句。如藤倚树。且任诸人点头。及乎树倒藤枯。上无冲天之计。下无入地之谋。灵利汉。这里着得一只眼。便见七纵八横。举拂子曰。看。太阳溢目。万里不挂片云。若是覆盆之下。又争怪得老僧 上堂。若也单明自己。不悟目前。此人有眼无足。若悟目前。不明自己。此人有足无眼。据此二人。十二时中。常有一物。蕴在胸中。物既在胸。不安之相。常在目前。既在目前。触途成滞。作麽生得平稳去。祖不言乎。执之失度。必入邪路。放之自然。体无去住 上堂。良工未出。玉石不分。巧冶无人。金沙混杂。还有无师自悟底麽。出来辨别看。乃举拂子曰。且道。是金是沙。良久曰。见之不取。思之千里 上堂。有时开门待知识。知识不来过。有时把手上高山。高山人不顾。或作败军之将。向闍黎手里。拱手归降。或为忿怒那叱。敲骨打髓。正当恁麽时。还有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底麽。有则向百尺竿头。进取一步。如无。少室峰前一场笑具 上堂。心同虗空界。示等虗空法。证得虗空时。无是无非法。便恁麽休去。停桡把缆。且向湾里泊船。若据衲僧门下。天地悬隔。且道。衲僧门下。有甚长处。楖栗横担不顾人。直入千峰万峰去 上堂。一不向。二不开。翻思南岳与天台。堪笑白云无定止。被风吹去又吹来 上堂。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明眼汉。谩他一点也不得。仁者心动且煖缓。你向甚处见祖师。乃掷下拂子曰。看 上堂。过去诸佛已灭。未来诸佛未生。正当现在佛法。委付黄龙。放行则恍恍惚惚。其中有物。把住则杳杳冥冥。其中有精。且道。放行即是。把住即是。竿头丝线从君弄。不犯清波意自殊 上堂。虎头生角人难措。石火电光须密布。假饶烈士也应难。懵底那能善回互。手擎日月。背负须弥。掷向他方。其中众生。不觉不知。其中众生。骑驴入诸人眼里。诸人亦不觉不知。会麽。将此身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 上堂。一沤未发。古帆未征。风信不来。无人举櫂。正当恁麽时。水脉如何辨的。君不见。云门老垂手处。落落清波无透路。又不见。华亭叟泄天机。夜深空载月明归。莫怪相逢不相识。从教万古漫漫黑 上堂。马祖陞堂。百丈卷席。後人不善来风。尽道不留朕迹。殊不知。桃花浪里。正好张帆。七里滩头。更堪垂钓。如今必有辩浮沉识深浅底汉。试出来定当水脉看。如无。且将渔父笛。闲向海边吹 上堂。风潇潇兮木叶飞。鸿鴈不来音信稀。还乡一曲无人唱。令余拍手空迟疑 上堂。镜像或谓有揽之不盈手。镜像或谓无分明如俨图。所以取不得。舍不得。不可得中只麽得。还会麽。不作维摩诘。又似傅大士 上堂。夫元道者。不可以设功得。圣智者。不可以有心知。真谛者。不可以存我会。至功者。不可以营事为。古人一期应病与药则不无。若是丈夫汉。出则经济天下。不出则卷而怀之。尔若一向声和响顺。我则排斥诸方。尔若示现酒肆婬坊。我则孤峰独宿。且道。甚处是黄龙为人眼 师室中常举拳问僧曰。唤作拳头则触。不唤作拳头则背。唤作甚麽 师於宋哲宗元符庚辰十一月十六中夜入灭。遗命门人。黄太史庭坚。主後事。茶毗日。隣峰为秉炬。火不续。黄顾师之得法上首死心新曰。此老师。有待於吾兄也。新以丧拒。黄强之。新执炬。召众曰。不是余殃累及我。弥天罪过不容诛。而今两脚捎空去。不作牛兮定作驴。以火炬打一圆相曰。只向这里雪屈。掷炬应手而爇。灵骨窆于普觉塔之东。諡宝觉禅师。寿七十有六。坐五十有五夏。
江州东林兴龙寺常总照觉禅师
延平施氏子。久依黄龙。密授大法。出住泐潭。次迁东林。上堂。僧问。乾坤之内。宇宙之间。中有一宝。秘在形山。如何是宝。师曰。白月现。黑月隐。曰非但闻名。今日亲见。师曰。且道。宝在甚麽处。曰古殿户开光灿烂。白莲池畔社中人。师曰。别宝还他碧眼胡。又僧出众。提起坐具曰。请师答话。师曰。放下着。僧又作展势。师曰收。曰昔年寻劒客。今朝遇作家。师曰。这里是甚麽所在。僧便喝。师曰。喝老僧那。僧又喝。师曰。放过又争得。便打。乃曰。乾坤大地。常演圆音。日月星辰。每谈实相。翻忆先黄龙道。秋雨淋漓。连宵彻曙。点点无私。不落别处。复云。滴穿汝眼睛。浸澜汝鼻孔。东林则不然。终归大海作波涛。击禅牀下座 上堂。老卢不识字。顿明佛意。佛意离文墨故。白兆不识书。圆悟宗乘。宗乘非言诠故。如此老婆心。分明入泥水。今时人。犹尚抱桥柱澡洗。把缆放船。良久曰。争怪得老僧 宋哲宗元佑辛未九月二十九日示寂。寿六十七。腊四十九。
隆兴府宝峰克文云庵真净禅师
