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南唐书卷四

宋 马令 撰

嗣主书第四

十有四年春正月遣司空孙晟礼部侍郎王崇质奉表于周辞益卑服削去帝号天子犹不答留晟等弗遣钟谟请归取表尽献江北之地天子许之遣崇质德明还始赐江南书曰自有唐失御天歩多艰六纪于兹分鼎峙自为声教各擅蒸黎交结四夷凭陵上国华风不竞否运所钟凡百有心孰不兴愤朕擅一百州之富庶握三十万之甲兵农战交修士卒乐用茍不能恢复内地申画边疆便议班旋直同戏剧至于削去尊称愿输臣节孙权事魏萧詧奉周古也虽然今则不取但存帝号何爽嵗寒傥坚事大之心必不迫人于险德明等归盛称周天子英武帝尤恶之宋齐丘陈觉等皆以割地无益而德明卖国以圗利帝怒斩德明二月遣元帅景达帅师应寿春陈觉为监军使拜边镐为大将许文缜副之中书舍人韩熈载上疏请罢监军使不报司徒致仕周宗卒三月江州柴克宏卒诸郡屯田相率起义以农器为兵襞帋为铠处处保聚号曰甲军周师苦之景达等趋寿州其将朱元李平唐进克复舒蕲泰三州夏大雨周师在杨滁和者皆却诸将请要其险隘击之宋齐丘曰击之怨深不若纵之以为德诫诸将闭壁不得要战周师皆集于寿州故诸州虽复而寿春之围益固天子驻于涡口犹欲再幸杨州宰相范质以师老泣谏乃班师以李重进攻庐州向训守杨州训请弃杨州并力以攻寿春乃封府库付主者遣淮南旧将按巡城中秋毫不犯而去淮人大悦皆负糗粮以送周师秋七月杨光滁和复归于我冬十有一月周杀我行人孙晟十有五年春元帅景达命其将朱元等屯紫金山筑甬道以饷寿州二月天子复来伐徙下蔡桥于涡口为镇淮军筑二城以夹淮周师连破紫金山诸寨监军陈觉乞罢朱元帝遣大将杨守忠代元且召之元愤怒叛降周诸军皆溃许文缜边镐被擒景达以州兵奔还金陵三月丁未刘仁赡病且死其副孙羽等以寿州降仁赡病卒夏四月己巳天子班师乱兵焚杨州民皆徙江南秋七月冬十月天子复来伐围濠州刺史郭廷谓降周泗州守将范再遇叛降周【廷谓不书叛者力不支也】泰州亦溃周师歩骑数万水陆齐进军士作檀来之歌声闻数十里【檀来者但来也北人语音】十月二月天子驻于楚州城北

十有六年春正月大赦改元交泰周师攻楚州守将张彦能郑昭业城守益坚城壊彦能昭业战死周人屠其城而戍之丁未海州溃壬辰静海军溃周人尽得海泰杨楚之地丁卯周人次杨州癸酉次州三月壬午朔次泰州丁亥复次杨州辛夘遂幸迎銮以临大江【周自屠楚州贬书人其后驻幸皆书次至迎銮复书幸不泯其实也】时杨泰滁和寿濠泗光海等州已为周得乃遣陈觉奉表献庐舒蕲黄画江以为界天子许之赐书曰皇帝防问江南国主劳其良苦而已【四年而后克亦已惫矣】夏五月下令去帝号称国主奉周正朔以交泰元年为显德五年钟谟遇延鲁至自京师国主复遣谟等奉表拜成且请位【始降号称国主位不曰乎某人者景迁为太弟时未定也】天子优诏劳安之位之意遂止以谟为礼部侍郎延鲁户部侍郎以行营应援使林仁肇为浙西节度使前庐州孙汉威为奉化军节度使赠刘仁赡太师追封衞玉孙晟太傅追封鲁国公刘彦贞中书令张彦能侍中其余士死国难者追赠有差秋泉州刘従効奉表贡于京师天子不纳冬十月礼部侍郎常梦锡卒十有二月流陈觉于饶州流李徴古于洪州皆杀之放宋齐丘于青阳太弟景迁固请归藩于是以长子冀为太子以景迁为洪州大都督封晋王齐王景达为抚州大都督信王景逷为百胜军节度使升元初括定民赋每正苗一斛别输三斗于官廪授盐二斤谓之盐米至是淮甸盐场皆入于周遂不支盐而输米如初以为定式显德六年春正月宋齐丘缢死于青阳夏晋王景遂卒秋七月钟谟请铸大钱以一当十文曰永通泉货以信州刺史张峦为天德军使九月太子冀卒初丹阳古铭曰天子冀州人以冀应之未几卒识者谓冀州赵地也明年皇朝受命之符尔次子従嘉封吴王居东宫钟谟曰従嘉轻肆请立纪国公従善国主怒贬谟为国子司业立从嘉为太子天子使人谓国主曰吾与汝大义已定终虑后世不汝容可及吾世修城隍治要害为子孙计国主因营缉诸城谋迁都于洪州曰建康与敌境隔江而已又在下流敌兵若至闭门自守借使外诸侯能救国难即为刘裕陈霸先尔今吾徙豫章据上流而制根本上策也羣臣多不欲惟枢宻使唐镐赞成之夏六月荧惑守心光芒相射癸巳天子崩【周世宗】秋七月升洪州为南昌建南都冬十月流钟谟于饶州赐死贬张峦为宣州副使杀之十有二月罢铸大钱明年周亡编年之法絶笔于周亡者清风发而羣隂伏理固然也虽然无所述而遂泯其实则何以着李氏之罪故名器服物庆赏刑威直书其僭将以正其罪尔

