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第八十四

五灯全书卷第八十四

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

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

临济宗

南岳下三十六世随录

杭州佛日紫葢衡禅师

黄州黄氏子。本性至孝。因痛二亲辞世。遂分家为三。一济贫苦。一供方外。乃投修净寺。脱白完具。博通教观。首见天童。奋力苦参。一日因沸汤伤指有省。往谒安隐忍。忍曰。言无踪。语无迹。截断语言。全无消息。汝作麽生相见。师便喝。忍曰。未在更道。师又喝。忍曰。两喝三喝後作麽生。师曰。东洋海底红尘起。须弥顶上浪滔天。忍曰。忽遇趯翻大海拳倒须弥。汝作麽生抵对。师拂袖便出。忍曰。转来转来。我更为汝道破。师摇手三下曰。从今不信老婆禅。竟行。後参具德礼。问今古机缘。一切透得。因甚疑根不断。礼曰。诸方以破疑为物。我者里。即疑就是衲僧鼻孔。师于言下豁然曰。若然某甲今日却了也。礼曰。你作麽生了。师曰。把住也在我。放行也在我。礼曰。把住时如何。师曰。铁牛不奋迅。礼曰。放行时如何。师曰。一字两头平。礼颔之 一日僧进门。师垂右足曰。道道。曰道不得。师曰。脚也不识。又一僧进门。师垂左手曰。道道。曰道不得。师曰。同坑无异土。又一僧进门。师垂双足曰。道道。曰道个甚麽。师曰。三个柴头品字烧 顺治乙未三月示微疾。日与弟子。勘辨纲宗。书偈端坐而逝(具德礼嗣)。

越州广孝三目渊禅师

示众。色尘无作。眼界未生。声尘无作。耳界未生。香尘无作。鼻界未生。味尘无作。舌界未生。触尘无作。身界未生。法尘无作。意界未生。诸仁者。以未生之前。转无作之用。则色声香味触法一句。是金刚圈。眼耳鼻舌身意一句。是栗棘蓬。金刚圈垂处。鹘眼犹迷。栗棘蓬抛时。作家罔惜鞭寂子于牯牛队里。拶香严于粥饭丛中。别唤沙弥。斩钉截铁。口唇不借。拈放风旋。一句了然。超功行于尘劫。万机休罢。放身命于先天。非生因所生。何了因可了。然虽如是。若向别唤沙弥。而识取香严水中捉月。向口唇不借。而识取寂子镜里迷头。向单提直指处。而识云门。岂惟有屈二老。亦乃辜负吾宗。还委悉麽。卓拄杖曰。丈夫自有冲霄志。岂向他人行处行(具德礼嗣)。

抚州石巩十力润禅师

兴化人。问大道透长安。因甚学人透不得。师曰。恁麽则赵州话堕。僧便出。师曰。恁麽则山僧话堕 问。世尊见明星而悟。见个甚麽。师曰瞎。僧礼拜。师曰。你见个甚麽便礼拜。僧亦曰瞎。师吐舌 问。如何是宾中主。师曰。细柳营前不奉诏。曰如何是主中宾。师曰。按辔徐行不动尘。曰如何是宾中宾。师曰。风雨凄凄入古村。曰如何是主中主。师震威一喝(具德礼嗣)。

嘉兴雁塔白谷裔禅师

毗陵白氏子。上堂。举足下足。列祖门庭。放去收来。祖翁契劵。向者里构去。人人脚下圆成。个个顶[宁*页]晃耀。其或未然。要作三世诸佛缘起。历代祖师鑪锤。裔上座拈一句无义味话。为诸兄弟。抽钉拔楔。作个脱洒衲僧。击拂子一下曰。只者是 康熙戊午辞世。塔全身于寺後(具德礼嗣)。

越州天衣乾庵贤禅师

僧参。师问。那里来。曰灵隐师曰。冷泉亭吞却飞来峰。是否。曰岂有与麽事。师曰。你若不信。问取别人。僧便如前问。师打曰。狮子咬人。韩驴逐块(具德礼嗣)。

湖州德清鸣因载一晋禅师

上堂。元机独耀。竿头杲日下须弥。至化无私。劫外春风贯桃李。会麽。句不停意。意不停句。意句不同伦。窗棂交露柱。句剗意。意剗句。意句交驰。如大火聚。过量人。眼葢万重。胸罗八表。闻恁般语话。是甚麽。其或意下停元。句中取则。听不出声。见不超色。凤萦金网趋霄汉。以何期。虎陷神机欲威狞。而路绝。到者里。合作麽委悉。诸人缁素得出。山僧分半座与伊。功不浪施。有问山僧为人句。但向道。自古碧潭空界月。再三捞摝始应知(具德礼嗣)。

盐官金粟谛辉辂禅师

住灵隐日。一僧经行。师召曰。上座来。僧便近前问讯。师曰。一动不如一静。复见一僧坐禅。师召曰。上座来。僧亦近前问讯。师曰。一静不如一动。侍者曰。只如动静两忘。又作麽生。师便低头归方丈(具德礼嗣)。

东阳昭怀独任云禅师

莆阳林氏子。参灵隐礼。看一归何处话。正经行时。履脱有省。巢山首座问曰。适来入室。有何所见。师方举。座震威一喝。掩门而去。师後再理前话。彻夜始识首座去。悔曰。昨来不痛与一顿。呈偈曰。昨朝一喝倒关门。我以殷勤三拭身。覰破豁然无异路。何须日午打三更。座接偈曰。偈在者里。如何是我昨日的。师喝座曰。者是我昨日的。师曰。一番提起一番新。座曰。怎奈巢上座未肯点头在。师曰。放汝一头地。掩门便出。座随至曰。谛当甚谛当。敢保老兄未彻在。师劈面便掌。座曰。你打巢上座那。师曰。切忌错会。座休去 上堂。僧出作鼓笛声曰。某甲会吹无孔笛。请师抚曲没弦琴。师曰。明眼人前。怎敢造次。曰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师曰。黄河三千年一度清。曰可谓狮子吼时芳草绿。象王行处落花红。师曰。子期去後。尚有知音。僧礼拜。师打曰。者一板也少不得。乃曰。若论此事。譬如琴瑟箜篌。虽有妙音。若无妙指。终不能发。山僧岂惮勤劳。不垂一手。作弹琴势曰。还会麽。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具德礼嗣)。