陕府郑氏子。坐夏大沩。闻僧举。僧问云门。佛法如水中月。是否。门曰。清波无透路。师乃领解。往见黄龙不契。却曰。我有好处。这老汉不识我。遂往见香城顺。顺问。甚处来。师曰。黄龙来。曰黄龙近日有何言句。师曰。黄龙近日州府委请黄檗长老。龙垂语曰。钟楼上念赞。牀脚下种菜。有人下得语契。便往住持。胜上座曰。猛虎当路坐。龙遂令去住黄檗。顺不觉曰。胜首座。只下得一转语。便得黄檗住。佛法未梦见在。师於言下大悟。方知黄龙用处。遂回见黄龙。龙问。甚处来。师曰。特来礼拜和尚。龙曰。恰值老僧不在。师曰。向甚麽处去。龙曰。天台普请。南岳游山。师曰。恁麽则学人得自在去也。龙曰。脚下鞋甚处得来。师曰。庐山七百五十文唱来。龙曰。何曾得自在。师指鞋曰。何尝不自在。龙骇之。及龙入灭。首众仰山。熙宁壬子。至高安。太守钱弋先候师。师复谒。有獒逸出屏间。师方少避。弋曰。禅者固能伏虎蛇。乃畏狗乎。师曰。易伏隈岩虎。难降护宅龙。弋喜。请住洞山。上堂。热恼既尽。清凉现前。分□不生。虗明自照。然後。我当按指。海印发光。汝暂举心。尘劳先起。乃喝曰。三世诸佛。一棒打杀。填沟塞壑。抛东掷西。一任诸人看。蓦拈拄杖曰。过去诸佛亦如是。现在诸佛亦如是。未来诸佛亦如是。遂掷下曰。看 上堂。方经七月十五。已是八月中秋。徒知暑往寒来。人老区区未休。休休看看。便是结交头。大众。丹霞老道底。百骸俱溃散。一物镇长灵。乃喝曰。无端骑圣僧 上堂。东西南北。四维上下。观机设教。应病与药。蓦拈拄杖曰。马大师来也。看看。日面佛。月面佛。一一为君重拈出。若善服者。病瘥药除。举足下足。无非道场。不善服者。药病相治。尽大地是药。触途成滞。遂掷下曰。只在诸人面前 上堂。有时灰头土面。横身荒草。众生处处着。引之令得出。其奈饥逢王饍不能飱。又争怪得老僧 上堂。德山呵佛骂祖。承其言者多。见德山者少。黄龙佛手驴脚。见黄龙者众。善其机者稀。蓦拈拄杖曰。欲得见德山麽。遂左边卓曰。看。要知佛手驴脚麽。复右边卓曰。看。乃横曰。佛手驴脚。我宗恢廓。德山披毛。黄龙戴角。万化目前。磊磊落落。乃喝曰。眼孔定动。总是着缚 上堂。十月十五。迎寒送暑。唯有这个不来不去。该天括地。亘今亘古。虽则全彰。要且不露。喝一喝 上堂。圣寿。有时壁立千仞。欲发人人之大机。我与麽来你拟心。早是蹉过了也。何故。此事非汝思心注意常情之所能。诸禅德尽情说了也。合作麽生 上堂。十月二十五。临济太莽卤。开却云门门。德山骂佛祖 上堂。以字不成。八字不是。有利无利。不离行市。蓦拈拄杖曰。寰中天子。塞外将军。击禅牀 上堂。十月二十三。天寒下暖帘。黄昏一觉睡。南海出榆甘 上堂。圣寿长老。不会禅。不会道。只会解粘去缚。应病与药。诸佛子。无禅可参。无法可学。弃本逐末。区区客作。不如归去来。识取自家城郭。城中自有法王尊。一呼百诺。髻晃明月珠。手振黄金铎。还要一切群生。自家省觉来来应是。从前佛法知见。一时放却。乃得自己毗卢心印明廓。乃喝曰。大丈夫儿。莫错莫错 上堂。真不掩伪。曲不藏直。雪後始知松栢操夜深方见把针人 参问。有一人欲出长安。有一人欲入长安。未审那个在先。师曰。多少人疑着。曰不许夜行。师曰。蚊子锥铁牛。曰山顶老猿啼古木。渡头新鴈下平沙。师曰。长安人已入。你合作麽生。曰春日华山青。师曰。者僧虽然後生。却可与商量 问久晴无雨时如何。师曰点。曰学人有赖也。师曰。赫日烁破闍黎面门。僧回首召曰。大众高着眼。师曰。三十年後。有人笑你 上堂。九日无白醪。饱餐黄栗餻十日有黄菊。催人打禾谷。五更钟未鸣。隣鷄已数声。相逢不下马。各自奔前程 上堂。昨日风气暖。今朝天色寒。乾坤共着力。衲子眼皮宽 上堂。古德道。从门入者。不是家珍。又作麽生是家珍。蓦拈拄杖。召大众曰。还见麽。遂敲香台。复乃嘘嘘。释迦老子。棒打不杀。文殊普贤。唤不回头。休休虗费力。且随流待伊时节至。一叶落天下秋 上堂。洞山门下。要行便行。要坐便坐。鉢盂里屙屎。净瓶中吐唾。执法修行。如牛拽磨。参 上堂。洞山门下。要道便道。要用便用。救得眉毛。失却鼻孔。乃喝曰。久雨不晴。参 出县回。上堂。三日不相见。不得故眼相看。是何言欤。洞山数日不相见。相见只是旧时人。乃合掌曰。不审过去诸佛。现在诸佛。未来诸佛。参退吃茶 上堂。洞山深幽且固。千年林木生烟雾。林间多少葛藤枝。右攀右惹难回互。回而更相涉。不尔依位住。阿呵呵。将谓洞山多葛藤。元来却是参同契。乃喝曰。明眼衲僧莫容易 上堂。但知随例餐[饥-几+追]子。也得三文买草鞋。只如新妇骑驴阿家牵。又作麽生。直饶道得。更问。祖师鼻孔。长多少在 上堂。举云门曰。劄。久雨不晴。师曰。云门虽善临时变豹。东劄西劄。未免和泥合水。和泥合水即且止。只如云门道劄。是那个劄字。莫有明眼衲僧识麽。若识。云门有甚气息。若不识。衲僧有甚气息。只者气息。有鼻孔者辨 上堂。世尊拈花。迦叶微笑。乃拈起拄杖曰。洞山拈起拄杖子。你诸人合作麽生。遂击香卓 上堂。此事。如明珠在盘。不拨自转。有底拨不转按不活。又争怪得老僧。要识明珠麽。各自归堂吃茶 上堂。圣僧每日入骨入髓。为诸人说。适来重为宣扬。更待长老开口动舌。又堪作什麽。老僧恁麽道。也是为蛇画足 结夏日上堂。十方聚会。三月一结。息狂妄心。除烦恼热。获胜清凉。证大寂灭。到波罗岸。出生死辙。以此圣制。