建隆元年臣属于皇朝夏四月太子太傅冯延己卒是歳李重进使来乞师拒之遣冯延鲁入贡以闻二年春以世子従嘉监国国主如南都所过慰劳守宰存问高年疾苦防齐王景达于庐山歴览胜境与従臣谭宴浃日而去三月至南都以何洙为奉化军节度使【敬洙去敬字避皇朝讳】豫章迫隘宫府营署皆不能容羣臣日夕思归国主悔怒唐镐慙惧发疡卒六月国主殂于南都年四十有六在位十有九年秋七月国主之丧至自豫章羣臣请殡别宫世子手札不许辞甚哀切【书世子手札未即位也见后主书】乃殡于万寿殿遣使入朝乞追复帝号太祖皇帝许之諡眀道崇德文宣孝皇帝葬顺陵庙号元宗【先谥而后书葬者因其请号顺文势也徐曰嗣主工笔札善骑射宾礼大臣敦睦九族毎闻臣民不获其所者辄谘嗟伤悯形于顔色随加救疗居处御服节俭得中初立有经营四方之志邪臣阿谄职为厉阶晚歳悔之已不及矣少有至性仍懐高世之量始出閤即命于庐山瀑布前构书斋为他日终焉之计及迫于绍袭遂舍为开先精舍常患民间侈靡第宅衣服咸为节制驱惰游之人率归农业及大渐之际羣鹤翔于空双龙据殿屋遂奄然而化】呜呼甚哉守成之难也非特守之难而授之者尤难非授之难而知其可受者为难商有天下成汤作之太甲守之而中有不之忧向非阿衡之佐则求其思庸之复也难矣周有天下武王作之成王守之而中有流言之变向非周公征之则求其凫鹥之雅也亦难矣以唐太宗之丰功大业一正天下建不拔之基而晋王之立杀父之臣失父之政卒至于大乱矧不及于太宗者乎元宗即位一十九年有经营四方之志约已慎刑勤政如一向非任用羣小屏弃忠良国用不殚于闽楚师旅不弃于淮甸则庶几完成之君也志有之曰杨者易生之木也一人植之十人拔之无生杨矣以新造之唐而守之非道不几乎朝莳而夕揠其亡也不旋踵故周世宗以衰世之锋一鼓而十四州之地掇如也悲夫

 

南唐书卷四

钦定四库全书

猜你喜欢
  卷三十六 楚元王传第六·班固
  二主妃子传第四·陈寿
  卷二百四十三 熙寧六年(癸丑,1073)·李焘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八十·徐乾学
  二·况周颐
  卷二百五十二·杨士奇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八十·佚名
  卷之二百七十九·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九·纪昀
  伊洛渊源録卷十三·朱熹
  寿王石重繩传·薛居正
  守南昌广饶记·林福祥
  卷六十四·雍正
  卷九·允禄
  六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八百五十四·彭定求

        卷854_1 【初月】杜光庭   始看东上又西浮,圆缺何曾得自由。照物不能长似镜,   当天多是曲如钩。定无列宿敢争耀,好伴晴河相映流。   直使奔波急于箭,只应白尽世间头。   卷854_2 【题仙居观】杜光庭

  • 草夫人·唐圭璋

      满江红   寿妇人又受命十月廿七   清晓新妆,鸾台畔、潜呼小玉。问阿谁庭院,调长生曲。报道隔邻人庆寿,新来荣领金花轴。细推来、阳月已将周,惟三宿。   陈□颂,年多祝。环珠翠,人如簇。奉金杯相庆,满斟醽。愿享麻

  • 御选金诗卷二·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金诗卷二四言诗赵秉文时雨【并序】时雨美胥莘公也公以行台移镇平阳邻畏其威民懐其德焉天降时雨山川岀云天相休运是生世臣维我世臣乃国于莘天子命之牧尔邦民北风喈喈雨雪霏霏嗟我晋人而疮而痍吹之呴之

  • ●卷下·江休复

      圣节道场建起十三日,枢府学士以下皆赴。十四日,中书会,独舍人与大卿监遥上下不过七八人。  审刑奏案,贴黄上更加撮白,撮白上复有贴黄。  国朝诸祠,牲牢之数不等。七室共一羊豕,后庙温成料一羊豕。蜡享百神亦然。然行

