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天然是禅师语录序

昔者宣圣振铎于东方。释尊授衣于西土。一则意尽象中。一则心传教外。其皇皇焉牖世觉民之心固异致而同归也。自儒术既衰。微言遂绝。缙绅缝掖之辈高者攻于经学。卑者溺于文词。而圣贤尽性知命之旨无复为之殚心矣。释尊诸祖乃以单提直指之说示彼正觉。救此迷情。于是聪明奇特之士厌迂儒之拘牵。乐禅宗之超脱。一言契旨。片偈投机。而所谓儒门澹泊。收拾不住者。张无尽以为达人之论。深有以哉。始坛经创著文字踵增。临济开玄要之宗。洞山立君臣之义。沩仰发体用之论。云门捷示三关。法眼分呈六相。究其舍妄归真。不离自性。夫是以从事诚明之学者如濂溪。尝师鹤林姚江。借涂葱岭。不啻冥心而求之也。本师天然和尚夙领儒宗。久膺祖席。身乘五衍。心入三摩。譬如洪钟万石。有叩辄鸣。遥源千顷。无挹不注。向在雷峰栖贤华首诃林诸山皆有语录行世。学人奉为津筏。宝若琬琰矣。乃者山灵初启。丛席旋兴。西堂澹公因南阳之旧基。开东林之新刹。只园翚建。缁侣云臻爰从。丙午冬仲奉本师以居焉。师则性乐岩阿。心悲尘刹。既得栖真之境。益弘乐育之怀。或策杖而陵峰。或披襟而笑月。苍松白雪。岁见新篇。紫玉青螺。时闻佳什。盖已目击道存无行不与矣。然而钁头斧子不废钳锤。击碓敲床更勤提命。山中高弟以师法语汇录成编。命小子楷叙而梓之。余惟儒门淆杂。特辟禅关。若悟本来。同归觉路。而师先得渊源于孔孟。继闻秘密于迦文。固知六通八正不同幻妄之谈。窗影风幡无取尖新之解也。余尝再访檀林。一瞻猊座。见其登堂之彦。济济趋跄。入室之英。雍雍问辩。虽杏坛讲习逊此威严。沂水咏歌同斯怡悦矣。是录也推原心性。利济人天。有以佐吾儒道德齐礼之所不及。公之诸方垂之奕叶。将使慧日同光。名山并寿。海螺岩下永振威音。锦石溪边长流法乳。岂徒拾拄杖之陈言。资曲床之谈柄已耶。若夫佛法深微。不从解入。自非立雪数年未易领会。又何敢于威仪谈说之间管窥而蠡测也。

康熙庚戌上元当湖弟子陆世楷今亘和南谨撰

猜你喜欢
  佛说金光王童子经·佚名
  卷十三·佚名
  漆园指通序·净挺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五·智顗
  卷第十一·智旭
  胜思惟梵天所问经论卷第二·佚名
  注维摩诘经卷第三·僧肇
  施八方天仪则一卷·佚名
  卷二·佚名
  卷第三十九(外道仙人部)·宝唱
  续灯存稿叙·箬庵通问
  卷第二·佚名
  佛说龙施菩萨本起经·佚名
  卷第七十四·佚名
  卷第四·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六·周权

    ●钦定四库全书 此山诗集卷六 (元)周权 撰 ○五言律诗 溪邨即事 寒翠飞崖壁尘嚻此地分鹤行松径雨僧倚石阑云竹色溪隂见梅香岸曲闻山翁邀客饮闲话总成文 曙岩上人 岩扉人不到竹色满僧阑林雨添经润牕云入砚寒夜龛猫占卧

  • 后序·曹义

    默诗集序 客有诒予者曰诗可以不作乎予曰十五国风多田夫闺妇之辞矧为士大夫而诗胡可以不作但患不能发乎自然往往抽奇取巧失夫性情之正耳诗胡可以不作也又有难予者曰诗可以易作乎予曰作诗湏探风雅之意以唐人为宗随事命

  • 卷一百十八·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一百十八亭类五言古奉和登百花亭怀荆楚   【梁】朱超道亭高登望极春心逺近同莫谓荆台隠云行不碍空柳色浮新翠兰心带浅红若因鹏举便重上龙门中山亭夜宴        【唐】王 