故不虗设。声闻缘觉。不见不闻。三世诸佛。只可自知。衲僧跳不出。打在绻缋里。动即开眼尿牀。梦中说梦。且向洞山门下。九十日讨个活路 上堂。僧问。如何是佛。师呵呵大笑。曰何哂之有。师曰。我笑你随语生解。曰偶然失利。师遂高声曰。不要礼拜。僧便归众。师复笑曰。随语生解。复曰。好大众。也无禅。也无道。也无元。也无妙。快活当明者一窍。一窍不明愁杀人。动即依他和屎合尿。参 上堂。僧问。学人一面琴。不是凡间木。今朝捧上来。请师弹一曲。师曰。大众侧耳。曰得闻於未闻去也。师曰。是何指法。僧提起坐具。师曰。哀哉哀哉。汝命何太短。曰且喜勿交涉。师曰。不是知音。曰不如归去来。葱岭有人忆。师曰。何得忘却焦桐。曰在者里。师曰。放下着。复曰。适来一曲。诸人罔措。再为一弹。快须听取。蓦拈拄杖横按。良久曰。一曲两曲闻不闻。悲风流水何方去。卓拄杖。下座 上堂。长安甚閙。我国晏然。蓦拈拄杖曰。云门大师来也。劄。久雨不晴。以拄杖敲香几曰。新罗在海东。临济小厮儿。只具一只眼。普化贼汉。佯狂诈题。尀耐丰干饶舌。指出文殊普贤 问云门大师。欲一棒打杀释迦老子。和尚。又欲粪扫堆头窨杀云门。未审和尚罪过。还许学人点捡也无。师曰。且莫造次。曰和尚坐断庐山。为什麽不识某甲这话。师曰。三十棒。曰关。师曰点。曰劄。师曰。念汝做街坊 因双林下生长老来。上堂。宝山不易到。既到莫空回。莫有不空回者麽。遂掷下拄杖曰。是什麽。良久曰。不见双林释迦老。又闻弥勒下生来。喝一喝 开马祖塔日。上堂。放过一着。落在第二。有利无利。不离行市。家家门外绿柳垂。不独春风折桃李。马祖堂开。二月初二。触目遇缘。法门大启。不如归去来。良久曰。向什麽处去。马祖堂中烧香罢。僧堂里吃茶 出外归上堂。归来闰二月。閴寂宝山中。城隍耳目尽。尘劳万事空。春水绿。野花红。须信禅家道不穷。信手拈来一枝草。临机生杀任西东 师晚年退居云庵。以宋徽宗崇宁改元壬午十月旦示疾。望日乃愈。尽出道具散诸徒。翌日中夜。沐浴更衣趺坐。众请说法示偈。及遗诫宗门大略。言卒而逝。火葬。焰成五色。白光上腾。烟所至处。皆设利。分骨塔于泐潭新丰。
南康军云居真如院元佑禅师
信州王氏子。僧问。如何是道林的旨。师曰劄。曰随流认得性。无喜亦无忧。师曰。汝皮袋重多少。曰高着眼看。师曰。自领出去 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霜天雪压玉麒麟 问如龟藏六时如何。师曰。文彩已彰。曰争奈处处无踪迹。师曰。一任拖泥带水。曰便与麽去时如何。师曰。果然 上堂。过去诸如来。更不再勘。现在诸菩萨。放过即不可。未来修学人。谩他一点不得。所以教中道。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惟心造。虽然如是。云居门下。正是金屑落眼 上堂。凡见圣见。春云掣电。真说妄说。空华水月。翻忆长髭见石头。解道红罏一点雪。击禅牀 上堂。龟毛为箭。兔角为弓。那叱忿怒射破虗空。虗空扑落。倾湫倒岳。墙壁瓦砾放光明。归依如来大圆觉。击禅牀 上堂。月色和云白。松声带露寒。好个真消息。凭君子细看。黄龙先师。和身放倒。还有人扶得起麽。祖祢不了。殃及儿孙。击禅牀 上堂。一切声是佛声。以拂子击禅牀曰。梵音深远。令人乐闻。又曰。一切色是佛色。乃拈起拂子曰。今佛放光明。助发实相义。已到之者。顶戴奉行。未到之者。应如是知。应如是信。击禅牀下座 宋哲宗元佑壬申七月七日夜子时。为众曰。三处住持。不传一法。火风聚散。物理常情。吾灭後。不得循世俗情。当依法火葬。归骨于塔。乃说偈曰。今年六十六。三处因缘足。夜半火烧山。跳入火中浴。言毕示寂。闍维。得五色舍利。塔于云居。
潭州大沩怀秀禅师
信州应氏子。僧问。昔日沩山水牯牛。自从放去绝踪由。今朝幸遇师登座。未审时人何处求。师曰不得犯人苗稼曰恁麽则头角已分明。师曰。空把山童赠铁鞭。
瑞州黄檗惟胜真觉禅师
潼川罗氏子。居讲聚时。偶以扇勒窻棂有声。忽忆。教中道。十方俱击鼓。十处一时闻。因大悟。白本讲。讲令参问。师径往黄龙。後因瑞州太守委龙遴。选黄檗主人。龙集众垂语曰。钟楼上念赞。牀脚下种菜。若人道得。乃往住持。师出答曰。猛虎当路坐。龙大悦。遂令师往。由是诸方宗仰之 上堂。临济喝。德山棒。留与禅人作模范。归宗磨。雪峰球。此个门庭接上流。若是黄檗即不然。也无喝。也无棒。亦不推磨。亦不辊球。前面是案山。背後是主山。塞却你眼睛。拶破你面门。於此见得。得不退转地。尽未来际。不向他求。若一不得。醍醐上味。翻成毒药 上堂。寂兮寥兮。蟾蜍皎皎下空谷。宽兮廓兮。曦光赫赫流四海。曹谿路上。剿绝人行。多子塔前。骈阗如市。直饶这里荐得。倜傥分明。未是衲僧活计。大丈夫汉。须是向黑暗狱中。敲枷打锁。饿鬼队里。放火夺浆。推倒慈氏楼。拆却空王殿。灵苗瑞草和根拔。满地从教荆棘生。
隆兴府佑圣法[宋-木+居]禅师
