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第四十七

五灯全书卷第四十七

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

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

临济宗

南岳下十七世

天童华禅师法嗣

庆元府天童密庵咸杰禅师

福州郑氏子。母梦庐山老僧入舍而生。自幼颖悟。出家不惮游行。徧参知识。後谒应庵於明果。庵孤硬难入。屡遭呵。一日入室。庵问。如何是正法眼。师遽答曰。破沙盆。庵颔之。及辞回省亲。庵送以偈曰。大彻投机句。当阳廓顶门。相从今四载。徵诘洞无痕。虽未付鉢袋。气宇吞乾坤。却把正法眼。唤作破沙盆。此行将省觐。切忌便跺跟。吾有末後句。待归要汝遵。出世衢之乌巨。次迁祥符蒋山华藏。未几。诏住径山。复迁灵隐。晚居太白 上堂。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我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既无心又无法。山河大地。甚处得来。见闻觉知。复是何物。乃喝一喝曰。临崖看浒眼。特地一场愁 上堂。一进一退。一动一静。须信那伽常在定。一擒一纵。一杀一活。四方八面活鱍鱍嘉州大象吃盐多。陕府铁牛添得渴。若作佛法商量。吃铁棒有日在 僧问。德山托鉢意旨如何。师曰。无意旨。曰因什麽托鉢下僧堂。师曰。要行便行。要坐便坐 问。大龙老倒放痴憨。涧水山花错指南。坚固法身无觅处。千峰盘屈色如蓝。正与麽时如何。师曰。剔起眉毛。直下荐取。曰直得上无攀仰。下绝己躬。师曰。毕竟向甚处安身立命。曰平生心胆向人倾。师曰。犹在半途 问。和尚色身败坏。如何是坚固法身。未审如何对他。师曰。破草鞋 上堂。问有句无句如藤倚树。树倒藤枯句归何处。师竖起拂子曰。还见麽。曰鹞子过新罗。师曰。不如礼拜好。乃曰。有句无句。如藤倚树。石裂崖崩。毒蛇当路。树倒藤枯。悉哩苏嚧。沩山呵呵大笑。和赃捉败了也。且水不洗水一句。作麽生道。皇天无亲。唯德是辅 上堂。少室单传。衲僧巴鼻。碓觜生花驴鸣狗吠。厕坑筹子念摩诃。惊起法身无处避。无处避若为论。蓦拈拄杖卓一卓曰。我行荒草里。汝又入深村 上堂。举盘山道。向上一路。千圣不传。慈明道。向上一路。千圣不然。二尊宿与麽。大似灵龟曳尾。祥符道。向上一路。掘地觅天 上堂。月生一。无角铁牛眠少室。月生二。赤脚波斯入閙市。月生三。冰生於水。青出於蓝。蓦拈拄杖。横按顾视曰。文殊堂里万菩萨。夜来尽向此中参 谢知事头首上堂。一新一旧。跳出窠臼。一出一入。胡饼里呷汁。一擒一纵。开眼作梦。一照一用。鳝鱼走入麻油瓮。所以道。若论此事。直须挥劒。若不挥劒。渔父栖巢。古人与麽。大似将钱买李子。只从赤边咬。且道。结角在什麽处。蓦拈拄杖。卓一卓。下座 冬至上堂。日南长至。庆无不利。石笋暗抽条。寒岩增暖气。东村王老。半醉半醒。林下道人。没巴没鼻。蓦拈拄杖曰。若人於此彻根源胜似燃灯亲授记。郑拄杖下座 上堂。不求诸圣。不重己灵。摺折德山棒。哑除临济喝。终日泥猪疥狗。哆哆和和。不记月之大小。岁之余[门@壬]。知他是凡耶。是圣耶。祥符若放过。三十年後。遭人检点。若不放过。如何道得转身句。喝一喝曰。上士游山水。中人坐竹林 上堂。正令全提。十方坐断。千差万别。一句该通。佛与众生。皆为剩法。恁麽会得。全宾是主。全主是宾。且超越一句。作麽生道。良久曰。蛊毒之家水莫尝 上堂。高高处。无物堪比伦。低低处。犹难拟议。一毫端上。立宝王刹。宽廓非外。百草头上。突出妙喜世界。寂寥非内。权实照用并行。敲碎髑髅里眼睛。揑出虗空里骨髓。且听。诸人东卜西卜。忽若把断要津。如何通信。八月秋何处热 上堂。一叶落天下秋。风高云淡。水碧空浮。达磨不会接手句。少林空坐冷啾啾。叵耐云门垛根汉。复於头上更安头。记得僧问云门。达磨九年面壁。意旨如何。门曰念七。师喝曰。果然只在遮里。良久复曰勘破了也 上堂。十五日已前。无绳自缚。十五日已後。脚瘦草鞋宽。正当十五日。天无私葢。地无私载。风不鸣条。雨不破块。大家抚掌乐昇平。一任东倒及西攂。喝一喝 上堂。拨转天关。掀翻地轴。冰棱上走马。劒刃上翻身。未是衲僧行履处。万年一念。一念万年。罗笼不肯住。呼唤不回头。亦未是衲僧行履处。透脱两重窠臼。别有生机一路。向百草头上。罢却干戈。山僧甘心生陷无间地狱。是汝诸人。还自简责麽。喝一喝曰。漆桶。参堂去 上堂。今朝正月半。普请大家看。过去灯明如来。在汝诸人脚跟下。放光动地。还见麽。若也见得。神头鬼面里。元来有人在。若见不得。切忌撞墙撞壁 灵隐佛海遗书至。上堂。僧问。昨夜春风十分恶。掀倒飞来峰倒卓。嘉州大象吃一拳。陕府铁牛颠折角正与麽时。佛海禅师迁化。向甚麽处去。师曰。大众证明。曰恁麽则烦恼海中为雨露。无明山下起云雷。师曰。川僧得与麽藞苴。乃曰。呼猿洞口。虗空迸裂。鸦飞不度。如行如说。三十三天扑帝钟。打刀须是镔州铁。喝一喝。下座 上堂。拈拄杖卓一下曰。迷时只迷者个。复卓一下曰。悟时只悟者个。迷悟两忘。粪扫堆头。重添搕[打-丁+(天/韭)]。莫有向东涌西没。全机独脱处。道得一句麽。若道不得。华藏自道去也。郑拄杖 上堂。平白地上。拈起一丝毫头。尽大地人。亡锋结舌。远过恒沙国。近在口皮边。会则碓觜生花。不会则铁牛衔草。去却两头机。如何通信。良久曰。久雨不晴。脚下泥深三尺 上堂。举僧问投子。月未圆时如何。子曰。吞却三个四个。僧曰。圆後如何。子曰。吐却七个八个。师曰。吞却与吐却。算来无处着。要见滑稽人。便是王番绰。无门无傍。四达皇皇。吾不知其名字。故强名之曰道。厕坑筹子[跳-兆+孛]跳。入诸人八万四千毛窍里。触着五脏。神恶发连兜两掌。直得血溅梵天。山僧闻得。袖手熙熙。如登春台。如享大牢。是汝诸人。还觉脑门重麽。喝一喝 问。宝山既到莫空归。如何是径山宝。师曰。有眼者见。曰圆陀陀光铄铄。遮边那边无不着。师曰。海人知贵不知价。留与人间光照夜。曰和尚还知麽。师曰。老僧若知。即说似上座 上堂。僧问。放行特地隔千山。把住无端亦自瞒。千手大悲难摸[打-丁+索]。铁牛撞破赵州关。如何是赵州关。师曰。天上天下。人透不过。曰有佛处不得住时如何。师曰。头上漫漫。曰无佛处急走过。又作麽生。师曰。三千里外逢人不得错举。曰恁麽则不去也。师曰劄。曰摘杨花摘杨花。又作麽生。师曰。丁一卓二。曰金毛狮子尾吒沙。师呵呵大笑。僧礼拜。师乃曰。有佛处不得住。陕府铁牛双角露。无佛处急走过。南海波斯鼻孔大。三千里外摘杨花。种荳由来生稻麻。拈拄杖曰。赵州来也。遂卓一卓。下座 解夏上堂。四月十五日结。七月十五日解。六只骰子满盆红。大都只是看头采。喝一喝 上堂。五日一参。诸方常例。不说少室单传。不说灵山受记。会则目前包褁。不会则三头六臂。忽有个不受人瞒底。出来道。遮里是什麽所在。说会与不会。只对他道。作贼人心虗 上堂。今朝三月十五。天色半晴半雨。十分春色在枝头。满眼覰见没可覩。报诸人。莫莾卤。甜瓜彻蒂甜。苦瓠连根苦 上堂。平白地。拈起一丝毫头。尽大地人。亡锋结舌。百尺竿头。进得一步。妙喜世界百杂碎。达磨大师。九年面壁。知他是真耶。是伪耶。灵隐咬交牙关。力尽神疲。也检点他不出。何故。彼彼丈夫。三十年前。五十年後。拳踢相应。忽然悟去。未免撞入漆桶队里。到个里如何铁卵生儿 上堂。达磨不来东土。二祖不往西天。石室行者踏碓。忘却移步。玄沙讨鱼卖峭。踏翻钓船。且道。者一队汉。还有衲僧巴鼻也无。良久曰。当门不用栽荆棘。後代儿孙惹着衣 解夏上堂。一个葫芦才倒地。满地葫芦尽倾倒。欲识单传直指禅。今日斗凑得恰好 上堂。举僧问岩头。路逢猛虗时如何。头曰拶。师曰。岩头眼观东南。意在西北。好一拶。性命落在别人手里 上堂。说到行不到。好肉剜疮。行到说不到。扶篱摸壁。行说俱到。石笋抽条。行说俱不到。担雪填井。离四句绝百非即不问。诸人且道。文殊问不二法门。维摩因什麽默然。喝一喝曰。贪他一粒粟。失却半年粮 上堂。举僧问云门。不起一念。还有过也无。云门对他道。须弥山。师曰。大小云门。话头也不识 僧问。虗空消殒事如何。师曰。罪不重科 师晚年退居天童。钳锤训诲。学者云集。後无疾坐逝。门人建塔于山之中峰。