  • 卷十 本纪十·赵尔巽

      ◎高宗本纪一   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讳弘历,世宗第四子,母孝圣宪皇后,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日生于雍亲王府邸。隆准颀身,圣祖见而锺爱,令读书宫中,受学于庶吉士福敏,过目成诵。复学

  • ●卷第九·胡三省

    【汉纪一】起旃蒙协洽,尽柔兆涒滩,凡二年。〔项羽之分天下,王诸将也,王沛公于巴、蜀、汉中,曰汉王。王怒,欲攻羽。萧何谏曰:“语曰『天汉』,其称甚美。”于是就国。及灭项羽,有天下,遂因始封国名而号曰汉。章:“

  • 路史卷三·罗泌

    前纪三循蜚纪巨灵氏巨灵氏之在天下也,握大象,持化权,乘太极而跖灏淑,立乎无间,行乎无穷,揣九变化而与物相弊<釒煞>,出于汾脽。挥五丁之士,驱阴阳,反山川,正流并生,神化大凝。惟无恒处,或云治蜀,盖以其迹躔焉。予既得丹壶名山之记,又

  • 卷九·佚名

    二月二十九日(丁卯),常青奏言:据蚶江通判陈惇等将拿获逆匪刘志贤、陈傍(即陈傍)解送到泉。臣提犯研讯,缘刘志贤(即刘鼎鋐,又即前获贼目高文麟等供出之刘贤士)籍隶惠安,于乾隆三十年往台,充当彰化县兵房书办,与林爽文、王芬曾经认识

  • 卷之二百二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之二百四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七、工商业·陶元珍

    三国时工业之足称者,有机织业、造船业、制盐业、冶铸业。机织业包括丝织业及麻葛织业而言。丝织业以蜀郡为最盛,而蜀锦尤为名产,《后汉书&middot;方术&middot;左慈传》:操恐其近即所取,因曰:&ldquo;吾前遣人到蜀买锦,可过敕

  • 卷一百七十八·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七十八 朱批德明奏摺 雍正四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山西巡抚【臣】德明谨 奏为奏 闻事【臣】遵 旨於十二月初八日自京起程於十六日入山西境至二十日抵太原府巡抚衙门到任经【臣】先後具疏 题报

  • 第十一章 24·辜鸿铭

    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子曰:“是故恶夫佞者。”辜讲孔子的学生勇猛的仲由(子路),有一次指派一位非常年轻的人(子羔)做一个重镇(费城)的最高行政官。“你在毁掉

  • 钦定书经传説汇纂卷二·王顼龄

    舜典集传今文古文皆有今文合于尧典而无篇首二十八字○唐孔氏曰东晋梅赜上孔传阙舜典自乃命以位以上二十八字世所不传多用王范之注补之而皆以慎徽五典以下为舜典之初至齐萧鸾建武四年姚方兴于大航头得孔氏传古文舜典乃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三十七·澄观

    第二佛子下得五神通。明行功用果。前内怀慈济之心。此外现救生之用。从多分说但为邪归。妙用难测曰神自在无拥曰通。文中有五。一神境。二天耳。三他心。四宿住。五天眼。寄同世间故但得五。外色内身皆神之境。转变多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十一·澄观

    世界成就品第四初来意者。前说缘既具。此下正陈所说。总明果相别答法界安立海问。故此品来。二释名者。世谓三世。堕去来今故。界谓方分有彼此故。又世谓隐覆界亦分齐。谓诸有为可破坏。世即隐覆无为不可坏。法从真性

  • 大光明藏中卷·宝昙

    江西道一禅师嗣法毗陵芙蓉山大毓禅师师因行食与庞居士。士接食次。师曰。生心受施。净名早呵。去此一机。居士还甘不。士云。当时善现。岂不作家。师曰。非关他事。士云。食到口边被人夺却。师乃下食。士云。不消一句

  • 华影吹笙阁遗稿·戴小琼

    一卷。清戴小琼撰。戴小琼,清代诗人。此书有道光二十五年(1845)刊本,与沈珏女史《画理斋诗稿》合刻。书前有潘曾莹所作序言,共收二十二首诗。

  • 马关议和中之伊李问答·佚名

    《马关议和中之伊李问答》记录了光绪二十一年(1895)春,因甲午战败,清政府派遣大臣李鸿章与日本全权大臣伊藤博文在马关议和时的五次往复辩难。《马关议和中之伊李问答》记述了甲午战败后条约的辩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