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朝鲜王朝实录[肃宗实录]

朝鲜李氏王朝的实录,又称《李朝实录》。记载李朝太祖始至哲宗止25代王472年间的历史,整个李氏王朝各代王中只缺少最后两代高宗、纯宗年间的部分。该书以编年史体例,分别各代王编修实录,汇集成书。此为朝鲜王朝实录[肃宗实录]。李焞(1661年—1720年),即朝鲜肃宗(조선 숙종),朝鲜王朝第19任君主(1674年—1720年在位)。幼名龙祥,字明普,是朝鲜显宗李棩与明圣王后金氏的独子。李焞于康熙六年(1667年)被立为王世子。康熙十三年(1674年)继承王位。任内西人党和南人党之间的朋党之争达到高潮,加之仁显王后与张禧嫔的后宫斗争,导致朝廷先后发生了三次被称为“换局”的大规模人事更迭(庚申换局、己巳换局、甲戌换局)。在社会经济上,进一步推广大同法,展开对良役制度的改革,发行金属货币常平通宝。在思想文化上,儒学书院盛行,并通过建立大报坛来强化“尊周思明”的意识形态。在对外关系上,与清朝、日本基本保持了传统的友好关系,但与两国都发生了边界人员纠纷。为此朝鲜与清朝勘测边界,立长白山定界碑,同时加强了对郁陵岛的管辖。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李焞薨逝,享年六十岁。庙号肃宗,谥号章文宪武敬明元孝大王(清朝赐谥“僖顺”),葬于明陵。世子李昀继位,是为景宗。

《朝鲜王朝实录[肃宗实录]》全部章节目录

(1)卽位年
(2)元年
(3)二年
(4)三年
(5)四年
(6)五年
(7)六年
(8)七年
(9)八年
(10)九年
(11)十年
(12)十一年
(13)十二年
(14)十三年
(15)十四年
(16)十五年
(17)十六年
(18)十七年
(19)十八年
(20)十九年
(21)二十年
(22)二十一年
(23)二十二年
(24)二十三年
(25)二十四年
(26)二十五年
(27)二十六年
(28)二十七年
(29)二十八年
(30)二十九年
(31)三十年
(32)三十一年
(33)三十二年
(34)三十三年
(35)三十四年
(36)三十五年
(37)三十六年
(38)三十七年
(39)三十八年
(40)三十九年
(41)四十年
(42)四十一年
(43)四十二年
(44)四十三年
(45)四十四年
(46)四十五年
(47)四十六年
(48)附錄

猜你喜欢
  三朝北盟会编·徐梦莘
  文史通义·章学诚
  让县自明本志令·曹操
  三国史辨误·佚名
  建康实录·许嵩
  春秋战国异辞·陈厚耀
  中法兵事始末·罗惇曧
  科试考·王世贞
  复斋日记·许浩
  元代奏议集录·佚名
  六部成语·佚名
  秦献记·章太炎
  朝鲜王朝实录[世宗实录]·佚名
  朝鲜王朝实录[宣祖实录]·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杨时诗话 全文·杨时

      为文要有温柔敦厚之气,对人主语言及章疏文字温柔敦厚尤不可无,如子瞻诗多于讥玩,殊无恻怛爱君之意;荆公在朝论事多不循理,惟是争气而已,何以事君?君子之所养要令暴慢哀僻之气不设于身体。(《龟山集》卷一○《语录》)  

  • 叙·高启

    故嘉议大夫戸部侍郎前翰林国史院编修官授 诸王经青丘先生髙啓文集二十四卷旧一千若干篇今二千若干篇儒士徐庸字用理之所广也用理既以

  • 为谁·徐志摩

    这几天秋风来得格外尖厉: 我怕看我们的庭院, 树叶伤鸟似的猛旋, 中着了无形的利箭——没了,全没了:生命,颜色,美丽!就剩下南墙上的几道爬山虎, 他那豹斑似的秋色, 忍然着风拳的打击, 低低的喘一声乌邑—&md

  • 目録·常璩

    钦定四库全书     史部九华阳国志目録     载记类卷一巴志卷二汉中志卷三蜀志卷四南中志卷五公孙述刘二牧志卷六刘先主志卷七刘後主志卷八大同志卷九李特雄寿势志卷十先贤士女总讃论卷十一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十二·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建炎三年夏四月戊申朔宰相朱胜非等言臣等三月二十九日请召苗傅刘正彦等到都堂谕以今国家多事干戈未弭当急防秋之计睿圣皇帝宜还尊位总揽万机苗傅等一皆听从太后诏曰吾近以睿圣皇帝授位元子请同听政国家艰