衢州光孝百拙善灯禅师

和州乌江闽氏子。僧问。世尊初生意旨如何。师曰。一人传虗。万人传实。曰有意气时添意气。不风流处也风流。师曰。赞叹也赞叹不及。曰只如云门大师道。我当时若见。一棒打杀。与狗子吃。贵图天下太平。毕竟具什麽眼目。师曰。脑後荐取 上堂。白日闹浩浩。夜後静悄悄。长廊走波波。步步无欠少。不识主人翁。全身入荒草。撞着傅大士。问讯维摩老。卧疾毗耶城。几个知天晓。若是过量人。不向那边讨。为什麽如此。喝一喝曰。下坡不走。快便难逢。

南书记

福州人。久依应庵。於赵州狗子无佛性话。豁然契悟。有偈曰。狗子无佛性。罗睺星入命。不是打杀人。被人打杀定。庵称其脱略。绍兴末。终於归宗。

侍郎李浩居士

字德远。号正信。幼阅首楞严。如游旧国。志而不忘。後造明果。投诚入室。应庵揕其胸曰。侍郎。死後向什麽处去。公骇然汗下。庵喝出。公退参。不旬日。竟跻堂奥。以偈寄同参严朝康曰。门有孙膑舖。家存甘贽妻。夜眠还早起。谁悟复谁迷。庵见称善 有鬻胭脂者。亦久参应庵。颇自负。公赠之偈曰。不涂红粉自风流。往往禅徒到此休。透过古今圈缋後。却来这里吃拳头。

教授严朝康居士

湖州长兴人。甞问道於荐福雪堂。及见应庵於报恩。得旨。有颂曰。赵州狗子无佛性。我道狗子佛性有。蓦然言下自知归。从兹不信赵州口。着精神自抖擞。随人背後无好手。骑牛觅牛笑杀人。如今始觉从前谬。时大慧在梅阳。严以此颂寄呈。慧答书略曰。随人背後无好手。此八万四千。皆公活路。

教忠光禅师法嗣

泉州法石中庵慧空禅师

赣州蔡氏子。春日上堂。拈拄杖。卓一下曰。先打春牛头。又卓一下曰。後打春牛尾。惊起虗空。入藕丝孔里。释迦无路潜踪。弥勒急走千里。文殊却知落处抚掌。大笑欢喜。且道。欢喜个什麽。春风昨夜入门来。便见千花生碓觜 上堂。千家楼阁。一霎秋风。只知襟袖凉生。不觉园林叶落。於斯荐得。触处全真。其或未然。且作寒温相见 上堂。举金刚经曰。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如。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要会麽。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僧问。先佛垂范。禁足安居。未审是何宗旨。师曰。瑠璃鉢内拓须弥。僧便喝。师便打。

临安府净慈混源昙密禅师

天台卢氏子。依资福道荣出家。十六圆具。习台教。便觉廉纤。遂弃参大慧於径山。再谒雪巢一此庵元。入闽留东西。禅无省发。之泉南。参教忠光。光俾悦众。解职归前资。偶举香严击竹因缘。豁然契悟。述偈呈忠。忠举玄沙未彻语诘之。无滞。忠曰。子方可见妙喜。即辞往梅阳。服勤四载 住後上堂。德山小参不答语。千古丛林成话杷。问话者三十棒。惯能说诃说夯。时有僧出。的能破的。德山便打。风流儒雅。某甲话也未问。头上着枷脚下着杻。你是那里人。一回相见一伤神。新罗人。把手笑欣欣。未跨船舷好与三十棒。依前相厮诳混源。今日恁麽批判责情。好与三十棒。且道。是赏是罚。具参学眼者。试辨看 上堂。举云门问僧光明寂照徧河沙因缘。师曰。平地摝鱼虾。辽天射飞鹗。跛脚老云门。千错与万错。後示寂。塔于本山。

吉州青原信庵唯禋禅师

福之长乐李氏子。年十一岁出闽。依盱江禅悦广。为童子。阅五白始获僧服。一日广。以佛国白五十三知识颂。授诸维那。师侍其旁。闻止住林有时要见十方佛无事闲观一片心之句。便得要领。广异其根利。俾还闽。谒鼓山佛心才。及东禅月庵果。西禅嬾庵需诸老。时晦住龟山。师往叩。一日夜半。摸索净巾次。恍然大彻。黎明趋方丈。通其所证。呈偈曰。业识茫茫。本无所据。昨夜三更。回头一觑。一段灵光。本来独露。庵颔之。复出岭。见颜万庵於荐福。入室次。应对敏捷。颜厉声曰。者福州子。被人教坏了也。一众骇愕。未几。复往梅阳。见大慧。慧曰。如何是佛。师曰。觌面相逢。更无别法。慧曰。如何保任。师曰。饥来吃饭。困来打眠。既而随大慧北还。慧一日问曰。许多人入室。几人道得着。几人道不着。师曰。唯禋只管看。慧忽展手曰。我手何似佛手。师曰。天寒且请和尚通袖。慧遽打一竹篦曰。且道是赏你罚你。师遂以颂。发挥佛祖机缘十数则呈慧。其世尊初生曰。撞出头来早自错。那堪开口便称尊。当时若解深藏舌。免得闲愁到子孙。慧为之击节。後开法天台真如。迁报恩豫章上蓝吉州青原 僧问。三圣道。我逢人则出。出则不为人。意旨如何。师曰。移华兼蝶至。曰兴化道。我逢人则不出。出则便为人。又作麽生。师曰。买石得云饶 上堂。举僧问云门。树凋叶落时如何。门曰。体露金风。师曰。云门袖头打领。腋下剜襟。不妨好手。子细看来。未免牵丝带綫。或问报恩。树凋叶落时如何。只向他道。来年更有新条在。恼乱春风卒未休 上堂。拈拄杖曰。十方国土中。唯有一乘法。者个是横泉拄杖子。那个是一乘法。卓一下曰。千峰势倒岳边止。万派声归海上消 宋光宗绍熙壬子五月十九日示寂。书偈曰。末後一句。觌面分付。拟议思量。世谛流布。遂跏趺而逝。罗湖莹仲温。状其行。