  • ◎多才李氏建殊勋·宣南吏隐

    各方对于直军之战胜,侈谈战迹,咸归吴氏,其实皆平日军学处长李济臣之有系统教育所收效果也。李名济臣,与吴佩孚同乡,日本士官毕业生,曾充北京武备学堂教习,精通英、法、日、德、俄五国语言,洞悉列强军制之内容,实地作战,饶有经验

  • 史记集解卷六·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六秦始皇本纪第六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庄襄王为秦质子于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于邯郸及生名为政【徐广曰 作正宋忠云以正月旦生故名】姓赵氏年十三歳庄襄王死政代立为

  • ●牧令书卷九 农桑上·徐栋

    安肃徐栋致初辑 自治原以及取善屏恶皆所以为民而犹未及乎民及民之政分之有万端约之祇二事曰教与养而巳而养又为教之本咨十二牧首以食陈三八政统以农此老生常谈实经世宝训也 许三礼 田文镜 王士俊 潘杓灿 官献嗂 沈梦

  • 卷一百三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三十八刑考详谳【平反】宋宁宗嘉定二年六月诏台省及诸路监司速决滞狱至七年六月亦有此令十五年五月又诏监司虑囚察州县匿囚者劾之四年诏申检验法颁示天下先是孝宗淳熙初浙西提刑郑兴

  • 悔过自新说·李颙

    曩余令二曲,治先访贤,得李子,弱冠潜修,圣贤自命,即已知其必为大儒无疑也,以处士礼礼之。癸巳,再游华岳,得一晤,尘言娓娓,道气翩翩,白先生大人以及担夫樵子,无弗知其躬行实践,学问渊源,且共推余物色之。先是余知其必为大儒者,兹固人人

  • 权修第三·管仲

    万乘之国,兵不可以无主;土地博大,野不可以无吏;百姓殷众,官不可以无长;操民之命,朝不可以无政。地博而国贫者,野不辟也;民众而兵弱者,民无取也。故末产不禁则野不辟,赏罚不信则民无取。野不辟,民无取,外不可以应敌

  • 概论 原文·洪应明

    君子之心事,天青日白,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华,玉韫珠藏,不可使人易知。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进德修行的砥石。若言言悦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鸩毒中矣。疾风怒雨,禽鸟戚戚;霁月光风,草木欣欣,可见天地不可

  • 孟子卷二·朱熹

    宋 朱子 集注公孙丑章句上〈凡九章〉公孙丑问曰夫子当路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复扶又反○公孙丑孟子弟子齐人也当路居要地也管仲齐大夫名夷吾相桓公霸诸侯许犹期也孟子未尝得政丑盖设辞以问也〉孟子曰子诚齐人

  • 大乐金刚不空三昧大明印相成就仪轨分第十五·佚名

    尔时金刚手菩萨复说成就法颂曰:今说成就法,是最胜究竟。由此最胜故,见获究竟法。是以诸菩萨,悉远离轮回。得成就自在,能成一切义。修诸菩萨行,而成正等觉。广习诸馀法,莫能越此教。世间诸有情,无福难度者,虽遇佛菩萨,而不能度脱

  • 持无量功德建塔品第三·佚名

    无垢地摄持戒波罗蜜伽陀。若人常受持般若,所作上应诸佛行。刀剑毒药水火等,乃至诸魔不能为。若人於佛灭度後,建七宝塔以供养。如是圆满千俱胝,佛刹恒沙等佛塔。众生无边千俱胝,以妙香华涂香等。供养三世无边劫,所有功德之数

  • 卷第五·佚名

    历朝释氏资鉴卷第五闽扆峰沙门 熙仲 集南北朝南陈(陈氏霸先。受梁禅。都建康。自丁丑尽己酉。五主。三十三年)  后梁(萧察。都江陵。三主。三十八年)北齐(高氏洋丞受东魏禅。都邺。自庚午尽丁酉。五主。二十八年)

  • 卷之四十·别庵性统

    续灯正统卷四十 南海普陀嗣祖沙门西蜀 性统 编集 曹洞宗 大鉴下第三十七世 博山来禅师法嗣 广信府博山雪关智誾禅师 本郡上饶傅氏子。父丧早。八岁辞母。依景德传出家。传矜师体羸。令顶礼大士号。一夜获大士摩顶

  • 复堂词话·谭献

    清谭献撰。共一百三十一则,为其门生徐珂所辑,1925年付梓。徐珂跋云:“师之论词诸说,散见文集、日记及所纂《箧中词》、所评周止庵《词辨》。光绪庚子(1900),珂里居,思辑为专书,请于师曰:‘集录绪论,弟子职也。侍教有年,请从事。

  • 康雍乾间文字之狱·佚名

    《康雍乾间文字之狱》,系统记述了“庄廷钅龙之狱”、“戴名世之狱”、“查嗣庭之狱”、“陆生楠之狱”、“曾静、吕留良之狱”、“谢济世之狱”、“胡中藻之狱”等著名文字狱的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