泰兴庆云澄一清禅师

瓜洲史氏子。投天宁出家。灵隐礼。命参无梦无想大用现前话。一日礼巡香。以目瞬师曰。半夜摸得一跳蚤。师于言下有省。入室曰。夜间跳蚤咬一口。至今痛得无休歇。礼曰。即今跳蚤在甚麽处。师曰。无处不称尊。礼曰。无梦无想。尊在何处。师曰。如珠在盘 示僧曰。不触不背。道将一句来。曰虗空无背面。师曰。恁麽触背了也。僧喝。师曰。莫道无背面好。曰黑荳未生芽。师曰。弄虗头(具德礼嗣)。

萧山乌石灵沼濎禅师

楚人也。因卸旧殿上堂。乃卓拄杖曰。乌石有一句。在迦文老子手里。贯古通今。时清道泰。舍短从长。将勤补拙。又卓拄杖曰。迦文老子。亦有一句。在乌石手里。据令而行。随时赏罚。补偏革弊。换旧崇新。直饶声闻缘觉。回避不及。释梵诸天。覰捕无门。且道凭个甚麽。得与麽迅捷。卓拄杖曰。从前汗马无人识。只要重论葢代功(具德礼嗣)。

衢州莲花乾敏证禅师

晚参。日日日东升。日日日西没。拄杖作龙吟。布袋藏丑拙。报诸仁。彻不彻。衲僧脑後三筋铁(具德礼嗣)。

东阳法兴大闲静禅师

参具德礼。一日礼问曰。觌面相逢时如何。师曰。两眼对两眼。礼曰。忽遇其中人来。又作麽生。师曰。放行不放过。礼曰。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聻。师曰。低声低声。礼曰。我已低声。你又作麽生道。师曰。天气初寒。和尚珍重。礼曰。适来数语。那一语亲切。师曰。有眼者见。有耳者闻。礼高声曰。上座犹有见闻在。师即呈颂曰。好肉剜疮。按牛吃草。自悔从前枉受颠倒。抛却自家无尽藏。伶俜向人讨。富不夸贫亦埽。烂煑虗空饱一飡。铁蒺都卢一口咬 僧问。猛虎有甚长处。善财也去参他。师曰。不经一事。不长一智(具德礼嗣)。

盐官竹林弗为祚禅师

扬之通州丁氏子。参灵隐礼。命看无梦无想主人公话。一夕就寝。被隣单僧。展脚[翟*支]枕。堕地失声。顿见高峰立地之处。述偈曰。七尺单前睡正浓。枕头堕地忽成龙。迅雷送出金刚眼。击破从前栗棘蓬。礼见而喜曰。此是纸笔上句。如何是你本分事。师作掌势。礼曰。切莫草草。入佛日精进堂。一夕。有鼠争豆。碟俱扑下。忽然大悟。遂作偈曰。本来面目现尘尘。何用从前向外寻。夜半床头亲看破。鼠翻盐豆满天星。礼阅偈。即唤师入室曰。且喜汝大事了毕。师曰。甚处得这消息来。礼曰。賍物现在。师曰贼贼。便出。礼乃落堂。搊住师曰。适才老僧肯汝不肯汝。师曰。鹞子过新罗。礼曰。不意今日有此一僧。乃语众曰。弗公为法勤劳。一生能急。我数急。所以迟却十年为长老也 上堂。举灵云见桃花因缘毕曰。子规声醉树头红。几个游人眼界空。却被旁人重按劒。桃花依旧笑春风(具德礼嗣)。

穹窿宁邦圆实宁禅师

天都许氏子。僧问。心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毕竟在甚麽处。师曰。露柱开门石臼关。僧伫思。师曰会麽。曰不会。师曰。会得个中消息子。和盘托出有何难 问。东壁打西壁。南山拜北山。向上还有事也无。师曰有。曰如何是向上事。师曰。高挂风帆过洞庭。曰毕竟如何。师曰。目前三万六千顷。月在波心说向谁(具德礼嗣)。

富春法相履先绪禅师

乌程俞氏子。闻板响。猛然擡头。禅帐拂面。忽然有省。次日礼落堂。师出问。如何是学人放身命处。礼掷下竹篦。师拈起连打数僧曰。你也该吃棒。你也该吃棒。复打侍者曰。你也代和尚吃一棒。礼曰。履先聻。师抛竹篦归众。礼少顷。唤师入方丈曰。你见甚麽道理。敢恁麽造次。师曰。某甲罪过。礼喜而告众曰。且喜履先参得禅也 上堂。拈拄杖召众曰。古人道。楖栗横肩不顾人。直入千峰万峰去。到这里。因甚不肯住。遂卓拄杖曰。山僧二十年行脚。只到这里 小参。山僧昨夜作得一偈。不妨举似大众。切须谛听。众皆侧耳。师良久曰。分明记取(具德礼嗣)。

松江瑞应素庵仁禅师

上堂。举宋太宗。见僧看经。问曰。看甚麽经。僧曰。仁王经。宗曰。既是寡人经。为甚麽在卿手里。僧无语。後雪窦显代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师曰。太宗善问。雪窦善答。可谓君臣道合。无人证明。山僧有颂。不妨举似。王言如丝复如纶。万国风行草木春。既识天颜动虎拜。遐荒何处不来宾。乃顾左右曰。今日一会。莫道无人证明(具德礼嗣)。

杭州净觉昙玺印禅师

一日拈桂花。问僧曰。这个是甚麽。曰桂花。师放下花。复竖拳曰。这个唤作甚麽。曰桂花。师曰。前语不是。後语是 问。昨日冒风。今日头痛时如何。师打一棒曰。吃我一剂药。僧拟议。师复打一棒曰。如未好。再吃一剂(具德礼嗣)。

天台国清爕云玑禅师

通州人。初依三峰藏。历三寒暑。有省。後灵岩储领祥符。师入堂。举妙喜请益佛果有句无句因缘。言下彻证 示众。青州衫子重。岂止七筋。万法归一。要且不在这里。人人道。赵州老。不以筋骨为能。我道渠後生可畏。寄语诸方。欲得寒暑不侵。直须投身里许 师自游。每服粪扫衣。日乞食於市。夜寄宿古寺。人问其族姓里居。师曰。忘之矣。曰何以出家。师曰。无以疗饥。曰识字否。师曰。夜归古寺。曰会禅否。师曰。吾从雁荡走来。听者莫喻。顺治戊子。将病革。次第请同参。作别而逝。塔於国清。有无畏集。行世(退翁储嗣)。

