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制役第二十二

  昔之聖王,制爲禮法,貴有常尊,賤有等差,君子小人,各司分職。故下無僭(原譌作"潛",據徐本改正)上之愆,而人役財力能相供足也。往昔海內富民及工商之家,資財巨萬,役使奴婢,多者以百數,少者以十數,斯豈先王制禮之意哉!

  夫國有四民,不相干黷:士者勞心,工、農、商者勞力。勞心之謂君子,勞力之謂小人;君子者治人,小人者治於人;治於人者食於("於"字原脱,據徐本補)人,治人者食於人。百王之達義也。今夫無德而居富之民,宜治於人,且食人者也,役使奴("奴"字徐本误作"農"。)婢,不勞筋力,目喩頥指,從容垂拱,雖懷忠信之士,讀聖哲之書,端委執笏,列在朝位者,何以加之?且今之君子尚多貧匱,家無奴婢,旣(原作"旣",錢校本以意改作"即",徐本從之。)其有者,不足供事,妻子勤勞,躬自爨烹,其故何也?皆由罔利之人與之競逐,又有紆靑拖紫并兼之門使之然也。夫物有所盈,則有所縮,聖人知其如此,故裒多益寡,稱物平施,動爲之防,不使過度,是以治可致也。爲國而令廉讓君子不足如此,而使貪人有餘如彼,非所以辨尊卑,等貴賤,賤財利,尚道德也。

  今太守令長得稱君者,以慶賞刑威咸自己出也。民畜奴婢,或至數百,慶賞刑威亦自己出,則與郡縣長史又何以異?夫奴婢雖賤,俱含五常,本帝王良民,而使編戶小人爲己役,哀窮失所,猶無吿訴,豈不枉哉?今自斗食佐吏以上至諸侯王,皆治民人者也,宜畜奴婢;農工商及給趍走使令者,皆勞力躬作,治於人者也,宜不得畜。

  昔孝哀皇帝卽位,師丹輔政,建議令畜田宅奴婢者有限,時丁傅用事,董賢貴寵,皆不樂之,事遂廢覆("覆"字徐本以意改作"罷"。)。夫師丹之徒,皆前朝知名大臣,患疾并兼之家,建納忠信,爲國設禁,然爲邪臣所抑,卒不施行。豈況布衣之士,而欲唱議立制,不亦遠乎!(《治要》卷四十六)

猜你喜欢
  山权数第七十五·管仲
  景公问欲和臣亲下晏子对以信顺俭节第二十六·晏婴
  卷七十八 尚书一·黎靖德
  厚黑丛话卷二·李宗吾
  卷五十二·湛若水
  第十四章 2·辜鸿铭
  卷三 士相见礼第三·李如圭
  第九 权篇 4·王诩
  历史与神·钱穆
  有司彻第十七·佚名
  庄公·庄公十四年·左丘明
  无想品第十一·佚名
  瑜伽师地论卷第十一·玄奘
  生命之研究·太虚
  卷五十四·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参寥子诗集卷七·道潜

    宋 释道潜 撰别苏翰林四海窥人物其谁似我公论交容末契许国见深衷渐逺吴天月行披禁殿风玉堂清夜梦觧后过江东送景文交逰尽四海厚我乃无几刘侯躯七尺堂堂信英伟中刚冷如鉄万事肯料理相逢倾盖余眷眷极终始东南久彻警将

  • 卷三十九·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三十九清明类五言古清明日诏宴宁王山池   【唐】张 説今日清明宴佳境惜芳菲揺掦花杂下娇啭莺乱飞緑渚传歌榜红桥渡舞旂和风偏应律细雨不沾衣承恩如改火春去春来归洛阳清明日雨霁

  • 卷二百三十六 列传二十三·赵尔巽

      陈泰阿尔津李国翰子海尔图桑额卓布泰弟巴哈 卓罗四世孙永庆爱星阿子富善逊塔子马锡泰从弟都尔德   陈泰,满洲镶黄旗人,额亦都孙,彻尔格子也。初授巴牙喇甲喇章京。从伐明,攻锦州,明兵自宁远来援。陈泰先众直入敌阵,斩

  • 卷之二百七十八·佚名

    光绪十五年。己丑。十二月。壬申朔。上诣仪鸾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皇太后安。至乙卯皆如之。外记注○谕内阁、本年浙江各府属。被水成灾。民情异常困苦。叠经颁帑拨款。广为赈抚。并谕令崧骏将应徵钱粮

  • 一百八十三 苏州织造李煦奏请再派盐差以补亏空摺·佚名

    康熙五十三年七月初一日 臣李煦跪奏: 窃臣与曹寅蒙万岁隆恩,轮视淮盐,殊荣异数,亘古未有。今十年差期已满,臣煦何敢再有非分之求。但臣蒙豢养数十年,莫非宏恩覆庇,而自今以後,将有不得保全身家之惧,若不据实陈奏,以求圣恩,是徒蹈

