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第四十八

五灯全书卷第四十八

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

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

临济宗

南岳下十八世

天童杰禅师法嗣

夔州卧龙山破庵祖先禅师

蜀广安王氏子。闻缘老宿住昭觉往参扣语契。令奉圜悟香火。一日从方丈前过。缘问庵头有人麽。师曰无人。缘劈胸一拳曰。你聻。师忽有省。出峡依德山涓落发。寻受具。至苏之万寿。值雪夜坐。自念。行脚数年。尚不能彻。正闷闷间。忽闻钟动。趋後架。举头见照堂二字。疑情顿释。既而见水庵一於双林。水问。师子尊者被罽宾斩却头且置。你道。西天胡子为什麽无须。师曰。非双林不举此话。水曰。今日撞着个作家。师曰。心不负人。面无惭色。水遂拓开。师曰。勘破了也。逮水庵谢事。遂往见密庵於乌巨。庵命师典客。一日庵室中。对旁僧。举不是风动不是幡动。师闻。豁然大悟。次日庵遇师於寮前。谓师曰。总不得作伎俩。你试露个消息看。师应声曰。方丈里有客。庵呵呵大笑。庵迁蒋山。师侍行。亲炙凡五载。辞归蜀。庵送以偈曰。万里南来川藞苴。奔流度刃扣元关。顶门戳瞎金刚眼。去住还同珠走盘。至夔门。尚书杨公辅。以卧龙请师出世。未几辞去。徧游於吴。华藏遯庵演。金山退庵奇。灵隐笑庵悟。径山蒙庵聪。皆分第一座命说法。历住常州荐福。真州灵岩。平江秀峰穹窿湖州资福。最後约斋张公鎡。请为广寿慧云开山。凡六坐道场。皆王公钜卿之所请。惜全录淹没。兹存者。大鼎一脔耳 上堂。杨岐乍住屋壁疎。满牀尽布雪珍珠缩却项暗嗟嘘。翻忆古人树下居。杨岐斗胜不斗劣。秀峰斗劣不斗胜。秀峰乍住没亲疎。个个尽怀沧海珠。满眼湖山看不足。释迦弥勒是他奴 上堂。举密庵先师道。有问冬来事。京师山大黄。贪他一粒米。失却半年粮。秀峰不恁麽。有问冬来事。京师出大黄。只图一粒米。却得百年粮。或被知事道。长老长老。莫道百年粮。半年不少也得。只向他道。但办肯心。必不相赚 上堂。举东山道。如何是禅。阎浮树在海南边。近则不离方寸。远则十万八千。毕竟如何禅禅。师曰。穹窿也有个道处。如何是禅。阎浮树在海南边。撑天拄地。拄地撑天。巧说不得。只要心传。毕竟如何禅禅 上堂。十五日已前明似镜。十五日已後黑如漆。正当十五日。又且如何。莺迁乔木频频语。蝶恋芳丛对对飞 师退资福。赴径山。蒙庵委以立僧。有宝上座者。具大知见。遇知识开堂。必横机捷出。迎锋取胜。一日师开室。宝至。师垂语曰。乾坤之内。宇宙之间。中有一宝。秘在形山。语未竟。宝拟开口。师即打出。宝欲师举话竟乃进语。既於语半。又被打出。谓师故为摧折。归衣单下脱去。火後。乡人收舍利呈师。师拈起曰。宝上座。饶有舍利八斛四斗。置之一壁。还我生前一转语来。掷地。唯见脓血 有道者问。猢狲子捉不住时如何。师曰。用捉作麽。如风吹水。自然成文 示座主偈曰。见犹离见非真见。还尽八还无可还。木落秋空山骨露。不知谁识老瞿昙 暮年。侨寓径山。将终时。作书别所厚。复书偈曰。末後一句。已成忉怛。写出人前。千错万错。掷笔端然而逝。宋宁宗嘉定辛未六月九日也。遗命散骨林间。住持石桥收骨。建塔於别峰塔之右。寿七十六。腊四十九。

临安府灵隐松源崇岳禅师

处州龙泉吴氏子。自幼卓荦不凡。早岁慕出世法。年二十三弃家。首造灵石妙。继见大慧杲於径山。慧陞堂。称蒋山应庵为人俓捷。师闻之。不待旦而行。既至入室。朝夕咨请。一日庵问。世尊有密语。迦叶不覆藏。汝作麽生。师曰。钝置和尚。庵励声一喝。师有省。庵大喜。以为法器。说偈劝使祝发。宋隆兴初。得度於临安白莲。自是徧参诸大老。罕当其意者。廼入闽。见木庵永。永举有句无句如藤倚树问师。师曰裂破。永曰。琅琊道。好一堆烂柴聻。师曰。矢上加尖。永曰。观公下语。老僧不能过。其如未在。他日拂柄在手。为人不得。騐人不得。师曰。为人者使博地凡夫。一超入圣域。固难矣。验人者。打向面前过。不待开口。已知渠骨髓。何难之有。永举手曰。明明向汝道。开口不在舌头上。後当自知。逾年见密庵於衢之西山。随问即答。密庵微笑而已。师切於究竟。至忘寝食。密庵移蒋山华严径山。师皆从之。一日密庵挂牌为众入室次。问僧。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师侍侧。豁然大悟。乃曰。今日方会。木庵道。开口不在舌头上。自是机辩纵横。密庵迁灵隐。师遂分座。旋出世於平江澄照。徙江阴之光孝。无为之冶父。饶之荐福。明之香山。平江之虎丘。庆元丁巳。被旨补灵隐 上堂。大凡扶竖宗乘。须具顶门正眼。悬肘後灵符。只如保寿开堂。三圣推出一僧。保寿便打。三圣道。与麽为人瞎却镇州一城人眼去在。保寿掷下拄杖。便归方丈。二尊宿。等闲一挨一拶。便乃发明临济心髓。殊不知。性命总在者僧手里。还有捡点得出者麽。昔年觅火和烟得。今日担泉带月归 岁旦示众。元正改旦。万事成现。有时放行。有时坐断。不惜两茎眉。和盘掇转。佛法世法。都卢一片。既是佛法世法。如何得成一片。但办肯心。必不相赚 示众。古者道。拈起也。天回地转。放下也。草偃风行。冶父则不然。拈起也。乾坤黯黑。放下也。瓦砾生光。忽有一个半个。蓦然[翟*支]瞎顶门眼。达磨一宗。未至寂寥在 示众。举临济大师如蒿枝拂公案。雪窦拈曰。临济放处太危。收来太速。师拈拄杖曰。临济据令而行。不知孤负黄蘖。雪窦尽力担荷。也只见得一边。且道荐福节文。在甚麽处。掷下拄杖 示众。举汾阳道。识得拄杖子。行脚事毕。师曰。汾阳虽则开口见胆。争奈落在第二头。蓦拈拄杖曰。者个不得唤作拄杖子。漆桶。参 上堂。举保宁勇上堂。大方无外。大圆无内。无内无外。圣凡普会。瓦砾生光。须弥粉碎。无量法门。百千三昧。拈拄杖曰。总向者里会去。苏噜苏噜悉利悉利。师曰。大小保宁。业识茫茫不奈船何。打破戽斗 示众。明眼衲僧因甚打失鼻孔。有贼无赃○ 僧问。如何是一同一质。师曰裂破。曰如何是二同大事。师曰。一毛头上定乾坤。曰如何是三总同参。师曰。虾蟇蚯蚓。跛鳖盲龟。曰如何是四同真智。师曰。一不成。二不是。曰如何是五同徧普。师曰。大地撮来无寸土。曰如何是六同具足。师曰。犹欠一着。曰如何是七同得失。师曰。入泥入水。曰如何是八同生杀。师曰。自救不了。曰如何是九同音吼。师曰。八角磨盘空里走。曰如何是十同得入。师曰。寒山逢拾得。曰与什麽人同得入。师曰。胡张三黑李四。曰与谁同音吼。师曰。狸奴白牯。曰作麽生同生杀。师曰。德山棒临济喝。曰甚麽物同得失。师曰。草里辊。曰阿那个同具足。师曰。信手拈来着着亲。曰是甚麽同徧普。师曰鍼锋影里骑大鹏等闲挨落天边月。曰何人同真智。师曰。黑山鬼窟。曰孰与总同参。师曰。灯笼入露柱。曰那个同大事。师曰。嘉州大象。陕府铁牛。曰何物同一质。师曰。盌脱丘 居灵隐六年。法道益盛。得法者众。晚退居东庵。示微疾。作手书别诸公卿。且垂二语。以验来学。曰有力量人。因甚擡脚不起。开口不在舌头上。辞世日示众。久聚正路行者。有则不能用黑豆法。难以荷负正宗。临济佛法。到此平沉。痛哉痛哉。及遗书嗣法香山光睦。云居善开。嘱以珍重大法。复书偈曰。来无所来。去无所去。瞥转元关。佛祖罔措。跏趺而寂。嘉泰壬戌八月四日也。得年七十有一。坐夏四十。奉全身塔于北高峰之原。待制陆游放翁。铭其塔。

