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治學第一

  昔之君子成德立行,身没而名不朽,其故何哉?學也(此二字徐本脱)。學也者,所以疏神逹思,怡(《御覽》卷六百七作"治")情理性,聖人之上務也。民之初載,其矇未知。譬如寶在於玄室,有所求而不見(此四句《御覽》作"初學則如夜在玄室,所求不得"),白日照焉,則群物斯辯(徐湘琳曰:"清王謨《漢魏叢書》輯本作'辨'"按二字通。)矣。學者,心之白日也。故先王立敎官,掌敎國子(徐湘琳曰:"教字衍文。《兩京遺編》、《漢魏叢書》本無'教'字,可據刪。"按明程榮《漢魏叢書》本、《四庫全書》本有"教"字。《周禮》:"諸子掌國子之倅,掌其戒令,與其教治."《通典》卷五十三:"樂正,樂官之長,掌國子之教.幼者教之於小學,長者教之於大學.""掌敎國子"即"掌國子之教",疑不可刪),敎以六德,曰:智、仁、聖、義、中、和;敎以六行,曰:孝、友、睦、婣、任、恤;敎以六藝,曰:禮、樂、射、御、書、數;三敎備而人道畢矣。學猶飾也,器不飾則無以爲美觀,人不學則無以有懿德。有懿德故可以經人倫,爲美觀,故可以供神明。故《尚書》曰:"若作梓材,旣勤樸斵,惟其塗丹雘。"

  夫聽黄鐘之聲(《御覽》卷五百八十四作"黄鍾之音"),然後知擊缶之細;視衮龍之文,然後知被褐之陋;渉庠序之敎,然後知不學之困。故學者,如登山焉,動而益高;如寤寐焉,久而愈足。顧所由來(徐湘琳曰:"俞樾《曲園雜纂》所見本'顧'作'故',謂當作'考'。案:此句承上登山而言,顧,回視也。"),則杳然其遠,以其難而懈之,誤且非矣。詩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好學之謂也。倚("倚"原作"倦",據《意林》改)立而思遠,不如速行之必至也;矯首而徇(《漢魏叢書》本作"狥",二字通)飛,不如修翼(原作"循雌",据《意林》卷五、《御覽》卷六百七改。徐湘琳曰:"'雌'疑'雎'字之誤。雎雉鳴也,蓋矯首而徇飛鳥,不可必得,不如循聲而求之,必可獲雉也。")之必獲也;孤居而願智,不如務(《意林》作"積")學之必逹也。故君子心不苟願,必以求學;身不苟動,必以從師;言不苟出,必以博聞(徐湘琳曰:"疑當作'問'。")。是以情性合人,而德音相繼也。孔子曰:"弗學何以行?弗思何以得?小子勉之,斯可謂師人矣。"馬雖有逸足,而不閑輿,則不爲良駿;人雖有美質,而不習道,則不爲君子。故學者,求習道也,若有似乎畫采,玄黄之色旣著,而純皓之體斯亡,敝而不渝,孰知其素歟?

  子夏曰:"日習則學不忘,自勉則身不墮,亟聞天下之大言,則志益廣。"故君子之於學也,其不懈,猶上天之動,猶日月之行,終身亹亹,没而後已。故雖有其才,而無其志,亦不能興其功也。志者,學之師也;才者,學之徒也。學者不患才之不贍,而患志之不立。是以爲之者億兆,而成之者無幾,故君子必立其志。《易》曰:"君子以自強不息。"大樂之成,非取乎一音;嘉膳之和,非取乎一味;聖人之德,非取乎一道。故曰學者所以緫群道也。群道統乎己心,群言一乎己口(此二"己"字徐本譌作"已"),唯所用之。故岀則元亨,處則利貞,黙則立象,語則成文。述千載之上,若共一時;論殊俗之類,若與同室。度幽明之故,若見其情;原治亂之漸,若指已効。故《詩》曰 "學有緝熈于光明",其此之謂也。