潮阳郑氏子。晚见黄龙。深蒙印可。上堂。此事如医家验病方。且杂毒满腹。未易攻治。必瞑眩之药。而後可瘳。就令狥意投之。适足狂惑。增其沈痼。求其已病。不亦左乎。法堂前草深。於心无媿。
蕲州开元子琦禅师
泉州许氏子。依开元讷。试经得度。精楞严圆觉。弃谒翠岩真。问佛法大意。真唾地曰。这一滴。落在甚麽处。师扪膺曰。学人今日脾疼。真解颜。辞参积翠岁余。尽得其道。乘间侍翠。商搉古今。适大雪。翠指曰。斯可以一致苕帚否。师曰。不能。然则天霁日出。云物解駮。岂复有哉。知有底人。於一切言句如破竹。虽百节。当迎刃而解。讵容声於拟议乎。一日翠遣僧逆问。老和尚三关语如何。师厉声曰。你理会久远。时事作麽。翠闻。益奇之。於是名着丛席。翠殁。四祖演。命分座 室中垂语曰。一人有口道不得。姓字为谁。後传至东林总。总叹曰。琦首座。如铁山万仞。卒难逗他语脉。未几。以开元为禅林。请师为第一世 上堂。虗空无内外。事理有短长。顺则成菩提。逆则成烦恼。灯笼常瞌睡。露柱亦懊恼。大道在目前。更於何处讨。以拂子击禅牀 上堂。四面亦无门。十方无壁落。头髼松。耳卓朔。个个男儿大丈夫。何得无绳而自缚。且道。透脱一句。作麽生道。良久曰。踏破草鞋赤脚走 僧问。须弥纳芥子。即不问。微尘里转大法轮时如何。师曰。一步进一步。曰恁麽则朝到西天。暮归唐土。师曰。作客不如归家。曰久向道风。请师相见。师曰。云月是同。谿山各异。
袁州仰山行伟禅师
河朔人。东京大佛寺受具戒。听习圆觉。微有所疑。挈囊游方。专扣祖意。至黄龙。六迁星序。一日扣请。寻被喝出。足拟跨门。顿省元旨。出世仰山。道风大着 上堂。大众会麽。古今事掩不得。日用事藏不得。既藏掩不得。则日用现前。且问诸人。现前事作麽生。参 上堂。大众见麽。开眼则普观十方。合眼则包含万有。不开不合。是何模样。还见模样麽。久参高德。举处便晓。後进初机。识取模样。莫只管贪睡。睡时眼见个甚麽。若道不见。与死人何别直饶丹青处士。笔头上画出青山绿水。夹竹桃花。祗是相似模样。设使石匠锥头。钻出群羊走兽。也只是相似模样。若是真模样。任是处士石匠。无你下手处。诸人要见。须是着眼始得。良久曰。广则一线道。狭则一寸半。以拂子击禅牀 上堂。鼓声才动。大众云臻。诸人上观。山僧下覰。上观观个甚麽。下覰覰个甚麽。良久曰。对面不相识 上堂。道不在声色。而不离声色。凡一语一点。一动一静。隐显纵横。无非佛事。日用现前。古今凝然。理何差互 师自题其像曰。吾真难邈。斑斑駮駮。拟欲安排。下笔便错 师立身甚严。坐忘夜旦。有过师者。虗己座以延之。躬起叉手而立。南闻之。以为太绝物。非和光同尘义。而诫之。师曰。道业未办。岁月如流。大根器如云门赵州。犹曰我唯粥饭二时。是杂用心。矧伟根器日劫相倍者乎。宋神宗元丰庚申十二月二十六日。说偈而化。闍维。获五色舍利。骨石栓索勾连。塔于寺之东。寿六十三。腊三十三。
南岳福严慈感禅师
潼川杜氏子。上堂。古佛心只如今。若不会苦沈吟。秋雨微微。秋风飒飒。乍此乍彼。若为酧答。沙岸芦花。青黄交杂。禅者何依。良久曰。劄。
潭州云葢守智禅师
劒州陈氏子。游方至豫章大宁。时法昌。遇韬藏西山。师闻其饱参即之。昌问。汝何所来。师曰大宁。昌曰。三门夜来倒。汝知麽。师愕然曰。不知。昌曰。吴中石佛。大有人不曾得见。师惘然。即展拜。昌使谒翠岩真。久之无省。且不舍寸阴。及谒黄龙於积翠。始尽所疑。後首众石霜。遂开法道吾。徙云葢 僧问。有一无弦琴。不是世间木。今朝负上来。请师弹一曲。师拊膝一下。僧曰。金风飒飒和清韵。请师方便再垂音。师曰。陕府灌铁牛 上堂。紧捎离水靴。踏破湖湘月。手把铁蒺藜。打破龙虎穴。翻身倒上树。始见无生灭。却笑老瞿昙。弹指超弥勒 上堂。昨日高山看钓鱼。步行骑马失却驴。有人拾得骆驼去。重赏千金一也无。若向这里荐得不着。还草鞋钱 上堂。举赵州问僧。向甚麽处去。曰摘茶去。州曰闲。师曰。道着不着。何处摸索。背後龙鳞。面前驴脚。翻身筋斗。孤云野鹤。阿呵呵 示众。不离当处常湛然。觅即知君不可见。虽然先圣恁麽道。且作个模子搭却。若也出不得。只抱得古人底。若也出得。方有少分相应。云葢则不然。骑骏马绕须弥。过山寻蚁迹。能有几人知 师居院之东堂。宋徽宗政和辛卯。死心谢事。黄龙由湖南入山奉觐。日已夕矣。侍僧通谒。师曳履。且行且语曰。将烛来看。其面目何似生。而致名喧宇宙。死心亦绝呌。把近前来。我要照。是真师叔。是假师叔。师即当胸敺一拳。死心曰。却是真个。遂作礼。宾主相得欢甚。及死心复领黄龙。至示寂时。师住开福得讣。上堂。法门不幸法幢摧。五蕴山中化作灰。昨夜泥牛通一线。黄龙从此入轮回 师於政和乙未三月七日。陞座说偈曰。未出世头如马杓。出世後口如驴觜。百年终须自坏。一任天下卜度。归方丈。安坐而化。寿九十一。腊六十六。
福州玄沙合文明慧禅师
僧问。如何是道。师曰。私通车马。僧进一步。师曰。官不容鍼。
杨州建隆院昭庆禅师
