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第四十四

五灯全书卷第四十四

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

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

临济宗

南岳下十五世

龙门远禅师法嗣

温州龙翔竹庵士珪禅师

成都史氏子。初依大慈雅。心醉楞严。逾五秋。南游谒诸尊宿。始登龙门。即以平时所得白佛眼。眼曰。汝解心已极。但欠开眼耳。遂俾职堂司。一日侍立次。问曰。绝对待时如何。眼曰。如汝僧堂中白椎相似。师罔措。眼至晚。抵堂司寮。师理前话。眼曰。闲言语。师於言下大悟。宋政和末。出世和之天宁。屡迁名刹。绍兴间。奉诏开山鴈荡能仁。时真歇居江心。闻师至。恐缘未熟。特过江迎。归方丈。大展九拜。以诱温人。由是翕然归敬。未视篆。旧住僧。惧行规法。深夜放火。鞠为瓦砾之墟。师竟就树缚屋。陞座示众曰。爱闲不打鼓山鼓。投老来看鴈荡山。杰阁危楼浑不见。谿边茆屋两三间。还有共相出手者麽。喝一喝。下座。听法檀施。并力营建。未几复成宝坊。次补江心 上堂。万年一念。一念万年。和衣泥里辊。洗脚上床眠。历劫来事。只在如今。大海波涛涌。小人方寸深。拈起拄杖曰。汝等诸人。未得个入头。须得个入头。既得个入头。须有出身一路始得。大众。且作麽生是出身一路。良久曰。雪压难摧涧底松。风吹不动天边月。卓拄杖。下座 上堂。万机不到。眼见色。耳闻声。一句当堂。头戴天。脚踏地。你诸人。只知今日是五月初一。殊不知。金乌半夜忙忙去。玉兔天明上海东。以拂子击禅床。下座 上堂。明明无悟。有法即迷。诸人向这里立不得。诸人向这里住不得。若立则危。若住则瞎。直须意不停元。句不停意。用不停机。此三者既明。一切处不须管带。自然现前。不须照顾。自然明白。虽然如是。更须知有向上事。久雨不晴。咄 上堂。一叶落天下秋。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一尘起大地收。嘉州打大像。陕府灌铁牛。明眼汉合作麽生。良久曰。久旱檐头句。桥流水不流。卓拄杖。下座 上堂。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情恋落花。诸可还者。自然非汝。不汝还者。非汝而谁。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喝一喝曰。三十年後。莫道能仁教坏人家男女 上堂。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东家点灯。西家暗坐。曰未审意旨如何。师曰。马便搭鞍。驴便推磨。僧礼拜。师曰。灵利衲僧只消一个。遂曰。马搭鞍。驴推磨。灵利衲僧只消一个。纵使东家明点灯。未必西家暗中坐。西来意旨问如何。多口阿师自招祸 僧问。如何是第一义。师曰。你问底是第二义 问狗子还有佛性也无。赵州道无。意旨如何。师曰。一度着蛇齩。怕见断井索。 问燕子深谈实相。善说法要。此理如何。师曰。不及鴈衔芦 问如何是佛。师曰。华阳洞口石乌龟 问鲁祖面壁意旨如何。师曰。金木水火土。罗[目*候]计都星 问有句无句如藤倚树时如何。师曰。作贼人心虗。曰国师三唤侍者。又作麽生。师曰。打鼓弄猢狲。鼓破猢狲走 高宗绍兴丙寅七月十八日。召法属长老宗范。付後事。次日沐浴。声钟集众。就座泊然而逝。茶毗日。送者均获设利。奉灵骨塔于鼓山。

南康军云居高庵善悟禅师

洋州李氏子。年十一去家。业经得度。有夙慧。闻僧冲举武帝问达磨因缘。如获旧物。遽曰。我既廓然。何圣之有。冲异其语。勉之南询。蒙授记於龙门。一日有僧被蛇伤足。佛眼问曰。既是龙门。为甚麽却被蛇齩。师即应曰。果然现大人相。眼益器之。後传此语到昭觉。圆悟曰。龙门有此僧耶。东山法道。未至寂寥 住後。上堂。少林面壁。怀藏东土西天。欧阜陞堂。充塞四维上下。致使山巍巍而砥掌平。水昏昏而常自清。华非艶而结空果。风不摇而片叶零。人无法而得咨问。佛无心而更可成。野蔬淡饭延时日。任运随缘道自灵。毕竟如何。日午打三更。

