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春秋战国异辞

五十四卷,通表二卷,摭遗,一卷。清陈厚耀撰。陈厚耀著有《春秋长历》。此书选取群书所载与《春秋三传》、《国语》、《战国策》有异同者,分国编次,以备考证,其间作者已有所辨定。另外取《史记》十二诸侯表、六国年表合为《通表》二卷;《摭遗》则是将谐谈琐记、神仙艺术,无关体要,又难以按年代编次的辑为一卷,附于后。《通表》排比详明,颇有条理,虽间有真伪杂糅,稍失裁断之处,易于察核,故该书具有一定参考价值。此书与《春秋长历》、《春秋世族谱》相表里,皆是陈厚耀倾平生精力所著。

《春秋战国异辞》全部章节目录

(1)提要
(2)春秋战国异辞凡例
(3)春秋战国异辞卷首上
(4)春秋战国异辞卷首下
(5)春秋战国异辞卷一
(6)春秋战国异辞卷二
(7)春秋战国异辞卷三
(8)春秋战国异辞卷四
(9)春秋战国异辞卷五
(10)春秋战国异辞卷六
(11)春秋战国异辞卷七
(12)春秋战国异辞卷八
(13)春秋战国异辞卷九
(14)春秋战国异辞卷十
(15)春秋战国异辞卷十一
(16)春秋战国异辞卷十二
(17)春秋战国异辞卷十三
(18)春秋战国异辞卷十四
(19)春秋战国异辞卷十五
(20)春秋战国异辞卷十六
(21)春秋战国异辞卷十七
(22)春秋战国异辞卷十八
(23)春秋战国异辞卷十九
(24)春秋战国异辞卷二十
(25)春秋战国异辞卷二十一
(26)春秋战国异辞卷二十二
(27)春秋战国异辞卷二十三
(28)春秋战国异辞卷二十四
(29)春秋战国异辞卷二十五上
(30)春秋战国异辞卷二十五下
(31)春秋战国异辞卷二十六
(32)春秋战国异辞卷二十七
(33)春秋战国异辞卷二十八
(34)春秋战国异辞卷二十九
(35)春秋战国异辞卷三十
(36)春秋战国异辞卷三十一
(37)春秋战国异辞卷三十二
(38)春秋战国异辞卷三十三
(39)春秋战国异辞卷三十四
(40)春秋战国异辞卷三十五
(41)春秋战国异辞卷三十六
(42)春秋战国异辞卷三十七
(43)春秋战国异辞卷三十八
(44)春秋战国异辞卷三十九
(45)春秋战国异辞卷四十
(46)春秋战国异辞卷四十一
(47)春秋战国异辞卷四十二
(48)春秋战国异辞卷四十三
(49)春秋战国异辞卷四十四
(50)春秋战国异辞卷四十五
(51)春秋战国异辞卷四十六
(52)春秋战国异辞卷四十七
(53)春秋战国异辞卷四十八
(54)春秋战国异辞卷四十九
(55)春秋战国异辞卷五十
(56)春秋战国异辞卷五十一
(57)春秋战国异辞卷五十二
(58)春秋战国异辞卷五十三
(59)春秋战国异辞卷五十四
(60)春秋战国异辞卷五十五

猜你喜欢
  陈书·姚思廉
  越史略·佚名
  默记·王铚
  竹书纪年·佚名
  粤游见闻·瞿共美
  停骖录摘抄·陆深
  云蕉馆纪谈·佚名
  帝王经世图谱·唐仲友
  历代兴衰演义·黄士衡
  福建通志列传选·陈衍
  续吴先贤赞·刘凤
  补后汉书年表·熊方
  洹词记事抄·李鹗翀
  孙毅庵奏议·孙懋
  朝鲜王朝实录[宣祖实录]·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鲜于太常枢(困学斋集)·顾嗣立

    枢字伯机,渔阳郡人。至元间,以材选为浙东宣慰司经历,改江浙行省都事。意气雄豪,每晨出则载笔椟,与其长廷争是非。一语不合,辄飘飘然欲置章绶去,渔猎山泽间而后为快。轩骑所过,父老环聚指目曰:此我鲜于公也。及日晏归,焚香弄翰,取

  • 薜荔园诗集卷四·佘翔

    (明)畲翔 撰 ○七言古诗 游九曲 武夷山水清且奇我今鼓棹一游之三十六峰何缥缈溪流九曲更逶迤乐奏幔亭岂可闻琪花瑶草自纷纷幡幢一举虹桥断令人空忆武夷君把酒遥看王女峰孤标壁立秀芙蓉空中鹤舞三珠树海上鲸鸣万壑钟吾生

  • 卷六十八·陈邦彦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六十八目録渔樵类雪麓渔舟图【元王冕】溪山渔艇图【元刘永之】题风雨渔舟图【元胡长孺】题渔舟风雨图【元吴澄】题渔舟图【元吴澄】渔图【明周用】渔图【明徐渭】书渔舟扇面【明舒芬】