东林颜禅师法嗣

荆南府公安遯庵祖珠禅师

南平人。上堂。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沥尽野狐涎。趯翻山鬼窟。平田浅草里。露出焦尾大虫。太虗寥廓中。放出辽天俊鹘。呵呵呵。露风骨。等闲拈出众人前。毕竟分明是何物。咄咄 上堂。玉露垂青草。金风动白苹。一声寒雁呌。唤起未惺人。

汀州报恩法演禅师

果州人。上堂。举俱胝竖指因缘颂曰。佳人睡起懒梳头。把得金钗插便休。大抵还他饥骨好。不涂红粉也风流。

临安府净慈肯堂彦充禅师

於潜盛氏子。幼依明堂院义堪为师。首参大愚宏智正堂大圆诸老。後闻东林谓众曰。我此间别无元妙。只有木札羹紩钉饭。任汝咬嚼。师窃喜之。直造谒。陈所见。林曰。据汝见处。正坐在监觉中。师疑不已。将从前所得底。一时扬下。一日闻僧举南泉道。时人见此一株华。如梦相似。默有所觉曰。打草只要蛇惊。次日入室。林问。那里是岩头密启其意处。师曰。今日捉败这老贼。林曰。达磨大师性命。在汝手里。师拟开口。蓦被拦胸一拳。忽大悟。直得汗流浃背。点首自谓曰。临济道。黄檗佛法无多子。岂虗语耶。遂呈偈曰。为人须为彻。杀人须见血。德山与岩头。万里一条铁。林然之 住後上堂。世尊不说说。迦叶不闻闻。卓拄杖曰。水流黄叶来何处。牛带寒鸦过远村 上堂。举雪峰示众曰。尽大地。是个解脱门。因甚把手拽不入。师曰。大小雪峰。话作两橛。既尽大地。是个解脱门。用拽作麽 上堂。一向与麽去。法堂前草深一丈。一向与麽来。脚下泥深三尺。且道。如何即是。三年逢一闰。鸡向五更啼 上堂。举卍庵先师道。坐佛床斫佛脚。不敬东家孔夫子。却向他乡习礼乐。师曰。入泥入水即不无先师。争奈寒蝉抱枯木。泣尽不回头。卓拄杖曰。灼然有不回头底。净慈向升子里。礼汝三拜 上堂。三世诸佛。无中说有。阆[卄/砀]拾华鍼。六代祖师。有里寻无。猿猴探水月。去此二途。如何话会。侬家不管兴亡事。尽日和云占洞庭 元庵受智者请。引座曰。南山有个老魔王。烱烱双眸放电光。口似血盆呵佛祖。牙如劒树骂诸方。几度业风吹不动。吹得动云黄山畔。与嵩头陀傅大士。一火破落户。依旧孟八郎。赚他无限痴男女。开眼堂堂入镬汤。忽有个衲僧出来道。既是善知识。为甚赚人入镬汤。只向他道。非公境界 後示寂。塔于寺之南庵。

婺州智者元庵真慈禅师

潼州李氏子。初依成都正法。出家具戒。後游讲肆。听讲圆觉。至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毕竟无体实同幻化。因而有省。作颂曰。一颗明珠。在我这里。拨着动着。放光动地。归以呈其师。师举狗子无佛性话诘之。师曰。虽百千万亿公案。不出此颂也。其师以为不逊。乃叱出。师因南游。至庐山圆通挂搭。时卍庵为西堂。为众入室。举僧问云门。拨尘见佛时如何。门曰。佛亦是尘。师随声便喝。以手指胸曰。佛亦是尘。师复颂曰。拨尘见佛。佛亦是尘。问了答了。直下翻身。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又颂尘尘三昧曰。鉢里饭。桶里水。别宝崑仑坐潭底。一尘尘上走须弥。明眼波斯笑弹指。笑弹指。珊瑚枝上清风起。卍庵深肯之。

成都府昭觉绍渊禅师

上堂。熔瓶盘钗钏作一金。搅酥酪醍醐成一味。如是主宾道合。内外安和。五位君臣齐透。四种料拣一串。放行则细雨蒙蒙。秋风飒飒。把住则空空如也。谁敢正眼覰着。且道放行为人好。把住为人好。等闲一似秋风至。无意凉人人自凉 上堂。举僧问云门。树凋叶落时如何。门曰。体露金风。师曰。要明陷虎之机。须是本色衲僧始得。云门大师。具逸羣三昧。击节扣关。於闪电光中。出一只手。与人解粘去缚。拔楔抽钉。不妨好手。子细点检将来。大似与贼过梯。昭觉即不然。忽有人问。树凋叶落时如何。只向他道。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上堂。举赵州初见南泉问。如何是道。泉曰。平常心是道。州曰。还假趋向也无泉曰。拟向即乖。州曰。不拟争知是道。泉曰。道不属知。不属不知。知是妄觉。不知是无记。若真达不疑之道。廓然如太虗空。岂可强是非耶。师曰。奇怪诸禅德。虽是沙弥初入道。一拨便转。岂不是伶俐人。南泉如善射者发箭。箭箭中红心。若不是赵州。大难承当。便向平常心是道处。动着关棙子。去却胸中物。丧却目前机。头头上明。物物上显。便能信脚行。信口道。等闲拈出。着着有出身之路且道以何为验。岂不见。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答曰庭前栢树子。问万法归一一归何处。答曰我在青州作一领布衫重七斤。问如何是赵州。答曰东门西门南门北门。与人解粘去缚。抽钉拔楔。坐断天下人舌头。穿过天下人鼻孔。岂不是平常心是道底关棙子。且不是飣餖底言语。排叠底章句。推人在死水里。者个便是沙弥底样子。应当学。欲行千里。一步为初。白日青天。快着精衫。

徽州简上座

参大慧於径山。时卍庵为首座。一日为众入室。问师曰。一二三四五六七。明眼衲僧数不出。你试数看。师便喝。庵曰。七六五四三二一。你又作麽生。师拟对。庵便打出曰。你且莫乱道。师于言下有省。遽说偈曰。你且莫乱道。皮毛卓竖寒。只知梅子熟。不觉鼻头酸 颂狗子无佛性话曰。赵州老汉。浑无面目。言下乖宗。神号鬼哭。

平江崑山资福遂翁处良禅师

山阴刘氏子。十三游方。初为妙喜侍者。长从卍庵颜。为书记。能善文词。人咸以良书记称。尝居秀州法喜院。拈香为卍庵嗣。再岁庐会稽海上。尤太常守临海。起师领紫櫜。次领崑山荐福资福。宋孝宗淳熙丁未六月戊寅。以疾逝。遗言藏骨庐山智林寺。寺为卍庵与师所同建也。