遂宁府西禅文琏禅师

郡之张氏子。上堂。一向恁麽去。直得凡圣路绝。水泄不通。铁蛇钻不入。铁鎚打不破。至於千里万里。鸟飞不度。一向恁麽来。未免灰头土面。带水拖泥。唱九作十。指鹿为马。非唯孤负先圣。亦乃埋没己灵。敢问大众。且道。恁麽去底是。恁麽来底是。芍药花开菩萨面。椶榈叶散夜叉头 上堂。诸方浩浩谈元。每日撞钟打鼓。西禅无法可说。勘破灯笼露柱。门前不置下马台。免被傍人来借路。若借路。须照顾脚下。若参差。邯郸学唐步 上堂。心生种种法生。森罗万象纵横。信手拈来便用。日轮午後三更。心灭种种法灭。四句百非路绝。直饶达磨出头。也是眼中着屑。心生心灭是谁。木人擕手同归。归到故乡田地。犹遭顶上一鎚 上堂。正月孟春犹寒。直下言端语端。拈起衲僧鼻孔。穿开祖佛心肝。知有者。达磨不来东土。二祖不往西天。不知有者。谁知当面蹉过。迢迢十万八千。山僧为你重说偈言。大众莫教孤负。盂春犹寒 僧问。师子未出窟时如何。师曰。瓜牙已露。曰出窟後如何。师曰。龙头蛇尾。曰出与未出时如何。师曰。正好吃棒 问以一重去一重。即不问。不以一重去一重时如何。师曰。闍黎有许多工夫。

隆兴府黄龙牧庵法忠禅师

四明姚氏子。十九试经得度。习台教。悟一心三观之旨。未能泯迹。徧参名宿。至龙门。观水磨旋转。发明心要。乃述偈曰。转大法轮。目前包褁。更问如何。水推石磨。呈佛眼。眼曰。其中事作麽生。师曰。涧下水长流。眼曰。我有末後一句。待分付汝。师即掩耳而去。後至庐山。於同安枯树中。绝食清坐。宋宣和间。湘潭大旱。祷而不应。师跃入龙渊。呼曰。业畜当雨一尺。雨随至。居南岳。每夸虎出游。儒释望尘而拜 住後。上堂。张公吃酒李公醉。子细思量不思议。李公醉醒问张公。恰使张公无好气。无好气。不如归家且打睡 上堂。今朝正月半。有事为君断。切忌两眼睛。被他灯火换 上堂。我有一句子。不借诸圣口。不动自己舌。非声气呼吸。非情识分别。假使净名杜口於毗耶。释迦掩室於摩竭大似掩耳偷铃。未免天机漏泄。直饶德山入门便棒。临济入门便喝。若向牧庵门下。捡点将来。只得一橛。千种言。万般说。只要教君自家歇。一任大地虗空。七凹八凸 僧问。如何是佛。师曰。莫向外边觅。曰如何是心。师曰。莫向外边寻。曰如何是道。师曰。莫向外边讨。曰如何是禅。师曰。莫向外边传。曰毕竟如何。师曰。静处萨婆诃 问大众临筵。请师举唱。师竖起拂子。僧曰。乞师再垂方便。师击禅床一下。後示寂。塔于香原洞。

衢州乌巨雪堂道行禅师

处州叶氏子。依泗州普照英得度。参佛眼。闻举玄沙筑着脚指话。遂大悟。出世住南明。迁荐福。末领乌巨 上堂。会即便会。玉本无瑕。若言不会。碓觜生华。试问。九年面壁。何如大会拈花。南明恁麽商确。也是顺风撒沙。参 上堂。云笼岳顶。百鸟无声。月隐寒潭。龙珠自耀。正当恁麽时。直得石梁忽然大悟。石洞顿尔心休。虗空开口作证。溪北石僧点头。诸人总在这里瞌睡。笑杀陕府铁牛 上堂。佛说三乘十二分顿渐偏圆。痴人面前。不得说梦。祖师西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痴人面前。不得说梦。临济三元。云门三句。洞山五位。痴人面前。不得说梦。南明恁麽道。还免得遭人捡责也无。所以古人道。石人机似汝。也解唱巴歌。汝若似石人。雪曲也应和。还有和雪曲底麽。若有。唤来与老僧洗脚。上堂。通身是口。说得一半。通身是眼。用得一橛。用不到处说有余。说不到处用无尽。所以道。当用无说。当说无用。用说同时。用说不同时。诸人若也拟议。西峰在你脚底 到国清。请上堂。句亦剗。意亦剗。绝毫绝氂处。如山如岳。句亦到。意亦到。如山如岳处。绝毫绝氂忽若拶通一线。意句俱到俱不到。俱剗俱不剗。直得三句外绝牢笼。六句外无标的。正当恁麽时。一句作麽生道。倾葢同途不同辙。相将携手上高台 上堂。举赵州示众曰。老僧除却二时斋粥。是杂用心处。师曰。今朝六月旦。行者击鼓。长老陞堂。你诸人。总来这里杂用心 上堂。举僧问云门。如何是惊人句。门曰响。师曰。云门答这僧话。不得便休。却鼓粥饭气。以当平生 上堂。黄梅雨麦秋寒恁麽会太无端。时节因缘佛性义。大都须是髑髅乾 示众。举玑先辈问僧。禅以何为义。众下语。皆不契。玑自代曰。以谤为义。师曰。三世诸佛是谤。西天二十八祖是谤。唐土六祖是谤。天下老和尚是谤。诸人是谤。山僧是谤。於中还有不谤者也无。谈元说妙河沙数。争似双峰谤得亲 师示疾。门弟子教授汪乔年至省候。师以後事委之。示以偈曰。识则识自本心。见则见自本性。识得本心本性。正是宗门大病。注曰。烂泥中有刺。莫道不疑好。黎明沐浴更服。跏趺而逝。闍维。五色设利。烟所至处累然。齿舌不坏。塔于寺之西。