饶州荐福曹源道生禅师

南劒人。分座云居。出世妙果。徙龟峰。上堂。佛法二字。人人知有。狼毒砒霜。如何下口。直饶透过威音前。也是痴狂外边走。山僧已是拖泥带水。诸人合作麽生。喝一喝 上堂。今朝八月十五。天色半晴半雨。几多门外游人。不覩月圆当户。也好笑又堪嗟。争似西湖寺里一队古佛。参退归堂吃茶 上堂。春风东扇西扇。春雨似晴不晴。浅碧深红。烂铺锦绣。莺啼燕语。互奏笙簧。一一揭示圆通妙门。头头流通正法眼藏。拟心凑泊。依前万水千山。直下知归。便见七穿八穴 上堂。雨雪落纷纷。檐头水滴滴。良哉观世音。草里跳不出。也大屈。水底乌龟钻铁壁。咄 上堂。月生一。拶倒银山并铁壁。月生二。土宿骑牛穿闹市。月生三。屋头幽鸟语喃喃。不是葛藤露布。亦非入理深谈。正恁麽时。宾主交参一句。作麽生道。万仞悬崖垂只手。百花丛里现优昙 上堂。平旦清晨三月朝。南山苍翠插云霄。不须更觅西来意。门外数声婆饼焦。拍膝一下曰。好大哥 咏灵云石偈曰。云去云来非有意。云来云去亦无心。有无截断灵何在。突兀一峰青到今。後住荐福。逾月而示寂。

明州天童枯禅自镜禅师

福州高氏子。首参木庵永。水庵一。或庵体。诸尊宿。後谒密庵於灵隐。鍼芥相契。遂荷印记。开法隆兴上蓝。迁建康旌忠。抚州白杨。福州太平西禅。宋理宗宝庆乙酉。被旨陞灵隐。复移天童 上堂。有句无句。如藤倚树。树倒藤枯。句归何处。良久曰。长忆江南三月里。鹧鸪啼处百花香 上堂。一拽石。二搬土。夜半日轮正卓午。老安曾牧沩山牛。南泉不打盐官鼓。报君知莫莽卤。火里蝍蟟吞却虎 上堂。举鹤林因僧扣门。林曰阿谁。曰行脚僧。林曰。非但行脚僧。我者里佛来也不着。曰因甚佛来也不着。林曰。无他栖泊处。师曰。天童若有人扣门。即大开了待他入来。便拦胸搊住曰。道道。若拟开口。便与劈胸一拳曰。者里转得身吐得气。便请明窗下安排 上钟偈曰。一模脱就转风流。平地教他不肯休。要得洪音暄宇宙。直须更上一层楼。

杭州净慈潜庵慧光禅师

上堂。举赵州因僧问。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州曰无。颂曰。狗子无佛性。全提摩竭令。才拟犯锋鋩。丧却穷性命 化盐偈。合水和泥一处烹。水乾泥尽雪华生。乘时索起辽天价。公验分明孰敢争。

太平府隐静万庵致柔禅师

潮州陈氏子。母黄。妙喜南迁。道经於潮。师祖父暹。延礼甚谨。其母梦僧入舍。遂怀妊。及诞。父母誓不以俗累羁师。甫十岁。俾从寿公受业。越九载芟染。初见木庵永於鼓山。庵陞座曰。国师再来也。师有省。次参密庵於蒋山。一日入室。庵举释迦弥勒犹是他奴。且道他是阿谁。师曰。无地头汉。庵曰。千闻不如一见。师便殴一拳。庵擒住厉声曰。者小鬼子。见个什麽。胡打乱打。师曰。更要吃一拳在。庵连挥两拳曰。打者无地头汉。师豁然大悟。无何。以母老归省。郡守吏部朱江。请师於广法出世。後移太平隐静 上堂。起道树诣鹿苑。不是向上机。传少室续曹溪。未为性澡汉。直得无依无欲。无一法当情。犹落第二见。放过一着。卷舒在我。纵夺临时。於把住处放行。露柱灯笼活鱍鱍。於放行处把住。释迦弥勒是他奴。卓拄杖曰。且道。是放行耶。是把住耶。一气不言含有象。万灵何处谢无私 上堂。举天衣怀鴈过长空影沉寒水话。颂曰。长空孤鴈一声秋。献宝波斯鼻似钩。风卷白云归别嶂。黄昏月挂柳梢头 上堂。毗卢师法身主。若要动地放光。且来搬柴运土。嗄。将谓忘却 上堂。百丈不再参马祖。争得三日耳聋。临济不到大愚。焉知老婆心切。仰山将得镇海明珠。为甚到东寺面前。叉手当胸。却道无理可伸。无言可对。咄。直饶倾下一栲栳。敢保老兄犹未彻 上堂。饥荒老鼠齩葫芦。巧计胡孙倒上树。要透报恩向上关。直须一步低一步。既是向上关。因甚却要一步低一步。待你踏着。却向你道 上堂。东山道。空门有路人皆到。到者方知旨趣长。心地不生闲草木。自然身放白毫光。师曰。东山只解无中觅有。不解有里寻无。隐静则不然。空门有路人皆到。到者方知碍处通。石上栽花还结果。到头元不假春风 师临终集众。嘱曰。老僧生平无长物。只依海众常例。安寝堂两日足矣。复书偈。端坐而化。越三日。寺毁。众悟遗言若有旨也。世寿七十。腊五十二。