西禅需禅师法嗣

福州鼓山木庵安永禅师

闽县吴氏子。弱冠为僧。未几。谒懒庵于云门。一日入室。庵曰。不问有言。不问无言。世尊良久。不得向世尊良久处会。随後便喝。倏然契悟。作礼曰。不因今日问。争丧目前机。庵许之 住後上堂。要明个事。须是具击石火闪电光底手段。方能嶮峻岩头。全身放舍。白云深处。得大安居。如其覰地觅金针。直下脑门须迸裂。到这里。假饶见机而变。不犯锋鋩。全身独脱。犹涉泥水。只如本分全提一句。又作麽生道。击拂子曰。淬出七星光灿烂。解拈天下任横行 上堂。举睦州示众曰。诸人未得个入处。须得个入处。既得个入处。不得忘却老僧。师曰。恁麽说话。面皮厚多少。木庵则不然。诸人未得个入处。须得个入处。既得个入处。直须扬下入处始得 上堂。拈拄杖曰。临济小厮儿。未曾当头道着。今日全身放憨。也要诸人知有。掷拄杖。下座 僧问。须弥顶上翻身倒卓时如何。师曰。未曾见毛头星现。曰恁麽则倾湫倒岳去也。师曰。莫乱做。僧便喝。师曰。雷声浩大。雨点全无。

温州龙翔柏堂南雅禅师

上堂。瑞峰顶上。栖凤亭边。一杯淡粥相依。百衲蒙头打坐。二祖礼三拜。依位而立。已是周遮。达磨老躁胡。分尽髓皮。一场狼籍。其余之辈。何足道哉。柏堂恁麽道。还免诸方检责也无。拍绳床曰。洎合停囚长智 上堂。大机贵直截。大用贵顿发。纵有啮镞机。一鎚须打杀。何故。我王库内。无如是刀 上堂。紫蕨伸拳笋破梢。杨花落尽绿阴交。分明西祖单传句。黄栗留鸣燕语巢。这里见得谛信得及。若约诸方。决定明窗下安排。龙翔门下。直是一鎚鎚杀。何故。不是与人难共住。大都缁素要分明。

福州天王志清禅师

上堂。竖起拂子曰。只这个天不能葢。地不能载。徧界徧空。成团成块。到这里。三世诸佛。向甚麽处摸索。六代祖师。向甚麽处提持。天下衲僧。向甚麽处名邈。除非自得自证。便乃敲唱双行。虽然如是。未是衲僧行履处。作麽生是衲僧行履处。是非海里横身入。豺虎丛中纵步行。

南劒州劒门安分庵主

少与木庵同隷业安国。後依懒庵。未有深证。辞谒径山大慧。行次江千仰瞻宫阙。闻街司喝侍郎来。释然大悟。作偈曰。几年个事挂胸怀。问尽诸方眼不开。肝胆此时俱裂破。一声江上侍郎来。遂径回西禅。懒庵付以伽黎。自尔不规所寓。後庵居劒门。化被岭表。学者从之。所作偈颂。走笔而成。凡千余首。盛行於世 示众。这一片田地。汝等诸人。且道天地未分已前。在甚麽处。直下彻去。已是钝置分上座。不少了也。更若拟议思量。何啻白云万里。蓦拈拄杖。打散 示众。上至诸佛。下及众生。性命总在山僧手里。检点将来。有没量罪过。还有检点得出者麽。卓拄杖一下曰。冤有头债有主。遂左右顾视曰。自出洞来无敌手。得饶人处且饶人 示众。十五日已前。天上有星皆拱北。十五日已後。人间无水不朝东。已前已後总拈却。到处乡谈各不同。乃屈指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诸兄弟。今日是几。良久曰。本店买卖。分文不賖。

东禅岳禅师法嗣

福州鼓山宗逮禅师

上堂。世尊道。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遂喝曰。玉本无瑕却有瑕。

福州鼓山石庵知玿禅师

谢李深卿陈仲龄。上堂。昔在东溪日。花开叶落时。几拟以黄金。铸作锺子期。古人恁麽道。大似焦桐挂壁。罕遇知音。白云今日幸遇二士到来。正值六合风清。万籁俱息。不免再理朱弦。试弹一曲。横按拄杖曰。诸人还闻麽。闻即不无。且道是何曲调。卓拄杖曰。太古希声无限意。知音知後更谁知 上堂。语是谤。默是诳。不语不默。转增虗妄。喝一喝曰。春风吹落桃李花。淡烟疎雨笼青嶂。

杭州径山寓庵德灊禅师

兴化人。初住径山。至山门。弹指一下便入。

西禅净禅师法嗣

福州乾元钝庵宗颖禅师

上堂。卓拄杖曰。性燥汉。只在一槌。靠拄杖曰。灵俐人不劳再举。而今莫有灵俐底麽。良久曰。比拟张麟。兔亦不遇。

兴化府华严别峰云禅师

初住福州支提。迁福泉华严。上堂。千种言。万般解。只要教君长不昧。且道不昧个什麽。唤作竹篦则触。不唤作竹篦则背 上堂。弥勒大士。朝入伽蓝。暮成正觉。总似者般钝汉。有甚用处。直饶隔山。望见支提双童峰。便回去。脚跟下好与三十 上堂。举真净道。也无禅。也无道。也无元。也无妙。快活须明者一窍。师曰。既无禅道。又无元妙。甚处得者一窍。若有一窍可明。如何得快活去。诸人即今要得快活麽。便下座 上堂。过去诸如来。斯门已成就。是甚语话。现在诸菩萨。今各入圆明。诬人之罪。未来修学人。当依如是法。莫钝置他好。其奈茫茫宇宙人无数。几个男儿是丈夫。

福州中济无禅立才禅师

上堂。举雪窦道。三分光阴二早过。灵台一点不揩磨。贪生逐日区区去。唤不回头争奈何。雪窦老汉。颟颟顸顸。儱儱侗侗。更参三十年。也未会禅在。然虽如是。土旷人稀试听下个注脚。瞎却摩醯三只眼。南北东西路不分 上堂。举赵州吃茶去话。师曰。赵州逢人吃茶。谁知事出急家。翻手作云作雨。顺风撒土撒沙。引得洞山无意智。问佛也道三斤麻 读此庵语录偈曰。南海波斯持密呪。千言万语少人知。春风一阵来何处。吹落桃花三四枝。

开善谦禅师法嗣

建宁府仙州山吴十三道人

每以己事。扣诸禅宿。无所入。及开善归结茅於其左。遂往给侍参请。宋绍兴庚申三月八日夜。释然启悟。占偈呈善曰。元来无缝罅。髑着便光辉。既是千金宝。何须弹雀儿。善答曰。啐地折时真庆快。死生凡圣尽平沉。仙州山下呵呵笑。不负相期宿昔心。