抚州白杨法顺禅师

绵州文氏子。依止佛眼。闻眼普说。举傅大士心王铭曰。水中盐味。色里胶青。决定是有。不见其形。师於言下有省。後观宝藏迅转。顿明大法。趋丈室作礼。呈偈曰。顶有异峰云冉冉。源无别派水冷泠。游山未到山穷处。终被青山碍眼睛。眼笑而可之 住後上堂。好事堆堆叠叠来。不须造作与安排。落林黄叶推水去。横谷白云风卷回。寒鴈一声情念断。霜钟才动我山摧。白杨更有过人处。尽夜寒炉拨死灰。忽有个衲僧出来道。长老少卖弄。得恁麽穷乞相。山僧只向他道。却被你道着 上堂。我手何似佛手。天上南星北斗。我脚何似驴脚。往事都来忘却。人人尽有生缘。个个足方顶圆。大愚滩头立处。孤月影射深湾。会不得见还难。一曲渔歌过远滩 示众。染缘易就。净业难成。不了目前。万缘差别。只见境风浩浩。凋残功德之林。心火炎炎。烧尽菩提之树。道念若同情念。成佛多时。为众一似为己。彼此事办。不见他非我是。自然上敬下恭。佛法时时现前。烦恼尘尘解脱 上堂。鷄啼晓月。狗吹枯桩。只可默会。难入思量。看不见处。动地放光。说不到处。天地元黄。抚城尺六状纸。元来出在清江。大众。分明话出人难见。昨夜三更月到窗 上堂。风吹茆茨屋脊漏。雨打闍黎眼睛湿。恁麽分明却不知。却来这里低头立(时绍灯上座。闻之有省。後住婺之广教) 因病示众。久病未尝推木枕。人来多是问如何。山僧据问随缘对。窗外黄鹂口更多。只如七尺之躯。甚处受病。众中具眼者。试为山僧指出病源。众下语。皆不契。师自拊掌一下。作呕吐声。又曰。好个木枕子 师律身清苦。出入唯杖笠独行。後示寂。闍维。收舍利。目睛齿舌数珠。同灵骨。塔于寺西。

南康军云居法如禅师

丹丘胡氏子。依护国瑞祝发。登具。徧参浙右诸宗匠。晚至龙门。以平日所证白佛眼。眼曰。此皆学解。非究竟事。欲了生死。当求妙悟。师骇然谛信。一日命主香积。以道业未办固辞。眼勉曰。姑就职。其中大有人。为汝说法。未几晨兴开厨门。望见圣僧。契所未证。即白佛眼。眼曰。这里还见圣僧麽。师诣前问讯。叉手而立。眼曰。向汝道。大有人为汝说法 住後上堂。一法若有。毗卢堕在凡夫。万法若无。普贤失其境界。向这里。有无俱遣。得失两亡。直得十方世界三世诸佛。总不可得现前。诸人且道。十二时中。向甚麽处。安身立命。披蓑侧立千峰外。引水浇蔬五老前 上堂。乾坤之内。宇宙之间。中有一宝。秘在形山。云居又且不然。乾坤之内。宇宙之间。中有一宝。掷下拄杖曰。大众也须识取。

南康军归宗真牧正贤禅师

潼川陈氏子。世为名儒。幼从三圣澄。为苾蒭。具满分戒。游成都。依大慈秀。习经论。凡典籍过目成诵。义亦顿晓。秀称为经藏子。出蜀谒诸尊宿。後扣佛眼。一日入室。眼举殷勤抱得旃檀树语。声未绝。师顿悟。眼曰。经藏子。漏逗了也。自是与师商确渊奥。亹亹无尽。眼称善。因手书真牧二字授之。宋高宗绍兴己巳。归宗虗席。郡侯以礼请。坚卧不应。宝文李公懋。尝问道於师。同属官强之。乃就 上堂。且第一句如何道。汝等若向世界未成时。父母未生时。佛未出世时。祖师未西来时道得。已是第二句。且第一句如何道。直饶你十成道得。未免左之右之。卓拄杖下座 上堂。良久召大众曰。作麽生。若也拟议。贤上座谩你诸人去也。打地和尚。瞋他秘魔岩主。擎个叉儿。胡说乱道。遂将一掴成虀粉。散在十方世界。还知麽。举拂子曰。而今却在拂子头上。说一切智智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还闻麽。阎老子知得。乃曰。贤上座。你若相当去。不妨奇特。或不相当。总在我手里。只向他道。阎老子。你也退步。摸索鼻孔看。击禅床下座 僧问。久默斯要。已泄真机。学人上来。请师开示。师曰。耳朵在甚麽处。曰一句分明该万象。师曰。分明底事作麽生。曰台星照临。枯木回春。师曰。换却你眼睛。