天台能仁辨庵光禅师

姑苏金氏子。脱白灵岩。迎天台国清储。开法本山。参竹篦话有省。一日储举南泉三不是公案。师痛加究心。後见储。与客茶。拈菓子掷地曰。正恁麽时。还有向背也无。师将平日碍膺之物。一时脱落 小参。少室门风。秋毫不犯。举意承当。一堆一担。脱体无依。待东山头着地。与你说破 上堂。清明断雪。谷雨断霜。青天不老。白日自忙。东风烂熳花如锦。啼杀鹧鸪春昼长。端的不如归去好。几年游子不还乡 顺治戊戌四月示微疾。趺坐而逝。塔于东山(退翁储嗣)。

逐鸥拾禅师

淮安人。常在万峰。担水供众。三峰藏异之。命职堂司。藏将辞世。授法语。令依继起储公。了子大事。师一日伐树次。储曰。终日东斫西斫。忽然斫倒如何。师曰。一冬烧不尽。一日携菜过。储曰。是甚麽。师曰。二年同一春。储曰。是古人的。师曰。今人用却好。储曰。汝当年在万峰。见个甚麽。便自肯诺。师笑曰。残羹馊饭。不堪供养和尚。储曰。还吐得尽麽。师曰。老老大大一些放不过。储与笠子。顺治戊子八月十七示疾。唤左右人。掖起合掌。呼本师和尚三声而逝(退翁储嗣)。

永嘉岩头平天僧彦宗禅师

海宁人。礼平观法师。读楞严有省。参灵岩储。才跨门。储便问。子习楞严。只如诸可还者自然非汝。不汝还者非汝而谁。师拟议。储击竹篦一下。师豁然大悟。出住天台兴化 上堂。举白云示众曰。先入白云门。次入白云浪。吞的栗棘蓬。吃的籼米饭。君子如到来。看看好方便。师曰。白云气宇。不减云门。口是心非。兴化则不然。莫上兴化门。惯起无风浪。赤稍冲浪来。喝起青霄棒。君子如到来。雍雍而揖让。为甚如此。偃文而修武。古今所同尚 师性好洁。常携茗椀随行。有酇侍者。误携一二器。已离兴化。行二百余里。师见诟曰。汝不知因果为是耶。立命持还。其谨有古人风味 顺治戊戌元日。师榜快字于门。见者莫测。至六月十一日。示微疾。子夜索笔书偈曰。拄杖今朝发火。大震一声毒鼓。丧却无位真人。说甚空王佛祖。掷笔趺坐而逝。塔于平天庵之後麓(退翁储嗣)。

天台国清大庾韬禅师

吴江赵庾也。崇祯癸未。进士令瓯宁。以治最擢吏部。鼎革薙发受具于遯邨贤。燃香有省。贤问。马祖一喝。百丈因甚三日耳聋。师曰。犀因翫月纹生角。象被雷惊花入牙。贤许之。次谒灵岩储。问如何是境。储曰。明月上高山。如何是人。储曰。只是这贼。如何是法。储曰。国有宪章三千罪。师于言下大悟 示众。一两棕鞋八尺藤。遶山行过竟无人。不知竹雨松风夜。吟尽秋山这盏灯。是甚麽人境界。良久曰。满堂有眼尽不识。自剪芭蕉写甚经 示众。未明心地印。难透祖师关。拈拄杖曰。这个是心地印。画一画曰。这个是祖师关。已过者。掉臂竟去。未过者。且借印看喝一喝曰。莫怪适来频触忤。自从别後见君稀 顺治辛卯。随储渡吴江莺胫湖。大风覆舟。师落水。跏趺而逝。塔于邓尉山(退翁储嗣)。

天台国清毅庵英禅师

上堂。开却路。释迦老子来也。道。我此法印。为欲利益一切世间。在所游方。弗妄宣传。师一喝曰。老大释迦。小心忒杀。国清一众。尽是本色禅流。一向撞着道伴。只是交肩过实情。眼里着沙不得。耳里着水不得。山僧又何忍好肉上剜疮。虗空里钉橛。道个山之遥。水之阔。狼籍从上风规。辜负将来眼目。喝一喝曰。且过一边 上堂。侧跳上山巅。谁後复谁先。打破目前底。元路草芊芊。卓拄杖一下曰。失脚踏得着。便是活神仙 上堂。一不成。二不是。示疾维摩。眼中着刺。送语文殊莫取次。无端一盲引众盲。业识茫茫无本据。八万四千师子座。塞满虗空恣儿戏。喝一喝曰。都来是甚闲家具 上堂。终日茫茫那事无妨。才经拶着。被葢囊藏。大众。只这被葢囊藏的。是那事。不是那事。良久曰。你诸人。有事进前。无事退後 上堂。古人道。佛法无多子。卓拄杖一下曰。且道是多少。众无语。便下座 上堂。连卓拄杖曰。寒山颠寒山颠。理事绝偏圆。打开条火路。直出古皇前。可怜拾得子。转扫转连绵。更有丰干老。饶舌赚人天。掷下拄杖曰。奉报诸禅。斯道而今大不然 上堂。才方朱夏又经秋。飒飒霜风到树头。节令既严人易老。现前几个得心休。急着眼莫悠游。识得自家田地稳。不风流处也风流。蓦召大众。如何是自家田地。众举首。师一时打散 诞日上堂。国清独立万山中。自愧无能继阿翁。幸得年来筋力好。拖犂拽耙展家风。卓拄杖一下曰。劫初田地平翻转。现出优昙朵朵红 上堂。尽大地是衲僧一只眼。国清有愿不撒沙。还有眼睫上枹鼓。眉罅里走马底麽。众无语。师曰。眼在甚麽处 上堂。劄。久雨不晴。脚下泥深。衲僧动着。打湿眼睛。农夫鼓掌。绝到行人。且道鼻孔里。还一得一点麽。打喷一下 上堂。霜风急霜风急。穷子无依何处立。劝君问路早还家。库藏仓箱尽盈溢。莫靠墙休倚壁。刚被时人唤作贼。击拂子曰。屈屈。祖翁田地有谁争。自是不归归便得 上堂。大众托盋辛苦。山僧无可管顾。扯起陈烂葛藤。敢道饭是米做(退翁储嗣)。

