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四书大全

三十六卷。明胡广等撰。胡广字光大,吉水(今属江西)人,建文二年(1400)廷试第一,官文渊阁大学士。明永乐十三年(1415)胡广等奉敕而撰成此书。本书辑明永乐前为《四书》注解者计一百零六家,故谓之“大全”。胡广、杨荣、叶时中等三十九人编辑朱熹《四书集注》、真德秀《四书集编》、祝洙《四书附录》、蔡模《四书集疏》、赵顺孙《四书纂疏》、吴真子《四书集成》、陈栎《四书发明》、胡炳文《四书通》、倪士毅《四书辑释》等诸家之说,汇成大编,先列《四书》正文,后置诸家之说,并重在摘引宋代理学家之说,尤其突出程朱之义。明成祖为之作序,此书遂成官定教科书,此后也就以此书取士。顾炎武《日知录》谓此书乃就前儒成编,杂为抄录,而去其姓名,主要剽窃倪士毅《四书辑释》。该书初与《五经大全》一并颁行,然当时以《四书》义为重,故而大行者唯《四书大全》。后来《四书》讲章浩如烟海,大抵以此书为滥觞。至此由汉至宋之经术大变。求取功名者专学此书,连宋儒之书亦不再过目。

《四书大全》全部章节目录

(1)提要
(2)大学章句序
(3)四书集注大全凡例
(4)大学章句大全【大旧音泰今读如字】
(5)读大学法
(6)大学或问
(7)读论语孟子法
(8)论语集注序说
(9)论语集注大全卷一
(10)论语集注大全卷二
(11)论语集注大全卷三
(12)论语集注大全卷四
(13)论语集注大全卷五
(14)论语集注大全卷六
(15)论语集注大全卷七
(16)论语集注大全卷八
(17)论语集注大全卷九
(18)论语集注大全卷十
(19)论语集注大全卷十一
(20)论语集注大全卷十二
(21)论语集注大全卷十三
(22)论语集注大全卷十四
(23)论语集注大全卷十五
(24)论语集注大全卷十六
(25)论语集注大全卷十七
(26)论语集注大全卷十八
(27)论语集注大全卷十九
(28)论语集注大全卷二十
(29)孟子集注序说
(30)孟子集注大全卷一
(31)孟子集注大全卷二
(32)孟子集注大全卷三
(33)孟子集注大全卷四
(34)孟子集注大全卷五
(35)孟子集注大全卷六
(36)孟子集注大全卷七
(37)孟子集注大全卷八
(38)孟子集注大全卷九
(39)孟子集注大全卷十
(40)孟子集注大全卷十一
(41)孟子集注大全卷十二
(42)孟子集注大全卷十三
(43)孟子集注大全卷十四
(44)中庸章句序
(45)读中庸法
(46)中庸章句大全上
(47)中庸章句大全下
(48)中庸或问卷上
(49)中庸或问卷下

猜你喜欢
  春秋谷梁传·谷梁赤
  孔子集语·孙星衍
  了凡四训·袁黄
  申子·申不害
  懒真子·马永卿
  岩下放言·叶梦得
  船山经义·王夫之
  困知记·罗钦顺
  大学衍义·真德秀
  经学启蒙·陈淳
  四书疑节·袁俊翁
  四书或问·朱熹
  论语集说·蔡节
  蒙斋中庸讲义·袁甫
  牧鉴·杨昱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九·潘德舆

      李于鳞选唐诗,五古不取老杜《北征》,七古不取太白《蜀道难》、《远别离》,知其于此事所见甚左。然于鳞七律,当代首推,而所选七律,於老杜《诸将》、《咏怀古迹》等作,亦一概不录;若初唐人应制诸篇,则累累选之,不知有何意绪?于

  • ●初编·卷九·沈瘦东

    山谷最讲句法,尝云:"字中有笔,犹禅家句中有眼。"当时西江社中人,皆祖其说。陈后山云:"句里宗风却饱参"即谓此也。如"小邦王事略,虫鸟声无人"、"王甥解鞍马,夜雨鸡唤晨"、"司马寒如灰,礼乐卯金刀"、"何为陈师道,白发三径草",此皆

  • 卷二·刘克庄

      此一卷专为杜陵补遗  《陈拾遗故宅》诗,至比之郭元振,唐人敬重拾遗如此。《文上人上方》云:“庭前猛虎卧,遂得文公庐。吾师雨花外,不下十年余。长者自布金,禅龛只晏如。”又云:“王侯与蝼蚁,同尽遂丘墟