安吉州道场正堂明辩禅师

本郡俞氏子。幼事报本蕴。圆颅受具。後谒诸名宿。至西京少林。闻僧举佛眼以古诗发明。罽宾王斩师子尊者话曰。杨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一声羗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师默有所契。即趋龙门求入室。佛眼问。从上祖师方册因缘。许你会得。忽举拳曰。这个因何唤作拳师拟对。眼筑其口曰。不得作道理。於是顿去知见 住後下堂。猛虎口边拾得。毒蛇头上安排。更不钉椿摇橹。回头别有生涯。婆子被我勘破了。大悲院里有村斋 上堂。净五眼。涌金春色晚。得五力。吹落碧桃花。唯证乃知难可测。卓拄杖曰。一片何人得。流经十万家 上堂。三祖道。但莫憎爱。洞然明白。当时老僧若见。便与一掴。且道。是憎耶。是爱耶。近来经界稍严。不许诡名挟佃 解夏上堂。十五日已前不得去。少林只履无藏处。十五日已後不得住。桂子天香和雨露。正当十五日。又且如何。阿呵呵。风流不在着衣多 上堂。举僧问投子。大死底人。却活时如何。子曰。不许夜行。投明须到。师曰。我疑千年苍玉精。化为一片秋水骨。海神欲护护不得。一旦鳌头忽擎出 上堂。华开陇上。柳绽提边。黄莺调叔夜之琴。芳草入谢公之句。何必闻声悟道。见色明心。非唯水上觅沤。已是眼中着屑。擘开胸曰。汝等当观吾紫磨金色之身。今日则有。明日则无。大似无风起浪。全不知羞。且道。今日事作麽生。好个迷逢达磨。不知谁解承当 僧问。如何是佛。师乃鸣指三下 问语默涉离微。如何通不犯。师曰。横身三界外。独脱万机前。曰只如风穴道。长忆江南三月里。鹧鸪啼处百花香。又作麽生。师曰。说这个不唧[口*留]汉作麽。曰嫩竹摇金风细细。百花铺地日迟迟。师曰。你向甚麽处见风穴。曰眼里耳里绝潇洒。师曰。料掉无交涉 问莲花未出水是如何。师曰。未过冬至莫道寒。曰出水後如何。师曰。未过夏至莫道热。曰出与未出时如何。师曰。三十年後。不要错举 问如何是佛。师曰。无柴猛烧火。曰如何是法。师曰。贫做富装裹。曰如何是僧。师曰。卖扇老婆手遮日。曰如何是和尚栗棘蓬。师曰。不答此话。曰为甚麽不答。师大笑曰。吞不进。吐不出 问如何是一喝如金刚王宝劒。师曰。古墓毒蛇头戴角。曰如何是一喝。如踞地师子。师曰。虗空笑点头。曰如何是一喝如探竿影草。师曰。石人拍手笑呵呵。曰如何是一喝不作一喝用。师曰。布袋里猪头。曰四喝已蒙师指示。向上还有事也无。师曰有。曰如何是向上事。师曰。锯解秤鎚。随声便喝 佛眼忌拈香。龙门和尚。阐提潦倒。不信佛法。灭除禅道。拶破毗卢向上关。猫儿洗面自道好。一炷沈香炉上然。换手搥胸空懊恼。遂摇手曰。休懊恼。以坐具搭肩上。作女人拜曰。莫怪下房媳妇。触忤大人好 室中垂问曰。猫儿无甚麽爱捉老鼠。又曰。板鸣因甚麽狗吠 师家风严冷。初机多惮之。因赞达磨曰。昇元阁前懡[怡-台+罗]。洛阳峰畔乖张。皮髓传成话霸。只履无处埋藏。不是一番寒彻骨。争得梅花扑鼻香。雪堂行一见。大称赏曰。先师犹有此人在。只消此赞。可以坐断天下人舌头。由是衲子奔凑 临终登座。拈拄杖。於左边卓一下曰。三十二相无此相。於右边卓一下曰。八十种好无此好。僧繇一笔画成。志公露出草藁。又卓一下。顾大众曰。莫懊恼。直下承当休更讨。下座归方丈。俨然趺坐而逝。火後。收灵骨设利。藏所建之塔。曰僊人山。

潭州方广深禅师

僧问。一法若有。毗卢堕在凡夫。万法若无。普贤失其境界。未审意旨如何。师曰。富嫌千口少。贫恨一身多。

世奇首座者

成都人。徧依师席。晚造龙门。一日燕坐瞌睡间。羣蛙忽鸣。误听为净发版响。亟趋往。有晓之者曰。蛙鸣。非版也。师恍然。诣方丈剖露。佛眼曰。岂不见罗睺罗。师遽止曰。和尚不必举。待去自看。未几有省。乃占偈曰。梦中闻版响。觉後虾蟇啼。虾蟇与版响。山岳一时齐。由是益加参究。洞臻元奥。眼命分座。师固辞曰。此非细事也。如金针刺眼。毫发若差。睛则破矣。愿生生居学地。而自煅炼。眼因以偈美之曰。有道只因频退步。谦和元自惯回光。不知已在青云上。犹更将身入众藏。暮年。学者力请不容辞。後因说偈曰。诸法空故我心空。我心空故诸法同。诸法我心无别体。只在而今一念中。且道。是那一念。众罔措。师喝一喝而终。