  • 鉴识第二十六·浦起龙

    夫人识有通塞,神有晦明,毁誉以之不同,爱憎由其各异。盖三王之受谤也,值鲁连而获申;五霸之擅名也,逢孔宣而见诋。斯则物有恒准,而鉴无定识,欲求铨核得中,其唯千载一遇乎!况史传为文,渊浩广博,学者苟不能探赜索隐,致远钩深,乌足以辩其

  • ●卷三·司马光

    太祖时,赵韩王普为相,车驾因出,急幸其第。时两浙钱ㄈ,方遣使致书及海物十瓶于韩王,置在左庑下。会车驾至,仓卒出迎,不及屏也。上顾见,问何物,韩王以实对。上曰:“此海物必佳。”即命启之,皆满贮瓜子金也。韩王皇恐,顿首

  • 卷六·张廷玉

    <史部,编年类,御定资治通监纲目三编>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资治通监纲目三编卷六 【起庚寅明成祖永乐八年尽己亥明成祖永乐十七年】凡十年 【庚寅】八年春正月免扬州淮安凤阳陈州水灾田租【掦

  • 御制读前汉书汲黯传·班固

    御制读前汉书汲黯传踞厠视侍中如孟说各殊刘云当从孟吾亦云然乎【汉书注如淳以厠为溷孟康以厠为牀边侧孟说似属近理可从不则常人登溷尚知避人况人主乎即令宴见何难少须乃有听其就溷入视之事曲解相沿盖特泥沛公如厠之文

  • 卷三十七·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大清圣祖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寛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圣训卷三十七赏赉康熙九年庚戌三月辛未上谕户部十库所有旧物与其虚置於此何如分赐旗下贫丁尔部即偕工部察有当给予者集议以闻寻户部工部议覆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七十一·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七十一 洪武五年春正月己酉朔,上御奉天殿受朝贺,大宴群臣,命妇朝皇后于坤宁宫,锡宴。 庚戌,并河南左、右二卫为河南卫指挥使司,以余兵二千六百七十人置陕州守御千户所。 日中有黑子。 胡兵寇汾州,大同

  • 卷一百七十四·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明会典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一百七十四翰林院国初置翰林院正三品衙门设学士承旨学士侍讲学士侍读学士直学士典簿待制修撰应奉编修典籍检閲等官职专制诰史册文翰等事洪武十四年改正五品衙门

  • 程其达·周诒春

    程其达 字克竞年三十七岁。生于上海。父静山。已 婚。子三。女一。光緖三十三年。自费游美。入史丹佛大学。 习土木工程。宣统元年。入倭海阿北大学。宣统三年。得 土木工程师学位。是年回国。任上海时报编译员。兼

  • 孝经集传原序·黄道周

    臣观孝经者道徳之渊源治化之纲领也六经之本皆出孝经而小戴四十九篇大戴三十六篇仪礼十七篇皆为孝经疏义葢当时师偃商参之徒习观夫子之行事诵其遗言尊闻行知萃为礼论而其至要所在备于孝经观戴记所称君子之教也及送终时

  • 形势解第六十四·管仲

    山者,物之高者也。惠者,主之高行也。慈者,父母之高行也。忠者,臣之高行也。孝者,子妇之高行也。故山高而不崩则祈羊至,主惠而不解则民奉养,父母慈而不解则子妇顺,臣下忠而不解则爵禄至,子妇孝而不解则美名附。

  • 中国红十字会汉口分会第二 三 四届征信录序·太虚

    慈善事业,所以弥天地之遗憾,济人生之厄灾者也。而蔚成世界之组织,系统之设施者,厥惟红十字会。吾国除上海而外,当以汉口所办为最。此观之征信录,固昭昭然矣!始终其事者,为王森甫、王民仆居士。先培慈善根力而进入佛乘,继乘佛乘

  • 为中佛会事答记者问·太虚

    ──二十四年七月在嘉兴──太虚大师,此次在嘉兴讲经三日,经过各情迭志本报。昨圆满日,乞授三皈者三十七人,适合三十七道品之数。记者闻大师将行,乃特走访,询其是否将出席此次中国佛教会代表大会开会,及创设中国佛教会之缘起

  • 瑜伽师地论略纂卷第十二(论本第四十四五六七八九五十)·窥基

    基撰此品第三学持之第十五品也。能如是学中之第九品也。性菩提分。唯三十七。但能证菩提。名菩提分。此中十五门。皆是此中广明。名菩提分品 问曰何以供养品后明耶。前供养品。摄修方便。修成今道之行差别。名菩提分

  • 卷第二十·志磐

    佛祖统纪卷第二十宋景定四明东湖沙门志磐撰诸师列传第六之十啸岩虎法师法嗣(广智下第七世) &middot;讷堂慧辩法师   &middot;顽空智觉法师   &middot;松涧善助法师   &middot;寒谷妙晖法师   &middot;东山夔

  • 五经说·熊朋来

    七卷。元熊朋来撰。朋来字舆可,学者称天慵先生,南昌(今江西南昌市)人。南宋度宗咸淳十年进士,仕元为福清县判官。除此书外,尚有《小学标注》、《天慵文集》等。此书亦称《熊先生经说》,包括 《易说》、《诗书说》、《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