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六部成语

 全称《满汉六部成语》。清嘉庆年间刊行,作者不详。6卷。第1卷为吏部成语,以下依次为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成语,所录词条共2000余条,均为六部文书中常用的语词和词组。

《六部成语》全部章节目录

(1)吏部
(2)户部
(3)礼部
(4)兵部
(5)刑部
(6)工部

猜你喜欢
  国语·左丘明
  国朝献征录·焦竑
  古本竹书纪年辑校·今本竹书纪年疏证·王国维
  病逸漫记·陆釴
  北巡私记·刘佶
  天史·丁耀亢
  靖康要录·汪藻
  陈第年谱·金云铭
  古今列女传·解缙
  江苏省通志稿民政志·缪荃孙
  漏网喁鱼集·佚名
  南游记旧·曾纡
  云南买马记·佚名
  中国史纲·张荫麟
  朝鲜王朝实录[世宗实录]·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七·阮阅

      ●卷七·达理门  《否》卦,“包承,小人吉。”说者谓小人在下者包之,小人在上者承之,盖处《否》当然。杜云:“曲直吾不知,负暄侯樵牧。”“是非何处定,高枕笑浮生。”“洗眼

  • 卷三·吴之振

    钦定四库全书宋诗钞卷三内阁中书舍人吴之振编韩琦安阳集钞韩琦字稚圭相州安阳人弱冠举进士名在第二方唱名太史奏日下五色云见累官至右仆射侍中历仪卫魏三国公出备两镇辅三朝立二帝决大策安社稷制西夏出入将相事具史传

  • 卷一百八十九·列传第八十六·柯劭忞

      程钜夫 袁桷   程钜夫,名文海,避武宗御名,以字行。其先,自徽州徙郢州京山后又徙建昌。宋德祐元年,钜夫叔父飞卿,以军器监知建昌军,大兵至,迎降。钜夫入为质子,授宣武将军、管军千户。世祖召见,问:“宋何以亡?”对曰:“贾似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九十八·佚名

    正德八年三月庚午朔 孝肃太皇太后忌辰 奉慈殿行祭礼遣驸马都尉马诚祭 裕陵○起用原任刑科给事中吕翀为云南按察司佥事○添设河南陈睢二州兵备佥事一员守臣言二州四通之郊盗所出没请添设兵备官时佥事冯相方需选遂以命

  • 第三十六卷 仕绩 二 七·缪荃孙

    扬 州 府 三 明(上)陆 谦陆谦,字仲益,兴化人。复从子。元末为杭州路治中。明兵平浙右,方国珍犹据瓯越数郡,诏选通练才辩者谕之。谦往,谕以度德量力,无滋后悔,国珍遣使输款。又尝单骑招张鉴于扬州,鉴服其义,不忍害。

  • 萧思温传·脱脱

    萧思温,乳名寅古,宰相萧敌鲁之族弟忽没里之子。通晓经史。太宗时为奚秃里太尉,娶燕国公主,为群牧都林牙。思温在军中,器量狭小,过于拘泥小节,又爱修边幅,手下属官都说他不是个将帅之才。不久为南京留守。起初,周人进攻扬州,皇上

  • 宋礼传·张廷玉

    宋礼,字大本,河南永宁人。洪武年间,以国子监生被提升为山西按察司佥事,后降为户部主事。建文初年,受推荐授予陕西按察佥事,又因犯过失降为刑部员外郎。成祖即位后,命他代理礼部事务。宋礼以敏捷干练被升为礼部侍郎。永乐二年

  • 明法解第六十七·管仲

    明主者,有术数而不可得欺也,审于法禁而不可犯也,察于分职而不可乱也。故群臣不敢行其私,贵臣不得蔽贱,近者不得塞远,孤寡老弱不失其所职,竟内明辨而不相逾越。此之谓治国。故《明法》曰:“所谓治国者,主道明也

  • 修身原文·洪应明

    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煅来;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一念错,便觉百行皆非,防之当如渡海浮囊,勿容一针之罅漏;万善全,始得一生无愧。修之当如凌云宝树,须假众木以撑持。忙处事为,常向闲中先检点,过举自稀。

  • 杭州西湖净慈寺永明精舍大纲及章程·太虚

    ──十年订──名义 本精舍建设于杭州西湖净慈寺。寺即延寿大师时之永明院也,故定名永明精舍  宗旨 本精舍准寿大师“举一心为宗,照万法如镜”之义,以精研性相台贤之学,融  修禅净律密之行,陶育僧材宏扬佛法为宗旨! 

  • 佛说未曾有正法经卷第五·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鸿胪卿传教大师臣法天奉 诏译  复次大王。希有之法甚深难解。即一切法寂灭之相。非取非舍非聚非散。从因缘生无有主宰。以缘生故非自非他。诸法无自性。自性空故即无所得。由无所得故一切法

  • 卷第十六·佚名

    镡津文集卷第十六 藤州镡津东山沙门契嵩撰 非韩下 第十四 韩子为赠绛州刺史马汇之行状曰。司徒公之薨也。刺臂血书佛经千余言。期以报德。又曰。其居丧有过人行。又曰。愈既世通家详闻其世系事业。从少府请。掇其大

  • 第十四品·佚名

    第一章 善恶结续论今称善恶结续论。此处,无名为“善而不善之无间,不善而善之无间生”者,其等互相结续为不应理,然“于一事物,心乃尘染、离尘之故,是故互相结续”,执此邪执而建立者,乃大众部。一(自)不善是

  • 山左笔谈·黄淳耀

    《四库全书总目》地理类存目著录明崇祯十六年进士黄淳耀所撰《山左笔谈》一卷,凡分十九条,提要云:“所纪皆山东风土、形势、山川、古迹及海运、备倭诸事宜。征引拉杂,殊鲜伦理。案淳耀生平未尝游山东,所著《陶庵集》内亦无

  • 痧胀玉衡·郭志邃

    痧胀专著。三卷。清·郭志邃撰于1675年。作者鉴于痧胀病症发病多、传变快,治不对症,命在须臾,遂搜求前人有关痧胀的医学文献和学术经验,总其大纲,撮其要领,编成此书,系统全面地论述痧胀。上卷列痧胀发蒙论、痧胀要语

  • 张子房圯桥进履·李文蔚

    元杂剧剧本。简名《圯桥进履》。李文蔚撰。末本。剧写张良行刺秦始皇未成,被迫逃入深山,遇太白金星指引,令其去下邳寻师。黄石公奉玉帝旨临凡,教导张良。福星扮作卜者,指点张良去见黄石公。黄石公考验了张良3次,然后传授他3

  • 内外服制通释·车垓

    七卷。宋车垓(生卒年不详)撰。垓字经臣,初名若绾,号双峰。天台人。咸淳中由特奏名授迪功郎,浦城县尉,因年老未赴任,德祐二年卒。车垓及其从兄若水均受学于季父安行,行乃为朱熹门下陈埙之弟子。故车氏《通释》,据文公家礼而补

  • 大沩五峰学禅师语录·如学

    一卷。明代释如学撰。如学,俗姓任,字无为,号五峰,临潼(今陕西省)人。二十岁于五台山出家,从天齐师观修净业,学思并进。广阅佛书,遍游金刚。先后出游天台、杭州虎跑、金陵等,参师闻法,成为明代高僧之一,终于大沩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