杭州灵隐笑庵了悟禅师

姑苏人。上堂。举睦州因僧问。以一重去一重即不问。不以一重去一重时如何。州曰昨日栽茄子。今日种冬瓜。颂曰。昨日栽茄子。今日种东瓜。一声河满子。和月落谁家。

金陵蒋山一翁庆如禅师

福州长乐范氏子。上堂。春雨如膏。春云似鹤。春鸟关关。春泉濯濯。揭开观音脑葢。踢倒慈氏楼阁。切莫将错就错。拍禅牀曰。参 上堂。过去诸如来。斯门已成就。一盲引众盲。现在诸菩萨。今各入圆明。鰕跳不出斗。未来修学人。当依如是法。赚杀一船人 上堂。意能剗句。句能剗意。意句交驰。讨甚巴鼻。尽力道不得底句。不是河南。便是河北。衲僧闻得。与麽告报。十个有五双。鼻孔里冷笑。拈拄杖曰。云居拄杖子。党理不党亲。卓一下曰。雪巢初冷夜。云鬓未梳时 上堂。霜明万壑。月皎千家。达磨不会。却返流沙。拍膝一下曰。好大哥。归堂吃茶 上堂。天地造化。有阴有阳。有晦有朔。圣人治世。有礼有乐。有刑有政。衲僧门下。有杀有活。有擒有纵。其擒也。纵也。杀也。活也。总在黄龙指甲缝里。汝若拟议。不消一搯。然虽如是。笑我者多。知我者少 上堂。一句截流。万机寝削。且道。是那一句。良久。卓拄杖曰。归堂吃茶 上堂。久雨忽晴。天清地宁。云收岳面。月落波心。拈拄杖卓一下曰。恁麽会去。达磨一宗。扫土而尽 上堂。诸佛不出世。人人举足踏着。祖师不西来。人人满口道着。既踏着又道着毕竟是个什麽。有般汉。东西不辨。南北不分。便道明明不覆藏。切忌从他觅。殊不知。抛却真金。随群撮土 上堂。豁开户牖。当轩无人。挝动雷门。凭谁侧耳。裴相国。印心於老黄檗。温伯雪。目击於鲁仲尼。衲僧门下。捡点将来。犹在半途。知县学士。今日到来。云居如何与伊相见。拈拄杖画一画曰。万重关锁尽。一劒倚天寒 晚年退隐南昌西山。示寂。塔於定林。寿六十八。夏四十九。

苏州承天銕鞭允韶禅师

上堂。一五二五。机轮无阻。南山起云。北山下雨。有底却道锦上铺花。有底又道。泥里洗土。有底又道。离此二途。便见丹霄独步。若总如斯论量。山僧未敢相许。毕竟如何。良久曰。逢人不得错举 师住泉州光孝。判府请开堂。祝圣。白槌毕。师曰。唤什麽作第一义。莫有旁不甘者麽。出来道看。时有僧出问话。语未竟。师拈拄杖。卓一卓曰。住住。今日开堂。不比寻常佛事。设问答到弥勒下生。勾锁连环。盛水不漏。也只是空鼓粥饭气。於自己了没交涉。所以道。问不在答处。答不在问处。问答交驰。如青天轰霹雳。看者不容眨眼。那堪更向言中定旨。句下明宗。大似缘木求鱼。守株待兔。殊不知。我宗无语句。亦无一法与人。者里彻去。皇恩佛恩。一时报毕。其或未然。更为锦上铺花。复卓拄杖一下。下座 佛涅盘日上堂。老汉当年腊月八。三更半夜颠狂发。刚把长钉钉眼睛。直至如今未能拔。山僧今日下毒手。为他拔一拔。看。便下座。

直秘阁学士张鎡居士

字功甫。别号约斋。闻钟声得悟。述偈曰。钟一击耳根塞。赤肉团边去个贼。有人问我解何宗。舜若多神面目黑。後舍宅建寺。曰慧云。请破庵先开山。疏曰。舍林居为阿兰若。夫岂小缘。请宗师据曲彔牀。只因大事。几度徧参。遭密庵打失鼻孔。一朝拈出。向冷泉将下面皮。不谓馨香奚烦郑重。辞青松於北涧。穿几重出岫之云。对绿水於南湖。祝万岁如山之寿。宋宁宗嘉定壬申。公复请灭翁礼。相继阐法。今专祠尚在。

