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为谁

这几天秋风来得格外尖厉:

  我怕看我们的庭院,

  树叶伤鸟似的猛旋,

  中着了无形的利箭——

没了,全没了:生命,颜色,美丽!

就剩下南墙上的几道爬山虎,

  他那豹斑似的秋色,

  忍然着风拳的打击,

  低低的喘一声乌邑——

“我为你耐着!”他仿佛对我声诉。

他为我耐着,那艳色的秋箩,

  但秋风不容情的追,

  追,(摧残是它的恩惠!)

  追尽了生命的余辉——

这回墙上不见了勇敢的秋箩!

今夜那清光的三星在天上

  倾听着秋后的空院,

  悄悄的,更不闻呜咽:

  落叶在泥土里安眠——

只我在这深夜,为谁凄惘?

猜你喜欢
  卷三百三十二·彭定求
  范晞文·唐圭璋
  第二十出 席卷·李渔
  ◆云■〈鼎页〉天民叶颙(樵云独唱)·顾嗣立
  ●卷四·江顺诒
  卷十一·白居易
  卷一·唐圭璋
  卷三百三十一·陈思
  卷三百十六·陈思
  卷九十四·曹学佺
  卷十八·王安石
  卷十七·胡文学
  南山相会·佚名
  卷十一·喻良能
  辞 五言绝句·刘因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廖正一·唐圭璋

      正一字明略,安陆人。自号竹林居士。元丰二年(1079)进士。元祐六年(1091),宣德郎充馆阁校勘,权通判杭州。同年十一月,除秘阁校理。绍圣间,贬信州玉山监税,丧明而没。姓名曾入党籍。大观二年出籍。有竹林集三卷(或云有白集),今不

  • 卷一百四十五·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一百四十五弹类五言古南林弹         【晋】桓 ?防带蹑良驷挥弹出长林归翮赴旧栖乔木转翔禽落羽防絶响屡中转应心七言古挟弹图         【明】陈绍先连钱骢马雕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九十九·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谷山笔麈卷之十三  仪音·于慎行

    汉世庙讳皆以近似之字易之,如讳「邦」之字则曰「国」,讳「恒」之字则曰「常」,即如讳「世」之字曰「代」,讳「民」之字曰「人」也。村学究不知,以为名邦字国,名恒字常,是以讳为表德矣。文义不通,多误小学如此。尝见褚河南贞观

  • 第三十二卷 访目·缪荃孙

    汉西汉东平赵王庙碑目见《建康志》、重刊《江宁府志》。大司徒甄邯墓碑在后湖之侧,目见《建康志》、《重刊江宁府志》。茅君别院碑分书。牛迹山去陆郎桥五里,为茅君别院,有《西汉永光五年》。碑系麻石,久损折,可摩挲者,不过

  • 列传卷第四 高丽史九十一·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宗室二。○神宗二子。 宣靖太后金氏生熙宗襄阳公恕。 襄阳公恕神宗三年封德阳侯后封襄阳公。 崔忠献废熙宗迁于江华放恕于乔桐县。 恕子玮*

  • 卷八上·佚名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大事表卷八上国子监司业顾栋髙撰列国山川表或问春秋之山川与今日有异乎曰济絶于王莽时而泺水之源于趵突泉为大小清河之入海者犹济之故渎也河不两行即屯氏南北故渎几不可问至

  • 茹纊传·张廷玉

    茹王常,衡山人。洪武年间,由监生被授予承敕郎,历任通政使。他勤于职守,太祖觉得他有贤才。二十三年(1390)他任为右副都御史,又代理兵部尚书,不久任为正职,加封为太子少保。惠帝即位后,他改任吏部尚书,与黄子澄不相容。刑部尚书

  • 卷之三十  否泰錄(明)劉定之 撰·邓士龙

    (否泰錄,明劉定之撰。定之,字主靜,江西永新人。正統元年殿試及第,授編修。後以翰林學土入直文淵閣,參與機務,旋進工部右付郎、禮部左侍郎。卒後贈禮部尚書,諡文安。明史卷一七六有傳。此錄撰於景泰年間定之任右庶子時,所記為英

  • 第十四章附属动议之顺序·孙中山

    一百十五节顺序之定义在此之&ldquo;顺序&rdquo;二字,乃指处分动议之秩序而言。照公例,凡动议之顺序,当以提出之先后为定。其先提出者,得先讨议,得先表决。但有一种之动议出此例外,因其性质之异,其顺序则在当前动议之先。而此

  • 卷一百二十六之十·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二十六之十 朱批田文镜奏摺 雍正五年四月二十八日河南廵抚【臣】田文镜谨 奏为钦奉 圣训据实覆奏事雍正五年四月初七日【臣】家人齎回

  • 卷五十 经解第二十六·郑玄

    (陆曰:“郑云《经解》者,以其记六艺政教得失。解,音隹买反,徐胡卖反,一音蟹。)[疏]正义曰:案郑《目录》云:“名曰《经解》者,以其记六义政教之得失也,此于《别录》属《通论》。”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观其风俗,则知其所以教

  • 桓公卷五(起七年,尽十八年)·何休

    七年,春,二月,己亥,焚咸丘。焚之者何?樵之也。(樵,薪也。以樵烧之故,因谓之樵之。樵之,齐人语。○樵,似遥反,薪也。)[疏]“焚之者何”。○解云:咸丘是邑,而反焚之,故执不知问。樵之者何?以火攻也。何言乎以火攻?(据战伐不道所用兵。○攻

  • 卷七·姜宝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事义全考卷七    明 姜寳 撰文公【名兴僖公子母声姜慈惠爱民曰文夫人岀姜】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文公以正适承国而行即位之礼故书即位其説已见前矣二月癸亥日有食之天王使叔服来防葬汪氏曰僖公未

  • 书传会选卷五·刘三吾

    明 刘三吾等 撰召诰【左传曰武王克商迁九鼎于洛邑史记载武王言我南望三途北望岳鄙顾瞻有河粤瞻洛伊毋逺天室营周居于洛邑而后去则宅洛者武王之志周公成王成之召公实先经理之洛邑既成成王始政召公因周公之归作书致告

  • 上天竺观音大士殿重建碑·太虚

    杭州西子湖之佛刹,以天竺为最著名,每年特至朝拜观世音菩萨者,无虑数十万人,香火因缘之盛,世无其匹。于默化潜移中,培养国民仁厚诚敬之心德者,至深且钜!故在昔君相士夫,视为辅治要术,历千百载而崇奉有加。考天竺之得名,因于晋梵僧

  • 菩提场之念佛胜义·太虚

    ──二十四年十二月在香港菩提场讲──今日到了菩提场,各位正在举行佛七胜会,至诚念佛;这是学佛修行上必做的工夫。因为、没有天然的弥勒,自然的释迦,佛之所以成为佛,不是在迦毗罗国的王宫里就已成了佛,乃是经过几多年苦行后

  • 乐轩集·陈藻

    八卷。宋陈藻(约1609年前后在世)撰。陈藻,字元洁,号乐轩,福清(今福建福清县)人。生卒年不详。曾师林亦之,为林光朝再传弟子。闭门授徒,不足自给,至浮游江湖,崎岖岭海。归买田数亩,又为人夺去。曾筑室曰“乐轩”因以为