泉州晋江林氏子。出家开元。参黄龙。龙示以三关语。久之尽得其道。出住高邮之乾明。乌江之慧济。後住建隆。上堂。始见新岁。倐忽早是二月初一。天气和融。拟举个时节因缘。与诸人商量。却被帝释梵王。在门外柳眼中。努出头来。先说偈言。褭褭扬轻絮。且逐风来去。相次走绵球。休言道我絮。当时撞着阿修罗。把住曰。任你絮忽逢西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一句作麽生道。於是。帝释缩头。入柳眼中。良久曰。参 师於宋哲宗元佑己巳八月十六。说偈而化。塔於建隆。
安吉州报本慧元禅师
潮州倪氏子。十九为大僧。徧历丛席。於黄龙三关语下悟入。住後。僧问。诸佛不出世。达磨不西来。正当恁麽时。未审来不来。师曰。撞着你鼻孔 上堂。白云消散。红曰东昇。仰面看天。低头覰地。东西南北。一任观光。达磨眼睛斗量不尽。演若何曾认影。善财不往南方。衲僧鼻孔辽天。到此一时穿却。僧出礼拜曰。学人有一问。和尚还答否。师曰。昨日答汝了也。曰今日作麽生。师曰。明日来 上堂。僧问。诸佛所说法。种种皆方便。是否。师曰是。曰为甚麽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师曰。且莫错会。僧以坐具一画。师喝曰。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今之学者。方见道不可以言宣。便拟绝虑忘缘。杜塞视听。如斯见解。未有自在分。诸人要会寂灭相麽。出门不见一纤毫。满目白云与青嶂 师坐而不卧。余三十年。于宋哲宗元佑辛未十一月十六日。陞座说偈曰。五十五年梦幻身。东西南北孰为亲。白云散尽青山外。万里秋空片月新。言讫而化。塔全身于岘山之阳。後三十年。赐諡证悟禅师。塔曰定应。旨下。建显化寺。岁度僧。以奉香火。
吉州仁山隆庆院庆闲禅师
福州卓氏子。母梦西僧授以明珠吞之。而娠。及生。白光照室。幼不近酒胾。年十一弃俗。十七得度。二十徧参。後谒黄龙於黄檗。龙问甚处来。师曰百丈。曰几时离彼。师曰。正月十三。龙曰。脚跟好痛与三十棒。师曰。非但三十棒。龙喝曰。许多时行脚。无点气息。师曰。百千诸佛。亦乃如是。曰汝与麽来。何曾有纤毫到诸佛境界。师曰。诸佛未必到庆闲境界。龙问。如何是汝生缘处。师曰。早晨吃白粥。如今又觉饥。曰我手何似佛手。师曰。月下弄琵琶。曰我脚何似驴脚。师曰。鹭鸶立雪非同色。龙嗟咨而视曰。汝剃除须发。当为何事。师曰。只要无事。曰与麽则数声清磬是非外。一个闲人天地间也。师曰。是何言欤。曰灵利衲子。师曰。也不消得。龙曰。此间有辩上座者。汝着精彩。师曰。他有甚长处。曰他拊汝背二下。又如何。师曰。作甚麽。曰他展两手。师曰。甚处学这虗头来。龙大笑。师却展两手。龙喝之。又问。[怡-台+龙][怡-台+龙]松松。两人共一椀。作麽生会。师曰。百杂碎。曰尽大地是个须弥山。撮来掌中。汝又作麽生会。师曰。两重公案。曰这里从汝胡言汉语。若到同安。如何过得。(时英邵武。在同安作首座。师欲往见之)师曰。渠也须到这个田地始得。曰忽被渠指火炉曰。这个是黑漆火炉。那个是黑漆香卓。甚处是不到处。师曰。庆闲面前。且从恁麽说话。若是别人。笑和尚去。龙拍一拍。师便喝。明日同看僧堂曰。好僧堂。师曰。极好工夫。曰好在甚处。师曰。一梁拄一柱。曰此未是好处。师曰。和尚又作麽生。龙以手指曰。这柱得与麽圆。那枋得与麽匾。师曰。人天大善知识。须是和尚始得。即趋去。明日侍立。龙问。得坐披衣。向後如何施设。师曰。遇方即方。遇圆即圆。曰汝与麽说话。犹带唇齿在。师曰。庆闲即与麽。和尚作麽生。曰近前来。为汝说。师拊掌曰。三十年用底。今朝捉败。龙大笑曰。一等是精灵。师拂袖而去。由是学者争归之。庐陵太守张公鉴。请居隆庆 僧问。铺席新开。不可放过。师曰。记取话头。曰请师高着眼。师曰。蹉过了也 室中垂问曰。祖师心印。篆作何文。诸佛本源。深之多少。又曰。十二时中。上来下去。开单展鉢。此是五蕴败坏之身。那个是清净法身。又曰。不用指东画西。实地上道将一句来。又曰。十二时中。着衣吃饭。承甚麽人恩力。又曰。鱼行水浊。鸟飞毛落。亮座主一入西山。为甚麽杳无消息 师居隆庆未期年。锺陵太守王公诏。请居龙泉。不逾年以病求去。庐陵道俗。舟载而归。居隆庆之东堂。事之益笃。宋神宗元丰辛酉三月七日。将示寂。遗偈曰。露质浮世。奄质浮灭。五十三岁。六七八月。南岳天台。松风涧云。珍重知音。红炉优鉢。泊然坐逝。俾画工就写其真。首忽自举。次日仍平视。闍维日。云起风作。飞瓦折木。烟气所至。东西南北四十里。凡草木沙砾之间。皆得舍利如金色。计其所获几数斛。阅世五十五。坐夏三十六。初苏子由。欲为作记。而疑其事。方卧痁。梦有呵者曰。闲师事何疑哉。疑即病矣。子由梦中作数百言。其铭略曰。稽首三界尊。闲师不止此。愍世狭劣故。聊示其小者。子由其知言哉。
舒州三祖山法宗禅师