南岳下十九世

卧龙先禅师法嗣

临安府径山无准师范禅师

蜀之梓潼雍氏子。九岁依阴平山道钦出家。经书过目成诵。宋光宗绍熙甲寅冬。登具戒。明年出游。至成都。坐夏正法。有老尧首座。瞎堂高弟。师请益坐禅法。尧曰。禅是何物。坐底是谁。师受其语。昼夜体究。一日如厕。提前话有省。明年辞去。谒佛照光于育王。光问曰。何处人。师曰。劒州人。光曰。带得劒来麽。师随声便喝。光笑曰。者乌头子也乱做。贫甚无资剃发。故人以乌头子目之。未几闻破庵先住苏之西华秀峰。往见焉。有纯颠者。入室次。横机不让。先打。至法堂。且欲逐出。师解之曰。禅和家争禅亦常事。何止如此。先曰。岂不知道。我肚饥闻版声。要吃饭去聻。师闻其语。不觉白汗浃背。逮先居灵隐第一座。复往从之。侍游石笋庵。庵之道者请益曰。猢孙子捉不住。乞师方便。先曰。用捉他作什麽。如风吹水自然成纹。师侍旁。平生碍膺之物顿释。岩云巢居吴郡穹窿。迁瑞光。及台州瑞岩。皆延师分座。师在瑞岩。忽梦伟衣冠者。持把茅。见授。翌日明州清凉专使至。师受请入院。见伽蓝神。姓茅。衣冠形貌。与畴昔梦无异。陞堂开法。一香供破庵。三年迁焦山。升雪窦。被旨移育王。又三年。嵩山少林散席。复诏住径山。师居径山二十年。储峙丰积。有众如海。号法席全盛 僧问。赵州道三十年前火炉头。有个无宾主话。未曾有人举着。此意如何。师曰。舌头拖地。曰毕竟如何是无宾主话。师曰。言满天下。曰只如玄沙闻得曰。者老汉脚跟未点地在。又作麽生。师曰。一坑埋着。曰可谓焦砖打着连底冻。赤眼撞着火柴头。师曰。一画画断 上堂。灵山指月。曹溪话月。递代相传。证龟成鳖。范上座。寻常有一张口。挂在壁上。未曾动着。今日无端入者行户事到。如今只得东簸西簸。未免拈起多年历日。于中点出些子悞赚处。说似诸人。且要郭大李二邓四张三。知得江南两浙。春寒秋热。虽然如是。黄河三千年一度清 上堂。若论个事。直是省要易会。多是诸人。自作艰难。自作障碍。所以有时东廊西廊。见诸人和南问讯。山僧便乃低头相接。其实无他。只要诸人识得长老。是西川隆庆府人氏。若识得去。便与诸人。打些乡谈。说些乡话。如今且未说。你识得长老。且各自知得自家乡贯也得。还知麽。明州六县。奉化八乡 上堂。五峰门下。百种全无。僧牀迫窄。堂供萧疎。脚下踏着低破砖头碎瓦砾。面前撞见底王獦獠李麻胡。恁麽薄福住山。真个孤负老胡。虽然如是。更点分明 上堂。一夏已满无事不办。遂府鉢盂。卭州磁碗 示众。面面相看。眼眼厮覰。衣外别传。有甚凭据。倒却门前刹竿着。凤栖不在梧桐树 示众。兀兀地思量。无可得思量。无可思量处。真个好思量。大庾岭头逢六祖。鳌山店上见曾郎 示众。贼火相逢恰五更。现成赃物不须争。暗中多少都分了。天晓依然各自行 示众。日面月面。突出难辨。拟欲擡眸。空中两片 理宗尝召师。见于修政殿。奏对详明。上为之动色。赐金襴僧伽黎。仍宣诣慈明殿陞座。上垂帘而听。师举宾头卢尊者赴阿育王宫因缘。乃曰。君王一语出如纶。尊者眉毛八字分。四海风清烟浪静。碧天无际水无垠。上大悦。以师所说法要。示参政陈公贵谊。陈公奏曰。简明直截。有补圣治。乃赐佛监禅师号。并缣帛金银等物。先是。师住山之明年寺毁。师逆知其数。不动容经意。三年寺成。阅六年复毁。毁之夕。风雨暴作。师端坐别舍漠然不问。且笑且吟曰。雨散云收後。崔嵬数百峰。王维虽妙手。难落笔头踪。仍结茅安众。不数年寺复成。又去寺四十里。筑室数百楹。接待云水。赐额万年正续。又西数百武。结庵一区。为归藏所。上建重阁。秘藏後先所赐御翰。敞室东西。徧奉祖师与先世香火。遇始生日。为饭僧佛事。以荐冥福。葢蜀乱。师之先祀遂绝。故兹祠奉。以旌孝慕。上闻而嘉叹。淳佑戊申秋。筑室明月池上。榜曰退畊。乞老于朝。而旧疾适作。己酉三月旦日。陞堂示众曰。山僧既老且病。无力得与诸人东语西话。今日勉强出来。从前所说不到底。尽情向诸人面前抖擞去也。遂起身抖衣曰。是多少。十八日集两序。区画後事。亲书遗表。及遗书十数封。言笑谐谑如平时。医者诊视次。师谓曰。你未识者一脉在。其徒请遗偈。乃执笔书曰。来时空索索。去也赤条条。更要问端的。天台有石桥。移顷而逝。遗表上闻。上遣中使。降香赐币。奉全身葬于正续之侧。塔曰圆照。

南康府云居即庵慈觉禅师

蜀人。上堂。举雪峰因闽王问。拟欲葢一所佛殿去时如何。峰曰。大王何不葢取一所空王殿。王曰。请师样子。峰展两手。云门曰。一举四十九。师颂曰。空王殿样子。雪峰展两手。添得老韶阳。一举四十九。总是面南看北斗 赞船子道影曰。三十余年在药山。鬼家活计岂能传。当时不得夹山老。你且奈烦撑破船 示众。举叶县省因僧问。如何是密用心处。县曰。閙市里辊球子。曰意旨如何。县曰。普请大家看话。颂曰。辊球闹市大家看。一阵清风吹面寒。定乱不须双刃劒。活人何必九还丹 师尝游云居。夜宿瑶田庄。梦安乐神告曰。师於此山。只有一粥之缘。明日午後到山。晚参罢。会旦过有二僧相殴。新到例遭摈逐。师窃讶之。後数年。云居虗席。州符起师补处。师忻然承命。且徵前梦。至瑶田庄而寂。