温州净居尼慧温禅师

上堂。举法眼示众曰。三通鼓罢。簇簇上来。佛法人事。一时周毕。师曰。山僧道。三通鼓罢。簇簇上来。拄杖不在。苕帚柄聊与三十。

给事冯楫济川居士

自壮扣诸名宿。最後居龙门。从佛眼远再岁。一日同远。经行法堂。偶童子趋庭吟曰。万象之中独露身。远拊公背曰。好聻。公於是契入。宋高宗绍兴丁巳。除给事。会大慧就明庆开堂。慧下座。公挽之曰。和尚尝言不作这虫豸。今日因甚却纳败缺。慧曰。尽大地是个杲上座。你向甚处见他。公拟对。慧便掌。公曰。是我招得 越月特丐祠。坐夏径山。榜其室曰不动轩。一日慧陞座。举药山问石头曰。三乘十二分教。某甲麤知。承闻南方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实未明了。伏望慈悲示诲。头曰。恁麽也不得。不恁麽也不得。恁麽不恁麽总不得。你作麽生。山罔措。头曰。子缘不在此。可往江西见马大师去。山至马祖处。亦如前问。祖曰。有时教伊扬眉瞬目。有时不教伊扬眉瞬目。有时教伊扬眉瞬目者是。有时教伊扬眉瞬目者不是。山大悟。慧拈罢。公随至方丈曰。适来和尚所举底因缘。某理会得了。慧曰。你如何会。公曰。恁麽也不得。苏嚧娑婆诃。不恁麽也不得。[口*悉]唎娑婆诃。恁麽不恁麽总不得。苏嚧[口*悉]唎娑婆诃。慧印之以偈曰。梵语唐言。打成一块。咄哉俗人。得此三昧。公後知卭州。所至宴晦无倦。甞自咏曰。公事之余喜坐禅。少曾将脇到床眠。虽然现出宰官相。长老之名四海传。至绍与癸酉秋。乞休致。预报亲知。期以十月三日报终。至日。令後厅置高座。见客如平时。至辰巳间。降堦望阙肃拜。请漕使摄卭事。着僧衣履。踞高座。嘱诸官吏及道俗。各宜向道。扶持教门。建立法幢。遂拈拄杖按膝。蜕然而化。漕使请曰。安抚去住如此自由。何不留一颂。以表罕闻。公张目索笔书曰。初三十一。中九下七。老人言尽。龟哥眼赤。竟尔长往。先是。建炎後。名山巨刹教藏多不存。公累以己俸印施。凡一百二十八藏。用祝君寿。以康兆民。门人蒲大聘。甞志其事。有语录颂古。行於世。

开福宁禅师法嗣

潭州大沩月庵善果禅师

信州余氏子。上堂。奚仲造车一百辐。拈却两头除却轴。以拄杖打一圆相曰。且莫错认定盘星。卓一卓下座 谢供头上堂。解猛虎颔下金铃。惊羣动众。取苍龙穴里明珠。光天照地。山僧今日到此。赞叹不及。汝等诸人。合作麽生。竖起拂子曰。眨上眉毛。速须荐取。掷拂子下座 上堂。心生法亦生。心灭法亦灭。心法两俱忘。乌龟唤作鳖。诸禅德。道得也未。若道得。道林与你拄杖子。其或未然。归堂吃茶去 僧问。达磨九年面壁时如何。师曰。鱼行水浊。曰二祖礼三拜。为甚麽却得其髓。师曰。地肥茄子大。曰只如一华开五叶。结果自然成。明甚麽边事。师曰。贼以贼为验。曰有时乘好月。不觉过沧洲。师曰。闍黎无分 问有句无句。如藤倚树时如何。师曰。验尽当行家。曰树倒藤枯句归何处。又作麽生。师曰。风吹日炙。曰沩山呵呵大笑聻。师曰。波斯读梵字。曰道吾推倒泥里。沩山不管。此意又且如何。师曰。有理不用高声。曰罗山道。道吾是撮马粪汉。又作麽生。师曰。多口阿师。曰今日足见老师七通八达。师曰。仰面哭苍天。僧礼拜。师曰。过 问莲华未出水时如何。师曰。乾坤无异色。曰出水後如何。师曰。徧界有清香。