  夫獨思則滯而不通,獨爲則困而不就,人心必有明焉,必有悟焉。如火得風而炎熾,如水赴下而流速。故太昊觀天地而畫八卦(徐湘琳曰:"依下句例,当作'畫卦','八'字衍。"按《漢書·律曆志》上:"伏戲畫八卦。" 孔安國《尚書序》:"古者伏犧氏之王天下也,始畫八卦。"《風俗通義·皇霸》:"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始作八卦。"又《漢書·敍傳》下:"虙羲畫卦,書契後作。"《全後漢文》卷九十七《資中古碑伏羲讚》:"伏羲蒼精,初造工業。畫卦結繩,以理海內。"《類聚》卷五十八引成公綏《故筆賦》:"慕羲氏之畫卦,載萬物於五行。"作"畫卦"者出於賦贊,此當以作"畫八卦"意長),燧人察時令而鑚火,帝軒聞鳳鳴而調律,倉頡視鳥跡而作書:斯大聖之學乎神明,而發乎物類也。賢者不能學於遠,乃學於近,故以聖人爲師。昔顔淵之學聖人也,聞一以知十,子貢聞一以知二,斯皆觸類而長之,篤思而聞之者也。非唯賢者學於聖人,聖人亦相因而學也。孔子因於文、武,文、武因於成湯,成湯因於夏后,夏后因於堯、舜。故六籍者,群聖相因之書也。其人雖亡,其道猶存。今之學者,勤心以取之,亦足以到(徐湘琳曰:"錢校云:'到'字疑當作'致'或'至'。"),昭明而成博逹矣!凡學者,大義爲先,物名爲後,大義舉而物名從之。然鄙儒之博學也,務於物名,詳於器械,矜(徐湘琳曰:"王謨《漢魏叢書》輯本作作'考'。"按程本作"矜",《四庫全書》本同。)於詁訓,摘其章句,而不能統其大義之所極,以獲先王之心,此無異乎女史誦詩,内豎傳令也。故使學者勞思慮而不知道,費日月而無成功,故君子必擇師焉。

猜你喜欢
  孟子集疏卷五·蔡模
  提要·叶梦得
  第十七部分·毛公
  卷二十·胡广
  扬之水·佚名
  卷五百二十九·佚名
  卷三百一十四·佚名
  卷九·佚名
  菩提資糧論卷第六·欧阳竟无
  高僧傳卷第五(義解二)·慧皎
  存心与择法·太虚
  论第二次泛太平洋佛教青年会大会·太虚
  佛说弘道广显三昧经卷第二·佚名
  入楞伽经卷第六·佚名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六十三卷·宝亮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一·王直方

      一、西池唱和  元祐中,秘阁①上巳日会西池,王仲至有②诗,文潜和之最工。云:“翠③浪有声黄伞④动,春风无力彩旌⑤垂。”〔至秦少游即云“帘幕千家锦绣垂”。仲至读之笑曰:“此语又待入小石

  • 卷三百五十 元豐七年(甲子,1084)·李焘

      起神宗元豐七年十一月盡是年十二月   十一月丁酉朔,詔築誠州上誠、天村、大由三寨,從湖北鈐轄運司請也。   涇原路經略使盧秉言西賊入靜邊寨,隊將借職白玉、蕃部落軍使李貴戰死。詔錄玉子一人、貴子二人。(新紀:夏

  • 卷之一千七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八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明名臣琬琰录卷十二·徐紘

    (明)徐纮 撰司业刘公言行录  尹直刘崧字子高江西泰和人旧名楚元季乡举国初改今名仕至礼部侍郎权吏部尚书终国子司业年六十一公赋性仁孝纯厚颕悟絶人年五岁诵书日记数千言七歳能赋诗尝侍世父夜寝闻鸡声因命为题公应口

  • 第十六卷 清乾隆·缪荃孙

    司 道 常镇道崔 琳 乾隆元年九月二十二日任。李梅实 乾隆元年十月二十二日任。赵 城 乾隆四年三月十八任。傅振掖 乾隆四年十月十七任。赵锡礼 浙江兰溪人,庚戌进士。乾隆十二年九月二十任。明 锜 乾隆十

