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覈辯第八

  俗士之所謂辯者,非辯也。非辯而謂之辯者,蓋聞辯之名,而不知辯之實,故目之妄也。俗之所謂辯者,利口者也。彼利口者,苟美其聲氣,繁其辭令,如激風之至,如暴雨之集,不論是非之性,不識曲直之理,期於不窮,務於必勝。以故淺識而好奇者,見其如此也,固以爲辯(徐湘琳曰:"固疑當作'因'。")。不知木訥而逹道者,雖口屈而心不服也。夫辯者,求服人心也,非屈人口也。故辯之爲言別也,爲其善分別事類而明處之也。非謂言辭切給(《意林》作"捷給"),而以陵蓋(《意林》作"善",疑非)人也。故傳稱《春秋》微而顯,婉而辯者(徐湘琳曰:"'者'字疑衍。")。然則辯之言必約以至,不煩而諭,疾徐應節,不犯禮敎,足以相稱。樂盡人之辭,善致人之志,使論者各盡得其願而與之得解。其稱也無其名,其理也不獨顯,若此則可謂辯。故言有拙而辯者焉,有巧而不辯者焉。君子之辯也,欲以明大道之中也,是豈取一坐之勝哉!

  人心之於是非也,如口於味也。口者非以己之調膳則獨美,而與人調之則不美也。故君子之於道也,在彼猶在己也,苟得其中,則我心悅焉,何擇於彼?苟失其中,則我心不悅焉,何取於此?故其論也,遇人之是則止矣;遇人之是而猶不止,苟言苟辯,則小人也。雖美說,何異乎鵙之好鳴,鐸之喧譁哉!故孔子曰:"小人毀訾以爲辯,絞急以爲智,不遜以爲勇。"斯乃聖人所惡,而小人以爲美,豈不哀哉!

  夫利口之所以得行乎世也,蓋有由也。且利口者(徐湘琳曰:"錢注云,《群書治要》'且'作'夫'。"按《治要》所引無首二句,疑此"夫"字乃節自首句,並刪"且"字。),心足以見小數,言足以盡巧辭,給足以應切問,難足以斷俗疑,然而好說而不倦,諜諜如也。夫類族辯物之士者寡,而愚闇不逹之人者多,孰知其非乎?此其所以("以"字原脱,據《治要》補。)無用而不見廢也,至賤而不見遺也。先王之法,析言破律,亂名改作者,殺之;行僻而堅,言僞而辯,記醜而博,順非而澤者,亦殺之。爲其疑衆惑民,而潰(《治要》作"澆")亂至道也。孔子曰"巧言亂德"、"惡似而非者"也。

猜你喜欢
  晁错第八·桓宽
  卷五蕃后·汪辉祖
  卷三十五【起襄公二十二年尽二十四年】·杜预
  卷四十二·陈祥道
  卷十七·孙奇逢
  春秋师说卷下·赵汸
  第三卦:《屯卦》·佚名
  书蔡氏传旁通卷一中·陈师凯
  附錄一·王明
  忆念品第十五·佚名
  佛说长阿含经卷第六·佚名
  覆净平居士书·太虚
  卷六十一·佚名
  佛说菩萨本业经·佚名
  诸法集要经卷第七·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四折·佚名

    (苏文顺引张千、俫儿上,云)自家苏文顺。前日教张千买了个小厮,执着银唾盂,还不勾一两日,他将唾盂儿不见了。必然递盗与他大的拿去。张千,把这小厮吊将起来。(张千吊俫科)(净上,云)自从做了甲头,好生自在。我前后游玩一回,来到

  • 楔子·费唐臣

    (驾上,云)自从将学土苏轼安置黄州,不觉又过数年。当初误听李定等论劾,是朕一时没主张。如今在朝官员没一个如他的学问。似此高才之士,岂可终身斥朕逐,已令使臣领敕,宣召他回京,这一来必重用也。(下)(末上,云)下官苏轼,自从遭贬

  • 卷五百三十九·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五百三十九李商隐李商隐字义山怀州河内人令狐楚帅河阳奇其文使与诸子游楚徙天平宣武皆表署廵官开成二年高锴知贡举令狐綯雅善锴奨誉甚力故擢进士第调弘农尉以忤观察

  • 卷八十二 田单列传第二十二·司马迁

    田单者,齐诸田疏属也。湣王时,单为临菑市掾,不见知。及燕使乐毅伐破齐,齐湣王出奔,已而保莒城。燕师长驱平齐,而田单走安平,令其宗人尽断其车轴末而傅铁笼。已而燕军攻安平,城坏,齐人走,争途,以彗折车败,为燕所虏,唯田单宗人以铁笼