大随静禅师法嗣

东川合州钓鱼台石头自回禅师

本郡人。(续传灯。有合州立处。确然可据。会元作台州者。此剞劂之误。合作台。今改正)世为石工。虽不识字。志慕空宗。每求人口授法华。能诵之。弃家投大随。供扫洒。寺中令取崖石。师手不释鎚凿。而诵经不辍口。随见而语曰。今日腔磕。明日硿磕。死生到来。作甚折合。师愕然。释其器设礼。愿闻究竟法。因随至方丈。随令且罢诵经。看赵州勘婆因缘。师念念不去心。久之。因凿石。石稍坚。尽力一鎚。瞥见火光。忽然省彻。走至方丈。礼拜呈颂曰。用尽工夫。浑无巴鼻。火光迸散。元在这里。随忻然曰。子彻也。复献赵州勘婆颂曰。三军不动旗闪烁。老婆正是魔王脚。赵州无柄铁扫帚。扫荡烟尘空索索。随可之。遂授以僧服。人以其为石工故。有回石头之称。有颂曰。石头和尚。咬嚼不入。打破虗空。露些子迹。既归钓鱼山。建护国禅林。化导弥着 上堂。参禅学道。大似井底呌渴相似。殊不知。塞耳塞眼。回避不及。且如十二时中。行住坐卧。动转施为。是甚麽人。使作眼见耳闻。何处不是路头。若识得路头。便是大解脱场。方知老汉。与你证明。山河大地。与你证明。所以道。十方薄伽梵。一路涅盘门。诸仁者。大凡有一物当途。要见一物之根源。见得根源。源无所源。所源既非。何处不圆。诸禅德。你看老汉。有甚麽胜你处。诸人有甚麽不如老汉处。还会麽。太湖三万六千顷。月在波心说向谁 尝自甃石二十四片为龛。一日别众。自入掩门而逝。

潼川府护圣愚丘居静禅师

成都杨氏子。年十四。礼白马安慧为师。闻南堂道望。遂往依焉。堂举香严枯木里龙吟话。往返酬诘。师於言下大悟。一日堂问曰。莫守寒岩异草青。坐却白云宗不妙。汝作麽生。师曰。直须挥劒。若不挥劒。渔父栖巢。堂矍然曰。这小厮儿。师珍重便行 出住东岩。上堂。月生一。东岩乍住增愁寂。红尘世路有多端。米面仓储无颗粒。崖为伴泉为匹。飒飒清风来入室。山王土地暗中忙。云版钟鱼偷泪滴。世人莫道守空岩。亦有东篱打西壁 尝谓众曰。参学至要。不出先南堂道。最初句及末後句。透得过者。一生事毕。傥或未然。更与你分作十门。各各印证自心。还得稳当也未。一须信有教外别传。二须知有教外别传。三须会无情说法。与有情说法无二。四须见性。如观掌中之物。了了分明。一一田地稳密。五须具择法眼。六须行鸟道元路。七须文武兼济。八须摧邪显正。九须大机大用。十须向异类中行。凡欲绍隆法种。须尽此纲要。方坐得这曲彔床子。受得天下人礼拜。敢与佛祖为师。若不到恁麽田地。只一向虗头。他时异日。阎老子未放你在。间有学者。各门颂出呈师。师以颂示曰。十门纲要掌中施。机会来时自有为。作者不须排位次。大都首末是根基。

简州南岩胜禅师

上堂。召众曰。护生须是杀。杀尽始安居。会得个中意。分明在半途。且道。到家一句。又作麽生。释迦弥勒没量大。看来犹只是他奴 僧问。放行五位即不问。把定三关事若何。师曰。横按镆鎁全正令。曰把定三关蒙指示。放行五位事如何。师曰。太平寰字斩痴顽。曰恁麽则南岩门下。土旷人稀。师曰。灵利衲僧。只消一点 问自古自今。同生同死时如何。师曰。家贼难防。曰今日学人小出大遇去也。师便打曰。须是老僧打你始得。僧礼拜。师曰。切忌诈明头。

常德府梁山廓庵师远禅师

合州鲁氏子。上堂。举扬岐三脚驴子话。乃召大众曰。扬其汤者。莫若扑其火。壅其流者。莫若杜其源。此乃智人之明鉴。佛法之至论。正在斯焉。这因缘。如今丛林中。提唱者甚多。商量者不少。有般底。只道宗师家无固必。凡有所问。随口便答。似则也似。是即未是。若甚麽只作个乾无事会。不见杨岐用处。乃至祖师。千差万别。方便门庭。如何消遣。又有般底。只向佛边会。却与自己没交涉。古人道。凡有言句。须是一一消归自己。又作麽生。又有般底。一向只作自己会。弃却古人用处。唯知道明自己事。古人方便。却如何消遣。既消遣不下。却似抱桥柱澡洗。要且放手不得。此亦是一病。又有般底。却去脚多少处会。若恁麽会。此病最难医也。所以他语有巧妙处。参学人。卒难摸索。才拟心则差了也。前辈谓之杨岐宗旨。须是他屋里人。到恁麽田地。方堪传授。若不然者。则守定枯桩之谓也。这公案。直须还他透顶彻底汉。方能了得。此非止禅和子会不得。而今天下丛林中。出世为人底。亦少有会得者。若要会去。直须向威音那畔。空劫已前。轻轻覰着。提起便行。捺着便转。却向万仞峰前进一步。可以笼罩古今。坐断天下人舌头。如今还有恁麽者麽。有则出来道看。如无。更听一颂。三脚驴子弄蹄行。直透威音万丈坑。云在岭头闲不彻。水流涧下太忙生。湖南长老谁解会。行人更在青山外 上堂。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君王得一以治天下。这个说语。是家常茶饭。须知衲僧家别有奇特处始得。且道。衲僧门下。有甚奇特处。天得一。斗牛女虗危室壁。地得一。万象森罗及瓦砾。君王得一。上下四维无等匹。且道。衲僧得一时如何。要见客从何处来。闲持经卷倚松立 浴佛上堂。举药山。

