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法象第二

  夫法象立,所以爲君子。法象者,莫先乎正容貌,愼威儀。是故先王之制禮也,爲冕服采章以旌之,爲珮玉鳴璜以聲之。欲其尊也,欲其莊也,焉可懈慢也!夫容貌者,人之符表也。符表正,故情性治;情性治,故仁義存;仁義存,故盛德著;盛德著,故可以爲法象,斯謂之君子矣。君子者無尺土之封而萬民尊之,無刑罰之威而萬民畏之,無羽籥之樂而萬民樂之,無爵禄之賞而萬民懷之,其所以致之者一也。故孔子曰:"君子威而不猛,泰而不驕。"《詩》云:"敬爾威儀,惟民之則。"(見《大雅·抑》、《魯頌·泮水》,作"敬慎威儀,惟民之則")若夫墮其威儀,恍(《治要》作"慌")其瞻視,忽(《治要》作"輕")其辭令,而望民之則我者,未之有也。莫之則者,則慢之者至矣("慢"上《治要》有一"必"字)。小人見慢(原作"小人皆慢也",據《治要》改)而致怨乎人,患己之卑而不知(《治要》作"思")其所以然,哀哉!故《書》曰:"惟聖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聖。"

  人性之所簡也,存乎幽微;人情之所忽也,存乎孤獨。夫幽微者顯之原也,孤獨者見之端也,胡可簡也,胡可忽也!是故君子敬孤獨而愼幽微,雖在隱蔽(《治要》作"翳"),鬼神不得見其隙也。《詩》云"肅肅兔罝,施於中林",處獨之謂也。又有顛沛而不可亂者,則成王、季路其人也。昔者成王將崩,體被冕服,然後發顧命之辭;季路遭亂,結纓而後死白刃之難。夫以崩亡(二字原缺,程氏《漢魏叢書》本作"蒼卒", 徐湘琳所據錢本作"崩亡",暫從之)之困,白刃之難,猶不忘敬,况於逰宴乎?故《詩》曰"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淺矣,泳之游之",言必濟也。君子口無戯謔之言,言必有防;身無戯謔之行,行必有檢。故言必有防,行必有檢(此八字元脫,據《治要》補,徐本無此八字),雖妻妾不可得而黷也,雖朋友不可得而狎也。是以不愠怒而德行("德行"二字,《治要》作"敎")行於閨門,不諫諭而風聲化乎鄕黨。《傳》稱大人正己,而物自正者,蓋此之謂也。徒("徒"字原脱,據《治要》補)以匹夫之居猶然,况得意(《治要》作"志")而行於天下者(《治要》無"者"字)乎!故("故"字原脱,據《治要》補)唐堯之帝(《治要》作"唐帝")允恭克讓,而光被四表;成湯不敢怠遑,而奄(《治要》作"掩")有九域;文王祗畏,而造彼區夏(句末《治要》有"也"字)。《易》曰:"觀盥而不薦,有孚顒若。"言下觀而化也。

  禍敗之由也,則有(徐湘琳曰:"俞樾云, '有'字衍。猶《繫辭》傳:'亂之所由生也,則言語以為階。'")媟慢以爲階,可無愼乎!昔宋敏碎首於棊局,陳靈被禍於戯言,閻邴造逆於相詬,子公生弑於嘗黿。是故君子居身也謙,在敵也讓,臨下也莊,奉上也敬,四者備而怨咎不作,福禄從之。《詩》云:"靖恭爾位,正直是與。神之聽之,式穀以汝。"故君子之交人也,歡而不媟,和而不同,好而不佞詐,學而不虚行。易親而難媚,多怨(徐湘琳曰:"疑當作'恕'。")而寡非,故無絶交,無畔朋。《書》曰:"愼始而敬,終以不困。"(徐湘琳曰:"錢氏云,《逸周書·常訓篇》作'慎微以始而敬終,乃不困'。案《左傳》襄公二十五年引作'《書》曰:慎始而敬終,終以不困.'《偽古文尚書·蔡仲之命》作'慎厥初,惟厥終,終以不困'。故俞氏所云,'終'下當更有'終'字")夫禮也者,人之急也,可終身蹈,而不可須臾離也。須臾離則慆慢之行臻焉,須臾忘則慆慢之心生焉,况無禮而可以終始乎!夫禮也者,敬之經也;敬也者,禮之情也。無敬無以行禮,無禮無以節敬,道不偏廢,相須而行。是故能盡敬以從(徐本譌作"成")禮者,謂之成人。