明州大慈独庵道俦禅师

赠制鞋匠偈曰。透底工夫做已圆。须知密处自心传。脚跟着地随他转。踏到驴年也未穿。

杭州灵隐石田法薰禅师

眉山彭氏子。生而慧敏。稚龄见佛僧。即知礼敬。年十六。往从丹棱石龙山法宝院智明出家。二十二薙发受具戒。游方至石霜。礼雷迁塔。述偈曰。一念慈容元不隔。何须特地肆乖张。平高就下婆心切。恼得雷公一夜忙。师名由是大着。闻穹窿先道望。遂往依焉。先一见知为法器。室中举世尊拈花迦叶微笑话。师曰。焦砖打着连底冻。赤眼撞着大柴头。先异之。每於日用语默。不少假借。师於是决志依栖。与无准范。日相激砺。久乃辞去。复徧游诸老门庭。灵隐松源岳。净慈肯堂充。华藏遯庵演。咸称赏之。後出世苏之高峰。次迁寒山。会蒋山虗席。庙堂奏师补之。宝庆初。迁净慈。宋理宗端平乙未。复迁灵隐 上堂。一径直二周遮。衲僧会得。万别千差。庭前闲纵目。春尽尚余华。老胡不合过流沙。拍膝一下 上堂。大道体宽。无易无难。相头买帽。此土西天 上堂。识得心。山岳沉。握金成土。握土成金。脚前脚後。现成行货。少室峰前。交点不过 上堂。石中有玉。沙里无油。德山临济。未出常流。却忆寒山子。时临古渡头 上堂。见闻觉知。行住坐卧。眨上眉毛。早已蹉过。赤脚唱山歌。路上无人和 上堂。把定重关。诸人性命在山僧手里。放开一线。山僧性命在诸人手里。而今也不把定。也不放开。山僧即是诸人。诸人即是山僧。三十年後。莫道蒋山和泥合水 示众。劒刃翻身犹是钝。屋头问路太无端。楚鸡不是丹山凤。何必临风刷羽翰 淳佑甲辰三月望。示众。但得本莫愁末。唤什麽作本。唤什麽作末。松栢千年青。不入时人意。牡丹一日红。满城公子醉。山僧恁麽道。若有不肯底。是我同参。弟子师俊。绘师像求赞。有曰。末後一句。分付厨山。众讶之。先是。师尝建接待院於西溪。曰宝寿。明日忽示疾。又明日退归宝寿。趣办终焉计。诀众而逝。窆全身于院後。寿七十五。腊五十三。师五迁望刹。阅三十有二年。撙节而足用。审量而计功。虽有大兴建。一毫不以干人。而土木金碧。在处成就云。

灵隐岳禅师法嗣

宁波府天童灭翁天目文礼禅师

临安阮氏子。家天目之麓。故号天目。幼携篮。随母采桑。俄而寤念。携之者谁。遂有离尘志。十六依乡真相寺智月剃落。走净慈。参混源。源举现成公案放汝三十棒话。不契。谒育王佛照光。光问。恁麽来者。那个是汝主人公。师豁然领旨一日光问。是风动。是幡动。这僧如何。师曰。物见主眼卓竖。光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甚处见祖师。师曰。揭却脑葢。光然之。命典书记。时松源唱天童法道於荐福。室中问僧。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拟议即打出。师闻顿忘知解。往参蒙印可。辞去。巡礼江淮间祖塔。时浙翁琰主蒋山。举师立僧。宋宁宗嘉定壬申。张约斋。请师开法慧云。次迁温之能仁。未几。退归钱塘之西丘。赵节斋。微服过访。师与语终日而去。翌日奏请。师住持净慈。室中每举南山筀笋东海乌赋话。学者拟议。师便打。莫有凑泊之者。後迁福泉。晚居天童 上堂。召大众曰。若起纷飞之心。直究纷飞之处。究之无处纷飞现前。正恁麽时如何。关羽斩颜良 上堂。涅盘心。差别智。似空噇空。如水入水。有般汉。闻道便道。我会也我会也。我且问你。因甚布袋街头等人。拾得松根扫地。击拂子下座 上堂。久雨不止。滴烂虗空。会与不会。南北西东 上堂。佛真法身。犹若虗空。应物现形。如水中月。拈拄杖曰。者个是物。那个是法。身。青山只解磨今古。流水何曾洗是非。靠拄杖下座 上堂。竖拂子曰。天下衲僧参不透。从上祖师穷不到。且如何得恰好去。击拂子曰。寒食禁烟。端午竞渡 上堂。一牛饮水。五马不嘶。眼如木突。口似鼓椎。全身已是陷泥犁 上堂。季冬极寒。万木摧残。惟有梅花。十分清韵。野桥流水外。茅舍短篱旁。山僧不会东皇意。三嗅寒香立晚阳 师到灵隐松源塔头。拈香。破沙盆。提不起。眼瞎耳聋。门风委地。昔年撞到东湖。褫剥家私到底。後来各自西东。我又谁能管你。一瓣兜楼拜塔前。毕竟无人是的传 上堂。一不成。二不是。达磨大师。无当门齿 上堂。氷生草枯。霜重木落。便与麽去。知君大错。不与麽去。知君大错。因甚如此。庞公卖笊篱。普化摇铃铎 洪中书入山上堂。月坠金茎。香飘丹桂。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老晦堂。与麽提撕。黄山谷。打失鼻孔。简点将来。不是不是 结夏上堂。众生诸佛。大地山河。往古来今。他方此土。拈拄杖曰。尽在拄杖头上。禁足护生。独有一大阐提人。不入者保社。何故。黄河三千年一度清 上堂。五更梦寐方浓。楼上钟声撞断。起来无处追寻。不免一场惊悍。有人收拾得。呈似老僧看 上堂。事事无碍。青山掩映斜阳外。法法无差。櫩前古木闹群鸦。君不见。太原孚上座走天涯。杨州五更闻画角。吹断落梅花。直至如今未到家 上堂。诸方今日旦过堂开。尽皆谷受。福泉深山牢关把定。一迹难登。且道。放开即是。把住即是。王郎衫袖濶。郑老帽檐高 径山书记至。上堂。一字不着画。才看眼便枯。三千门弟子。无处下上夫 上堂。头陀石被莓苔裹。掷笔峰遭薜茘缠。真净老人。四棱蹋地了也。还有委得者麽。更有轮囷高栢树。枯枝颠落断崖边 上堂。众生本不曾迷。夜阑鷄向五更啼。诸佛本不曾悟。秋清雁度长空去。拍膝一下曰。西窗昨夜月华明。凉飇已到梧桐树 上堂。投子道。迎之不见其首。随之罔眺其後。大似徐六担板。天童则不然。仰之弥高。俯察非遥。横塘宿鹭斜飞起。几只眼瓶挂树腰 上堂。东西两序。左右十人。同建法幢。共扶丛社。且道。文殊维摩。还来证明也无。月明照见夜行人。击拂子一下 谢知事上堂。担荷山门。非止一事。官府庄司。山园田地。呷醋咬姜。量茶数米。金不博金。水不洗水。因甚如此。杨岐驴。玄沙虎 宏智禅师忌上堂。夜明帘外。宝监台前。元无兼带。岂有偏圆。正恁麽时。毕竟谁居正位。古渡无人霜月冷。芦花风静鹭丝眠 翠岩真长老嗣书至。上堂。洪崖井边。翠岩寺里。山遮半月。江碍斜阳。不是诸佛眼睛。亦非祖师己鼻。召专使曰。会麽。归去滕王阁上。卷起珠帘看取。十八滩头。烟波鼎沸 退院上堂。七十三八十四。蓦直示汝。也是抑而为之。何如静处萨婆诃。倚杖看云度绿萝 师学问渊博。尤精易理。朱晦庵。杨慈湖。两先生与之游。师直示以心法。不为世语狥悦也。晦庵问毋不敬。师叉手示之。慈湖问不欺之力。师答偈曰。此力分明在不欺。不欺能有几人知。要明象兔全提句。看取升阶正笏时 师历主五大刹。归终於梁渚西丘。婴微恙。谓侍者曰。谁与我造个无缝塔。者曰。请师塔样。师良久曰。尽力画不出。怡然脱去。茶毗。顶骨牙齿不坏。舍利如璨珠。祔天童应庵塔之东。寿八十四。腊六十八。