育王光禅师法嗣

临安府灵隐妙峰之善禅师

湖州刘氏子。世居彭城。上世皆登膴仕。师生资性高洁。年十三辞家。受业於德清齐政院。凡经论一见。輙了大意。参佛照於鄮山。因风幡话契旨。照印以偈曰。今日与君通一线。斩钉截铁起吾宗。遂入匡庐。卓锡妙高峰下十年。出住台州慧因。晚居灵隐。灵隐密迩行阙。轮蹄凑集。师掩户。无所将迎。公卿贵人或见。但寒温而已。会天童虗席。时郑清之秉钧轴。具疏劝请。勉师必赴。师曰。老僧年踰耄矣。尚夜行不休乎。辞弗就 上堂。应物现形。如水中月。信手拈来。一时漏泄。以拂子击禅床左边曰这里是镬汤炉炭。击右边曰。这里是劒树刀山。前面是观音势至。後面是文殊普贤。中间一着。还知落处麽。又击一击曰。毗婆尸佛早留心。直至如今不得妙 上堂。久参高士。眼空四海。鼻孔辽天。见也见得亲。说也说得亲。行也行得亲。用也用得亲。只是未识老僧拄杖子在。何故。将成九仞之山。不进一篑之土 示众。汾阳道。识得拄杖子。行脚事毕错。三角道。识得拄杖子。入地狱如箭错。老僧则不然。识得拄杖子错妙峰三个错。不是无病药。庞公卖笊篱。清平道木杓 师将示寂。澡身趺坐。书偈曰。来也如是。去也如是。来去一如。清风万里。书毕而逝。宋理宗端平乙未九月二十八日也。寿八十四。腊七十一。火浴。获舍利无数。瘗于灵隐之西冈。

临安府净慈北涧居简禅师

潼川龙氏子。世业儒。依邑之广福院得度。参别峰涂毒。沉默自究。一日阅卍庵语。有省。再参佛照。机契。自是往来其门者。十五年。走江西。访仲温於罗湖。与师议论。温大奇之。遂以大。慧竹篦付之。出世台之报恩光孝。大参真西山。时为江东部使者。以东林力致。不可。乃退隐飞来峰北磵十年。故称北磵。起应霅之铁佛西余。常之显庆碧云。苏之慧日。湖之道场。後奉旨迁净慈寺 上堂。识得一万事毕。了事衲僧一字不识。直饶恁麽。未称全提。禹力不到处。河声流向西 上堂。举密师伯与洞山在饼店。密于地上畵一圆相。谓洞山曰。把将去。山曰。拈将来。保宁勇曰。非但二老提不起。尽大地人。亦提不起。师曰。北涧敢道。保宁计穷力尽 上堂。举赵州入僧堂曰。有贼有贼。见一僧便捉曰。贼在这里。僧曰。不是某甲。州托开曰。是即是。不肯承当。师曰。赵州收处太宽。放去太急。净慈则不然。家贼难防。家财必丧。卓拄杖曰。只可错捉。不可错放 上堂。以大圆觉。为我伽蓝。身心安居。平等性智。吃官酒卧官街。当处死当处埋。本来无位次。何用强安排 上堂。云岩二十年在药山。只明此事。澄潭不许苍龙蟠。赵州四十年不杂用心。除二时粥饭。是杂用心。兔子何曾离得窟 宋理宗淳佑丙午春。示疾。索笔书偈。於纸尾复书曰。四月一日珍重六字。至期假寐而逝。寿八十三。腊六十二。葬全身於月堂昌塔侧。遵遗命也。有北磵集十九卷。行世。

临安府径山淅翁如琰禅师

台州周氏子。上堂。拈拄杖曰。蒋山唤这个。作拄杖子。诸人亦唤这个。作拄杖子。还有缁素也无。阑干虽共倚。山色不同观 维摩赞曰。毗耶示疾放憨痴。添得时人满肚疑。不是文殊亲勘破。者些毛病有谁知。

湖州上方朴翁銛禅师

天资奇逸。辩博无碍。上堂。举僧问赵州。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州曰无。师曰。狗子佛性无。还他大丈夫。是非虽入耳。壁上挂葫芦 赞达磨像曰。一言已出驷难追。赖得君王放过伊。杨子江心航折苇。浪头何似问头危。

福州东禅性空观禅师

上堂。举僧问盐官。如何是本身卢舍那。官曰。与老僧过净瓶来。僧将净瓶至。官曰。却安旧处着。僧复问官曰。古佛过去久矣。师曰。盲者难以与乎文彩。聩者难以与乎音声。这僧既不荐来机。盐官只成虗设。云门道。无朕迹。扶盐官不起。以拂子画一画曰。前来葛藤。一时划断。且道毕竟如何是本身卢舍那。掷拂子下座。

庆元府育王孤云权禅师

上堂。举僧问雪峰。古磵寒泉时如何。峰曰。瞪目不见底。曰饮者如何。峰曰。不从口入。又问赵州。古磵寒泉时如何。州曰苦。曰饮者如何。州曰死。师曰。一人随波逐浪。一人截断众流。检点将来。总欠会在。今日有问育王。古磵寒泉时如何。只对他道。须是亲见雪峰。饮者如何。问取赵州 有送僧归凤山偈曰。凤凰山下凤凰儿。文彩才彰羽翼齐。铁网拦天缦不得。归心已在碧梧枝。

庆元府育王秀岩师瑞禅师

上堂。举演化问报慈曰。如何是真如佛性。慈曰。谁无化。不契。遂请益护国。国曰。谁有化。於言下契悟。师曰。谁无谁有全机道。言下翻身不唧[口*留]。直饶未举已先行。错认簸箕作熨斗。呵呵呵。若人便解倒骑驴。一生不着随人後 上堂。举灌溪参临济。济下禅床搊住。溪曰领领。济乃托开。师曰。雨散云收後。崔嵬十数峰。倚阑频顾圣。回首与谁同。

临安府净慈退谷义云禅师

福州闽清黄氏子。幼业儒。既冠游国学。因读论语中庸。有所悟入。从山堂淳祝发。至吴。首谒铁庵。庵留入侍司。一日室中。问国师三唤侍者话。师亟举手掩其口。又问。侍者三应。又作麽生。师拂袖径出。庵大喜。时佛照。唱道灵隐。师往依之。及佛照移育王。命师分座。照闻其说法。叹曰。此子提唱。宛如雪堂。吾鉢袋有所托矣出住香山育王诸大刹。而朝命又起莅净慈 僧问。三圣道。我逢人则出。出则不为人。意旨如何。师曰东斗西移。曰兴化道。我逢人则不出。出则更为人。又作麽生。师曰。南斗北转 上堂。奔流度刃。疾焰过风。啐啄同时。崖州万里。有底道。如人学射。久习则巧。殊不知。未彀已前中的。早涉迂回了也。赵州到茱萸。靠却拄杖。即且置。只如孚上座道。圣箭折也。意作麽生。喝一喝曰。若不同床睡。焉知被底穿 宋宁宗开禧丙寅五月。师示微疾。作偈别众曰。意乌猝猝。万人气索。佛法向上。何曾蹋着。临行业识茫茫。一任诸方卜度。遂寂。寿五十八。腊三十五。塔于寺之东北隅。

庆元府育王空叟宗印禅师

上堂。举僧问长沙。如何是上上人行履处。沙曰。如死人眼。僧曰。上上人相见时如何。沙曰。如死人手。师曰。死人眼。死人手。金乌飞。玉兔走。直截根源。取之左右。张翁醉倒卧官街。元是是李翁吃私酒 僧问。如何是本来身。师曰。风吹日炙。曰意旨如何。师曰。钉钉胶粘 上堂。二由一有。一亦莫守。平地上死人无数。一心不生。万法无咎。屎窖里头出头没。孤迥迥峭巍巍。华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 上堂。铁崑仑儿吃一颠。南海波斯舞不辍。夜半失却拦腰帛。笑倒东村王大伯。拍禅床下座。

金陵锺山铁牛印禅师

示众。若是大丈夫汉。兴决烈之志。屏浮滥之行。从脚跟下。一刀两段。向佛祖外。一覰便透。身心俱了。亦不为难。亦不患护身符子不入手。良久曰。还会麽。高山流水深深意。自有知音笑点头 颂南泉水牯牛话曰。不如随分纳些些。唤作平常事已差。绿草溪边头角露。一蓑烟雨属谁家。

