務本第十五
夫小事者味甘而大道者醇淡,近物者易驗而遠數者難效("近"前《治要》有"而"字),非大明君子則不能兼通者(《治要》無"者"字)也。故皆惑於所甘而不能至乎所淡,眩(《治要》作"炫")於所易而不能反(《治要》作"及",疑非)於所難,是以治君世寡而亂君世多也。故人君之所務者,其在大道遠數乎?大道遠數者,爲(《治要》作"謂")仁足以覆幬(《治要》作"燾")群生,惠足以撫養百姓,明足以照見四方,智足以統理萬物,權足以應變(原作"變應",据《治要》乙)無端,義足以阜生財用,威足以禁遏姦非,武足以平定禍亂。詳於聽受,而審於官人,逹於興廢之原,通於安危之分,如此則君道畢矣。
夫人君非無治爲也,失(徐本誤作"夫",並曰:"疑当作'知'。"按程本、四庫本及底本均作"失"。)所先後故也。道有本末,事有輕重,聖人之異乎人者無他焉,蓋如此而已矣。魯桓公容貌美麗(徐湘琳曰:"桓,當作'莊'。",且多技藝,然而無君才大智,不能以禮防正其母,使與齊侯淫亂不絶,驅馳道路,故《詩》刺之曰:"猗嗟名兮,美目清兮,儀旣成兮,終日射侯,不出正兮,展我甥兮。"下及昭公,亦善有容儀之習,以亟其朝晉也,自郊勞至於贈賄,禮無違者。然而不恤國政,政在大夫弗能取也,子家覊賢而不能用也,奸大國之明禁,凌虐小國,利人之難而不知其私,公室四分,民食其他,思莫在於公,不圖其終,卒有岀奔之禍。《春秋》書而絶之曰:"公孫於齊,次於陽州。"故《春秋外傳》曰:"國君者服寵以爲美,安民以爲樂,聽德以爲聦,致遠以爲明。"又《詩》陳文王之德曰:"惟此文王(徐湘琳曰:"錢校云,《詩》本作'維此王季'。《樂記》及《左》昭十八年引並作'惟此文王'。《正義》曰:'維此王季,《左传》言唯此文王者,經涉亂離,師有異讀,後人因即存之,不敢追改。今王肅注及《韓詩》亦作文王。'案《樂記》未引首二句,錢氏誤。胡元玉《壁沼集》:'《左傳》、《韓詩》、《毛詩》皆當作王季。'",帝度其心,貊其德音,其德克明。克明克類,克長克君,王此大邦。克順克比,比于文王。其德靡悔,旣受帝祉,施于孫子。"心能制義曰度,德政應和曰貊,照監四方曰明,施勤無私曰類,敎誨不倦曰長,賞慶刑威曰君,慈和徧服曰順,擇善而從曰比,經緯天地曰文,如此則爲九德之美,何技藝之尚哉!
今使人君視如離婁,聦(《治要》作"聽")如師曠,御如王良,射如夷羿,書如史籕,計如隸首,走追駟馬,力折門鍵(孫詒讓《札迻》:"案,折當作扚,或作招。《淮南子·道應訓》:'孔子勁能扚國門之關。'許注云:'扚,引也。'今本'扚'譌從木,此據《史記·天官書》索引正。門鍵,即門關也。又《主術訓》雲'孔子力招城關',高注云:'招,舉也。'《列子·說符篇》云:'孔子之勁能拓國門之關。'張注云:'拓,舉也。'《釋文》云'拓,一作招'是也。《文選》(《吳都賦》)李注引亦作'招'。扚、招與'折'形並相近。"按徐本所言同此,而未明其所出。),有此六者,可謂善於有司之職矣(《治要》無"矣"字),何益於治乎?無此六者,可謂乏於有司之職矣(《治要》無"矣"字),何增於亂乎?必以廢仁義,妨道德(《治要》有"矣"字),何則?小器弗能兼容,治亂旣(《治要》作"又")不繫於此,而中才之人所("所"字原脱,據《治要》補)好也。昔潞豐舒、晉智伯瑶之亡(此九字原作"路豐舒晉知其亡",据《治要》改補)也,皆怙其三才(《治要》作"材"),恃其五賢,而以不仁之故也。故人君多技藝、好小智、而不通於大道("道"原作"倫",據《治要》改)者,適足以距諌者之說而鉗忠直之口也,祇足以追亡國之迹(《治要》作"跡")而背安家之軌也。不其然耶,不其然耶!
猜你喜欢 第十二卦 否 天地否 乾上坤下·佚名 卷三十五·郑玄 景公问诸侯孰危晏子对以莒其先亡第九·晏婴 译文·公孙龙 卷中·戴震 卷一·程端学 卷七·黄道周 九经辨字渎蒙卷一·沈炳震 卷二十一·黄伦 卷十二·严粲 南面·韩非 第三篇 人生如梦(上)·丰子恺 民国重修大藏经叙·太虚 卷第五十六·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二十八·澄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