潭州云葢楚奕豫禅师

蜀之眉州人。初参三峰藏。有省次。谒灵岩储历二十寒暑 上堂。卓拄杖曰。须弥山百杂碎。也世界。向甚麽处。安身立命。良久曰。咄。这野狐精。以杖旋风打散 上堂。向上一路。千圣不传。後代儿孙。左探右探。良久曰。莫踏云葢脚跟。便下座(退翁储嗣)。

天台瑞岩质夫殊禅师

泰州秦氏子。上堂。盏子扑落地。碟子成七片。无底篮儿盛将归。试问诸人见不见。拈拄杖曰。是甚麽。卓一卓曰。聊为通一线 上堂。世尊拈花。迦叶微笑。露柱灯笼。同时合调。且道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又从甚麽处得来。卓拄杖曰。点即不到 问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师曰。月似弯弓。少雨多风。曰见後如何。师曰。下坡不走。快便难逢。曰见与未见时如何。师曰。泣露千般草。吟风一样松 顺治乙未腊月示微疾。说偈而逝(退翁储嗣)。

台州神鼎雪章元禅师

扬之通州人。落堂勘僧。常垂三问曰。眉毛与眼睛。从来不相识。是甚麽人证明。又曰。家贫遇劫。不能尽去。所存是何物。又曰。家亲作崇。斩断命根。贼是家亲。如何使令。对者少涉迟疑。师便曰。请过(退翁储嗣)。

池州南泉鲁南琛禅师

巴州人。中秋上堂。灵山话月。曹溪指月。仔细看来。都则一橛。老南泉。独超物外。不过一期翫月。新南泉。终不肯月下添灯。也须应。个时节。以拂子打圆相曰。看看。此是第一月。第二月。缺了又圆。圆了又缺。照顾月下三更。须防临济这贼。咄 上堂。大雄山下虎。南山鼈鼻蛇。一般毒气深。欲避避不得。以拄杖画一画曰。今朝不遇山僧管取。杨岐路绝。还有以毒攻毒者麽。出来剺牙劈齿看。以拄杖一时趂出(退翁储嗣)。

杭州灵峰青原暐禅师

梁溪胡氏子。僧问。大用现前。不存轨则。因甚方木不投圆窍。师曰。无人知此意。令我忆南泉 问。三世诸佛。坐火焰里。转大法轮。火焰为诸佛说法。日日灶门头。说个甚麽。师曰。寒山逢拾得。拍手呵呵笑 问。佛以一音演说大法。众生随类各得领解。只如此语。作麽生解。师曰。掣电之机。徒劳伫思 问。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因甚有长者长。短者短。师曰。以上供通。俱是诣实(退翁储嗣)。

鼎州德山乾明原直赋禅师

毗陵王弋是也。中年投灵岩储薙染。苦参得悟。为人短小精悍。力荷法门。有汾阳之风。上堂。以拂子作○相曰。此是诸佛体相。目所未覩者。看则有分。尝在其中者。脱体道将一句来。喝一喝曰。汝等应在贤劫第四尊。释迦牟尼佛法中。而得成佛 上堂。蓦拈杖。唤曰木上座。自应曰喏。又唤曰木上座。复应曰喏喏。随卓一下曰。如人暗中书字。字虽不成。文彩全彰。青作青色。黄作黄色。不青不黄。作不青不黄色。佛法到者里。也要眼无碍者。得见多百佛。得见多千佛。到处为首。为胜为最。为妙为微妙。为上为无上。为导为师。若不一手划破。十字顶门上。并须瓦解。不见。临济德山。为大施主。周给无尽。利行同事。诸所作业。皆不离一切种一切智智。譬犹书字数说。皆以字母为本。字母究竟。无有少分离字母者。遂以拄杖。划一划曰。据令一笔押下。不同草草 上元日上堂。三百年来旧业深。云堂灯火几浮沈。今朝剔起珠林焰。风展梅花一片心。喝一喝曰。诸法无法体。而说惟是心。不见于自心。而起于分别。人工淘米着火。行者煑粥蒸饭。上江与下江。风味有异。厨务勾当。天下相同。见性人。不见性人。到者里如何分别。喝一喝曰。作家禅客。不得背地冷笑 上堂。一僧搀前曰。正去偏来。明投暗合。师劈脊便打。又僧竞出。师一齐打退曰。总是生台边。噇夜饭汉。乃举僧问兴化。四方八面来时如何。兴化曰。打中间底。僧作礼。兴化曰。昨日赴个村斋。中途忽遇一阵卒风暴雨。向古庙里躲得过。师喝一喝曰。四方八面。落红成阵。中间底水和月流。好个时节。子因甚一拜。也承当不下。又向古庙里。念道真言。临事而惧。则不要做他烜赫之子。当身公验。在甚麽处。连喝两喝曰。贼无种相鼓笼 上堂。蓦拈拄杖。卓一下曰。祖佛百孔千疮一下子。刮开和根拔出了也。是你诸人。还护惜也无。一队一队圆胪方服。气势甚大。到处人家。牵入软绵子里。朝抚夜摩。平地神仙。不可容易问你话。幸九峰出世。与你手脚。拈腻脂帽。脱尳臭衫。你试毛下自己。摸皮下自己看。有一点子麽。复连卓两卓曰。劄得出九峰。与从上为法老尊宿。齐眉共躅 新戒子请上堂。德山呵佛骂祖。临济诛佛灭祖。两个汉。自谓。已到不疑之地。那管荒草深村只是辊。蓦卓拄杖。喝一喝曰。众生处处着。引之令得出 上堂。白椎未竟。随卓拄杖曰。若迟一刻子。gui头鼈头。尽欺你诸人去也。下根劣智。一点气落上。一点气落下。吞声而退。不必较之。若是丈夫儿。那个没有一道祖业契书。何不摊向人前。只来背地。束在鉢囊子里。匙好挑饭。筋好夹菜。是诸方普请会底。一时斋粥。恐怕赶不办。口口嚼虗空。你还咽得尽麽。复卓一下曰。不可错怪人家(退翁储嗣)。