彭州土溪智陀子言庵主

绵州人。初至大随。闻举石头和尚示众偈。倐然领旨。归隐土溪悬崖绝壑间。有石若蹲异兽。师凿以为室。中发异泉。无涸溢。四众讶之。居三十年。化风盛播。室成日。作偈曰。一击石庵全。纵横得自然。清凉无暑气。涓洁有甘泉。宽廓含沙界。寂寥绝众缘。个中无限意。风月一床眠。

劒门南修道者

淳厚之士。自大随一语契投。服勤不怠。归谒崇化贇。坐次。贇以宗门三印问之。南曰。印空印泥印水。平地寒涛竞起。假饶去就十分。也是灵龟曳尾。

莫将尚书

字少虗。家世豫章分宁。因官西蜀。谒南堂静。咨决心要。堂使其向好处提撕。适如厕。俄闻秽气。急以手掩鼻。遂有省。即呈偈曰。从来姿韵爱风流。几笑时人向外求。万别千差无觅处。得来元在鼻尖头。堂答曰。一法才通法法周。纵横妙用更何求。青蛇出匣魔军伏。碧眼胡僧笑点头。

龙图王萧居士

字观复。留昭觉日。闻开静板声有省。问南堂曰。某有个见处。才被人问却。开口不得。未审过在甚处。堂曰。过在有个见处。堂却问。朝斾几时到任。公曰。去年八月四日。堂曰。自按察几时离衙。公曰。前月二十。堂曰。为甚麽道开口不得。公乃契悟。

五祖自禅师法嗣

蕲州龙华高禅师

上堂。象王行。师子住。赤脚崑仑眉卓竖。寒山拾得笑呵呵。指点门前老松树。且道。他指点个甚麽。忽然风吹倒。时好一堆柴。

五灯全书卷第四十四

猜你喜欢
  梵志頞波罗延问种尊经全文·佚名
  杂譬喻品第一·佚名
  再印四十二章经讲录序·太虚
  卷八·僧祐
  复冈田恒一先生书·太虚
  卷一百一十八·佚名
  卷第二·契嵩
  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卷第五·知礼
  卷三·佚名
  自在王菩萨经卷下·佚名
  大般涅槃經卷第九·欧阳竟无
  观无量寿佛经义疏卷上·元照
  佛说太子瑞应本起经卷下·佚名
  卷第五十六·佚名
  卷二百五十四·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五十一出 榜下·汤显祖

    〔老旦、丑扮将军持瓜、锤上〕“凤舞龙飞作帝京,巍峨宫殿羽林兵。天门 欲放传胪喜,江路新传奏凯声。”请了。圣驾升殿,在此祗候。 【北点绛唇】〔外扮老枢密上〕整点朝纲,运筹

  • 月泉吟社诗·吴渭

    宋 吴渭 编春日田园杂兴【律五七言四韵余体不取】第一名罗公福【杭清吟社三山连文凤伯正号应山】评曰众杰作中求其粹然无疵极整齐而不窘边幅者此为冠老我无心出市朝东风林壑自逍遥一犂好雨秧初种几道寒泉药旋浇放犊

  • 青城山人集巻四·王璲

    明 王燧 撰五言律诗右掖门对雪东阁旸初起西山雪尚凝风沈金铎静云拥玉楼层贾谊留宣室相如卧茂陵自慙衰朽质进退两懐氷送张孟经归松江我昔客游处送君孤棹归湖山想仍在故旧总言非倾别酒新熟到家花未稀吟情与离思相逐共

  • 第四节 新加坡·老舍

    一、巴黎与三等舱离开伦敦,我到大陆上玩了三个月,多半的时间是在巴黎。钱在我手里,也不怎么,不会生根。我并不胡花,可是钱老出去的很快。据相面的说,我的指缝太宽,不易存财;到如今我还没法打倒这个讲章。在德法意等国跑了一圈

  • ○孝贞后五则·许指严

    文宗正后钮钴禄氏,即世所称东太后是也。性贤淑长厚,工文翰,娴礼法,容色冠后宫。先为贵妃,穆扬阿之女早丧,后遂正位。顾文宗好声色,后宫多以献媚进,又嗜汉女,至私媾四春置圆明园中。西后那拉氏不谓然,时诉于后,欲激其怒,令助己。后