僧问。如何是佛。师曰。吃盐添得渴 问如何是道。师曰。十里双牌。五里单堠。曰如何是道中人。师曰。少避长。贱避贵 问如何是善知识所为底心。师曰。十字街头一片甎。曰如何是十字街头一片甎。师曰不知。曰既不知。却恁麽说。师曰。无人踏着 上堂。五五二十五。时人尽解数。倒拈第二筹。茫茫者无据。为甚麽无据。爱他一缕。失却一端 上堂。明晃晃。活鱍鱍。十方世界。一毫未抛向面前。知不知。莫向意根上拈掇。拍一拍 上堂。架梯可以攀高。虽升而不能达河汉。铸锹可以掘凿。虽利而不能到风轮。其器者费功。其谋者益妄。不如归家坐。免使走尘壤。大众。那个是尘壤。祖佛禅道。
隆兴府泐潭洪英禅师
邵武陈氏子。幼颖迈。一目五行。长弃儒得度。依曹山雅。久之辞登云居。睠其胜绝。殆终于此山。因阅华严十明论。乃证宗要。即诣黄檗南席。檗与语达旦。曰荷担大法。尽在尔躬。厚自爱。所至议论夺席。晚游西山。与胜首座栖双岭。後开法石门。久之迁泐潭 上堂。僧问。逢场作戏时如何。师曰。红炉爆出铁乌龟。曰当轩布鼓师亲击。百尺竿头事若何。师曰。山僧不作这活计。僧拟议。师曰。不唧[口*留]汉。又僧礼拜。起便垂下袈裟角曰。脱衣衔甲时如何。师曰。喜得狼烟息。弓弰壁上悬。僧却揽上袈裟曰。重整衣甲时如何。师曰。不到乌江畔。知君未肯休。僧便喝。师曰。惊杀我。僧拍一拍。师曰。也是死中得活。僧礼拜。师曰。将谓是收燕破赵之才。元来是贩私盐贼。问临济栽松即不问。百丈开田事若何。师曰。深着鉏头。曰古人犹在。师曰。更添鉏头。僧礼拜。师扣禅牀一下。乃曰。问也无穷。答也无尽。问答去来。於道转远。何故。况为此事。直饶棒头荐得。不是丈夫。喝下承当。未为达士。那堪更向言中取则。句里驰求。语路尖新。机峰捷疾。如斯见解。尽是埋没宗旨。玷污先贤。於吾祖道。何曾梦见。只如我佛如来。临般涅盘曰。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付嘱摩诃大迦叶。迦叶遂付阿难。暨商那和修优波毱多。诸祖相继。至於达磨西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语言。岂不是先圣方便之道。自是当人不信。却自迷头。认影奔逐狂途。致使伶俜流浪生死。诸禅德。若能一念回光返照。到自己脚跟下。褫剥究竟将来。可谓洞门豁开。楼阁重重。十方普现。海会齐彰。便乃凡圣贤愚。山河大地。以海印三昧一印印定。更无纤毫透漏。山僧如是举唱。若是众中。有本色衲僧闻之。实谓掩耳而回。笑破他口。大众且道。本色衲僧门下。一句作麽生道。良久曰。天际雪埋千尺石。洞门冻折数株松 上堂。释迦老子。当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曰。天上天下。唯我独尊。释迦老子。旁若无人。当时若遇个明眼衲僧。直教他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然虽如是。也须是铜沙锣里。满盛油始得 上堂。顾视大众曰。青山重叠叠。绿水响潺潺。遂拈拄杖曰。未到悬崖处。擡头子细看。卓一下 上堂。宝峰高士罕会到。岩前雪压枯松倒。岭前岭後野猨啼。一条古路清风扫。禅德虽然如是。且道山僧拄杖长多少。遂拈起曰。长者随长使。短者随短用。卓一下 上堂。顾视大众曰。石门巇嶮铁关牢。举目重重万仞高。无角铁牛冲得破。毗卢海内作波涛。且道。不涉波涛一句。作麽生道。良久曰。一句不遑无着问。迄今犹作野盘僧 师於宋神宗熙宁辛亥六月。因知事粉争。止之不可。乃谓众曰。领众不肃。正坐无德。吾有愧黄龙。叙行脚始末曰。吾灭後火化。以骨石藏普同塔。明生死不离清众也。言卒而逝。世寿五十九。僧腊四十三。茶毗。收骨入塔。别收舍利供养。
金陵保宁寺圆玑禅师
福州林氏子。僧问。生死到来如何回避。师曰。堂中瞌睡。寮里抽解。曰便恁麽时如何。师曰。须知有转身一路。曰如何是转身一路。师曰。倾出你脑髓。拽脱你鼻孔。曰便从今日无疑去也。师曰。作麽生会。曰但知行好事。不用问前程。师曰。须是恁麽 上堂。道源不远。性海非遥。但向己求。莫从他觅。古人与麽说话。大似认奴作郎。指鹿为马。若是翠岩。即不然也。不向己求。亦不从他觅。何故。双眉本来自横。鼻孔本来自直。直饶说得天花乱坠。顽石点头。筭来多虗。不如少实。且道。如何是少实底事。良久曰。冬瓜直儱侗。瓠子曲弯弯 上堂。春雨微微。百事皆宜。禾苗发秀。蔬菜得时。阿难如合掌。迦叶亦攒眉。直饶灵山会上。拈花微笑。筭来犹涉离微。争似三家村里老翁。深耕浅种。各知其时。有时当面便说。谁管瞬目扬眉。更有一般奇特事。末後一着。更须知。击拂子 上堂。广寻文义。镜里求形。息念观空。水中捉月。单传心印。特地多端。德山临济。枉用工夫。石巩子湖。翻成特地。若是保宁。总不恁麽。但自随缘饮啄。一切寻常。深遯白云。甘为无学之者。敢问诸人。保宁毕竟将何报答四恩三有。良久曰。愁人莫向愁人说。说向愁人愁杀人 师示寂。闍维。有终不坏者二。糁以五色舍利。塔于雨花台之左。