庐山西林古嶷志玄禅师

武进吴氏子。年十二出家。侍三峰藏。问某甲参得禅否。藏便打。每问便打。如是三年。一日大雪。藏晨起。呼令呈句。师通所见。藏命闭关参究。题其关颜。曰琢玉。以勉其有成。时师年十九也。迨藏示寂。师奉命侍灵岩储。因储主天宁。师留灵岩。中元日。悬祖像设供。师随众入。跨门忽然大悟。将从前碍膺。顿时冰释。即造天宁。呈所悟由。储为印可 上堂。喝一喝曰。此犹是为中下根说。若是上根利智的。出来别展风规。虽有全机。也索打退鼓。若是偎刀避箭。只图全身远害。且放此话大行 顺治丁酉。师将示寂。上堂。举马祖一日不安。院主问。和尚尊候如何。祖曰。日面佛月面佛。师曰。大师到这时节。不忝为南岳入室真子。但可惜攒簇不得。犹是露头露尾。虽则光前绝後。争免使脚下儿孙。向虗空里。东覰西覰。若是西林。肯留个影子到你。今日设有问和尚尊候如何。但向他道。後五日看。卓拄杖下座。後五日。师果化去。塔于西林。铨部文德翼。为之铭(退翁储嗣)。

天台国清昙应杲禅师

毗陵孙氏子。上堂。囊无系蚁之丝。石梁桥下。玉贯珠连。厨乏聚蝇之糁。华顶峰前。肩摩毂击。住山家计。一句是一句。一步是一步。总由这条。截径路头去。有甚麽廻避处。忽若乾坤旋转大地黑漆。不许搀前。那容落後。直饶半千尊者。情智枯竭。大兄小弟。踏步到来。如何扪摸他头脑着。喝一喝曰。若是家里人。且与你说家里话。你辈。前廊前後架後底。又作麽生商量。靠拄杖下座 上堂。若人生百岁。不会诸佛机。不如生一日。而得解了之。狗走抖擞口。猴愁搂搜头。星河月晕鱼生子。槲叶风微鹿养茸。击拂子曰。参 上堂。世尊有密语。迦叶不复藏。饶舌丰干老。无处着慙惶。诺惺惺着。便下座 上堂。火炉焰发。冰轮宅融。洽三千贯金革。祸及众生。赤骨行鲁。班空自施绳墨。藏身露影这淈[泳-永+盾]。古兮今兮谁甄别。岂不见。法昌当日太孤绝。惟有十八高人。凛凛寒威。相对示风骨。灰劫乎壁观之嵩山。[利-禾+焱]灭乎独尊之帝室。不藏蚊蚋兮。烈焰堪夸。吞却大虫兮。全凭螂蟟。好兄弟。以火与火休争逐。似焰续焰漫轻掷。相将共向无烟火。迸出乌龟自成鼈 上堂。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走兽。天下老和尚。不离国清拄杖子。且道。国清拄杖子。有甚麽长处。良久。乃引声曰。从教立在古屏畔。待取丹青入畵图 上堂。偏圆半满。开口不在舌头上。色空明暗。擡眸还落印文中。灵山话月。曹溪指月。揑着蛇头。打失鼈鼻。南海波斯。人我未忘。摘得珊瑚。声声呌屈。虽然。车不用横推。要且理无曲断。只如山南山北。逐队成羣。李公醉倒堦前。自是张公吃酒。且道。具何三昧。得恁麽泼狼泼赖。遂以拂子打圆相曰。若是覆盆之下。又争怪得 上堂。问出门是草。水牯牛足下无私。万里无云。铁汉子全身奉重。行脚生缘。在甚麽处。师曰。龙蛇易辨。衲子难谩。曰。杖头风月。鉢里乾坤。阿谁欠少。师曰。脚跟下切莫蹉过。僧顿足一下曰。谁人知此意。令我忆南泉。师曰。旁观者哂。乃曰。十方无壁落。眼睛在甚麽处。四面赤无门。脚跟下太险生。菩萨子。佛法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且道。向甚麽处去。蚯蚓蓦过东海。先行不到。虾蟇飞上洞庭。末後太过。即使灯笼沿壁上天台。一期拶破面门。依旧扶篱摸壁。总不与麽。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脚下草鞋。一唱三十文。切莫错会好(退翁储嗣)。

南翔万寿完鲁章禅师

上堂。僧问。金刚为须。白银为叶。语未竟。师便打。又僧问。回狂澜於既倒。杀活拄杖揭日月於中天。佛祖爪牙。语未竟。师又打。又僧问。德山棒打禾山鼓。云门足辊雪峰球。语未竟。师亦打。又僧问。适来诸上座。有甚麽过。师和声便打。僧拟进语。师连棒打退。乃曰。钩章棘句。展演词锋。不惟埋没从上宗乘。亦乃笑破衲僧鼻孔。灵利汉。向未举以前。撩起便行。早是不唧[口*留]。何况三三两两。踏步前来。拟向山僧口里觅剩唾。于诸人分上。成得甚麽边事。以拄杖卓一下曰。是法不可示。言辞相寂灭。复卓一下曰。以方便力故。为五比丘说。大众且道。说个甚麽。复卓一下曰。今日大悲院里有斋 上堂。无为无事人。有口只堪吃饭。但莫强分疎。一生已成办。顾左右曰。大事既已成办。因甚脑後犹欠一槌。只因金锁牢拴。便堕深坑解脱。诸仁。从今日始。日日出身白汗。自然诸病消忘。赢得下载清风。更合随方潇洒。如鹅护雪。旧例徒增。似狱羁囚。陈条可革。其或未然。且听山僧施设 上堂。僧礼拜起拟问。师曰。住住。一夏与兄弟东语西语。见我两片皮。还在麽。曰有句非宗旨。无言绝圣凡。师曰。因甚脚跟犹不点地。曰始随芳草去。又逐落花回。师曰。也只是个草里汉。又僧出。师曰。一切处放教枯澹去。曰某甲一物不为。师曰。一切处光明灿烂去。曰争敢囊藏葢覆。师曰。何缘得到与麽地。曰某甲罪过。师曰。昨夜三更月到窗。又僧出。师曰。要与汝商量。两错。他後不得道。向南方行脚时。早错了也。即今事作麽生。曰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师曰。汝可谓不空过这夏。僧礼拜。师曰。三十年後。逢人不得错举。又僧才出。便喝。师亦喝。僧又喝。师曰。不重子行履。只贵子眼正。且道。非非想天。今日几人退位。曰我不从人天来。师曰。莫是当时一宿觉麽。曰我不从云水去。师曰。毕竟作麽生。曰消得龙王多少风。师打一棒曰。眼下无妨着个鼻。又僧出。师曰。直须向万里无寸草处去。僧上下顾视。复展两手曰。看看。师曰。何不早道。曰道得。也是腊月莲花。师顾左右曰。别甑炊香饭。供养这僧。又僧出。师不顾。曰灼然。师便喝。僧亦不顾。师曰。灼然僧亦喝。师曰。莫当得麽。僧推倒禅床。师曰。险。乃喝一喝曰。虗空里轰个霹雳。打开一条活路。放汝诸人命。通汝诸人气。如今正好乘时。阔行大步。东西南北。无不是自己家乡。不可守定在这里也。拈拄杖。一时趂下(退翁储嗣)。

