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阿育王息坏目因缘经

随机推荐

  • 卷三百七十九·彭定求

        卷379_1 【感别送从叔校书简再登科东归】孟郊   长安车马道,高槐结浮阴。下有名利人,一人千万心。   黄鹄多远势,沧溟无近浔。怡怡静退姿,泠泠思归吟。   菱唱忽生听,芸书回望深。清风散言笑,馀花缀衣襟。

  • 卷第二十一·陈与义

    ○寻诗两绝句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无人画出陈居士,亭角寻诗满袖风。其二爱把山瓢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寒食日游百花亭晴气已复浊,虚馆可淹留。微花耿寒食,始觉在他州。自闻

  • 泰山·徐志摩

    山! 你的阔大的巉岩, 像是绝海的惊涛, 忽地飞来, 凌空 不动, 在沉默的承受 日月与云霞拥戴的光豪: 更有万千星斗 错落 在你的胸怀, 向你诉说 隐奥, 蕴藏在 岩石的核心与崔嵬的天外!

  • 本纪第五 睿宗 玄宗·欧阳修

    睿宗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讳旦,高宗第八子也。始封殷王,领冀州大都督、单于大都护。长而温恭好学,通诂训,工草隶书。徙封豫王 ,又封冀王,累迁右金吾卫大将军、洛州牧。徙封相王,复封豫王。武后废中宗,立为皇帝,其改国号周,以为皇

  • 卷一六六 梁紀二十二·司马光

      起旃蒙大淵獻(乙亥),盡柔兆困敦(丙子),凡二年。   敬皇帝紹泰元年(乙亥,公元五五五年)   春,正月,壬午朔,邵陵太守劉棻將兵援江陵,至三百里灘,部曲宋文徹殺之,帥其衆還據邵陵。   梁王詧卽皇帝位於江陵,改元大定;追尊昭明太

  • 第五十七回 具使才说下凉州 满恶贯变生秦阙·蔡东藩

      却说张祚被杀,下手的厨子,叫做徐黑。名足副实。黑既劈倒张祚,便出报外兵,宋混等入阁枭祚,取首悬竿,宣示中外,并暴尸道旁。凉州士民,同称万岁。祚二子泰和庭坚,均遭骈戮。总计祚篡国僭位,仅阅三年,已是恶贯满盈,身死子灭。将

  •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六十二·徐乾学

    元纪十【起阏逄执徐正月尽彊圉协洽十二月凡四年】成宗钦明广孝皇帝大徳八年春正月己未以灾异故诏天下恤民隠省刑罚平阳太原免差税三年江南佃户私租太重以十分为率减二分永为定例仍弛山河泊之禁聴民采捕庚申以云南顺

  • 卷一·昭梿

    ◎太宗伐明天聪己巳,文皇帝欲伐明,先与明巡抚袁崇焕书,申讲和议。崇焕信其言,故对庄烈帝有“五载复辽”之语,实受文皇绐也。帝乃因其不备,假科尔沁部道,自喜峰口洪山入,明人震惊,蓟辽总督刘策潜逃。帝率八旗劲旅抵燕

  • 卷之二百二十五·佚名

      洪武二十六年二月丙子朔夜岁星犯垒壁阵○丁丑遣官释奠于先师孔子○上命晋王总宋国公冯胜等所统河南山西马步军士出塞胜及颍国公傅友德开国公常昇定远侯王弼全宁侯孙恪等驰驿还京其余将校悉听晋王节制○诏长兴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十·佚名

    弘治元年闰正月丙寅朔 上御奉天殿文武百官公服朝参朔望御殿自此始○巡抚顺天等府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彭韶言畿内之民徭役繁重而大兴宛平昌平漷县尤甚乞裁损夫役以苏民困户部覆奏拟以各项夫役下顺天府酌量分派宛平大兴二

  • 卷四·鄂尔泰

    <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钦定八旗满洲氏族通谱  钦定四库全书八旗满洲氏族通谱目録卷四各地方瓜尔佳氏吴理戡      吴拜苏拜       温都理桂勒赫      拜音达理巴图鲁构色       雅木达噶

  • 外集卷十·宋名臣言行录

    <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宋名臣言行录> 钦定四库全书 宋名臣言行录外集卷十 宋 李幼武 纂集 胡安国 武夷先生文定公 字康侯建之崇安人绍圣四年中进士第授常州判官改江陵推未赴如荆门道出江陵帅守监职司一见合奏乞

  • 二程子抄释卷五·吕柟

    明 吕柟 编杨廸录第十二【伊川语】问格物是外物是性分中物曰不拘凡眼前无非是物物皆有理如火之所以热水之所以寒至于君臣父子间皆是理又问只穷一物见此一物还便见得诸理否曰湏是徧求虽顔子亦只能闻一知十若到后来达

  • 往生西方净土瑞应传·少康

    夫以诸佛兴慈多诸方便。唯往生一路易契机缘。详往古之志诚。并感通于瑞典。则有沙门文谂释子少康。于往生论中高僧传内。标扬真实。序录希奇。证丹诚感化之缘。显佛力难思之用。致使古今不坠道俗归心。再续玄风。重兴

  • 卷四十七·彭绍升

    居士传四十七曾端甫赵凡夫刘玉受传曾端甫名大奇。江西泰和人也。笃信佛法。为文博辨瑰伟。着书曰通翼。出入内外经传。推阐罪福因缘。苦空无常之旨。解愚俗之惑。其护生篇义尤深切。其辞曰。客问。经言。人食羊。羊食

  • 夹注辅教编序·朱时恩

    宋濂天生东鲁西竺二圣人化导烝民。虽设教不同。其使人趋於善道则一而已。为东鲁之学者则曰我存心养性也。为西竺之学者则曰我明心见性也。究其实。虽若稍殊世间之理。其有出一心之外者哉。传有之。东海有圣人出焉。其

  • 六趣轮回经·佚名

    一卷,马鸣菩萨集,赵宋日称等译。

  • 阿育王传·佚名

    凡七卷。西晋安法钦译。收于大正藏第五十册。本书记述阿育王之事迹及摩诃迦叶、优波鞠多等之因缘。共有十一品:(一)本施土缘,(二)阿育王本缘传,(三) 阿恕伽王弟本缘,(四)驹那罗本缘,(五)半庵罗果因缘,(六)优波鞠多因缘,(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