温州龙翔石岩希琏禅师

潮阳马氏子。上堂。举广慧琏与杨大年夜话次。慧曰。秘监曾与甚人道话来。公曰。某曾问云岩谅监寺。两个大虫相齩时如何。谅曰。一合相。某曰。我只管看。未审恁麽道还得麽。慧曰。者里则不然。公曰。请和尚别一转语。慧以手作拽鼻势曰。者畜生更[跳-兆+孛]跳在。公於言下脱然。述偈曰。八角磨盘空里走。金毛师子变作狗。拟欲将身北斗藏。应须会取南辰後。师曰。内翰攀南辰倚北斗。广慧转天关翻地轴。寥寥千古许谁知。断弦须是鸾胶续 僧问。昔日佛照光。因宋孝宗宣问。释迦佛入山六年。所成何事。光曰。将谓陛下忘却。此意如何。师答以颂曰。大根大器大熏修。瞥转机轮向上头。万亿斯年惟一佛。雪山元不隔龙楼。

台州瑞岩云巢岩禅师

作经题八字偈曰。以字不成八字非。当阳拈起大家知。释迦老子舌无骨。黄叶将来吓小儿 颂灵云见桃花话曰。三月桃花烂熳红。灵云打失主人翁。随邪逐恶玄沙老。半是真情半脱空。

华藏无碍觉通禅师

青苗会上堂。破一微尘出大经。鸢飞鱼跃更分明。不将眼看将心看。已是重敲火里氷。淹黑豆昧平生。直须劫外话丰登。缲成白雪桑重绿。割尽黄云稻正青。

杭州净慈谷源道禅师

举丹霞然初参石头。剗佛殿前草公案。颂曰。石头剗草验英豪。懵懂丹霞眼不高。若解转身行活路。至今应不累儿曹。

湖州道场北海悟心禅师

示众。举黄檗在盐官殿上礼佛次。时唐宣宗为沙弥。问曰。不着佛求。不着法求。不着僧求。长老礼拜。当何所求。檗曰。不着佛求。不着法求。不着僧求。常礼如是事。弥曰。用礼何为。檗便掌。弥曰。太麤生。檗曰。者里是什麽所在。说麤说细。随後又掌。颂曰。曾施三掌触君王。佛法何曾有寸长。麤行沙门封断际。至今无地着惭惶 示众。举唐文宗蛤蜊因缘。颂曰。合水和泥底事忙。被渠点破大乖张。虽然契得君王意。争奈全身入镬汤。

明州雪窦大歇仲谦禅师

义乌应氏子。幼见传大士心王铭。矢志出家。初参息庵。庵器而抑之曰。汝儒者习气不除。焉能学道。要到大休大歇田地。如木偶人去。师蒙激发。益自奋励。朝夕孳孳不懈。一日忽然有省。遂以大歇自名。後依松源岳。一日室中举秘魔擎叉话。师豁然大悟 上堂。举应庵和尚问密庵。如何是正法眼。密曰。破沙盆。颂曰。白玉琢成泥弹子。黄金铸就铁崑仑。千年滞货无人买。未免如今累子孙 送维那偈曰。兴化当年打克宾。丛林千载话犹存。云黄有棒且高阁。只麽煎茶送出门。

诺庵若肇禅师

举松源示众曰。明眼衲僧。因甚打失鼻孔。有贼无赃 颂曰。杀人一万损三千。独弄单提机不全。万顷沧波明月夜。一声短笛钓鱼船 题二祖赞曰。觅心无处自欺谩。甘受齐腰深雪寒。三拜起来依位立。谁知徧界是波澜 华亭怀古偈曰。活计都卢一钓舟。锦鳞入手便抽头。我来不覩师亲训。柳岸依依蘸碧流。

湖州道场运庵普岩禅师

题赵州像赞曰。无端提起七斤衫。多少禅人着意参。尽向青州做窠窟。不知春色在江南 示众。举洞山冬夜吃果子公案。颂曰。洞子玷辱家风。首座埋没自己。双双绣出鸳鸯。千古扶持不起。

苏州虎丘蒺藜昙禅师

初住四明延庆。迁苏之穹窿。震泽普济。镇江甘露。真州长芦。後住虎丘。上堂。举僧问香林。如何是衲衣下事。林曰。腊月火烧山。师曰。兔子何曾离得窟。若有人问延庆。如何是衲衣下事。只对他道。就船买得鱼偏美。踏雪沽来酒倍香 上堂。念念释迦出世。时时弥勒下生。顿超天地未分之前。不历阶梯。掀翻宝所。便恁麽去。可以开无量法门。可以演百千妙义。蓦拈拄杖。卓一下曰。无量法门。百千妙义。尽向者里。百杂碎了也。还知虎丘落处麽。靠拄杖曰。祖祢不了。殃及儿孙 颂灵云见桃花话曰。三月桃花是处开。灵云双眼尽尘埃。谢郎重整钓鳌手。未免将身一处埋。

台州瑞岩少室光睦禅师

上堂。举曹山霞因僧侍立次。山曰。道者可煞热。曰是。山曰。只如热向甚麽处回避。曰向镬汤炉炭里回避。山曰。只如镬汤炉炭里。又作麽生回避。曰众苦不能到。师颂曰。瞎却顶门三只眼。镬汤炉炭里优游。若言众苦不能到。端的何曾有地头 题四祖像赞曰。破头峰顶紫云飞。三却天书老翠微。滞货虽然无用处。不应分付小孩儿。

镇江府金山掩室善开禅师

上堂。举密庵破沙盆话。颂曰。法眼拈来早自谩。无端错对破沙盆。而今徧界难遮掩。殃害丛林及子孙。

明州雪窦无相范禅师

上堂。举赵州道。才有是非纷然失心。还有答话分也无。僧举似洛浦。浦扣齿。又举似云居。居曰何必。僧回举似赵州。州曰。南方大有人。丧身失命。曰请和尚举。赵州方举前话。僧指旁僧曰。者个师僧。吃却饭了。作恁麽话话。师颂曰。坐底见立。底。立底见坐底。咄哉老赵州。白日眼见鬼。

秘监陆游居士

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人。尝谒松源於灵隐。问心传之学。可得闻乎。源曰。既是心传。岂从闻得。士点首默契。呈偈曰。几度驱车入帝京。逢僧一例眼双青。今朝始见宗门别。说有言无要眼听。