明州天童无际了派禅师

上堂。三五十五。月圆当户。虽然。匝地普天。要且秋毫不露。对景凭谁话此心。令人翻忆寒山子 上堂。诸人十二时中。上来下去。折旋俯仰。起居问讯。瞒崇恩一点不得。只今坐立俨然。宾主交参。面面相覩。崇恩亦瞒诸人一点不得。既然彼此不相瞒。为什麽自作障碍。喝一喝曰。因风吹火。用力不多 上堂。昨夜安排一段禅。天明起来都忘却。而今打鼓众云臻。对面临时旋揑合。乃回顾侍者曰。记取者一着 佛涅盘上堂。释迦老子。昔向今辰入大寂定。堪笑天下丛林。刻舟求劒。二千余年区区不已。崇恩今日不动神机。捩转瞿昙鼻孔。不图打草惊蛇。只要大家相见。汝等诸人。各宜子细观瞻。莫教错过。遂合掌曰不审不审 上堂。佛法在你日用处。在你着衣吃饭处。在你语言酬酢处。在你行住坐卧处。在你屙屎送尿处。拟心思量便不是了也。咄。啼得血流无用处。不如缄口过残春 题郁山主像赞曰策蹇溪桥蹉跌时。悞将豌豆作真珠儿曹不解藏家丑。笑倒杨岐老古锥。

石庵正玸禅师

归湖上偈曰。鸟不惊飞水不流。碧潭空阔冷涵秋。一丝头上无香饵。风辊芦花落钓舟。

明州天童海门师齐禅师

初住台州瑞岩。奉旨迁天童。每晨起。童行捧香盒随。师口诵华严。诣各殿堂行香。及回方丈。已毕全部。行者告众。众皆不信。师乃令八十一人。各执经一卷。师陞座诵一卷毕。其八十一人。各闻诵自所执经。始知师为华严菩萨应世者也。

江州云居率庵梵琮禅师

上堂。举百丈野狐话颂曰。百丈野狐。石女无夫。一回泪出。沧海乾枯 浴佛上堂。且喜今朝降独尊。率庵无物庆生辰只将一霎蔷薇露。洗出湖山净法身。

华藏演禅师法嗣

湖州何山月窟慧清禅师

上堂。举天台韶国师初参法眼。因僧问法眼。如何是曹源一滴水。眼曰。是曹源一滴水。韶闻豁然开悟。师曰。曹源一滴水。相骂饶接[此/束]。鷃雀空啾啾。骅骝已千里。

天童全禅师法嗣

庆元府育王笑翁妙堪禅师

慈谿毛氏子。广颡平顶。骨气清豪。从野庵钦受业。依息庵观于金山。参松源岳於灵隐。皆不契。时无用全居天童。径造其室。用问。行脚僧。游山僧。师曰。行脚僧。用曰。如何是行脚事。师以坐具便摵。用曰。此僧敢来者里捋虎须。俾参堂。一日用举狗子无佛性话问师。师拟开口。用以竹篦劈口便[翟*支]。师应声呈偈曰。大涂毒鼓。轰天震地。转脑回头。横屍万里。用颔之。即命侍香。已而报恩约致师分座。太守程公。请出世妙胜。次迁金文光孝。忠献史卫王。以堂牒。除台之报恩。天台旧无律宗。师与大卿齐公议。合十寺为大刹。筑坛场。命负毗尼。学者倡开遮持犯之法。风励新学。闽帅王公。复请居雪峰。未几。诏住灵隐。卫王以大慈完美。请师开山。及王薨。师庵居上柏。台州使君陈公。以瑞岩邀师。无何。江心牒至。监丞史公。强之乃起。净慈诏下。丐辞不允。大参余公书来。不可重违君命。明年荆湖总臣奏。令僧道买紫衣师号。俾以师号住持。师谓曰。若是则千金之子。皆可主法。我道殆矣。奏疏殿陛。上书庙堂。其议遂寝。诏徙天童。力辞。东归翠岩筑室。奉先世香火。育王虗席。复有旨起。师再辞不许。乃奉诏 上堂。膏雨及时。江山如洗。幽鸟语乔林。残红随远水。可怜盲聋瘖瘂人。不识此方真教体 上堂。举保寿开堂。三圣推出僧话。颂曰。一人客路如天远一个归心似箭轻。彼此征途虽有异。须知同日到天庭 上堂。举汾阳示众曰。识得拄杖子。行脚事毕。颂曰。平地无因立话端。揭天声撼怒涛寒。直饶识得拄杖子。也是封皮作信看 天童除昼再至。大参赵公。复请主净慈。悉谢之。示疾。书遗表。作寺丞张公书。请主後事。通守永嘉曹公。来问疾。从容叙世契移顷。书偈曰。业镜高悬。七十二年。一槌击碎。大道坦然。置笔泊然而逝。

杭州灵隐石鼓希夷禅师

上堂。举琅琊觉法华举相见公案。颂曰。闻名不如见面。见面不如闻名。此地无金二两。俗人沽酒三升 上堂。举南泉曰。文殊普贤。昨夜三更起佛见法见。每人与二十棒趂出院也。赵州曰。和尚棒教谁吃。南泉曰。且道王老师过在甚麽处。赵州礼拜而出。颂曰。春风吹落碧桃花。一片流经十万家。谁在畵楼沽酒处。相邀来吃赵州茶 和梁山远禅师十牛图颂。寻牛。只管区区向外寻。不知脚底已泥深。几回芳草斜阳里。一曲新丰空自吟。见迹。枯木崖前差路多。草窠里辊觉非麽。脚跟若也随他去。未免当头蹉过他。见牛。识得形容认得声。戴嵩从此妙丹青。彻头彻尾浑相似。子细看来未十成。得牛。牢把绳头莫放渠。几多毛病未曾除。徐徐蓦鼻牵将去。且要回头识旧居。牧牛。甘分山林寄此身。有时亦踏马蹄尘。不从犯着人苗稼。来往空劳背上人骑牛还家。指点前坡即是家。旋吹筒角出烟霞忽然变作。还乡曲。未必知音是伯牙。忘牛存人。栏内无牛趂出山。烟蓑雨笠亦空闲。行歌坐乐无拘系。赢得一身天地间。人牛俱忘。慙愧众生界已空。个中消息若为通。後无来者前无去。未审凭谁继此宗。返本还源。灵机不堕有无功。见色闻声不用聋。昨夜金乌飞入海。晓来依旧一轮红。入鄽垂手。者汉亲从异类来。分明马颔与驴腮。一挥銕棒如风疾。万户千门尽豁开。

明州雪窦野云处南禅师

上堂。百计推寻永不见面。一时休去。在处逢渠。长连床上吃粥吃饭。取饱为期。我且问你。常住一粒米。是几番过手 上堂。斩钉截铁。特地乖张。就下平高。衲僧笑具。皇觉到此。有理难伸。未审诸公如何理论 上堂。摩醯正眼。熙然赫然。一处该通。万机顿赴。缚虎擒龙。惊天动地。且平常一句。又作麽生。莫把是非来辨我。浮生穿凿不相关。

福州雪峰灭堂了宗禅师

上堂。空索索。冷冰冰。清虗之理。毕竟无身。为什麽却有许多烟雨。会得麽。若会得。七种供养诸人。若会不得。滴水难消。

幽州盘山思卓禅师

上堂。拈拄杖曰。登山渡水。全藉这人。掷拄杖曰。相见易得好。共住难为情 上堂。寂寂惺惺。有气死人。惺惺寂寂。无用顽石。嘻。下载清风付与谁。

丞相钱象祖居士

初守金陵。甞游保宁。问道於无用全公。有所契入。後于乡里。建接待十所。皆以净土极乐名之。创止庵。为栖息之所。自左相辞归。精修净业。於宋宁宗嘉定己巳闰二月。得微疾。有问起居者。则曰。不贪生。不怖死。不生天上。不生人中。惟当往生净土耳。言讫趺坐而化。

