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臣等谨案槎翁诗集八卷明刘嵩撰嵩字子髙初名楚泰和人元末举于乡洪武三年以人材荐授职方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输作京师十三年手勅召为礼部侍郎署礼部尚书致仕十四年复召为国子司业未旬日卒嵩七歳能赋诗及长日课一篇 
-    康熙六十年。辛丑。春。正月。癸亥朔。上诣堂子行礼还宫。拜神毕。御殿。王以下、文武各官、外藩王、及使臣等、上表朝贺停止筵宴  ○朝鲜国王李昀、遣陪臣李宜显等、表贺冬至、元旦、万寿节。及进□山戊不□ 
-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周建诸侯史记封诸侯班赐宗彞作分殷之器物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襃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爲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 
- 梁肃字孟容,奉圣州人。他从小勤奋学习,夏天夜里读书常常通宵达旦,他的母亲葛氏经常熄灭蜡烛阻止他学习。天眷元年(1138),梁肃选拔为进士第,调任平遥县主簿,升为望都、绛县令。他廉洁奉公,进朝任尚书省令史。后他被授予定海军 
- 吴师道字正传,婺州兰溪人。幼年就懂得要学习,善于记忆和阅读。善写词章,才思横溢,谱成歌诗,清新美丽。二十岁读宋儒真德秀遗书,认识到要研习修身养性之学,须刻苦磨练,日长月进,他曾向同郡的许谦请教静心养性的问题。至治元年(1 
- 《史记 邹阳传》云:“宋信子罕之计而囚墨翟。”(《汉书 邹阳传》作子冉,误。)考子罕有二人。一在春秋鲁襄公时,《吕氏春秋 召类篇》,称其“相平公、元公、景公,以仁节终其身”者也。其事迹详《左传》。 
-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五刑考【十一】徒流乾隆三十一年申定问拟旗人?常罪名及因公获谴仍行折枷鞭责例定例八旗人等遇有流徒罪名均折枷责完结嗣因旗人渐染恶习有甘为败类 
- 唐高祖起太原,其谋发于太宗,诸子不与也。及克长安,诛锄群盗,天下为一,其功亦出于太宗。盖天心之所副予,人心之所归向,其在太宗者审矣。至立太子,高祖以长立建成,建成当之不辞。于是兄弟疑间,卒至大乱。夫建成不足言也,其咎在高祖 
- (戊子)二十一年大明萬曆十六年春正月1月1日○朔乙酉,全羅監司尹斗壽狀啓:龍潭縣,去十二月十五日,地震,自西南,聲甚轟輵。1月2日○丙戌,二所巡廳軍號,趁不受去。兵曹啓:「以夜深,不爲受去。」傳曰:「軍法解弛,於此可見。」命囚巡將李 
- 大夫曰:“匈奴无城廓之守,沟池之固,修戟强弩之用,仓廪府库之积,上无义法,下无文理,君臣?易,上下无礼,织柳为室,旃为盖。素弧骨镞,马不粟食。内则备不足畏,外则礼不足称。夫中国天下腹心,贤士之所总,礼义之所集,财用之所殖也。夫以智 
-  	<经部,四书类,论孟精义__孟子精义>	钦定四库全书	孟子精义卷一	宋 朱子 撰	梁惠王章句上	孟子见梁惠王章	明道曰仲尼言仁未尝兼义独于易曰立人之道曰仁与义而孟子言仁必以义配盖仁者体也义者用也知义之为用而不外 
- 明菩萨戒弟子古吴智旭述佛前自誓受戒。肇于梵网。详于地持璎珞等经。今参以诸经行法。总出十意。一严道场。二净三业。三结界。四修供养。五赞礼归依。六悔除恶罪。七启白请证。八正诵戒经。九发誓礼佛。十发愿回向。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沙门臣施护等奉 诏译  降三世曼拏罗广大仪轨分第六之余  复次宣说降三世大曼拏罗中通用印相。  所有降三世印契  谓即金刚胜三昧  金刚吽字诸咒明  刹 
-       众事分阿毗昙论 第八卷尊者世友造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共菩萨提耶舍译千问论品第七之一戒净果通种断如意足念谛戒者。谓优婆塞五戒。问云何五。答谓。优婆塞受尽形寿不杀生。是优婆塞学迹。尽形寿。不偷盗。不 
- 佛祖统纪卷第三十八宋景定四明东湖沙门志磐撰法运通塞志第十七之五自周秦至于六朝。世以为得正统。若北魏齐周。虽非相承。而世居中原盛行典礼。谓之北朝者。不鄙夷之如晋五胡也。隋氏虽受周禅。而实能统一区宇继陈正 
- 简称《石壁记》,署名楚泽先生编。全书分上、中、下三卷,内有道教外丹药物之鉴别,器皿之制作,以及诸丹药物的名称、剂量、炼制方法,是一部有重要价值的道书。据考证,成书于760—763 年。 卷上载有“太一金英神丹方”“ 
- 一卷。清代释际醒撰。彻悟,号梦东。生于1741年,卒于1810年。为清代弘扬净土宗代表人物之一。彻悟初从北京广通寺粹如参禅,后继主法席,为道俗所归仰。嘉庆五年 (1800),居京郊怀柔红螺山资福寺,倡导念佛,依从者众多,遂成为北方 
- 亦称《佛说大乘稻秆经随听手镜记》。佛典注疏。唐法成集。一卷。仅存于敦煌遗书中。是敦煌遗书所藏的《佛说大乘稻秆经》的注疏书。疏释分五门:(1)立所宗,谓本疏“依经中宗”,即依龙树中观派立宗;(2)明归乘,谓本疏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