南安军雪峰道圆禅师
南雄人。依积翠。日宴坐。下板时。二僧论野狐话。一曰。不昧因果。也未脱得野狐身。一曰。不落因果。又何曾堕野狐来。师闻之悚然。因诣积翠庵。渡涧猛省。述偈曰。不落不昧。僧俗本无忌讳。丈夫气宇如王。争受囊藏被葢。一条楖栗任纵横。野狐跳入金毛队。翠见为助喜。住後。上堂。举风幡话颂曰。不是风兮不是幡。白云依旧覆青山。年来老大浑无力。偷得忙中些子闲。
蕲州四祖山法演禅师
桂州人。僧问。如何是心相师曰。山河大地。曰如何是心体。师曰。汝唤甚麽作山河大地 上堂。叶辞柯秋已暮。参元人须警悟。莫谓来年更有春。等闲蹉了岩前路。且道。作麽生是岩前路。良久曰。嶮 上堂。主山吞却案山。寻常言论。拄杖子。普该尘刹。未足为奇。光境两亡。复是何物。良久曰。劫火洞然毫未尽。青山依旧白云中 上堂。佛祖之道。壁立千仞。拟议驰求。还同点额。识不能识。智不能知。古圣到这里。垂一言半句。要你诸人有个入处。所以道。低头不见地。仰面不见天。欲识白牛处。但看髑髅前。如今头上是屋。脚下是地。面前是佛殿。且道。白牛在甚麽处。乃召大众。众举头。师叱之。
南康军清隐潜庵清源禅师
豫章邓氏子。上堂。寒风激水成冰。杲日照冰成水。冰水本自无情。各各应时而至。世间万物皆然。不用强生拟议 上堂。先师初事栖贤諟。泐潭清。历二十年。宗门奇奥。经论元要。莫不贯穿。及因云峰指见慈明。则一字无用。遂设三关语。以验学者。而学者。如叶公画龙。龙现即怖。
安州兴国院契雅禅师
僧问。请师不於语默里答话。师以拄杖卓一下。僧曰。和尚莫草草怱怱。师曰。西天斩头截臂。僧礼拜。师曰。堕也堕也 上堂。心如朗月连天静。遂打一圆相曰。寒山子聻。性似寒潭彻底清。是何境界。良久曰。无价夜光人不识。识得又堪作甚麽。凡夫虗度几千春。乃呵呵大笑曰。争如独坐明窻下。花落花开自有时。下座。
齐州灵岩山重确正觉禅师
上堂。祖师心印。状似铁牛之机。鍼挑不出。匙挑不上。过在阿谁绿虽千种草。香只一株兰 上堂。不方不圆。不上不下。驴鸣狗吠。十方无价。拍禅牀下座。
虔州廉泉院昙秀禅师
僧问。满口道不得时如何。师曰。话堕也 问不与万法为侣时如何。师曰。自家肚皮自家画 问如何是学人转身处。师曰。扫地浇花。曰如何是学人亲切处。师曰。高枕枕头。曰总不恁麽时如何。师曰。莺啼岭上。花发岩前 问如何是衲僧口。师曰。杀人不用刀。
南岳高台寺宣明佛印禅师
僧问。正法眼藏。涅盘妙心。便请拈出。师直上觑。僧曰。恁麽则人天有赖。师曰。金屑虽贵。
蕲州三角山慧泽禅师
僧问。师登宝座。大众侧聆。师卓拄杖一下。僧曰。答即便答。又卓个甚麽。师曰。百杂碎。
南岳法轮文昱禅师
上堂。以拄杖卓一卓。喝一喝曰。雪上加霜。眼中添屑。若也不会。北郁单越。
信州灵鹫慧觉禅师
上堂。大众。百千三昧。无量妙义。尽在诸人脚跟下。各请自家回互取。会麽。回互不回互。认取归家路。智慧为桥梁。柔和作依怙。居安则虑危。在乐须知苦。君不见庞居士。黄金抛却如粪土。父子团圞头。共说无生语。无生语仍记取。九夏雪花飞。三冬汗如雨。
黄檗积翠永庵主
示众。山僧住庵来。无禅可说。无法可传。亦无差珍异宝。只收得续火柴头一个。留与後人。令他烟焰不绝。火光长明。遂掷下拂子。时有僧。就地拈起。吹一吹。师便喝曰。谁知续火柴头。从这汉边。烟消火灭去。乃拂袖归庵。僧吐舌而去 师问僧审奇。汝久不见。何所为。奇曰。见伟藏主。有个安乐处。师曰。试举似我看。奇因叙其所得。师曰。汝是伟未是。奇莫测。归以语。伟大笑曰。汝非永不非。奇走积翠。质之慧南。南亦大笑。师乃作偈曰。明暗相参杀活机。大人境界普贤知。同条生不同条死。笑倒庵中老古锥。
庐山归宗志芝庵主
临江人。壮为苾蒭。依黄龙於归宗。遂领深旨。有偈曰。未到应须到。到了令人笑。眉毛本无用。无渠底波俏。未几龙引退。芝陆沈于众。一日普请罢。书偈曰。茶芽蔍蔌初离焙。笋角狼忙又吐泥。山舍一年春事办。得闲谁管板头低。由是衲子亲之。师不怿。结茆绝顶。作偈曰。千峰顶上一间屋。老僧半间云半间。昨夜云随风雨去。到头不及老僧闲。
隆兴百丈元肃禅师
上堂。僧问。祖意西来。愿垂开示。师曰。泥牛吞巨浪。曰中下之机如何体究。师曰。木马践红尘。曰恁麽则法轮再转。祖道重光。师曰。土上加泥。乃曰。文殊在诸人眼睫上放光。普贤在诸人脚跟下走过。且道。观音大士。在什麽处行履。夜闻风水响。日听岭猿啼 示众。春去秋来始复冬。花开花落几时穷。唯余林下探元者。了得无常性自通 示众。动则应用无穷。静则虗明寥廓。动静无二。物我如如。诸人在这里。阿谁无分。虽然如是。苦瓠连根苦。甜瓜彻蔕甜。
长沙石霜琳禅师