  • 第十一章 实业·吕思勉

    农工商三者,并称实业,而三者之中,农为尤要。必有农,然后工商之技,乃可得而施。中国从前称农为本业,工商为末业,若除去其轻视工商、几乎视为分利之意,而单就本末两字的本义立论,其见解是不错的。所以农业的发达,实在是人类划时

  • 七○四 广西巡抚姚成烈奏查缴《碧落后人诗》及《前生录》等书情形折·佚名

    七○四 广西巡抚姚成烈奏查缴《碧落后人诗》及《前生录》等书情形折乾隆四十五年七月十五日广西巡抚臣姚成烈跪奏,为钦遵谕旨,实力查缴,恭折覆奏事。窃臣于乾隆四十五年六月二十八日承准大学士 公阿桂、尚书 额尉 公福

  • 第三十五章 五原誓师·冯玉祥

    我在留俄的三个月内,接见了苏联朝野的许多人士:工人、农人、文人、妇孺,以及军政界的领袖。从和这些人的会谈以及我自己对于革命理论与实践的潜心研究和考察的结果,深切地领悟到要想革命成功,非有鲜明的主义与参加行动为中

  • 十国春秋卷一百一·吴任臣

    检讨呉任臣撰荆南二文献王世家文献王名从诲字遵圣武信王有九子而从诲其长子也为人明敏多权计开平中入梁为供奉官累迁鞍辔库使赐告归省武信王武信王留为马步军都指挥使行军司马未几加忠义节度使同平章事武信王既薨从诲

  • 杨慎矜传·欧阳修

    杨慎矜是隋朝齐王杨日柬的曾孙。他祖父杨正道,跟随萧后到了突阙,到唐军打败了颉利可汗,才回来了,被任命为尚衣奉御。他的父亲杨隆礼,历任渚州刺史,善于督察官吏,以严格明察出名。开元初年,任太府卿,被封为弘农郡公。当时太府钱

  • 卷六十四、甲午战事及和约·黄鸿寿

    德宗光绪二十年,夏六月,以日本兵袭踞朝鲜王宫,幽朝王,命总兵卫汝贵等率师赴援。是年四月间,朝鲜东学党作乱,驻朝通商委员袁世凯屡电北洋大臣李鸿章,请派兵助剿。鸿章派海军济远、扬威二舰赴仁川、汉城护商,并调直隶提督叶志超

  • 卷五十、同治中兴·黄鸿寿

    文宗咸丰十一年,秋七月,帝在热河不豫。十六日子刻,疾大渐,召宗人府宗令载垣,右宗正端华,御前大臣景寿、肃顺,军机大臣穆荫、匡源、杜瀚、焦祐瀛至避暑山庄行殿寝宫,受顾命,立皇长子载淳为皇太子,并谕以载垣、端华、肃顺、景寿、

  • 卷五十六·沈廷芳

    钦定四库全书十三经注防正字卷五十六山东按察使沈廷芳撰经觧第二十六属辞音义注及下同【注下字毛本互误】疏疏通至书教也○上知帝王之世【王误皇】絜静至易教也○正则防吉【吉监本误古】乐之失奢○乐主广博和易【和误

  • 卷九十二·佚名

    释净佛国土品第八十二之上(经作净佛国品)【经】尔时,须菩提作是念:“何等是菩萨摩诃萨道,菩萨住是道,能作如是大誓庄严?”佛知须菩提心所念,告须菩提:“六波罗蜜是菩萨摩诃萨道,三十七助道法是菩萨摩诃萨

  • 增集续传灯录卷第六·南石文琇

    径山兴圣万寿禅寺前住持比丘吴郡文琇集 大鉴下第二十三世 紫箨竺原道禅师法嗣 ○四明天童了堂唯一禅师 别号“芥室”,台之宁海人,宋丞相叶梦鼎之的裔。从四明“万寿”雪崖庄公,学出世法。 初住延庆

  • 卷第三十四·呆翁行悦

    列祖提纲录卷第三十四 武林十八涧理安禅寺住持娄东行悦集 度僧提纲(大众) 圆悟勤禅师受季善友为僧上堂。三界无安。四生拘促。欲脱爱网超步大方。正应披忍辱铠操智慧刀。运上品心发殊胜志。与蕴魔.烦恼魔.死魔共战。灭

  • 邮差总按两次铃·詹姆斯·M·凯恩

    《邮差总按两次铃》(The Postman Always Rings Twice)是美国作家詹姆斯·凯恩创作于1934年的长篇小说。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开头第一段是“约在中午时分,我被人从运干草的卡车上扔了下来。前一天夜里,我从边境处纵身攀上卡

  • 唐御史台精舍题名考·劳格

    中国封建社会的监察制度,至唐代已经趋于成熟,并进入定型阶段。唐代中央政府的监察机构称御史台,它是由秦汉时御史府发展而来的。唐高祖武德初设置御史台,唐高宗龙朔二年(六六二)改御史台为宪台。咸亨元年(六七○)十月复称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