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賞罰第十九

  政之大綱有二,二者何也?賞罰之謂也。人君明乎(《御覽》卷六百三十六作"于")賞罰之道,則治不難矣。夫賞罰者(《治要》無"夫"字),不在乎必重,而在於必行。必行則雖不重而民(《御覽》作"人",下同)("肅"字原缺,據《治要》、《御覽》補。程本、四庫本作"懼",蓋以意補),不行(《治要》作"必不行也")則雖重而民怠,故先王務賞罰之必行也("也"字原脱,據《治要》補)。《書》曰:"爾無不信,朕不食言。爾(《御覽》作"汝")不從誓言,予則孥戮汝,罔有攸赦。"

  天生烝民,其性一也。刻肌虧體,所同惡也;被文垂藻,所同好也。此二者常存而民不治,其身有由然也。當賞者不賞,當罰者不罰。夫當賞者不賞,則爲善者失其本望,而疑其所行;當罰者不罰,則爲惡者輕其國法,而怙其所守。苟如是也,雖日用斧鉞於市,而民不去惡矣;日錫爵禄於朝,而民不興善矣。是以聖人不敢以親戚之恩而廢刑罰,不敢以怨讐之忿而廢慶賞,夫何故哉?將以有救也。故《司馬法》曰:"賞罰不踰時,欲使民速見善惡之報也。"踰時且猶不可,而况廢之者乎!

  賞罰不可以踈(《治要》作"疏",下同),亦不可以數:數則所及者多,踈則所漏者多。賞罰不可以重,亦不可以輕:賞輕則民不勸,罰輕則民亡懼(《治要》作"不懼",無"民"字);賞重則民徼倖,罰重則民無聊(原注:一作"不聊生"。)。 故先王明恕以聽之(此五字原作"明庶以德之", 據《治要》改。"王"字程本、四庫本誤作"生",餘同底本),思中以平之,而不失其節也("也"字原脱,據《治要》補)。故《書》曰:"罔非在中,察辭於差。"夫賞罰之於萬民(《治要》作"人"),猶轡策之於駟馬也,轡策之("之"字原脱,據《治要》補)不調,非徒遲速之分也,至於覆車而摧轅;賞罰之不明也(《治要》無"也"字),則(《治要》無"則"字)非徒治亂之分也,至於滅國而喪身。可不愼乎!可不愼乎!故《詩》云:"執轡如組,兩驂如舞。"言善御之可以爲國也。

猜你喜欢
  有仁德才能够正确对待他人·孔子
  卷四十一·李明复
  卷三十·李明复
  尚书大传卷三·孙之騄
  卷三十一·毛奇龄
  卷五十·江永
  隰桑·佚名
  诗传遗説卷四·朱鉴
  卷四·季本
  卷九·王质
  卷八·乾隆
  卷三·佚名
  法镜经·佚名
  卷第五十四·佚名
  佛说宝雨经卷第四·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水云集·汪元量

    宋 汪元量 撰湖州歌九十八首丙子正月十有三挝鞞伐鼓下江南臯亭山上【吴本下】青烟起宰执相看似醉酣万马如云在外间玉阶仙仗罢趋班三宫北面议方定遣使臯亭慰伯顔殿上羣臣嘿不言巴延丞相趣降笺三宫共在珠帘下万骑虬须

  • 卷三百七十七 元祐元年(丙寅,1086)·李焘

      起哲宗元祐元年五月丁丑盡是月丁卯   五月丁巳朔,金紫光祿大夫、門下侍郎呂公著依前官守尚書右僕射兼中書侍郎。自蔡確、章惇罷,司馬光已臥疾,及韓縝去位,公著常攝宰相事。先是,執政官每三五日一聚都堂,堂吏日抱文書

  • ●卷十七·邵伯温

      长安张衍,年八十,以术游士大夫间。其为人有忠信,识道理。章子厚、蔡持正官州县时,许其为宰相。蒲传正、薛师正未显,皆以执政许之。绍圣初,余官长安,因论范忠宣公命,衍曰:“范丞相命甚似其父文正公,文正艰难中,仅作参知政事耳

  • ●卷二十二·陶宗仪

      ◎圣门弟子孔门弟子姓字,见诸《家语》、《论语》、《史记等书》。金华张君孟兼、稽考异同,集为章句,以便记诵。即古急就之义也。其文曰:“昔圣门,弟了三千。身通六艺,七十二人、德行着称,颜回子渊,冉耕伯牛,闵损子骞,

  • 七国考卷二·董说

    ○秦食货【户籍河渠附】辕田汉地理志秦孝公用商鞅制辕田开阡陌杜氏通典云孝公用商鞅鞅以三晋地狭人贫秦地广人寡故草不尽垦地利不尽出于是诱三晋之人利其田宅复三代无知兵事务本于内而使秦人应敌于外故废井田开阡陌任