行脚时。与夹山龄。同依佛日才。自负罢参。因同游黄檗。闻檗小参。不喻其旨。师遂求入室。龄大怒。痛敺而去。师独留。未几。得悟黄龙宗旨。机锋頴脱。名振丛林。与文关西英邵武齐名。开法石霜 示众。霜花一境。极目萧然。枯木堂前。风行艹偃。渌水滔滔无尽。白云合而还开。往来禅客。饱足观光。林下相逢。呵呵大笑。且道。笑个什麽。良久曰。烟村三四月。别是一家春 上堂。或谭元。或说妙。德山临济拍手笑。更言无说是菩提。多年梁上生芝艹 僧问。法王出世。请施号令。师曰。一二三四五。曰恁麽则法令齐行也。师曰。潇湘船子 问石霜枯木重生时如何。师曰。海底金龟走。天边玉兔明。曰恁麽则觉花开有地。果熟自然香。师曰。须弥顶上面南行 师说法。类真净。然於真净不相识。而心敬之。在石霜时。真净住洞山。师以偈送僧。有憧憧四海求禅者。不到新丰也是痴之句。葢见之也。宋神宗元丰甲子三月八日。净发沐浴。至晚小参。遗偈辞世。夜半端然示寂。闍维得舍利。葬於本山。
隆兴上蓝顺禅师
西蜀人。有远识。为人勤渠纯至。丛林後进。皆敬爱之。初出蜀。与圜通讷偕行。已而又与大觉琏游。甚久。又善东坡。故黄门。後赞其像曰。与讷偕行。与琏偕处。得法於南为长子。然缘薄。所居皆远方小刹。又住景福香城双峰。学者过其门莫肯留。师亦超然自得。寿八十余。坐脱香城山。平生与潘延之善。将终使邀叙别。延之至。而师已化矣。其示众。多为偈。皆德言也。偈曰。夏日人人把扇摇。冬来以炭满炉烧。若能如此全知晓。尘劫无明当下消 赵州勘婆子颂曰。赵州问路婆子。答云直恁麽去。皆言勘破老婆。婆子无你雪处 黄龙三关颂曰。长江雪散水滔滔。忽尔狂风浪便高。不识渔家元妙意。偏於浪里觇风涛。又曰。南海波斯入大唐。有人别宝便商量。或时遇贱或时贵。日到西峰影渐长。又曰。黄龙老和尚。有个生缘语。山僧承嗣伊。今日为君举。为君举。猫儿偏解捉老鼠。
福州延庆洪准禅师
桂州人。久从黄龙游。天资纯谨。未尝忤物。暮年谢院事。寓迹寒溪寺。寿八十。日夕惟吟梵音。赞观世音而已。临终时。大众皆远赴檀供。惟一仆夫在。师擕磬坐土地祠。诵孔雀经一遍。归卧室。安坐而逝。乡民观者如堵。师忽开目而笑。使坐於地。有顷大众还。师呼立其右握。手如炊熟。久视之。寂然去矣。三日不倾。神色如生。道俗塑其像。龛供之。
安庆宿松灵隐德滋山主
蜀人。住院二十年。每独自陞座曰。朝朝相似。日日一般。只者便是。更莫别参。宋神宗元丰癸亥十月四日。陞堂集众。良久曰。会麽。众无语。师俨然而逝。
吉安禾山德普禅师
緜州蒲氏子。少尚气节。有卓识。礼富乐静为师。静与语奇之。事众为务。十八得度。受具。秀出讲席。解唯识起信论。两川无敢难诘者。号义虎。罪圭峰疏义多臆说。摘其失处。诫学者不可信。老宿皆数之云。圭峰。清凉国师所印可。汝敢雌黄。蚍蜉撼树。汝今是矣。师叹曰。学者以名位惑久矣。清凉圭峰。非有四目八臂也。奈何甘自退屈乎。乃出蜀。至荆州金銮。得老衲激励。指参黄龙。便问。迦叶答阿难。倒却门前刹竿着。意旨如何。龙曰。上人出蜀。曾到玉泉否。师曰曾到。曰曾挂搭否。师曰。一夕便发。曰智者道场。关将军打供与结缘。几时何妨。师嘿然。良久。理前问。龙俛首。师趋出。豁然有省。大惊曰。两川义虎。不消此老一唾。游螺川。侍制刘公。请住慧云。次迁禾山 宋哲宗元佑庚午十二月十五日。谓左右曰。诸方尊宿死。丛林必祭。吾以为徒虗设。吾若死。汝曹当先祭。乃令从今办祭。众问。和尚几时迁化。师曰。汝辈祭绝即行。於是帏寝堂坐师中。致祭读文。跪揖上食。师饫餐自如。自门弟子下及庄力。日次为之。明年元日祭绝。曰明日雪晴乃行。至时晴忽雪。雪止。师坐焚香而化。阅世六十有七。坐四十九夏。全身塔于寺之左。
开封慧林佛陀德逊禅师
福州侯官杨氏子。依东京天宁照出家。造黄龙。久为侍者。初出世汾阳之净土。次迁太原之白云。常坐不卧。奉诏住慧林。开堂日。宋哲宗。遣中使降香。师陞座。问答罢。乃曰。传持此事。岂以摇唇鼓舌。驰骋言锋而可议。然於方便门中。事无一向。是故文殊以无住为本。曹溪以无念为宗。无念之宗。为万法之宗。无住之本。为万法之本。众生弃本逐末。背觉合尘。一失其源。迷而不复。故祖师西来。不立文字。特唱宗乘。只教诸人。明见自性。与佛同寿。歇即菩提。不从人得。佛言。我於燃灯佛所。无一法可得。若有一法可得。燃灯佛。即不与我授记。如是举唱。犹是化门。且道。不落化门一句。作麽生道。冬不寒腊下看。哲宗升遐。百日入内。赐号佛陀禅师。未几。太后上僊。师又被诏入内陞座。举扬般若。赐赉甚厚。黄龙法道。至是始盛京都。後於大观间。示寂。
五灯全书卷第三十七
猜你喜欢 贤护分正信品第四·佚名 佛说遗日摩尼宝经·佚名 卷第三十八·佚名 卷七十八·佚名 善见律毗婆沙卷第十二·佚名 舍利弗问经·佚名 禾山超宗方禅师语录·超宗慧方 卷第四十六·德清 大三摩惹经全文·佚名 卷第八·佚名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佚名 第二十卷·佚名 大乘法苑义林章卷第三·窥基 弊魔试目连经全文·佚名 大般涅槃经 第八卷·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