  • ●波外乐章卷一·乔曾劬

    华阳 乔曾劬 大壮河满子尽日红罗斗帐,香囊四角低垂。楼上阑干楼下水,不知何处相思。却爱宫黄山额,羡他长映修眉。其二帐里屏间山枕,珑玲裹就瑶圅。曲曲阑干云水外,朝来过尽征帆。却爱相思红泪,羡他长浸单衫。花犯 城西见

  • 不寐·戴望舒

    在沉静底音波中,每个爱娇的影子在眩晕的脑里作瞬间的散步;只是短促的瞬间,然后列成桃色的队伍,月移花影地淡然消溶,

  • 卷之三百六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之一百二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通志卷一百八十七·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载记第二后赵石勒  虎 世 遵 鉴 张賔魏冉闵后赵石勒字世龙初名防上党武乡羯人也其先匈奴别部羌渠之胄祖耶奕于父周曷朱一名乞翼加并为部落小率勒生时赤光满室白气自天

  • 卷七十八·鄂尔泰

    <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钦定八旗满洲氏族通谱  钦定四库全书八旗满洲氏族通谱目録卷七十八附载满洲旗分内之尼堪姓氏侯氏优才      拜思胡朗裴氏裴登举     裴?柯方氏方义文     方敏东冯氏冯士勇

  • 裴遵庆传·欧阳修

    裴遵庆的字叫少良,绛州闻喜县人。他从小刻苦学习,博览群书,胸有才干却含而不露,不参加科举。年龄已大,才因上辈的功劳被任命为兴宁陵丞,后调任大理丞。边境将领萧克济督促劳役苛刻暴虐,役夫说他的坏话,有关部门要按反叛论罪,裴

  • 卷五·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大清圣祖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寛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圣训卷五圣学康熙九年庚戌十月丁酉上谕礼部帝王勤求治理必稽古典学以资啓沃之功朕於政务余闲惟日研精经史念经筵日讲允属大典宜即举行尔部其

  • 卷一百八·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八乐考度量衡宋理宗时姜夔进大乐议请正权衡度量夔言雅俗乐高下不一宜正权衡度量自尺律之法亡於汉魏而十五等尺杂出於隋唐正律之外有所谓倍四之

  • 孟子解二十四章·苏辙

      梁惠王问利国于孟子。孟子对曰:&ldquo;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rdquo;先王之所以为其国,未有非利也。孟子则有为言之耳,曰&ldquo;是不然&rdquo;。圣人躬行仁义而利存,非为利也。惟不为利,故利存。小人以为不求则弗

  • 卷二·江永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训义择言卷二婺源江永撰檀弓上檀弓免焉【陆氏释文云免音问以布广一寸从项中而前交於额上又却向後绕於髻】按免当音问程氏大昌读如字谓去冠别有辨见丧服小记篇左右就养无方【饶氏云养不止饮食之养言或

  • 卷三·胡广

    <子部,儒家类,性理大全书钦定四库全书性理大全书卷三通书二公眀第二十一公于己者公于人未有不公于己而公于人也此为不胜己私而欲任法以裁物者发眀不至则疑生眀无疑也谓能疑为眀何啻千里此为不能先觉而欲以逆诈亿不信

  • 护心品第三十一·佚名

    心轻难调伏,为欲所居怀。降心则为善,以降便轻安。如鱼在旱地,以离於深渊。心识极惶惧,魔众而奔驰。心走非一处,犹如日光明。智者所能制,如钩止恶象。今我论此心,无坚不可见。我今欲训诲,慎莫生瑕隙。汝心莫游行,恣意而放逸。我

  • 阿毗昙甘露味论 卷下·佚名

    尊者瞿沙造曹魏代译失三藏名智品第十一十智。法智未知智等智知他人心智苦智习智尽智道智灭智无生智。云何法智。欲界系诸行苦中无漏智。欲界系诸行习中无漏智。欲界系诸行尽中无漏智。欲界系诸行道断故。道中无漏智及

  •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三十八卷·湛然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三十八卷唐毗陵沙门湛然述次明大不净。初标异名。前所下辩异。云约此等者。前小不净后明背舍是。总共二乘别在菩萨。今大不净亦复如是。次正释中初示相。丘者聚也。小陵也。墓者冢也。礼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