三峰清凉僧鉴青禅师

吴江朱氏子。根性猛利。儒释典籍。过目不忘。年十九。受具灵岩。同蓥方远打七。远即大悟。师发愤力参。未几。于台州天宁期中。彻明心地。退翁储。举为记室。旋命立僧秉拂。出世後。历主大刹。道风遐被。

今上东巡。特旨召见。锡御制宸章。宠赉优渥。师刻石苏州华山泐潭寺。用垂不朽云 上堂。坐定。顾左右曰。大众会麽。从上纲宗。无人举唱。设使随机善导。宗途屈于异趋。应世垂慈。希音滞于竞辩。谈元说妙。止成畵壁之龙。折果分因。岂是渡河之象。不知一言回拔。法法全超。一句该通。心心自契。何先圣後圣之殊。全提半提之异。林峦吐秀。观之壁立胸襟。涧壑交流。饮者清凉肺腑。聚五湖之俊衲。庆溢师门。续千载之真灯。辉煌祖席。且不涉化基。直归宝所一句。又如何道。已知天上无双月。可信人间只一僧 小参。顾左右曰。问一段事得麽。达磨当年渡隆庆江。那一日是甚麽风。不可只道岁月浸久忘却了也。智入三世。而无往来底。灼然酬对看。良久。自代曰。半东南。半西北 小参。闍黎行脚来多少时。踏不到。从上语脉固弗怪。你因甚自己舌头。罔知落处。若信这两片皮。人前开合。极是不易。曷若留取吃饭。他时後日。免致呌冤呌苦 晚参。知之一字。众妙之门。莫妄想。知之一字。众祸之门。放下着。山僧未能花铺蜀锦。岂肯雪压吴霜。将使富贵底。荡涤珍奇。贫穷底。掀翻孤陋。喻如良医药。就庸医囊里撮来。灵堪瘥病。亦如老将行兵。就败将营中拔出。气可吞戎。故祖师曰。执之失度。必入邪路。放之自然。体无去住。山僧今日重为下个注脚。知之一字涉烟尘。更说无知坐困人。不善良民皆贼子。善来贼子是良民 小参。问不落汾阳十八问。请师拈出箭锋机。师曰。直透新罗国。曰句下已明宾主意。翻身复射事如何。师曰。第一莫向弓弦上辨。乃曰。禅无可传。道无可道。日进三餐。夜眠一觉。岂可将作平常。那许别寻元妙。果能截断两头机。自然迸出通天窍。顾左右曰。你若踏着了来。方知山僧恶口 晚参。德山入门便棒。好意翻为欺诳。临济入门便喝。分明弄巧成拙。要得急切相应。今朝不妨直说。拈却棒除却喝。才涉思惟。转没交涉。[拚-ㄙ+ㄊ]得死定然活。阿谁皮下无鲜血。大丈夫儿合自由。便请翻身入虎穴。喝一喝 小参。行便行。坐便坐。一切现成。十分露布。若当佛法商量。大似将裩作裤。顾左右曰。不作佛法商量。却又如何。震声喝曰。鱼化龙飞。夜塘休戽 晚参。有句无句。如藤倚树。老僧只管看树倒藤枯句归何处。闍黎全不知。致使沩山呵呵大笑归方丈。莫信直中直。须防仁不仁。你辈乍入丛林。果然卒难理会。只如赵州老滑头。脚迹已徧天下。因甚被庵主两个拳头。便换却透青双眼。还会麽。游方年已老。得後却忘前 小参。山僧有一句。直头说似大众。良久曰。莫妄想 晚参。神龙不恋陂塘。良马岂资鞭策。定能致雨兴云。自解追风逐日。天赋英流。肯拘绳墨。到处逴得便行。许你是员草贼 上堂。日是寻常之日。人是寻常之人。於中拣辨鲜陈。情状一丝头许。实不可得。何事衲僧家。逐景推迁。作世谛流布。也道。今朝是岁之一。若总颟顸谓无新旧。是坏假名。别徵实相。亦非通方达士。欲使喧诤荡然同归熈暭。蓦起曰。识取当阳听法人。历劫何曾异今日 晚参。大都参禅人。有二种病。一病在外。一病在内。譬如华屋不得其门。虽终日循墙而走。岂能窥见室家之好。一面主人翁哉。若但向通事舍人口里。讨个消息。便谓亲到不疑。此却是病。更有一种。长年不出户庭。只解闭门作活。脱遇盘根错节。即到锋挫鋩摧。安能随事。游刃恢恢有余。此亦是病。设有一人。对众检点。长老单单识病。不善用药。山僧劈脊痛棒。向伊道。你且吃这一服(退翁储嗣)。

灵岩蓥方远禅师

吴兴沈氏子。受具于灵岩。储见其颖异。又念其孱弱。不令随众。师每请问。储曰。不怕烂却。师闷甚。一日晚参。师随众入方丈。储曰。适才见个甚麽道理。师曰。春风才动百花香。储便喝。师亦喝。储曰。如何是你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师曰。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储曰。忽然翻转面皮。又作麽生。师曰。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储曰。尽大地火发。汝向甚麽处躲根。师曰。火不自烧。储便喝。师作礼。储落堂。师出便喝。储曰。诸佛未出世。祖师未西来。还有佛法商量也无。师曰。枷上着杻。储曰。卸却项上铁枷。道将一句来。师复喝。储便打(退翁储嗣)。

梁溪宝安雍[竺-二+虚]晟禅师

通州孙氏子。年半百。弃俗上灵岩。储一见。讶为皮下有血。许入室。一日作礼次。储曰。灵光独耀迥出根尘一句。作麽生道。师曰。文殊自文殊。文喜自文喜。储曰。忽然文喜吞却文殊时如何。师曰。徧界不曾藏。储打曰。争奈这个何。师曰。也是雪上加霜。又问。大死的人。却活时如何。师曰。万象森罗齐稽首。储曰。不许夜行。投明须到。又作麽生。师曰。归家罢问程。储曰。不涉唇吻。道将一句来。师转身便出 上堂。卓拄杖曰。失脚踏着平坦道途。山是山水是水。三月江南雨後天。鹧鸪啼在深花里。簇簇湖山泼黛青。湛湛湖光净如洗。复卓拄杖曰。百年三万六千朝。只是这副旧面嘴 上堂。良久曰。听取注脚。草鞋破後褁袈裟。直至于今未到家。惊问风烟几多阔。春城何处不飞花 师年八十有六。学诲无倦。着宗门崇行录四卷。与禅林宝训。相为表里。又日制注偈颂。行世。塔于锡邑青山(退翁储嗣)。

