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八

卷八

祸福篇

“祸者福所依,福者祸所伏”。趋福避祸乃人伦之常。曾国藩说:“人生福境祸区,皆念想造成”,“念头稍异,境界顿殊”。他总结出“骗、暗、诡”乃取祸之三端,而“诚、明、仁”乃避祸之三招。“鸿福齐天”固然美好,然而,过满则溢,物极必反。难怪连孔圣人都喟然长叹:“唉!哪有满了不翻倒的呢?”且看曾国藩对《小窗幽记》和《菜根谭》的诠释。

祸福篇(上)

【原文】

人生福境祸区,皆念想造成,故释氏云:“利欲炽然即是火炕,贪爱沉溺便为苦海;一念清净烈焰成池,一念惊觉船登彼岸。”念头稍异,境界顿殊,可不慎哉。盗虚名者有不测之祸,负隐匿者有不测之祸,怀忮心者有不测之祸。

【译解】

人生的幸福与苦恼全是由自己的观念所造成,所以释迦牟尼佛说:“名利的欲望 太强烈就等于是跳进火坑,贪婪爱恋之心太强烈就如同沉入苦海;只要有一丝纯洁清净的观念就能使火坑变为清凉水池,只要有一点警觉精神就能使火海变成幸福乐园。”可见意识观念略有不同,人生境界就会全面改变,因此一个人的所思所想必须慎重。采用不正当手段骗取名誉的人,会有预测不到的祸患。窝藏隐埋暗昧之事的人,会有预测不到的祸害。经常忖度他人,诡计多端的人,有预测不到的祸患。

祸福篇(中)

【原文】

祸机之发,莫烈于猜忌,此古今之通病。败国、亡家、丧身,皆猜忌之所致。诗称:不忮不求,何用不藏?忮求二端,盖妾妇穿窬兼而有之者也。事至今日,惟有“小心安命,埋头任事”二语,兄弟互相勖勉,舍此更无立脚之处。窦兰泉云:“大丹将成,众魔环伺,必思所以败之。”

【译解】

祸机的引发,没有比猜忌更厉害的了。这是古今的通病,败国、亡家、丧身,都是由猜忌所导致的。《诗经》中曾说过:不猜忌不贪婪,有什么事做不好呢?猜忌和贪婪,就同时具备了妾妇和盗贼的特点。事至今天,只有用“小心安命,埋头任事”这两句话,作为兄弟互相勉励的信条了,除此之外再没有别的立脚之处。窦兰泉说:“大丹将要炼成的时候,群魔环伺都想吞掉它,必须想怎样把这些恶魔打败的办法。”

祸福篇(下)

【原文】

居盈满者,如水之将溢未溢,切忌再加一滴;处危急者,如木之将折未折,切忌再加一搦。处兹乱世,凡高位、大名、重权,三者皆在忧危之中。吾兄弟高爵显官,“为天下第一指目之家,总须处处检点,不求获福,但求免祸。而祸咎之来,本难逆料,然惟不贪财,不取巧,不沽名,不骄盈,四者究可弥缝一二。古称郭子仪功高望重,招之未尝不来,麾之未尝不去,余兄弟所处,亦不能不如此。

【译解】

生活在幸福美满的环境中,就像是已经装满了水的水缸将要溢出,千万不能再增加一点一滴,以免流出来;生活在危险急迫的环境中,就像快要折断的树木,千万不能再施加一点压力,以免会立刻折断。我们身处乱世,凡属高位、大名、权重,这三者都应当忧惧。我们兄弟高官厚禄,是天下第一注目的人家,总须处处收敛,不求得福,但求免祸。而祸害之到来,本难以预料,但不贪财、不取巧、不沽名、不骄盈,这四个原则似乎可以防止祸端。古人称郭子仪功高望重,招之即来,挥之即去,我们兄弟也应像他那样啊!

猜你喜欢
  卷七 五子之歌第三·孔颖达
  交际 第三十·王符
  浮邱子卷十一·汤鹏
  卷二十四·孙瑴
  卷三·严虞惇
  卷首十一·严虞惇
  书序·王顼龄
  卷十五·朱熹
  《孟 子》·佚名
  复闽南佛化新青年会·太虚
  佛教心理学之研究·太虚
  第四十八卷·佚名
  示伦常大教·印光
  大般涅槃经 第八卷·佚名
  十住毗婆沙论 第十一卷·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御街行·戴望舒

    满帘红雨春将老,说不尽,阳春好。问君何处是春归,何处春归遍杳?一庭绿意,玉阶伫立,似觉春还早。天涯路断蘼芜草,留不住,春去了。雨丝风片尽连天,愁思撩来多少?残莺无奈,声声啼断,与我堪

  • 卷二百五十四·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五十四 明 曹学佺 编 元诗二十四 张翥 题杨太史山居图 湖上山居好奎题厌翠微烟霞改旧色林壑发清晖松晩看书罢荷凉坐钓归图中有真趣须此挂朝衣 题汪会语村隐居 闻道荆村僻幽居趣自