  • 第四章 河东君过访半野堂及其前后之关系(八)·陈寅恪

    ◎第二期牧斋未见河东君之前,经过朱子暇汪然明姚叔祥及惠香诸人先后之介绍,机缘成熟,于是崇祯十三年庚辰十有一月,杜兰香蕚绿华之河东君遂翩然来降于张硕羊权之牧斋家矣。今读东山酬和集,其惊才绝艳,匪独前此类似之作品如干

  • 卷一百四十七·杨士奇

    永乐十二年春正月丙子朔 上御奉天殿受朝贺大宴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己卯遣中官杨三保赍敕往谕乌思藏怕木竹巴灌顶国师阐化王吉剌思巴监藏巴里藏卜必力工瓦阐教王领真巴儿吉监藏管觉灌顶国师护教王宗巴干即南哥巴藏卜

  • 卷之一百五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周纪·张居正

    文王 武王周至武王,始受命为天子,然其创造王业,实繇于文王,故并记之。原文其先祖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姜原为帝喾元妃,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悦而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期而生子,以为不祥,弃之隘巷,马牛过者皆避不践

  • 甲午战事记·池仲祐

    池仲祐 撰中日构衅,由来久矣:溯厥肇祸,实自朝鲜:朝鲜,中国之藩属也,而日本岛国,孤悬东海,于朝鲜为近,恩蚕食之。明万历二十年,日本将军秀吉陷朝鲜,明师战败于平壤。厥后朝鲜迄无宁岁。中国丧师数十万,糜饷数百万,未之能定也。迨万

  • 卷九十二 游侠传 第六十二·班固

    【原文】古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自卿、大夫以至于庶人,各有等差,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孔子曰:“天下有道,政不在大夫。”百官有司奉法承令,以修所职,失职有诛,侵官有罚。夫然,故上下相顺,而庶事理焉。周室既微,礼乐征伐自诸

  • 汉纪十五 孝昭皇帝上始元元年(乙未、前86)·司马光

    汉纪十五 汉昭帝始元元年(乙未,公元前86年) [1]夏,益州夷二十四邑、三万余人皆反。遣水衡都尉吕破胡募吏民及发犍为、蜀郡奔命往击,大破之。 [1]夏季,益州所属二十四个夷人村寨三万余人全部背叛汉朝。汉朝廷派水衡都尉吕破

  • 卷三十二·黄训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名臣经济录钦定四库全书名臣经济録卷三十二明 黄训 编兵部【武选上】袭替犯堂疏【王宪】武选清吏司案呈奉本部送兵科抄出羽林前卫亲军指挥使司佥事指挥使刘永昌奏臣伏闻洪武永乐洪熙宣德

  • 卷十六 大射第七·郑玄

    [疏]《大射》第七。○郑《目录》云:“名曰大射者,诸侯将有祭祀之事,与其群臣射以观其礼。数中者,得与于祭;不数中者,不得与于祭。射义于五礼属嘉礼。《大戴》此第十三,《小戴》及《别录》皆第七。”○释曰:云诸侯将有祭祀之事

  • 序·史伯璿

    始愚既述管窥于四书亦欲以是施于他常所读之书而未果也因循老矣多病之余精力耗而目力昏矣精力耗则向之得于师友者莫之记忆非一日矣目力昏则向之得于方册者失于温理非一日矣废置荒弃一至于此自揆余龄于儒者之学必不能再

  • 卷十七·鄂尔泰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钦定仪礼义疏钦定四库全书钦定仪礼义疏卷十七聘礼第八之三君使卿韦弁归饔饩五牢【饔音雍注今文归或为馈】正义郑氏康成曰变皮弁服韦弁敬也牲杀曰饔生曰饩存疑敖氏继公曰韦弁即爵弁也其服纯衣纁裳

  • 《礼记》简介·戴圣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礼记》的作者不止一人,写作时间也有先有后,其中多数篇章可能是孔子的七十二弟子及其学生们的作品,还兼收光秦的其它典籍。

  • 卷六十六·道世

    △怨苦灾第七十七(此有七部)▲述意部第一夫三界轮转,六道侵移。神明不朽,识虑冥持。乍死乍生,时来时往。弃舍身命,草筹难辩。唯大地丘坑,莫非我故身;沧海川流,皆同吾泪血。以此而观,谁非亲友?人鬼虽别,生灭固同。恩爱之情,时复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