五灯全书卷第八十四

五灯全书卷第八十四补遗

临济宗

南岳下第三十六世随录

黄山十力润禅师

上堂。孔山花似锦。涧水如蓝。风习习。鸟关关。一轮明月照松间。红尘纵有千般好。输你山家半日闲。所以道。通玄峰顶。不是人间。心外无法。满目青山。山僧虽然恁麽指示。亦是不着便。若是伶俐汉。闻着便掩耳而出。略较些子。喝一喝 辞众。上堂。乾坤老我一头雪。顶上铁枷应须脱。三十年来口吧吧。纵说还同不曾说。今欲偷安作野人。碧嶂丹岩生喜悦。半世行藏多负心。从今不负窗前月。复顾视左右曰。今何时。答曰巳时。师曰。黄山村叟今日生。遂命沐浴更衣。安坐说偈曰。一生杀佛杀祖。弥天罪过。今日飜身去杀。心犹未足。若要足。试看年年法堂前。是甚麽人脚迹 封龛曰。诸方封龛旧例。不过借天下大善知识威光。歌功颂德一上。以图衒生平。究竟与本地风光。有何交涉。况济润沗在法门数十年。无功可颂。无德可歌。只当得迦文老子看。小户一只恶犬足矣。一个瓦葢子。不论甚麽行者人力。一葢便了 起龛曰。二十五员揭谛神。拳养左右已久。所谓养军千日。用在一朝。我今欲向万山深处藏身。汝辈须为我重加力焉 入墖曰。弥勒楼阁。八面玲珑。弹指即开。开已即闭。玄要宗风。於此不坠。我是三峰嫡骨儿孙。何藉傍人鼻孔出气(具德礼嗣)。

娄东兴福会南禅师

佛诞日上堂。举世尊初生。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周行七步。目顾四方曰。天上天下。惟吾独尊。师曰。赵俗善舞。楚人善咻。猩猩善啸。畵鹕善啼。风吹柳絮毛球走。雨打梨花蛱蝶飞。所谓情与无情。共转根本法轮。树林水鸟。悉演苦空妙偈。且道。云门一棒。又作麽生。物情变幻终消歇。水绿山青此理常 上堂。举赵州和尚云。金佛不度炉。木佛不度火。泥佛不度水。真佛家里坐。师曰。赵州这几句话。流布丛林。几七百余年。中间无数知识。用尽神通。未曾动这老子一毫毛在。山僧今日也要露个消息。赵州大似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虽能拔赵城定三齐。然止得假王也。何似兴福这里。不起於坐。不动威仪。弹指顷。令现前诸人。个个成真佛去。且道。具何法要。有如是捷证。良久。掷下拂子曰。验在目前 颂马祖离四句绝百非曰。神驹影绝谙天倪。父子私腹各自离。芳草雨凄苔路滑。行人莫怨伯劳啼 颂德山托鉢曰。天下人教没奈何。槐安国内立干戈。今朝睡起推窗看。山色依然鸟自歌 颂赵州洗鉢盂曰。风静树宁。鸟栖鹿宿。风摇树动。鸟去鹿独。可怜驰逐天下人。六六元来三十六 颂百丈再参曰。金谷园中斗额回。锦城春色逐人来。绿珠坠後无消息。嬴得山花处处开(具德礼嗣)。

瑞州五峰仰山净觉煦杲照禅师

上堂。今宵八月中秋节。独露银蟾光皎洁。万象森罗豁顶门。全提正令狐踪绝。且高超物表一句。作麽生道。倚天长剑逼人寒。夺却珊瑚枝上月 晚参。三月二十九。千红万紫呈家丑。灯笼露柱笑呵呵。八角磨盘空里走。一毫头上识根源。一一毛端师子吼。海神怒把珊瑚鞭。击起须弥颠倒走。山僧闻恁麽道。只得结舌杜口。作麽生得转身吐气去。乃展手曰。我手何似佛手(具德礼嗣)。

仁和月塘在明德禅师

上堂。举拂子曰。看看。灵隐有一机。月塘有一语。明明不覆藏。今日为君举。灵隐机。截断红尘水一溪。月塘语。翡翠踏翻荷叶。雨。试问诸君知不知。耳闻目见谁知是 上堂。拈起衣角曰。抖开袈裟里佛面。雨花喷地。放出鉢盂里眼光。赫日亘天。诸方閙浩浩。月塘静悄悄。时节既相逢。不可便着倒。况有请法人。求示衣中宝。喝一喝曰。将此夜明珠。倾出一栲栳(具德礼嗣)。

杭州香积栗庵乘禅师

吴江章氏子。上堂。问即心即佛时如何。师曰。水向石边流出冷。曰非心非佛。又作麽生。师曰。风从花里过来香。曰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聻。师曰。抖擞尿肠都说了。莫教错认瓮为钟(具德礼嗣)。

虞山三峰石语音禅师

崑山马氏子。僧问。如何是沙门所重。师曰。破草鞋。僧曰。何重之有。师曰。倾国不换 示众。道得也三十棒。风起江河千尺浪。道不得也三十棒。万里云锁青山嶂。忽然摸着自家底。眼睛只在眉毛上。且道。眼睛为甚却在眉毛上。掷下竹篦曰。参 问如何是父母未生前面目。师曰。凹镜照人瘦。曰如何是已生後面目。师曰。凸镜照人肥。曰已生未生。还有优劣也无。师曰。打破镜来。与汝相见(具德礼嗣)。