  • 卷三·

    钦定四库全书四溟集卷三明 谢榛 撰五言律诗武皇巡幸歌神武驱兵日南征气赫然射蛟江水上立马石城边羽檄飞三楚霓旌拂九天功成凯歌夜月色送楼船二齐鲁巡游地苍生见紫微晴云随鷁舫春水照龙衣柳畔千官拥沙边七校围观鱼移

  • 载记第十三 苻坚上·房玄龄

    苻坚,字永固,一名文玉,雄之子也。祖洪,从石季龙徙邺,家于永贵里。其母苟氏尝游漳水,祈子于西门豹祠,其夜梦与神交,因而有孕,十二月而生坚焉。有神光自天烛其庭。背有赤文,隐起成字,曰“草付臣又土王咸阳。”臂垂过膝,目有紫光。洪

  • 卷二百八十八 元豐元年(戊午,1078)·李焘

      起神宗元豐元年二月盡是年三月   二月丙午朔,提舉市易司俞充言:「永興軍路當兩川、秦鳳、熙河、涇原、環慶衝要,乞皆置市易務,與經制熙河路邊防財用司所置市易相為表裏,以牽客旅往來。仍許借內藏錢四十萬緡為本,候收

  • 大事记续编卷二十七·王祎

    晋孝懐皇帝永嘉元年【汉光文皇帝元熙四年成武皇帝晏平二年】春正月癸丑改元【以本纪修】解题曰宋庠纪年通谱永嘉汉冲帝年号二月东莱王弥冦青徐二州【以本纪修】陈敏伏诛【以本纪修】三月丁卯改塟杨太后谥曰武悼庚午立

  • 读礼通考凡例·徐乾学

    一是书之作大纲有八一曰丧期则以仪礼丧服篇为主而凡古今之论服制者皆附见焉先仿国史之例撰表三篇自斩衰三年至缌麻三月以及殇服而国恤亦备载为卷者二十有九一曰丧服古今五服制度及变除次第有图有表为卷者八一曰丧仪节

  • 卷之一百二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卷二十三 窦融列传第十三·范晔

    (窦融)◆窦融传窦融字周公,扶风郡平陵县人。七世祖窦广国,是孝文皇后的弟弟,封为章武侯。他的高祖父,宣帝时以吏二千石从常山迁来。窦融从小就是个孤儿。王莽居摄年间,为强弩将军王俊的司马。东击翟义,还攻槐里,以军功被封为建

  • 何逊传·李延寿

    何逊字仲言,八岁就能作诗,二十岁时,州中选为秀才。南乡人范云看见何逊对皇上策问的回答,大加赞赏,因而与他结为忘年交。范云对关系亲近的人说:“近来我观察文人,质朴的过于柔弱,华丽的又失于庸俗,那种能够清而不浊,适合古今标准

  • 卷十二·袁燮

    <经部,书类,絜斋家塾书钞钦定四库全书絜斋家塾书钞卷十二   宋 袁燮 撰成周既成迁殷顽民周公以王命告作多士读尚书须当考究他节目次第分明且如此一篇书所谓成周既成迁殷顽民是洛邑既成之后方迁殷民于此也而召诰

  • 阅“相见别种辨”·太虚

      ──十二年八月作──  近来欧阳渐之徒景昌极等,自兴相见别种非别种之诤。观其所以,皆从欧阳渐分别体用未善未尽而来。今另图示以解其惑。  (二取)(三假)  世俗用用─────和续分假  (相见)(自证)  世俗用体─

  • 圣观自在菩萨一百八名经·佚名

    宋西天中印度惹烂驮罗国三藏明教大师天息灾奉 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补怛落迦山圣观自在菩萨宫。其山峰峙众宝所成。无垢清净阎浮檀金。摩尼宝王种种珍宝。妙色光明常普照曜复有如意天劫波树。恒时流出阿僧祇数。苏

  • 传家集·司马光

    宋代诗文别集。一名《温国文正公文集》。80卷。司马光著。司马光谥文正,追封温国公,世称司马温公。此书是作者生平所著诗文的汇集。卷1为古赋,卷2至卷15为各体诗歌,卷16为制诰,卷17为表,卷18至卷57为章奏,卷58至卷63为书启,卷

  • 碧鸡漫志·王灼

    南宋王灼撰。灼字晦叔,号颐堂,又号小溪。遂宁(今四川成都)人。绍兴中曾为幕僚。当时作者隐居成都碧鸡坊妙胜院,因地取为书名。写成于绍兴十九年(1149)。是书以论述曲调源流为主,对研究词曲渊源和发展有重要价值。五卷

  • 沈馆录·佚名

    《沈馆录》共7卷。朝鲜人撰。崇德元年(1636),清太宗皇太极亲征朝鲜,第二年正月,朝鲜国王李倧力尽降清,以世子李澂等作为人质留在沈阳城德胜门内(今沈阳大南门),后称“高丽馆”,历时8年。《沈馆录》即在此地由留馆诸臣撰写,记

  • 信解智力经·佚名

    一卷,赵宋法贤译。说佛五力之信解法与十力之智力。十力如常。五力者信进念定慧也。

  • 菩萨戒羯磨文·佚名

    一卷,弥勒菩萨说,唐玄奘译。受戒羯磨第一,忏罪羯磨第二,得舍差别第三,由瑜伽论别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