  • 卷三百二十 元豐四年(辛酉,1081)·李焘

      起神宗元豐四年十一月癸未盡是月庚子   十一月辛丑,詔:「林廣累奏進兵次第,極為遲緩。今已深冬,若更涉春,天氣漸暖,煙瘴霖雨,轉難窮討巢穴。或遷延未了,即兩川不免騷擾,令林廣宜速進兵。」時廣留屯落蜐綱凡七日矣,沙取率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二·佚名

    弘治二年正月庚申朔正旦节遣驸马都尉蔡震游泰分祭 长陵 献陵 景陵 裕陵 茂陵○遣仪宾王宪祭 景皇帝陵寝○遣内官祭 恭让章皇后陵寝 上诣 奉先殿 奉慈殿 太皇太后 皇太后宫行礼毕出御奉天殿文武群臣公服行礼如元年仪

  • 三国史记卷第三十八。·金富轼

    输忠定难靖国赞化同德功臣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守太保门下侍中判尙书吏礼部事集贤殿太学士监修国史上柱国致仕臣[金富轼]奉宣撰。三八卷志七职官上零零杂志第七。职官上。三八卷志七职官上零一○[新罗]官号,因时沿革,不

  • 卷六十·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六十明 杨士奇等 撰治道宋宁宗时知安溪县陈宓上封事言宫中宴饮或至无节非时赐予为数浩穰一人蔬食而嫔御不废於击鲜边事方殷而桩积反资於妄用此

  • 卷五百三十·佚名

    △第三分妙相品第二十八之三复次善现,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安住如梦如响如像如光影如阳焰如幻如化如寻香城五取蕴中。圆满静虑波罗蜜多。具寿善现白言: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安住如梦广说

  • 思惟品第一之二·佚名

    贤护。我时则亦授彼佛记。是人当来必得成佛。号曰德光明如来应供等正觉乃至佛世尊,贤护。是中三昧谁当证知。今我弟子摩诃迦叶。帝释德菩萨。善德天子。及馀无量诸菩萨辈。咸已修得此三昧者,是为证。云何证。所谓空三昧

  • 瑜伽師地論卷第五十五·欧阳竟无

      彌勒菩薩說   唐三藏沙門玄奘譯   攝決擇分中五識身相應地意地之五   [一]如是已思擇色藴.我次當說名所攝四無色藴隨所應建立相。如本地分立一心相.今   先顯示。如世尊言若有衆生於如來所但發一心及一言

  • 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卡尔维诺

    《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由框架故事和嵌入小说两部分组成。框架故事以男性读者“你”作主角,“你”是整本书的“隐设读者”,也是实际在进行阅读的读者。话说,你兴致勃勃地买来卡尔维诺的新小说《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正看

  • 屏山集·刘子翚

    诗文别集。一作《屏山文集》、《刘屏山文集》,全称《宋儒刘屏山先生文集》。二十卷。宋刘子翚撰。子翚卒后,嗣子玶幼,文多散佚。南宋高宗绍兴三十年(1160),玶搜求、编次其遗文,凡二十卷,胡宪为序。玶复为校订,至孝宗

  • 云阳集·李祁

    元代诗文别集。10卷。李祁撰。《四库全书》曾据浙江鲍士恭家藏本编入别集类。本集主要版本,除《四库全书》本之外,尚有几种清抄本。卷首无序言。卷1为律赋、古律诗,卷2为律诗、绝句,卷3—5为序,卷6为序、记,卷7为记,

  • 历代诗话·吴景旭

    清吴景旭撰。八十卷。以天干数分为十集。甲集六卷,评论《诗经》,乙集六卷,评论《楚辞》,丙集九卷,评赋,丁集六卷,评古乐府,戊集六卷,评汉魏六朝诗,己集十二卷,评杜甫诗并考订其谱系,庚集九卷,评唐诗,辛集七卷,评宋诗,壬集十卷,评金、元

  • 史佚书·史佚

    一卷。周尹佚 (生卒年不详)撰。佚又作逸,周太史,故又称史佚。《通志·氏族略》 云:“少昊之子封于尹域,因以为氏,子孙世为周卿士,食采于尹,故或谓尹佚。即少昊之裔也。”班固认为佚是成康之臣,贾逵认为是周文王时人,杜预认为是

  • 龙树菩萨为禅陀迦王说法要偈·佚名

    刘宋罽宾国沙门求那跋摩译,七言偈,种种劝诫,令修学正法

  • 沙弥威仪·佚名

    一卷,刘宋求那跋摩译。同于七十威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