天童镜禅师法嗣

杭州净慈清溪沅禅师

上堂。达磨西来。一坐具地。被他神光礼了三拜。一时占了。致令後代儿孙。自分强别界。衲僧家。拨草瞻风。朝吴暮越。南天台。北五台。拄杖头。草鞋底。还曾踏着也未。良久曰。切忌踏着。

荆州公安虎溪锡禅师

上堂。心心浅处实甚深。道道幽远无人到。急行踏不着。缓行成错过。少林几坐华木春。却忆西来胡达磨。

福州西禅月潭圆禅师

开炉上堂。人人尽守瓮中天。地覆天翻我不然。直下一槌星火迸。螺江烧却谢郎船 赞猪头和尚像曰。血淋淋。古佛心。几回提起。谁是知音。

明州育王寂窻有照禅师

福之闽县邓氏子。从九峰榕庵慧得度。时枯禅镜唱道怡山。师往见之。一日镜问。自从一见桃花後。直至如今更不疑。那里是他不疑处。师大笑趋出。镜深肯之。镜迁灵隐。师掌内记。已而复见大梅石岩。虎丘蒺藜。鄮峰无准。径山大歇。诸老。皆深器重。以母老归省。雪峰痴绝。留掌记室。闽帅赵公汝愚。饫师名。请开法东山大乘。移福之黄檗。时左史竹溪林希逸。从师论心法。拳拳服膺。有老来得友如师少。别去伊谁伴我闲之句。朝命补江心。後迁玉几。适灾变。竭力兴复。朝廷降金帛。鼎建舍利宝塔 僧问。如何是佛。师曰。八吉祥。曰如何是法。师曰。六殊胜。曰如何是僧。师曰。面目现在 上堂。六尘不恶。还同正觉。鵶鸣鵶鵶。鹊噪鹊鹊。江北江南。潮生潮落。春风三月花草香。善财何处寻楼阁。喝 上堂。如何是道木头。如何是禅碌砖。古德与麽垂示。十个五双。恬不为事。殊不知正抓着鄮峰痒处。何故。建造殿宇。恰用得着。

泉州法石愚谷元智禅师

长溪薛氏子。参天童有省。呈山居偈曰。栗色伽黎千百结。倚松扪腹看云飞。有人问我居山趣。向道春深笋蕨肥 宋度宗咸淳丙寅正月。趺坐书偈而逝。塔全身於鼓山南院。

报恩太古先禅师

上堂。若论此事。不涉心思意想。非干默照忘怀。要得洞然明白。须是汗下一回。且道。汗下後如何。蓦唤侍者。将扇子来 上堂。夜冷清霜重。风来寒更多。因循时节过。自己事如何。拍禅牀曰。不是知音者。如何举向他 上堂。衲僧家。游方行脚。拨草瞻风。第一须识路径。始得路径。不错东西南北。到处为家。稍涉污回。五里单牌。十里双堠。那里更在那里。掷下拄杖曰。看脚下。

绍兴岊翁淳禅师

佛诞偈曰。毗岚毒种毒花开。添得云门醉後盃。今日柯桥风色恶。淡烟疎雨洗黄梅(杂毒海载此偈是西岩作误也)。

高峰崇禅师

颂初祖见梁武帝话曰。开旗展阵入梁邦。未覩天颜早已降。纵有神通难展欵。翩翩一苇渡长江。

荐福生禅师法嗣

临安府径山痴绝道冲禅师

武信荀氏子。资性绝群。长应诏。进士不第。遂受学于梓州妙音院。寻游成都讲肆习经论。宋光宗绍熈壬子。出峡。时曹源生出世妙果。师往谒。听其提唱有省。参堂俾侍香。朝夕老拳痛棒。不少贷。平生知见。至是多无影响。生徙龟峰。师侍行。又三年。以偈辞游浙。有尚余穷相一双手。要向诸方痒处爬之句。後参松源於灵隐。源门庭峻绝。笠栖八月。不获入室。或以失士告。源曰。我已八字打开挂搭。渠自是渠。当面蹉过耳。师闻之。口耳俱丧。彻见曹源於妙果。龟峰时嬉笑怒骂。皆为人善巧方便。自是不疑天下老和尚舌头。初住嘉兴天宁。道闻於朝。忠献卫王。以堂帖。除蒋山。居十有三载。嘉熈己亥。鼓山来聘。未行。雪峰牒至。颂事方半载。诏迁天童。育王虗席。兼摄住持 上堂。天童用底来。育王用不着。育王用底来。天童用不着。虽然如是。用不着处用有余。一箭双鵰随手落 腊八上堂。举世尊覩明星悟道因缘曰。正觉山前失眼睛。是凡是圣尽生盲。至今夜夜明星现。谁肯向伊行处行 未几。被旨迁径山。一日忽手书龛记遗书。且曰。无准忌在三月十八。吾十五行矣。不能拈香修供。令挝鼓。陞座辞众上堂。举世尊临入涅盘告众曰。汝等善观吾紫磨金色之身。瞻仰取足。无令後悔。今日则有。明日即无。师曰。世尊平生用尽伎俩。临行之际。求生不得生。求死不得死。山僧则不然。要行便行。要去便去。八臂那吒拦不住。夜分起坐。侍者请偈。师曰。末後一句。无可商量。只要个人直下承当。移顷而逝。茶毗。舍利五色者无数。奉遗命。归葬金陵玉山庵。学者分其半。塔于菖蒲田。寿八十二。腊六十一。

隐静柔禅师法嗣

平江虎丘双杉元禅师

示众。举宋太宗梦神人劝发菩提心话。颂曰。万里讴歌圣化成。条风块雨乐樵耕。不因嵩岳三呼後。无象谁知真太平 举密庵破沙盆话。颂曰。五陵公子少年时。得意春风跃马蹄。不惜黄金为弹子。海棠花下打黄鹂 书冷泉两廊画壁曰。一一尘中坚密身。改头换面转精神。谁知东壁打西壁。总是灵山会上人。

五灯全书卷第四十八

猜你喜欢
  卷三十七·赜藏主
  广释菩提心论卷第三·佚名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十九·圆晖
  四分律卷第五十二(第四分之三)·佚名
  道行经善知识品第十九·佚名
  修行胜道住分第四·佚名
  摩诃止观卷第二下·智顗
  卷第三十四·呆翁行悦
  顿渐品第八·释法海
  中阿含经卷第五十四·佚名
  动辄作法或起魔事·印光
  卷二十九·彭绍升
  卷之十一·牧云通门
  善见律毗婆沙卷第十二·佚名
  佛说开觉自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二百二十九·列传第一百二十五·柯劭忞