  • 汪大猷传·脱脱

    汪大猷,字仲嘉,庆元府鄞县人。绍兴七年(1137),他因父恩补官,任衢州江山县尉,通晓吏事。考中绍兴十五年进士,被授官为婺州金华县丞,他对争财产的人讲明长幼之礼,争财产的人心悦诚服地离去。李椿年施行经界法,约束的很严,传檄文让

  • 兵二六·徐松

    马政杂录下淳熙十六年四月二十五日,诏:「三衙及江上诸军各置马院一所,专收养拣退老病马,于元破草料内减半支给。责队外人看餧,令医兽常切医治,仍差将官一员提督,不许擅行宰杀。有倒毙,方得出卖。仍月具见管数目申枢密院。以枢

  • 卷三十三·郑玉

    <经部,春秋类,春秋阙疑>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阙疑卷三十三    元 郑玉 撰 二十有七年春齐侯使庆封来聘 齐庆封来聘其车美孟孙谓叔孙曰庆季之车不亦美乎叔孙曰豹闻之服美不称必以恶终美车何为叔孙与庆封食不敬为

  • 卷八·郑伯谦

    钦定四库全书太平经国书卷八    宋 郑伯谦 撰宫衞【论宫正宫伯宿卫】或问宫正掌兵卫宫伯掌郎卫而兵卫郎卫则皆统于太宰何也曰宿卫不统于太宰则内外之势有所限隔而贤否之人无所决择事权将分政令将下移而错出其祸

  • 卷二十八·魏了翁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要义卷二十八宋 魏了翁 撰丧服经传一丧服篇天子以下亲疏隆杀之礼防服第十一 郑目録云天子以下死而相丧衣服年月亲疏隆杀之礼不忍言死而言丧丧者弃亡之辞若全存居于彼焉已亡之耳大戴第十七小戴第九

  • 卷三十一·王与之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订义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订义卷三十一   宋 王与之 撰以王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郑锷曰能通三灵交之者莫如阳精之纯故礼神有王祀神又有王【○崔氏曰若礼神之王置之神坐事讫収藏于玉府所谓植璧

  • 空品第十八·佚名

    色受想行识甚深,本来寂静而无相。如海之深杖莫测,得般若蕴亦如是,菩萨知此甚深法,住真如乘不可染。六尘十二界体空,无蕴宁有所得福。如人思彼染欲境,心著女色如目见。乃至日日心所行,菩萨思觉亦如是,若多俱胝劫布施,罗汉缘觉持

  • 佛教宏誓会简章·太虚

    ──二年春在延庆观宗寺作──名义 佛教宏誓会,为佛教中之特别团体。宗旨 本会以四宏誓愿为宗旨:一、众生无边誓愿度;二、烦恼无尽誓愿断;三、法门无量誓愿学;四、佛道无上誓愿成。事业 分利人、兼利、自利三种。甲、利

  • 佛说观佛三昧海经卷第二·佚名

    东晋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罗译  观相品第三之二  佛告父王。云何名菩萨降魔时白毫相光。魔王波旬。遥以天眼观阎浮提。见释迦子弃国如唾。坐道树下肌骨枯槁。形体羸瘠如久病人。唯有金色光明益显其眼陷黑如井底星。骨

  • 序·佚名

    禅宗自渡江以来其间之发蒙振▆▆▆▆▆轮穷源探本操最上乘具玄要法以昭▆▆▆▆固不乏入而门外汉假无义味话未尝不描头画角影响讹传虽然爝火之与日月岂可同日语哉青龙德风禅师为临济宗飞锡洙溪之南一瓢一钵晏如也偶从

  • 骑虎·高尔斯华绥

    《骑虎》中的故事始于1899年的春天,高尔斯华绥描绘了一场发生在福尔赛族群内部的重大变故。《有产业的人》中令人印象深刻的维多利亚式大家庭正在走向解体,那种曾经浓厚的自律守旧的家庭氛围也逐渐消失。在“世纪末”风

  • 风雨中忆萧红·丁玲

    散文《风雨中忆萧红》作于1942年4月25日,是丁玲在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之前继杂文《"三八"节有感》之后写下的最后一篇以个人絮语方式披露自我心迹的作品.一个多月前,她于三八节清晨写就杂文《"三八"节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