  過則生亂,亂則災及其身。昔晋惠公以慢端而無嗣,文公以肅命而興國;郤犨以傲享徴亡,冀缺以敬妻受服;子圍以《大明》昭亂("圍"原作"圉"孫詒讓《札迻》卷十:"'圉'當作'圍'。《左传》昭元年載楚公子圍享趙孟,賦《大明》首章,叔向知其不終,即其事也。"據改)薳罷以旣醉保禄;良霄以鶉奔喪家,子展以草蟲昌族:君子感凶德之如彼,見吉德之如此。故立必磬折,坐必抱鼓;周旋中軌,折旋中矩;視不離乎結繪之間,言不越乎表著之位;聲氣可範,精神可愛,俯仰可宗,揖讓可貴,述作有方,動靜有常,帥禮不荒,故爲萬夫之望也

猜你喜欢
  庄公卷九(起二十八年,尽闵公二年)·何休
  居业録卷七·胡居仁
  提要·沈棐
  提要·郑玄
  第二章 11·辜鸿铭
  卷二十八·胡广
  卷四十一·乾隆
  第二十六卦:《大畜卦》·佚名
  卷二·朱熹
  卷七·佚名
  附︰解惑二則·欧阳竟无
  成公·成公五年·左丘明
  卷二百七十·佚名
  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卷六·自融
  添品妙法莲华经卷第六·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黄应武·唐圭璋

      应武字景行。   念奴娇   乾坤开辟,桂林有、元气自来融结。石磴盘空行木杪,天柱屹然中立。窟宅幽深,泉源清远,不是灵神擘。潜通后洞,张刘万古遗迹。   输我长剑凌虚,六尘尽扫,银海秋波碧。志气飘飘游物外,惟有清风

  • 黄岩叟·唐圭璋

      岩叟,四明人。绍兴三十年(1160)进士。按岩叟似非名,葛天民无怀小集中有上巳呈黄岩叟诗,绍兴三十年进士之黄岩叟,疑或是另一人。   望海潮   梅天雨歇,柳堤风定,江浮画纵横。瀛女弄箫,冯夷伐鼓,云间凤咽鼍鸣。波面走长鲸

  • 屏岩小稿·张观光

    (元)张观光 撰○古风拟古五首畹中有幽兰风露饱清抱含章不求闻坐见九秋老夫君日已逺佩饰为谁好何如敛余芳山林养枯槁骊龙有明珠竒气久磅礴一为鲛人采夜半泣海若至寳谅难得珍藏思逺托如何贱所贵用之以弹雀弹雀亦何惜一去

  • 卷十五·范成大

    钦定四库全书石湖诗集卷十五宋 范成大 撰初发桂林有出岭之喜但病余更觉登顿至灵川疲甚自叹羸躯乃无一可偶陆融州有使来书此寄之桂林独宜人无瘴古所传北客守炎官恃此以泰然堂高惬宴坐讼简容佳眠不计身落南璿柏三囘天

  • 志第二十八 地理二·欧阳修

    河南道,盖古豫、兖、青、徐之域,汉河南、弘农、颍川、汝南、陈留、沛、泰山、济阴、济南、东莱、齐、山阳、东海、琅邪、北海、千乘、东郡,及梁、楚、鲁、东平、城阳、淮阳、菑川、高密、泗水等国,暨平原、渤海、九江之境

  • 卷一百二十六·列传第十三·宋濂

        安童   安童,木华黎四世孙,霸突鲁长子也。中统初,世祖追录元勋,召入长宿卫,年方十三,位在百僚上。母弘吉剌氏,昭睿皇后之姊,通籍禁中。世祖一日见之,问及安童,对曰:“安童虽幼,公辅器也。”世祖曰:“何以知之?”对