      ○循吏   刘义 谢天吉 赵振玉 黄顺翁 仓振 曾冲子 张耕 葛荣 齐克中赵志 阎从 王琚仁 杜处愿 刘济 周惠 李英 许维桢 王德亮 田滋 王安贞 邢裕 秉仁 徐泰亨 陈春 耶律伯坚 陈楚仙 刘辉 柯谦 九思 王肖翁 卢

  • 卷六十九·毕沅

      ◎宋纪六十九 ∷起玄黓困敦正月,尽昭阳赤奋若十二月,凡二年。   ○神宗体元显道法古立宪帝德王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   熙宁五年辽咸雍八年   春,正月,辽北部叛,乌库德哷勒部详衮耶律巢率师进讨,癸未,遣使奏捷。

  • 卷十七·凌雪

    列传二十八 死事诸臣传列传二十八死事诸臣传呜呼!余读尚书至「多士多方」,朱尝不废书而三叹也。当是时,周之克殷数年矣;以武、周之圣,抚循安辑,德亦至矣。而故国、故君之感,商之民若不忍一日忘。周公不得已,反复于天命之去留

  • 大明英宗皇帝实录卷之九十四·佚名

    正统七年秋七月己未朔享 太庙 遣中官祭司门之神 山西布政使司奏榆社王钟铉已于今岁五月册封为晋其岁禄宜以受封日为始减数支给 上曰王之岁禄万石岂可减也其全给之 右军左都督马亮妻王氏卒遣官致祭命有司营葬 山东济南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七十·佚名

    弘治十四年正月庚戌朔正旦节遣驸马都尉蔡震林岳分祭 长陵 献陵 景陵 裕陵 茂陵○遣仪宾周钺祭 景皇帝陵寝○遣内官祭 恭让章皇后陵寝○ 上诣 奉先殿 奉慈殿 太皇太后 皇太后宫行礼毕出御奉天殿文群臣及四夷朝使行庆贺

  • 卷十五·黄震

    钦定四库全书古今纪要卷十五宋 黄震 撰唐【七】僖宗【中人立之年十二】専事游戏国用耗尽【自谓击毬状元】 父呼田令孜除官及绯紫皆不关白百度废防 即位元年王仙芝起濮州【干符】 明年黄巢起曹州应之【仙芝乱五年

  • 一二八九 军机大臣奏将各省缴到坊刻及残缺不全《通鉴纲目续编》销毁片·佚名

    一二八九 军机大臣奏将各省缴到坊刻及残缺不全《通鉴纲目续编》销毁片乾隆五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查各省收缴《通鉴纲目续编》,除《御批通鉴纲目续编》四百二十二部业经奏明交武英殿挖改备用外,其坊刻批本及残缺不全之

  • 三一五 浙江巡抚三宝奏续获应毁书籍暨书板折·佚名

    三一五 浙江巡抚三宝奏续获应毁书籍暨书板折乾隆四十年十二月十二日浙江巡抚臣三宝谨奏,为续收应毁书籍暨起获书板,恭折具奏事。窃照浙江省收缴应毁各书,前已陆续查缴过六十种,连重复者共计二百八十八部、书板六副,经臣先

  • 李宪传·脱脱

    李宪,字子范,开封祥符人。皇..中期,补为入内黄门,稍稍升为供奉官。神宗即位后,他历任永兴、太原府路走马承受,多次论说边防事符合皇上的意思,为干当后苑。王韶上书请求收复河湟,皇上派李宪前去督师,他和王韶收复河州,被任为东染

  • 卷之七十一  蓬軒類記四(明)不著撰人·邓士龙

    (蓬軒類記,四卷,未著撰人姓氏。明朱當■〈氵眄〉國朝典故本作「吳中黃暐日昇」撰,並載王鏊序一篇,誤。黃暐所撰為蓬牕類記,四庫全書總目卷一四四已著錄。朱本所載王序,即蓬牕類記序文,僅將「牕」字改作「軒」。又,北京圖書館所

  • 职官五三·徐松

    提举所【宋会要】先是,绍兴三十二年六月四日,诏张去为落致仕,依前延福宫使、安德军承宣使,提举德寿宫。仍诏以「提举德寿宫」为名,依所乞,令工部下所属铸造印一面。应行移公式等,并依入内省见行条例施行。差点检文字使臣二人

  • 249.吴三桂借清兵·林汉达

    公元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正式建立了政权,国号大顺。接着,李自成率领一百万起义将士,渡过黄河,分两路进攻北京。两路大军势如破竹,到了这年三月,就在北京城下会师。城外驻守的明军最精锐的三大营全部投降。起义军猛攻北京城。

  • 东溪日谈录卷十七·周琦

    异端谈墨氏学仁失之兼爱流至于无父杨氏学义失之为我流至于无君无父无君岂止于仁义之差初非有意而为之其差小其失大可不畏哉墨翟曰摩顶至颈一身之间凡可以利天下者皆不惜也杨朱曰伯子髙不以一毫利物舍国而隠耕大禹不以

  • 彰所知论序·佚名

        元正奉大夫同知行宣政院事廉复撰  夫出三界者惟佛。佛以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悯化群生。此亘古不磨之善也。大元帝师。洞彻三乘。性行如春。仁而穆穆不可量。裕皇潜邸。久知师之正传。敬诣请师敷教于躬。

  • 纳尼亚传奇·C. S.路易斯

    《纳尼亚传奇》是刘易斯于1950年至1956年间创作的七本系列魔幻故事,分别为《魔法师的外甥》、《狮子、女巫与魔衣橱》、《能言马与男孩》、《凯斯宾王子》、《黎明踏浪号》、《银椅》和《最后一战》。故事中的“纳尼亚

  • 救荒事宜·张陛

    明张陛撰。系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浙江山阴县救灾工作的总结性文件。当时缙绅刘宗周、祁彪佳及作者出资赈粥、平粜。为了防止赈济不周或虚糜浪费,张陛创立十条办法: 收集米粟、踏勘各乡灾情轻重、优先赈济孤贫、分别

  • 梅花字字香·郭豫亨

    咏梅诗集句。前集1卷,后集1卷。元郭豫亨集。《四库全书》据浙江鲍士恭家藏本编入别集类。书首有“至大辛亥(1311)腊八日”郭豫亨自序。前集共有七律50首,后集共有七律50首,这100首咏梅诗全是集自元以前的诗人的诗句。

  • 明心宝鉴·范立本

    《明心宝鉴》大约成书于元末明初,辑录者或整理者是范立本。全书由20篇、六七百段文字组成。内容杂糅儒、释、道三教学说,荟萃明代之前中国先圣前贤有关个人品德修养、修身养性、安身立命的论述精华。这也是中国历史上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