  • 乐毅图齐七国春秋后集卷下·佚名

    石丙回寨,见乐毅具说前事。毅曰:“你敢再出战么?”石丙曰:“暂气歇。”言未毕。外有袁达高叫:“离乱不睹明朝,太平只在今日。交败将石丙出战!”毅见石丙不胜袁达,使一小计,用乌鸡血,向西北打一喷。狂风忽起,吹砂走石。石丙闻知乐

  • 太高祖石公家傅·林献堂

    太高祖石公,福建漳州府平和县五寨墟莆坪社人。自始祖子慕公迁于此,子孙蕃衍。传十二世至持公,字扶我,讳可相;娶庄氏,生三子:长深、次洪、三江。江公名淑、字良士,娶曾氏,生子三,太高祖其孟也。次受、三总。性孝

  • 张瀚传·张廷玉

    张瀚,字子文,仁和人。嘉靖十四年(1535)的进士,授职为南京工部主事。历任庐州知府,后改任大名知府。俺答围困京城,诏令派遣兵部郎中征召京郊的军民进行防卫。张瀚马上查阅户口,三十人中抽取一人,由二十九人供给他的粮饷,征到八

  • 汉纪二 太祖高皇帝上之下三年(丁酉、前204)·司马光

    汉纪二 汉高帝三年(丁酉,公元前204年) [1]冬十月,韩信、张耳以兵数万东击赵。赵王及成安君陈馀闻之,聚兵井陉口,号二十万。 [1]冬季,十月,韩信和张耳率领几万名士兵向东攻打赵。赵王赵歇和成安君陈馀闻讯,即在井陉口集结部队,号

  • 卷六十七 仲尼弟子列传第七·司马迁

    孔子曰“受业身通者七十有七人”,【索隐】:孔子家语亦有七十七人,唯文翁孔庙图作七十二人。皆异能之士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厓伯牛,仲弓。政事:厓有,季路。言语:宰我,子贡。【索隐】:论语一曰德行,二曰言语,三曰政事,四曰文学。今

  • 卷六·俞皋

    <經部,春秋類,春秋集傳釋義大成欽定四庫全書春秋集傳釋義大成卷六  元 俞臯 撰文公【名興僖公子毋聲姜在位十八年子赤立公子遂殺赤及視而立其庶子倭是爲宣公諡法慈惠愛民忠信接禮曰文】【乙未】元年春王正月公即

  • 管子轻重一·马非百

    巨(筴)乘马管子轻重一〔一〕──巨(筴)乘马〔二〕〔一〕元材案:轻重一词,最早见于《国语周语》。《周语》云:&ldquo;周景王时,患钱轻,将更铸大钱。单穆公曰:不可。古者天降灾戾,于是乎量资币,权轻重以救民。民患轻,则为之作重币以

  • 金光明经玄义拾遗记卷第三·知礼

    宋四明沙门知礼述三简十法十。初简三德三。初标。二正料简二。初斥偏三。初三藏。太子五阴久修五分虽未无漏得名法身。在二德前。树下真明方有般若。三十四心者。十六心破见十八心断爱。若顿证罗汉及辟支佛。此之二人

  • 卷第一百五十八·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五十八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定蕴第七中得纳息第一之二问得非得何差别。答名即差别。谓名得。名非得。复次得有漏无漏。非得唯有漏。复次得善不善无记。非得唯无记。复次得

  • 砚山斋杂记·孙炯

    中国书画杂识著作,四卷。清孙炯著。此书杂记书画及印玺砚台眼镜等事,言书画者居泰半。论画部分无甚精旨,论书部分稍有见识,兼作考订。此版本有: 《四库全书》本。

  • 轩岐救正论·肖京

    综合类著作。明萧京撰。六卷。京字万舆,别号通隐子,福建人。曾游宦楚、蜀间。因髫龄秉弱,而留心医药。成书于崇祯十七年(1644)。卷一为医论,凡论藏府、病机、治法等,每有独到见解。卷二为四诊正法,主要论脉,次及望色

  • 野记·祝允明

    明代文言轶事小说集,祝允明撰, 四卷。今存版本有明刊本、同治十三年元和祝氏刻本、宣统三年时中书局排印本、 《申报馆丛书续集》本,以下为一卷本:有《历代小史》本、 《丛书集成初编》本、 《续说郛》本等。所谓“九

  • 绍兴十八年同年小录·佚名

    1卷,编者佚名。进士题名录是科举时代十分盛行的一种书籍,它的出现早在北宋,但留存于世的宋代进士题名录,仅有南宋高宗绍兴十八年(1148)的王佐榜和理宗宝祐四年(1256)的文天祥榜两种。宋代进士考试3年一取,放榜唱名后,先谒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