  • ●崇禎長編卷之二十七·汪楫

      崇禎二年十月   ○崇禎二年十月   崇禎二年十月壬子朔帝親祭太廟   視朝   頒曆   南道御史黃昌疏論吏部尚書王永光怒諸臣之交詆而曰臣用一人即壞一人臣做一事即壞一事不知此自供之實事也永光為南

  • 第五十七回 伏朝门触怒世宗 讨田州诱诛岑猛·蔡东藩

      却说南京主事桂萼,与张璁同官,璁至南京,与萼相见,谈及礼议,很是不平。萼极力赞成璁说,且主张申奏。适闻侍郎席书,及员外郎方献夫,奏称以孝宗为皇伯,兴献帝为皇考,俱由阁臣中沮,不得上达。萼乃代录两疏,并申明己意,运动京官,代

  • 卷之四百五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古今列女传卷三·解缙

    明 解缙等 撰周列国齐义继母者齐二子之母也当宣王时有人鬬死于道者吏讯之被一创【音疮】二子兄弟立其傍吏问之兄曰我杀之弟曰非兄也乃我杀之期年吏不能决言之于相相不能决言之于王王曰今皆赦之是纵有罪也皆杀之是诛

  • 卷第十九·佚名

    續日本紀卷第十九〈起天平勝寶五年正月、盡八歳十二月〉」從四位下行民部大輔兼左兵衛督皇太子学士臣菅野朝臣眞道等奉勅撰。」寳字稱徳孝謙皇帝續日本紀卷第十九」寶字稱徳孝謙皇帝五年春正月癸夘朔。廢朝。天皇御中

  • 卷四十六·王天与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纂传卷四十六   元 王天与 撰秦誓第三十二       周书秦穆公伐郑晋襄公帅师败诸崤还归作秦誓【汉孔氏曰遣三帅帅师往伐之苏氏曰秦穆公名任好唐孔氏曰左传僖三十年晋文公与秦穆公围郑郑使

  • 摩尼光佛教法仪略·佚名

    开元十九年六月八日大德拂多诞奉诏集贤院译托化国主名号宗教第一佛夷瑟德乌卢诜者本国梵音也,译云光明使者,又号具智法王,亦谓摩尼光佛,即我光明大慧无上医王应化法身之异号也。当欲出世,二耀降临,分光三体;大慈愍故,应敌魔军

  • 卷第三十六·佚名

    实叉难陀译八十华严经第四地佛子闻此广大行,可乐深妙殊胜法,心皆踊悦大欢喜,普散众华供养佛。演说如是妙法时,大地海水皆震动,一切天女咸欢喜,悉吐妙音同赞叹。自在天王大欣庆,雨摩尼宝供养佛,赞言:“佛为我出兴,演说第一功德行

  • 佛说弘道广显三昧经卷第三·佚名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信值法品第六  尔时阿耨达龙王。心甚悦豫。又及龙王五百太子。宿发无上正真道意。闻佛说是。寻即皆得柔顺法忍。忻心无量各乐供养。辄为如来施饰宝盖。进上世尊。同时白佛言。圣师如来至真

  • 序·吹万广真

    嘉兴大藏经序禅宗至今日滥觞极矣。得一橛之见者辄诩诩自矜。冒名祖位抹煞宗旨。埋没古人以欺当世。予致慨者久之。聚云吹万禅师。中兴大慧。力究五宗。发于言为灌顶醍醐。著于书为渡迷宝筏。昧者犹谓宗贵一家言而不观

  • 佛说决罪福经卷上·佚名

    明师守□□□□□□□□□□□□□□自济度命应早□□□□□□□□□□□□命也。天之精人之命也。□□□□□寿也。益烧香然灯为益。寿命施□□□□□彩幡五丈三枚。自上名字著幡上。所以五丈者。用人犯五戒有五罪故

  • 灵飞散传信录·佚名

    唐宪宗元和七年(812年)齐推书心序称,得于唐李泌宅中, 为《太清仙经》之《灵飞散方》,尤胜收入孙思邈《千金方》者。 此录《灵飞散方》出自六朝之《太清仙经》,齐推书心述古本传授、 发现经过。述灵飞散方、治云母方,亦可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