雪峰然禅师法嗣

如如颜丙居士

颂赵州有主沙弥话曰。解把一茎野草。唤作丈六金身。会得头头皆是道。眼中瞳子面前人 颂子湖狗话曰。贫家无所有。只养一只狗。便是佛出来。也须遭一口。

育王璞禅师法嗣

宁波育王妙智廓禅师

长溪林氏子。幼颖悟。年十五薙染。依大圆璞。有省。服勤数载。及璞继席径山。师典第一座。丞相沈公。以庐山请出世。次迁育王。孝宗诏。舍利宝塔。安奉禁中。召师对问。舍利从何发现。师曰。从陛下圣心发现。上大悦。赐师妙智禅师号。日本国王。阅师偈语。自言有所发。明岁修弟子礼。且送财建舍利殿。师晚投老於乌石山。立笑月庵。作终焉计。宋孝宗淳熈庚子。示微恙。说偈而逝。寿六十二。腊四十七。塔於庵之寝室。

净慈一禅师法嗣

庆元府天童息庵达观禅师

义乌赵氏子。初参应庵於天童。次见无庵於道场。後於净慈水庵室中。明得二老垂手处。一语破的而返。至龙翔柏堂。分第一座。後开法严州灵岩。阅四刹。被旨陞灵隐 上堂。举二祖问达磨安心公案。颂曰。长安深夜雪漫漫。欲觅心安转不安。总使言前开活眼。那知已被老胡瞒 示众。举南泉曰。江西马师。说即心即佛。王老师不恁麽道。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恁麽有过麽。赵州礼拜而出。僧随问州曰。上座礼拜便出。意作麽生。州曰。你却问取和尚。僧乃问。适来谂上座。意作麽生。泉曰。他却领得老僧意旨。师颂曰。惯弄瑶琴与琵琶。清音历历遍天涯。堪嗟不入聋人耳。空使西山日又斜。

袁州仰山简庵嗣清禅师

上堂。举达磨大师一日谓门人曰。时将至矣。汝等盍各言所得乎。最後慧可出礼三拜。依位而立。磨曰。汝得吾髓。师颂曰。揑目生华立问端。得他皮髓被他谩。者般瞎汉能多事。六月无霜也道寒。

道场全禅师法嗣

常州华藏伊庵有权禅师

临安昌化祁氏子。年十四得度。十八岁礼佛智裕于露隐。时无庵为第一座。室中以从无住本。建一切法问之。师久而有省。答曰。暗里穿针。耳中出气。庵可之。遂密付心印。甞夜坐达旦。行粥者至。忘展鉢。邻僧以手触之。师感悟。说偈曰。黑漆崑仑把钓竿。古帆高挂下惊湍。芦花影里弄明月。引得盲龟上钓船。佛智甞问。心包太虗。量廓沙界时如何。师曰。大海不宿死屍。智抚其座曰。此子。他日当据此座。呵佛骂祖去在。师益自韬晦。游历湖湘江淛几十年。依应庵於归宗。参大慧於径山。无庵住道场。招师分座。于是声名赫然 住後上堂。今朝结却布袋口。明眼衲僧莫乱走。心行灭处解翻身。喷嚏也成狮子吼。栴檀林任驰骤。剔起眉毛顶上生。剜肉成疮露家丑 上堂。禅禅。无党无偏。迷时千里隔。悟在口边。所以僧问石霜。如何是禅。霜曰[鹿*瓦]。甎又僧问睦州。如何是禅。州曰。猛火着油煎。又僧问首山。如何是禅。山曰。猢狲上树尾连颠。大众。道无横径。立处孤危。此三大老。行声前活路。用劫外灵机。若以衲僧正眼。检点将来。不无优劣。一人如张良入阵。一人如项羽用兵。一人如孔明料敌。若人辨白得。可与佛祖齐肩。虽然如是。忽有个衲僧出来道。长老话作两橛也。适来道。道无横径。无党无偏。而今又却分许多优劣。且作麽生祗对。还委麽。把手上山齐着力。咽喉出气自家知 宋孝宗淳熙庚子秋。示微疾。书偈趺坐而逝。茶毗。齿舌不坏。获五色舍利无数。[疗-(日/小)+土]于横山之塔。分骨归塟万年寺左。

径山印禅师法嗣

润州金山道奇禅师

僧问。雪峰道。望州亭与汝相见了也。意旨如何。师曰。左眼半筋。曰乌石岭与汝相见了也作麽生。师曰。右眼八两。曰僧堂前与汝相见了也。又且如何。师曰。鼻孔大头向下。曰只如鵞湖骤步入方丈。保福入僧堂。此意又作麽生。师曰。水向石边流出冷。风从花里过来香 上堂。此段大事。无处不周。新焦山未离东霞时。已与诸人相见了也。且道。相见底事作麽生。几多头角成龙去。虾蟹依前努眼睛 上堂。至道本乎一心。心法本乎无住。无住心体。灵知不味。性相寂然。所以道吾打鼓。四大部洲同参。拄杖横也。挑干乾坤大地。盋盂展也。覆却恒河沙界。到这里。象王行处。狐兔绝踪。水月现时。风云自异。古今收不得。历劫不知名。千圣立下风。谁敢当头道。咄。我王库内。无如是刀。

镇江府金山蓬庵自闻永聪禅师

杭於潜徐氏子。幼依本邑东资福出家。十五从父游径山。慕别峰机辩警拔。白父愿学焉。峰器之。育王天童。当拙庵密庵全盛时。师往来两公间十余年。後游闽越江东西湖南北。凡遇名流。反覆博约。雍容尽底蕴乃已。出世台州净慧。徙金陵保宁蒋山。转金山终焉。寿六十五。腊五十七。

焦山体禅师法嗣

庆元府天童痴钝智颖禅师

颂达磨见武帝因缘曰。提起须弥第一槌。玉关金锁击难开。重放背踏空劳力。应悔迢迢万里来。

双林用禅师法嗣

婺州三峰印禅师

上堂。举野狐话颂曰。不落不昧。诬人之罪。不昧不落。无绳自缚。可怜柳絮随春风有时自西还自东。

龟峰光禅师法嗣

杭州径山蒙庵元聪禅师

福州朱氏子。於晦庵会中得心要。众椎为高弟庆元丁巳。自福之雪峰。被旨迁径山 上堂。举药山首造石头。次参马祖有悟。乃曰某甲在石头如蚊子上铁牛机缘。颂曰。倒腹倾膓说向伊。不知何故尚迟疑。只今便好猛提取。莫待天明失却鷄 上堂。举赵州一日在东司上。见文远过。蓦召文远。远应诺。州曰东司上不可与汝说佛法。颂曰。明明道不说。此理凭谁识。春风一阵来。满地花狼藉 送行者求僧偈曰。山前麦熟雨初晴。桑拓青连柳色新。毫发不存风骨露。头头总是比丘身。