武康永福霓庵祁禅师

小参。僧问。如何是无位真人。师瞪目直视曰。阿耶。僧即领旨便拜。师曰。庆快庆快。乃曰。面门着子。銕壁难通。遭伊毒手。远送千峰(具德礼嗣)。

猜你喜欢
  梵网合注凡例·智旭
  佛说安宅陀罗尼咒经·佚名
  中阿含经卷第三·佚名
  佛说海八德经·佚名
  卷之二·牧云通门
  福盖正行所集经 第七卷·龙树
  佛说琉璃王经·佚名
  普陀洛迦新志卷七·王亨彦
  佛说华手经卷第七·佚名
  佛说古来世时经·佚名
  叹定光佛品第二十四·马鸣
  卷第三十二·佚名
  卷第三十(诸国王夫人部)·宝唱
  略述西藏之佛教序·太虚
  卷第七·普瑞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范成大·唐圭璋

      成大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生于靖康元年(1126)。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孝宗时,累官权吏部尚书,拜参知政事。尝帅蜀,继帅广西,复帅金陵。进资政殿学士,提举洞霄宫。绍熙四年(1193)卒,年六十八。谥文穆。有石

  • 卷一百六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一百六十二李白远别离远别离古有皇英之二女乃在洞庭之南潇湘之浦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离苦日惨惨兮云冥冥猩猩啼烟兮鬼啸雨我纵言之将何补皇穹窃恐不照余之忠诚云【一作雷】凭凭兮欲吼怒

  • 序·蔡正孙

    甚矣诗之难言也久矣,盖自《国风》、《雅》、《骚》而下,以迄于今,上下千数百年,其间骚人韵士,嘐嘐然曰诗云诗云者,无虑数十百计。然求其为大家数,则自陶、韦、李、杜、欧、苏、黄、陈而下,指盖未易多屈。信矣诗之不可以易易言

  • 元经卷九·王通

    经后魏孝文帝太和四年春正月,[一本书,帝即位,]文中子曰:或问孝文子曰:可与兴化矣。又曰:中国之道,不替孝文之力也。又曰:太和之政近雅矣。[都洛阳得中国也。建明堂,修制度,兴文物,得先王之道也。]一明,中国有法也,[置职,制定律令,举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四·佚名

    嘉靖二十四年十月庚寅朔钦天监进嘉靖二十五年大统历给赐文武群臣○孟冬时享 太庙遣京山侯崔元代○辛卯 孝洁皇后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遣玉田伯蒋荣祭 陵寝○壬辰命原任副总兵种继分守辽阳○先是大同平虏威远玉林浑源阳和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九十六·佚名

    正德十六年二月甲午朔 上以疾不视朝○陕西河州弘化寺番僧著巴藏卜文县膻哈罗家答石等族生番族头圭哈及番僧番人劄藏寺以渗金铜佛铜塔佛像马犬盔刀来贡○命署都指挥佥事朱卿于大宁都司佥书管事○朝鲜国王李怿差陪臣户

  • 三二三 护湖南巡抚觉罗敦福奏查缴违碍遗书请毁折(附清单一)·佚名

    三二三 护湖南巡抚觉罗敦福奏查缴违碍遗书请毁折(附清单一)乾隆四十一年四月十六日护湖南巡抚 湖南布政使臣觉罗敦福跪奏,为查缴违碍遗书请旨销毁事。窃臣钦奉谕旨,节次谆切晓谕,并派委诚妥干员,分赴各属,向藏书之家谕令将

  • 冯翊太妃郑氏传·李延寿

    冯翊太妃郑氏,名叫大车,是郑严祖的妹妹。原是魏广平王的妃子。东魏迁都于邺城后,神武帝把她收来当妻子,对她宠爱无比,超过其他妃子。生下了冯翊王高润。神武帝攻打刘蠡升时,文襄帝私通大车。高欢回朝后,一个女婢告发,两位女婢

  • 太宗本纪·脱脱

    (上)太宗孝武惠文皇帝,名德光,字德谨,乳名尧骨。太祖第二个儿子,母亲是淳钦皇后萧氏。唐天复二年(902)生,出生时神光异常,与此同时猎人打到了白鹿、白鹰,人们都认为这是吉兆。待到成年,相貌端庄厚重、秉性宽厚仁慈,军国大事多

  • 卷十五·杨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十五明 杨士奇等 撰郊庙南齐武帝永明元年当南郊而立春在郊後世祖欲迁郊尚书令王俭啓案礼记郊特牲云郊之祭也迎长日之至也大报天而主日也易说三王之郊一用夏正卢植云夏正在冬至後传曰啓蛰

  • 解支例·佚名

    目录 倾销课银取结承充章程 各属耗羡随正批解 各属应解本折色香颜料银统归地丁项下批解 各属续完地丁应将存留各款随正批解 倾销课银取结承充章程 一件饬查事。乾隆三十一年七月十三日,奉前巡抚部院苏批本司议详:该本司

  • 卷三十四·陈祥道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三十四宋 陳祥道 撰<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三十四>九州冀【禮河内曰冀州】兖【書濟河惟兖州禮河東曰兖州】青【書海岱惟青州禮正東曰青州】徐【書海岱及淮惟徐州】揚【

  • 中庸集解原序·石墪

    中庸之书子思子之所作也昔者曾子学于孔子而得其传矣孔子之孙子思学于曾子而得其所传于孔子者焉既而惧夫传之久逺而或失其真也于是推本所传之意质以所闻之言更相反覆作为此书孟子之徒实受其説孟子没而不得其传焉汉之诸

  • 集一切法品第二之一·佚名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与摩帝菩萨。俱游一切诸佛国土。承佛神力从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向佛合掌曲躬恭敬而说颂言:世间离生灭,譬如虚空花。智不得有无,而兴大悲心。一切法如幻,远离於心识。智不得有无,而兴大悲心。世间

  • 俱舍论疏 第六卷·法宝

    俱舍论疏 第六卷沙门法宝撰分别根品第二之四论。如是已说至说为因缘。此下当品大文第三明因.及缘。将欲释义先结引也论。且因六种。文中有二。一六因。二四缘。缘次后说先释因故。故言且因六种论。何等为六。此

  • 卷第五·佚名

    阿毗达磨俱舍论卷第五尊者世亲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分别根品第二之三如是已辩得非得相。同分者何。颂曰。同分有情等论曰。有别实物名为同分。谓诸有情展转类等。本论说此名众同分。此复二种。一无差别。二有差别。

  • 灭除五逆罪大陀罗尼经·佚名

    一卷,赵宋法贤译。佛为阿难说之。

  • 纯备德禅师语录·佚名

    清广德说,智远等编。卷首收序;卷一收住彝陵州黄陵月峡禅院语录、住大悲禅院语录、小参、法语;卷二收法语、机缘、颂古、联芳、诗偈、偈、佛事、塔铭。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三十八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