  • 卷七·李天根

    江阴云墟散人李本天根氏辑甲申(一六四四)冬十月乙卯朔大清定鼎燕京,世祖章皇帝即皇帝位;颁诏天下,普与臣民更始。福王使臣左懋第等次张家湾。大清传令:止许百人从行。懋第衰绖入都门,至则馆之鸿胪寺。请祭告诸陵及改葬先帝后

  • 彭城王刘义康传·李延寿

    彭城王刘义康,在永初元年,被封为彭城王。历任南豫、南徐二州刺史,并且都兼任都督。文帝即位,封为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元嘉三年(426),改授都督、荆州刺史,配给仪仗三十人。刘义康少年时候就很聪颖明察,后来担任地方长官,

  • 马得臣传·脱脱

    马得臣,南京人。好学,博通古事,尤其擅长做诗。保宁间(969~979),历任政事舍人、翰林学士,常常参与朝议,以正直著称。乾亨初,宋国军队多次侵犯我国边境,皇上命他为南京副留守,又拜为翰林学士承旨。圣宗即位,皇太后临朝称制,马得臣兼

  • 纲鉴易知录卷十三·吴楚材

    汉纪世宗孝武皇帝纲 辛丑,世宗孝武皇帝建元元年,冬十月,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以董仲舒为江都相。治申、韩、苏、张之言者,皆罢之。目 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上亲策问之。广川董仲舒对曰:“臣谨按春秋之中,视前世

  • 孟子纂笺卷六·詹道传

    元 詹道传 撰滕文公下凡十章陈代曰不见诸侯宜若小然今一见之大则以王小则以霸且志曰枉尺而直寻宜若可为也【王去声】陈代孟子弟子也小谓小节也枉屈也直伸也八尺曰寻枉尺直寻犹屈已一见诸侯而可以致王霸所屈者小所伸

  • 心意品法句经第十一(十有二章)·佚名

    心意品者,说意精神虽空无形造作无竭。意使作狗,难护难禁,慧正其本。其明乃大,轻躁难持,唯欲是从。制意为善,自调则宁,意微难见。随欲而行,慧常自护,能守即安。独行远逝,覆藏无形,损意近道。魔系乃解,心无住息,亦不知法。迷於世事,无

  • 致范古农李经纬居士书·太虚

    两居士均鉴:佛学书局得二公主持,前途当可有美满之成绩!然鄙意若循旧式,必难将佛学打入思想界之中心,引起人普遍的研究,故今拟为各科目及方法,并拟担任之人,冀分别函请,而佛教法要一书,尤为需要(代禅门日诵),拟由古农居士编纂,然亦非

  • 大慧普觉禅师偈颂 第十一卷·蕴闻

    大慧普觉禅师偈颂 第十一卷径山能仁禅院住持嗣法慧日禅师臣蕴闻 上进皇帝在建邸请升堂偈豁开顶门眼。照彻大千界。既作法中王。于法得自在又作偈大根大器大力量。荷担大事不寻常。一毛头上通消息。遍界明明不

  • 四明尊者教行录卷第六·宗晓

        四明石芝沙门宗晓编  延庆寺二师立十方住持传天台教观戒誓辞使帖延庆寺  皇宋明州新修保恩院记(并史文惠王跋)  上曾太守乞申奏后园地书(并草庵法师跋)  乞圣旨申礼部公据  三省同奉圣旨  圣旨本

  • 第十一品·佚名

    第一章 三亦随眠论今言“随眠是无记、无因、心不相应”者,名三亦随眠论。此处,凡夫善无记心转依之时,应言为有随眠,于其刹那彼之因,依其因而随眠非有因,与其心不相应,故言“无记、无因、心不相应”者,乃

  • 噶玛兰志略·柯培元

    地方志。十四卷,卷首一卷。作者柯培元,字复子,号易堂,山东胶州人。1835年(清道光十五年)出任噶玛兰厅通判,任期仅两月。噶玛兰古称“蛤仔难”,位于台湾岛东北,嘉庆年间设官置厅,1875年(光绪元年)改为宜兰县。该书成于

  • 黄金世界·碧荷馆主人

    长编小说。清末碧荷馆主人撰。二十回。多数篇幅描写国内商、学界反华工禁约运动,而以描写华工苦难生活和反抗斗争部分最有意义。美国殖民主义者来广东贩买“猪仔”(蔑称华工),途中对华工倍加摧残,华工生活不如牛马,展示出

  • 观心诵经法记·智顗

    全一卷。又称观心诵经记。隋代智顗说,唐代湛然述。收于卍续藏第九十九册。本书乃宣说诵经须身、口、意三业清净,配合空、假、中三观而运慈、悲二法,以趋入第一义空为旨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