大沩行禅师法嗣

常德府德山子涓禅师

潼川人。上堂。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喝一喝曰。鲸吞海水尽。露出珊瑚枝。众中忽有个衲僧出来道。长老休寐语。却许伊具一只眼 上堂。横按拄杖曰。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六五四三二一。循环逆顺数将来。数到未来无尽日。因七见一。见一忘七。踏破虗空。铁牛汗出。绝气息。无踪迹。掷下拄杖曰。更须放下这个。始是参学事毕 上堂。拈拄杖曰。有时夺人不夺境。拄杖子七纵八横。有时夺境不夺人。山僧七颠八倒。有时人境两俱夺。拄杖子与山僧。削迹吞声。有时人境俱不夺。卓拄杖曰。伴我行千里。携君过万山。忽然撞着临济时又且如何。喝一喝曰。未明心地印。难透祖师关。

大洪证禅师法嗣

苏州府万寿月林师观禅师

福州侯官黄氏子。僧问。三圣道。逢人则出。出则不为人。意作麽生。师曰错。曰兴化道。逢人则不出。出则便为人。又作麽生。师曰错。曰兴化旗枪倒卓。三圣肝胆齐倾。师曰。引不着。曰只如今日。和尚作麽生为人。师曰。一棒一条痕 举玄沙三种病话。颂曰。盲聋瘖瘂。捉败了也。更问如何。盲聋瘖瘂。

云居会禅师法嗣

万松坏衲大琏禅师

赞释迦出山像曰。行满功圆彻骨穷。不胜羸瘦发鬔松弥天罪过今无数。毗舍耶中一款供。

五灯全书卷第四十七

猜你喜欢
  法华义记卷第七·法云
  大阿弥陀佛经序·佚名
  菩提道次第广论序·太虚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全文·佚名
  卷第十四·李遵勖
  卷第二十七(第四诵之七)·佚名
  卷九·佚名
  卷第十七·永觉元贤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演义钞卷第五·澄观
  佛说受岁经·佚名
  卷第五·水鉴慧海
  禅林宝训卷第二·净善
  卷第十二·寒松智操
  四分律卷第三十八(三分之二)·佚名
  佛说寂志果经·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四十二出 移镇·汤显祖

    【夜游朝】〔外扮杜安抚引众上〕西风扬子津头树,望长淮渺渺愁予。枕障 江南,钩连塞北。如此江山几处?〔诉衷情〕“砧声又报一年秋。江水去悠悠。 塞草中原何处

  • 致吴景超等·闻一多

    景超,毓琇,毅夫,实秋诸位新知旧好:我在这海上飘浮的六国饭店里笼着,物质的供奉奢华极了,(这个公司底船比中国南京等号底船价贵多了,因为他的设备更讲究。)但是我的精神乃在莫大的压力之下。我初以为渡海的生涯定是很沉寂,幽雅,寥

  • 卷之一千四百九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六百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三百六十二·佚名

    光绪二十一年。乙未。二月。戊午。谕内阁禁门重地。理宜严肃前因直班官兵。稽查不力闲杂人等。擅自出入叠经降旨申禁第恐日久懈生。特再行申谕。两翼前锋八旗护军各统领。严饬该官兵等随时认真查察。实力奉行不准闲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 列传一百五·纪昀

    列传宋 【九】○宋九薛居正【惟吉】 沈伦【继宗】卢多逊宋琪【宋雄】薛居正沈伦卢多逊宋琪△薛居正薛居正字子平开封浚仪人父仁谦周太祖宾客居正少好学有大志清泰初举进士不第为遣愁文以自解寓意倜傥识者以为有公辅

  • 一七 奉天府尹博卿额等奏购访遗书情形并开呈书目折·佚名

    一七 奉天府尹博卿额等奏购访遗书情形并开呈书目折乾隆三十七年十二月初八日奴才博卿额、吴绶诏跪奏,为钦奉上谕事。乾隆三十七年正月初五日钦奉上谕,严饬所属采集遗书,叙列目录具奏,候令廷臣检核,开单行知取进,钦遵在案。

  • 第二十二章 工程與賑災·林语堂

    一個人在外省為官時總比在京師為官時對國家的貢獻大。蘇東坡在元佑四年(一0八九)七月到達杭州,任浙西軍區鈐轄兼杭州太守,時年五十二歲。他弟弟子由已經由戶部侍郎升任吏部尚書,賜翰林學士;那年冬季,子由以皇帝特使身份出使

  • 王章传·欧阳修

    王章,魏州南乐人。为州孔目官,张令昭驱逐节度使刘延皓,章跟从令昭。令昭失败,章岳父白文珂与副招讨使李周有交情,把章托付周。周把章藏起来用骆驼送到洛阳,藏在周家里。唐灭亡,章才出来当河阳粮料使。汉高祖统率禁军,章当孔目

  • 使蜀日记·方象瑛

    清 遂安方象瑛渭仁著康熙二十二年,癸亥,闰六月,奉命典试四川。初八日宣旨。先是十九年春,四川平。明年辛酉,例当举秋试。抚臣杭君爱以新经底定,议于亥秋补行。已复请改期。九月,上旨可其奏。至是,礼臣以考官请。故事蜀试用诸

  • 卷三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礼部志稿卷三十四明 俞汝楫 编祠祭司职掌恩恤国初武臣亡殁念其勲劳赙恤之典特从优厚其後渐为限制今并文武恤典着於後而外夷官员亦附焉祭葬洪武二十六年定一优给则例凡阵亡失陷伤故渰没者全支边远守御出

  • 卷七十五·赵汝愚

    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七十五宋 赵汝愚 编百官门戒勑上仁宗乞戒止奔竞    刘 随臣闻风俗信厚草木被於仁恩世道浇漓郡国所以愁叹仁恩洽则邦家益固愁叹甚则王室下衰三代巳来理乱之政布在经史埀诫後王是故历代

  • 太极通书后序·周敦颐

    建安本朱熹右周子之书一编,今舂陵、零陵、九江皆有本,而互有同异。长沙本最后出,乃熹所编定,视他本最详密矣,然犹有所未尽也。盖先生之学,其妙具于太极一图。通书之言,皆发此图之蕴。而程先生兄弟语及性命之际,亦未尝不因其说

  • 卷六六·邱濬

    ▲释奠先师之礼(下) 宋太祖建隆三年,诏庙门立戟十六。 真宗咸平中,追谥孔子为玄圣文宣王,费侯闵损以下皆为公,郕伯曾参以下为侯,鲁史左丘明以下为伯。寻以犯圣祖讳,改玄圣为至圣。 臣按:真宗先诏有司检讨

  • 提要·车垓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四内外服制通释    礼类二【附录】提要【臣】等谨案内外服制通释七卷宋车垓撰垓字经臣天台人咸淳中由特奏名授迪功郎浦城县尉以年老不赴德祐二年卒垓及从兄若水皆受业于季父安行安行受业

  • 卷十二·陈深

    钦定四库全书读春秋编卷十二     宋 陈深 撰哀公【名蒋定公之子定姒所生諡法恭仁短折曰哀】元年【丁未】春王正月公即位楚子陈侯随侯许侯围蔡【左氏传楚子围蔡报栢举也定四年蔡人男女以辨男女各别系累而出降使

  • 素问·佚名

    全称《黄帝内经素问》,中国第一部有系统的医学著作。它汇集了各家的医论,是着重论述基础理论的中医学著作。其书阐述阴阳、藏象、经络、病因、病机、诊法、治则等丰富的医学原理,其中不少论述,至今仍广泛指导着临床实

  • 御制纪梦·朱元璋

    昔当辛卯有元至正君弱政不务臣弄权擅威福海内失驭邪术者倡乱遂致王纲解纽天下纷纭其年汝颖蕲黄民皆为逆次年徐宿炽然盗起蔓及锺离定远民弃农业执刃器趋凶者数万当时贪官污吏莫敢谁何未几壬辰二月二十七日陷濠城而拒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